法学论文注释体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论文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2.文中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注码放于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3.专著、论文等文献的引证均需标明具体的引证页码。注释中引文页码采用“第x页”形式,涉及连续多页的采“第x—y页”形式,涉及多页但不连续的采“第x、y、z页”形式。

4.中文书名、期刊名加书名号《》,中文期刊论文、文集论文和报纸文章的标题加双引号“”。

5.非直接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非原始资料的,应注明“转引自”。

6.正文中引用超过100字时,不加注引号,引文部分重新起段,左边缩排两格,并使用楷体字予以区分。

7.脚注序号前无须首行空两格。脚注序号与注释内容之间应留空格,每一个脚注末尾需加句号。

8.注释中若引文的责任者为两人时,责任者之间需用顿号隔开;如责任者为三人以上(含三人)时,至注明第一责任人,但应于第一责任人后加“等”字。

9.注释中引文的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应省略,其他责任方式(如编、主编、编著、编译等)不可省略。

10.注释中应标明引文的出版社,但无须标明出版社所在地。

11.注释中应标明引文的出版社和出版年份(不标注出版月份)。出版年份采用“XXXX年版”形式,不采用“第X版”的形式。

12.注释中文献卷次、册次、版次须置于书名号之外,用括号表示。

13.脚注外文文献之引证仍从原文,无需译成中文。

14.正文涉及外国人名、地名的,须在该人名、地名首次出现时将其译成中文,并在括号内标注原文,重复出现时直接使用中文。

15.文章正文后另开列“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以注释中出现的参考文献为准,参考文献无须标明页码。参考文献一般分为著作、论文等类别。中文资料在前,外文资料在后。

16.英文用统一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司马迁:《史记》(第八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95页。

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需用“[ ]”标明著者国别;责任者二人以上为同一国籍,仅需在共同作者姓名前标注一次;若为不同国籍,应分别标注国籍。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5页。

[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文化的概念:一个答复”,载[意]D.奈尔肯编:《比较法律文化论》,高鸿钧、沈明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4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

其引文注释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章题目(加双引号),载,文集编者名称,文集名,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例如:贺卫方:“比较法律文化的方法论问题”,载沈宗灵、王晨光编:《比较法学的新动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9页。

2、期刊、报纸文章

郭道晖:“论法的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载《法律科学》2006年第3期,第3-4页。

何勤华:“‘法治’的翻译、移植和本土化”,载《检察日报》2012年12月8日,第2 版。

3、会议论文

余谋昌:“公正与补偿:环境伦理与环境政治的结合点”,载“环境政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山东大学,济南,2005年6月17-19日,第9页。

4、学位论文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论文,1999年4月,第55页。

5.古籍。注释从简,仅需注明具体篇名或卷数;如所引古代法典中具体法律条文,须注明具体条文名称。

《史记·秦始皇本纪》。

[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页。

6.辞书类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2页。

(三)其他

如引用资料来自政府出版物、通讯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著者、文献名、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中国与八国财长就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对话》,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2月12日电。

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档案第86、91号,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4页。

三、外文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例,其他外文文献可参照执行)

(一)著作

其引文之注释类项标注为:著者,文献名(斜体),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著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例如:Alexander Wend,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1.

如为编著,则编者姓名后加“ed.”(编者为一人)或“eds.”(编者为二人以上)。例如:

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