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实验三端口扫描和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

黑客实验三端口扫描和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
黑客实验三端口扫描和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黑客攻防开课实验室:信自楼445 2011年 5月 9 日

年级、专业、班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端口扫描和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指导教师

教师

评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目的:

掌握端口扫描和远程控制工具的使用方法,对远程端计算机实现简单的端口扫描

和远程控制。

内容:

IP或端口扫描工具的应用(三选一)

IPScanner

ScanPort

BsPortScan

远程控制工具的应用(四选二)

Rodmin

神偷

任我行

VNC

二、所用仪器、材料

硬件:PC机

软件: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

ScanPort安装包

Rodmin安装包

任我行安装包

三、实验原理

远程控制软件工作原理:远程控制软件一般分客户端程序(Client)和服务器端程序(Server)两部分,通常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主控端的电脑上,将服务器端程序安装到被控端的电脑上。使用时客户端程序向被控端电脑中的服务器端程序发出信号,建立一个特殊的远程服务,然后通过这个远程服务,使用各种远程控制功能发送远程控制命令,控制被控端电脑中的各种应用程序运行。

四、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

1、ScanPort解压即可直接使用

设置起始IP:192.168.96.180 结束IP:192.168.96.190并开始扫描活动主机的端口

2、安装影子版(受控端)

服务端设置参数设置

确定安装服务

开始>控制面板>性能维护>管理工具>Remote Administrat 手动开启找到安装目录运行r_server.exe即可。

主控端

服务端设置增加IP地址

参数设置打开主界面

设置连接受控端连接信息

受控端当前桌面信息

3、任我行(主控端)

安装安装完成

打开主界面配置服务端>正向连接

生成服务端>确定安装目录下“服务端程序.exe”拷贝到被监视端运行

输入连接主机的IP,连接

被监视桌面

五、实验结果分析总结

远程控制和木马在功能上非常相似,木马可以理解为加了恶意功能的远程控制软件。局域网中的远程控制而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革新,现在的远程控制往往指互联网中的远程控制。当操作者使用主控端电脑控制被控端电脑时,就如同坐在被控端电脑的屏幕前一样,可以启动被控端电脑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或窃取被控端电脑的文件资料,甚至可以利用被控端电脑的外部打印设备(打印机)和通信设备(调制解调器或者专线等)来进行打印和访问外网和内网,就像利用遥控器遥控电视的音量、变换频道或者开关电视机一样。不过,主控端电脑只是将键盘和鼠标的指令传送给远程电脑,同时将被控端电脑的屏幕画面通过通信线路回传过来。也就是说,控制被控端电脑进行操作似乎是在眼前的电脑上进行的,实质是在远程的电脑中实现的,不论打开文件,还是上网浏览、下载等都是存储在远程的被控端电脑中的。远程控制必须通过网络才能进行。位于本地的计算机是操纵指令的发出端,称为主控端或客户端,非本地的被控计算机叫做被控端或服务器端。“远程”不等同于远距离,主控端和被控端可以是位于同一局域网的同一房间中,也可以是连入Internet的处在任何位置的两台或多台计算机。

利用黑客工具进行渗透的数据分析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利用黑客工具进行渗透的数据分析 选用工具:X-SCAN 3.3 分析软件:科来网络分析系统2010 beta版 我们知道如果黑客想入侵一个网络,他需要更多的了解一个网络的信息,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哪些主机在运行,有哪些服务在运行,主机运行的是什么系统,以及该系统主机有没有其他漏洞,和存在一些弱口令等情况等。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入侵才会变成可能。而黑客入侵之前的扫描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工作,同时现象也是比较明显的。我们通过网络分析手段可以很好的把握入侵特征。网络扫描工具很多,比较有名的如国产的冰河和国外的X-scan 等软件。 分析过程 抓包从X-Scan 扫描开始,到扫描结束。抓包后的数据位10M(中间有些数据有其他通信产生)持续时间大概为10分钟。 首先,10分钟产生10M的数据量是不大的,这也就是说单个主机的扫描其实是不占用很多网络带宽的,如图: 上图也反映了一些特征,我们看到,抓包网络内的数据包长只有111.3Byte,这个平均包长是偏小的,而且数据包大小分析发现<=64字节和65-127字节之间的数据占了绝大多少,这就充分说明了网络中有大量的小包存在。 我们接下来看下诊断信息能给我们什么提示, 此外,我们可以从日志选项中查看一些现场,以下是日志的截图: 这种黑客的扫描得出的结果还是很详细和危险的,在不到10分钟之内,就将一个局域网内的各主机的存活,服务,和漏洞情况进行了了解,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例如本次扫描发现一台FTP 服务器的一个账号test 密码为123456 的情况,这种简单的密码和账号最好不要留下,及时的清理。 总结 扫描行为,主要有三种,ICMP扫描用来发现主机存活和拓扑,TCP 用来判断服务和破解,UDP确定一些特定的UDP服务。扫描是入侵的标志,扫描的发现主要是靠平时抓包分析,和日常的维护中进行。最好能够将科来长期部署在网络中,设定一定的报警阀值,例如设置TCP SYN 的阀值和诊断事件的阀值等,此功能是科来2010新功能之一,很好用。 扫描的防御很简单,可以设置防火墙,对ICMP不进行回应,和严格连接,及会话次数限制等。

实验2-网络端口的扫描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八日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实验名称:实验网络端口扫描 班级:姓名: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练习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可以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在实验中,我们将在操作系统下使用进行网络端口扫描实验,通过端口扫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利用综合扫描软件“流光”扫描系统的漏洞并给出安全性评估报告。 二、实验原理 .端口扫描的原理 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得到目标计算机开放的服务程序、运行的系统版本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入侵做好准备。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但效率较低;也可以通过扫描工具实现,效率较高。 扫描工具根据作用的环境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和主机漏洞扫描工具。 .端口的基础知识 为了了解扫描工具的工作原理,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端口的基本知识。 端口是协议中所定义的,协议通过套接字()建立起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套接字采用[地址:端口号]的形式来定义,通过套接字中不同的端口号可以区别同一台计算机上开启的不同和连接进程。对于两台计算机间的任意一个连接,一台计算机的一个[地址:端口]套接字会和另一台计算机的一个[地址:端口]套接字相对应,彼此标识着源端、目的端上数据包传输的源进程和目标进程。这样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包就可以由套接字中的地址和端口号找到需要传输的主机和连接进程了。由此可见,端口和服务进程一一对应,通过扫描开放的端口,就可以判断出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服务进程。 /的端口号在~范围之内,其中以下的端口保留给常用的网络服务。例如,端口为服务,端口为服务,端口为服务,端口为服务,端口为服务等。 .扫描的原理 扫描的方式有多种,为了理解扫描原理,需要对协议简要介绍一下。 一个头的数据包格式如图所示。它包括个标志位,其中:、、、。 图数据包格式 根据上面介绍的知识,下面我们介绍基于和协议的几种端口扫描方式。

工业自动化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解决 方案

目录 一、方案背景 (3) 二、方案简介 (3) 三、方案拓扑图 (3) 四、系统功能简述 (4) 4.1远程数据监控功能 (4) 4.2远程控制功能 (4) 4.3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功能 (5) 4.4报警功能 (7) 4.5视频监测功能 (9) 4.6事故追忆功能 (10) 五、方案优势 (10)

一、方案背景 科技发展融合了数字和实体世界,并已经发展成下一个以工业物联网或工业4.0著称的新工业革命。因此,如今工厂面临的是需要更智慧,互联化系统连接到云服务器,通过大数据资料分析驱动更高的生产效率、灵活性能和响应能力。 二、方案简介 中易云工业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可以大大降低复杂的工厂物联网系统部署产生的开发管理费用,除了便捷性的生产数据收集、处理、显示来灵活、有序进行生产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外,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机器的状态以及设备、照明、空调设备的能源消耗,实现运营成本的降低。 三、方案拓扑图

四、系统功能简述 4.1远程数据监控功能 丰富的I/O连接选择,支持TCP、UDP;MQTT、OPC、ModBus等标准通讯协议,能从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以及多种传感器中收集重要数据,适合各种工业自动化领域。通过硬件设备采集到的温湿度、电流电压等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传输到易云系统,完成远程数据的监控。 注:以化工流程自动化操作系统为例,为大家展示易云系统的各种功能和监控界面。便于大家更好的对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理解。 4.2远程控制功能 参数数据远传至易云系统,实现现场各个设备的数据实时监测,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网页或是手机app实时查看,还可以自由设置各个参数的标准值上下限,如果数据超限可以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发送短信或是微信报警提醒,做到提前预警,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实现在远程就能值守现场设备。如果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等需要进行控制,则从易云系统发送数据指令,控制制造设备、空调设备、加热系统、照明器材的启停。

实验四telnet远程登录

实验四telnet远程登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掌握远程登录 2.了解系统服务 3. 掌握TELNET应用 二.实验原理 Telnet是进行远程登录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通过使用Telnet,Internet用户可以与全世界许多信息中心图书馆及其它信息资源联系。Telnet远程登录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用户在远程主祝上有自己的帐号(Account),即用户拥有注册的用户名和口令;第二种是许多Internet主机为用户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公共Telnet信息资源,这种资源对于每一个Telnet用户都是开放的。Telnet是使用最为简单的Internet工具之一。 Telnet支持的命令有: c- 关闭关闭当前连接 d- 显示显示操作参数 o- 打开主机名[端口]连接到一个主机名(默认端口23) q- 退出退出telnet set- 设置设置选项(要列表,请键入\'set \') sen- 发送将字符串送到服务器 st - 状态打印状态信息 u- 解除设置解除设置选项(要列表,请键入\'unset’ \) h- 帮助打印帮助信息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防火墙配置,点击开始->控制面板->window防火墙

2.配置防火墙例外选项卡,确保windows防火墙允许转发远程桌面数据包。

3.本地主机登录远程主机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远程桌面连接。输入远程主机IP地址点击连接。 4.按照提示输入远程主机用户名及密码.

5.用户名密码认证成功即可登录远程主机 6. 远程主机设置。开启telnet服务。在我的电脑点击右键->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

C#制作小工具七黑客入侵工具

C#制作小工具七黑客入侵工具 效果图: 刚开始学C#的时候,最大的动力就是想用C#开发出黑客工具啦,很是崇拜黑客,后来渐渐明白,用C#写黑客工具是比较不切合实际的事情,呵呵,你懂得! 代码中封装了一个调用系统资源类,这个不作说明,代码中有,要介绍的是如何用C#模拟CMD命令。 用到的就是两个类,Process和ProcessStartInfo,我们需要的是隐藏着执行CMD命令罢了,呵呵,原来设置下ProcessStartInfo实例化类的属性即可,OK,就这么简单,看代码吧! 核心函数: ///

///执行CMD命令 /// ///CMD命令 ///超时时间 ///CMD命令执行结果 private static string Execute(string dosCommand, int outTime) { string output = ""; if (dosCommand != null && dosCommand != "") { //创建进程对象

Process dos = new Process(); //创建进程时使用的一组值,如下面属性 ProcessStartInfo startinfo = new ProcessStartInfo(); //设定需要执行的命令窗口 startinfo.FileName = "cmd.exe"; //隐藏CMD窗口 //设定参数,要输入到命令程序的字符,其中"/c"表示执行完命令后马上退出 startinfo.Arguments = "/c" + dosCommand; //不使用系统外壳程序启动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eShellExecute = false; //不重定向输入 startinfo.RedirectStandardInput = false; //重定向输出,而不是默认的显示在DOS控制台上面 startinfo.RedirectStandardOutput = true; //不创建窗口 startinfo.CreateNoWindow = true; dos.StartInfo = startinfo; try { //开始进程 if (dos.Start()) { if (outTime == 0) { dos.WaitForExit(); } else { dos.WaitForExit(outTime); } //读取进程的输出 output = dos.StandardOutput.ReadToEnd(); } } catch (Exception ex) { MessageBox.Show(ex.Message, "错误", MessageBoxButtons.OK, MessageBoxIcon.Error); } finally { if (dos != null)

MHDD使用方法以及图文教程

MHDD使用方法以及图文教程(附带MHDD4.6光盘版和DOS版下载) MHDD软件简介 MHDD 是一款由俄罗斯人所开发的免费硬盘实体扫描维护程序,比起一般的硬盘表层扫描,MHDD 有相当令人激赏的扫描速度,让使用者不再需要花费数个小时来除错,只需几十分钟,一颗 80G 大小的硬盘就可以扫瞄完成,且 MHDD 还能够帮使用者修复坏轨,让使用者能够继续延续该硬盘的生命余光。此外, MHDD 还能够对硬盘进行低阶清除的动作,让想要卖掉硬盘的你不必担心硬盘中的数据被接手的买家回复盗用的困扰喔!官方所提供的 MHDD 可分为磁盘版与光盘版两种,如果使用者需要光盘版的话,要用刻录机烧录成光盘后使用。 简洁教程:(MHDD详细图文教程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thread-1161-1-1.html) 1、进入MHDD后,按shift+F3扫描端口上的硬盘,制作的这个光盘版启动后自动扫描硬盘; 2、选择要检测硬盘的对应序号并回车; 3、按一下F4进入扫描设置,再按一下F4开始扫描。默认的只是扫描不修复. 4、扫描完毕之后,在/MHDD/LOG下有个MHDD.LOG,是扫描生成的日志文件。在光盘里,已经集成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在/MHDD目录里面,可以输入EDIT打开文本编辑器,然后定位到/MHDD/LOG/MHDD.LOG,查看扫描结果,并采取下一步措施; 5、如果在按下F4没有反应的时候,可以从新光盘启动,运行一次/MHDD目录下的FBDISK,按ESC退出返回到DOS再输入MHDD,启动MHDD 4.6,这时候MHDD就能正常扫描了,这应该是软件的一个BUG; 6、在MHDD里输入man en all可以查看详细的帮助,输入help只是简短的帮助。《MHDD》工具使用详解与命令解释 1、MHDD是俄罗斯May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硬盘工具软件,具有很多其他硬盘工具软件所无法比拟的强大功能。 2、MHDD无论以CHS还是以LBA模式,都可以访问到128G的超大容量硬盘(可访问的扇区范围从512到137438953472),即使你用的是286电脑,无需BIOS支持,也无需任何中断支持; 3、MHDD最好在纯DOS环境下运行;中国硬盘基地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 4、MHDD可以不依赖于主板BIOS直接访问IDE口,但要注意不要使用原装Intel品牌主板; 5、不要在要检测的硬盘中运行MHDD;中国硬盘基地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 6、MDD在运行时需要记录数据,因此不能在被写保护了的存储设备中运行(比如写保护的软盘、光盘等); MHDD命令详解 EXIT(热键Alt+X):退出到DOS。 ID:硬盘检测,包括硬盘容量、磁头数、扇区数、SN序列号、Firmware固件版本号、LBA 数值、支持的DMA级别、是否支持HPA、是否支持AAM、SMART开关状态、安全模式级别及

基于工业4G RTU PLC无线远程控制系统

基于工业4G RTU PLC无线远程控制系统 一.概述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水处理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可见PLC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的核心部分。那PLC的通信和控制将是通信网络时代的变革。 现在我们来了解下PLC采用无线远程控制的方式介绍,基于PLC的无线通信是目前市场的主流趋势,代替了原有的本地编程和控制。逐渐趋向远程管理控制话。 二.PLC通信方式的发展趋势变化: PLC通信方式主要有RS232、RS485、PPI/MPI、PROFIBUS DP/PA/FMS现场总线、以太网总线、DEVICEnet总线、和无线网络等多种通信方式。 随着本地通信控制的局限性,远程控制联网通信,采用有线和无线的方式慢慢的进入主流。以太网口通信和无线网络通信慢慢的在PLC远程控制取代了原有的本地串口或总线方式控制。 三.PLC无线远程控制采用无线方式的优势

3.1,简化工程,降低布线成本: 采用433m无线自组网方式,实现RS485总线的布线。通过无线CM510,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方式。省去人工布线成本,又简化了工程进度。 3.2,降低运营维护成本: 采用无线自组网方式汇总到触摸屏组态统一管理监控,有级联无线通信模块,实现远程组网王软件远程管理控制,减去人工询价,实现无人看管运营系统。提高集中式的远程管理的界面,实现远程管理控制,减少后期运营维护成本。 3.3,短信控制和查询提高远程控制随机性: CM550是无线采集传输控制终端,既可以实现远程与组态王软件的远程人机界面控制,同时具备短信接收中心和短信控制功能,既可以随时查询PLC实时模拟量、开关量等信息,同时可以通过短信命令方式实现PLC的远程配置修改和远程参数配置。 3.4,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采用2G/3G/4G网络制式保证网络的覆盖和普及,支持运营商APN/vpN,加密通信方式有效保证APN专网数据通信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叠加CM510自带的DES、AES、3DES自主加密方式,实现单层/双层无线加密方式。确保数据通信的安全可靠。有保证现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有效性。 四.网络组网拓扑和现场应用图

外文翻译--在核聚变实验中的远程控制仿真平台

附录A 外文资料翻译 A.1 外文 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 71 (2004) 269–274 Simulation platform for remote participants in fusion experiments E. Barrera a, M. Ruiz a, S. López a, J. Vega b, E. Sánchez b Abstract One of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remote participation in fusion experiments is the control from remote locations of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treatment process. In an optimum situation, the remote researcher should be able to control the data acquisition con?guration parameters, and data processing, specifying the r esults that must be returned to him.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presented here, allows the researcher to develop and test complex algorithms in a high level graphical language (LabVIEW), which includes powerful data processing libraries. These algorithms will be downloaded later into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urthermore, the platform allows the simulation of hardware data acquisition,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points: (a) simu lation of channel con?guration from one or several data acquisition cards (channels used, sample frequencies, etc.), (b) generation of buffered simulated data (it is also possible the use of raw data, acquired in previous experiments, as simulated data), and (c) reproduction of hardware behavior (except, of course, in terms of real time behavior and real data). For this purpose, Virtual Instruments (VIs) libraries written in LabVIEW will be provided to the remote developers. These VIs will be replaced later, in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y their homologous VIs that actually interfaces with the hardware. This facility will allow remote researchers to verify the correct behavior of their own data processing algorithms before downloading them into the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Keywords:Remote participation; Simulation; Data processing; Code testing; Fourth generation language 1.Int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remote participation system is one aim of the recent TJ-II

工业污水处理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工业污水处理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均GDP的不断增长,人们在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将面临着环境的被污染。近几年来,我国水源恶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不管是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还是兰州水污染事故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中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提到水源恶性污染,人们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污水处理厂。由于污染源的数 量多且分布广,这也使污水处理厂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使污水处理企业对管理水平的 要求、对成本控制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华辰智通科技集团针对污水处理企业这一问题 自主研发了一款HDRS污水处理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 HDRS污水处理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各种设备的PLC为中心,HDRS远程安全通讯网关为媒介,实现生产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生产运行数据的可靠存储与查询等。 该系统将原本分散分布于各地的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运行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实时存储 和管理,公司管理人员可通过web网页对各厂、站的远程监测及运行数据查询。通过该系统,为企业建立一个生产运行监控管理的综合化信息平台,使运营管理向专业化、实时化和智能化发展。 HDRS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系统功能介绍: 1 设备接入,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可联网的地点方便的接入平台,可扩展性强。 2 设备配置,设定状态值的正常范围,超出范围时即为异常状态、设置异常状态的告警级别、告警时限和告警方式(短信、邮件、系统内告警)。 3 WIFI、以太网、3G及GPRS等多种通讯方式可选,适用设备各种使用场合。 4 设备告警,系统检测到设备有异常状态,获取状态的告警级别、告警时限和告警方式发起告警通知。 5 设备的状态查询和控制,包括对设备的实时和一段时间内的历史状态查询、向设备发送控制命令并返回结果。 6 设备的程序更新,用户可以远程对设备进行编程和调试。 7 设备访问权限的控制,可以设定权限以限制用户对设备的访问。 8 用户登录的安全认证。 9 设备的安全认证。 10 可以监控墙、PC、各类移动终端设备形式提供平台访问。 11 多维度报表查询分析、各类图表展示、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 公司简介:

实验六 基于QT的远程控制详细设计报告

实验六基于QT的远程控制详细设计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人机界面; 2.掌握使用过程设计工具描述模块的详细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 3.掌握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实验内容】 1.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2.评估物理结构; 3.验证用户身份功能模块; 4.系统总控制模块; 5.修改更新授权功能模块; 6.查询用户功能模块; 7.显示查询用户明细功能模块; 8.查询用户明细结果的编辑功能模块; 9.撰写详细设计说明书。 【实验步骤】 见附件 【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机界面;掌握了使用过程设计工具描述模块的详细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掌握了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附件: 目录 1引言 (1) 1.1 背景 (1) 1.2 编写目的 (1) 1.3 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2) 1.5 运行环境 (2) 2 系统模块的软件结构 (2) 2.1 模块设计 (2) 2.2 屏幕监控模块结构 (3) 2.3 文件操作模块结构 (4) 2.4 命令操作模块结构 (4) 3 验证用户模块设计说明 (5) 3.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5) 4. 接口 (7) 4.1 外部接口 (7) 4.2 内部接口 (8) 5 运行设计 (8) 5.1 运行模块的组合 (8) 5.2 运行控制 (9) 5.3 运行时间 (9) 6 软件测试基础 (9) 6.1 软件测试的目标: (9) 6.2 软件测试常用方法 (10) 6.3 本系统采用的测试方法 (10) 6.4 连接测试 (10) 6.5 文件传输测试 (10) 6.6 屏幕键盘鼠标传输测试 (11) 6.7 测试结论 (12) 7 总结 (12)

常用黑客工具(网络入侵工具)

常用黑客工具(网络入侵工具) 一、扫描工具 X-scan 3.1 焦点出的扫描器,国内最优秀的安全扫描软件之一!非常专业的一个扫描器! X-way 2.5 这也上一个非常不错的扫描器哦!功能非常多!使用也不难,入侵必备工具! SuperScan 3.0 强大的TCP 端口扫描器、Ping 和域名解析器! Namp 3.5 这个就厉害了,安全界人人皆知的非常有名气的一个扫描器!作者Fyodor Hscan v1.20 这是款运行在Win NT/2000下的漏洞扫描工具,有GUI以及命令行两种扫描方式! SSS 俄罗斯安全界非常专业的一个安全漏洞扫描软件! U-Scan.exe 非常好的UNICODE漏洞扫描工具! RpcScan V1.1 可以通过135端口枚举远程主机RPC连接信息! SHED 1.01 一个用来扫描共享漏洞的机器的工具! DSScan V1.00 ms04-011 远程缓冲区溢出漏洞扫描专用! Dotpot PortReady1.6 该软件为“绿色软件”,无需安装,非常小巧(仅23KB),具有极快的扫描速度! WebDAVScan v1.0 针对WEBDA V漏洞的扫描工具! 注意:该软件解压缩时会被查杀! Socks Proxy Finder2 扫描端口速度非常快的一个工具,扫描完毕后还可以导出保存起来! SQLScan v1.2 猜解开着1433端口的住机密码工具! RPC漏洞扫描器v1.03 针对RPC漏洞扫描的工具! 流光5.0 破解版国内大名鼎鼎的黑客扫描工具,由高级程序员小榕编写! 自动攻击探测机Windows NT/2000 自动攻击探测机 4899空口令探测能够快速的扫描到被安装了radmin服务端4899端口的空口令IP! 二、远程控制

GHOST使用教程(图解

GHOST使用教程(图解)人人都可“拥有”4GHz的CPU **** 本内容跟帖回复才可浏览***** 河北的刘宗元朋友打电话告诉董师傅,他在查看朋友电脑的系统属性时,发现系统属性里显示这台电脑采用的是Intel的4GHz的P4 CPU(图1)。他很是好奇,要知道去年因4GHz P4 CPU难产,Intel的首席执行官贝瑞特曾当众下跪祈求原谅。 董师傅自然也不相信Intel真的出了4GHz的P4 CPU,不过对这个显示结果还是非常感兴趣,经过一番摸索,发现只要略施小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4GHz的P4 CPU。你也想有这样一颗“心”?别着急,且听师傅慢慢道来。 都是sysdm.cpl文件“惹的祸” 知道了问题的关键,下面要做的就是修改信息了。 首先将C:WindowsSystem32文件夹下的sysdm.cpl文件复制一份出来,然后用资源编辑工具EXESCOPE打开复制出的sysdm.cpl文件,展开“资源→对话框→101”分支。在右侧一共有9个“Link Window”。除了第4、5个外,把另外七个的“可见”属性去掉(即去掉右侧“可见”前的钩),目的是在检测系统属性时只显示第4、5个的内容。 选中第4个“Link window”,在“标题”栏输入文字“Intel(R) Pentium4(R)处理器”;在第5个“Link window”的“标题”栏中输入“4 GHz,2048 MB 的内存”等信息(连内存信息也一并改了。数字可随意输入,但不可过长,否则显示效果较别扭);再将第4个“Link window”的“Y”坐标值改为“149”,将第5个的调整为“170”,以占据原来第1、2个“Link Window”的位置。 修改好后保存该文件,接下来只要用该文件替换原始文件即可。不过,在替换过程中,董师傅又遇到了一个新问题: 文件保护功能会“作祟” 董师傅使用的是Windows XP+SP2系统,要把修改后的sysdm.cpl文件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中替换原文件有些麻烦——SP2强大的文件保护功能会自动还原原始文件。 师傅我并不想禁用文件保护功能,所以借助文件替换工具Replacer解决了这个问题。 将下载回来的文件解压到任一文件夹,双击“replace.cmd”出现命令提示符窗口,将 C:WindowsSystem32sysdm.cpl文件拖到其中,回车;再将修改过的sysdm.cpl文件拖入其中并回车,输入“Y”后按回车,这样就能替换掉系统文件了(在弹出的Windows文件保护时请点“取消”)。 至此,董师傅所想要的4GHz的P4 CPU终于“出现”!心动了吧?那就赶快动手吧。 以上软件下面有得下载 资源编辑工具EXESCOPE 文件替换工具Replacer 一、什么是Ghost? Ghost(幽灵)软件是美国赛门铁克公司推出的一款出色的硬盘备份还原工具,可以实现FAT16、FAT32、NTFS、OS2等多种硬盘分区格式的分区及硬盘的备份还原。俗称克隆软件。 1、特点:既然称之为克隆软件,说明其Ghost的备份还原是以硬盘的扇区为单位进行的,也就是说可以将一个硬盘上的物理信息完整复制,而不仅仅是数据的简单复制;克隆人只能克隆躯体,但这个Ghost却能克隆系统中所有的东东,包

网络扫描及安全评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掌握网络端口扫描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常见端口和其对应的服务程序,掌 握发现系统漏洞的方法。 ●掌握综合扫描及安全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进行简单系统漏洞入侵的 方法,了解常见的网络和系统漏洞以及其安全防护方法。 二、实验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向目标主机的TCP/IP服务端口发送探测数据包,并记录 目标主机的响应。通过分析响应来判断服务端口是打开还是关闭, 就可以得知端口提供的服务或信息。 ●端口扫描主要有经典的扫描器(全连接)、SYN(半连接)扫描器、 秘密扫描等。 ●全连接扫描:扫描主机通过TCP/IP协议的三次握手与目标主机的 指定端口建立一次完整的连接。建立连接成功则响应扫描主机的 SYN/ACK连接请求,这一响应表明目标端口处于监听(打开)的 状态。如果目标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则目标主机会向扫描主机发送 RST的响应。 ●半连接(SYN)扫描:若端口扫描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TCP连接, 在扫描主机和目标主机的一指定端口建立连接时候只完成了前两 次握手,在第三步时,扫描主机中断了本次连接,使连接没有完全 建立起来,这样的端口扫描称为半连接扫描,也称为间接扫描。 ●TCP FIN(秘密)扫描:扫描方法的思想是关闭的端口会用适当的 RST来回复FIN数据包。另一方面,打开的端口会忽略对FIN数 据包的回复。 ●综合扫描和安全评估技术工作原理 ●获得主机系统在网络服务、版本信息、Web应用等相关信息,然后 采用模拟攻击的方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 描,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漏洞存在。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向系 统管理员提供周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

利用工业智能网关实现远程控制lc

利用工业智能网关实现远 程控制l c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利用工业智能网关实现远程控制p l c Plc在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而随着工业设备越来越依赖PLC,利用编程软件对plc远程编程与调试,程序的上传和下载,实现plc的远程控制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工业智能网关利用VPN over P2P远程安全通讯方式,实现plc远程控制,不仅保证PLC数据与普通互联网进行隔离传送,还保证了PLC数据在不经过云服务器的情况下直接传送至监控室,既减轻了云服务器的负荷,也进一步确保了plc数据的安全性。 一、系统说明 工业网关支持所有主流plc,,如西门子,三菱,欧姆龙,台达等。系统以plc 为设备控制核心,以plc远程监控网关为数据远程采集终端,通过3G、4G、wifi 及以太网等多种通信方式再通过VPN over P2P的专用安全通道直接将PLC的程序及运行参数采集至PC、LED屏等监控终端。 依靠监控终端的编程软件实现对远程PLC的远程编程与调试、在线监控、在线仿真、程序的上传与下载、数据远程采集、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 二、系统管理架构 三、利用工业智能网关对plc远程控制可实现的功能 1、PLC远程在线监视及编程 2、设备远程操控,参数远程采集

3、设备集约化管理 4、参数超阀预警,故障预警 5、智通分析决策支持 四、利用工业智能网关对plc远程控制的社会意义 利用工业智能网关对plc远程控制实现对设备进行远端实时维护,不仅提高企业对设备故障的综合防范能力和诊断水平,在大幅度降低故障率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了更快捷的服务,既减少了设备工程师的现场维护时间和费用成本,也有效减少了客户损失。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虚拟实验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建模与仿真, 2019, 8(3), 95-10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journal/mo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215484739.html,/10.12677/mos.2019.83012 Remote Virtual Laboratory of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Huazhong Wang1, Tao Liu1, Jun Yao2, Hua Cheng2 1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for Chemical Process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School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Aug. 2nd, 2019; accepted: Aug. 19th, 2019; published: Aug. 26th, 2019 Abstract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mote-control virtual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 terms of flex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a remote-control virtual experiment scheme based on the cloud platform and the experimental module that can be configured by the user is proposed. The Django network framework based on Python is chosen to build a remot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experimental modules that constitute the components of th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are developed. Users can configure the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The experi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xecutes simulation, procedures control, online help and evaluation of the virtual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is deployed and tested in Ali Cloud.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remote virtual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platform enables users to complete a series of motion control experiments through the brows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Virtual Laboratory, Python, Cloud Platform, Control System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虚拟实验 王华忠1,刘涛1,姚俊2,程华2 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26日

sniffer使用及图解教程

sniffer使用及图解 注:sniffer使用及图解sniffer pro 汉化注册版下载 黑白影院高清免费在线电影聚集网无聚集无生活,聚集网络经典资源下载 sniffer软件的安装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只需要按照常规安装方法进行即可。需要说明的是: 在选择sniffer pro的安装目录时,默认是安装在c:\program files\nai\snifferNT目录中,我们可以通过旁边的Browse按钮修改路径,不过为了更好的使用还是建议各位用默认路径进行安装。 在注册用户时,随便输入注册信息即可,不过EMAIL一定要符合规范,需要带“@”。(如图1) 图1 点击放大 注册诸多数据后我们就来到设置网络连接状况了,一般对于企业用户只要不是通过“代理服务器”上网的都可以选择第一项——direct connection to the internet。(如图2) 图2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复制sniffer pro必需文件到本地硬盘,完成所有操作后出现setup complete提示,我们点finish按钮完成安装工作。 由于我们在使用sniffer pro时需要将网卡的监听模式切换为混杂,所以不重新启动计算机是无法实现切换功能的,因此在安装的最后,软件会提示重新启动计算机,我们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如图3)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我们可以通过sniffer pro来监测网络中的数据包。我们通过“开始->所有程序->sniffer pro->sniffer”来启动该程序。 第一步:默认情况下sniffer pro会自动选择你的网卡进行监听,不过如果不能自动选择或者本地计算机有多个网卡的话,就需要我们手工指定网卡了。方法是通过软件的file菜单下的select settings来完成。 第二步:在settings窗口中我们选择准备监听的那块网卡,记得要把右下角的“LOG ON”前打上对勾才能生效,最后点“确定”按钮即可。(如图4) 图4 第三步:选择完毕后我们就进入了网卡监听模式,这种模式下将监视本机网卡流量和错误数据包的情况。首先我们能看到的是三个类似汽车仪表的图象,从左到右依次为“Utiliz ation%网络使用率”,“Packets/s 数据包传输率”,“Error/s错误数据情况”。其中红色区域是警戒区域,如果发现有指针到了红色区域我们就该引起一定的重视了,说明网络线路不好或者网络使用压力负荷太大。一般我们浏览网页的情况和我图11中显示的类似,使用率不高,传输情况也是9到30个数据包每秒,错误数基本没有。(如图5) 图5

端口扫描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报告 ( 2010 -- 2011 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网络综合实验 题目:端口扫描程序 院系:信息工程系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鲁斌李莉王晓霞张铭泉设计周数: 2 周 成绩: 日期:2011年7月1日

一、综合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任务:设计并实现一个端口扫描程序,检测某个IP或某段IP的计算机的端口工作情况。 2.目的: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的网络编程技术和方法,建立网络编程整体概念,使得学生初步具有研究、设计、编制和调试网络程序的能力。 3.要求:熟悉有关定义、概念和实现算法,设计出程序流程框图和数据结构,编写出完整的源程序,基本功能完善,方便易用,操作无误。 4.学生要求人数:1人。 二、综合实验正文 1.端口扫描器功能简介:服务器上所开放的端口就是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行端口扫描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例如远程系统是否支持匿名登陆、是否存在可写的FTP目录、是否开放TELNET 服务和HTTPD服务等。 2.实验所用的端口扫描技术:端口扫描技术有TCP connect()扫描、TCP SYN扫描、TCP FIN 扫描、IP段扫描等等。本次实验所用的技术是TCP connect()扫描,这是最基本的TCP 扫描,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可以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这个技术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你不需要任何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 3.实验具体实现方案:编写一个端口扫描程序,能够显示某个IP或某段IP的计算机的某一个或某些端口是否正在工作。基本工作过程如下: (1) 设定好一定的端口扫描范围; (2) 设定每个端口扫描的次数,因为有可能有的端口一次扫描可能不通; (3) 创建socket,通过socket的connect方法来连接远程IP地址以及对应的端口; (4) 如果返回false,表示端口没有开放,否则端口开放。 4.有关TCP/IP的知识: 4.1套接字概念 1)在网络中要全局地标识一个参与通信的进程,需要采用三元组:协议、主机IP地址、端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