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目的探讨社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病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2007年1月~2008年1月对本社区≥60岁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高血压知识、生活行为和规律用药进行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实施服务前后的依从性调查,评估其血压控制情况。

结果通过社区干预管理,使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17.5%上升至96 .9%,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危险因素知晓率由干预前30.0%上升至97.5%,显著高于干预前(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干预组按预定的干预模式实施。

(2)对照组按照一般的社区教育护理进行。

1.2.1 干预组干预模式的构建1.2.1.1建立健康档案以上全部高血压患者均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及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档案,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的认识程度和生活方式,制定治疗方案,明确告知注意事项,与患者建立固定的联系,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和个体化指导,要求家人积极配合治疗,实施严格的社区管理干预1年后进行对照。

1.2.1.2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采取医学讲座、定期出宣传板报、赠送宣传画页或小册子,组织看录像等形式。

教育内容针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如肥胖、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等以及高血压病因、临床表现、用药、检测血压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

社区站请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专题知识讲座,每月1次,社区医生负责收集整理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重点向高血压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降压药物的选择方法;降压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高血压急症的处理;高血压慢性并发症患者的药物选择;血压控制范围、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处理措施等。

使教育活动真正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1.2.1.2 进行行为和心理干预促使高血压患者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包括减少食盐摄入、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的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社区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护理干预现状分析

社区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护理干预现状分析

社区开展老年高血压病护理干预现状分析作者:李永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76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

结果:6个月后对2组患者血压、体重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133-02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最佳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策略是采用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和高血压病人防治策略相结合的方法。

1 方法1.1 成立社区护理干预服务网由社区医护人员及街道、居委会和家庭组成,社区服务人员都经过专业理论和知识培训。

1.2 收集社区有关患者的资料由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通知和调查表,到患者家中调查、摸底,对患者的血压和主要生活方式进行评估,制定服务计划、个人血压档案。

1.3 进行无偿护理干预干预患者的主要生活方式,自编患者监测记录卡,包括姓名、年龄、体重、生活方式、运动情况,每周定时测血压1次,测血压前患者都休息10min,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取3次平均值,每季度对记录内容整理;对照组只是按上述测量血压方法,每周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每季度对记录整理。

1.4 药物治疗依那普利10mg/片,1d1次,1次1片;北京降压0号1片,1d1次,1次1片。

2 护理干预方式2.1 健康教育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教育形式为观察组38例患者每人1本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每月组织1次例会,宣讲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不合理饮食、吸烟、饮酒等,以及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监测血压等;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018-2019-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word范文模板 (2页)

2018-2019-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word范文模板 (2页)

2018-2019-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社区护理是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国内外关于如何控制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对人群采取适当的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以半年为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X年5月-201X年4月期间社区常住高血压病患者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35-78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性别、年龄以及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的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以半年为限。

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上门随访(1次/月),每周坚持电话联系与患者沟通。

对患者普及健康教育,安排相关专家讲座。

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简单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与心理、服药以及行为等护理干预。

1.3护理干预措施1.3.1服药干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了解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以及疗效,劝告患者按时服药,不要私自停止用药,同时家庭成员要能够监督。

1.3.2行为干预: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要积极引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劝其戒烟戒酒,最为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

1.3.3健康教育:积极安排相关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定期发放宣传册并对患者有效指导,让患者了解各类高血压药物的疗效以及其相关的注意事项,让其意识到及时治疗的必要性。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论文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论文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方法:饮食护理、用药护理、运动指导、心理护理、戒烟限酒、健康指导。

结果: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

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服药的依从性,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16-02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结构和功能。

该病易反复发作,心理因素、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均可成为高血压的病因和复发的诱因。

据中国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2%,估计全国患者数超过1.9亿。

[1]卫生部已把高血压的控制正式列入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使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

护士在社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卫生宣传、定期访视、持续性的专业指导,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1 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研究表明高血压与遗传、精神紧张、肥胖、食盐过多、情绪激动、过量饮酒等因素有关,并通过其影响血压调节功能。

1.1 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认为高血压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疾病,目前已发现一些与高血压有关的基因缺陷。

1.2 情绪突然的精神刺激所引起的激烈的情绪反应可以使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甚至发生脑出血的危险。

1.3 肥胖肥胖者进食热量较多,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同时肥胖导致钠潴留,减少尿钠排出,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随之增加,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1.4 盐摄入量过多水钠潴留可使小动脉血管平滑肌肿胀、管壁增厚、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老年 高血 压
社区
干预
护理
者都建立一份健康栏案 。记录包括姓名 、 性别、 年龄 、 职业 、 身高 、 体重 、 血压 、 无 有 过敏史 、 有无 吸烟 、 饮食 习惯 、 药 情 况 服 ( 括 自觉 服 药 、 动 服 药 、 常 未 服 包 被 经
di 1. 9 9 j i n 0 7 —6 4 . 02 o:0 3 6/. s .10 s 1x 2 1 .
数 34 , 服药 23人 。 8人 不 2 建立个人健康栏案 : 干预的每位 患 对
的高血压患者 进行 心理支 持。用放 松疗 法, 如听音乐 、 书看 报、 读 深呼吸等以缓解
压 力 。 通 过 医 生 一患 者 一家 人 的 共 同努
力为患者创造一个安 静舒适 、 轻松愉快 的 环境 , 使患者 学会 自我调节 , 强适 应能 增 力, 从而避免易怒 、 紧张、 焦虑等负面情绪 出现。另一 方面 ,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 的重 视 和认 识 , 了解 高血 压 的危 害 , 使患 者积 极坚持和配合治疗。应用 护理 学、 老年保 健 医学和社 会心 理学 等知识 做好患 者 的 心理减负工作 , 树立 战胜疾 病 的信心 , 由 配合治 疗转 为主动参 与治疗 , 提高治疗依 从 性。() 度的运 动 : 4 适 根据 自身 的年 龄 、 体质状况 、 血压高低等 , 掌握好 运动量 , 以 自我感 到全身舒适 为度 , 切莫盲 目加大运 动量。建议 多慢跑 、 做健身操 、 打太 极拳、 练瑜伽、 气功等有氧运动 。运动强度应 因 人而异 , 可根 据 患者 运 动 时 的心 率来 判 断, 但注意劳逸 结合 , 以不出现 不适 反应
药 ) 是否 每天 都参 加 适 当 的体 育锻 炼 , ,

社区高血压病的现状及护理干预

社区高血压病的现状及护理干预

高血压病是社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且与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及社区环境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的身心疾病.因其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患者预防护理知晓率低而成为社区护理的重点,受到专业人员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以社区为载体,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为调查研究的对象,通过对高血压病病因和治疗情况等因素的分析,明确社区高血压病的现状,并且针对病因及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期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社区人群(包括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的生存质量.1社区高血压病的现状据资料表明截止2009年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人,患病人数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加.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不断上升,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人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然而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仅为30%-40%,治疗率仅为20%左右,控制率只有10%左右.而治疗高血压病仅仅依靠门诊治疗和医院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社会人群的防治和患者的有效管理,国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2].1.1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1.1.1年龄年龄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病的相对危险性可增加29.3%-42.5%.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1.1.2吸烟尼古丁能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导致血压一过性升高,降低服药的依从性,并增加降压药的服用剂量,且长期吸烟的高血压病患者远期预后较差.研究显示吸1支普通香烟使收缩压升高10~25mmHg ;长期吸烟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是比不吸烟者高2.5倍.1.1.3不合理的饮食大量饮酒、高盐饮食不仅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高血压并发症的常见诱因.1.1.3.1饮酒:不仅可以使血压升高,饮酒过量还可增加体重,甚至与高血压形成恶心循环.高血压病患者如不限制饮酒还会引发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失语、偏瘫、致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1.3.2高盐饮食:据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已近两亿,其发病率呈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据最新的研究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与不合理饮食关系重大.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2g ,平均收缩压上升2mmHg ,舒张压上升1.2mmHg.高盐饮食是北方高血压病发病率高于南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盐的摄入每日≤5g ,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在社区调查中我们发现一般家庭不仅摄盐量超标,而且忽略了调味品和其他食品中的含盐量.此外钾、钙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多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社区高血压病的现状及护理干预朱瑞珍1,仝丽娟2,王世宇1(1.赤峰学院附属医院;2.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高血压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了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危害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发病原因和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社区高血压病的现状,对社区人群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指导,以减少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其生存质量.关键词:高血压病;行为;生活方式;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173-03Vol.28No.3M 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上)2012年3月173--素.1.1.4缺乏运动静坐的生活方式是包括高血压病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长期运动量不足可增加体重和血液粘稠度,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升高,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严重影响高血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1.1.5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愤怒、烦恼及噪音等环境的恶性刺激均可导致高血压病.调查显示工作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又缺少体力活动的职业,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1.1.6家族遗传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父母均有高血压病的子女,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病的子女,其高血压病的发生率为28%,而父母均无高血压病的子女,其高血压病发生率仅为3%.高血压病家族成员在多基因遗传的作用下,有相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及性格爱好等使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1.2治疗情况高血压病的治疗以降压为主,研究表明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即增高一倍[3].因此,高血压病用药要严格合理,用药原则是联合用药、长期坚持用药.调查发现社区高血压病存在严重的“三高三低三不”现象[4](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不规则服药,无症状不服药,不愿意服药).大多数患者未采用联合用药,且不能经常监测血压,仅凭感觉盲目服药.严重降低了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多为普通中老年人,经济收入不高或无稳定收入,用药时中更多的会考虑药物价格,避免长期服用价格较高的药物而增加经济负担.②大多数人没有监测血压的条件,跟着感觉走,有头痛、头晕等不适就服药,一旦症状消失立即停药.③高血压病是社区常见病,部分患者从未到医院检查诊断而自行服药.④绝大数患者未在监测血压的基础上合理规范用药,治疗方案缺乏科学性.2护理对策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广泛,警示人们必须以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社区高血压病,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而如何有效地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存质量,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所面临的专业问题,也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有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5].2.1自我认知指导积极主动的掌握和了解高血压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坚持合理规范用药,有效控制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有的放矢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及预后,提高其对高血压病的重视程度、遵医行为的自觉性和自我照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恢复身心平衡,实现自我照顾.2.2健康教育指导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其实质是一种护理干预措施[6],为了让更多的社区人群人了解和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可在社区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举办高血压病防治专题讲座,讲解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措施、治疗原则、血压监测及如何正确用药等相关知识.2.3生活方式指导高血压病患者要合理膳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杂粮,减少盐的摄入,肥胖者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少浓茶、咖啡,不仅能够改善高血压治疗的效果,还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并发症.还应做到定期检查血脂,适当运动,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2.3.1控制体重高血压病患者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肥胖患者要减少热量的摄入和增加运动量,使体重指数保持在20—24.最新研究表明[7]低强度和中等强度的锻炼具有足够的健康效应.对体重超标者因人而异制订减肥计划,根据患者体重、工作性质,计算每天所需的热量,3餐热量分配为2/5、2/5、1/5[8].肥胖者每天增加1-3个单位运动强度,每天测量体重并记录.2.3.2合理膳食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每日食盐摄入量<5g为宜;饮食规律、勿暴饮暴食,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芹菜、葱头、西红柿、苹果等;适当添加含钾、钙食物,多食豆类、油菜、磨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多食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限制腌制食品的摄入.2.3.3戒酒戒烟饮酒使血压升高,过量饮酒可诱发心律失常、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英国的最新研究表明饮酒还可以引发癌症.尼古丁不仅升高血压,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动脉痉挛等而家174 --中高血压的病理改变.2.3.4合理运动研究表明:适当的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9].高血压病患者可选择散步、快步行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登山等适当的有氧运动,循序渐进酌情加大运动量.以运动时最大心率+年龄≤170,或运动后心率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10].2.4心理指导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避免各种负面情绪,能够有效预防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听音乐、按摩、打拳、下棋等缓解压力.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提倡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11]等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防止血压波动,对高血压病初期患者尤为重要.2.5用药指导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坚持长期规范用药.要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长期规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熟知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提供文字材进行指导,嘱患者按时按医嘱服药,切不可擅自调停药.2.6监测血压做好血压监测和跟踪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环节[12],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数值,做到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有条件定专人测量,保证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用药提供可靠依据.2.7并发症的预防2.7.1高血压急症和脑血管意外向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阐明激动、便秘、过劳、寒冷等均可诱发高血压急症和脑血管意外.日常生活中患者必须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平和,遵医嘱服药,尽量避免过度疲劳和寒冷刺激.当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肢体运动障碍等时保持安静,迅速就医,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紧张恐惧等,积极配合治疗.2.7.2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告知患者及家属在联合用药、首次服用或加量用药时最易发生,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并指导患者能进行有效预防和处理: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服药后最初时间,由卧位、坐位站立时动作要缓慢,服药后先平静休息后再下床活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动作缓慢,注意安全,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洗蒸汽浴,禁忌大量饮酒.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发生时立即停止活动,取平卧位,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2.8随访指导社区护理人员定期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定时为高血压病患者及危险人群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监测血压、调整治疗护理方案等,做好家庭护理.3小结高血压病是社区常见和多发的慢性病,且患病率呈递增趋势.目前社区医疗条件虽未达到理想状态,但在高血压病的生活护理和基础治疗等方面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从健康人群做起,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采用合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指导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参考文献:〔1〕孙水仙.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72.〔2〕张莹,苏珍玲,周彬.中澳社区卫生服务比较与启迪[J].现代预防医学,2007,30(4):295-299.〔3〕亚晓传.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观点.中国处方药,2007(07).〔4〕王增武,武阳丰,赵年成,等.中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5(5):407–411.〔5〕陈虾,邓晓燕,莫瑞豪.深圳市居民对社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9): 5742577.〔6〕林淑梅,杨立新,赵忠凤.健康教育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 2008,29(6):46024611.〔7〕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9(6): 1013969/j1issn1167321409(R)120091031097.〔8〕张宝香,刘景芝,王丽,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91-92.〔9〕全鹏,雷松惠,张大敏.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4261.〔10〕王淑英.高血压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新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6):432-434.〔11〕王彩梅.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7,21(12):33771.〔12〕邵云峰,陈洁,华连琴.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方法介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10):69.175--。

社区高血压护理措施

社区高血压护理措施

社区高血压护理措施一、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1. 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社区护士应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详细排查,建立高血压患者的个人档案,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用药情况、家庭地址等。

2. 定期随访:社区护士应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预约上门回访,了解患者的病情、服药情况和生活习惯,对患者的合理用药和采取的非药物干预措施进行指导。

3. 健康教育:社区护士应定期开展高血压知识的健康讲座,让患者互动并交流保健经验,根据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个体性、可行性的健康教育处方。

4. 血压监测:教会患者及家属在家中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指导患者养成自我监测血压的习惯。

二、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1. 生活护理: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合理安排日常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方式。

2. 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

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减少油脂类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3. 用药护理:高血压患者应按照医嘱规律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对于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 心理护理: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消除紧张和压抑的心理。

5. 体重控制:高血压患者应控制体重,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以降低血压。

6. 定期体检: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三、高血压患者的非药物治疗1. 戒烟限酒: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烟酒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

2.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学会在家中正确测量血压,及时发现血压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放松训练:高血压患者可以尝试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降低血压。

4. 社交活动: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助于情绪调节和身心健康。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 [1],是心理、社会、生物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及干预措施。

结果大部份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比教育前有明显的提高。

结论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是非常有效的。

【关键词】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 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

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

高血压因其“三高三低” 即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 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重点。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经达到 1.3亿 [3]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与年龄、性别、地域、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肥胖、吸烟、饮酒、高钠饮食为可干预因素,对人群采取适当的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4]。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知识, 对有效控制血压及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论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入院后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观察 ,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心理、社会、经济、辅助检查结果、医疗诊断等资料,评估患者的个人日常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用药、吸烟、睡眠、对疾病认识程度和学习能力,确定患者的态度和信念,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

1. 2方法结合评估资料,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及干预措施,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现状与展望 2006护理本科 姓名: 李志丹 学号06507209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社区 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心理、社会、生物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1]。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作为一种信息,经相应的感受传入大脑,通过大脑评估,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使血压升高。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经达到1.3亿[2]。并且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以高血压及并发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医疗费用以每年17.7%的速度递增[3],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外关于如何控制高血压进行了大量研究,一致认为高血压流行是一种群体现象,对人群采取适当的干预,可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4]。高血压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终身性疾病,光靠住院治疗已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而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各种心血管病中发病率最高,对心、脑、肾、眼等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并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所以高血压的防治不是以病人为基础,必须以社区为载体开展综合性的防治[5]。如何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改变其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预防和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社区护士的工作的重点。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2006年1月~2006年7月我们系统观察了社区护理干预对促进中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效果。

1 .对象 对2006年上半年出院的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共100名,男52名,女48名,年龄26-70岁,全部为已婚患者。

2 . 方法 2.1 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性研究,以社区护理干预为措施,干预前及结束后1个月测评健康知识和生活行为方式,分析其改变情况。 2.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集中进行高血压专题讲座3次。第一次介绍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危险因素、注意事项等。第二次介绍药物治疗原则及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如控制体重、体育活动、合理饮食、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 等来防治高血压病[3]。第三次对个别人个别问题进行加强指导,以强化薄弱环节。2)每人一册《防治高血压病指南》,以便自学理解,加强记忆。3)家庭随访2次,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并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为患者提供家庭帮助。4)与患者保持电话联系,既能经常提醒和指导患者,也便于患者电话咨询。

2.3 问卷测评内容 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工作状况、高血压病的相关表现等;2)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问卷包括健康责任、饮食营养、紧张刺激三方面共35项;3)有关高血压病的生活行为方式问卷其包括健康责任、饮食营养、紧张刺激、体育活动、依从行为、精神健康六大方面,共65项,答案为“是”或“否”,回答正确得1分,错误得0分。两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80、0.91和0.93、0.84。

2.4 资料分析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知识和生活方式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比较 知识问卷共45分,健康知识教育前后平均得分为28.66和39.88,得分率分别为53.8%和85.8%。知识问卷的三亚类:健康责任、饮食营养、紧张刺激的平均得分在干预前后都有明显提高,P<0.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表1)。

3.2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行为方式的比较 生活行为方式问卷共55分,教育前后平均得分分别为42.68和58.25,得分率为64.8%和85.6%。护理干预后,健康责任、饮食营养、紧张刺激、体育活动、依从行为五类得分也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05或<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但精神健康行为在教育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表2)。

表1 护理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比较(略) 表2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行为方式的比较(略) 4 .讨论 4.1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率及很好地控制血压有重要作用。 患者的依从行为是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服药、饮食控制、或改变生活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活动,高血压患者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控制疾病,保持血压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并发症的缓慢出现,使患者有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疾病的长期折磨,也使患者极易产生懈怠情绪,另有一部分患者在依从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几方面的原因,导致患者不具备依从性。社区护理干预对患者是一种支持作用,可以时时提醒和帮助患者遵从医嘱,达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表1中干预组的依从率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四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表2中平均值依从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患者血压控制较好。

4.2 医院内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是远远不够的,社区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对患者的支持更有针对性。 虽然100名患者均接受了本科的系统健康教育,但患者出院后的依从率仍不理想,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运动疗法5个方面的依从率分别为48.6%、43.2%、70.2%、37.8%、32%。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如针对老年患者经常忘记服药问题,帮助他们设计了三个不同颜色的药杯,分早、中、晚用,每晚摆出一天的药,并把药杯放在床头桌或茶几容易看得见的地方,这种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漏服药的现象。在客观上提供依从的条件。

4.3 社区护理干预中,更注重了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更有利于患者依从高血压患者控制疾病,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尤其是饮食吃盐量控制方面。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家几口人在一起就餐,并且多数没有分餐,这就不利于患者的饮食控制。另外,高血压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因此,在社区护理中,指导家庭成员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协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时,注意减少发病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有意义。 4.4 如何让高血压患者充分认识到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是临床护士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通过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认识了致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所以在社区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群众性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的首要因素[6]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主动咨询学习相关知识,定期做健康检查。开始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减少食量、降低糖和脂肪的摄入、并适量控制饮食中钠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主动戒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减少肥胖,虽然永久的减重虽不能根治高血压,但却可长期控制高血压[7]。主动解除自己的紧张情绪,学会自我调理,合理安排休息及工作,对提高疗效极为重要。依从行为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依从性和对社区医护人员多种非药物性治疗建议的依从性,他们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如根据医嘱及病情遵循用药原则,接受社区医护人员的指导建议,重视非药物治疗,并定期复查,学会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避免高血压的诱发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保持情绪稳定,冬天注意保暖,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等[8]。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增加了沟通机会,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学习,改善了人际关系,并能使他们排解压力,正确面对疾病。但精神健康在干预前后改变不明显,可能护理干预时间短,强化力度不够,问题比较抽象有关。高血压的发病与患者缺少运动、肥胖有关,表1中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动疗法上的依从率无明显差异,且较其他四个方面为低。说明运动疗法尚未引起患者的重视,分析其原因,一是患者没有认识到运动也是种治疗,二是我们尚没有运动治疗的专职人员,在健康教育时可能有非常明确、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影响了患者对运动疗法的重要程序,提示我们要加强运动疗法方面的健康教育。 4.5 社区护理对于帮助慢性病患者战胜疾病有重要意义,社区护理势在必行。 我国目前医院体制决定了从事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没有过多的人力、精力、财务将工作延伸到社区。在研究中,我们仅对100名患者进行了半年的干预,但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作为一种研究,在短时间内商品可做到,如果对全部患者均进行这种干预,就力不从心了,但研究证明,社区护理对患者又必不可少,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区护理体系非常急需,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在目前社区护理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将患者组织起来,建立一些小群体,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种最简便,最易见效的方式,能使患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对他们长期控制疾病很有益处。

5.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居民血压水平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逐步提高,必须动员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高血压防治工作,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增强全民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实施干预措施,使社区人群健康得到保障。许多专家认为要使高血压的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得到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9] 。

5.1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系统的互动过程,护士应转变观念,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健康教育中。首先要提高血压病的认识,应定期、连续、循环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积极防治本病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5.1.1 强调高血压病预防的重要性 高血压人群平均寿命较正常人短15~20年[10],因此,降压治疗非常重要。 5.1.2 提高防治依从性 集中式的健康教育往往只能发挥暂时性作用,因此应充分取得病人家属的监督、支持、参与作用。 5.1.3 增加随访频率 1个月随访1次。 5.1.4 保持人群正常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关注高血压病人是否超重,对超重者进行减轻体重的生活方式指导。对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干预要及早进行,重视血压的非药物康复治疗,结合本社区实情,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方法,利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医学知识,为病人实施药物、心理、行为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认知态度及不良行为生活习惯,增强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改变“无症状不吃药,有病猛吃药”的错误观点,从而使血压平稳下降,减少并发症。同时,通过护理干预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改善护患关系,拓宽护士知识面,提高护士的独立工作能力。

5.2 社区高血压预防 5.2.1 一级预防 消除高血压的病因或患病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上升55%,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率提高75%,参照WHO提出的四大健康方式,制定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用文字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5.2.2 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首先社区工 作人员要改变社区服务旧观念,更新知识,转变单纯依靠药物的观念,培养他们防治高血压的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使高血压的控制率逐步上升。 5.2.3 三级预防 减少病残或死亡,促使其恢复劳动能力。高血压社区卫生保健的重要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止对重要器官的损害,对身体健康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