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①夏商时期的世袭制;夏商时期基本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的影响。②武王、周公的分封;分封制的基本内容。③西周的宗法制

2、理解:①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并对西周的政治制度有直接影响;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③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及其深远影响。

3、运用: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图表分析;

2、史料解读;

3、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2、周武王广泛推行分封制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

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政治制度体系。

教学方式

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分析法,归纳法与探究法等。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物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展示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教材分析

1、重点难点:①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②掌握知识的重点是宗法制、分封制。③教学难点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2、重要概念:分封制、宗法制

3、探究问题:一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是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要点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夏朝的建立

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周朝的建立

2、分封制的形成

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

5、分封制的破坏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形成

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陆续进入“国家政权”时代。中国社会是什么时候出现了“国家政权”呢?其标志又是什么?

(提示:中国社会于公元前21世纪(前2070年)正式出现国家政权,标志是夏朝的建立,随着夏朝国家政权的建立,中国社会出现了早期的政治制度。)

(板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本课的基本线索;二是重要概念;三是探究的问题(板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板书)1、夏朝的建立

(问题探究1)(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该问主要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识别和重组,让学生体验探究新知识的艰辛和获得新知识的愉悦)观察课本第4页,看“戴冠冕的夏禹”图及第一自然段的有关内容。

请回答:

⑴从图中你能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提示)禹成为国王,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⑵夏朝建立于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

(提示)公元前2070年,禹。

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禹的看法。

(提示)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夏,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发展;传说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获得成功。

(板书)2、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问题探究2)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提示)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说明: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王位继承的方式有:①父子相传,②兄终弟及。

(使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3)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请回答:

1.两段材料描述的社会形态有何不同?其不同情况从何时开始出现?

(提示)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材料二:“天下为家”,是阶级社会。夏朝建立前后

2.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提示)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板书)3、夏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问题探究4)阅读课文第4页,分析夏商时期统治者在中央和地方采用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来加强统治?作用是什么?

(提示)(1)行政管理制度:中央: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士、师、卜等的设立;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2)作用:加强了对国家的管理。

(板书)4、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问题探究5)阅读课文第4页,并引用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请回答:这段材料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

(提示)意思是说商朝继承了夏朝制度而稍有变化,周朝又继承商朝制度而略有调。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板书)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板书)1、周朝的建立

(问题探究6)周朝建立于什么时候?建立者是谁?为什么称之为“西周”?

(提示)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都城在镐京(今西安),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在镐京的为西周,在洛邑的为东周。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

(板书)2、分封制的形成

(问题探究7)什么是分封制?它是怎么形成的?

(提示)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它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

(板书)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8)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提示)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诸候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板书)4、分封制的特点和作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9)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课文第5页“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二、课文第5页“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请回答:

⑴从材料一中可见,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主要诸侯国有哪些?同姓的封国与异性的封国分布有何特点?这反映了统治者的什么目的?

(提示)西安;燕、齐、鲁、卫、晋、吴、楚;交错在一起;相互制约、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便于周王朝的有效统治。

⑵从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周朝分封诸侯分为哪几类?其中鲁国属于哪一类?周王与诸侯王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三类: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王族;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公辅佐成王表现在哪里?

(答案提示)平定叛乱,进行更大规模的分封,扩展了周的统治范围。

⑷综合上述,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提示)特点:第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第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第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第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

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板书)5、分封制的破坏

(使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10)材料解析题:(楚庄王八年……)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师。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引自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用意在于:企图称霸中原,对分封制提出公开的挑战。原因:①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②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与收入的增加而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板书)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板书)1、宗法制的形成

(问题探究11)什么是宗法制?它是怎么形成的?

(提示)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以保证王权和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板书)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作用

(使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12)西周一贵族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其中处于大宗地位的应是

()

(提示)B、王位应该传给二儿子。西周宗法制规定王位继承人是嫡长子。

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使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13)北京故宫的“太庙”图。

请回答:

⑴什么是“太庙”

(提示)太庙又称为“宗庙”或“太室”,是古代帝王供奉和祀祖先的地方。

⑵“太庙”,其建筑外形有何特点?从中说明了什么?

(提示)气势雄伟,结构对称,层次鲜明;说明了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

⑶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提示)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规律探索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得出下列认识

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历史的发展有继承也有发展,但最主要的是发展

5、任何政治制度都是不断在实践中完善的

课堂小结

主要介绍的是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包括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分封制与宗法制。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传承运作和地方各级统治权力以及统治秩序的确立、传承,从而构建出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严密的统治网络,均巩固了统治。本课基本的知识体系如下:

课后探究:

1、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课文第7页“探究活动”

附、巩固练习

1.“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说,实际上反映了()?

A.禅让制的结束B.夏朝的建立 ?C.商王朝的发展D.西周的强盛

答案 B

2. (2008广东单科,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答案 B

3.(2008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答案 C

4.(2008·江苏单科,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答案 C

5.(2008上海单科,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 )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A

6.(2006上海,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答案 C

7.(2007广东湛江)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答案 B

8.(2007广东广州)“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B

9.(2007山东青岛)2006年4月19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漳州龙海马崎村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答案 A

10.(2007广东佛山)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答案 D

11.(2008江苏盐城)《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

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

答案 C

12.(2007山东济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者则削其地,三不朝者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聸(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二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所说的,这种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

(2)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你认为后世统治者可以效仿西周分封治国吗?说明道理。

答案:

(1)西周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统治。

(2)作用:巩固了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建立起了一套比商代方国制度更加紧密、关系更加明确的制度。不能。血缘关系不能维持长久的政治关系。

13.(2008广东广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4)有位考古学家说材料四出土的铺地砖是秦朝的遗物,你是否同意他的判断,理由是什么?看了砖上的文字,甲认为是对当时朝代的歌功颂德之词,乙认为是对当时朝代的统治者腐朽残暴的抨击。你同意谁的观点?

答案

(1)古代帝王的后代、功臣、王族。

(2)评分说明:按以下三层次给分。

第一层次:说出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层次:简要说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作用。

第三层次:说出周幽王行为的危害,得出结论。

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二手史料。

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答出两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即可)(4)同意。理由是: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十二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刻秦篆,故推测为秦代的遗物。

同意甲的观点。(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