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作业(第八章,版5,17计)

6月12日作业(第八章,版5,17计)
6月12日作业(第八章,版5,17计)

第八章作业

1.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通常是指的交界面。

a)CPU与存储器之间

b)存储器与打印机之间

c)CPU与系统总线之间

d)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

2.在微型机中,常用的I/O信息交换方式有。

a)程序查询方式

b)通道方式

c)DMA方式

d)中断方式

3.单级中断系统中,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顺序是。

①保护现场②开中断③关中断④保护断点⑤中断事件处理

⑥恢复现场⑦中断返回

a)①⑤⑥②⑦

b)③①⑤⑦

c)③④⑤⑥⑦

d)④①⑤⑥⑦

4.I/O与主机信息交换的控制方式中,CPU和外设不能并行工作的方式是。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通道方式

5.在控制的I/O信息交换方式下,外部设备完全是被动的。

a)DMA方式

b)中断方式

c)程序查询方式

6.I/O与主机信息交换的控制方式中,CPU和外设可以并行工作的方式是,传送和

主程序运行并行是。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7.程序控制方式中(程序查询方式和程序中断方式),数据的传送由进行

控制。

8.在输入/输出系统中,设备编址有和两种方法,后者访问I/O

设备需要。

9.程序中断方式是各类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数据交换方式,当某一外设的数据准备就

绪后,它主动向___ _发出请求信号,后者响应中断请求后,暂停运行主程序,自动转移到该设备的。

10.P 267 1

11.P 267 2

12.说明:参阅教材P235 例1

13.P 267 8 可参阅P247 例2及PPT中“多级中断处理过程”

14.在采用DMA方式高速传送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a)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b)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c)由CPU执行程序完成的

d)由CPU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

15.DMA技术的出现使得A. __可通过B. ____直接访问C. _ __与此同时,CPU

可以继续执行程序。

16.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程序中断过程是由硬件和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的

b)每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每个总线周期要检查一次有无中断请求

c)检测有无DMA请求,一般安排在一条指令执行过程的末尾

d)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无条件转移指令

17.DMA方式是在之间建立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与外围设备

b)主存与外围设备

c)外设与外设

d)CPU与主存

18.P267 4

19.说明:可参阅PPT-第8.4节例6

20.P267 5

21.(B类选作)在采用中断I/O方式控制打印输出的情况下,CPU和打印控制接口中的I/O

端口之间交换的信息不可能是。

a)控制命令b) 主存地址c) 设备状态d) 打印字符

22.(B类选作)下列有关I/O接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采用统一编址方式时,CPU不能用访存指令访问I/O端口

b) I/O接口中CPU可访问的寄存器,称为I/O端口

c)采用独立编址方式时,I/O端口地址和主存地址可能相同

d)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可以合用同一寄存器

23.(选作)假定不采用Cache和指令预取技术,且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则在下列有

关指令执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指令周期中CPU都至少访问内存一次

b)每个指令周期一定大于或等于一个CPU时钟周期

c)空操作指令的指令周期中任何寄存器(包括PC)的内容都不会被改变

d)当前程序在每条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外部中断打断

24.(B类选作)

25.(选作)在计算机系统中,CPU对外围设备的管理除程序A. ______方式、程序B. ______

方式外,还有C. ______方式,D. ______方式,和E. ______方式。

26.(选作)某设备中断请求的响应和处理时间为100ns,每400ns发出一次中断请求,中

断响应所容许的最长延迟时间为50ns,则在该设备持续工作过程中CPU用于该设备的I/O时间占整个CPU时间百分比至少是。

a)12.5% b) 25% c) 37.5% d) 50%

27.(A类选作)P 267 6

28.(A类选作)P 267 7

29.(A类选作)DMA控制器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型和型两种。选

择型DMA控制器在__ __可以连接多个设备,而在__ __只能允许连接一个设备,适合于连接设备。

30.(A类选作)多路型DMA控制器不仅在A.__ __上而且在B.__ __上可以

连接多个设备,适合于连接C. 设备。

31.(选作)下列关于中断I/O方式和DMA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中断I/O方式请求的是CPU处理时间,DMA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中断I/O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

d)中断I/O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

32.(A类选作)在DMA传送方式中,发出DMA请求的是。

a)主存

b)DMA控制器

c)CPU

d)外部设备

33.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试题(附答案)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考核试题(附答案)姓名:科别: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2、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3、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 A、10cm B、15cm C、20cm D、5cm 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预防并发症 5、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 B、平卧头部抬高20°角,抬高下肢30°角 C、头高脚低位 D、平卧头部抬高30°角,抬高下肢20°角 6、中毒较深病人洗胃时应采取()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半卧位 7、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 A 、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 、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8、选择拐杖长度,下列哪项不正确() A、患者身高减去40cm B、患者下肢长度加上40cm C、拐杖顶垫间相距约2~3cm D、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 9、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慢性支气管炎 B、坠积性肺炎 C、自发性气胸 D、吸入性肺炎 10、2人搬运病员正确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颈、肩、腰,乙托臀、膝部 11、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 A、截石位 B、屈膝仰卧位 C、膝胸位 D、头低足高位 12、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可改变肌肉长度 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 B、95%酒精 C、0.5%碘酊 D、0.5%过氧乙酸 14、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

计算电磁学作业_二)

计算电磁学课程作业(二) 1. 电磁场的线性系统(满足标量亥姆霍兹方程的系统)与一般电 子线性系统有何异同点? 2. 试阐述格林函数对工程电磁场计算和求解的意义。 3. 任何源函数都可很方便地表示为基本函数(一般为函数)的线 性组合。任何波函数都可很方便地表示为基本函数(各种谐函 数)的线性组合。利用电磁场线性系统的函数和格林函数, 对于矢量磁位的亥姆霍兹方程: ,其在自由空间的解为 试写出两个有关矢量磁位的结论。 4. 对于无源区,电场、磁场、矢量磁位、标量电位、矢量电 位、标量磁位以及德拜位、赫兹矢量位等波函数,在时 域均可以写成矢量达朗伯方程的形式: 或标量达朗伯方程的形式。 对于矢量达朗伯方程,也常常只对标量达朗伯方程进行讨论和求解。这是因为:一方面矢量方程可以通过分离变量法后看做各个坐标分量标量方程的叠加;另一方面不同的波函数(平面波、柱面波、球面波)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表达或相互展开表示(通过广义傅里叶变换)。 试写出无源区标量达朗伯方程的一个通解形式及其推导过程,并阐述通解的物理含义。 5. 类似地,在无源区,频域中波函数的波动方程可以表达为标量 亥姆霍兹方程(谐方程): () 其解在为谐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指数函数或柱谐函数、 球谐函数)。 电磁波在无限空间传播与存在的是连续谱;而电磁波在有限空 间传播与存在的是分立谱。试分别写出无源区的标量亥姆霍兹方程在直

角坐标、柱坐标和球坐标下的的一般解(通解)形式。 以下题目需提交作业: 6. 当矢量位为 (1),; (2),; 时,分别推导由矢量位计算电磁场各直角坐标和圆柱坐标分量的关系式,并且讨论其电磁场特点。 7. 对于TEM 波(横电磁波),标量电位函数满足拉普拉斯方 程:,即在横街面上具有静电场的行为特征,这种特征给电磁场 的数值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试证明之。 电场E和磁场H满足此关系吗? TE波(横电波)和TM 波(横磁波)的情况如何呢? 8. 电磁场中的标量格林函数满足亥姆霍兹方程: 对于无界空间,标量格林函数是关于源点球对称的,标量格林函数对应的亥姆霍兹方程可以变化为: 其中。其通解为:,试将通解代入上式求出。注意到一般边值问题的特解是将通解代入到边界条件(时域还需知道初始条件)中得到的,此问题的另外一个边界在无限远。能不能利用索莫菲辐射条件求出?为什么? 下题选做: 9. 试说明准静态场的概念,并分别推导磁准静态场和电准静态场的场波动方程及其通过矢量磁位求解的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

《基础护理学》第17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题库

第十七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护理 一、选择25题: 1、中枢兴奋药是() A、硫喷妥钠 B、吗啡 C、尼可刹米 D、异丙肾上腺素 E、利多卡因 2、用于升血压药物是() A、多巴胺 B、利血平 C、地塞米松 D、洛贝林 E、利多卡因 3、严重外伤病人的观察重点不包括() A、神志 B、瞳孔 C、生命体征 D、发育与营养 E、尿量 4、危急状态不包括() A、尿潴留 B、大出血 C、窒息 D、休克 E、高血压危象 5、双侧瞳孔散大常见于() A、有机磷农药中毒 B、吗啡类中毒 C、巴比妥类中毒 D、颠茄类中毒 E、脑疝早期 6、昏迷病人眼睑不能闭合应() A、用湿棉球檫拭眼睑 B、滴眼药水 C、按摩眼睑 D、盖凡士林纱布 E、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球 7、护理危重病人时不必要的措施是() A、确保病人安全 B、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保持呼吸道通畅 D、加强引流管护理 E、按接触隔离原则处理 8、氧气筒内压力降到多少即不可使用() A、2kg/c㎡ B、3kg/c㎡ C、5kg/c㎡ D、8kg/c㎡ E、10kg/c㎡ 9、鼻导管给氧法,合适的润滑液是() A、凡士林 B、肥皂液 C、30%乙醇 D、液状石蜡 E、冷开水 10、洗胃的禁忌征不包括() A、强酸强碱中毒 B、食管静脉曲张 C、消化性溃疡 D、胃癌 E、昏迷 11、洗胃时每次灌入溶液量应控制在() A、100ml B、200-300ml C、300-500ml D、600-800ml E、800-1000ml 12、洗胃时每次灌入量不宜过多,其目的是防止() A、窒息的发生 B、胃酸浓度降低 C、损伤胃粘膜 D、胃液分泌减少 E、胃管堵塞 13、电动吸引器吸痰的原理是() A、负压原理 B、虹吸原理 C、电动原理 D、空吸原理 E、液体静压原理 14、错误的吸痰操作方法是() A、若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经由鼻腔吸痰 B、若需反复吸引,每次不必更换吸痰管 C、应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 D、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E、贮液瓶内液体应及时倒掉 15、长时间吸氧的病人宜采用() A、单侧鼻导管法 B、口罩法 C、面罩法 D、漏斗法 E、鼻塞法 16、婴幼儿吸氧时宜采用() A、单侧鼻导管法 B、头罩法 C、面罩法 D、氧气枕法 E、鼻塞法 17、单侧鼻导管给氧时,导管插入的长度()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五章习题和标准答案(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5

第五章患者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P50】 一.选择题 (一)A1题型 1.膝部约束带的规格是(E) A宽4㎝长50 ㎝ B宽6㎝长80㎝宽8㎝长100 ㎝D 宽10㎝长200㎝E宽10㎝长250㎝ 2.双腿被开水烫伤的患者,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A) A支被架 B床挡 C 肩部约束带 D腕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3.宽蹦带常用于固定(B) A 双肩 B 手腕 C 头部D膝部 E 腹部 4.使用约束带正确的是(E) A符合使用指征即可使用B 使用前不一定取得很患者的同意C躁动着约束带科拉紧以防脱落 D 保护性制动时间科随意延长E 约束带下垫的床垫松紧要适度。 5.不可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是(B) A 发热谵妄 B 神经官能症 C 麻醉后为清醒着D精神病患者E 烦躁不安的患者6.为防止躁动的婴幼儿发生意外应(B) A注射镇静剂B 使用保护具 C 特别护理E增加陪护 7.不需要使用保护具的患者是(A) A 分娩后产妇 B 昏迷 C 高热 D 躁动E谵妄 8.跌倒和坠床属于下列哪种损伤(A) A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D放射性损伤E生物学损伤 9 因输氧不当所致的肺水肿属于下列哪种损伤(C) A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E 生物学损伤 10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损伤属于(B) A物理性损伤 B 化学性损伤C心理性损伤 D 生物学损伤 E机械性损伤 11.下列哪种属于压力下性损伤 (D) A 跌倒,撞伤B冰袋,制冷袋所致的损伤C因导尿不慎所致的黏膜损伤 D 因石膏,夹板固定过紧所形成的局部压疮E因医务人员或行为的不慎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病情加重

计网作业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课后作业) 第一章概述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 ,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 存性能好。 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 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 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 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 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 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d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 (1)10cm(网络接口卡) (2)100m(局域网) (3)100km(城域网) (4)5000km(广域网) 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1Mb/s:传播时延=0.1/(2×108)=5×10-10 比特数=5×10-10×1×106=5×10-4 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 (2)1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 比特数=5×10-7×1×106=5×10-1 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 (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 比特数=5×10-4×1×106=5×102 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 (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2.5×10-2 比特数=2.5×10-2×1×106=5×104 1Gb/s: 比特数=2.5×10-2×1×109=5×107 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工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数据的传输效率是指发送的应用层数据除以所发送的总数据(即应用数据加上各种首部和尾部的额外开销)。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解:(1)100/(100+20+20+18)=63.3% (2)1000/(1000+20+20+18)=94.5% 1-24 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五版基础护理考试试题17章

十七章 一、选择题 型题 (一)A 1 1.现代的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是 A、桑巴斯 B、桑德斯 C、路易斯 D、黄天中 E、崔以泰 2.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于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北京 E、四川 3、现代医学已开始主张死亡的依据是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脑死亡 D、心电图平直 E、瞳孔散大 4、死亡过程的第二期是 A、临床死亡期 B、濒死期 C、否认期 D、生物学死亡期 E、接受期 5、尸斑出现在死亡后 A、2~4小时 B、2~6小时 C、4~6小时 D、6~8小时 E、2~3小时 6、临床死亡期指征不包括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出现尸冷 E、瞳孔散大 7.死亡的三个阶段是 A、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对光反射停止 B、昏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C、濒死、临床死亡、生物学死亡 D、肌力消退、肌张力减退、反射消失 E、尸斑、尸冷、尸僵 8、尸斑出现的部位是

A、头顶部 B、面部 C、腹部 D、胸部 E、最低部位 9.不属于临终患者的临床表现是 A、循环衰竭 B、意识改变 C、呼吸衰竭 D、肌肉震颤 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 10.临终患者循环衰竭的表现不包括 A、心率出现紊乱 B、脉搏细速而不规则 C、血压上升 D、皮肤苍白 E口唇指甲青紫 11.对临终患者临床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肉张力丧失 B、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C、潮式呼吸或点头样呼吸失 D、胃肠蠕动加快而腹胀 E、各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 12.对临终患者的护理中,下列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循环不良时可采用热水袋保暖 B、神志不清者可采用半坐卧位 C、为防止药物成瘾,应限制使用止痛麻醉药物 D、在患者舒适的前提下,适量喂食、喂水 E、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 13.临终患者最后消失的感觉是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E、味觉 14.需要为临终患者所做的护理是 A、撤去所有治疗性管道 B、将所有的身体孔道堵塞 C、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继续治疗 D、将患者的身体姿势摆好 E、劝其家属离开 15.下列有关濒死期患者的皮肤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苍白 B、发绀 C、湿冷 D、浅灰色 E、弹性增高 16、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里反应期是 A、忧郁期 B、愤怒期 C、否认期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试题(附答案)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考核试题(附答案) 姓名:科别: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 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2、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 D、急性肺水肿 3、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 A、10cm B、15cm C、20cm D、5cm 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预防并发症 5、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 B、平卧头部抬高20°角,抬高下肢30°角 C、头高脚低位 D、平卧头部抬高30°角,抬高下肢20°角 6、中毒较深病人洗胃时应采取()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半卧位 7、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 A 、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 、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8、选择拐杖长度,下列哪项不正确() A、患者身高减去40cm B、患者下肢长度加上40cm C、拐杖顶垫间相距约2~3cm D、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 9、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慢性支气管炎 B、坠积性肺炎 C、自发性气胸 D、吸入性肺炎 10、2人搬运病员正确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颈、肩、腰,乙托臀、膝部 11、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 A、截石位 B、屈膝仰卧位 C、膝胸位 D、头低足高位 12、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可改变肌肉长度 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 B、95%酒精 C、0.5%碘酊 D、0.5%过氧乙酸 14、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 A、150℃ B、115℃ C、105℃ D、120℃

电磁学作业及解答

电磁学习题 1 (1)在没有电流的空间区域里,如果磁感应线是平行直线,磁感应强度B 的大 小在沿磁感应线和垂直它的方向上是否可能变化(即磁场是否一定是均匀的)? (2)若存在电流,上述结论是否还对? 2 如题图所示,AB 、CD 为长直导线,C B 为圆心在O 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 其半径为R .若通以电流I ,求O 点的磁感应强度. 图 3 在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形导体内部,与轴线平行地挖成一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形空腔,两轴间距离为a ,且a >r ,横截面如题9-17图所示.现在电流I 沿导体管流动,电流均匀分布在管的横截面上,而电流方向与管的轴线平行.求: (1)圆柱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空心部分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4 如图所示,长直电流1I 附近有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框,通以电流2I ,二者 共面.求△ABC 的各边所受的磁力. 图 5 一正方形线圈,由细导线做成,边长为a ,共有N 匝,可以绕通过其相对两边中点的一个竖直轴自由转动.现在线圈中通有电流I ,并把线圈放在均匀的水平

外磁场B 中,线圈对其转轴的转动惯量为J .求线圈绕其平衡位置作微小振动时 的振动周期T . 6 电子在B =70×10-4 T 的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圆周半径r =3.0cm .已知B 垂直于纸面向外,某时刻电子在A 点,速度v 向上,如图. (1) 试画出这电子运动的轨道; (2) 求这电子速度v 的大小; (3)求这电子的动能k E . 图 7 在霍耳效应实验中,一宽1.0cm ,长4.0cm ,厚1.0×10-3cm 的导体,沿长度 方向载有3.0A 的电流,当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5T 的磁场垂直地通过该导体时,产生1.0×10-5V 的横向电压.试求: (1) 载流子的漂移速度; (2) 每立方米的载流子数目. 8 如图所示,载有电流I 的长直导线附近,放一导体半圆环MeN 与长直导线共面,且端点MN 的连线与长直导线垂直.半圆环的半径为b ,环心O 与导线相距a .设半圆环以速度v 平行导线平移.求半圆环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及MN 两端的电压 N M U U . 图 9 如图所示,用一根硬导线弯成半径为r 的一个半圆.令这半圆形导线在磁场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详细版

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潘省初

第一章 绪论 试列出计量经济分析的主要步骤。 一般说来,计量经济分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陈述理论(或假说)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3)收集数据 (4)估计参数 (5)假设检验 (6)预测和政策分析 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扰动项 为了使模型更现实,我们有必要在模型中引进扰动项u 来代表所有影响因变量的其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相对而言不重要因而未被引入模型的变量,以及纯粹的随机因素。 什么是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数据 试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 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周期(即按固定的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如年度或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就业、货币供给、财政赤字或某人一生中每年的收入都是时间序列的例子。 横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点收集的不同个体(如个人、公司、国家等)的数据。如人口普查数据、世界各国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全班学生计量经济学成绩等都是横截面数据的例子。 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 估计量是指一个公式或方法,它告诉人们怎样用手中样本所提供的信息去估计总体参数。在一项应用中,依据估计量算出的一个具体的数值,称为估计值。如Y 就是一个估计量,1 n i i Y Y n == ∑。现有一样本,共4个数,100,104,96,130,则 根据这个样本的数据运用均值估计量得出的均值估计值为 5.1074 130 96104100=+++。 第二章 计量经济分析的统计学基础 略,参考教材。

请用例中的数据求北京男生平均身高的99%置信区间 N S S x = = 4 5= 用 =,N-1=15个自由度查表得005.0t =,故99%置信限为 x S t X 005.0± =174±×=174± 也就是说,根据样本,我们有99%的把握说,北京男高中生的平均身高在至厘米之间。 25个雇员的随机样本的平均周薪为130元,试问此样本是否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原假设 120:0=μH 备择假设 120:1≠μH 检验统计量 () 10/2510/25 X X μσ-Z == == 查表96.1025.0=Z 因为Z= 5 >96.1025.0=Z ,故拒绝原假设, 即 此样本不是取自一个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10元的正态总体。 某月对零售商店的调查结果表明,市郊食品店的月平均销售额为2500元,在下一个月份中,取出16个这种食品店的一个样本,其月平均销售额为2600元,销售额的标准差为480元。试问能否得出结论,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已经发生了变化 原假设 : 2500:0=μH 备择假设 : 2500:1≠μH ()100/1200.83?480/16 X X t μσ-= === 查表得 131.2)116(025.0=-t 因为t = < 131.2=c t , 故接受原假 设,即从上次调查以来,平均月销售额没有发生变化。

五版基础护理试题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习题: 一、选择题 (一)A 1型题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疼痛有双重含义,痛觉和病理反应 B.疼痛有双重含义,痛觉和痛反应 C.痛觉是个体的客观体验 D.疼痛是人体最强烈的应对策略之一 E.疼痛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适应性反应 2.下列痛觉感受器分布最为密集的是 A.皮肤 B.肌层 C.肌腱 D.角膜 E.内脏 3.属于非阿片类镇痛药的是 A.吗啡 B.布洛芬 C.阿托品 D.哌替啶 E.芬太尼 4.不推荐用于长期的癌痛治疗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给药法 B.直肠给药法 C.经皮肤给药法 D.舌下含服给药法 E.肌肉注射法 (二)A 2型题 5.患者,李某,男,52岁,有“冠心病病史”2年多,近一周因工作忙、加班后出现胸前区压榨样疼痛,其疼痛原因是 A.物理刺激 B.心里因素 C.温度刺激 D.病理改变 E.化学刺激

6.张某,男,19岁,大一学生,因准备期末考试,连续4天挑灯夜战后,出现剧烈的头痛,以下不属于其疼痛原因的是 A.身体组织受牵连 B.情绪紧张 C.疲劳 D.病理改变 E.用脑过度 7.患者,刘某。肝癌末期,护士给该患者镇痛治疗,需要对其疼痛治疗前后效果测定对比,最适宜的评估方法是 A.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 B.文字描述评定法 C.数字评分法 D.视觉模拟评分法 E.Prince-Henry评分法 8.患者,卢某,男,28岁,阑尾切除术后第一天,主诉伤口疼痛。以0~10数字评分法为例,以下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其疼痛程度≤5时,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并报告医生。 B.其疼痛程度为≥5,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并报告医生。 C.其疼痛程度≥5时,护士应报告医生,给予有效止痛。 D.其疼痛程度为 ≤6,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并报告医生。 E.其疼痛程度为≥6,护士可选择护理权限范围内的方法止痛,并报告医生。 9.护士给一骨折患者镇痛药后评估其镇痛效果(采用4级法),患者告诉护士“疼痛有些减轻,但仍感到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干扰”。正确的判读是该患者疼痛 A.完全缓解 B.部分缓解 C.轻度缓解 D.无效 E.有效 10.患儿,5岁,左下肢骨癌住院。为准确地评估其患肢的疼痛程度,护士最好选用的评估工具是A.面部表情疼痛评定法B.文字描述评定法C.数字评分法D.视觉模拟评分法 E.Prince-Henry评分法 11.患者,张某,男,54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二天,针对该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措施,不妥的是A.手术前教会患者深呼吸B.疼痛稳定可给予半坐卧位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考试题

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四轻”要求(C) A.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2、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然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C)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3、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运动或恐惧时血压升高 B.血压在傍晚时较高 C.下肢血压一般比上肢血压高 D.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 E.冬季血压比夏季偏低 4、为女性病人导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深度是(A) A.1cm B.3cm C.5cm D.7cm E.9cm 5、膀胱高度充盈的病人,首次导尿不得超过(C) A.500ml B.100ml C.1000ml D.3000ml E.1500ml 6、下列英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D) A.Qd:每天1次 B.Bid:每天2次 C.q4h:每4小时1次 D. Qid:每天3次 E.Qn:每晚1次 7、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C) A.止咳糖浆 B.棕色合剂 C.硫酸亚铁 D.碳酸氢钠 E.颠茄合剂 8、从上午10:00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1500ml,输液速度为60滴/min,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B) A.16:00 B.16:25 C.16:30 D.16:45 E.17:00 9、下列哪项是输液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E)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0、某脑外伤病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秒,如此周而复始,这属于哪种呼吸(D) A.间断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深大呼吸 D.潮式呼吸 E.吸气性呼吸困难 11、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B)

电磁学计算题题库(附答案)

《电磁学》练习题(附答案) 1. 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q 和-3q ,相距为d . 试求: (1) 在它们的连线上电场强度0=E ? 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2) 若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两点电荷之间电势U =0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d 2. 一带有电荷q =3×10-9 C 的粒子,位于均匀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所示.当该粒子沿水平方向向右方运动5 cm 时,外力作功6×10-5 J ,粒子动能的增量为4.5×10-5 J .求:(1) 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场力作功多少?(2) 该电场的场强多大? 3.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荷为q ,试求在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 的P 点的电场强度. 4. 一半径为R 的带电球体,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 ρ =Ar (r ≤R ) , ρ =0 (r >R ) A 为一常量.试求球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5. 若电荷以相同的面密度σ均匀分布在半径分别为r 1=10 cm 和r 2=20 cm 的两个同心球面上,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已知球心电势为300 V ,试求两球面的电荷面密度σ的值. (ε0=8.85×10-12 C 2 / N ·m 2 ) 6. 真空中一立方体形的高斯面,边长a =0.1 m ,位于图中所示位置.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 E x =bx , E y =0 , E z =0. 常量b =1000 N/(C ·m).试求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 7. 一电偶极子由电荷q =1.0×10-6 C 的两个异号点电荷组成,两电荷 相距l =2.0 cm .把这电偶极子放在场强大小为E =1.0×105 N/C 的均匀电场中.试求: (1) 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的最大力矩. (2) 电偶极子从受最大力矩的位置转到平衡位置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8. 电荷为q 1=8.0×10-6 C 和q 2=-16.0×10-6 C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20 cm ,求离它们都是20 cm 处的电场强度. (真空介电常量ε0=8.85×10 -12 C 2N -1m -2 ) 9. 边长为b 的立方盒子的六个面,分别平行于xOy 、yOz 和xOz 平面.盒子的一角在坐标原点处.在此区域有 一静电场,场强为j i E ? ??300200+= .试求穿过各面的电通 量. 10. 图中虚线所示为一立方形的高斯面,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 E x =bx , E y =0, E z =0.高斯面边长a =0.1 m ,常量b =1000 N/(C ·m).试求该闭合面中包含的净电荷.(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 C 2 ·N -1 ·m -2 ) 11. 有一电荷面密度为σ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若以该平面处为电势零点,试求带电平面周围空间的电势分 布. 12. 如图所示,在电矩为p ? 的电偶极子的电场中,将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从A 点沿半径为R 的圆弧(圆心与电偶极子中心重合,R >>电偶极子正负电荷之 间距离)移到B 点,求此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 13. 一均匀电场,场强大小为E =5×104 N/C ,方向竖直朝上,把一电荷为q = 2.5×10-8 C 的点电荷,置于此电场中的a 点,如图所示.求此点电荷在下列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1) 沿半圆路径Ⅰ移到右方同高度的b 点,ab =45 cm ; (2) 沿直线路径Ⅱ向下移到c 点,ac =80 cm ; (3) 沿曲线路径Ⅲ朝右斜上方向移到d 点,ad =260 cm(与水平方向成45°角). 14. 两个点电荷分别为q 1=+2×10-7 C 和q 2=-2×10-7 C ,相距0.3 m .求距q 1为0.4 m 、距q 2为0.5 m 处P 点的电场强度. ( 41επ=9.00×109 Nm 2 /C 2 ) 15. 图中所示, A 、B 为真空中两个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A 面上电荷面密度σA =-17.7×10-8 C ·m -2 ,B 面的电荷面密度σB =35.4 ×10-8 C ·m -2 .试计算两平面之间和两平面外的电场强度.(真空介电常量ε0=8.85×10-12 C 2 ·N -1 ·m -2 ) 16. 一段半径为a 的细圆弧,对圆心的张角为θ0,其上均匀分布有正电荷q ,如图所示.试以a ,q ,θ0表示出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 17. 电荷线密度为λ的“无限长”均匀带电细线,弯成图示形状.若半圆弧AB R ,试求圆心O 点的场强. E ? q L d q O x z y a a a a A B R ? Ⅰ Ⅱ Ⅲ d b a 45?c E ? σA σB A B O a θ0 q A R ∞ ∞ O

第一章作业答案

2-3何谓真空度?某点的真空度为0.4×105Pa ,其绝对压力和相对压力分别是多少? 答: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小的那部分数值为真空度。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0.6×105Pa 相对压力=—真空度=—0.4×105Pa 2-5在图2-12中,液压缸直径150D mm =,活塞直径100d mm =,负载50000F N =。若不计油液自重及活塞或缸体重量,求a) 、b)两种情况下的液压缸内部的油液压力。 解:a) 柱pA F =b) 环pA F +2-6如图, 130q L =解:v 1=2 1 14D v π 3-9 图数)各为多少?(已知图c 中节流阀的压差为Δp ) 答:0=p ;A F p = ;p p ?=;0=p 3-11 某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5MPa ,转速为1450r/min ,排量为40mL/r ,容积效率为0.93,总效率为0.88,求泵的实际输出功率和驱动该泵所用电动机的功率。 解:W pVn pq P V o 449593.0104060 1450 10566=?????===-η

4-8 如图4-15所示,三个液压缸的缸筒和活塞杆直径均为D 和d ,当输入油液的压力和流量 v = 2v = 3v = ,试求: (1(24 4 2)Pa d F p 66 22 1004.110354 1000 4 ?=??= = -π π 第五章作业参考答案5 P78 : 5-9 如图5-28所示回路,若溢流阀的调定压力为6MPa ,判断在电磁铁断电,负载无穷大或负载压力 为4MPa 时,系统的压力分别是多少?当电磁铁通电,负载压力为4MPa 时,系统的压力又是多少?

《基础护理》14-17章试卷

《基础护理》14-17章试卷 一、单选题: 1.若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正确的采集顺序是() A.抗凝管→血培养瓶→干燥试管B.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 C血培养瓶→干燥试管→抗凝管D干燥试管→抗凝管→血培养瓶E干燥试管→血培养瓶→抗凝管 2.采取生化检验的血标本宜在() A、临睡前 B、午后 C、清晨空腹 D、傍晚 E、饭前

3.采集血清标本时,下列哪项操作不正确?() A.容器中应有抗凝剂B.放入清洁干燥的容器C.避免过度振 动 D.应用干燥注射器抽血E.抽血后立即注入容器中 4.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作血培养时,采血标本最适宜的时间应在() A.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后B.发热后,抗生素应用后 C.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前D.发热前,抗生素应用后E.任何时间均可5.陈某,女,50岁,外伤后昏迷伴尿路感染,医嘱尿培养十药敏试验,留取尿标本的方法是 A.导尿术B.留取中段尿 C.嘱患者留晨尿D.收集24h尿E.随机留尿100ml 6.采集12小时尿标本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应备带盖广口瓶B.容器应放阴凉处

C.应加防腐剂D.取早晨7时至晚上7时的尿E.应向病人说明7.留取中段尿主要检查尿中() A.蛋白B.细菌C.糖D.红细胞E.酮体 8.当病人呕吐成喷射状,应考虑() A.食物中毒 B.高位性肠梗阻 C.颅内高压 D.低位性肠梗阻 E.幽门梗阻 9.观察危重病人病情发生恶化最主要的指征是() A.意识模糊

B.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C.皮肤干燥弹性减弱 D.瞳孔等大 E.睡眠不佳食欲减退 10.观察危重病人病情的最佳方法是() A.在护士交接班中 B.与病人日常接触中 C.护士在阅读病历时 D.加强医护间的联系 E.经常察看护理记录 11.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中,很难被唤醒,强刺激可以唤醒病人,醒后答非所问,很快再次入睡,这是哪一程度的意识障碍()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六七章考试试题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六、七章考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口腔卫生状况的评估包括:()、()、()、()、()、腭、唾液及口腔气味等。 2、皮肤的评估内容包括:颜色、()、柔软性和厚度、()、()、感觉和清洁度。 3、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和()等征象,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给予适当处理。 4、压疮多发生于()及缺乏()、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处。 5、为避免剪切力产生,如无特殊禁忌,半卧位患者床头抬高()。 6、压疮淤血红润期的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表现为()、()、()、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不能恢复正常。 7、会阴部的评估内容包括()()()和患者对会阴部知识的了解程度。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 9、肢体能台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判断肌力为() 10、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夏季为()℃左右,湿度保持在()。

1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切忌()、()便器,以免损伤()皮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护士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时温水应调节至() A、22~26° B、28~32° C、40~45° D、50~60° 2、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机体营养不良 C、局部皮肤潮湿或受排泄物刺激 D、急性应激因素 3、口腔护理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保持口腔清洁 B、清楚牙垢 C、观察口腔变化 D、清除口腔内细菌 4、皮肤清洁护理的目的不包括() A、去除皮肤污垢,保持清洁 B、保护皮肤,预防感染的发生 C、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D、为护士提供观察患者并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机会 5、口腔护理中,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溶液为() A、多贝尔氏溶液 B、甲硝唑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醋酸溶液 6、关于休息的条件不包括() A、缓解疲劳 B、身体方面 C、心理方面 D、环境方面

电磁学复习计算题(附答案)

《电磁学》计算题(附答案) 1. 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q 和-3q ,相距为d . 试求: (1) 在它们的连线上电场强度0=E ? 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2) 若选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两点电荷之间电势U =0的点与电荷为+q 的点电荷相距多远? d +q 2. 一带有电荷q =3×10-9 C 的粒子,位于均匀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所示.当该粒子沿水平方向向右方运动5 cm 时,外力作功6×10-5 J ,粒子动能的增量为4.5×10-5 J .求:(1) 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场力作功多少?(2) 该电场的场强多大? 3. 如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荷为q ,试求在直杆延长线上距杆的一端距离为d 的P 点的电场强度. 4. 一半径为R 的带电球体,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 =Ar (r ≤R ) , =0 (r >R ) A 为一常量.试求球体内外的场强分布. 5. 若电荷以相同的面密度均匀分布在半径分别为r 1=10 cm 和r 2=20 cm 的两个同心球面上,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已知球心电势为300 V ,试求两球面的电荷面密度的值. (0 =8.85× 10-12C 2 / N ·m 2 ) 6. 真空中一立方体形的高斯面,边长a =0.1 m ,位于图中所示位 置.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 E x =bx , E y =0 , E z =0. 常量b =1000 N/(C ·m).试求通过该高斯面的电通量. 7. 一电偶极子由电荷q =1.0×10-6 C 的两个异号点电荷组成,两电荷相距l =2.0 cm .把这电偶极子放在场强大小为E =1.0×105 N/C 的均匀电场中.试求: (1) 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的最大力矩. (2) 电偶极子从受最大力矩的位置转到平衡位置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8. 电荷为q 1=8.0×10-6 C 和q 2=-16.0×10-6 C 的两个点电荷相距20 cm ,求离它们都是20 cm 处的电场强度. (真空介电常量 =8.85×10 -12 C 2N -1m -2 ) 9. 边长为b 的立方盒子的六个面,分别平行于xOy 、yOz 和xOz 平面.盒子的一角在坐标原点处.在 此区域有一静电场,场强为j i E ? ??300200+= .试求穿过各面的电通量. E ? q L d q O x z y a a a a

计网第三章作业

Chapter 3 注:括弧中标题号为第四版教材中对应得习题号 1.(R14)Suppose Host A sends two TCP segments back to back to Host B over a TCP connection、The first segment has sequence number 90; the second has sequence number 110、 a、How much data is in the first segment? b、Suppose that the first segment is lost but the second segment arrives at B、In the acknowledgment that Host B sends to Host A, what will be the acknowledgment number? 答: a.[90,109]=20bytes b.ack number=90,对第一个报文段确认 2.(R15)True or false? a、The size of the TCP RcvWindow never changes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connection、 b、suppose Host A is sending Host B a large a TCP connection、The number of unacknowledged bytes that A sends cannot exceed the size of the receive buffer、 c、Host A is sending Host B a large a TCP connection、Assume Host B has no data to send Host A、Host B will not send acknowledgments to Host A because Host B cannot piggyback the acknowledgment on data、 d、The TCP segment has a field in its header for RcvWindow、 e、Suppose Host A is sending a large Host B over a TCP connection、If the sequence number for a segment of this connection is m, then the sequence number for the subsequent segment will necessarily be m + 1、 f、Suppose that the last SampleRTT in a TCP connection is equal to 1 sec、The current value of TimeoutInterval for the connection will necessarily be>=1 sec、 g、Suppose Host A sends one segment with sequence number 38 and 4 bytes of data over a TCP connection to Host B、In this same segment the acknowledgment number is necessarily 42、 答: a、F b、T c、F:即使没有数据传送,也会进行单独确认 d、T e、F:按字节编号,不按报文段编号 f、F g、F:B->A得确认号不一定为38+4=42 3.(R17)True or false? Consider congestion control in TCP、When the timer expires at the sender, the threshold is set to one half of its previous value、 答: F:应为当前拥塞窗口得一半,而不就是阈值得一半。 4.(P3)UDP and TCP use 1s plement for their checksums、Suppose you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8-bit bytes: 01101010, 01001111, 、What is the 1s plement of the sum of these 8-bit byte? (Note that although UDP and TCP use 16-bit words in puting the checksum, for this problem you are being asked to consider 8-bit sums、) Show all work、、Why is it that UDP takes plement of the sum; that is, why not just use the sum? With the 1s plement scheme, ho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