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服装标准
婴幼儿衣物执行标准

婴幼儿衣物执行标准1.安全性标准:婴幼儿衣物必须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如美国ASTMF963和欧盟EN71,确保使用的材料无害、无毒,并且不含有对婴幼儿健康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2.功能性标准:婴幼儿衣物应具有适当的防水、透气、保暖等功能,以确保婴幼儿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中保持舒适。
3.尺寸标准:婴幼儿衣物的尺寸应符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保证穿着的合适性和舒适性。
衣领、袖口、裤腰等部位的设计也应合理,避免对婴幼儿的生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4.焦点放置标准:婴幼儿衣物上的装饰品、吊牌等焦点放置部位,应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对婴幼儿存在潜在的窒息、绊倒等安全风险。
5.火源接触标准:婴幼儿衣物的面料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在火源接触时能够迅速熄灭,以减少烧伤风险。
6.清洗、消毒标准:婴幼儿衣物的清洗和消毒要求也有相关标准。
衣物应容易清洗、干燥,材料不易藏污纳垢,以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卫生。
7.印染标准:婴幼儿衣物的印染材料应符合相关要求,不得添加对皮肤有刺激性或过敏性的物质,以保障婴幼儿的皮肤健康。
8.标识和标志标准:婴幼儿衣物上的标识和标志应清晰易读,包括产品名称、尺寸、功能描述、洗涤方式等信息,并应遵循各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9.包装标准:婴幼儿衣物的包装也受到一些标准的控制,应做到易于开封、不带给婴幼儿使用过程中的不便和危险。
10.环保标准:婴幼儿衣物应符合相关环保要求,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和采用不环保的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婴幼儿衣物执行标准是为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系列准则,从材料选择到设计、生产、包装等环节都有相关要求,以确保婴幼儿衣物的安全、舒适和环保性。
这些标准的执行对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

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
婴幼儿服装是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服装要求更是严格。
因此,制定了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以确保婴幼儿服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适用性。
首先,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对于面料的要求非常严格。
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对面料的要求更高。
a类标准规定,婴幼儿服装的面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必须通过相关的安全性测试。
同时,面料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也是a 类标准考虑的重点,以确保婴幼儿穿着舒适,并且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
其次,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对于服装结构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服装的纽扣、拉链、织带等细节部分必须牢固耐用,不得存在脱落或者松动的情况。
同时,服装的设计也必须考虑到婴幼儿的特殊生理结构,不得存在过紧或者过松的情况,以免影响婴幼儿的活动和生长发育。
此外,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还对服装的印花、染色等方面有着具体的规定。
印花和染色必须使用对婴幼儿无害的环保材料,不得存在褪色、掉色的情况。
同时,印花和染色的图案也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要求,不得存在对婴幼儿有害的化学物质。
最后,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还对服装的尺码和标识有着具体的规定。
尺码必须准确,以确保婴幼儿穿着合身。
同时,服装的标识必须清晰可见,包括面料成分、洗涤方法、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总的来说,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只有符合a类标准的婴幼儿服装才能放心使用,让婴幼儿在舒适、安全的服装中茁壮成长。
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应该重视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共同为婴幼儿提供更好的服装产品。
婴幼儿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婴幼儿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婴幼儿服装是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必需品之一,但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因此婴幼儿服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国家对婴幼儿服装制定了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婴幼儿服装执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纤维含量标准。
国家规定婴幼儿服装的纤维含量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以保证其柔软、舒适等特性。
2.色牢度标准。
婴幼儿服装的色牢度是指服装在洗涤、摩擦、日晒等条件下,颜色是否会褪色或渗透至皮肤。
国家规定婴幼儿服装的色牢度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其对婴幼儿的健康不产生不良影响。
3.细菌菌落标准。
婴幼儿服装在生产、存储、运输中易受到细菌的污染,因此国家规定婴幼儿服装在细菌菌落数上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其对婴幼儿的健康不产生不良影响。
婴幼儿服装安全类别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A类:婴幼儿的内衣、睡衣等直接贴近皮肤的服装,必须符合A类标准,以保证其对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2. B类:婴幼儿的上衣、裤子等不直接贴近皮肤的服装,必须符合B类标准,以保证其对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3. C类:婴幼儿的外套、帽子等不直接贴近皮肤的服装,必须符合C类标准,以保证其对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婴幼儿服装的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对于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厂家和消费者都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婴幼儿成长环境。
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

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婴幼儿服装是指适合0-3岁婴幼儿穿着的服装,其设计和制作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以确保婴幼儿的舒适和安全。
在国际上,婴幼儿服装的标准主要分为A类和B类两种,其中A类标准更为严格,适用于0-36个月的婴幼儿。
本文将重点介绍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要求服装的面料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能要求。
面料应该柔软舒适,无刺激性,对婴幼儿的皮肤没有不良影响。
同时,面料的色牢度和耐洗性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以确保服装在清洗过程中不会褪色或者变形。
其次,婴幼儿服装的设计和制作需要符合相关的尺寸和结构要求。
服装的尺寸应该合适,不得有过紧或者过松的情况,避免对婴幼儿的身体造成不适。
衣服的结构要牢固,纽扣、拉链等部件不得存在脱落的危险,以免婴幼儿误食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还要求服装的装饰部分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性能要求。
服装上的装饰物不得存在易脱落、易吞食的情况,以免造成婴幼儿误食或窒息的危险。
同时,装饰物的材质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避免对婴幼儿的皮肤造成刺激或者过敏。
最后,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还要求服装的标识和包装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
服装的标识应该清晰明了,包括尺码、面料成分、洗涤方法等信息,方便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
而服装的包装也需要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婴幼儿服装A类标准涵盖了面料、尺寸、结构、装饰、标识和包装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旨在保障婴幼儿穿着服装的舒适和安全。
作为婴幼儿服装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确保所生产和销售的婴幼儿服装符合A类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儿童服装尺码标准

中国儿童服装尺码标准是由国家标准GB/T 1335.3-2008规定的。
该标准规定了儿童服装的尺码分类、尺码表示方法、尺码测量方法等内容。
一、尺码分类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别,将儿童服装分为以下几个尺码:1.新生儿(出生至28天):该尺码适用于体重在4kg以下的婴儿。
2.婴幼儿(3个月至2岁):该尺码适用于体重在4kg至10kg之间的婴幼儿。
3.小童(2岁至14岁):该尺码适用于体重在10kg至50kg之间的儿童。
4.大童(14岁以上):该尺码适用于体重在50kg以上的青少年。
二、尺码表示方法儿童服装的尺码通常由数字和字母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儿童的身高或胸围,字母表示儿童的体型。
例如,“110/72A”中的“110”表示儿童的身高为110cm,“72”表示儿童的胸围为72cm,“A”表示儿童的体型为正常体。
三、尺码测量方法1.身高测量:让儿童直立,用软尺从头顶到脚底测量,保持软尺水平,头部、肩部和臀部要贴紧墙面,手臂自然下垂。
2.胸围测量:让儿童自然站立,用软尺围绕胸部最丰满的部位测量一周,保持软尺水平。
3.腰围测量:让儿童自然站立,用软尺围绕腰部最细的部位测量一周,保持软尺水平。
四、注意事项1.儿童服装的尺码标准是根据一般情况制定的,不同品牌的服装可能会有差异,购买时应根据具体品牌的尺码表进行选择。
2.儿童服装的尺码应适当偏大一些,以便儿童活动自如。
但也不能过大,以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3.儿童服装的尺码应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进行调整。
夏季应选择透气性好、吸汗快干的面料,冬季应选择保暖性好的面料。
总之,了解中国儿童服装尺码标准对于购买适合自己孩子的服装非常重要。
家长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尺码和面料,以保证孩子的舒适度和健康发育。
婴幼儿服装执行标准

婴幼儿服装执行标准婴幼儿服装是指适用于出生后至2周岁婴幼儿的服装,其材质、设计、制作工艺等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执行标准,以确保婴幼儿穿着服装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在国内,婴幼儿服装的执行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来规范,下面将详细介绍婴幼儿服装的执行标准内容。
首先,婴幼儿服装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婴幼儿服装中禁用的物质、纤维含量、色牢度、pH值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婴幼儿服装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在生产婴幼儿服装时,必须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材料选择和生产工艺,以保证婴幼儿服装不含有有害物质,对婴幼儿的皮肤不会产生刺激或过敏。
其次,婴幼儿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婴幼儿服装的尺寸、结构、缝纫工艺、纽扣、拉链等细节要求,确保服装的合身度和耐久性。
同时,还规定了婴幼儿服装的各个部位不得有尖锐的硬物,以免刺伤婴幼儿的皮肤。
此外,对于婴幼儿服装的颜色、图案等设计也有相应的要求,要求服装的颜色牢度和印花图案的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
最后,婴幼儿服装的标识和包装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国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婴幼儿服装的标识内容和位置,包装材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等要求,以确保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婴幼儿服装时能够清晰了解到相关信息,并且包装材料不会对婴幼儿造成危害。
总之,婴幼儿服装的执行标准是保障婴幼儿穿着服装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
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生产和选择符合标准的婴幼儿服装,以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婴幼儿服装市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市面上的婴幼儿服装符合执行标准,为婴幼儿提供安全可靠的着装选择。
中国婴幼儿童装尺码对照表

中国婴幼儿童装尺码对照表中国婴幼儿童装尺码对照表在购买婴幼儿童装时,正确选择尺码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品牌的尺码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了解各个品牌的具体尺码对照表。
以下是中国婴幼儿童装尺码对照表:一、0-2岁宝宝服装尺码对照表1.身高70cm以下:一般适合穿0-3个月的新生儿服装。
2.身高70-80cm:适合穿3-12个月的宝宝服装。
3.身高80-90cm:适合穿12-24个月的宝宝服装。
4.身高90-100cm:适合穿2岁以上的幼儿服装。
二、3-6岁幼儿服装尺码对照表1.身高100-110cm:适合穿3岁左右的幼儿服装。
2.身高110-120cm:适合穿4岁左右的幼儿服装。
3.身高120-130cm:适合穿5岁左右的幼儿服装。
4.身高130-140cm:适合穿6岁左右的幼儿服装。
三、7-14岁少年童装尺码对照表1.身高140-150cm:适合穿7-8岁的少年童装。
2.身高150-160cm:适合穿9-10岁的少年童装。
3.身高160-170cm:适合穿11-12岁的少年童装。
4.身高170-180cm:适合穿13-14岁的少年童装。
以上是中国婴幼儿童装尺码对照表,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尺码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购买服装时,最好先了解该品牌的具体尺码对照表,以免出现尺码不合适的情况。
此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孩子是否偏胖或偏瘦等。
总之,在购买婴幼儿童装时,选择正确的尺码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选择合适尺码的服装才能让孩子感到舒适,并且更能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婴儿衣服测量标准

婴儿衣服测量标准《婴儿衣服测量标准,你真的懂吗?》嘿,各位宝妈宝爸们!你们知道吗?给宝宝选衣服就像是一场超级冒险,要是没搞懂婴儿衣服测量标准这个“神秘地图”,那可就像是在迷雾中乱撞,随时可能掉进各种“小陷阱”里哦!别小瞧了这个标准,它可是关乎宝宝穿着是否舒适、是否健康成长的大事情呀,不搞懂它,那给宝宝买衣服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啦!一、身长标准:小不点的专属尺子“嘿,宝贝的身长可是关键尺码呀!”婴儿的身长测量可不能马虎,就像给小不点量身定制一把专属尺子。
这把尺子可重要啦,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帮你找到最合适的衣服长度。
测量的时候要让宝宝平躺,从头到脚拉直,可别像小蚯蚓一样扭来扭去哦!比如买连体衣的时候,要是不按照这个标准来,过长就像拖着个大尾巴,过短宝宝可就不舒服啦,那小胳膊小腿伸展不开,不就像被束缚的小超人嘛!二、胸围标准:给小胸脯的温暖怀抱“胸围呀胸围,要给宝宝的小胸脯足够的空间哟!”胸围就像是给宝宝的小胸脯打造一个温暖的怀抱。
想象一下,要是这个怀抱太紧,宝宝不就像被勒住的小粽子啦;要是太松,又好像穿着个空荡荡的大口袋,一点都不贴身。
所以测量胸围的时候要仔细啦,紧紧地围着小胸脯,但也别勒得太紧哦,不然宝宝呼吸都不顺畅啦!当你选对了合适的胸围尺寸,宝宝就能在衣服里自由自在地活动,像只快乐的小精灵。
三、肩宽标准:小肩膀的舒适担当“肩宽肩宽,宝宝的小肩膀可全靠你啦!”肩宽标准就像是给宝宝的小肩膀找一个舒适的担当。
如果肩宽不合适,那不是像穿着别人的衣服一样别扭嘛。
太窄了,宝宝的小肩膀就像被夹住的小老鼠,难受得很;太宽了,又好像穿着个大斗篷,晃来晃去不方便。
测量肩宽的时候要让宝宝自然站立或坐着,可别把宝宝摆成个奇怪的姿势哦,不然测出来的可就不准确啦!选对了肩宽,宝宝的小肩膀才能舒舒服服地活动。
四、袖长标准:小手的温暖保护套“袖长袖长,保护宝宝的小手哟!”袖长就像是给宝宝小手准备的温暖保护套。
太短了,小手就露在外面吹风啦,像两只可怜的小冰棍;太长了,宝宝的小手在里面都找不到啦,就像在袖子里玩捉迷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婴幼儿已成为家庭成员关注中心,婴幼儿的穿着打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而来带动了婴幼儿服装及服饰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婴幼儿服装及服饰的相关技术标准,使得此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够规范,婴幼儿的安全与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消费者的投诉无法得到解决。
为了进一步规范婴幼儿服装及服饰的生产及销售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引导婴幼儿服装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主要技术内容
1、将标准的名称修改为《婴幼儿服装》。
2、规定了产品的使用说明按照GB 5296.4和GB18401的规定执行。
3、为了不因领围太小使婴幼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根据婴幼儿的头围大小,在标准中对套头衫的领围作出明确的规定, 套头衫最大领围(弹力领围拉开;有固定物松开)不小于52cm。
4、标准的4.3~4.10条,基本包括了原材料、规格、成品外观和缝制方面的各项要求。
同时考虑婴幼儿的生活特性,更注重产品的安全性,避免婴幼儿受到意外伤害,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资料后,在标准中作了如下规定:
①金属附件不得有毛刺、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可触及性锐利尖端,拉链的拉头不可脱卸;
②为避免婴幼儿误食、误吞,规定了产品的印花不允许使用含有粉末和颗粒;绣花或手工缝制装饰物不允许有闪光片、颗粒状珠子或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及尖端的物质;
③内衣产品的耐久性标签应缝制在衣服外表面;
④产品中不得有断针;
⑤领口帽边不得使用绳带,成品上的绳带外露长度不得超过14cm等。
5、对婴幼儿服装及服饰的理化性能和基本安全性能进行了规定。
①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对成品的水洗尺寸变化率、色牢度(耐洗、耐汗渍、耐水、耐摩擦色牢度)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规定。
其中产品优等品的耐汗渍、耐水、耐干摩擦色牢度指标高于GB18401规定半级,耐唾液及一等品和合格品的耐汗渍、耐水、耐干摩擦与GB18401规定一致,深色合格品的耐湿摩擦色牢度可降低半级。
②钮扣、衣带及一些不可拆卸附件的坚牢度可能会直接危及婴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此,我们参考了SN/T1522-2005 《儿童服装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规定了钮扣等不可拆卸附件拉力为施加70N±2N负荷并保持10s不脱落,衣带的最低强力70N。
我们通过对生产企业提供的100多个样品的测试验证,95%以上的样品达到或超过这两项指标要求。
同时,我们还对产品中可能残存且对婴幼儿健康危害较大的五种可萃取重金属(汞、铬、铅、砷、铜)的最低含量参照Oeke-Tex Standard 100要求作了相应的技术规定。
③纤维含量偏差按FZ/T 0105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执行
④规定了成品的甲醛含量、pH值、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等考核要求按GB18401执行。
⑤规定了婴幼儿服装及服饰产品不允许干洗。
另外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本标准的4.1为强制性条文。
4.11中的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的合格品要求,以及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异味、可萃取重金属含量为强制性条文。
婴幼儿及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与希望,因此在其成长期间,相关用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其需要被关注。
最近关于三聚氰胺的热点问题也是首先从婴幼儿奶粉中发现的,人们将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与婴幼儿成长同样密切相关的服装是否也会有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产品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以往牢固耐用的范畴,穿着的舒适度和绿色环保等特性越来越受重视。
而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由于其特殊性,对服装的要求,特别是在安全卫生方面,应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 中国婴幼儿及儿童服装相关质量要求
当前,与婴幼儿及儿童服装产品相关的标准主要有: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和规范》和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产品标准(如FZ/T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FZ/T 73007-2002《针织运动服》、FZ/T 73008-2002《针织T 恤衫》、FZ/T 73021-2004《针织学生服》、FZ/T 81004-2003《连衣裙、裙套》和FZ/T 73025-2006《婴幼儿针织服饰》等。
涉及的检测项目主要有: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pH 值、异味、耐水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标注、纤维含量及相关产品的物理性能测试等。
二. 目前中国婴幼儿服装相关质量现状
2008 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包括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等省市的地方质检工商部门以及国家质监总局分别对市场上零售的婴幼儿服装进行了产品质量抽查行动。
从各级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发布的情况来看,虽然各地方的产品抽检合格率参差不齐,但产品质量问题大多集中在纤维成分含量、pH 值、偶氮染料、服装使用说明、甲醛释放含量和色牢度6 个方面。
1、纤维成分含量
不少企业对标准及产品质量认识不足,或无检测手段又不愿到检验机构检测,或受利益驱动,从而造成错标或乱标成分含量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产品的实际含棉量远远小于标称值,有的故意将高档纤维含量标高,甚至标识完全不符实际。
显然,这里更大的是对企业诚信的考量。
2、pH 值
人体皮肤呈弱酸性时可以防止病菌的侵入,因此纺织品的pH 值(酸碱性)在微酸性和中性之间有利于对人体的保护。
如果纺织品中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皮肤的平衡和抵抗能力,易受到病菌的侵入,而娇嫩的婴幼儿皮肤更易受害。
根据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03 规定,婴幼儿服装和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pH 值限定为4.0~7.5,但抽查中发现有些相关产品的pH 值高达9.3。
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在于服装生产厂家在选用原料上安全性能质量意识薄弱,同时生产厂家的染整工艺对纯棉产品及高比例棉混纺产品在酸碱度上控制不严,对生产中加碱处理后中和不及时或不充分,或清洗不彻底。
3、偶氮染料
采用禁用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经过一系列活化作用会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因,对身体的危害十分严重。
究其原因,是布料生产企业为了追求花型花色的美观,在生产中有意无意地添加了含有可分解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而多数服装生产厂本身没有检测手段,进货时又没有委托检测部门进行此项检测,造成有害产品流入市场。
4、服装使用说明
GB 5296.4-1998《纺织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强制性标准已颁布实施多年,标准明确规定纺织产品须标注以下内容:产品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名称;产品的型号和规格;采用原料的成分和含量;洗涤方法;产品执行标准;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等。
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在标签标识上出现乱标注纤维成分、无产品质量等级、产品规格不规范、产品执行标准不准确、产品号型不准确以及产品洗涤符号不正确,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作用。
5、甲醛释放含量
甲醛是一种有刺鼻气味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呼吸道和皮肤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会引发呼吸道炎和皮肤炎或更严重的疾病,通常是通过整理剂残留在服装面料上的。
纺织品中如存在过量甲醛,会随着穿着过程逐渐释放,通过人体的皮肤和呼吸道对人体产生危害,特别是容易刺激婴幼儿的皮肤和呼吸道。
造成甲醛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没有对甲醛含量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缺乏必要的检验和控制手段;二是企业在定购面料时只注重面料本身的花色、质地等,而忽视了面料的卫生指标。
6、色牢度
色牢度是指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经受外部因素(挤压、摩擦、水洗、雨淋、曝晒等等)作用下的退色程度,是织物的一项重要指标。
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各项色牢度指标,A 类产品(指婴幼儿服装)必须大于等于3~4 级或4 级,B 类产品(指直接接触皮肤服装)必须大于等于3 级。
色牢度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有些染色牢度差的服装,遇到水、汗渍或唾液时,颜料容易脱落褪色,影响美观,并且颜料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可能会被皮肤吸收,尤其危害儿童健康。
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的合格品要求,以及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异味、
此外,消费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儿童服装的安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童装安全问题上,我国服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纠纷频发,每年为此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美国和欧盟对多起源自中国的儿童服装实施召回,主要原因就是不符合美国和欧盟有关儿童服装标准中的安全要求。
儿童上衣帽子和颈部的拉带易被夹住而发生危险,上下车时儿童上衣腰部或下摆处的拉带易被钩住而导致拖曳事故等危险。
为儿童身心健康考虑,全面加强预防工作,我国参考了美国和欧盟等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服装标准实际,正
着手制定《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儿童上衣拉带安全规格》、《提高机械安全性的儿童服装设计和生产实施规范》等关于儿童服装安全方面的标准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