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左心室室壁瘤的治疗及护理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06
药物护理要点
遵医嘱用药:严格遵循医生处方,按时按量用药
药物种类: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以便更好地护理
药物储存:妥善储存药物,避免受潮、变质、过期等
药物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真性室壁瘤:指室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瘤体,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瘤内为血液。
假性室壁瘤:指室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瘤体,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瘤内为血液。
混合性室壁瘤:指室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瘤体,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瘤内为血液。
功能性室壁瘤:指室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瘤体,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瘤内为血液。
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破坏瘤体组织,使其失去功能
03
左心室减容术:通过手术减小左心室容积,减轻心脏负担
04
3
左心室室壁瘤的护理
术后护理要点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01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2
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03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
04
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高,需要充分评估和准备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促进患者康复。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方案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用于降低心率和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用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功能
室壁瘤诊断与治疗PPT

药物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后室壁瘤是否缩 小或消失,药物副作用是否明显
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治疗后室壁瘤是否消 失,手术并发症是否发生
长期随访:定期随访,评估室壁瘤复发情 况及患者生活质量
03 室壁的预防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早期 发现室壁瘤,及 时治疗
健康饮食:低盐、 低脂、低糖,多 吃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 力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显示室壁瘤的存在和位置,以及瘤壁厚度 和瘤腔大小
心导管检查:显示室壁瘤的存在和位置,以及瘤壁厚度和瘤腔大小
病理学检查:确诊室壁瘤的存在和类型
鉴别诊断
心电图: 观察心电 图变化, 判断室壁 瘤的位置 和性质
超声心动 图:观察 心脏结构, 判断室壁 瘤的大小 和形态
心脏磁共 振成像 (MRI): 观察心脏 结构和血 流情况, 判断室壁 瘤的位置 和性质
抗氧化剂:如维 生素C、维生素E 等,可清除自由 基,保护血管壁
保健品:如鱼油、 大蒜素等,可降 低血脂,预防动 脉粥样硬化
预防与治疗的关系
预防是治疗的基础,可以减少室壁瘤的发生率 治疗是预防的保障,可以及时控制室壁瘤的发展 预防与治疗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心脏健康 预防与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
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训练,如慢跑、 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 高糖、高盐食物
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积极心态
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 律作息、合理
饮食等
定期监测血压、 血糖等指标, 并记录变化情
况
避免剧烈运动, 适当进行康复
训练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
左心室室壁瘤外科治疗12例体会

动脉及其分支 ; 前间壁室壁瘤是 由于远端无病变的前降支 近端 突 然闭塞造成 , 可先切 除室壁瘤 , 后搭桥。 提高室壁瘤切 除率 的关 键 是维持 左心室几 何形 态 , D o r 法彻底切除 了无功能 区的心室壁 , 矫 正了因左心 室室壁瘤改变 的心肌纤维走 向; 使用补片修补 室壁瘤 颈部 , 使该部位室壁成为梗死后 的无 收缩 区域 , 维持心 室形 态 , 减 少切除有功能 的心肌 , 使前降支能再血管化 。 D o r 法较线性 切除降 低手术 死亡率 。 ③可用手指触摸室壁瘤与正常心肌边 界以判断室 壁瘤基底 ; 环缩线应 总是位 于两个乳头基 底的远端 ; ④ 左室切 口 小于3 e m, 可直接加毡片滑线对缝切 口, 大于3 e m, 需用 补片缝补 切 口。⑤ 环缩 室壁瘤基底重要 , 心内膜缝 针应 足够深 , 避 免撕脱 ; ⑥ 尽量减少二尖瓣乳头 肌位 置变化 ; ⑦: L V A 超 过心室壁5 0 %, 用心 内膜荷 包环缩法或心 内室壁瘤缝合法 ;可 以于室壁瘤 中央 出针 , 然后在 室壁瘤 的另一侧褥式缝合进针 , 在上述 中央毡条 出出针打 结, 切 面呈现 “ M” 型形 , 即可 缩小瘤 的容 积 , 又 可 以减少 缝线 张 力 。⑧ : 直径小于5 c m的L V A 不具功能意义 , 无需切 除。 我科在不停跳直视下切开心室手术4 例 ,此手术适应 症为不 伴血栓的L V A; 注意 : 一旦怀疑左心室血栓或提示 3 级 以上二 尖瓣 关闭不全均必须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 有以下优点 : ①: 减少心 肌损伤 、 手术并发症及 病死率下 降。② : 容 易精确估 计左 心室大 小、 利 于辨清无功能的瘤壁。 手术要点 : 清楚界定室壁瘤与正常室 壁界限 , 确定最佳的心内膜荷包缝合位置 , 准确 消除室壁 瘤。 在室 壁瘤边缘的缝线 间距应大 于在毡片 的间距 , 有助 于维 护心室正常 形态 ; 为使血压不受明显影响 , 于舒 张期 进针 , 且针 的长度至少为
手术讲解模板: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假如很小的室壁瘤,无附壁血栓。则不必 切开室壁瘤,可应用2-0无创缝线做双层 间断褥式缝合缝闭瘤颈,缝线外方均用涤 纶垫条加固,瘤体不切除,又称折叠缝合 术(plication)。目前临床很少应用, 因难以排除附壁血栓。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步骤:
(2)清除附壁血栓:瘤壁切开后,假如 左室腔内有附壁血栓,在游离血栓过程中 应将一块纱布置于左室腔底部,堵住主动 脉瓣口和二尖瓣口,从室壁瘤心内 膜面和小梁间剥离机化或未机化血栓,注 意防止血栓或组织残渣掉入主动脉或左心 房内。游离血栓操作完毕后,立即将纱布 取出,充分冲洗心腔和吸除血栓碎片(图 6.47.2.1-1)。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1.室壁瘤占据左室游离壁50%以上,切除 后剩下有收缩力的心肌太少。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2.慢性室壁瘤伴有广泛心肌病变,心脏明 显呈球形扩大者。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3.功能性室壁瘤,无论是功能障碍性室壁 瘤(dyskinetic aneurysm)或失功能性 室壁瘤(akinetic aneurysm)一般均不 宜手术切除。仅从左室造影对这类功能性 室壁瘤或室壁运动障碍有时不易确定。 Mangschau提出可应用放射性核素行左室 心肌显像来作区别。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5)若室壁瘤部分位于前乳头肌基底部, 可于室壁瘤切除后关闭左心室前,用带垫 片缝线将切下或移位乳头肌复位固定在左 室壁上。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3.室壁瘤缺损缝合方法 常采用的是线形 缝合法,即室壁瘤切除后,对室壁切口直 接缝合。这个方法是1958年Cooley首先提 出的,一直作为“经典”方法沿用了30余 年。目前仅对直径较小的室壁瘤(<2cm) 采用直接缝合法,这个方法最大问题是容 易造成左室腔变形和功能下降。线形缝合 有2种方法供选择:
室壁瘤切除术

室壁瘤切除术1. 适应症适应症室壁瘤出现症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无症状的室壁瘤不需要手术。
外科手术的指征是:1、心绞痛:是切除室壁瘤一个最常见指征。
室壁瘤切除后,心腔容积缩小,因而室壁张力和氧需下降,进而使心绞痛得到解除。
2、充血性心力衰竭:切除无收缩和出现反常搏动的室壁瘤可降低心腔容积和舒张终末压,提高剩余心肌的收缩效应,从而改善心脏做功。
3、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对这类病例手术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特别是电生理标测技术临床应用后,手术治疗病例正在增加。
4、体循环栓塞:虽50%的室壁瘤病例有血栓形成,体循环栓塞率发生不高,但仍是手术治疗的指征,假如附壁血栓发生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对手术移去这类败血症的感染源,更应抱积极态度。
5、假性室壁瘤,破裂机会大,必须考虑尽早手术切除。
室壁瘤手术最好在心肌梗死3个月后进行,因为3个月内手术病死率较高。
此外,在等待过程中可允许缺血的室壁心肌功能改善和梗死心肌瘢痕形成。
瘢痕可帮助确定室壁瘤境界和提供更好的修复缝合条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室壁瘤的手术常被迫在心肌梗死后3个月内进行,病死率也是可以接受的。
大约1/4的病例可以做单纯室壁瘤切除,剩余3/4的病例往往需要同时进行心肌再血管化。
心尖部室壁瘤,冠状动脉造影时往往见前降支变直,管腔窄小,分支很少,特别当这类血管有间隔支发出,在这个区域同时做旁路移植手术是有价值的,可以保证室间隔的血运和改善其功能。
2. 禁忌症手术病例的选择不仅应根据病人的症状,还必须依靠心血管造影的发现和心功能状态来判定,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进行手术:1、室壁瘤占据左室游离壁50%以上,切除后剩下有收缩力的心肌太少。
2、慢性室壁瘤伴有广泛心肌病变,心脏明显呈球形扩大者。
3、功能性室壁瘤,无论是功能障碍性室壁瘤(dyskinetic aneurysm)或失功能性室壁瘤(akinetic aneurysm)一般均不宜手术切除。
仅从左室造影对这类功能性室壁瘤或室壁运动障碍有时不易确定。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左心室假性室壁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杨延坤;田涛;杨坤璂;张莹;孟旭;周宪梁【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年(卷),期】2016(31)z1【摘要】目的:左室假性室壁瘤是一种少见但预后凶险的疾病。
该室壁瘤可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甚至破裂,但临床表现呈现出非特异性,而导致诊断常常延误。
当左室假性室壁瘤成立后,外科手术修复是较为推荐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的目的为分析我院就诊的左室假性室壁瘤患者,明确其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提供指导。
【总页数】2页(P90-91)【作者】杨延坤;田涛;杨坤璂;张莹;孟旭;周宪梁【作者单位】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100037;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100037【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壁间血肿并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J], 郭耀霞;冯天鹰;尹海军;郎瑞2.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合并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J], 郑光美;朱方成;白姣;杨波3.左心室声学造影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壁破裂致假性室壁瘤一例 [J], 吴雅峰;姜维;李一丹4.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壁穿孔并巨大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J], 杨芳;李黎;崔静茵5.风湿性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假性室壁瘤形成15例文献复习 [J], 徐学萍;汪汉;黄刚;张扬春;罗勇;熊峰;陈杰;蔡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室壁瘤的最佳治疗方案

室壁瘤的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室壁瘤的最佳治疗方案一、背景概述室壁瘤是心脏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是由于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坏死所致。
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针对室壁瘤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
本方案旨在为室壁瘤患者提供一种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3)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
(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
(5)ACEI/ARB类药物:如依那普利,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室重构。
(6)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 手术治疗(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患者,可改善心肌缺血。
(2)室壁瘤切除术:适用于室壁瘤较大、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减轻症状,降低心脏破裂的风险。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的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 生活方式调整(1)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限酒:饮酒过量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适量饮酒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3)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改善心脏功能。
(4)适当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5)心理干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病情稳定。
三、治疗监测与评估1.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 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血脂、血糖等。
3. 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症状、心功能、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以判断治疗效果。
手术讲解模板: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5.手术前应充分镇痛、镇静,防止情绪紧 张诱发心绞痛,给扩冠药预防冠状动脉痉 挛。β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氧耗量和减轻心 绞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可持续应用到 术前。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步骤:
1.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手术在冠状动脉灌 注冷心脏停搏液及以脏局部深低温停搏下 进行。不少病例左室壁和心包可能有粘连, 在阻闭升主动脉和心脏停搏前不要分离, 以防止血栓脱落进入升主动脉。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对手术、术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 义。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3.注意检查颈动脉有无狭窄。对伴颈动脉 狭窄者,应考虑同期或分期手术,以防止 脑血管并发症。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术前准备:
4.对高脂血症病人,应给与低脂饮食和抗 高血脂药物治疗。有高血压者需应用药物 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有糖尿病者,术前 要用药物控制后始可手术。
功能性室壁瘤属于真性室壁瘤范畴,是对解剖性室壁瘤而言,一般情况下, 真性室壁瘤都是指解剖性室壁瘤。解剖性室壁瘤在收缩期和舒张期都向外 膨出,室壁出现明显矛盾运动;而功能性室壁瘤仅在收缩期向外膨出,在 左心室造影上出现为运动障碍区。 这种运动障碍区是一种急性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概述:
缺血区,有恢复或部分恢复功能的可能性; 或者是一个由心肌和纤维组织交错混合存 在的区域。功能性室壁瘤又存在两种情况, 即失功能 性室壁瘤(akinetic aneurysm)和功能 障碍性室壁瘤(dyskimetic aneurysm)(图6.47.2.1-0-2)。这类功 能性室壁瘤瘤壁
手术资料:室壁瘤切除术
手术禁忌:
左室室壁瘤切除病例中大约一半病人伴有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狭窄;另有报道伴多支 血管病变者约占2/3,其中左前降支受累 率为98%,83%管腔完全闭塞;右冠和回旋 支或分支受累者各占75%左右。由此提示 室壁瘤切除时必须同时作好冠状动脉旁路 移植的手术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心脏室壁瘤; 室壁瘤切除术; 左室成形术
左室室壁瘤通常在发生急性心梗(AMI)后, 是由 于坏死心肌处收缩力下降或丧失,在心腔内压力的作 用下向外膨出而形成, 是 AMI 后期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为 10% ~ 30%[1]。 左室室壁瘤(LVA)可定义 为部分左室壁出现运动减低、不运动或反常运动。 这 一定义不仅包括狭义经典的、瘢痕组织形成的有颈薄 壁的 囊 袋 性 LVA,而 且 还 包 括 了 无 收 缩 功 能 的 、变 薄 的、含有存活心肌的瘢痕区。 从现代治疗观点讲, 后 者也应行外科切除术。 1958 年 Cooley 在体外循环下 行首例 LVA 切除和线性修补术, 也称三明治缝合术。 术式到今天仍然被采用, 称之为标准手术[2]。 1985 年 Jatene 和 Dor 先后提出了左室几何重建的新概念, 认 为左室壁切除术不仅是切除室壁瘤,更重要的是将左 心室几何重建, 恢 复 其 原 始 的 形 状 。 [3-4] 1992 年 7 月 至 2009 年 3 月以来, 我科采用左室室壁瘤切除加线 性修补术或左室内补片成型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脏室 壁瘤 43 例, 外加 4 例直接缝闭术, 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 31 例, 女 16 例, 平均年龄(66.42 ± 7.4)岁, 除 4 例室壁瘤位于心脏下壁外 (下壁心肌 梗死所致 ), 其余 43 例室壁瘤 均 位 于 心 脏 前 壁 和 心 尖, 为前壁心梗所致。 急性心梗 17 例, 急性室间隔穿 孔 12 例 , 慢 性 室 间 隔 穿 孔 3 例 , 主 动 脉 球 囊 反 搏 (IABP)12 例, 合并心绞痛 39 例, 合并冠心病 3 支病 变 27 例, 2 支病变 9 例, 单支病变 8 例, 左主干 5
2720
基底部, 仍然从心腔面穿出到心外膜面。 最后, 将缝 线依次打结。 1.2.3 Jatene 术式 心脏跳动下平行于左冠状动脉前 降支(LAD)并旁开 1.5 cm 左右切开左心室,避免损伤 前乳头肌, 清除血栓, 用双头编织针按后前位方向在 室间隔梗死部位行水平褥式折叠缝合 2 ~ 4 针, 打结 后缩小室间隔, 在室壁瘤组织和正常心肌交界部位 做荷包缝合, 收紧并结扎缝线, 若左心室缺口直径小 于 2.5 cm, 可直接做线性缝合, 大于 2.5 cm 须补片。 1.2.4 Dor 术式 左心室切口同 Jatene 术式, 用 2-0 Prolene 线在室壁瘤的瘢痕 组 织 与 室 间 隔 和 游 离 壁 间 做荷包缝合, 将室间隔梗死部位旷置于左心室腔外, 收紧荷包, 再用 Dacron 补片修补左心室缺口。 1.3 统 计 学 方 法 计 量 资 料 用 x ± s 表 示 , 使 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 配对资料用 t 检验, 多个时间点 的均数与术前对比采用 Student t 检验 。 2 结果
该手术方法使心室呈明显的狭长型, 改变了其正常 几何形状, 左室容量减少, 亦改变了室壁瘤以外区域 不同层次心室肌的正常收缩方向, 心室功能恢复不 满 意 , 手 术 病 死 率 可 高 达 9.8% ~ 18%[7]。 Jatene 和 Dor 为更为合理的左心室几何成形术。 Jatene 术式通 过折叠室间隔、环缩左心室前壁, 恢复左心室的锥形 结构, 使心肌纤维的走行正常且恢复左心室的正常 大小, 消除室间隔的反常运动, 使左心室恢复到心梗 后未扩张状态; Dor 术式通过环缩左心室前壁和旷置 梗死的室间隔, 也能达到该目的, 从而明显改善心功 能。 它有以下优点: (1)合适大小的补片环缩关闭扩 大了的室壁瘤内口排外瘤体, 缝合时在瘤体上的针 距大于在补片上的针距, 这样可以良好地环缩室壁 瘤的内口, 从解剖上更生理性地重建左心室的几何 形状, 恢复各层次心室肌的正常收缩方向, 更有利于 心室功能的恢复; (2)因有心内补片, 瘤体不再直接 承受左室腔内压力,不需要褥式垫片或毡条而只要直 接连续缝合关闭左心室, 减少了出血和渗血; (3)大 室壁瘤常累及大面积室间隔,只有通过心脏内补片才 能将室间隔梗死区排外,补片还同时将有附壁血栓的 心室粗糙面完全隔离到心腔外,排外了极容易形成血 栓的 “基地”, 避免了以后再次形成血栓和栓塞的可 能。 McCarthy 等[8]提出巨大室壁瘤手术方法上还可先 用内荷包缝缩内口,如内口小于 3 cm, 直接缝合瘤壁 关闭左室,如内口仍大于 3 cm,再 同 样 用 一 补 片 隔 离 瘤体。 本组 16 例采用 Dor 术式,术后左心室前后径和 容 积 尤 其 是 左 心 室 收 缩 末 期 容 量 从 术 前 的 (69.12 ± 9.2) mm 减 小 到 (55.24 ± 7.13) mm, 明 显 改 善 , 效 果 良好。 研究表明,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与生存率直接 相 关 [9]。 我 们 体 会 , Dor 术 式 比 Jatene 术 式 更 容 易 操 作、简单, 但荷包缝合时应注意左心室不能过大或过 小, 过大远期效果差, 过小术后发生低心排。 左心室 几何重建对手术技术要求高, 难度大, 具有一定的挑 战性。 国外报道, 该手术病死率最低为 7% 。 [10]
左 室 室 壁 瘤 通 常 在 发 生 AMI 后 ,LVA 形 成 后 导 致左心室扩大, 收缩力下降, 左心室舒张末压力、室 壁张力和心肌耗氧均增加, 未梗死心肌受累扩张, 左 心室进一步扩张, 形成恶性循环, 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内科保守治疗 5 年生存率为 47%, 而 10 年生存率仅 为 18%[5]。 目前, 只有通过室壁瘤切除术才能阻断这 种恶性循环。 LVA 的外科全面治疗要解决 2 个问题, 即 切 LVA 后 左 室 重 建 和 使 有功能的剩余心肌再血管 化。 我们采用先切除 LVA 后搭桥的原因是为避免附壁 血栓脱落, 若无血栓也可先搭桥后切 LVA。 Mills 等[6] 报告 LVA 切除联合(LIMA)和 LAD 搭桥患者其 5 年生 存率为 88%;大隐静脉和 LAD 吻合者其 5 年生存率为 72 %; LAD 未搭桥者其 5 年生存率为 65%。
作 者 单 位 :510080 广 州 市 , 广 东 省 医 学 科 学 院 , 广 东 省 人 民 医 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外科
例。 室性心律失常 8 例, 左室血栓 5 例, 二尖瓣关闭 不 全 6 例 , 主 动 脉 瓣 关 闭 不 全 1 例 。 高 血 压 病 28 例 , 糖 尿 病 9 例 ,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LVEF) (34.7 ± 12.3)%。 47 例患者其中, 25 例行室壁瘤切除术和线 性修补术,16 例行室壁瘤切除术加左室成形术, 2 例 行直接逢闭术, 2 例行非体外循环室壁瘤夹闭术。 34 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5 例行室间 隔穿孔修补, 二尖瓣置换 4 例, 二尖瓣整复 2 例, 主 动脉瓣置换 1 例, 左室血栓取出术 5 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在常温或浅低温体外循环下 进 行 ,置 Swan-Ganz 导 管 , 并 在 同 侧 颈 内 静 脉 放 置 双 腔静脉插管, 监测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压、 肺动脉楔 压以及心输出量。 经前正中开胸,纵劈胸骨。 采用胸膜 外 法 游 离 左 侧 乳 内 动 脉 (LIMA),同 时 游 离 大 隐 静 脉 (SVG)备用。 左心室前壁与壁层心包粘连时用电刀分 离, 如果粘连广泛、 分离困难时可在开始体外循环后 再分离。 探查判断是否需要处理室壁瘤 ,薄壁室壁瘤 开始转机后局部塌陷,明确室壁瘤后采取以下术式。 1.2.1 三明治缝合术 该术式是于正常心肌和坏死 心肌交界处切除室壁瘤,以两条心包或涤纶补片为垫 片, 将左心室的切口直接进行缝合。 该术式的优点: 术式简单, 避免在心腔内使用人工材料。 缺点是明显 减小了功能性左心室腔和造成左心室几何结构的扭 曲, 而且不能消除室间隔的反常运动。 1.2.2 折叠术 折叠术是指纵行切开室壁瘤,于上半 室 壁 瘤 壁 的 基 底 部 和 边 缘 分 别 以 带 垫 片 2-0 Prolene 缝线行褥式缝合,缝针从心腔面穿出到心外膜面, 然 后将缝线的另一端分别缝于下半室壁瘤壁的边缘和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2009 Nhomakorabea 第 25 卷 第 16 期
2719
左室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谢斌 郭惠明 吴若彬 郑少忆 黄劲松 黄克力 麦明杰 张晓慎
摘 要 目的:总结 47 例室壁瘤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 方法: 1992 年 7 月至 2009 年 3 月, 共 47 例 患者行室壁瘤的外科治疗, 其中男 31 例, 女 16 例, 平均年龄(66.42 ± 7.4)岁, 急性心梗 17 例, 急性室间隔穿孔 12 例 ,慢性室间隔穿孔 3 例,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12 例, 合并心绞痛 39 例, 合并冠心病 3 支病 变 27 例 , 2 支 病 变 9 例, 单支病变 8 例, 左主干 5 例。 室性心律失常 8 例, 左室血栓 5 例,二尖瓣关闭不全 6 例, 主瓣关闭不全 1 例。 高 血压病 28 例, 糖尿病 9 例,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34.7 ± 12.3)%, 47 例患者其中, 25 例行室壁瘤切除术和线性修 补术, 16 例行室壁瘤切除术加左室成形术, 2 例行直接逢闭术, 2 例行非体外循环室壁瘤夹闭 术。 34 例同时行冠状 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5 例行室间隔穿孔修补, 二尖瓣置换 4 例, 二尖瓣整复 2 例, 主动脉瓣置换 1 例, 左室血 栓取出术 5 例。 结果:手术死亡 8 例,病死率 17%。 原因为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145 ± 23) min, 阻断升主动脉(88 ± 26) min。 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 26 ~ 78 h, ICU 停留 3 ~ 7 d。 二次开胸止血 2 例, 肺部感染 5 例, 切口感染 3 例, 下肢深部血栓 1 例, 室性心率失常 2 例。 左室舒张末内径术前(67.12 ± 5.7)mL, 术 后(56.19 ± 8.13) mL, 术后 3 个月(54.34 ± 4.7) mL, 术后 6 个月(53.65 ± 6.78) mL。 比术前明显减少,P < 0.01。 LVEF 前 为 (34.7 ± 12.3)%, 术 后 为 (49.2 ± 13.6)%, 术 后 3 个 月 和 6 个 月 的 平 均 LVEF 分 别 为 (52.3 ± 14)% 和 (53.2 ± 12)%,明显高于手术前,P < 0.01。 结论: 冠心病室壁瘤切 除术同时再血管化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加适宜的 左室重建,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有效方法, 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