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 EN 573-3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

合集下载

en aw 2017a 标准号

en aw 2017a 标准号

en aw 2017a 标准号EN AW 2017A是一种铜合金,也称为高强度铜铝合金。

它是根据国际标准制定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EN AW 2017A的标准号、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以及一些常见的应用。

EN AW 2017A的标准号为EN 573-3:2009,属于EN 573系列标准的一部分。

这个标准涵盖了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以及其它与铝相关的指导原则。

EN AW 2017A标准号的最后一位"A"代表这种铝合金的特定化学成分和特性,与其它变种的铝合金有所区别。

EN AW 2017A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铝、铜、镁和锌等元素。

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处理响应能力。

它的铜含量给予了其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在室温和高温下都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而镁和锌元素的添加则增加了其强度和硬度,使其成为一种高强度合金。

EN AW 2017A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高强度、硬度和塑性。

通常情况下,它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240 MPa,屈服强度为110 MPa。

此外,EN AW 2017A还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蠕变性能,适用于需要承受高应力和长期使用的应用。

在加工性能方面,EN AW 2017A具有较好的可加工性。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如锻造、轧制、拉伸和挤压等。

这种铝合金还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可以方便地进行铣削、钻孔和车削等工艺。

由于其低准则杂质含量和均匀的金相组织,EN AW 2017A合金易于加工,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EN AW 2017A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电子等。

由于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它常用于制造各种复杂结构的零件和组件。

在航空航天领域,它被广泛用于制造飞机结构和发动机部件。

在汽车工业中,EN AW 2017A被用于制造车身零件和发动机部件,以提高燃油效率和减轻整车重量。

总结起来,EN AW 2017A是一种热处理响应能力和机械性能优异的铝合金。

铝合金各牌号化学成分含量

铝合金各牌号化学成分含量

铝合金各牌号化学成分含量
铝合金的牌号化学成分含量各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铝合金牌号的化学成分含量:
1. 1000系列铝合金:纯铝,含铜含铁量低于0.5%,其它元素含量小于0.5%。

2. 2000系列铝合金:含铜为主要合金元素,通常含铜约为2-7.5%,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铁、镁、锰等元素。

3. 3000系列铝合金:主要合金元素为锰,含锰量为1-1.5%,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铜和铁。

4. 5000系列铝合金:含镁为主要合金元素,含镁量为2-7%,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铜和铁。

5. 6000系列铝合金:主要合金元素为硅和镁,其中硅含量为0.4-0.8%,镁含量为0.8-1.2%,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铜和锰。

6. 7000系列铝合金:含锌为主要合金元素,通常含锌约为2-7%,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铜、铁和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些常见铝合金牌号的化学成分含量范围,具体不同品牌和规格的铝合金产品可能会有所差异。

对于具体的牌号和要求,建议查阅相应的材料标准或咨询专业的材料供应商。

1-8系铝合金牌号化学元素

1-8系铝合金牌号化学元素

1-8系铝合金牌号是根据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及其性能来划分的。

每个系列的铝合金都具有特定的主要合金元素,这些元素显著影响了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等。

以下是各系列铝合金的主要成分及其特点:1系铝合金(纯铝):主要成分:铝(Al)含量高达99.00%以上。

特点: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好,焊接性能好,强度低,不可热处理强化。

生产过程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2系铝合金(以铜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含铜量在3-5%之间,也可能添加锰、镁、铅和铋以改善切削性。

特点:强度较高,尤其是经过热处理强化的2014合金,但晶间腐蚀倾向严重。

主要用于航空工业、螺丝制造业以及要求较高温度使用的场合。

3系铝合金(以锰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含锰量在1.0-1.5%。

特点:不可热处理强化,但塑性好,耐腐蚀性能好,焊接性能好,中等强度。

在工业上应用广泛。

4系铝合金(以硅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含硅量在4.5-6%之间。

特点:热处理不可强化,但含有铜的合金可以通过热处理强化。

主要用于建筑和工业领域。

5系铝合金(以镁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含镁量较高。

特点: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焊接性能好。

主要用于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制造。

6系铝合金(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镁和硅的含量较高。

特点:既有良好的强度,又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

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领域。

7系铝合金(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含锌量较高。

特点:高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

主要应用于航空工业和高级运动器材。

8系铝合金(以其他元素如镍、钴、铬等为主要合金元素):主要成分:含镍、钴、铬等元素。

特点:根据所含元素的不同,可能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

用途多样,包括航空、汽车、电子等行业。

每个系列的铝合金都有其特定的牌号,如1系的1060、2系的2017、3系的3003、4系的4004、5系的5052、6系的6063、7系的7075等。

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铝合金锭化学成分表
压铸用铝合金之成分
压铸铝合金之机械性能
压铸铝合金之特性及用途
压铸铝合金之机械性能
压铸铝合金之特性及用途
国标ADC12铝锭铜1.5-3.5% 硅9.5-12% 镁0.3%以下锌1.0%以下铁1.0%以下锰0.5%以下余量铝
国标ADC10铝锭铜2.0-4.0% 硅7.5-9.5% 镁0.3%以下锌1.0%以下铁1.0%以下锰0.5以下余量铝国标ADC6铝锭铜0.1% Max 、硅1.0% Max、镁2.6-4.0 %、锌
0.4 %Max 、铁0.8 %Max、锰0.4-0.6 、镍0.1 %Max 余量铝
国标YLD102铝锭铜0.3%Max 、硅10.0-13.0% 、镁0.25%Max、锌0.1 %Max 、铁0.9%Max、锰0.4%Max 、铬0.1 %Max 余量铝
国标A356.1铝锭铜0.25%Max 、硅6.5-7.5% 、镁0.25-0.45%、锌0.35 %Max 、铁0.5%Max、锰0.35%Max 、钛0.25 %Max 余量铝
国标A380铝锭铜3.0-4.0%、硅7.5-9.5% 、镁%、锌2.0-3.0%、铁1.0%Max、锰0.50%Max 、锡0.20 %Max 余量铝可按客户提供金属元素;生产不同牌号的铝合金锭
铝合金机械性能
铸造用铝合金之成份及特性
压铸用铝合金之成份及特性
铸造铝合金的代号和化学成分GB8733-88
二.日本工业标准 JIS H5302:2000
日本压铸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日本压铸铝合金机械性能表。

《欧盟铝材产品标准译文集》目录

《欧盟铝材产品标准译文集》目录

《欧盟铝材产品标准译文集》目录第一章基础标准1.EN 515:1993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状态代号2.EN 573-1:2004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化学成分和产品形式第1部分:数字牌号体系3.EN 573-2:1994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化学成分和产品形式第2部分:化学元素符号牌号体系4.EN 573-3:2009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化学成分和产品形式第3部分:化学成分和产品形式5.EN 573-5:2007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化学成分和产品形式第5部分:产品代号6.EN 575:1995铝及铝合金熔制中间合金7.EN 602:2004 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用于食品包装的半成品化学成分8.EN 1780-1:2002铝及铝合金重熔用、中间合金用、铸造用铝合金锭牌号第1部分:数字牌号体系9.EN 1780-2:2002铝及铝合金重熔用、中间合金用、铸造用铝合金锭牌号第2部分:化学元素符号牌号体系10.EN 1780-3:2002铝及铝合金重熔用、中间合金用、铸造用铝合金锭牌号第3部分: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11.EN 12258-1:1998铝及铝合金术语和定义第1部分:一般术语12.EN 12258-2:2004铝及铝合金术语和定义第2部分:化学分析13.EN 12258-3:2003铝及铝合金术语和定义第3部分:废料14.EN 12258-4:2004铝及铝合金术语和定义第4部分:铝工业残余15.EN 12392: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抗压设备用产品的特殊要求16.EN 14287:2004铝及铝合金包装和包装元件制造用产品的化学成分特殊要求17.EN 14361:2004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金属熔体取样18.EN 14392:2007铝及铝合金与食品接触的阳极化处理产品的要求19.EN 15530:2008铝及铝合金铝产品环境因素确定标准相关内容的一般性指南第二章板、带、箔标准20.EN 485-1:2008+A1:2009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21.EN 485-2:2008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2部分:力学性能22.EN 485-3:2003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3部分:热轧产品的尺寸和形位偏差23.EN 485-4:1993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4部分:冷轧产品的尺寸和形位偏差24.EN 541:2006 铝及铝合金罐、密封容器和盖用轧制产品25.EN 546-1:2006铝及铝合金箔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26.EN 546-2:2006铝及铝合金箔第2部分:力学性能27.EN 546-3:2006铝及铝合金箔第3部分:尺寸偏差28.EN 546-4:2006铝及铝合金箔第4部分:特殊性能要求29.EN 683-1:2006 铝及铝合金翅片坯料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30.EN 683-2:2006 铝及铝合金翅片坯料第2部分:机械性能31.EN 683-3:2006 铝及铝合金翅片坯料第3部分:尺寸和形位偏差32.EN 851:1995 烹饪器具用铝及铝合金圆片和圆形坯料33.EN 941:1995 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圆片及圆形坯料34.EN 1386:2007 铝及铝合金花纹铝板35.EN 1396:2007 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涂层带材36.EN 12482-1:1998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再轧制用坯料第1部分:热轧用坯料37.EN 12482-2:1998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再轧制用坯料第2部分:冷轧用坯料38.EN 13981-2:2004铝及铝合金铁路结构用产品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第2部分:厚板与薄板39.EN 14121:2009铝及铝合金电工用薄板、带和厚板40.EN 14286:2008铝及铝合金危险品的存储和运输罐用可焊接轧制产品第三章管、棒、型材标准41.EN 754-1: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42.EN 754-2: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43.EN 754-3: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3部分:圆管尺寸和形位偏差44.EN 754-4: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4部分:方棒尺寸和形位偏差45.EN 754-5: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5部分:矩形棒尺寸和形位偏差46.EN 754-6: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6部分:六角棒尺寸和形位偏差47.EN 754-7: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7部分:无缝管尺寸和形位偏差48.EN 754-8:2008铝及铝合金冷拉棒材和管材第8部分:穿孔管材尺寸和形位偏差49.EN 755-1: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50.EN 755-2: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51.EN 755-3: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3部分:圆棒尺寸和形位偏差52.EN 755-4: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4部分:方棒尺寸和形位偏差53.EN 755-5: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5部分:矩形棒尺寸和形位偏差54.EN 755-6: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6部分:六角棒尺寸和形位偏差55.EN 755-7: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7部分:无缝管尺寸和形位偏差56.EN 755-8: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8部分:穿孔管尺寸和形位偏差57.EN 755-9:2008铝及铝合金挤压棒材、管材和型材第9部分:型材尺寸和形位偏差58.EN 1715-1:2008铝及铝合金拉制坯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一般要求和技术条件59.EN 1715-2:2008铝及铝合金拉制坯第2部分:电工用产品的要求60.EN 1715-3:2008铝及铝合金拉制坯第3部分:机械用(不包括焊接)产品的要求61.EN 1715-4:2008铝及铝合金拉制坯第4部分:焊接用产品的要求62.EN 12020-1:2008铝及铝合金 EN AW-6060、EN AW-6060精密挤压型材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63.EN 12020-2:2008铝及铝合金 EN AW-6060、EN AW-6060精密挤压型材第2部分:尺寸和形位偏差64.EN 13958:2008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冷拉圆形盘管65.EN 13981-1:2003铝及铝合金铁路结构用产品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第1部分:挤压产品66.EN 14024:2004 嵌接隔热条(胶)的金属型材机械性能要求、验证和评估测试67.EN ISO 15546:2007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铝合金钻管第四章锻件及锻坯标准68.EN 586-1:1997铝及铝合金锻件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69.EN 586-2:1994铝及铝合金锻件第2部分:力学性能和其他性能要求70.EN 586-3:2001铝及铝合金锻件第3部分:尺寸和形位偏差71.EN 603-1: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锻坯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72.EN 603-2: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锻坯第2部分:力学性能73.EN 603-3:2000变形铝及铝合金锻坯第3部分:尺寸和形位偏差74.EN 604-1:1997铸造铝及铝合金锻坯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75.EN 604-2:1997铸造铝及铝合金锻坯第2部分:尺寸和形位偏差76.EN 13981-4:2006铝及铝合金铁路结构用产品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第4部分:锻件第五章铝及铝合金废料标准77.EN 13920-1: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部分:一般要求取样和检验78.EN 13920-2: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2部分:纯铝废料79.EN 13920-3: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3部分:导线和电缆废料80.EN 13920-4: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4部分:由单一变形合金构成的废料81.EN 13920-5: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5部分:由同系列两种或更多种变形合金构成的废料82.EN 13920-6: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6部分:由两种或更多种变形合金构成的废料83.EN 13920-7: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7部分:由铸件组成的废料84.EN 13920-8: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8部分:供铝分离工艺用的切碎工艺中产生的有色金属碎料85.EN 13920-9:2003 铝及铝合金废料第9部分:有色金属碎料的铝分离工艺中产生的废料86.EN 13920-10: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0部分:由使用过的铝制饮料罐组成的废料87.EN 13920-11: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1部分:铝铜散热器废料88.EN 13920-12: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2部分:由单一合金构成的车床切屑废料89.EN 13920-13: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3部分:由两种或多种合金构成的混合切屑废料90.EN 13920-14: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4部分:旧的铝制包装件组成的废料91.EN 13920-15: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5部分:去除涂层的旧铝包装件废料92.EN 13920-16:2003铝及铝合金废料第16部分:由撇渣、浮渣、溢出物和金属粒子组成的的废料第六章其他标准93.EN 486:2009铝及铝合金挤压用锭坯94.EN 487:2009铝及铝合金轧制用锭坯95.EN 576:2003 铝及铝合金重熔用铝锭96.EN 577:1995 铝及铝合金液态金属97.EN 12206-1:2004 油漆和清漆建筑用铝及铝合金涂层第1部分:粉末喷涂涂层98.EN 12487:2007/AC:2008金属的腐蚀保护铝及铝合金漂洗和不漂洗铬酸盐转化涂层99.EN 13981-3铝及铝合金铁路结构用产品检验和交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铸件。

铝合金材料成分标准

铝合金材料成分标准

8.0~10.0
≤0.75 2.5~3.5 0.1~0.5 0.1~0.5
≤0.50 ≤3 ≤0.2 ≤0.35
其余
≤0.3 ≤1.2 ≤0.2 ≤0.1 ≤0.15 其余
≤0.50 ≥280 ≥3.5 ≥160 ≥240 ≥2.5 140-240
ADC10(JIS) 7.5-9.5 ≤0.75 3.0-4.0 ≤0.5 ≤0.1
400ppm


编制/日期:
核/

≤0.5 ≤1
≤0.2
其余
≥228 ≥1.5 ≥157
ADC12(JIS)
9.6~12 ≤0.75 1.5~3.5 ≤0.5 ≤0.3
≤0.5 ≤1 ≤0.2 ≤0.3
其余
≥225 ≥1.5 ≥154
GD-ALSi12(DIN 10.5~12
EN1706)
≤0.75 ≤0.10 0.3~0.55
≤0.15 ≤0.2
UNI7363(Italy) 10~12 ≤0.75 1.5~2.5 ≤0.55 ≤0.3 ≤0.15 ≤0.45 ≤1.7 ≤0.2 ≤0.285 ≤0.2 其余 0.05 ≤0.25 ≥230 ≥1.5 ≥140
A380(USA) 7.5~9.5 ≤0.75 3.0~4.0 ≤0.5 ≤0.1
ALSi9Cu3 (DIN1725)
铝合金材料标准
化学成份 (%) Mg Cr Ni Zn Pb Sn
版本:B0元素含量 延伸极 率 屈服极限 布氏硬度
每项
总计
限Rm
Rp0.2[M A50m pa]
HBS
疲劳强度
m%
0.3
0.15 0.45
1
0.1

铝合金各国牌号对照及化学成分表

铝合金各国牌号对照及化学成分表
Al-Si5Fe Al-Si6Cu4Fe
Al-Si8Cu3Fe
Al-Si9 Al-Si12(Fe) Al-Si10Mg(Fe) Al-Si8Cu3 Al-Si9Cu3(Fe) Al-Si9Cu3(Fe)(Zn) Al-Si11Cu2(Fe) Al-Si11Cu3(Fe) Al-Si12Cu1(Fe) Al-Si17Cu4Mg
JIS H 5302 - 2006
JIS H 5302 - 2006
JIS H 5302 - 2006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ISO 3522 - 2007
挤出用铝合金 标准
EN 573-3 EN 573-4 EN 573-3 EN 573-3 EN 573-3
Al Si8Cu3 Al Si9Cu1Mg Al Si9Cu3(Fe) Al Si9Cu3(Fe)(Zn) Al Si11Cu2(Fe) Al Si11Cu3(Fe) Al Si12(Cu) Al Si12Cu1(Fe) Al Si12CuMgNi Al Si17Cu4Mg
压铸用铝合金 标准
GB/T15114 GB/T15114 GB/T15115 GB/T15114 GB/T15114 GB/T15114 GB/T15114 GB/T15114

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铝合金的化学成分
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可以根据具体的合类型和应用领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见的铝合金及其典型化学成分:
2xxx系列合金(铝铜合金):
-2024铝合金:铝(Al)90.7%、铜(Cu):4.5、镁(Mg):1.5、锌(Zn):0.%、其他元素。

3xxx列铝合金(铝锰合金):
300铝合金:铝(Al):986%、锰(Mn):1.2%、其他元素
5xxx系列铝合金(铝镁合金):
505铝合金:铝(Al):97.%、镁(Mg):2.%、其他元素。

6xxx列铝合金(铝硅镁合金):
1铝合金:铝(Al):97.9%、硅Si):0.6%、镁(Mg):1.%、其他元素。

7系列铝合金(铝锌合金):
5铝合金:铝(Al):90.7%、锌(Zn):56%、镁(Mg):25%、铜(Cu):1.6、其他元素。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常见铝合金的典型化成分,具体的合金成分可能因制造商和应用领域而有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铝合金的成分会根据所需的性能和特定求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标准EN573-3:1994
德国标准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形状
本欧洲标准于1994-08-17被CEN接受。

CEN成员要求遵守CEN/CENELEC商业规定,在该规定中的条款规定,不得对该欧洲标准作任何修改。

本标准有三种语言文本(英,法,德)。

由CEN成员自行翻译成其本国文字并通知中央秘书处的文本与正式文本有同等地位。

国家标准机构的CEN成员为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目录
前言
1.使用范围
2.标准参考
3.化学成分的限定
4.书写方式的规定
5.合金的标记
6.元素的顺序
7.整数规则
表格1:铝——系列1000
表格2:铝合金——系列2000—AlCu
表格3:铝合金——系列3000—AlMn
表格4:铝合金——系列4000—AlSi
表格5:铝合金——系列5000—AlMg
表格6:铝合金——系列6000—AlMgSi
表格7:铝合金——系列7000—AlZn
表格8:铝合金——系列8000—其它
前言
本欧洲标准由CEN/TC132“铝和铝合金”部门编写。

在其工作项目的框架内,CEN/TC132被指定负责以下标准的制订。

EN573-3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3部分:化学成分
该标准为4个标准的一部分。

其它标准如下:
EN573-1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1部分:数字标记系统EN573-2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2部分:带化学符号的标记系统
EN573-4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分和半成品的形式—第4部分:产品形式CEN/TC132于1992年10月20-21日在巴黎开会并决定将CEN成员的现有文本正式表决。

本欧洲标准必须保持国家标准的状态,或通过出版标志文本或通过承认至1995年2月,与此标准可能相冲突的国家标准必须至1995年6月收回。

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奥地利,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英国。

1.使用范围
EN573标准的该部分规定了铝和铝-锻造合金的化学成分的极限。

铝和铝-锻造合金的化学成分的极限完全与有关的在美国铝协会注册登记的合金相符合。

注:一些登记的铝合金可能会是某一专利或专利申请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半成品和相关的初加工材料(如可轧制,可挤压的或锻造初加工材料)。

2.标准参考
EN573-1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份和半成品的形状——第1部分:数字符号系统。

EN573-2
铝和铝合金—化学成份和半成品的形状——第2部分:带化学符号的标记系统。

3.化学成分的极限
铝和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的规定在表格1中用百分比表示其含量。

在给出的化学成分的极限中是关于添加物的最大含量,即间隔或最小值。

对于非合金铝,则规定了铝的最小值,而铝合金则规定为其余。

“铝”和“其它添加物”的例外的情况通常是为了分析元素和为特定的极限值而规定的。

4.书写方式的规定
4.1 在本标准中说明的合金元素和杂质的极限须用以下带%的小数点表示。

—0,001%以下……………………………………….. 0.000X;
—0,001%至0,01%以下……………………………………….. 0.00X;
—0,01%至0,01%以下:
—非合金
通过提纯制造的铝…………………………….. 0,0XX
—其它…………………………………………….. 0,0X
—0,10%--0,55% ………………………………….. 0,xx
—超过0,55%……………………………………... 0,X; X,X;XX,X 例外情况:Fe+Si在1XXX系列成分中的总极限值必须以0,XX或1,XX形式表示。

4.2非合金,通过提纯制造的铝的铝含量等于100,00%和所有其它金属元素总和
之间的差别。

因此应考虑在总和前面3位小数点并将减法前面的第二个小数点变为整数。

对于不是通过提纯制造的非合金铝,铝含量差别在100,00%和所有其它金属元素之间。

因此应考虑在总和的前面设两个小数点。

5.合金的标记
由4位数组成的数字标记系统和带化学符号的交替使用的标记系统在EN573-1和EN573-2中有描述。

数字标记系统和带化学符号的标记在表格1-8中有说明。

由4位数组成的国际数字系统得以优先使用。

带化学符号的标记只作为参考。

6.元素的顺序
在本标准中规定的合金元素和杂质的极限按以下顺序给定:硅,铁,铜,锰,镁,铬,镍,锌,….钛,其它元素—单个,其它元素—总共,铝。

附加的带有极限值的特殊铝元素将按它们化学符号的字母顺序加在锌和钛之间或作为脚注。

7.四舍五入原则
在说明化学分析的检验结果时,说明每个在本标准中列出元素的结果的数字必须含有同样数量的小数点,正如在本标准中作为要求规定的一样。

非合金
铝须按4.2中所描述的方法来计算其铝含量。

必须用以下四舍五入规则以取得与本标准的一致:
a)当在最后考虑的小数点后的数字小于5时,它可保持不变。

b)当在最后考虑的小数点后的数字大于5或5后面至少有一个不为0的数
字,则该点提高1位。

c) 当在最后考虑的小数点后的数字为5而其后为0时,当其为整数时,则最后的小数点保持不变。

当其不为整数时,则提高1位
表1:铝1000系列
表6:铝合金6000系列-Al MgSi
表7:铝合金7000系列-AlZn
表8:铝合金8000系列-其它
表格1-8的脚注
1)“其它添加剂”的总和,其单个含量为0,010%或更多,应在总和前用两个小数点表示。

2)对于不是通过提纯制作的非合金铝,其铝含量的差别在100,00%和所有其它金属元素总和之间,作为单独元素存在于0,010%或更多的容量级中,应考虑在总和前加两个小数点。

3)对于通过提纯制作出的非合金铝,其含量等于100,00%和所有其它金属元素总和之间的差。

应考虑在总和之前加三位小数点,并将减法前面的总和在第二个小数点上四舍五入。

4)0,0008 max. Be 只用于焊条和药芯焊条。

5)0,20-0,6 Bi; 0,20-0,6 Pb
6) 0,20 max Zr+Ti 的总极限值适用于锻造或挤压产品。

当制造商和用户之间对该值达成协议时。

7)0,40-0,7 Bi; 0,40-0,7 Pb
8) Zr+Ti 的0,25最大极限值适用于锻造或挤压产品。

当制造商和用户之间对该值达成协议时。

9) 0,08-0,20Zr; 0,08-0,25 Zr+Ti
10) 0,25-0,40 Ag
11) 0,20 Bi; 0,8-1,5 Pb; 0,20Sn
12) 2,2-2,7 Li
13) 1,7-2,3 Li
14) 包括所有列出的未说明极限值的元素。

15) 0,003 max.Pb
16) 0,40-0,7 Bi; 0,40-1,2 Pb
17) 0,20 max. Zr+Ti
翻译:黄剑日期:2003-11-10
校对:廖雄志日期:2003-1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