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

中国近代史材料解析题精解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

《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2 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

《鸦片战争》资料

材料3 “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请回答:

(1)材料1、2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1和材料2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解题分析】

这是几则反映鸦片战争的史料,设问一要求概括出材料1、2分别反映什么历史现象,是考查阅读、概括和提炼能力。材料1不难看出清朝官员吸食鸦片情况严重;材料2以“规银”“系与……官员”等词可以看出是贿赂官员。设问二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指明材料1和材料2是何关系?可以看出是互为因果关系,官员吸鸦片导致腐败受贿,而受贿又方便了鸦片走私。设问三要求概括出材料3反映了什么问题,也是考查理解与提炼能力。设问四要求答出三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难度加大,涉及哲学上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原理,从鸦片走私、官员吸食、贪污受贿等现象上透视出晚清政治腐败这一本质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李鸿璋奏折:“窃自同治元年(1862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引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2 近日财用极绌,人所共知。……现在厂漕课税正供之外,添出厘金、捐输上款。百万罗掘,仍不足用。捐输所得无几,流弊甚大;而内地厘金,又为半税所绌。如铜铁、羽呢、洋布等类,皆关民生日用,洋船转运迅捷,输纳又仅半税,于是奸民包揽冒编,大宗货物皆免厘金,因税则载在和约,无可议加,以至彼此轻重悬殊,商民交困,从爵渊鱼之喻,何堪设想!丁日昌拟设厂造耕织机器,曾国藩与臣叠奏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皆为内地开拓生计起见,盖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又铜铁铅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臣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船铁路自为转运。但命名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臣迫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璋《筹议海防折》(1874年)请回答:

(1)材料1、2体现出李鸿章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概括材料2并指出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主要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不能摘抄原文),你如何评价?

【解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材料中出现的时间(1862年、1874年)和人物(李鸿章、丁日昌、曾国藩)和“仿造洋机器”、“试办招商轮船”等可以判断出是有关洋务运动的史事,那么应该联系教科书中的洋务运动的叙述,包括洋务运动的时间、人物、内容、评价等。第一问从材料1、2中体现出李鸿章奏折中的相同之处,可以看出他无论是创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都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西方机器、创办近代化的企业。材料1讲的是创办军事工业,材料2则奏请发展民用工业以辅佐军事工业,原因是军事工业发展面临资金困难等。第二问李鸿章创办民用企业基于哪些方面考虑,从材料2中可以概括出来。至于“你如何评价?”其实也可以联系教科书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注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加以评述。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南宋)赵汝适《诸番志》流求国条谓:“泉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公元171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那里建造了房屋两百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公元1290年前,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以周岁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另无科差。”

陈碧笙《台湾地方史》材料2 (166年)四月二十六日,(郑)成功命使者以书告曰:“……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珍宝)不急之物,悉听而归。执事(荷兰殖民军统帅)不听,可揭红旗请战,余亦立马经观,毋游而不决也。生殆之权,在余掌握中,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唯执事图之。”

连横《台湾通史》卷1《开辟纪》材料3 台湾人民听说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写了声讨卖国贼李鸿璋的檄文,贴于彰化县署前:“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有赋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刑(兵)部尚书孙毓汶也,吏部侍朗徐用仪也。……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海外二百余年戴天不二之台湾,列祖列宗深仁厚泽不使一夫失所之台湾,全输之倭奴!……我台民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璋、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

《中日战争》第6册

材料4 德黑兰会议前,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于11月2日至26日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政府对《宣言》也表示同意。《开罗宣言》于12月1日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公布于世,庄严宣告,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彭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大陆与台湾的什么关系?

(2)分析材料2和材料3,指出反映了什么共同的现象?(3)材料4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提炼等多种能力,就台湾这一热点问题设问,引

导学生注目历史,折射现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设问一要求从材料1答出大陆与台湾有什么关系,从“……隶晋江县”、“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说明台湾在历史上隶属大陆,元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进行有效管辖。设问二就材料2、3概括出反映的共同现象,则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对比、概括能力。材料2郑成功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要求荷兰殖民者撤出台湾,否则兵戎相见。材料3台湾人民得到割台湾于倭奴的消息痛不欲生,反映了无论是爱国将领还是台湾人民都把台湾看成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反对外敌侵占台湾。设问三就材料4反映出什么实质问题,材料4反映二战期间世界主要大国发表《开罗宣言》,庄严宣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满洲、台湾、澎湖”等地归还中国,说明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对台湾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设问四要求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也就是从四则材料中隐含的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即从主权、台湾与大陆关系、国际认同等角度作结论。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摘自张謇《大生纱厂厂约》材料2 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指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唯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之进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兴趣,余悉听民办。謇对于官业之主张,至扩张民业之方针,则当此各业幼稚之时,舍助长外,别无他策。

摘自张謇《宣言就部任时之政策》(19 13年10月)材料3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凡有一地一矿一事视为可经营者,……详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摘自《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卷七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

(2)根据材料2、3说明为发展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

(3)根据材料2简说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以上思想主张说明了什么?【解题分析】

根据引注上的时间和人物可以作出时空判断:是几则关于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下办企业的史料。设问一要求根据材料1说明张謇兴办实业的主要动机,可以回忆课文中对张謇的介绍,他是辛亥革命后最有名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当时中国社会的两大思潮是“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根据材料1张謇办厂“为中国利源计”可以得出他办厂的动机为实业救国。设问二要求根据材料2、3说明为发展中国幼稚的民族工业,张謇提出的重要经济主张和政策。回忆教科书也可以得知张謇认为办实业要“听之民办”、“棉铁主义”等,如果从材料中剔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如“官业……概行停罢”,“扩张民业之方针”等可以看出张謇主张停办“官业”,发展民办实业。根据材料3可以知道张謇经济主张的核心内容。根据“中国内地……资本又不充裕……舍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等语,说明主张引进外资发展中国内地经济,但必须“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设问三据材料2判断张謇在哪一个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可根据引注标明的时间(1913年10月)可以判断为在北洋政府中任要职。“以上思想说明了什么?”根据张謇主张“实业救国”、“维护主权”等,说明他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横滨出版的杂志《开智录》发表……文章(认为)“压之愈力,则起之愈骤,自然之理。故北部山东、直隶之人民,日唱外人之侮我,上天亦代为不平,当联络民气,共竭腕力,顺天之命,尽人之责,幸则杜绝列强,不幸亦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此义和团之所由作也。”

材料2 (孙中山)认为,在义和团的排外主义中表现了“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请回答:

(1)上述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本设问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持何种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解题分析】

此题的评分有较强的开放性特征,注重思维的创新与求异,答案不必拘泥于一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只要提出言之成理的看法,均同等评分。此种形式考虑到学生思维的多维性,对教学无疑会产生良好的影响。设问一要求归纳出两则材料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有何共同之处,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比较、提炼等多种能力。也可以回忆教科书上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同时注意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加以评论,可得知两则材料既指出其有“盲目排外”的一面,又肯定其有反侵略的民族精神和勇气。设问二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的观点进行评论。可以是肯定上述材料观点,也可以是否定,也可以肯定正确之处,又指出不足之处。无论作何种评论,都要结合义和团运动历史背景、斗争目标、历史意义、局限性等角度,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们对袁世凯有很友好的感情和敬意,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与各国公正交往,……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摘自《英国外交部长格雷致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电报》

材料2 在一座已辟为条约口岸的城市,行政管理权一旦由清政府手中转入革命军手中,所征收的税款有被用来支持起义军政府的军事行动或满足其他紧急需求的严重危险,……作为一项临时措施,必须扣留该项收入,听候海关总税务司或领事团的命令。

摘自《英国公使朱尔典致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的信》材料3 各国分遣部队共有45门野战炮和60门机关炮,……他们驻在天津起了稳定形势的作用。

摘自《英国公使馆陆军武官韦乐沛中校的报告》材料4 本国政府在继承采取它迄今所采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正式地呼吁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

摘自《六国领事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当时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中心是什么?

(2)材料2所说的“临时措施”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3所说的“稳定形势的作用”,其目的是什么?

(4)材料4中表达了各国一致的态度怎样?

(5)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问题?

【解题分析】

此题的时空判断较为容易。不难看出这是几则关于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史料。设问一要求根据材料1指出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中心是什么?根据“……对袁世凯很友好……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等语,可以看出英国要保护和扩大在华的经济、政治特权,扶植新的代理人。设问二要求就材料2所说的“临时措施”的实质是什么?从材料2中得知的“临时措施”是指截留海关关税,以防落入革命党人手中,实质是要从经济上扼杀革命的发展。设问三就材料3所说的“稳定形势作用”,其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列强以武力威胁来干涉中国革命,目的是保护列强在华利益。设问四就材料4中表达了各国一致的态度怎样?列强以“中立”为幌子,干涉中国内政,制止革命进一步发展,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设问五要求概括出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问题,难度加大,要求提高到理论的层面,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后果和革命的任务的双重性作出说明。

【参考答案】

1.(1)材料1反映清政府的各级官员吸食鸦片情况严重,材料2反映鸦片贩子贿赂清政府各级官员,以利于走私和倾销鸦片。(2)互为因果关系。由于大部分官员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贪污受贿泛滥;同时官员受贿又反过来为鸦片走私大开方便之门。(3)清政府在道义上对鸦片走私进行禁止,但措施不力,反而滋长了贪污受贿之类腐败现象。(4)鸦片走私,官员吸食,贪污受贿泛滥,使晚清的政治更加腐败。

2.(1)相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西方机器,创办近代企业。

不同:由创办军事工业,发展到创办民用企业。

原因: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资金等困难以及对西方认识的加深。(2)一是不平等条约规定了对外国商品的低税率,便利了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冲击中国传统手工业,导致政府各种税收减少。“财用极绌”。

二是应利用中国的地利,自己创办工矿企业,与洋货争夺市场。“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

三是主要目的是满足军事工业所需经费的资源等。

评价:有进步性,有利于抵制外国经济实力扩张,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且对外国侵略势力也有依赖性,所以不能使中国真正富强。

3.①在南宋时台湾与大陆就有了隶属关系。元朝时中央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台湾正式归属中央。②无论是爱国将领还是台湾人民都把台湾看做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反对外敌对台湾的侵占。③反映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④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不但被历史所证明,而且也为世界所公认。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有深厚的骨肉情义。

4.(1)主要动机是实业救国。(2)材料2、3中主张:基本停办“官业”(官办商业),大力发展民办实业。引进外资,成立合资公司。(3)在尊重中国主权的条件下,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经济,特别是内地经济。(4)据材料2,张謇在北洋军阀政府里任要职。说明张謇是中国近代的爱国的民族资本家。

5.(1)共同之处:都指出义和团的“排外主义”,都肯定其反帝的民族精神和勇气。(2)评论:第一种观点。在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义和团举起反帝斗争的旗帜,是爱国的。它虽然失败,但打击了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材料既指出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的局限性,又肯定其历史作用,评价是公允和客观的。

第二种观点。在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义和团虽举起反帝旗帜,但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笼统的排外性及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义和团运动未能挽救民族危亡,也未能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上述材料过高评价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没有揭示农民的阶级局恨性。其评价不够客观,不合乎实际。

第三种观点。在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统治,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是爱国的。但它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笼统的排外性及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模糊认识。上述材料肯定了义和团反帝爱国精神,但未能从根本上揭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评价既有合理之处,又有不足之处。

6.(1)保护和扩大英国在华的经济、政治特权。(2)截留关税,从经济上制止革命的发展。(3)以武力威胁,保护列强在华利益。(4)干涉中国内政,制止革命进一步发展,对湖北军政府施加压力。(5)帝国主义干涉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若干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辛亥革命促使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材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阶段测试试题(第一、二专题) 专题一: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代中国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始终没有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西方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不仅在中国倾销商品,而且经营了许多企业,不断扩大外资在华的势力,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据统计,1894年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为60.7%,1936年为78.4%。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有明显优势。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避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提倡“实业救国”的张謇,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的最成功的开平煤矿,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资本家已提出问题:“究竟中国纱厂的致命伤是什么?”他们自己回答道:“痛痛快快地说,中国纱厂的唯一致命伤,在于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纱厂一业的复兴与繁荣,必然在现状变化以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命运更为悲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据统计,1949年近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7%。这个数字表明,在109年里,近代工业经济才积累了17%,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毛泽东指出:“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 ——选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材料2: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选自《毛泽东选集》材料3:当丰收的馨香溢满神州大地,甜美的思绪冲涌着人们的心灵,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回首新中国60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当五星红旗与紫荆花旗一起飘扬的时候,当“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唱响的时候,当奥运圣火在北京夜空熊熊燃烧的时候,当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的时候,无数华夏儿女饱含热泪、激情穿越……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景,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选自新华社社评《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明天——献给新中国60华诞》问题1:如何理解“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问题2:如何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流和本质?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我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材料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回答问题: (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 答:“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答: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说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2.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让香港;②赔款二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商埠,英国有权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④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⑤取消清政府的公行制度,两国商人实行自由贸易。 1843年中英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条款规定: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请依据以上资料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材料3.毛泽东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简答/论述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简答题 1、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清朝乾隆后期也出现前朝的“周期律”,开始由盛而衰。其表现有五个方面,期中三个方面是前所有的,如,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清朝的危机其实与前面各个封建王朝一样,出现了改朝换代的迹象,但历史已经没有给中国建立另一个封建王朝的机会。大的世界参照系已经变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到来,将改变中国命运。2、为什么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1840年至1949年,中国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变为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状态。 首先,半殖民地化了。这是从政治主权角度看。主权受侵犯,领土完整遭破坏,成了有其名无其实的国家。 其次,半封建化了。这是从经济基础和经济解构角度看。(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农业经济成为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个部分。(2)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成产关系出现并有所发展。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哪些?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4、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840-1919年的反外来侵略斗争均告失败,原因是: (1)社会制度的腐败。这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统治在进入近代以后,社会制度未变,更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 论述题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材料3: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己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得到一次大解放。 第三,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辛亥革命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若干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辛亥革命促使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说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所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说平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结束。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反帝反封建彻底胜利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别的革命,而只能是并且必须是无产阶级

《中国近代史》试题 共六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套)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鸦片战争后,————————————的矛盾乃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3、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实行制度进行搜刮。 4、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 5、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6、洋务派在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由崇厚建立的。 7、19世纪70至90年代,以形式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8、1885年3月的镇南关大捷,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 9、是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10、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1、风潮在1911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三部分内容。 13、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14、中国话剧是由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淑同、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于年开创的。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选多选少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属于“清未新政”的内容?()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下列事件哪些发生在同一年?() ①清末新政②同盟会的成立③“成都血案”④《朴次茅斯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中法签定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有:() A、公使常驻北京 B、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D、废除公行制度 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那些历史性变化?()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5、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A、始终打着维护共和的旗号 B、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已 C、以分散的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 D、以帝国主义为靠山 6、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芨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表述正确的内容是()。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B、促成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C、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 D、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7、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C、“银贵钱贱”的现象更为严重 D、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8、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的均衡发展 B、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C、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D、打破了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很难说有完全彻底的。所谓彻底,只能说是基本彻底。自沉阶级革命成功的结果足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剥削制度代替旧的剥削制度,而剥削制度的更替,并不需要新旧完全彻底决裂,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协、融合、并存。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贵族头衔,此即革命不彻底的明显例子。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所以说,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材料2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请回答: (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国情阐述及其重要性。 (2)正确认识当今国情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何重大意义? 2.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深刻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各项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战略战术思想、革命根据地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重大意义。 3.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外国有过,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请回答: (1)资产阶级共和国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而必然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4.1952年前后,毛泽东认为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把新民主主义社会当作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主张“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是不符合实际的。 请回答: (1)为什么说“巩固新民主义的秩序”的主张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 (2)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5.薄一波指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始于毛,成于邓”。 试述毛泽东在领导全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答案

一、简答题 1、近代中国是什么性质?分析主要特征? 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控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主不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很缓慢, 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帝国主义国家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 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于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2、列举中国近到时尚发生的学生运动高潮(包括时间、名称、内容、意义)。答:○1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抗议签字,后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工人的结合,是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北京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后来遭到了镇压。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高消耗的到来。 ○31946年12月30日,抗暴运动,全面内战爆发后半年,未抗议驻华美军强暴北大一女学生,北平学生高喊“抗议美军暴行!”“美军退出中国!”的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学生运动是整个民族运动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3、简要介绍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答:○1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2抗日战争时期再根据地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3解放战争时期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4、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复习资料

基础课程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超级强悍) 第一章 一、选择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2、中国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的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思想。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4、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5、鸦片战争前夕,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因素最主要的是封建制度已经衰落。 6、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7、世界历史开始进行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9、清政府与美国侵略者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望夏条约。 10、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英法联军。 11、近代中国,曾统治台湾半个世纪的国家是日本。 12、从中国攫取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得最大的国家是俄国。 13、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是天津条约。 14、首先规定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 15、清朝外务部的前身是总理衙门。 16、英国掌握中国海关管理权长达40余年。 17、将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具体税率,用中英协定方式固定下来的条约是《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 18、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其对中国进行殖民剥削的主要形式是资本 输出。 19、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规定税制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0、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1、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的条约是《马关条约》。 22、帝国主义在中国办报纸、杂志,翻译、出版各种书刊的根本目的是:为帝国主义制造侵 略有理 的舆论。 2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2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强迫中国成为其附属国。 2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7、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致远号。 28、在1885年中法战争中,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清朝将领是冯子材。 29、中法战争期间,击退法舰保卫台湾的将领是刘铭传。 30、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事件是义和团运动。 31、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魏源。 32、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根本的原因是 中国社会制度腐败。

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大全)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简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新解放区(原国统区)3亿多贫苦农民无偿得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 (2)意义:●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得到了解放,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与此同时,依靠土改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骨干量,建立了新中国农村的基层政权,为整个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与稳定奠定了深厚基础。这是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重大胜利。 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民主改革运动? (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3、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同时强调不要四面出击的策略。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重点题

材料分析题: 1.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割辽东半岛,···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拆毁···不准中国人居住 (1)上述三段材料是什么条约的内容? (2)上述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严重影响是什么? 1、(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结果是入侵和反侵略的连锁反问。。。” (1)材料中所说的使中国人···是哪三次战争? (2)请举出两位在“反入侵“的斗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将领 (3)对于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邓世昌、关天培等(3)落后就要挨打(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材料一: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大炮···省时省钱,益国利民 材料二:姚莹认为:···他主张:出“夷之上者,赏给进士。” (1)中国有识之士提出那几个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结合以上材料,对他们提出的军事经济改革思想作一简要评价。3、(1)中国有识之士从兴修水利,重商力,准开矿,辟财源,提倡海运,革除漕运积弊等方面来发展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要内容包括:欲治夷患,必知夷情,承认“夷之长技”才能制夷;“师夷之长技”,关键在“师”;“师夷长技”,要重视人才。 (2)由于顽固派的专权,未能立即发挥大的作用。但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发展的要求,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对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军事经济向近代化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4.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的中英贸易(表格) 材料二:1895—1919年间中外贸易(表格) 材料三;列强对华输出···而到了1919年猛增至14亿日元以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50年代英国···这种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造成上述趋势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经济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你能引申出什么认识? 4、(1)1840-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迅速增加,1845-1853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呈下降趋势。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英国工业品大量涌入;出现下降趋势的原因是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抑制作用、通商口岸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中国白银大量流失造成的。) (2)1895-1905年中国人超呈剧增局面;1914-1919年中国入超呈下降趋势。入超剧增的原因是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加紧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入超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英、法、德等国忙于欧洲战争,无暇东顾,而日本乘机扩大在华势力。 4)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中国的经济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本问只要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5.材料一:《厅大洪告示》说;“天下贪官···心之苦极矣!”···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二:“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皆国库以养” 材料三:规定:主张“禁朋党之弊”···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 (1)造成材料一得社会背景是什么?并造成了怎样的结果?

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o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A)。A.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2.在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C)。 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3.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B)。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4.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C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5.1906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思想领域内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其中,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A.黄兴 B.陈天华 C.康有为 D.章炳麟 6.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B)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 D、中共二大 8.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B)。 A.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9.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 A )。 A.山东 B.直隶 C.天津 D.北京 10.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1.《国际联盟》把虎门硝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C)。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12.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D)。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与答案

大学中国近代史试题与答案 《中国近代史》试题 (第1套)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近代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争中是第一位为国捐躯的少数民族将领。 2、鸦片战争后,————————————的矛盾乃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3、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除加重捐税,广开捐输外,还实行制度进行搜刮。 4、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大获利者。 5、在《校邠庐抗议》中明确提出了“以纲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思想。 6、洋务派在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由崇厚建立的。 7、19世纪70至90年代,以形式举办的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8、1885年3月的镇南关大捷,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 9、是19世纪末年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10、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1、风潮在1911年演变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12、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三部分内容。 13、是辛亥革命的最后一战。 14、中国话剧是由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淑同、欧阳予倩、陆镜若等人于年开创的。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选多选少均不得分) 1、下面哪些属于“清未新政”的内容?() A、改革官制 B、整顿财政 C、改革学制、奖励工商 D、改革兵制 2、下列事件哪些发生在同一年?() ①清末新政②同盟会的成立③“成都血案” ④《朴次茅斯条约》的签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中法签定的《天津条约》的内容有:() A、公使常驻北京 B、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C、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D、废除公行制度 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那些历史性变化?() A、新式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B、废除科举 C、科学与经学并重 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5、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简答题 1.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赵一曼冯玉祥杨靖宇李宗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辨析题 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反映农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实际的社会改造方案。 错,天朝田亩制度是当时天平天国的一种幻想但是的确变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实际 3.辛亥革命的流产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彻底终结。 错,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饿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国民党的军队始终消极抗战。 错,国名党军民积极抗战低于日军主力进攻,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