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方案的论证与决策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日1 1 时 2 3分 .发 电量 突 破调 中线 丹江 口大 坝 加 高 工 程 通过 蓄 水 验 收
2 0 1 3年 8月 2 9 日 .由 中 国 电力 建设 集 团 公 司 承 建 的丹 江 口大坝加 高工程顺利 通过蓄水 验收 .为 2 0 1 4年 汛 后 向北 京 、天 津 等 省 市供 水 打 下 了 坚 实基 础 。 由 国 务 院 南 水 北 调 办 公 室 组 织 的 最 终 验 收 是 在 8月 2 6 1 3~ 2 8日验 收 专 家 组 技 术 性 初 步 验 收 的基 础 上 进 行 的 。 验 收 委 员会 8月 2 9 日对 大 坝 挡 水 、泄 洪 、引 水 发 电 、安 全 监 测 工 程 以 及 大 坝 上 游 枢 纽 管 理 范 围 内水 库 淹没 线 以 下 的 库 底 清 理 等 方 面 ,开 展 了 验 收 工 作 ,并 讨 论 通 过 了 验 收 鉴 定 书 。验 收 委 员会 认 为 .丹 江 口大 坝加 高 工 程 在 不 影 响 大坝 运 行 情 况 下 . 完 成 了初 期 大 坝 混 凝 土 缺 陷检 查 处 理 和 大 坝 加 高 .工 程 满 足 蓄 水 要 求 .同意 通 过 蓄 水 验 收 丹 江 口大 坝 加 高 工 程 位 于 湖 北 省 丹 江 口市 城 区 .是 南 水 北 调 中 线 水 源 工 程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也 是 国 内 规 模 最 大 的 大 坝 加 高 工 程 .工 程 难 度 为 世 界 之 最 。 中 国 电 力 建 设 集 团 公 司 所 属 水 电 三 局 、水 电 十 一 局 承 担 了 大 坝 加 高 任 务 . 施 工 中 . 项 目部 科 学 管 理 ,精 心 组 织 ,工 程 履 约 得 到 各 方 的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北方严重干旱缺水,南方却有不少富余的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

只有通过南水北调,才能从战略高度将我国水资源的保护、节约和开发结合起来。

南水北调作为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浩大工程,从1952年开始构想,历经44年的规划和论证,目前已开始实施。

朱镕基总理强调指出: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势在必行,关键是要搞好总体规划,全面安排,有先有后,分步实施。

并同时强调要处理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节水、治理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1.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是“水”的行星,水覆盖了地球表面大约71%的面积。

地球的总水量大约为14.l 亿km3,如果将这些水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可以形成一个近3000m深的水层。

这些水中,其中约97.2%的水存在于世界的海洋。

剩下的淡水中,有87%被封闭在冰冠和冰川之中,或在大气或土壤中,或深藏于地下。

而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水的0.003%。

目前人类的淡水来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和浅层地下淡水。

由于这些水体在空间分布和季节分配的不均衡性,使得全球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地区差异很大,不少地区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从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看,全球每年淡水取水和使用量约为3240km3,其中69%用于农业,23%用于工业,8%为居民用水。

20世纪90年代末,工业取水估计为约1200 km3,并有约1000 km3作为废水排回到环流和沿岸水体之中。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按年径流总量排列,我国的年径流总量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印尼,居世界第六位。

但是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角度看,明显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世界部分国家水资源情况比较表并且,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明显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年人均径流量约2100 m3,只有世界年人均径流量(10800 m3)的20%,为美国的五分之一,俄罗斯、印尼的七分之一,加拿大的五十分之一。

丹江口大坝溢流堰面加高施工

丹江口大坝溢流堰面加高施工

丹江口大坝溢流堰面加高施工傅清潭;李方清【摘要】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是目前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大规模的加高改造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特别是其溢流坝的加高,更是结构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难度前所未有.由于两侧非溢流坝段已先期加高完毕,导致溢流面加高的工作面狭窄,混凝土入仓方案被迫由门塔机垂直运输方案改为溜管加布料机的方案.在合理分析施工的关键线路后,有针对性地优化了施工组织、工期安排和混凝土施工工艺,从而保证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按期完成.可为其他水电站溢流坝加高加固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3(044)024【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溢流面;堰面加固;混凝土施工;丹江口水利枢纽【作者】傅清潭;李方清【作者单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湖北丹江口442700;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部,湖北丹江口442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431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动工兴建的治理开发汉江的骨干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工程。

由于开工初期遇到很多困难,遂决定工程分期建设。

1958年9月~1973年底为初期工程建设阶段。

初期工程建成后,坝顶高程为162.0 m,正常蓄水位为157.0 m,相应的库容为174.6亿m3,投运后发挥了巨大效益。

但随着近十几年来京津华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规模膨胀,当地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工程(以下简称“大坝加高工程”)得以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施。

大坝加高工程完建后,坝顶高程为176.6 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0.0 m,相应的运用库容为290亿m3,水库总库容为339 亿m3。

大坝加高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为混凝土坝的培厚加高,左岸土石坝的培厚加高及延长,新建右岸土石坝及位于陶岔附近的董营副坝和左坝头副坝,改扩建升船机、金结机电设备改造安装等。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电厂机组设备改造项目经验总结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电厂机组设备改造项目经验总结

1 9 5 8年 9月 丹 江 口工 程 开 工时 .
大坝 设计 高程 为 1 7 6 . 6 m。 由于受 当时
技术 与经 济条 件 限制 ,工 程实 际按 照
表 1 丹 江 口水 电厂 初 期 及 大 坝 加 高 后 水 能 参 数 表
蓄 水位 发 生变化 。 电厂机 组 运行 的主 要设 计 参数 也发 生 了变化 。 对 电厂机 组改 造方 案和调 试 运行 结果进 行 分析 .
并针 对 改造 实施过 程 中的招标 文 件编 审、 设 备 制造 保 障 、 设备 安 装调 试 以及 建设 中各 种 问题 的协 调 等 经验进 行
t e r e d d u e t o t h e c h a n g e o f n o r ma l s t o r a g e l e v e l a f t e r t h e d a m h e i g h t e n i n g .A s u mma r y o f e x p e ie r n c e s i s ma d e b a s e d o n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p o we r g e n e r a t i o n u n i t a n d r e s u l t s o f c o mmi s s i o n i n g a n d t e s t i n g ,i n —
前 沿
2 0 1 3 . 2 中 国水 利
丹江 口大坝加高工程 电厂机组设备改造项 目经验总结
齐耀华 ,王 炜
( 南水 北调 中线水 源有 限责 任公 司 , 4 4 2 7 0 0, 丹江 口) 摘 要 : 南水 北调 中线水 源 丹 江 口大坝 加 高工 程 自 2 0 0 5年 开 工 建设 , 按 照初 步 设计 规 划 , 大坝加 高后 由于正 常

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供电系统设计及运行的分析

对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供电系统设计及运行的分析

d i1 .9 ji n 17 —18 0 9 0 .0 o:0 3c . s .6 2 63 2 0 .6 17  ̄/ s
对丹 江 口大坝 加 高工 程供 电系统 设计 及 运行 的分 析
刘菊明, 杨 洋 , 赵 莹
( 江水 利 水 电 ( 团 ) 限 责 任公 司 水 电 公 司 , 汉 集 有 湖北 丹 江 口 4 2 0 ) 47 0
摘要: 右岸 3 V施工变电所 担负着丹江 V大坝加高工程 的供 电任务 , 5k I 该变 电所 的初步设计着重考虑其供电可靠性 , 应相关方要求 , 水电公司在实现供 电可靠性 的同时兼顾经济性, 对其方案进行 了合理 的调 整, 使调整后的实施方案简
化 而 不 简 陋 , 终工 程 按 照 预定 的进 度 如期 竣 工 , 实 现 通 电运 行 一 次 成 功 。在 变 电所 投 运 后 , 电 公 司严 格 运 行 管 最 并 水
A ayi o ei n p rt no o e u pyS s m fr h a j n k uD m i tnn r et n ls f s na dO eai f w r p l yt o e ni g 0 a He he igP o c s D g o P S e t D a g j
II J mig. U U- n YANG n ZHAO n Ya g, Yig
( Jn ae sl cs& [ 3 o o vrCo Lt Dd in o 4 7 0, ia) HⅡ a e W trReo, e c r f, p ze ., d, a gk u4 2 0 Ch n dr
K yw rs 5 e od :3 KV u sain frc n tu t no h ih a k d s n a j sme to e ainmo e fro e o a c s b t t o sr ci n t er t n ; e i ; du t n ; p rt d ; er r s n n e o o o g b g o

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右岸2号~右3号转弯坝段锯缝技术的监理实践

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右岸2号~右3号转弯坝段锯缝技术的监理实践
da b d ss ue z d a d deo me o t o m o y wa q e e n f r d t he d wnsra . The up te m n o h a fun to s n rt n in nd t e sl te m sra e d ft e d m o dain i u de e so a he t n ie
o he c nta tdo ume t ,wh l o s u e iin a d c nto f c nsr t n q lt p o r s n t o r c c ns oe prce ss p r so n o r lo o tuci uaiy, r ge s,c nr c n g me twa are v o o ta tma a e n s c ri d
SUN o —c ng Ba he
( o h et t n yrpw rE gne n o sln N a w sWa r dH doo e nier gC nut g& S prio o ay Xh 70 6 , hn ) ea i i uev i C mpn , in 10 5 C ia sn
A s at T eeei ayt hi lsusfrh aj nkudm hih nn r et stem d l w tr oreo eSuh— bt c: hr x t n cnc se o teD ni go a e t i po c a ide a uc fh ot r sm e ai a ge g j h es t
P a t eo p rio fsw — u it eh oo yfr rci n s evs no c u i a — t on c n lg c j t o r h a kN .2~ unn et n f nin k uD m e he n rjc i t n o g b 3tr igsci s j g o a h i t gp oet o o Da a g n i

钩沉历史

钩沉历史

【钩沉历史】南水北调,众口难调作者: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发自:北京2013-10-24 13:45:53来源:南方周末标签南水北调水资源建设资金水利工程水污染治理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几条在坝底讨生活的小渔船。

(南方周末记者张涛/图)在工程开工的六年后,国务院才批准了可行性研究总报告,类似这种先建后批的“特例”在大型水利工程中比较罕见。

东线、中线建设亦有历史分歧。

“长江委认为东线水污染严重,中线水量多、水质好,主张搞中线,而水利部更倾向于东线,因为东线距离短,投资少。

”建设资金是比工程“选择题”更关乎地方切身利益的博弈。

“中央和地方数次博弈,争吵厉害”。

西线还在论证。

在张基尧看来“只是时间问题”,而汪恕诚认为“大西线不需要、不可行、不科学”。

这是一项历时六十余年的国家工程,跨越大半个中国国土,一期投入近三千亿元,已远超三峡工程。

如今,南水北调中线、东线一期工程画上句号。

2002年12月27日开工,十年后的2013年9月10日,中线源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地上,已看不见工人身影,听不到塔吊轰鸣。

这项南水北调标志性工程中,丹江口大坝提高至176.6米,丹江口水库也成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湖。

这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坝加高工程。

在2013年汛期之后,这项跨世纪的国家工程将要实现最初的设想:一泓清水北送。

从“人定胜天”的革命浪漫主义时代,到科学论证日趋严谨的今日,南水北调工程走过的坎坷并不比三峡工程少,争议从未停止,项目优化、调整从未中断,利益博弈和妥协也从未停歇。

先建后批的“特例”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特例”。

在工程开工的六年后,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第32次常委会议才审议批准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

类似这种先建后批的“特例”在大型水利工程中比较罕见。

通常来说,只有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实施设计等规定动作,工程方可开工,比如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

“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就像一串联珠,由一连串的子项目单项工程串联起来。

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调

水利工程之-南水北调

据中国工程院专家刘昌明院士预测,2030年 我国每年需要粮食6.80-7.25亿,远远超出现有 的生产能力,粮食缺口高达1.8-2.2亿t。即使通 过节水改造,使单位灌溉水粮食产量提高25%, 仍将增加不少农业用水。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展,工业和城乡生活用水必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刘昌明院士的预测是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和 城市化进展,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零增长或 负增长情况下做出的,但是我国经济社会仍在快 速发展的过程中。
东线方案的主要优缺点: ● 从长江下游取水,水源保证。 ● 充分利用江苏已建的江水北调工程及大运河等 水道、工程量和投入较少,技术上简单(穿黄洞早 已打通),收效快。 ● 可以解决山东缺水的紧急问题。 它的问题是有水的污染和供水区偏东,不能 直供到特大城市。另外要解决好与江苏的关系问 题。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河 南)陶岔渠首闸引水,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 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 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长江科学院为南水北调立项论证提供技术支持 长江科学院是从事长江治理开发中重大问 题研究的专门机构。先后完成了三峡工程、丹 江口水库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科研与设计。 现已完成南水北调工程科研项目357项,为 工程立项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计划兴建的超大型跨 流域调水工程,1992年被列入中国跨世纪 的骨干工程之一。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 要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200多公里,交叉 建筑物1700多个,工程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直 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其技术性要求很高。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 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 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2050年:为 北方增加一条黄河水量。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 况分期实施。 这三条线是分期施工的,现在进行的是东线 和中线的一期工程。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东线和中 线的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是在2002年年底正 式批准动工的。这两条线的工程进度比当初规划 有所滞后,东线工程黄河以南的那一段可争取 2007年底或者2008通水。中线工程最北一段即石 家庄到北京段,我们称为应急工程,正在全面抓 紧修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