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随想

一、化学实验的“兴趣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在绪言课中,我做了一个“烧不焦手帕”的实验。将纯棉质的手帕完全浸泡到配置好的酒精溶液中。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提起来,划着火柴点燃。手帕上烈火熊熊,不一会儿火焰变小。轻轻晃动几下,火焰熄灭,而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做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同时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我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时准备了一根形状奇特的洁净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看到了形状奇特的红色的铝丝,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其原理。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其变化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化学实验的危险性不要总挂在嘴边,实验时不要畏首畏尾,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危险

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

不可蛮干,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例如浓硫酸的溶解性实验,大家都了解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一开始做实验时可能有恐惧心理。那么就先要求熟记浓硫酸溶解要领,然后演示时要稳健流畅,学生实际操作时搭配好人员并做好一切保护措施,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很高。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再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

有些实验通过多媒体去制作演示效果也不错,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满、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等。有些实验的用品取之不易,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加感性认识。例如,空气的液化,让学生了解液态空气的颜色;再如,干冰的性质,可以通过动画去演示干冰的变化和作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花大力气去完善。

第二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中

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现象中,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历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自己动手、动脑来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来操控,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形成创造的趋势或意向,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作好基础。其次,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现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去尝试来设计实验检测家乡母亲河西汉水污染情况等,以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问题,逐渐地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问题意识将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从而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

二、重视实验基本操作,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动手能力

重视实验基本操作是提高实验能力的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常见的化学仪器使用及识记药品的用途、性能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来确保学生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和获得准确实验结果。当学生接触到一种新的仪器时,应先让他

们了解该仪器的名称、特征、规格、使用范围、准确的操作方法,还需让他们了解违规操作可能引起的实验误差和带来的危害。实验的基本操作必须让学生动手,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和观看实验视频,强调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三、充分应用多媒体演示实验

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仅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些抽象的原理,学生是非常难理解的。而多媒体课件演示的画面清晰,声响逼真,讲述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可模拟水分解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水分子破裂成氧原子、氢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的微观过程,将抽象变为形象,让学生能够直面微观的世界,深入了解化学变化的内涵和实质,掌握反应的原理。我还时常模拟一些危险状况,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加热后生成的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制取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会出现水倒流回试管使之炸裂的情况。对于这些危险状况利用多媒体动画直接明了地演示,还可采用放大、慢放,使学生可清晰的看到试管炸裂的过程,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使学生看得清清楚楚,更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懂得了违规操作的危险性。这样既消除了学生害怕的心理障

碍,也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实验成功的有效几率,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作风的严谨性,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然而教无定法,但必有法,贵在得法。在今后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继续践行“以学生发展和提高能力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总结,不断创新和积累,一定会在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道路上很快得法,走的更快。

第三篇:初中化学实验技能培养

1规范操作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当严格注意正确的进行语言叙述,规范的进行实验操作,完美正确的使用实验仪器。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

够很好的进行观察,并在教师的实验演示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教师在演示实验时要做到正确安装仪器,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同时应注意实验的直观性,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自主的思考探究,巩固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教师在进行实验的演示时还应注意让学生能够明白实验操作的重点,明确知道实验操作的步骤。并且教师的实验示范中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原理及要求,并在实验过程及现象的讲解中让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操作技能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做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中,教师首先要将铝箔减好,并穿好针孔,然后切好钠块。实验中要用的试管应预先装满水倒立在水中,再将水管提到靠近水面的位置,将装有钠块的铝箔置于试管口下方,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氢气,然后用拇指将试管口堵住,并将试管提出水面,进行验证实验。这个实验过程应熟练有序,让学生在观看之后能够受益匪浅。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应简明扼要的向学生说明实验仪器的连接顺序、试剂的用量及实验操作的要领。教师在进行一些较为危险的实验的演示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及安全知识的普及,如在做氢气性质的实验中,不能忘记验纯,同时引申至其他可燃性气体在实验时都要进行验纯,让学生形成必要的安全操作意识。

2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有时因为课堂容量过大,学生位置不够集中,

教师在演示时,学生无法清楚的观察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验现象。并且有的化学反应速度很快,反应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导致学生会出现来不及观察的结果,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对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有的实验反应速度较慢,教师在演示时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降低了教学效率。并且有的实验操作比较复杂,教师的一次演示可能无法让学生有效的记住实验的操作步骤,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由于操作错误而使实验失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解决。教师在课前可以预想准备将要讲的实验的相关视频,并在课堂中计划性的播放教学内容。同时利用视频可重复播放的优点,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看清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并从投放的屏幕中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通过使用多媒体来播放实验视频能够减少教学中实验化学仪器的使用,从而达到爱护化学仪器,减少化学药品损耗的目的,并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化学技能的提高。

3做好分组练习实验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应安排学生做好分组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尽量减少实验小组的人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进行化学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向制定好明确可行的

教学目标,.然后再安排学生做好分组实验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实验中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及实验药品。并且实验仪器应由学生自己进行装配,实验药品也应由学生自己进行称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练习中充分化学实验技能。并且教师应当安排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将要做的实验的原理、目的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在做实验时能够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统筹兼顾。并且学生在进行小组实验时应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同时教师还应在学生进行实验时做好巡回指导,若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制止,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及时调控实验的进程。教师应对学生出现错误操作的根源进行分析,详细了解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科学的实验习惯。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让对此次实验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将使用过的实验仪器以正确的方式洗涤干净,并将其整理好放在正确的位置,同时安排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巩固实验成果,并反思自己在分组实验中的错误,并归纳出有用的实验经验。通过多次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熟练进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同时应让学生学会总结实验类型,并分析归纳统一类型的实验,找到每一类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存在的规律。教师在讲解实验时也应强调同一类实验的中相似的地方。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实验中的共同的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4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实验

让学生以化学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活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巩固及应用所学化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并且通过课外的一些小实验能够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且通过在课外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由的发展。同时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意识的化学知识广泛蕴含在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意识的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提高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在进行小组的课外活动时,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学生多动脑,多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将其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更深一步的理解。如鸡蛋壳和醋的反应,将洗净的鸡蛋壳放在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内,然后向杯中加人一些醋,并立即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然后仔细观察实验现m象。通过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日常用品就能完成一个化学小实验,充分的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和探BIB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总之,教师的采取合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第四篇:初中化学实验多媒体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模拟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来说,许多的实验中的材料是比较难见到的,有些甚至连肉眼都难以见到,所以这个时候多媒体的模拟作用就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把许多学生难以体验的事物进行模拟,让学生在感受新奇事物带来的新鲜感的同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中来。比如在学习化学中的原子和分子的时候,这些日常当中不能够用肉眼所看到的事物,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在多媒体上进行模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更加形象的微观事物,这样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化学实验中,许多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候会出现学生不能够完全看清楚实验过程,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低效,渐渐失去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验的进行会大打折扣,有的时候会出现实验因为一节课的结束而匆匆完成,学生对于实验过程掌握不准,同时对于实验的结果更是没有任何概念,得出的答案就是教师给出的,原本的化学实验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但是通过多媒体进行更加清晰的展示,学生在多媒体通过声音文字和图像显现出来后,会对于实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会感受到实验没有想象中

的那么难。并且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操作时间,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对于每个步骤进行强调,保证学生能够知道实验的重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会大大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化学实验中使用多媒体,要求教师不能把多媒体教学当作唯一的手段,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辅助作用,不应该只是提前制作好课件,然后在课堂上放映。因为使用多媒体更多的目的是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应该给与学生足够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从这种形象和生动的方式中更加有效地获取信息。同时还应保证有效的互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水平。

第五篇:如何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课堂

一、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

1.重视教师演示的过程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能够吸引住学生的眼球,那将会大大提

高他们自主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将教材中的实验大纲都琢磨透,将每一场实验都研究完善,以便让学生接收到最好的化学知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对实验中出现的实验现象能够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总结。例如在做“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这一实验中,我们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边操作边设疑,就要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首先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固体和液体的投放顺序,以免造成实验的危险。然后在操作前,可以先请学生猜测可能发生的现象,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然后我们可以在进行一些对比实验,将盐酸换成硫酸、醋酸等请学生观察不同的现象。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氢氧化钙溶液的变化,让他们自己总结并分析。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学生对于书本上化学公式的理解和吸收。

2.重视实验中的探究

化学是一门非常灵活的科学。它能教会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公式、定义,它能给学生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的训练,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养成科学研究的精神和习惯。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是对书本实验的一种验证,这大大禁锢了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我们在做实验前,可以将实验分类重组,只要满足实验要求都可以设置成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动手能力和精神。例如在“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的探究”中,

我们事先先不要告诉学生头发在酸碱度不同的溶液中会有什么变化。而是先提供给他们头发以及不同酸碱度的溶液等器具,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索,自主探究得出实验的结论。学生自主得出的结论一定会留下更深的学习印象,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重视实验中的多媒体技术

有些知识现象我们可能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向学生直观地展现,这是我们不妨利用起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多元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在现代课堂中,对我们教师的技术要求也就更加高了。我们应该摒弃传统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说课式”教学。如在展示一些无法操作的化学实验时,我们完全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实验的现象。

二、重视课堂外的小实验

教学不应明确地区分课堂内和课堂外,课堂内外都具有学习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总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外家庭中也能够利用起进行实验的机会,学习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而且也能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将知识渗入生活。例如我们化学课堂上有一个非常

适合在家庭自己做的小实验:在白醋中放入鸡蛋并观察几天后的现象。这个实验的材料都是家庭中常见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己回家尝试着这个小实验。在家里的小实验,更便于学生时刻仔细的观察,增强他们学习的延伸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化学的教学至关重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建立一个有效的化学实验课堂有着很高的要求。综上,首先,我们需要摆正教学的态度,不能因为你觉得你对这个实验已经了如指掌就不再精心备课。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认真备课。其次,就是实验过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统筹全局,指导好每一位学生的实验情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实验的现象并总结实验结论。最后,重视生活中的实验机会,将课堂上的教学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领会“生活处处有化学”的道理。提升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探究能力。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够发现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推动初中化学的良性发展。

第六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索

一、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得力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素。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对化学学科没有兴趣,自然不可能对化学实验产生真正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及时摸清学生心理需要和教学内容特点,尊重学生求新、求变的价值取向,对传统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通过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素材的感官反射性,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投身于对化学新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中。例如在讲授物体“燃烧”知识点时,可以先做这样的一个演示实验:将一小块棉布从中间撕成两半,一块直接点燃,一块浸润了酒精后再点燃,结果,直接点燃的半块烧成了灰,浸润了酒精的半块几乎完好无损。如此出人意料的情境令学生好奇心倍增,注意力迅速集中,有效调动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居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核心地位。学生对化学实验是不是有参与的热情,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如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便能在手脑并用之时充分活跃思

维,进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的综合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亲自上讲台做演示实验,以上讲台做演示实验的自豪感推动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化学实验。教师还应该结合学校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选择地将一些演示实验衍化为分组实验。如对镁条的燃烧、CO2通入石灰水、酸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等实验进行创新性设计,组织学生分组实验验证分析,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情感认知。

3.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出于对知识传授体系和学生实验能力的考虑,初中化学教材编排的实验绝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由于验证性实验在操作和结论上先入为主,难以让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而探究性实验没有固定的模式,结论也充满悬念,为深层次的科学探索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初中化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出发,把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开动脑筋,探索分析实验规律。如我们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这一验证实验转化为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仪器、观测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没有先例可循,学生既在实验

中自主获取了化学知识,又潜移默化地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4.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受初中实验条件的限制,一些器材和药品比较昂贵的实验、实验材料有毒或实验产物污染严重的实验、涉及物质微观结构以及实验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还无法正常开出,只能由教师用语言讲述出来。由于学生难以从中建立科学的化学模型,严重影响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将难以在课堂操作的化学实验过程以生动逼真的动画和影像呈现,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使学生能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科学而严谨的概念与知识体系。如初中化学实验无法表现“原子的结构”,我们就可以利用Flash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将原子的微观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的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二、结语

强化对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和实践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遵循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不断反思、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以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与高效,推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主动发展。

第七篇: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意识渗透

一、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探究意识的措施

(一)教师教学设计要符合探究教学的特点

探究性教学是要求教师要创设一种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与技能,不但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更能让学生获得“活”的学习方式。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设问“要成功制取二氧化碳必须要解决哪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并自己提出问题。比如学生提出:碳酸钙等碳酸盐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那么我们选用哪个最合适呢?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选出最合适的药品组合。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会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在实验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主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实验的探究思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动手实验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观察、自由提问、合作判断、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探究意识,形成求知能力。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中,在选择实验装置时,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实验仪器,如玻璃管、胶皮管、水槽、烧杯、锥形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单孔橡皮塞等,让学生进行分组选择。选择好仪器后,进行展示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如某组选择了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理由:“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的速率,便于我们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教师顺势引导“那若我想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如何选择仪器呢?”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实施选择与组装仪器,并说出了选择的理由。这样,教师利用启发式的问题去引导学生动手实验,组装仪器,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对学生探究意识的渗透,让学生愿学、会学。

(三)用积极的评价去引导学生探究

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催化剂,在实验评价中可采用师评、生评、师生共评的方式和手段,增强学生“说”的能力,因为“说”的过程就是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时,学生进行分组选择仪器后,可让学生相互评价这样选择的优缺点。比如一组同学选择了长颈漏斗和锥形瓶的组合,而另一组同学选择了分液漏斗和锥形瓶的组合,后一组的同学在评价前一组的选择时指出:“长颈漏斗型的装置可以随时加稀盐酸给实验带来的方便,但是没有我们组的分液漏斗有优势,因为我们可以达到他们一样的效果,同时,还能控制反应的速率。”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更能活跃课堂。

二、结语

总之,我们在每一个实验中要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不断地渗透探究意识,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获得知识、兴趣、快乐,同时获得求知的能力。

第八篇:酚酞试剂化学实验异常探讨

1.将酚酞试剂滴入NaOH溶液中,有时会出现开始变红,很快红色变成无色的现象,为什么?在浓硫酸中滴入酚酞试剂变橙色,为什么?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相关推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通用7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篇1 摘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中小学的创新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与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化学实验;思考 对学科教学而言,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知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化学实验还能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 二、完成教学模式的革新 (一)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以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5篇

学校化学试验论文5篇 第一篇 一、化学试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同学学习爱好的激发 爱好是较为特殊的一种意识倾向,可以始于趣味性试验,是主观上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缘由,而且良好的学习爱好是思维的不竭动力,是求知欲望得以调动的源泉.作为以试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化学教学中的试验教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激发及加强同学化学学习爱好的催化剂.我们都知道,试验现象往往是千变万化的,是将同学化学学习爱好唤起的有效途径,因而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学校同学,老师可以实行试验现象的千变万化来对同学的学习爱好加以激发. 2.有助于同学化学概念的形成 所谓化学概念也就是运用简练的语言对学问进行高度概括,主要涉及到化学反应规律、化学原理和化学定义等等.要想使同学的思维中有化学概念形成,感知是首要因素,而化学试验则是借助于同学的嗅觉、听觉以及视觉来形成感性方面的生疏,通过在感官上的直接作用所进行的真实试验,能够挂念同学逐步的形成思维,并且加深对化学概念诸如化学反应物质特性等的理解. 3.有助于同学制造性思维的培育 同学制造性思维培育的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化学试验,在学校化学试

验课程中,做“分组试验”亦或是“演示试验”,老师可以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循循善诱,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适当点拨,以及渐渐的培育深化、全面且具体生疏物质及其内在规律、变化本质,这样能够使同学的思维由表面上升到本质层面,由感性生疏上升到理性生疏.二、学校化学教学中试验教学的主要策略 1.探究性试验教学策略 学校化学探究性试验教学要想得以有效实施,那么老师所设定的试验教学程序就应当是获得科学结果的一个过程,所体验的化学试验科学必需是客观且真实的,并且落实的学科素养是有效扎实的.在设计化学试验教学情境上,老师应当为同学创设出互动、和谐、民主和宽松的一个试验氛围,在试验过程中要保证同学能够自主的、充分的自我调配、自我支配试验活动,而且还可以借助于相互间的争辩、沟通、争辩以及意见综合等,养成学问猎取的探究力量,养成合作学习、探究位置的良好态度,进而将所学学问意义的整体性建构最终完成.2.演示性试验教学策略 在学校化学试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开展演示性试验性教学的主要要求是要有较高的可见度以及成功率,在老师对试验进行演示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培育试验方法、分析试验过程和讲解试验原理.具体来讲,演示性试验教学策略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有:补充与加强演示试验;将演示试验的可观看性提高,改进及改善试验装置;增加同学实践的机会,“下放”试验;突破难点与重点,“提升”试验;转变演示性试验的主体,熬炼同学的胆识和士气,挂念同学树立自信等.3.验证性试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发挥和互相配合。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灵活地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位名人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或独立完成。如比较常见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时,我们以金属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速度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来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二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可以请学生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适当指导),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比较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谁好时”?我事先收集好两可乐瓶的CO2气体和配置好饱和石灰水与NaOH溶液,课堂上请学生上来做:在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在另一瓶中倒入等量的饱和NaOH溶液,再分别振荡并观察变化。明显看到两瓶都变瘪,加入

NaOH溶液的可乐瓶变得更瘪,从而知道NaOH溶液比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更好。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积极性很高,整个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 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让学生从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这对喜欢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讲略显枯燥,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比如在实验室收集CO2时,课本上讲道:由于CO2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故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但事实上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呢?我们可以在学生做基础实验2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结果学生会发现:CO2能用排水法收集且收集速度较快。通过有趣、生动的化学实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验安全性,提高实验有效性 无论在哪个环节,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化学实验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有的可燃、易爆等;实验仪器大多数是玻璃制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 一、合理利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学科价值观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化学知识,很多化学理论、化学规律都是生活现象的总结,结合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化学教学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素材的选择中,老师也要正确地面对生活中的假丑恶现象,因为假丑恶现象总是伴随着真善美的现象存在的。现代学生信息来源本来就是广泛的,因此,老师想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无菌的成长环境是不可能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度剖析,正确引导。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酸和碱的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结合硫酸在工业上的用途,脱水剂、氧化剂等,硫酸由于其广泛的用途成为了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酸。老师可以根据硫酸在工业生产中的不同用途来给学生讲解,硫酸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才发挥这些用途的。当然生活中一些不好的现象如有给人硫酸毁容等,老师也要跟学生分析,同时告诉学生哪些行为是不应该的,让学生对酸的使用有一个理性层面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向学生传达科学智慧,还能够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的困惑,让他们对知识形成一个正面的认知。 二、正视实验成败,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化学学习与实验是分不开的。化学实验也是初中生最感兴趣的地方所在,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不亚于魔术,因此,老师必须要借鉴实验这一教学工具。老师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理解化学知识与化学原理。例如在学习氧气时,课本上就安排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制取出来的氧气来探究氧气的性质。在实验之前,老师首先要向学生普及催化剂的相关知识,什么是催化剂,它们在实验中发挥着什么作用,在过氧化氢制氧的实验中就需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其次,要详细讲解实验中要使用到的化学仪器、这些化学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以及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收集氧气后,让学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则是氧气,如果木条没有复燃则实验失败。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实验失败也会发生,老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原因,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再进行实验,直到实验成功为止。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传达科学思想,也能够让他们避免出现实验就一定要成功的思想。 三、敢于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科学智慧 自主学习是正面教学的重要手段,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只有学生具有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谈得上科学智慧的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习惯于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比较不同的方法的反应原理,每一种方法分别发生什么化合反应。让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比较哪一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将导管移开,为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思考,避免实验时出现差错,有些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当然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各种问题,初中生毕竟学习能力有限,因此,老师要多加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及时指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只看好的不看坏的,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四、正确的教学评价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随想 一、化学实验的“兴趣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在绪言课中,我做了一个“烧不焦手帕”的实验。将纯棉质的手帕完全浸泡到配置好的酒精溶液中。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提起来,划着火柴点燃。手帕上烈火熊熊,不一会儿火焰变小。轻轻晃动几下,火焰熄灭,而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做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同时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我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时准备了一根形状奇特的洁净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看到了形状奇特的红色的铝丝,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其原理。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其变化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化学实验的危险性不要总挂在嘴边,实验时不要畏首畏尾,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危险 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

不可蛮干,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例如浓硫酸的溶解性实验,大家都了解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一开始做实验时可能有恐惧心理。那么就先要求熟记浓硫酸溶解要领,然后演示时要稳健流畅,学生实际操作时搭配好人员并做好一切保护措施,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很高。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再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 有些实验通过多媒体去制作演示效果也不错,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满、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等。有些实验的用品取之不易,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增加感性认识。例如,空气的液化,让学生了解液态空气的颜色;再如,干冰的性质,可以通过动画去演示干冰的变化和作用。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要花大力气去完善。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 篇1: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前后呼应,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做了如下规划。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有意识 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 无意识的感知体验。其次,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 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如在CO2的学习中 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再次,是知识的内化阶段,这是 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 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紧接着,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并积累经验。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 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后面学习SO2、Si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 过程,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 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帮助学生理解 长久以来,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 “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 活背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

离,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问什么一定有剩余,什么一定没有剩余,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我们将其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类比,就能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知识串联,实现横向迁移 四总结 总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时期,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使知识与经验不断整合、改造,进而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学习或生活中去,使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这是迁移教学在科学中的重要意义。 篇2: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在初中的教学中,部分的化学教师还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单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分数和成绩,有时还在采用题海战术或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化学公式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厌烦学习化学的情绪、教师没有考虑学生主体的思想波动,一味的自己授课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态度来学习化学、甚至有的教师在化学课程还没有开课就督促家长让孩子提前报各种辅导班在暑期将化学课程先修

初中生化学论文六篇

初中生化学论文六篇 学校生化学论文范文1 一、化学科学学问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化学教学大纲,对学校化学教学的四大学问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同学在毕业时达到素养教育所要求的学问水平。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学问内容,根据同学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学校化学中的重要,教学要求分为常识介绍、了解、理解、把握四个不同层次;2.对化学基本计算教学要求的层次是把握。要求同学娴熟把握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等方面的基本计算;3.对化学试验的教学要求分为练习、初步学会两个层次。在教学中,老师应按要求仔细做好每个演示试验,对于同学试验,要乐观制造条件,力争使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做的机会。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大纲规定“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的原则,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和精减了一些次要概念。为了协作素养教育,培育同学面对将来的适应力,增加了一些金属、有机物(包括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爱护生态环境、“温室效应”、硬水、氢能源、水和人类的关系、金属和人体的关系、化肥、农药等内容,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产、科技的紧密联系,为同学达到规定的化学科学学问水平制造了条件。应当明确,在构成化学科学素养的诸多要素中,化学科学学问水平始终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二、化学科学力量化学科学力量是指同学在学习化学学问、应用化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与个特征。它包括对物质形态与变化的观看和感知;化学学问的记忆和想象;

对微观世界和化学现象的理解、概括、抽象、推理和论证;应用化学科学学问解释客观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对于处在化学教育启蒙阶段的学校同学,应从观看力量、试验力量、思维力量、自学力量等方面,培育和提高他们的化学科学力量。1.观看力量。观看力量是知觉的特别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方案、主动的、长久的知觉过程,是和思维紧密结合的主动知觉活动。观看力量是智力三要素(观看、思维、制造)之一,是智力进展的基矗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学科。观看和试验是化学最基本的讨论方法。通过能动的、客观的、定、定量的综合观看,从试验的宏观现象入手,揭示和熟悉微观变化的本质。观看力量不是单一的知觉感知,而是诸多因素综合的智力过程。新教材增加了多幅彩图、插图、章头图和多项演示试验,并在同学试验前增设了思索题,启发同学养成自觉观看的良好习惯。老师除应做好每一个演示试验外,还应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激发同学的观看爱好,教会他们如何观看。通过同学动手动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观看和思索,不断提高他们的观看力量,避开只看“喧闹”,不看“门道”的不良习惯。2.试验力量。试验力量是有目的地在人为掌握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熟悉和发觉化学变化规律的力量。试验力量既包括试验操作力量,又包括推理、计算、对数据分析处理以及对试验结论归纳总结、精确表述的力量。老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提高同学的试验力量:①能正确操作试验仪器和设备;②明的确验目的;③了解试验原理;④把握试验方法;⑤对试验现象进行精确的观看和记录;⑤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导出结论,写出试验报告。老师应乐观创设试验条件,努力完成全部必做试验。有条件的适当做一些

【实用】初中化学论文(19篇)

【实用】初中化学论文(19篇) 初中化学论文(一): 浅析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四个问题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化学实验问题 【论文摘要】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常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值得广大教师去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实际出发,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四个问题。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笔者觉得在实验教学中必须正视和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 1、实验内容的选择问题 目前初中化学教材版本很多,实验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开展实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要学会选择。以鲁教版教材为例,涉及到的实验有:分组实验32个、演示实验29个、课外实验1个。这就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和实验员一道对本学期将要开展的实验内容进行选择列表,写好计划,有步骤地去实施。在课堂之外,可适时提出让学生做一些“绿色化学”实验、“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趣味小实验,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经济化、趣味化。 2、实验人员的组织问题 演示实验大多由教师完成。那些以学生操作为主的科学探究实验,大多以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进行。按照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2人或4人为一小组,任命好小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和收发。在实验前的准备阶段,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律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良好实验习惯。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要克服畏惧心理,还要让学生预习实验内容,让每个学生阅读了解每个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 3、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3.1仪器和*品的本身安全。 在各种化学实验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玻璃仪器。玻璃仪器的优点很多,如耐酸碱腐蚀、容易加工、价廉物美,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容易破碎,它经不得骤然的冷或热,经不得碰撞和摔打。例如,“H”型电解水器操作很容易损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由于重心较高操作时容易歪倒;学生在连接拨插玻璃仪器时用力的不当会导致仪器的破损和身体上的外伤等。 化学*品的存放时间较长,可能会变质失效,影响使用和使用的效果,大多数*品有*,不能品尝或接触皮肤、衣物,对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物质也要有所认识、有所防范,实验结束后的废液废渣要妥善处理,防止*性污染。实验结束后养成清点仪器和*品的习惯,防止个别学生带出。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7 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探析 一、激发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发现与发明的源泉,也是求知的动力。兴趣的培养在于合理的、科学的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兴趣的引导,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课程。化学学习离不开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更注重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从中取得进步,在互助合作中发现同学的优势,在互助合作中获取知识,使之成为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完成化学实验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有利于集体关系的形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发化学课上的课程资源

新课改要求教师使用教材不是简简单单的教师教学生学,教 师不仅要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要求学生对所学知 识点不仅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 力的发展,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连,日常生活也 可以成为化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知识和经 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课堂学习,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生活事 物中学习,理解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就激发 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 力,也使老师的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不再是简单的是什么、 为什么,而提升到如何做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 实践能力。 三、合理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培养学生课堂提问的习惯 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 生提出问题,使学生敢于提问,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 境、氛围,增进教学民主合作。这样的话学生在课堂上就不 会有紧张感和焦虑感。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和谐、 平等、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个 性,同时还能展现他们叛逆期的灵性。教师要欢迎他们质 疑,允许他们出错,允许他们改正。作为老师,我们应尽可 能给予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的评价,好的见解加以肯定,鼓

2023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最新9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最新9篇) 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展示,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直观的实验演示中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贯彻能力,二来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化学课堂,同时,也为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培养做出相应的贡献。下面是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9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篇一一、准确性———目的启示 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 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假如发现实验结论与教材说的不一致,那么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实验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多维思考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全面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实验合理性的必要能力。 三、有效性———笔墨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眼睛直盯着实验,这固然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记忆力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看得非常清楚,但实验操作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就会遗忘。因此,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还应当培养起对记忆认知的有效性,而这离不开笔墨记录,即学生应当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地通过笔墨来记录好实验现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在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比如最开始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中,石灰石并没有明显变化,在加入氧化铜进行加热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就由黑色变为红色,由此导入另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时,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这一个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其出现的都是与物质反应有关,对于这种涉及环节多、实验现象多的实验,学生在观察时就应当及时做好笔录,以便保证实验现象的有效性被持久地通过文字资料的方式记录下来。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题目汇总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题目汇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题目篇一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中小学的创新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研究与解决 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问题。 新课程;化学实验;思考 对学科教学而言,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的创新素质。化学是一 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能够创设一个巧妙的促进思维发展的情景,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获得感性知识,在分析研究实验过程中从生动的 直观现象到抽象的思维知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化学实验还 能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在整个化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 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 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 程中一定要改变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 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 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 积极地参与科学探究。 (一)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 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

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 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 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 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 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 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 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 密思考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 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 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实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 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时可以 以两人或四人为一小组,开展探究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要求有专职教师 负责,负责老师要有科学探索精神和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指导学生对 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三)增加实验探索的机会,实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实验目的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当 中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

初中化学论文(10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文3篇、初中化学学习方法选择及优化

初中化学论文(10篇) 内容提要: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文3篇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选择及优化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优化尝试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5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共8篇) 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研究论文(共6篇) 农村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共8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论文(共6篇)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文3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被弱化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及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声音越来越大,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却或多或少地被弱化了。诚然,学生是学习真正的主人,但不能因此而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教学不能从一个极端走

向另一个极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知识基础、探索能力以及生活阅历还很有限,离开了老师的帮助是很难凭自己的能力获得新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如果老师过分地放手,不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学的效果将是大打折扣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应该被弱化的,恰恰相反,为了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初中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科,学生没有多少化学的基础知识,从概念的认识,到原理的理解,以至于实验的操作技能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去探索化学问题,在具体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从而真正地做到师生互动,并使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知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加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老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多掌握知识,并在各类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速,学生在学校里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学到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知才能适应未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共8篇)

学校化学试验教学论文(共8篇) 第一篇:学校化学试验的引导教学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同学学习爱好 化学试验或者化学现象来都来源于实际生活,特殊是学校化学试验教学中的8个基础试验,更是格外贴近生活,因此老师应当学习联系生活,在阐述试验原理,演示试验过程和现象之后,对试验的实际应用赐予重点讲解,并提示同学联想实际生活中这些试验现象的发生情境和用途,通过唤起同学生活中的感观印象来形象同学的学问学习,改善学习效果。例如“配置肯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试验,在讲解试验本体之前,老师可以从糖水的制作过程讲起,由于同学们多数在家都自己制作过糖水,有相关的实际阅历,知道糖放的越多,水放的越少,糖水就越甜,以此来引申出化学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再如讲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可以课前让同学们自己收集些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制品,以提高同学的爱好。对于金属燃烧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的性质,老师可以联系实际中的烟花事例,同学们绝大多数都对烟花有深切的感官认知,听到五颜六色的烟花是用金属燃烧放光制作的,同时也就加深了这条化学学问的形象理解。对于基础试验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试验,在完成试验本体之前,老师可以先布置同学完成家庭小试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引导同学用空饮料瓶、注射器等用作反应容器,用吸管、输液管等替代导管,用热水瓶塞、药品塞等替代橡皮塞,用玻璃杯、空饮料

瓶等替代集气瓶;用鸡蛋壳、水垢等替代大理石,用白醋替代稀盐酸,用干燥剂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通过这个家庭小试验,同学既巩固了所学的化学学问,又了解了生活中的某些物质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化学的爱好,对接下来的基础试验二也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使基础试验二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效果。 2.演示错误试验过程,由同学找错得结论 在试验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书本试验过程加以简洁改动,变成无法获得正确结果或者消灭意外的错误试验,然后由同学思考找问题,引导同学通过自己的思考改正试验步骤中的错误,提高同学的严谨性思维和探究力量。例如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试验中,正确的发生装置是试管口要塞一团蓬松的棉花团,由于同学操作时简洁遗忘,所以老师演示时有意不放棉花团,让同学看着高锰酸钾固体沿着导管进入水槽,水槽中的水瞬间变成红色,这时让同学争辩消灭这种意外的缘由,同学马上就想到试管口那团棉花的重要性。并且同学会意识到假如连续加热高锰酸钾的话,很有可能让更多的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可能堵塞导管,导致塞子冲出或者更严峻的是发生试管炸裂,所以此时同学会猛烈要求老师停止加热。这时老师就移开酒精灯,稍等片刻,同学就听到了试管裂开的声响,这时老师让同学争辩消灭这种意外的缘由。同学马上就想到停止加热后试管内气压减小,水沿着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使试管裂开。这样同学自己试验时就肯定不会消灭先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的错误操作。同时老师也要告知同学:假照试验过程中由于操作错误,看到水倒流入导管了,不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篇一 一、准确性———目的启示 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 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对于学生来讲,假如发现实验结论与教材说的不一致,那么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并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实验问题。由此可见,通过多维思考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全面性,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实验合理性的必要能力。 三、有效性———笔墨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最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是眼睛直盯着实验,这固然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表现,但由于记忆力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这意味着学生可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看得非常清楚,但实验操作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就会遗忘。因此,对于实验的观察能力还应当培养起对记忆认知的有效性,而这离不开笔墨记录,即学生应当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及时地通过笔墨来记录好实验现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在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多,比如最开始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中,石灰石并没有明显变化,在加入氧化铜进行加热后,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就由黑色变为红色,由此导入另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瓶时,澄清石灰水就变浑浊了,这一个实验中每一个环节都会有不同的实验现象出现,其出现的都是与物质反应有关,对于这种涉及环节多、实验现象多的实验,学生在观察时就应当及时做好笔录,以便保证实验现象的有效性被持久地通过文字资料的方式记录下来。 四、科学性———求真务实 观察能力中的科学性,它要求学生应当具备求真务实的精神。由于实验本身就代表着实践、检验,这就决定了这个过程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与未知性,特别是对于验证结论的实验来讲,在还没有真正操作实验之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实验的最终现象与结论。因此,这就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8篇)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8篇) 第一篇: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提升措施 摘要:准确操作演示实验、妥善布置分组实验、合理安顿科技实验等,会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效劳意识和专业能力。搞好实验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策略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开展的需要。如何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体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职业学院所开设的化学课是为其专业教学效劳的专业根底课,搞好实验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准确操作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 演示实验不同于其它实验,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学“双边〞活动。通过实验到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察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根本操作能力,稳固和验证理论上有关的化学知识。第一,在演示实验中师生必须目的明确,搞分明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操作要领、实验的现象、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等。演示实验中,教师要严格演示操作,发挥示范作用。教师的演示操作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演示中教师必须讲解分明,操作标准,步骤正确、药品取用,试剂滴加,仪器放置合理得当,切忌粗枝大叶草率操作,给学生带来疑惑。第二,在演示实验中“为使实验现象鲜明,提高清晰度,关键处可反复观看,还可采用现代教学伎俩,即组织观看实验课件,实验录像片,实验图片或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实验教学〞。示例:在讲解渗透压时,文字的表达很难让学生理解,这一章节对于医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波及了生理教学中的人体渗透压,临床教学中失衡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及临床表现。我就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观看,其现象明显,表现形式生动活跃。学生察看详细,直观。容易理解接受并掌握应用。第三,对演示实验中教学进行创新,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示例:对一些易于察看的实验,老师只操作不讲解,要求学生仔细察看,认真分析,先表明原因或寻出结论,还可以把局部容易操作而又平安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登台演示,如对卤素中CL2、Br2、I2活跃性的比拟。 二、妥善布置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伎俩 学生分组实验是训练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的一种有力措施,为了使学生分组实验能获得良好效果,在做好分组实验时着手于下列几个方面:第一,做好预习,学生在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实验内容,明的确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操作过程中和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写好预习笔记,切忌“照方抓药〞,边看教材边做操作,由于实验步骤不熟,慌乱中做错而出现事故等等。第二,做好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首先,充沛认识实验的重要性严禁走过场,穷于应付。其次,认真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验中细心察看现象,并及时的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多数学生对分组实验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在这种积极的深处却常常隐藏着不同程度的好玩心理,尤其对那些有特殊现象的实质察看不细或不全面。当实验完毕要求答复现象的原因或得出什么结论时往往答复不上来,还有的学生实验做成功,现象也很明显,但对察看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或不完整,应在实验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