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细菌分类PPT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课件

生物固氮
利用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 可利用的氮肥,提高土壤氮素含量。
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抗菌、抗病毒物质,防治 植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生物采油
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增加油井产量 。
在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与治疗
疫苗研发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激素、抗体等物质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环境影响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 放养分、合成有机物等。同时,微生物也能够引起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疾病。
02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细菌的分类
革兰氏染色法
根据细菌对染料的反应不同,将细菌 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 大类。
芽孢染色法
通过染色观察芽孢的位置和形状,对 细菌进行分类。
生化反应
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生化底物的反应 ,进行分类鉴定。
1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分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 ,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对细菌进行 分类鉴定。
真菌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
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如菌丝、孢子、细胞壁等 ,进行分类鉴定。
生理生化特征
根据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如发酵、呼吸等,进 行分类鉴定。
01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或特定基 因序列,与其他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从 而确定微生物的种属或菌株。
02
03
优缺点
准确度高,可鉴定高度相似或难以区 分的微生物;但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 高,实验成本也较高。
04
微生物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各 种食品、饮料和工业原料,如
利用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 可利用的氮肥,提高土壤氮素含量。
生物农药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抗菌、抗病毒物质,防治 植物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生物采油
利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增加油井产量 。
在医学中的应用
诊断与治疗
疫苗研发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激素、抗体等物质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环境影响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 放养分、合成有机物等。同时,微生物也能够引起各种自然灾害和人类疾病。
02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细菌的分类
革兰氏染色法
根据细菌对染料的反应不同,将细菌 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 大类。
芽孢染色法
通过染色观察芽孢的位置和形状,对 细菌进行分类。
生化反应
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生化底物的反应 ,进行分类鉴定。
1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分析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 ,进行系统发育学分析,对细菌进行 分类鉴定。
真菌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
根据真菌的形态特征,如菌丝、孢子、细胞壁等 ,进行分类鉴定。
生理生化特征
根据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如发酵、呼吸等,进 行分类鉴定。
01
详细描述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或特定基 因序列,与其他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从 而确定微生物的种属或菌株。
02
03
优缺点
准确度高,可鉴定高度相似或难以区 分的微生物;但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 高,实验成本也较高。
04
微生物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各 种食品、饮料和工业原料,如
章十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ppt(共71张PPT)

(2)细胞壁成分独特而多样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 肽聚糖(“假肽聚糖”),但不论是何种成分,它们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 (3)核糖体的16SrRNA其核苷酸顺序独特,既不同于真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 (4)tRNA成分其核苷酸顺序也很特殊,且不存在胸腺嘧啶。
(5)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始于甲硫氨酸,与真核生物相同。 (6)对抗生素等的敏感性对那些作用于真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 孢霉素和D-环丝氨酸等不敏感;对真细菌的转译有抑制作用的氯霉素不敏感;对真 核生物的转译有抑制作用的白喉毒素却十分敏感。 (7)生态条件独特有的是严格厌氧菌,如产甲烷菌(metnanogens);有的 是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有的则是嗜热嗜酸菌
(用菌物代替以往的真菌)
目前广为接受Ainsworth第7版的分类系统及第八版
菌物界
Ainsworth等人的菌物分类系统纲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 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微生物的鉴定
▪ 主要步骤:纯化、测定一系列必要的指标、查找权威性鉴 定手册
▪ 鉴定方法分四个水平:
▪ 菌株的确定:实验室可以自己命名。 1963年,Able等首次通过细胞脂肪酸的分析来对细菌进行分类,同时,Oyama等又提出了用裂解气相色谱法(Pyrolysisgaschromatography,
PGC,是一种热裂解法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鉴定细菌。 Enterotube 系统
▪ Escherichia coli K12, O-157:H7
三域学说及其生物进化谱系树
促使人们提出三原界学说的最重要原因是具有一系列独特性状的曾称作“第三生物 ”的古细菌的发现。与真细菌相比,古细菌有以下几个特点:
。 (3)核糖体的16SrRNA其核苷酸顺序独特,既不同于真细菌,也不同于真核生物。 (4)tRNA成分其核苷酸顺序也很特殊,且不存在胸腺嘧啶。
(5)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密码始于甲硫氨酸,与真核生物相同。 (6)对抗生素等的敏感性对那些作用于真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 孢霉素和D-环丝氨酸等不敏感;对真细菌的转译有抑制作用的氯霉素不敏感;对真 核生物的转译有抑制作用的白喉毒素却十分敏感。 (7)生态条件独特有的是严格厌氧菌,如产甲烷菌(metnanogens);有的 是极端嗜盐菌(extremehalophiles);有的则是嗜热嗜酸菌
(用菌物代替以往的真菌)
目前广为接受Ainsworth第7版的分类系统及第八版
菌物界
Ainsworth等人的菌物分类系统纲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经典方法 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微生物的鉴定
▪ 主要步骤:纯化、测定一系列必要的指标、查找权威性鉴 定手册
▪ 鉴定方法分四个水平:
▪ 菌株的确定:实验室可以自己命名。 1963年,Able等首次通过细胞脂肪酸的分析来对细菌进行分类,同时,Oyama等又提出了用裂解气相色谱法(Pyrolysisgaschromatography,
PGC,是一种热裂解法与色谱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鉴定细菌。 Enterotube 系统
▪ Escherichia coli K12, O-157:H7
三域学说及其生物进化谱系树
促使人们提出三原界学说的最重要原因是具有一系列独特性状的曾称作“第三生物 ”的古细菌的发现。与真细菌相比,古细菌有以下几个特点:
细菌结构图[1](共7张PPT)
](https://uimg.taocdn.com/1f0768e014791711cd79170e.webp)
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
要资源。
第二页,共7页。
微生物
病毒
•
仅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构
成的专营细胞内生存的寄生物。无细胞结构,为
纤细的病原体。
•
•
病毒是颗粒很小、以纳米为测量单位、结构
简单、寄生性严格,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
5微米,椭圆到柱菌状细,胞位于杆菌状体,中可央运或稍动偏,,格芽兰孢氏形成染后色菌阳体性不;膨大芽。孢椭圆形或近圆柱形,孢囊 促进作物生膨长胀、成不熟明、显降,低芽成本孢、多增中加生产;量、好提氧高,收生入长; 温度范围3-45℃。在营养琼脂培养基
上,菌苔生长厚实,不分散,平滑或中度暗淡,有时稍有皱纹(zhòuwén); 菌老化时,常带点暗黄色;长时间培养,菌和培养基可变成棕色或黑色。在 葡糖琼脂上生长,可有不同程度的黏膜。
• 木霉菌具有拮抗、竞争作用,木霉菌可以通过快速生长和繁殖而夺取水分和 养分、占有空间、消耗氧气等,以至削弱和排除同一生境中的灰霉病病原物 ;有重寄生作用,研究发现木霉菌会在特定环境里形成腐霉对灰霉病菌;具 有重寄生作用,它进入寄主菌丝后形成大量的分枝和有性结构,因而能抑制葡 萄灰霉病症状的出现;还具有诱导抗性、促生作用,经实验人员发现,木霉 菌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控制灰霉病的发生,而且能增加种子的萌发率、根 和苗的长度以及植株的活力。
芽孢椭圆形或圆柱形,芽孢端生或近端生;格兰氏染色(rǎnsè)不稳定; 可运动;该菌对叠氮化合物敏感;在葡萄糖培养基中大多数菌株在无氧条件 下生长良好,pH降到5.3以下停止生长直到死亡,部分菌株不能厌氧生长。 芽孢杆菌属中,此菌的芽孢比其它嗜热菌的芽孢更耐热;但室温下,该菌的 活力将会迅速丧失;生长温度最高为65- 75℃,最低为30-45℃。
《大肠埃希氏菌》课件

病率。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公众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认 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保障食品安全
对食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 权益。
控制疫情爆发
及时发现并控制大肠埃希氏菌 疫情爆发,减少社会恐慌和损
失。
PART 04
大肠埃希氏菌的基因组学 研究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结构
大肠埃希氏菌基因组由单条环状 染色体组成,包含约4.6×10⁶个 碱基对,编码约2000个基因。
总结词
大肠埃希氏菌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等。
详细描述
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不能利用柠檬酸盐作 为碳源。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红色菌落。此外,大肠埃希氏菌还具有 抗原构造和抵抗力等特点。
发现历史
总结词
大肠埃希氏菌的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自那时以来,人们对这种细菌的认 识不断深入。
开发多价疫苗
针对大肠埃希氏菌的不同血清型,开发多价疫苗,以提高疫苗的 保护范围和效果。
新型疫苗技术
研究新型疫苗技术,如基于mRNA的疫苗和DNA疫苗,以提供 更安全、有效的免疫保护。
疫苗接种策略
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疫苗接种策略,以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和 效果。
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监测与控制
加强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和遏制疫情爆发,以 保护公众健康。
PART 02
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
致病机制
01
02
03
粘附机制
大肠埃希氏菌通过粘附素 粘附在肠道上皮细胞上, 进而侵入细胞内或细胞下 组织。
毒素产生
某些大肠埃希氏菌能产生 肠毒素,引起肠道分泌增 加,导致腹泻等症状。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加强公众对大肠埃希氏菌的认 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保障食品安全
对食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确保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 权益。
控制疫情爆发
及时发现并控制大肠埃希氏菌 疫情爆发,减少社会恐慌和损
失。
PART 04
大肠埃希氏菌的基因组学 研究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基因组结构
大肠埃希氏菌基因组由单条环状 染色体组成,包含约4.6×10⁶个 碱基对,编码约2000个基因。
总结词
大肠埃希氏菌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等。
详细描述
大肠埃希氏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不能利用柠檬酸盐作 为碳源。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红色菌落。此外,大肠埃希氏菌还具有 抗原构造和抵抗力等特点。
发现历史
总结词
大肠埃希氏菌的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自那时以来,人们对这种细菌的认 识不断深入。
开发多价疫苗
针对大肠埃希氏菌的不同血清型,开发多价疫苗,以提高疫苗的 保护范围和效果。
新型疫苗技术
研究新型疫苗技术,如基于mRNA的疫苗和DNA疫苗,以提供 更安全、有效的免疫保护。
疫苗接种策略
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疫苗接种策略,以提高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和 效果。
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监测与控制
加强大肠埃希氏菌的监测和防控,及时发现和遏制疫情爆发,以 保护公众健康。
PART 02
大肠埃希氏菌的致病性
致病机制
01
02
03
粘附机制
大肠埃希氏菌通过粘附素 粘附在肠道上皮细胞上, 进而侵入细胞内或细胞下 组织。
毒素产生
某些大肠埃希氏菌能产生 肠毒素,引起肠道分泌增 加,导致腹泻等症状。
沙门氏菌属ppt课件

水处理
采用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去除水 中的沙门氏菌。
水质监测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 全。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01
在处理食品和接触宠物后,应立即洗手,避免沙门氏菌的传播
。
注意饮食卫生
02
避免食用未经烹煮或未彻底烹煮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
避免接触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
03
接触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的动物后,应立即洗手,避免将沙门氏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水源传播,如 饮用水、游泳池水、河流和湖泊
等。
水源受到沙门氏菌污染可能是由 于动物粪便、污水排放或雨水冲
刷等途径。
通过水源传播的沙门氏菌可能导 致急性肠胃炎、伤寒等病症。
接触传播
沙门氏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尿液传播。
在护理或照顾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时,如处理粪便或尿液等排泄物时,若防护措施不 当,容易发生感染。
传播疾病
沙门氏菌可在动物与人之间传 播,引发人类疾病。
对环境的危害
污染水源
沙门氏菌可在水中繁殖 ,污染水源,影响人类 和动物的饮用水安全。
污染土壤
沙门氏菌可在土壤中存 活,污染土壤环境,影 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
全。
传播疾病
沙门氏菌可通过污染环 境传播疾病,影响人类
和动物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
沙门氏菌的大量繁殖和 传播可破坏生态平衡,
抗原结构
沙门氏菌具有O抗原、H 抗原和Vi抗原,其中O抗 原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抵抗力
沙门氏菌对理化因素的抵 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 ,在水、牛奶、肉类食品 中能生存数月。
沙门氏菌属的分类
根据O抗原不同
沙门氏菌可分为A~Z共20个血清 型,其中A~F等6个血清型为非 病原性,G~Y等15个血清型为病 原性。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细菌
真菌
病毒
原虫
4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微生物大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肉眼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原核细胞型
病毒
5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
细 胞 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6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食品酿造 医疗制药 作为正常菌群,维持人体正常功能 特定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
UU) 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 MG)
55
支原体---特点和致病
✓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 无细胞壁
✓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 支原体可引起生殖道感染,不孕,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和胎儿畸形,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支原体肺炎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均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2.细胞膜
磷脂双层生物膜
3.细胞质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4.核质
核质包含染色体,是细菌的遗传物质21
请说出下面细菌的结构
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22
连连看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膜
DNA
细胞质
肽聚糖
核质
脂质双层生物膜
23
目录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介绍 非典型病原体的概念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45
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课件
➢ 共有组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
▪ 革兰阳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三维立体结构,坚固 15~50层
▪ 革兰阴性菌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二维平面结构,疏松 1~2层
(1) N-乙酰葡萄糖胺(NAG) 和 N- 乙酰胞壁酸(NAM) 由β1,4糖苷键合的二糖;
(2) 由L-丙氨酸, D-谷氨酸, L-赖 氨酸和D-丙氨酸组成四肽;
无核膜核核仁,也无组蛋白包绕,
*
故称拟核 细菌的遗传物质, 决定细菌性状
*
和遗传特征。
椰毒疽假单胞菌的拟核(*) DNA细丝() 伸入细胞质中
细菌的特殊结构(Special structure of bacteria)
荚膜(capsule)
细菌分泌到细胞壁外的粘稠性物质堆积形成一层 特殊的粘液物质结构。 1. 化学成分: 为多糖或多肽。 2. 生成条件: 机体内或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双球菌(Diplococcus) ▪链球菌(Streptococcus)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Morphology of bacteria) 细菌的基本形态(Shape of Bacteria) 球菌 (coccus)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四联球菌(Tetrads) 八叠球菌(Sarcina)
L-丙氨酸 D-谷氨酸 L-赖氨酸 D-丙氨酸
DAP: diaminopimelicacid 二-氨基庚二酸
溶菌酶作用点
N-乙酰葡萄糖胺 N-乙酰胞壁酸 b-1,4糖苷键
青霉素作用点
细菌的基本结构(Basic structures of bacteria) 细胞壁(cell wall)
➢ 特殊组分
细菌的基本形态(Shape of Bacteria)
第十三章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ppt课件
•
所致疾病 占人类链球菌感染的90%。传播 方式:飞沫、皮肤伤口、污染食物。 1. 化脓性感染: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其他系 统感染。 2. 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 症。 3. 超敏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Some of the more prominent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A streptococcal infections, and the body sites affected.
β溶血
α溶血
蛋白质抗原主要为葡萄球菌A蛋白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是细胞壁的 一种表面蛋白,SPA可同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 发生非特异性接合,封闭吞噬细胞与抗体(IgG)包 被的细菌的接合,从而抑制抗体介导的调理吞噬 作用,助长本菌的致病作用。SPA还有促细胞分裂、 引起变态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性。
猩红热(Scarlet fever) (scarlatina)
Scarlet fever is a communicable disease spread by inhalation of infective respiratory droplets. After a 2day incubation period, a scarlatinal rash appears on the upper chest and then spreads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body. Along with the rash, the infected individual experiences a sore throat, chills, fever, headache, and a strawberrycolored tongue
《放线菌分类》课件
优缺点
分子生物学分类是目前最常用的 分类方法,但需要一定的基因测 序技术和专业知识,成本较高。
数值分类
总结词
基于放线菌的全细胞蛋白质电泳 图谱进行分类。
详细描述
数值分类通过分析放线菌的全细胞 蛋白质电泳图谱进行分类,能够反 映放线菌的整体蛋白质表达水平。
优缺点
数值分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 性,但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和复杂 的图谱分析技术。
《放线菌分类》ppt课件
CONTENTS
• 放线菌分类概述 • 放线菌的分类方法 • 放线菌的主要属与种 • 放线菌的应用与价值 •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01
放线菌分类概述
放线菌的定义与特点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分支状 菌丝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辐射状菌落。
放线菌具有高度多样性, 在土壤、水和空气中广泛 分布,是抗生素等生物活 性物质的重要来源。
详细描述
化学分类通过分析放线菌的脂肪酸、醌类化合物、氨基酸等化学成 分进行分类,能够反映放线菌的生化特征。
优缺点
化学分类可以弥补形态学分类的不足,但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和化 学试剂,成本较高。
分子生物学分类
总结词
基于放线菌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分 类。
详细描述
分子生物学分类通过比较放线菌 的16S rRNA基因或其他基因序列 进行分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 准确性。
03
放线菌的主要属与种
链霉菌属
01
链霉菌属是放线菌中最大的一类 ,包括了超过1800种不同的种。
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水 体等环境中,具有丰富的生态多 样性。
03
链霉菌属的菌落形态多样,颜色 各异,有的呈白色、黄色、橙色 或黑色。
植物学-第二章菌类ppt课件
二、形态
杆菌 球菌
螺旋菌
第二节 粘菌门
一、主要特征: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一 类生物,它们的生活史中,一段是动物性 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
二、 主要类群与分布
大多数粘菌为腐生菌,无直接的经济意义,只有极少数 粘菌寄生在经济植物上,危害寄主。 如:发网菌属(Stemonitis)、芸苔根肿菌 (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第二章 菌类
.细菌门 .粘菌门 .真菌门
菌类植物的分门
• 1.细菌门(Bacteriophyta):单细胞, 原核,细胞壁为肽 聚糖(peptidoglycan),以直接分裂的方式繁殖,无有性 生殖。
• 2.粘菌门(Myxomycota):裸露而多核的原生质团,其营养 体的构造、运动和摄取方式与原生动物中的变形虫相似。但 繁殖时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
.~. ycetes. (a)A morel, Morchella [ioJlenta. The true morels are among ~t choicest edible fungi. Mushroom
~lO~erers look for them when the oak are "the size of a mouse's ear.“ ,~. ls were first grown successfully in [l~{ture in 1983 but have not yet been loped into a commercial crop. (b) Scarlet cup, Sarcoscypha coccinea, a beautiful fungus with an open ascoma (apothecium). (c) The highly prized,edible ascoma of a black truJJle, Tuber melanosporum. In the truJJtes, this spore-bearing structure is produced below ground and remains closed, liberating its ascospores only when the ascoma decays or is broken open by digging animals.Truffles are mycorrhizal (see page 238), mainly on oaks and hazelnuts, and are searched for by specially trained dogs and pigs. Recently, they have been cultivated commercially on a small scale by inoculating the roots of seedling host plants with their sp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