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鱼类的三毛金藻中毒
养鱼池的3种常见藻类危害及防治

养鱼池的3种常见藻类危害及防治1、小三毛金藻该藻金黄色,因生有三根鞭毛,故得名。
当池中的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后,会分泌一种毒素,能使鱼类中毒死亡。
初时部分鱼类如鲢、鳙等向池的四隅集中,驱之才散,这是鱼类大量中毒的前兆。
当池水毒性加重时,几乎所有的鱼都集中排列在池边水面附近,头向岸边,静止不动,鱼类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应立即加入新水,将毒水排尽。
若排水困难,应将鱼立即转入它池。
可用硫酸铜全池泼洒。
浓度0.7_--1.0ppm。
一般24小时后鱼池恢复正常,不过药液减退时,还会发病。
也可以施用硫酸铵,水温20以上浓度为8—10ppm;15—20时为12ppm,15以下时14ppm,治疗效果较好,施铵盐、尿素等肥料时,水中氨氮不能超过0.1ppm,严防氨氮中毒。
2、微囊蓝藻蓝藻又称湖靛和铜锈水,由蓝藻中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而成。
在盛夏天气炎热时,由于大量繁殖可在池塘水面形成铜绿色水华。
这种藻类中碱性水体(PH8—9.5),水温28—32时繁殖最快。
由于微囊藻外面包着一层胶质,一般鱼类均不能消化,过度繁殖衰老死亡后,蛋白质易分解,并产生有毒羟胺和硫化氢气体,这些毒物浓度大时,会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时使鱼中毒死亡。
蓝藻大量繁殖时,在晚上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的氧气,容易造成缺氧泛池,当蓝藻进行强烈的光合作用时,会使水体的PH值急剧上升,致使鱼的胺活性增强,使鱼体内维生素B1减少,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强,活性加剧、痉挛,鱼体失去平衡。
防治方法:池塘经常灌注新水,不使水中的有机质过高,可控制微囊藻的繁殖,当该藻大量繁殖时,可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使水成0.5—0.7ppm,放药后应开增氧机,或在第二天清晨酌情加注新水,以防浮头。
清晨藻体上浮聚集时,将生石灰打成粉,撒在藻体上,连续洒2—3天,可杀死大部分藻体。
3、多甲藻甲藻是水中常见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有多甲藻的裸甲藻。
草鱼、鲢鱼三毛金藻中毒的防治与分析

p H 高 。此次检测 出三毛金藻的三个池 塘均 为新 开 挖 池 塘 ,水 中营 养 物 质 匮乏 ,养 殖 户 进 水 时肥 水 力 度 不 够 ,再 加 上 水 温 较 低 ,不 利 于有 益 藻类 的 繁 殖 ,这 恰 好 为 三 毛 金 藻 的繁 殖 创 造 了 良好 的 条 件 。3 个 新开 挖池 塘 地 势相 同 、水源 相 同 、肥 水 方 法 相 同 ,且 在 三 毛 金 藻 发 病 前 的一 段 时 间 内没有 降 雨 ,但 结 果 是 一 号 池 和 二 号 池 发 病 ,三 号池 有 三 毛 金 藻 却 未 发 病 。经 进 一 步 调 查 走 访 发 现 ,三 个 池 塘 周 边 都 有 农 田 ,一 号和 二 号池 边 的 农 田种 植 的 是棉 花 ,4 月 中下 旬进 行 了灌溉 式 浇 水 ,水 经 过 渗 透 进 入 池 塘 , 渗 透 的 水 中 含 有 大 量 钙 镁 离 子 ;三 号 池边 的农 田种 植 的是 小 麦 ,4 月 中下 旬 未 进 行 灌 溉 式 浇 水 ,池 塘 中没 有 渗 透 的水 进 入 。三 毛 金 藻 分 泌 的毒 素 不 能直 接 毒死 水 生 动 物 ,一 号 和 二 号 池 塘 中 的三 毛 金 藻 毒 素被 渗 进 池 塘 水 中 的 钙 和 镁 等 二价 阳离 子 激 活 了 , 毒 性 增 强 ,致 使 池 塘 内的养殖 鱼类 中毒 死亡 。
类 主 要 为绿藻 和硅 藻 ,三 毛金藻 未检 出。
二 、原 因分析
1 . 引起 发 病原 因
1 . 基本 情 况和诊 断
利津 县 汀 罗 镇 养 殖 池 塘 ,为 当年 春 天 新 挖 池
塘 ,共 3 个 , 总 面积 l 8 亩 ,水 深 1 . 4 ~1 . 6 米 ,养
水生植物对鱼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生植物对鱼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摘要介绍了水生植物青泥苔、水网藻、湖靛、甲藻、三毛金藻等的症状及其对鱼类的危害,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鱼类;危害;防治方法植物对于水生生态至关重要,尤其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湖泊和湿地,其为鱼类提供了食物、繁殖场、栖息地。
种类众多的藻类及各种水草是鱼类繁殖的场所或食料。
但有些水生植物会对鱼类产生危害,并可使其中毒死亡。
现将一些对鱼类产生危害的水生植物的症状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1 青泥苔在春季,青泥苔在池塘浅水处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细丝像网一样悬浮在水中或附着在池底。
夏花鱼种和鱼苗通常游进青泥苔中被缠住游不出来而死亡。
青泥苔的大量繁殖,过分消耗水中的养分,影响鱼的生长[1]。
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鲢、鳙鱼等鱼苗,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生期为5—9月。
防治可用生石灰清塘。
在有青泥苔的鱼池,泼洒硫酸铜,使池水浓度达到0.7 mg/kg,能有效地杀灭青泥苔。
将生石灰研成粉末撒在长青泥苔的地方,生石灰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碱,形成高温,使青泥苔很快发白连根腐烂。
2 水网藻水网藻是一种绿藻,属水网藻科。
藻体是由大量的长圆筒形细胞连接而成的网状体,每个“网孔”由5~6个细胞连接而成。
由于集结的藻体像网袋,所以称为水网藻。
鱼池中水网藻多的时候,似张在水中的许多罗网,大量地网住鱼苗。
防治同青泥苔。
3 湖靛池塘中含有大量铜绿微囊藻和水花微囊藻及其他蓝绿藻产生的有毒物质引起鱼类中毒。
水花微囊藻为淡黄绿色,铜绿微囊藻带有蓝绿色[2]。
该种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不能被鱼类消化。
特别是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很容易分解,产生羟胺和硫化氢之类的有毒物质,量大时不仅能毒死鱼类,对羊、牛等家畜饮用此水也会中毒而亡。
当池水含蓝藻群体50万个/L时能使鳙鱼、夏花死亡,如含有蓝藻群体100万个/L以上时,鳙鱼、鲢、青鱼、草鱼等会大量死亡[3]。
微囊藻一般发生在盛夏初秋季节,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和碱性较重的水中,常在下风水面漂浮着1层翠绿色的水花,肉眼可见。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

养殖池塘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滕州市水产技术指导站赵建国滕州市滕国渔业科技有限企业王伟在池塘养殖中,当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别变化时,常常会产生大量有害藻类并成为优势种群,克制有利藻类的生长,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长,致使水体的生产力降落,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全造成危害。
现将池塘中几种有害藻类的防除方法介绍以下:一、青泥苔青泥苔是丝状绿藻(双星藻、转板藻和双星藻科的水绵)的总称。
春天随水温的上涨,在池塘浅水处开始时萌生,初期象毛发同样附着在池底或许象网同样悬浮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成黄绿色飘荡在水面。
发生的条件:多出此刻水位浅、水质较瘦的池塘中,春、夏、秋三季均可发生。
危害:当青泥苔大量生殖时,因耗费水体中的养分使水质变得更消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当培养苗种的池塘出现青泥苔时,苗种易被环绕致死,降低成活率。
防除举措:①消除池塘中青泥苔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互换池水,改变水体ph 值和水质。
并施基肥培肥水质,克制青泥苔的生长。
② 未放养的池塘可用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使它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对已经放养的池塘,可用0."7-1ppm 的硫酸铜全池泼洒杀灭,杀灭后应实时抬高水位、追施有机或无机肥提升水体的肥度至 20-30cm,减少阳光射入池塘底部量。
③每亩用 25~30g 扑草净拌湿土撒于青泥苔长进行杀灭或使用青苔净、蓝藻杀星等杀藻剂进行办理,一次使用面积不得超出池塘三分之一;消除青泥苔后应注意防备其腐败物恶化水质,实时进行水体增氧。
二、 "水网藻多发生在水质较肥的浅水鱼塘中,池塘中水网藻多时,旺盛的丝状藻体集结于网带,幼鱼误入网中常会因呼吸困难和没法摄食而死亡。
同时,水网藻大量生殖时耗费池塘水中的养料,影响鱼类生长。
防除方法与防除青泥苔的方法同样。
三、蓝藻蓝藻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在养殖水体大量生殖生长,形成强势集体时,池塘表层会飘荡着一层油绿色的薄膜(俗称“水华”),严重时薄膜越叠越厚,能够充满整个水体,被阳光照耀后水面体现出黄绿色(俗称“湖靛”),伴有腥臭味,严重的还俊逸出硫磺的滋味。
夏季池塘中几种常见藻类对鱼类的危害及防治_朱灵峰

《中国水产》2007年第8期 57 责任编辑 叶佳林朱灵峰 陈志冉 雷庆铎河南省郑州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工程实验中心 450011度计算好应放养苗种数量,待退潮后将苗种均匀撒播于低坝顶面和两侧斜面上,正常情况下2小时 ̄3小时后星虫苗自行钻入泥中。
苗种放养宜在晴天进行,同时注意养殖地水体的盐度要与苗种采集区的盐度相近,以利可口革囊星虫快速潜钻入泥。
四、养殖管理1.补苗检查 可口革囊星虫苗种放养后2天 ̄3天后出现“洞眼”,即养殖面上有许多星虫摄食活动的洞穴,表明放养的星虫已适应环境,开始正常摄食生长。
放苗后15天内,须以“洞眼”多寡为标准检查苗种放养的成活率,发现成活率低应及时补苗。
2.护坝整修 经常检查堤坝的养殖表面,受潮水冲刷严重的应及时整修,保持涂面平整成“马路形”,不使顶面积水,保持堤坝结实而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
3.利用底泥培藻 进入夏季,日照长、气温高,涂面缺少底栖藻类,涂质变硬,会影响生长,应经常将坝底含底栖藻类的淤泥及有机沉积物推到养殖涂面上,一方面直接增加可口革囊星虫的营养源,另一方面加速底栖藻类繁殖再生。
随着水产养殖事业的迅速发展,颗粒饲料的大量使用,养殖密度的大幅度提高,池塘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到了夏季,水体藻类大量繁殖,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养殖水体中藻毒素增加,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鱼中毒死亡,影响池塘养殖经济效益。
现将精养池塘几种主要有害藻类的综合去除技术总结如下:一、水网藻1.形成与危害 水网藻是一种绿藻,在我国分布很广,多发于水质较肥的浅水处或鱼塘里,春末夏初,在有机质丰富的肥水中繁殖速度很快。
旺盛的丝状藻体集结如网带,鱼苗误入网带常因呼吸困难和无法摄食而死亡。
2.防除方法 ①放养前可用生石灰清塘,杀死藻体。
干法清塘用量为50kg/亩 ̄75kg/亩,湿法清塘用量为100kg/亩 ̄150kg/亩。
②未放鱼的池塘可用干草木灰按50kg/亩的比例全池泼洒,使水网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小三毛金藻怎么处理

小三毛金藻怎么处理浮游藻类是水产养殖水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能光合作用提供溶解氧,有些种类还是水生动物优质的天然饵料,但也有些藻类能产生毒素对养殖构成威胁,例如水体中较为常见的微囊藻毒素﹑甲藻及小三毛金藻等产生的藻毒素,导致养殖动物出现摄食差﹑甚至中毒死亡等。
不同于蓝藻和甲藻通常是在死亡后释放藻毒素或动物摄食后引起中毒,小三毛金藻则是在生长过程中就会产生毒素造成危害,成为养殖路上的绊脚石。
本文旨在梳理认清毒害水生动物的小三毛金藻,以便防治之需。
1、小三毛金藻的生物学特征小三毛金藻在现行分类中属于小普林藻门,传统分类属金藻门、金胞藻目,也称作舞三毛金藻。
为单细胞藻类,一般呈椭圆形、卵形或球形,易变形,两个色素体,植物体具三条鞭毛,两条游泳鞭毛为细胞长度的1.5~2倍,中间为一条较短的附着丝体,固定后镜检观察中央短鞭毛不明显,需要调整光线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小三毛金藻(左为模式图,右为镜检图)小三毛金藻为广盐性藻类,不同品系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有所区别,一般认为在盐度4‰~20‰的水体中更易繁殖,主要发生在盐碱度较高的池塘,如天津、大连等盐碱地区多见,有些地区的咸水湖中也有发现,在碱度较高、盐度较高、透明度大、有机质少、缺氮磷的池塘,易大量繁殖。
但也有研究表明,过高的碱度(大于30mol/L)对小三毛金藻的繁殖可能有抑制作用。
在春、秋、冬等低温季节,其他藻类繁殖较慢时,小三毛金藻容易成为优势种类;在总氨含量低的咸水塘,夏季高温也会出现小三毛金藻引起鱼中毒上浮、趴边。
小三毛金藻高峰时,水体通常呈黄色,有时早上水为绿色,中午阳光照射后水呈黄色。
小三毛金藻占优势的水体呈黄色2、小三毛金藻的危害小三毛金藻大量繁殖时,向水中分泌细胞毒素、溶血毒素和鱼毒素等毒素,鱼毒素能改变鳃表面的选择渗透能力,及阻碍气体通过鳃的运转,使溶血素和细胞毒素等更易进入养殖动物体内,破坏细胞结构。
这些毒素被钙、镁等阳离子激活后,可使水生动物麻痹性中毒,尤其对鱼类毒性较强,可引起大量死亡,或造成对虾等其它养殖动物摄食差、生长缓慢等。
三毛金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三毛金藻对鱼类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胡华蓉
三毛金藻能分泌一种毒素,可引起鱼类中枢神经中毒,使之正常生理机能失常,如果三毛金藻大量繁殖,可使养殖鱼类中毒致死。
三毛金藻呈椭圆形或球形,细胞前端有三根鞭毛,两边二根较长,中间鞭毛较短。
此藻适于在半咸水中生活,鱼类中毒的池水pH值在8-9之间。
其中毒程度和三毛金藻的密度并不完全成正比,而与水中的辅助因子(如钙、镁离子)的作用有关,这些因子可增强毒素的活性,从而引起养殖鱼类大批死亡。
症状:鱼类中毒一般从清晨开始,养殖鱼类开始密集于鱼池四隅,驱之即散,随着中毒加重,几乎所有鱼类均头朝岸边浅水处,呈静止状,鲢、鳙鱼首先发生死亡,若不急救,静止于岸边的鱼开始失去平衡,侧卧,最终呈昏迷状而死。
流行季危害情况:三毛金藻毒素对淡水鱼类均能产生毒害作用。
从夏花鱼种到亲鱼(7-8千克/尾)都可引起中毒死亡,其中最为敏感的鳙、鲢鱼,其次为草、鲤、鲫、泥鳅、鳗等。
鲶鱼、梭鱼及蝌蚪等也会引起中毒。
该藻引起养殖鱼类中毒,终年都有发生,尤以春、秋两季发病频繁。
新老池塘甚至万亩以上的水库、湖泊,都会遭受此藻毒害。
防治方法:①在多发病鱼池,每星期用5ppm的硫酸铵全池泼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②用0.7ppm硫酸铜全池泼洒,有缓解病情作用。
③发病初期,加注新水或换水(换去原水量的1/3以上),具有一定效果。
淡水养殖中常见生物性病毒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色,生存在温度较低的清澈淡水中。金 藻中的舞三毛金藻与小三毛金藻,迅速 繁殖后容易引起鱼类中毒,最终导致死 亡。当水中的盐度在 2 以上,氯化物含 量在 1 g/L 以上,硬度在 14.29 mmol/L 以 上时,三毛金藻繁殖迅速。鲢鱼、鲤鱼、 草鱼等最容易受到毒素影响,其他鱼类 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毒的症状 不同。但如果及时发现病情并且立刻治 疗,能够降低危害。 (二)防治方法 第 一, 当 发 现 鱼 类 中 毒 后, 及 时 发现并确诊,可立即更换池水,中毒情 况能得到缓解;第二,可定期在鱼池中 施 氨 肥, 保 持 水 中 的 氨 浓 度 在 0.25 ~ 1.00 mg/L,能够预防三毛金藻毒素。 四、湖靛 (一)危害特点 湖靛也称作臭绿砂、铜绿水,盛夏 时期及初秋时期,蓝藻繁殖迅猛,池塘 水面上漂着一层翠绿色的水花,这就是 湖靛。蓝藻包括拟鱼腥草、水花微囊藻 及铜绿微囊藻等,其中螺旋鱼腥藻被草 鱼吞食后,会导致草鱼生病。 (二)防治方法 主要是用 0.7 g/m3 浓度的硫酸铜泼 洒全池塘,但如果是成鱼塘或者是鱼种 塘,则不能使用硫酸铜泼洒,否则会导 致成鱼死亡。成鱼塘或者鱼种塘可采取 换水、加新水的方法进行防治。 五、红水 (一)危害特点 甲藻在温暖的时节容易大量繁殖, 此时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红棕色,这种 情况下称之为红水, 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当甲藻快速繁殖且死亡后,容易在水中产 生甲藻素,最终导致鱼类中毒、死亡。当 发现鱼塘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红 棕色且甲藻大量繁殖时,如果发现鱼类死 亡,此时要进行仔细的镜检,如果鱼的消
XU MU SHUI CHAN
畜牧水产
淡水养殖中常见生物性病毒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李顺喜 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223100
摘 要:淡水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生物性病毒对水产品养殖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因此,要了解常见生物性病毒特 点及危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防治。本文对淡水养殖中常见的生物性病毒特点及危害进行分析,研究其防治技术。 关键词:淡水养殖;生物性病毒;危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