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铁路复杂地段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公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预应力管桩的基本理论,结合预应力管桩设计的主要内容,阐述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公路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指出预应力管桩具有桩身质量好、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公路交通网络越来越完善,施工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桩基施工问题成为了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为预应力管桩施工简单、污染小、施工工期短、造价低等优势,在桩基施工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针对软土地基施工而言,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减小施工后沉降、降低总沉降量,避免发生桥头“跳车”等现象,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1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设计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特点(1)节能、环保且桩身质量好。
由于桩是工厂化制造,其生产已经工业化、程序化,材料经过严格筛选,管桩经过离心成型及高温养护,制造工艺先进,质量检验完善,是现场制作的其他桩型所不具备的。
(2)沉桩施工工艺简单,质量易控制,施工进度快。
管桩运输吊桩方便,接桩快捷,可根据不同配桩控制桩长以适应不同地质情况,同时成桩后不要养护时间,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3)与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相比,单桩承载力高,处理深度大。
(4)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工程安全风险小,工后沉降控制有效。
2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经济性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其处理方法并不少,然而应用的复合地基方法相对较少,主要包括柔性桩法、高强度预应力管桩法、低强度混凝土桩法、散体粒料桩法。
无论哪种方法,均具有自身优势与劣势,可以在相关工程中予以应用。
在满足软土地基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需要对工程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桩的材料、密度、长度。
因为软土地基属于柔性,而预应力管桩属于刚性,在疏桩设计中,为了对预应力管桩“上刺”入路堤数量值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在预应力管桩顶部设置桩帽,并且在桩帽顶部设置褥垫,进而分散路基荷载应力,实现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合理调整预应力管桩的分布,平衡土体荷载,充分发挥管桩与土体的作用,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
PHC管桩复合地基在津秦客专的应用

P C管 桩 复 合 地 基 在 津 秦 客 专 的 应 用 H
谢 红 山
( 中铁二十二局集 团公司 , 北京 104 ) 0 0 3
摘
要: 针对 P C管桩偏移 、 H 倾斜 甚至断裂等质量 问题 , 结合 津秦铁路 客运 专线 的施 工 , 绍 了管桩在 实际施 工 中沉桩 工艺 的选 介
择及管桩施 工质量控制办法 , 出 P 指 HC管 桩能够有效提高地 基承载 力, 满足路基沉降控 制标准。 关键 词 : 管桩 , 复合 地基 , 客运 专线 ,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 2 3 1 U 1 .5 文献标识码 : A
0m 在沉 桩过 程 中 , 经常 对控 制点 进行 复 核 。2) 要 P C Pet s H g oce ) H ( rs es i C n r e 预应力 高强 度混凝 土管 桩复合 差应 小于 2 4 9 2~D 4 K 1+ 3 K 4+8 2 共计 2 8 m。工程 中心区域正处 吊桩就位 。吊车平 吊运移管桩采用 两头勾头 法 , 2, .9k 钩 吊桩就位 时 , 采用一点 绑扎 法 , 绑 扎起 吊点位 置 离桩 端 0 3 其 .L 在 地面沉 降最 为严 重 的地 区 , 泛沉 积有 不 同厚度 的软土 , 广 以淤 ( L为桩管 长度 ) 。4) 插桩 ( 桩 ) 植 。桩起 吊提升到垂 直状 态后 , 将 泥质粉质黏 土为主 。地基处理 工程设计 为复合 地基 , 采用 预应 力 桩上 头套 人 锤头 下 部 固有送 桩 器 , 然后 将 桩尖 准 确 的放 在桩 位 管桩对 既有 地面进 行挤 密加 固。正线下 及 咽喉 区域 采用 预应 力 缓 . 停 管桩 , 直径为 50m l 中心距离为 20 0m 桩 长为 1 0 i, l 0 m, 5m~2 上 , 缓施 工将桩 插入 土 中 1 5m左 右位 置 , 止施 压 。在机 架 0m,
预应力管桩的作用机理及其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预应力管桩的作用机理及其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预应力管桩是预制混凝土管,管内的钢束被预先加压,形成高强度的预应力状态。
预应力管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管桩上的钢筋直接将荷载传递到土体中,使土体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而钢筋受拉,产生预应力,通过预应力,使得管桩承受的荷载增大,强度提高。
况且预应力管桩还能用于软土地基。
软土是淤泥或肥沃土,具有较弱的承载力和不稳定的物理特性。
软土地基的环境条件复杂,需求稳定承载点,因此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中广泛应用。
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地基承载能力:预应力管桩将荷载传递到较深层土体中,能够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2. 控制地基沉降: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基础,钢筋内预应力,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降低建筑物的沉降量,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3. 抵抗水平荷载:软土地基容易产生水平位移,采用预应力管桩能够增加地基的抗水平荷载能力,保持建筑物的稳定性。
4. 降低地震灾害风险: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
地震时地基的震动位移,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软土地基中采用预应力管桩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采用合适的桩型、桩径和桩长。
2. 保证钢筋的质量和加工工艺。
3. 确保钢筋的预应力水平。
4. 选择合适的荷载共享方式。
总之,预应力管桩在软土地基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稳定
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并且降低地震灾害风险。
在工程实践中,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预应力管桩方案,
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CFG桩复合地基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

CFG桩复合地基在地铁车辆段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24T11:49:36.93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5月9期作者:田璐[导读] 近年来,我国地铁发展迅速田璐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郑州市邮编450000摘要:近年来,我国地铁发展迅速,地铁车辆段的建设数量随之增加。
现阶段,地铁车辆段内的轨道道床为无砟轨道。
车辆段场地较大,地质条件良莠不齐,提供满足车辆段内行车的地基条件,是场段内地基处理设计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0 引言本文以某地铁车辆段项目为例,针对地铁车辆段中轨行区的不良地质情况,采用以CFG桩为主要桩型的复合地基加固措施,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际检测。
1 工程概况拟建工程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选址位于原车辆段内东侧预留地块内,呈南北向,地势平缓。
现况主要为果林、菜园、停车场以及培训教室、员工宿舍等建筑,场地内分布有池塘。
邻近未见重要建筑物。
根据勘察资料,车辆段场地主要持力层为黏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有机质粉质黏土②1层、粉细砂②2层,持力层厚度分布均匀,地基土的基本承载力为60~120kPa,承载力较低,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2路基地基处理主要技术标准及原则2.1设计原则车辆段地基为重要的车辆段结构之一,除承受自重、轨道等荷载作用外,也承受列车等动荷载以及其他荷载的作用。
在多种外部作用下,地基基础应保证足够的稳定、强度和耐久度。
地基处理应以合理、安全、先进、经济为设计原则。
地基处理工程应做到防治结合,应避免后期出现病害。
2.2技术标准无砟轨道的工后沉降:一般情况不得大于15mm。
3 试验段(区)试验区设置:在大范围施工前,应在场地内布置试验区,以检验设计方案的处理效果,并确定较符合现场实际的设计和施工参数。
4动态设计及沉降监测地基处理及填筑应进行动态施工控制。
地基处理必须严格在监控下,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
在填筑过程中应增加监测频率。
当发现路基形变速率异常,有失稳趋势时,必须立即暂停施工,并向业主等相关单位通报,及时对路基卸载。
桩板复合地基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降板的沉降杆) 、两侧路肩各设置一监测桩 ( 1 。 图 )
沉 降观 测 桩
- - ~
5
基 床 表 层
●。_。' 。。_。。。●。。。‘。。。。。。。。。。。一
l
/
一 — — —
一
—
—
—
~
—
— — —
~
沉 降 板
/ —— —一 \ \
/
线路竖 曲线 圆顺 的要求 ,线下 工程 工后 沉 降量 必须控 制在允 许 范 围之 内,追 求 “ 零沉 降 ” 理念 。桩板 复 合地基作 为一种 软基 处理方式 ,在我 国高速铁 路 中越
个月 )未 出现连续下沉现象 ,可判定为满足沉降标 准
板 复合地基 能有 效地降低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路基 结构 的沉 降 ,使 其工后 沉降量满足扣件 的调 整需要和 线路 竖曲线 圆顺的要 求 ,为正在建设 的客运 专线提供技 术支持 。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桩板 复合地基 ;线下结构 ;工后沉 降
中图分 类号 :U 1 . 5 23 1
来越被广泛使 用 和研究 ,然 而有关 对其 线下 结构 沉 降的影 响分 析国内外相对还较少 ,本文 正是基于 以 上情况 ,以沪 宁高速铁路为研究背景 ,研 究桩板复合 地基对 高速铁 路 无砟 轨 道路 基 线下 结 构 的沉 降 影 响
分析 。
1 路 基 线 下 工 程 沉 降 观测
涂 文博 ,等 :桩 板复合地基对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7 13・
( )设计预测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 预测 的总 3 沉降量之差不宜大于 1 m; 0m ( )预测工后沉降值不应大 于 1 m;沉降 比较 4 5m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公路复合地基中的应用

f( P ) ak a
层号 岩土名称 颜 色 状态 特 征 描 述
最大~最 小 最大~最小
②1 粉质黏土 灰 黄~灰 ~可塑 不均质 , 软 含锈黄色铁质浸染斑点 , 夹少量粉 土薄层 ; 面光 2 切 滑 O ~O 3 3 1~ 0 9 O .0 .O .0 干强度 、 韧性中高 , 振反应 。 无摇 粉土夹粉质 不均质 , 很湿 , 含云母碎 屑, 粉质黏土为软 ~流塑状 , 局部为 ②2 黏土 灰黄 ~灰 稍密为主 淤泥质粉质黏土 ; 切面稍有光泽 , 干强度 、 韧性 中低 , 摇振反 1 7 ~一13 5 5 ~O 8 .O . 5 .0 .0 应不明显。 ③ 1 淤泥质粉质 灰~灰褐 流塑 不均质 , 含腐殖物 , 粉土为松散 ~稍密状 ; 切面较光滑 , 干强 一0 1 ~ 3 .O 0 黏土夹粉 土 度 0 ~1 .O o 2 5 韧性低 , 轻微摇振反应 。 具 一57 .5 ③3 粉 土夹粉质 灰 稍密 不均质 , 湿 , 部互层状 , 很 局 粉质黏土为软~流塑状 , 含云母 一l .O 1 81~ 5 黏 土 碎屑 9 ~I 7 O .0 ; 切面稍有光泽 , 干强度 、 韧性低 , 具轻微摇振反应。 一3 .5 2 1 ③3 粉土夹粉砂 灰 稍~中密 不均质 , ~饱 和, A 很湿 局部较为密实 , 偶夹粉质黏土薄层 ; 切 一3 O 面粗糙 干强度 8 5 3 1 .O 韧性低 , 摇振反应迅速 。 ④ 1 粉土夹粉砂 灰~灰黄 中密为主 不 均质 , 很湿 ~饱和 , 夹少量粉质黏土薄层 , 见云母 碎屑; 切 一3. O 3 3 ~ 7 面粗 糙 0 ~ 54 O .0 干强度 、 韧性低 , 摇振反应迅速 。 一3 . 5 6 5 ④2 粉砂夹粉土 灰~灰黄 密实 欠 均质 , 和, 饱 偶见少量砾石 ( 砾径 2 c ;  ̄5m)砂粒主要 为石 一3. O 9 5~ 1 2 英质 5 ~1 .O O O 3 含云母碎屑及少量泥质 。 —4 . 5 — 2 0 ⑤ 粉细砂 灰黄~灰 密实 稍均质 , 灰黄 ~灰色 ,饱和 , , 夹少量粉 土 , 局部偶见 粉质黏 一4.0 99~ 2 0 土薄层 ; 砂粒主要为石英质 含云母碎屑 4 ~1. O O 8 0 一5 . 5 2 8 ⑥ 细 砂 灰 密实 稍均质 , 饱和 , 夹粉砂 , 偶见 贝壳碎片 ; 粒主要 为石英质 , 一6.5 砂 98~ 最大揭示 含云母碎屑及少量泥质。 一7 . O O 3
大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泥土挤密桩与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L u Ja f i in a
( tn — ’nP rjc He d u tr ,C iaR i a 2h E gn eig B ra o p C .,Ld ,L ne 410 ) Dao g Xi DL Poet a q aes hn al y 1 t n ie r ue uGru o a w n t . ifn0 0 0
( ) 浅 黄 色 ~褐 黄 色 , 硬 ~软 塑 , 厚 1. Q , 坚 层 15~
() 1 减小湿 陷性 黄土厚 度范 围 内的湿 陷系数 。
() 2 提高基底 承 载力使 其满 足要求 。 () 3 通过 堆 载 预 压加 速 路 基 沉 降后 , 后 沉 降 满 工 足 ≤1 m 的要求 。 5m
・
线 路/ 基 ・ 路
大 西客 运 专 线 湿 陷性 黄 土地 区水 泥 土挤 密桩 与 预 应 力管 桩 复 合地 基 处 理技 术
刘 建 发
( 中铁 十 二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大 西 铁 路 客 运专 线工 程 指 挥 部 , 山西 临 汾 0 10 ) 40 0
摘
要 : 基 处理 是 路 基 施 工 质 量 中至 关 重 要 的 一 环 , 直接 关 系到 路 基 承 载 力 及 工后 沉 降是 否 能 够 满 足 要 求 。 地 它
2 2 设 计 方 案 .
1 . 针 状 空 隙发育 , 直 节 理发 育 , 陷 性厚 度 范 8 7m, 垂 湿 围为 3 5~ . 湿陷 系数 8 = . 1 0 1 5 为 Ⅱ级 . 6 2m, 0 0 5~ . 3 , ( 中等 )白重 湿 陷 性 黄 土 场 地 。地 下 水 埋 深 4 5~ .
变电站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2)

变电站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变电站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一、前言在变电站施工中,为了确保变电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被广泛应用。
该工法通过预应力管桩与复合地基的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以及工艺原理和施工工艺。
二、工法特点(1)提高地基承载能力:预应力管桩与地基复合,通过预应力作用使地基形成一个整体,增加了地基的承载能力。
(2)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预应力力的引入使地基拥有了更好的抗震能力,降低了地震对变电站的影响。
(3)施工快速高效:采用机械化施工方式,施工周期短,效率高。
(4)成本较低:相较于其他地基加固方法,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成本较低。
(5)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变电站建设,能够满足各类工程的需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变电站建设,包括220kV及以上的变电站、重要变电站等。
同时,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加固。
四、工艺原理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预应力管桩的施加预应力,使管桩与地基形成整体。
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选用适当的管桩类型和规格,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的大小。
(2)采用专业设备对地基进行挖掘和处理,确保地基平整。
(3)在地基中布置预应力管桩,通过固定和张拉装置施加预应力。
(4)在管桩顶部铺设复合地基材料,将管桩和地基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五、施工工艺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地基准备:包括挖掘和处理地基,在地基中布置预应力管桩。
(2)预应力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使用预应力设备施加预应力,保证管桩与地基的结合牢固。
(3)复合地基施工:在管桩顶部铺设复合地基材料,将管桩和地基连接为一个整体。
(4)验收和质量控制:对施工工艺进行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六、劳动组织施工中需要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和劳动力,包括预应力施工人员、地基处理人员和复合地基施工人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地 质 概 况 . 2
5
6 O 5 8
4 0 5 0 9
i
}
6 4
%
本 段属高 原低 山断 陷湖积 盆地及剥 蚀低 中 山丘 陵地 貌, 地形平坦开 阔, 自然坡度 小于 5 。。段 内上覆第 四系冲 湖积 粉质粘土 、 淤泥质土 、 泥炭质土 、 坡残积粉质黏土 、 角砾 土, 上第三 系茨 营组 ( 2 粉质粘土 、 N) 松软土 , 下伏基岩为前 震旦系黑山头组 (t s板岩夹砂岩 。 Pl ) h 段内无不 良地质 , 特殊 岩土为松软土及淤泥质土 、 泥炭质土 。 地下水多 以第四系洪 湖积黏性 土中之孔隙潜水 , 量甚微 , 位埋深较 浅 , 水 水 平缓 地段 一般 1 m。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 —5 埋藏深 。 勘探显示 , 构成的地层 自上 而下依次为粉质粘土 ( 大 厚 于 5 、 软 土 ( 4~2 m)泥 炭 质 土 ( 深 0~ 3 不 m)松 厚 0 、 埋 2m 等 , 0 1m) 淤泥质 土( 厚 8 、 埋深 2 m, 4~1m) 粉质 ~6 厚 2 、 粘土 ( 一般厚 0—3 局部厚可达 1m o m, 0 2 施 工工 艺 的 比选 管桩 的施工方法 目前 主要有两种 , 即锤击法和静压法。 锤击法采用筒式柴油锤将其打人土层 中,对地基土 的 扰 动程度大 、 围大 、 范 对土体产生很 大的震动作用 , 如此作
k 9 9 9 9 9 9 9 + 0 0 1 1 3 3 4
3 9 3 5 5 9 3 O O O 0 O 0 O ,
Ⅲ ∞ 。 ㈨ 。
最 大
回
弹
皿
回
弹
串
;
;
. - .
;
i
. . .
2
;
2 7
. .
I
辑应 桩士 力管 I 理直度啦5 n .×)
I
图 1 预 应 力 管 桩 地基 处理 代 表 性 断 面 图 12 0 :0
桩帽
地粱
A 节点示意图
B 节点示意图
图2
工程 科技
・6 ・ 2 9
1: o 2o土体的抗剪强度。 粉土或粉质粘 当地购买成 品管桩 , 运输到现场。 土层被液化静停后强度有大幅度 的提高 , 淤泥质土层 因超孔 隙水压 a . 管桩 的进场验收 . 力 的作用 , 隙水 突破 土颗粒 的表 面能而相互 连通 , 孔 产生排水 , 超孔 管桩进 场后 , 对管桩 的外 观 、 桩径 、 长度 、 壁厚 、 桩身 弯曲度 、 桩 隙水压 力消散后的强度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锤击沉桩锤击法沉桩 端头板的平整度、 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验 设 备简单 , 透力强 , 穿 但是 由于它 噪声大 , 振感强烈 . 在城市 及一些 收 , 审查产 品合格证明文件 , 并 把好材料进场验 收关 。 根据设计及施 特 殊地 区 的 适 用 受 到 了 严 格 的 限 制 。 同时 在 沉 桩 过 程 中 , 易 造 成 工规范要求等级将 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 出场 。 容 桩顶 和桩身破坏 , 存在成桩质量隐患 。 b管桩 的堆 放 . 静 压 法 采 用 全 液 压 自动 压 桩 机 利 用 桩 机 自重 和 配 重 通 过 液 压 现场管桩 堆放场地应 平整 , 用垫木做相 应支垫 , 且支撑 点大 致 当管桩在场地 内堆放时 , 不宜超过 4 。 层 当在桩位 系统直接快速将桩压 人土中,由于桩 的快速挤压 , 使得 桩周 土的间 在同一水平 面上 。 隙水瞬间饱 和超压, 土壤的粘聚力 和摩阻力大 幅降低 、 至失去, 附近准备施工 时宜采用单层堆放 , 甚 类 且必须设支垫。 管桩在现 场堆放后 , 需要 二次倒运 时 , 宜采用 吊机及平 板车 配 似如流砂状 态, 桩就较易压下去。随着桩静置时间的延长, 周土间 桩 隙水 慢慢排 出, 壤恢复其 粘聚力 和摩阻力 , 的承载力显 著提高 , 合操作 。 土 桩 如场地条件不具备时 , 采用拖拽的方式 , 需要采用滚 木或者 桩 的保 险系数 和安全储备较大 。 静压法对土体的破坏不存在震动作 对桩 头端头板采取一定的保 护措施 , 以免磨损套箍及端头板。 用; 破坏作用仅在桩土界面 , 围小 ; 范 桩身扰动土体产生 的超孔 隙水 c 桩吊运及插桩 . 管 压力 , 在同样的地层中 , 要小 于锤击沉桩 过程 。静 压法施工 , 基本 无 单 根管桩吊运时可采用两头勾吊法 ,竖起时可采用单点法 , 管 以免受震 动 、 冲撞。 震动 、 噪音 、 空气污染 , 无 无 而且能 较高 的保证成 桩桩体质量 , 据 桩起 吊运输过程 中应平稳轻放 , 根 本标段 实际地质情 况及为 了较好 的保证成桩质 量我们选择 静压法 管 桩 吊起后 , 缓缓将 桩一端送人 桩帽 中 , 待管桩放 入桩机 夹装 进行施工 。 箱 内扶正就位后 , 焊接 开 口型桩尖 , 然后将桩插人土 中 0 m—1 m . 5 . 0 3预应 力管桩施工工艺 的深度 , 采用 两个线锤进行垂直度的控制 。 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 、 滑 31预应力管桩施 工准备 . 动进行调整 , 确保管桩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压桩。
311 桩 要 求 .. 试
323 桩 . 压 .
a 桩前 , - 压 根据 工程情况制定合理 的压 桩顺序 , 减少挤 土效应 , 任何复合地基大规模 施工前 , 都应根 据不 同地质的地段先进行 试桩施工 , 以检查单桩 承载力 和复合 地基 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 施 工 时 按 照 压 桩顺 序组 织 施 工 。 符合 , 当与设计有较大差异时 , 可对设计进行计算修正 , 避免造成难 b压桩前在 每节 单桩桩身上划 出以米 为单位的长度标 记 , . 以便 以弥补的事故。试桩数量根据设计 要求不小于 2根 , 桩的施工方 观察桩 的人土深度及记 录对应压 力值 , 通过实际高程测 量 , 送 试 并 在 法及质 量检 测应 与正式施 工时完全相 同。 桩器上做 好最后 l m及最终 送桩深度标 记 ,并通 过水准仪 配合控
一
表 1基底 预 应 力 管 桩 单桩 承 载 力 设 计 表
D +4 3 K 9 0~ DK9 +445
最
730 KN
,¨ ¨走
沉 降
量
1 程 及 地 质概 况 工 1 工 程 概 况 . 1
Z 9 0 0 1 1 3 3 3 7 3 9 3 5 5 9
31 .. 整 场 地 2平 制。
c. 在压桩开始阶段 , 压桩速度不能过快 , 根据 地质 报告显示 的 应 清除施 工场地内地表附着 物 , 对影 响桩基作业 的松 软土地段采 取 压实处理 , 做好 场地 内的防排 水措施 , 排水沟开挖 位置 以不影 响 土 质 情 况选 择 压 桩 速 度 , 在 1 mmi 度 为宜 。在 初 期 2—3 一般 . / n速 0 m 的压桩范 围内应 重点观察控制桩身 、 机架垂直度 , 垂直度 控制应重 桩机施工为原则 。 31 .. 3测量 放 线 定 位 点放在第 一节桩上 , 即将 桩压入土 中 05~1 m时暂停下 压 , . . 0 再从 认 真复核设计 图纸及设计 院交桩 点位 , 按照设计 图纸的桩位在 桩 的 两 个 正 交 侧 面 校 正 桩 身 垂 直 度 ,垂 直 度 偏 差 不 得 超 过 桩 长 的 现场进行布桩 , 布桩前依据设计图纸精确计算 出尺寸关 系或各个 桩 05 .%才可正式压桩。并 在压桩过程 中经常观测桩身是否发生位 移 、 仔 m时压 力表的压力 位坐标 , 使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出桩位中心 , 并用木桩打人 2 e 深后 偏移 等情况并 做好过程记录 , 细记录每人土 l 0r a 灌入 白灰做好桩位标记 。同时用水准仪对地 面标 高抄 平 , 然后反 映 值 。 到送桩器上 , 示出送桩深度 , 显 做好桩顶标高控制工作 。 32 .. 4接桩 32 施 工 工 艺 控 制 . 将 首节管桩压至桩头 距地面 05—1 m左右高度 时停 止压桩 , . . 0 321 机 就 位 . 桩 . 开始进行接桩作业。 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丝刷清 除浮锈及泥 在对施工场地 内的表层土质试压后 , 确保承载力满足静压机械 污 , 然后放下桩身进行对桩 。上下两节端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 直 施 工及移动过程 中不 出现沉陷 , 局部 软土层采用整块钢板铺垫作 后 , 对 采用手工 电弧焊在破 口周围点焊 4~ 6点 , 然后 再次进行垂直度 业。 的调整 , 若端头板 间隙过大 , 应加塞铁片 。 为减少焊接变形引起节 点 焊接 时由两名工人对称施焊 , 焊接层数不小 于两层且焊缝应 桩机进 场后 , 检查各部件及 仪表是否灵敏 有效 , 确保设 备运转 弯 曲 , 安全 、 正常后 , 按照打桩顺 序 , 移动调整桩机对位 、 调平 、 调直。 均匀饱满。焊接完成后 , 自然冷却 1m n以上 , 0i 继续压桩 。 如接头焊 好立 即沉桩 , 因地 下水的作用如 同淬火一样 , 会 导致接头 的焊接强 3. .2管桩 的验收 、 2 堆放 、 吊运及插桩 预应 力管桩 的型号为 P — 50 10 型 , C A 0 (0 ) 强度 为 C 0 管桩采用 度下降 , 6, 施压时接头处脱焊 或裂开 。 如果有多节管桩 , 复以上工序 重
幅提高承载能力。 关 键词 : 应 力 管桩 : 路 ; 用 预 铁 应 预 应 力 高 强 混 凝 土 管 桩 (rs esd Hi — ̄ ntC n Pet s s s eg o — r e h h ce iepl ,即 P C管桩是在近代高性能混凝i( P ) r e P i) t p e H H C 和预应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 种新 型的基桩 ,0世纪 9 2 O年代 以来 , 预应力管 桩广泛应 用 于工业与 民用建 筑 、 梁 、 口码头 、 桥 港 水利工程 等 。P C H 管桩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应用市场 ,其主要原 因是它具有设 计 选用 范 围广 、 耐打 、 耐压 , 能力强 , 穿透 单桩 竖 向承 载力 高, 抗震性能好 , 耐久性好 , 造价适宜 , 施工工期短 ,地 区使 用性强 、 成桩质量可靠等优点 。 中铁二 院在 云南省内铁路工程 首次设计应用 预应力管 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 , 经实践取得了满意的加固效果 。 本文 结合昆 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复合地基工程 , 对施 K D D D D D D D 8 K K K K , 工工艺的 比选 、 施工工艺及 地基加 固效果进行 了论述 K K K 可为 + 8 8 9 9 9 9 9 同类 工 程 提 供参 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