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
2024年植物栽培活动实施方案范文

2024年植物栽培活动实施方案范文如下:本次植物栽培活动旨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品质提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收入。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确定种植计划1.明确种植作物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种植作物种类,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确保良好的市场销售前景。
2.制定种植面积计划:根据农田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确定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确保充分利用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3.制定种植日程安排: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特点,安排种植时间表,确保作物在适宜的时间内生长发育顺利。
二、科学施肥管理1.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求,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化肥等,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作物品种进行施肥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定期进行土壤检测和养分监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土壤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1.定期巡查田间作物,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2.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对病虫害预防和防治的认识和技能,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四、灌溉管理1.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安排灌溉计划,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定期检查灌溉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或老化设备,确保灌溉效果和作物生长需要。
五、采摘与储存1.根据作物品种和成熟周期,合理安排采摘时间,采用科学方法采摘,避免损伤作物,确保品质和产量。
2.采取适当的包装和储存措施,延长作物的保鲜期,降低商品损耗,保障作物品质。
六、市场销售1.及时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化,制定销售计划,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确保作物畅销。
2.根据作物品质和当地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促进销售,提高农民收入。
七、技术培训与指导1.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班和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农民自主发展能力。
校园农业种植实施方案

校园农业种植实施方案实施方案:1. 意识培养:-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增强农业意识。
- 组织农业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农田,了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 空地规划和准备:- 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校园农业种植区域,保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土壤条件。
- 清理和平整农田,除去杂草和垃圾,为种植做好准备。
3. 种植选择和管理:- 根据季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种植,如蔬菜、水果等。
- 选择适合校园环境和学生参与的易管理品种,降低操作难度。
- 确保及时浇水、除草、施肥、防虫等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学生参与和管理:- 组织学生参与栽培、施肥、浇水等农业活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 定期组织农业实践讲座和培训,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种植管理。
- 设立学生农田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种植管理和记录工作。
5. 小规模销售和利用:- 利用农产品的收获进行小规模销售,向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新鲜的农产品。
- 将部分农产品用于学校食堂或厨房,提供健康可口的学生餐饮。
- 将一部分农产品捐赠给社区或慈善机构,回馈社会。
6.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有机农业种植理念,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土壤质量。
- 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科研和创新,推动校园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校园农业种植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通过培养学生农业意识,规划和管理农田,学生参与和团队合作,小规模销售和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措施,促进校园农业的发展和持续推进。
农业种植方案

农业种植方案农业种植方案一、选址与土壤预处理选择土地地势平坦、无低洼湿润地区作为种植基地,确保种植环境良好,并进行土壤检测和预处理。
对土壤进行施肥、翻耕、松土等处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二、农作物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该地种植的农作物。
可以考虑选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果蔬类作物如蔬菜、水果等。
在选择作物时要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尽量选择市场上市价较高的农作物。
三、种植方式1. 水稻种植:选择水田种植方式,进行浸种、育秧、审埋等操作。
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充足的养分供给。
2. 小麦种植:选择旋耕播种方式,进行除草、栽培、施肥等操作。
采用适当的密植方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3. 蔬菜种植:选择露天或温室种植方式,进行播种、追肥、间苗等操作。
对于温室种植,要注意通风、遮阴和温度等控制因素。
4. 水果种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水果品种,进行嫁接、修剪、除草、疏果等操作。
同时,要加强水果的保护,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四、施肥与农药使用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确保作物的养分供应。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配比和施肥量的控制,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土壤的污染。
同时,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防控需求,合理使用农药,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五、灌溉与排水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
在水资源有限的地区,可以选择滴灌或喷灌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
在排水方面,要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导致土壤结构疏松和作物根系窒息。
六、监测与管理1. 定期检查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及时的补充施肥。
2. 监测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作物病虫害。
3. 随时观察和调整灌溉和排水系统,确保水分供给和土壤湿度的合适。
4. 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和数据统计,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下一步农作物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农村振兴生态农业种植方案与策略七篇

农村振兴生态农业种植方案与策略七篇概述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系列农村振兴生态农业种植的方案与策略,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七篇方案与策略的简要介绍。
1. 增加生态农业种植面积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动发展生态农业,扩大生态农业种植的面积。
采用有机种植、无农药农残的方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造更大的收益。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
通过减少灌溉水量的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
通过提供有机、绿色农产品,满足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农业科技支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引进高效、环保的生产设备和工具,提升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5. 建设农村生态示范区选择一些农村地区建设为生态示范区,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模式。
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形成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6.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组织农民参与培训,提升他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
通过研究和培训,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7. 支持农村创业就业鼓励农村人口积极创业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提供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和创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农民实现自我发展,促进农村振兴。
以上是农村振兴生态农业种植方案与策略的七篇内容。
通过实施这些方案与策略,我们可以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友好型的农业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谢谢!。
农业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农业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展农业种植业务,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二、项目内容1.农作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如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
2.种植技术:采用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排水、病虫害防治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3.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农业种植管理制度,包括种植计划制定、土壤调查分析、种子选用、灌溉管理等,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设备设施:配置适当的农业机械设备和设施,如喷灌系统、温室大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市场营销: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与超市、餐馆、批发商等进行合作,确保农产品的销售。
三、项目实施步骤1.前期调研: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地资源、市场需求等进行调研,确定适宜的农作物选择。
2.技术培训:组织农民进行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3.土地整理: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整理,包括耕地开垦、排灌设施建设等。
4.种植准备:根据种植计划进行土壤施肥、种子处理、农作物育苗等准备工作。
5.种植管理:按照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等操作。
6.农产品销售: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市场营销策略推广农产品,促进销售。
四、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2.保障农产品供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3.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4.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五、项目实施风险及对策1.自然因素风险:如灾害、气候变化等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应建立灾害防范和气象监测系统,及时应对自然风险。
2.市场风险:如农产品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等。
可通过多元化农产品种植和灵活销售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3.技术风险:如农民对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不熟悉。
应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农业种植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农业种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概述。
咱们这个农业种植建设项目啊,那可是有着远大的目标和美好的前景的。
简单来说,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种出又多又好的农作物,不管是香喷喷的大米,还是水灵灵的蔬菜,都得是一等一的好。
二、项目选址。
1. 土地要求。
咱们得找一块风水宝地,这地得肥沃,就像面包一样松软又有营养,这样种子种下去才能茁壮成长。
土壤的酸碱度也很重要,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味一样,有的农作物喜欢酸性土壤,有的就偏爱碱性的,得找个适合大多数咱们想种的农作物生长的土壤。
2. 水源条件。
水是生命之源,对咱们的农作物来说更是如此。
最好是有个清澈的水源,像附近有河流或者地下水充足就很棒。
要是水源方便,就像水龙头就在旁边一样,那灌溉的时候就轻松多啦,农作物也不会渴着。
3. 交通便利性。
种出来的东西得能运出去呀,所以交通得便利。
要是在深山老林里,路都不好走,那再好的农作物也只能烂在地里了。
靠近公路或者有方便的小路能让大卡车进出,这样农产品就能快速地送到市场上啦。
三、种植品种选择。
1. 市场需求分析。
咱可不能盲目地种东西,得看看市场上大家都喜欢吃什么。
就像现在流行吃有机蔬菜,那咱们就可以多种一些。
还有啊,如果某个地方的人特别爱吃辣椒,那在那个地方就可以多种些辣椒品种。
通过调查市场上哪些农产品价格高又好卖,咱们就朝着那个方向种。
2. 适应本地气候的品种。
每个地方的气候就像人的脾气一样,有自己的特点。
有些农作物很娇弱,只能在温暖的地方生长,有些却很耐寒。
咱们得选择那些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这样就不用费太多心思去给它们营造特殊的生长环境了。
比如说在北方,小麦就比较适应那里的寒冷气候,那就可以种小麦;在南方,甘蔗就长得很好,那就可以多种甘蔗。
四、种植技术与管理。
1. 播种与育苗。
播种就像把孩子送到学校一样,得精心对待。
要选好合适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种子也要精挑细选,那些饱满的、没有病虫害的种子就像健康的宝宝一样,更容易长大。
农业种植养殖运营方案

农业种植养殖运营方案一、项目概况农业种植养殖运营是指以农业种植和养殖为核心,通过科学管理,实现高效生产和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本方案旨在对农业种植养殖运营进行详细规划,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和高效;2. 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3.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4.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农业种植: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蔬等;2. 农业养殖:包括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等;3. 生产加工:加工农产品、开发副产品等;4. 销售与推广: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四、项目实施1. 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实现种养结合;2. 科学种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采用科学管理方法;3. 精准养殖:合理布局养殖场,保障动物健康和生长;4. 精深加工:加工农产品,提高附加值;5. 市场开拓:开发多元化销售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
五、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2. 社会效益:改善农村经济环境,促进农民就业;3. 生态效益:保护农田生态,促进生态农业发展;4. 环保效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六、项目运营1. 农业管理:建立科学农业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2. 市场营销:制定营销策略,拓展销售渠道;3. 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资金,降低生产成本;4.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七、项目风险1. 天气因素:自然灾害对农作物和养殖产业的影响;2. 市场波动: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收益的影响;3. 生产技术:种植和养殖技术不熟练导致产量降低;4. 政策环境:相关政策变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八、项目推进1. 招商引资: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资金支持;2. 项目合作:与专业农业合作社、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共同推进项目;3. 政策支持:争取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九、项目监管1. 定期考核:对项目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定期考核,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2. 惩罚措施: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项目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3. 激励机制:对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予以奖励,鼓励其发挥更大的潜力。
种植技术方案

种植技术方案第1篇种植技术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种植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种植技术方案。
本方案旨在规范种植流程,提高作物种植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1. 提高作物产量,实现亩产目标;2. 优化作物品质,提高商品价值;3. 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效益;4. 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三、作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
本方案以水稻为例进行说明。
四、种植技术要点1. 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2.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晒种,提高种子活力;- 使用杀菌剂和微量元素处理种子,预防病虫害。
3. 播种:- 按照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 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提高秧苗素质。
4. 栽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栽植密度。
5. 施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 追肥:分蘖期和拔节期各施一次,以氮肥为主;- 穗肥:抽穗前施用,以磷、钾肥为主。
6. 灌溉:- 根据水稻生长周期,合理调控田间水分;-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 病虫害防治:- 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 结合物理和农业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8. 收割与晾晒:- 选择适宜的收割时期,确保稻谷品质;- 采用晾晒设备,提高晾晒效果。
五、技术培训与推广1. 组织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2. 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3. 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用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 定期开展技术指导,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优化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2.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降低水资源消耗;3. 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 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5.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种植方案方案一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农业综合利用篇1资源概况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贵州兴电兴义市白碗窑40MW光伏电站项目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白碗窑镇品德村,占地面积约(含管理区),站址西南距白碗窑镇政府,东北距离兴义市14km,东北距离贵阳市257km。
站址中部被村道穿越,进站道路利用原有村道,站址对外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站址海拔高程在1698m~1916m 之间,地貌类型为高山~丘陵地貌,地形开阔、坡度较平缓。
地表植被发育,植被以农草本为主,局部有灌木。
兴义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日照长。
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15o~18o之间,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
雨热同季,年降水量在1300~16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275~334天之间,终年温暖湿润。
由于昆明静止锋的影响长达全年的二分之一时间,使得兴义天气气候不同于省内其它市州,而与云南东南部气候相近,但又由于纬度偏南,海拔低于昆明,高于贵阳,因此,其气候又有独特性和优势,兴义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暖夏凉、阳光和煦、空气清新滋润、气候舒适宜人”。
农业光伏发电实施条件(一)土地利用条件站址海拔高程在1698m~1916m 之间,场地北高南低,主要平缓的南向坡和偏南向坡组成。
场地内土壤为红黏土,平均覆盖厚度约500mm,适宜农业种植。
(二)灌溉水源灌溉水源引自附近村庄。
前期施工时修建一个200m3水池,施工完后用作灌溉储水池。
(三)生产运输条件各场区进场道路满足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和农业产品运输要求。
(四)农业种植条件对应该本规划的两种农业光伏方案均有多种农业种植方案选择,具体方案需要通过试验,由专业的农业技术单位确定。
建议结合光伏电站的特点、工程区土壤、气候条件,种植光照需求量不高,且容易成活的作物,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
2农光互补实施方案农业光伏实施方案本工程按“农业种植+光伏发电”的方案进行设计。
光伏电站方阵区是农业光伏集中实施的区域,光伏电站方阵的布置应为方阵区提供农业种植的基本条件。
最根本的条件是太阳电池方阵支架的布置为农业种植留有合理的空间,保证农业种植能够正常进行。
一般而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光伏组件一般贴地建设,以节约建设的成本。
但是在农业光伏等综合利用项目中光伏方阵支架有别于一般地面光伏支架。
太阳电池方阵支架方案分为两个方案:两列柱斜顶支架方案及单支柱斜顶支架方案。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优方案。
本工程采用高支架方案,利用光伏组件支架与地面的高度,进行第二次土地利用,增加土地可利用空间,产生额外的价值收益。
光伏组件支架最低端距离地面1800mm,最高点超过3m,已高出一般成人的身高,在垂直方向上腾出的高度空间,满足部分植物的生长空间。
同时相邻光伏方阵之间的距离大于常规的地面光伏方阵之间的距离,平均不小于,以方便在光伏方阵之间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
农业种植方案利用支架下部空间进行农作物、花卉、牧草等植物的种植。
种植的农作物需结合兴义市当地气候条件且光照需求量不高,容易成活的植物。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本工程农业种植方案的调查分析,农业种植方案采用一体化模式设计,经综合分析选用光蔬模式。
种植菊芋、马铃薯、木薯、红芋等淀粉含量高的作物,便于管理,且产量高,除鲜食块茎销售外还可以作为工业生产酒精能源物质,实现产品的长效化生产和精细化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本项目推荐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概述马铃薯属于茄科、茄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马铃薯的主要特点是即可利用块茎繁殖、种子繁殖和茎段繁殖。
马铃薯属浅根系作物,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一般根系向外伸展范围较小,约50㎝,根系分布在地表下30~40㎝,最深可达70㎝。
马铃薯块茎播种后,经60天左右幼苗出土,出土后10天左右匍匐茎开始伸出;出苗后30天左右植株长出7~8片叶并开始现蕾,叶面积迅速增大,茎叶进入生长盛期,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块茎进入膨大期;出苗后50天左右,植株长出16片叶左右,并进入开花期,叶面积逐渐增大到最大限度,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养分主要向块茎输送积累,块茎进入到膨大盛期;开花后20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块茎膨大可延续到茎叶枯黄;出苗后80天左右茎叶枯黄,马铃薯成熟收获。
马铃薯种植要求1)温度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这是由于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平均气温5—10℃地区。
块茎播种后,地下10厘米土层的温度达7—8℃时幼芽即可生长,10—12℃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播种早的马铃薯出苗后常遇晚霜,气温降至-0.8℃时,幼苗受冷害,降至-2℃时幼苗受冻害,部分茎叶枯死。
但气温回升后,从节部仍能发出新的茎叶。
植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22℃,温度达到32—34℃时,茎叶生长缓慢。
超过40℃完全停止生长。
气温-1.5℃时,茎部受冻害,-3℃时,茎叶全部冻死。
开花的最适宜的温度为15—17℃,低于5℃或高于38℃则不开花。
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17—19℃,温度低于2℃或高于29℃时停止生长。
2)水分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供给充足水分才能获高产。
马铃薯植株每制造1公斤干物质约消耗708公斤水。
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生产1公斤于物质最低需水666公斤,最高1068公斤。
沙质土壤种马铃薯的需水量为1046—1228公斤。
一般亩产2000公斤块茎,每亩需水量约为280吨左右,相当于生长期间419毫米的降水量。
发芽期单凭种薯中的水分就足够第一阶段生长需要。
但如果土壤中不含易于被根系吸收的水分,则根不伸长、芽短缩,不能出土。
因此,发芽期需土壤有足够的底墒,播种后得保持种薯下面土壤湿润,上面土壤干爽,是保证适时出苗的技术要点。
幼苗期要求适当的土壤湿度,前半期保持适度干旱,然后保持湿润,原则是不旱不浇。
比起出苗后始终湿润净光合生产率提高11%—16%。
比起长期干旱提高净光合生产率45%--50%。
发棵期前期要保持水分充足,占饱和持水量的80%。
结薯后期要控制土壤水分不要过多,浇地要注意排水,或实行高垄栽培,以免后期因土壤水分过多造成闷薯烂薯。
3)肥料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要肥料较多。
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最高生长量,相应块茎产量也高。
试验表明,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0公斤;磷0.5—1.5公斤;钾5.6—6.5公斤。
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氮对产量增加效果明显,并维持到很高的施用量水平。
因为氮肥对马铃薯植株茎的伸长和叶面积增大有重要作用。
适量施氮,马铃薯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对提高块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有很大作用。
但氮肥过多。
特别是生长后期迫施氮肥,易引起植株徒长,延迟结薯而影响产量。
枝叶徒长造成枝叶柔嫩,易感染病害。
氮肥施用量宁可基肥、种肥少施,苗期追氮,切忌基肥、种肥氮素过多。
在全氮含量为%—%、碱解氮含量为%—0.012%的高产田,不宜增施氮肥,否则会显着减产。
而在全氮含量小于0.1%、碱解氮含量为%%的一般田块,增施氮会显着增产。
磷肥虽然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少,但确是植株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肥料;磷能促进根系的发育,磷肥充足时幼苗发育健壮,还可促进早熟、增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作用。
磷肥不足时,导致马铃薯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矮小、叶面积小光合作用差,影响马铃薯产量。
缺磷时,块茎内薯肉出现褐色锈斑,缺磷越严重,锈斑相应扩大,蒸煮时,锈斑处不烂发脆,影响商品品质。
钾元素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尤其苗期,钾肥充足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增厚,抗病力强。
钾对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钾元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促进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虽使成熟期延长,但块茎大,产量高。
植株缺钾表现为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片变小,叶片后期出现古铜色病斑,叶缘向下弯曲,叶面缩小,叶脉下陷,叶尖及叶缘由绿色变为暗绿,继而变黄,最后呈古铜色。
颜色的变化由叶尖的边缘逐渐扩展到全叶,有时叶面出现紫纹,植株基部的叶片同时枯死,而新叶则呈正常状态。
植株易受寄主病菌的侵害。
块茎变小,品质变劣,块茎内部呈灰色状。
除氮、磷、钾三要素之外,在马铃薯生长发育中还需硼、钙、镁、锌、硫、铜、铁、锰等微量元素。
在发棵与开始旺盛结薯交替的时候,硼和铜对提高净光合生产率有特别的作用。
铜是含铜氧化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有增强呼吸的作用,提高蛋白质含量,对增加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病能力有良好作用。
所以,马铃薯是喜铜作物,在花期喷铜和硼的混合液,有增产作用,并兼收防病和治病的效果。
植株缺钙时,幼叶变小,颜色淡绿,叶缘卷起,逐渐枯死,侧芽死亡,块茎短缩、变形、失去经济价值。
块茎内呈现褐色分散斑点即坏死斑。
缺镁时,基部老叶的叶尖及叶缘发生失绿现象,逐渐沿叶脉间扩展;最后叶脉间的组织填满褐色坏死斑向上卷起,叶脉间部分突出且厚而脆,病叶最后死亡脱落。
病症以基部叶片最重,逐渐向上部发展。
缺硼时,生长点或顶芽枯死,侧芽迅速生长,节间缩短,从而使植株呈矮丛状,叶片增厚,叶缘上卷,叶子中积累大量淀粉。
如果长期缺硼,则根部短粗且呈褐色,根尖死亡,块茎变小,表皮有裂痕。
因绝大多数土壤中这些微量元素不缺乏,如发现有缺素症状,一般叶片喷洒微量元素肥料给予补充。
4)土壤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
因为块茎在土壤中生长,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
轻质壤土不粘重,较肥沃,透气良好,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
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
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高垄栽培,有利于排水、透气。
由于此类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强,只要排水通畅,马铃薯产量往往很高。
这类土壤的管理要点是中耕、除草和培土以保持肥料。
因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
种植采取平作培土,适当深播,不宜浅播垄栽。
因垄作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块茎和匍匐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
砂质土生长的马铃薯块茎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获。
马铃薯喜—6微酸性土壤,发芽期需土壤疏松透气,土面板结则影响根系发育,推迟出苗时间。
第二、第三段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见干见湿,经常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状态,有利于根系扩展和发棵。
如果土壤板结,会引起植株矮化、叶片卷皱和分枝势弱等长相。
对于偏碱性土壤,种植马铃薯要选择抗病品种并施用酸性肥料。
因为在偏碱性土壤中,放线菌活跃,马铃薯易感染疮迦病。
马铃薯种植方案1)选择地块:适合栽培马铃薯的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使根系分泌的有害物质积累增加,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