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常见问题及回答

如何选用特殊细胞系培养基?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培养是一个好的开始,各种目的无血清培养最好首选AIM V(12005)培养基(SFM)。

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中重要吗?它在溶液中不稳定吗?
L-谷氨酰胺在细胞培养时是重要的。脱掉氨基后,L-谷氨酰胺可作为培养细胞的能量来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代谢。L-谷氨酰胺在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降解,但是确切的降解率一直没有最终定论。L-谷氨酰胺的降解导致氨的形成,而氨对于一些细胞具有毒性。

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
GlutaMAX-I 二肽是一个L-谷氨酰胺的衍生物,其不稳定的alpha-氨基用L-丙氨酸来保护。一种肽酶逐渐裂解二肽,释放L-谷氨酰胺供利用。
GlutaMAX-I二肽非常稳定,即使在121磅灭菌20分钟,GlutaMAX-I 二肽溶液有最小的降解,如果在相同条件下,L-谷氨酰胺几乎完全降解。

什么培养基中可以省去加酚红?
酚红在培养基中被用来作为PH值的指示剂:中性时为红色,酸性时为黄色,碱性时为紫色。研究表明,酚红可以模拟固醇类激素的作用,(特别是雌激素)。为避免固醇类反应,培养细胞,尤其是哺乳类细胞时,用不加酚红的培养基。由于酚红干扰检测,一些研究人员在做流式细胞检测时,不使用加有酚红的培养基。
酚红在培养基中被用来作为PH值的指示剂:中性时为红色,酸性时为黄色,碱性时为紫色。研究表明,酚红可以模拟固醇类激素的作用,(特别是雌激素)。为避免固醇类反应,培养细胞,尤其是哺乳类细胞时,用不加酚红的培养基。由于酚红干扰检测,一些研究人员在做流式细胞检测时,不使用加有酚红的培养基。

如何用台盼兰计数活细胞?
用无血清培养基把细胞悬液稀释到200~2000个/毫升,在0.1毫升的细胞悬液中加入0.1毫升的0.4%的台盼兰溶液。轻轻混匀,数分钟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活细胞排斥台盼兰,因而染成蓝色的细胞是死细胞。

如何消除组织培养的污染?
当重要的培养污染时,研究者可能试图消除或控制污染。首先,确定污染物是细菌、真菌、支原体或酵母,把污染细胞与其它细胞系隔离开,用实验室消毒剂消毒培养器皿和超净台,检查HEPA过滤器。
高浓度的抗生素和抗霉菌素可能对一些细胞系有毒性,因而,做剂量反应实验确定抗生素和抗霉菌素产生毒性的剂量水平。这点在使用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和抗霉菌素如泰乐菌素时尤其重要。下面是推

荐的确定毒性水平和消除培养污染的实验步骤。
1. 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消化、计数和稀释细胞,稀释到常规细胞传代的浓度。
2. 分散细胞悬液到多孔培养板中,或几个小培养瓶中。在一个浓度梯度范围内,把选择抗生素加入到每一个孔中。例如,两性霉素B推荐下列浓度,0.25,0.50,1.0,2.0,4.0,8.0 mg/ml。
3. 每天观测细胞毒性指标,如脱落,出现空泡,汇合度下降和变圆。
4. 确定抗生素毒性水平后,使用低于毒性浓度2~3倍浓度的抗生素的培养液培养细胞2~3代。
5. 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一代。
6. 重复步骤4。
7. 在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培养4~6代,确定污染是否以已被消除。


培养基中丙酮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丙酮酸钠可以作为细胞培养中的替代碳源,尽管细胞更倾向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但是,如果没有葡萄糖的话,细胞也可以代谢丙酮酸钠。

目录上说,Hank's 平衡盐溶液(HBS)要在空气中使用,不需要CO2培养箱。原因是什么?Hank's 平衡盐溶液(HBS)和Earle's平衡盐溶液(EBS)有什么本质的功能差别?
HBS和 EBS 的主要差别在于碳酸氢钠的水平,在Eagles (2.2g/L)中比在Hanks (0.35g/L) 中高。碳酸氢钠需用高水平的CO2平衡,以维持溶液的PH值。Eagles液在空气水平的CO2 中,溶液会变碱,Hanks液在CO2培养箱中会变酸。如果希望在CO2培养箱中保存组织,需要用Eagles液,。如果仅仅是清洗将要在细胞培养基中储存的组织,用Hanks液就可以了。

二价离子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吗?使用胰蛋白酶时加入EDTA的目的是什么?
二价离子的确抑制胰蛋白酶活性。EDTA用来螯合游离的镁离子和钙离子,以便保持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建议胰蛋白酶处理细胞前,用EDTA清洗细胞,以消除来自培养基中所有的二价离子。
我试用SF900 II时,细胞生长良好,但是我的蛋白产物不如使用Graces 液和10%胎牛血清时效果好。
如果目的蛋白是一个后期蛋白,它将与蛋白酶一起表达,这些蛋白酶将会作用于目的蛋白。在加有血清的培养基中,这些蛋白酶将作用到血清中的蛋白,从而使目的蛋白产品保持完好。在无血清配方中,蛋白酶作用的唯一底物是你的目的蛋白。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加入一些蛋白酶抑制剂或加入少量的血清(少于1%),让血清给蛋白酶提供作用底物。

20°C下配制的缓冲液,在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PH值会改变吗?
对于普通使用的缓冲液,PH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下表列出温度改变10℃时,PH值的变化情况:
例如 20℃下配制PH7.4 Tris缓冲液,40℃时PH值为 7.4-(2x0.310)=6.78
缓冲系统 pKa/20℃ [ Delta]pKa/10℃
Mes 6.15 -0.110
Ada 6.60 -0.110
Pipes 6.80 -0.085

Aces 6.90 -0.200
Bes 7.15 -0.160
Mops 7.20 -0.013
Tes 7.50 -0.200
Hepes 7.55 -0.140
Tricine 8.15 -0.210
Tris 8.30 -0.310
Bicine 8.35 -0.180
Glycylglycine 8.40 -0.280


室温下(25?)配制的Tris-HCl溶液,在37℃使用时PH值是多少?
缓冲液的PH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下表列出了50mM Tris-HC 溶液在4℃,25℃,37℃时,不同的PH值。
4°C 25°C 37°C
8.1 7.5 7.2
8.2 7.6 7.3
8.3 7.7 7.4
8.4 7.8 7.5
8.5 7.9 7.6
8.6 8.0 7.7
8.7 8.1 7.8
8.8 8.2 7.9
8.9 8.3 8.0
9.0 8.4 8.1
9.1 8.5 8.2
9.2 8.6 8.3
9.3 8.7 8.4
9.4 8.8 8.5

昆虫细胞培养的最适PH值和渗透压是多少?
生长培养基的PH值对细胞的增殖和病毒或重组蛋白的生产均会产生影响。对于大部分鳞翅类昆虫细胞系,在PH值 6.0~6.4范围的大部分应用效果良好。培养鳞翅类昆虫细胞系时,培养基的最适渗透压是345-380mOsm/kg.。为保证可靠和持久的细胞培养方式,减少技术问题,保持PH值和渗透压在以上所列的范围之内。

High Five细胞有任何其它名称吗?
High Five细胞也被称为Trichoplasia ni 5B1-4和BTI-TN-5B1-4。

PFHM-II 和HYBRIDOMA-SFM之间有什么差别?
PFHM-II (Protein-free Hybridoma Medium)是不包含有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生产培养基。如果作为杂交瘤生产培养基使用,PFHM-II可能需要补充低水平的血清。HYBRIDOMA-SFM既是杂交瘤生产培养基,也是单克隆抗体生产培养基。它包含低水平的蛋白质。

在High Five无血清培养基中去污剂的浓度是多少?
High Five无血清培养基中去污剂的浓度:0.025 g/L Tween-80,1.0 g/L Pluronic Poly-all。

High Five细胞用多大的密度冻存?
3.0x10E6 cells/ml。

在我的果蝇培养基中发现形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溶解。它是什么?对我的细胞有害吗?
可能是谷氨酰胺沉淀,但是更可能是L-酪氨酸沉淀。培养基中谷氨酰胺的浓度比典型的2mM高6倍。酪氨酸的浓度比在RPMI 1640中高25倍,而且比谷氨酰胺更加难以溶解。沉淀也可能是不止一种成分的复合物。它可能是由于贮存在局部温度较低的地方引起。只要沉淀在培养条件下可以溶解,对实验不会有不利的影响。

如何从T25瓶中转移sf9细胞?能用胰蛋白酶消化吗?
我们强力推荐使用脱落细胞的方法,因为这项技术破坏性最小,生活力最高。正如手册上所显示,通过使用巴斯德吸液管,让细胞上培养基流动。作为一种选择你也可以轻轻拍打培养瓶。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胰酶消化细胞。
胰酶消化一个T25瓶的sf9细胞: 1. 去除培养基。
2. 用2ml 1xPBS(足以覆盖细胞表面)洗涤细胞,去除PBS。
3. 加入2ml 1x胰酶EDTA(恰好覆盖细胞表面)。
4. 37 ℃孵育5到10分钟。在仪器下检测看到5分钟后它们正在向上移动


5. 向细胞中加入2ml 细胞培养液,移入锥形管,用2ml培养液洗瓶壁,移入同一锥形管中。(培养基中的FBS终止了胰酶的活性。)
6. 离心(1100rpm)沉淀细胞。去除培养基。
7. 用新的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传代。

在Sf9, Sf21, 和high Five细胞悬浮培养时,肝素的使用量是多少?
为了防止悬浮培养细胞聚集的形成,使用肝素浓度为10单位/毫升细胞悬液。

在重新冻存sf9细胞前,它可以传多少代?随着传代的次数的增加,它的感染能力会降低吗?
通常情况当细胞经过30次传代后,应该返回冻存。无论什么时候计数时,都应该检查细胞活力。如果超过95%的细胞保持有活力和在大约30小时左右加倍,细胞仍然可以使用。如果活力和加倍时间下降,它们的感染力将不在是有效的。

Tech tips
贮存在冰箱中的瓶口已开的培养基,可能在放置几天后颜色变紫。这主要是由于在暴露到周围的CO2水平时,碳酸氢纳导致了pH值的上升。您可以在使用前松开瓶口,在CO2培养箱孵育培养基10-15分钟,来校正溶液的pH值(确定松开瓶口以保证气体交换)。

如果细胞培养基偶然被冻,您应该熔化培养基并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如果没有沉淀产生,培养基可以正常使用,如果出现沉淀,只能丢弃这些培养基。

当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时,降低至少在有血清培养基中所使用浓度的50%。血清蛋白会结合和灭活一些抗生素。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抗生素不被灭活,可能对于细胞达到毒性水平。

一旦您在新鲜培养基中添加了血清和抗生素时,您应该在两到三周内使用它。因为一些抗生素和血清中的基本成分在解冻后就开始降解。

总之,大部分添加物和试剂最多可以冻融3次,如果次数更多都会在包含蛋白的溶液引起一定水平的降解和沉淀,将会影响它的性能。

在进行传代培养时,我们强烈推荐进行台盼兰活性记数。研究者常常通过一个简单的稀释(1∶4或1∶2)进行传代,不进行活性检测,您可能接种比你认为的低的多的浓度的细胞,这常常可能导致生长缓慢或培养物根本不生长。

在溶解的一周内使用贮存在4℃冰箱中的液体胰蛋白酶溶液。胰蛋白酶在4℃就可能开始降解,如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30分钟,就会变得不稳定。







如何把细胞养的更漂亮

1.不同的细胞,喜欢的环境是不一样的。

这个不仅仅是说培养基的不同,还有就是细胞生长的空间密度问题。

有一些细胞是数量多一点比较好生长,生长状态也比较好。这种一般是属于生长速度慢的细胞。譬如内皮细胞。而有一些是细胞是数量少一点细胞状态会生长的比较好,譬

如巨噬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生长速度非常得快,贴壁速度很快,所以传代时就应该留很少量的细胞,这样细胞状态会比较好。并且巨噬细胞比较喜欢扎堆生长,而堆与堆之间是有空间的。如果长成相连在一起的一满片的时候,细胞形态基本上就会差了,老化的会比较多,对后期实验结果是不好的。所以在养细胞的时候应该摸索该细胞喜欢的生长空间密度问题。

2.对于有些人总是会遇到养的细胞形态怎么都不好的问题。这个其实是有一个方法可以改善的。对于贴壁细胞,如果细胞形态不好,(或者细胞形态不清晰,表面似有异物等)可以在传代的时候进行如下操作:

首先,倒掉旧的培养基,加入3ml新的培养基(有无血清的都可)洗涤一次,用滴管吸走,然后再加入3ml的培养基,进行预吹打,控制吹打力度,轻轻地大概沿着瓶底过一遍,然后吸走。这时侯再开始正式的消化、吹打。(巨噬细胞我们只吹打,不消化的)

其次,把吹打下来的细胞悬液加入到新的培养瓶内,培养瓶事先加入培养基,放入培养箱内培养,按时间点观察细胞贴壁情况。10分钟观察一次,20分钟,30分钟观察一次。选择一个时间点,已经有部分细胞贴壁的情况下,重新置于洁净台,底面朝上迅速倒出其中的培养基,加入3ml新培养基再轻轻洗一次。然后加入完全培养基培养。后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以及形态。我称之为“二传”。呵呵。

如果一次效果还不理想,可重复多次。直到找到细胞完美形态。其中要注意,结合细胞喜欢的生长情况。喜欢多一点数量长得好的细胞你就等贴壁细胞比较多点的时候再传。反之亦然。这个是我师兄发明的,谢谢他了。这个方法真的很好用!

3.关于培养瓶内加入培养基的量的问题。

这个是要靠自己去摸索你所养的细胞的。并不是小的玻璃方瓶12ml,大方瓶14ml的。有些细胞反而是培养基少一点相反细胞形态会长得比较好。(可能也是竞争很大,有优胜劣汰吧。呵呵。)对于生长速度快的细胞,易生长的细胞加少一点培养基细胞形态会更好。但是要注意换液掌握。

4.关于选择培养瓶的问题。

个人发现生长速度快的细胞在玻璃瓶内生长的状态会比一次性塑料瓶相对好一些。而对于同一种细胞,在其生长旺盛快速的时期在玻璃瓶内的生长状态也比塑料瓶内好。这可能是因为塑料瓶比玻璃瓶更容易贴壁。生长速度快的细胞在塑料瓶这种相对“更安逸”的环境里反而长得状态不如玻璃瓶好。

所以对于生长速度慢的细胞如果想要更漂亮的细胞状态,塑料瓶比玻璃瓶会好,对于生长速度慢的细胞,玻璃瓶则会更好

。同样,对于同一种细胞,在其生长速度慢的时候,塑料瓶会好一点,比如刚刚复苏的时候,或者原代培养的时候。而在其生长旺盛的时候,玻璃瓶则相对会好一点。
2010-7-23更新:
5.传代时消化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对于需要消化传代的细胞,每一次的消化都是对这个细胞存活与否,状态好与不好最至关重要的考验。
很多同学都遇到过这个问题,自己养的细胞开始的几代长的还挺好的,可是穿过几代之后就发现自己的细胞不行了,状态越来越差劲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非常肯定地说,你的消化环节出问题了。你每一次的消化都让细胞受到较大损伤了。所以,越长越差。
在消化的过程中,你加入胰酶后,所有细胞都在被胰酶消化着,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细胞的生长状态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细胞的贴壁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贴壁牢固,有的贴壁没有那么牢固的,所以,让所有的细胞消化同样的时间对细胞是不公平的,他们受到了差别待遇当然会有脾气啊。。。呵呵。我后来对消化的方法进行了改良。争取做到因材施教呵呵。我称之为“四步消化法”。(以难消化细胞为例)
具体操作:
1).首先不加胰酶,倒掉旧培养基加入少量新培养基洗1-2遍,(这是前奏,即为第一步,目的是将漂浮着的死细胞之类尽量洗掉。
2).然后再加入少量新培养基直接吹打一遍,这一遍是把贴壁不牢固的细胞吹打下来。再用培养基洗一遍,两次所得悬液混合传入新瓶。即为第二步(你可以将这些传入新瓶培养,以与后面胰酶消化过的细胞对比观察看谁长的更好一点就知道该细胞对胰酶的敏感度了。)
3).吸干净瓶内剩余液体,加入0.3ml左右的胰酶润洗一遍,吸掉弃之,再加入1ml左右的胰酶消化。消化的同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待细胞与细胞之间间隙明显的时候立即吸掉胰酶与干净子弹头里备用,加入新培养基开始吹打,吹打2-3遍后吸取悬液于试管或新瓶暂存。用2ml左右新培养基洗一遍与前面的混合。(你也可以传入新瓶培养,以与后面及前面的做对比。)这是第三步。
4).然后把前面刚吸出来的胰酶重新加进去瓶里继续消化剩余的贴壁牢固的细胞。当然你也可以用新的胰酶,如果你们那比较富裕的话,呵呵。继续镜下观察,待剩余细胞间隙明显,细胞独立开来的时候,吸掉胰酶,加入新培养基吹打。悬液传入新瓶培养(根据实际情况你自己把握)。这是第四步。

其实还可以有第五步,对于特别难消化的细胞和对胰酶特别敏感的细胞的话,你可以继续加第五步甚至第六步。为了细胞更好的状态,更漂亮的样子,没办法,你必须分多

批多次消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胰酶对细胞的损伤降到最低,保证细胞的状态能够最优。

当然了,如果细胞是属于那种很容易消化的细胞,像RAW264.7,仅仅第二步就搞定了。就没必要第三步第四步了。这个是需要你在实验中能够自己用心去体会的。建议你接受一个新细胞时把各步消化的细胞分别培养起来做比较,去摸索好细胞对胰酶的要求。便于你后续实验的开展。

将细胞消化分成这几步,除了是为了避免胰酶对细胞的损伤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最大程度地把细胞吹打成单个单个的状态,不成片不连体。

因为细胞生长的时候肯定是要相互联系,大部分的细胞都是要成片生长的,尤其是对于贴壁细胞,单个细胞贴壁之后长着长着就长到一片去了。但是如果是成片的细胞抱团的话,传代后细胞是不能贴壁的,这样抱团的细胞就会死亡。所以,消化传代的时候一定要将细胞消化成单个单个的独立状态,这个啊是非常考究你的功夫的!

细胞一旦脱落入悬液里你很难再将他吹打成单个,因为他没有受力点了。很难找到受力点让你对他吹打的力分散开细胞。所以必须要在细胞未脱落之前将其吹打开,受力点就是细胞贴壁的地方。这样你就必须要严格控制好消化的程度啊,这和大师做饭掌握好火候是一样的道理啊。既要消化到容易吹打下来,又不能太过,一吹就整片脱落,要单个单个地往下掉。所以我才要分批分次地加胰酶消化就是为了保证不同生长状态贴壁程度的细胞能够都维持在好的受力点分散开。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尤其是对于某些细胞这一点就是他活去死的致命点。像Caco-2细胞就是如此。

另外关于传代很重要一点就是一定不能等到细胞长满的时候才去消化传代。要在细胞长到70%左右的时候就要传代了,一旦发现细胞生长中已经有叠层生长的时候就要立即进行消化传代。不能再拖了。

6.关于换液传代时候洗瓶的问题。
这个发现吧没有经过大规模验证呵呵。
对于用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你在洗的时候如果是用无血清1640去洗细胞在随即后的几次中会比用DMEM洗的长的要好。同样,用1640培养的也有这个现象。按这道理说,都用PBS去洗的话效果应该更好一点的,但是用PBS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只是简单出现在几种长的很壮的细胞里面。这个我也没有确切的原因说法,估计是PBS的这个条件差别还是大了一点,对细胞的短时刺激相对较大了。相对来说培养液还是更温和一点。有点甜而不腻的那种感觉吧。






细胞污染严重性:

污染是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每一种细胞有其独特的培养

体系,因此污染造成后果也不尽相同。某些污染的发生(特别是支原体和少部分的真菌)往往难以察觉检测,而且污染源能长期共存于培养体系中,在实验前期容易被忽视。培养的细胞作为个生物体,会对培养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污染物作相应的反应,造成培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实验结果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随着污染时间的长而增加。培养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能入培养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入侵的微生物在培养系中不断增殖、代谢,因此生物性的污染对细胞的害最大。随着污染微生物的不断增殖,交叉污染可能性也不断增加。此外,微生物代谢消耗大量需的养分,同时产生多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如酶、抗原及毒素等,进一步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因此,认识细胞培养污染的途径及其危害性,建立细胞培规范的操作方法及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污染保证实验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细胞污染的类型
一、细菌污染
细菌污染是实验室细胞培养中常见的污染,即使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了抗菌素(一般为预防剂量),也可能因为操作不慎而引起污染。最常见的有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白色葡萄球菌较常见。
培养细胞受细菌污染后,会出现培养液变混浊,pH改变而呈现黄色。也有的培养液肉眼观察无多少改变,只能在镜下发现菌体才知污染。所以,每天应仔细观察。污染后细胞发生病理改变,胞内颗粒增多、增粗,最后变圆脱落死亡,造成试验失败和细胞株(系)丢失。一般细菌污染进程很快,大约污染一两天后肉眼就能显著观察到。
二、真菌污染
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尤其在霉雨季节进行细胞培养更易污染。最常见的真菌有烟曲霉、黑曲菌、孔子霉、毛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酵母菌。
培养细胞受真菌污染后,可见培养液中漂浮着白色或浅黄色的小点,有的散在生长,培养液一般不发生混浊;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管状或树枝状的菌丝纵横交错在细胞之间或培养基中,有的呈链状排列。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圆形散在细胞周边和细胞之间(发生卵圆形物体污染的几率很大)。个体细小,有增多趋势。镜下看时,要将培养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以防止与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长的菌丝相混淆。真菌污染后,细胞生长变慢,但最后由于营养耗尽及毒性作用而使细胞脱落死亡。
三、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径0.2μm,一般过滤除菌无法去除它,光镜下难以看清它的形态结构。开始不易发现,能在

偏碱条件(pH7.6~8.0)下生存,对青霉素有抗药性。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于细胞之间。电镜下可见其有三层结构,无细胞壁,中央有电子密度大的密集颗粒或丝状的中心囊。
培养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部分敏感细胞可见细胞生长增殖变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但多数细胞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变化,若不及时处理,还会产生交叉污染。
四、病毒污染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生产疫苗,如果没有除去潜在病毒的组织培养物,会产生病毒污染。目前,从原代猴肾细胞的培养中已发现不少于20种血清性病毒。尽管病毒污染的细胞不影响原代培养,但生产疫苗是不安全的。若二倍体细胞系有SV40或多发瘤病毒,B淋巴细胞含EB病毒,细胞和会发生变异、转化,形成异倍体的细胞系。因此,潜在病毒是细胞大量生产和疫苗、干扰素等生物制品制作中的难题。
五、非同种细胞污染
由于细胞培养操作时各细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没有严格分开,操作不当,往往会使一种细胞被另一种细胞污染。如“灵长类”细胞系发现猴和鼠类细胞的混合物,ERK/KD细胞是从兔肾中分离出来的,而现在却认为是HeLa细胞。目前,世界上已有几十种细胞都被HeLa细胞所污染,致使许多实验宣告无效。
非细胞培养物所造成的化学成分的污染也偶有发生,大多是由于细胞培养所需物品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带入一些有毒化学物质所致。
污染来源及鉴别
一、污染来源
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不洁的动物组织标本
很多动物组织本该是无菌的(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泌尿系统除外),但由于取材时不小心也会有污染的机会。组织本身含有细菌,如取材时不用浓的抗生素洗液洗涤浸泡,也会带菌,造成细胞污染。
2、空气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操作室与外界隔离不严或消毒不充分下,很容易造成污染。另外,净化工作台使用过久,滤板未定期更换或长久不更换,滤气受尘埃堵塞,工作时不带口罩或外界气流过强,污染空气进入操作区,也会导致污染。春夏季南方地区多雨,空气湿度大,含菌量多,工作不注意也易造成污染。
3、清洗消毒
培养用物品、材料洗刷不净,培养用液和器材灭菌不彻底也会引入微生物和有毒物质。
4、操作
来自操作者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器材和溶液使用前未仔细检查是否污染过,或者是否已经消毒灭菌处理过,或者虽经处理,时隔已久又末重新处理。
操作者未戴口罩、帽子,呼出气中排出细菌和支原体。
培养瓶口未用75%酒精擦和烧灼。
操作者不当心,动作不正确而将吸管或无菌

器具碰到了污染的物品,如手上皮肤和瓶子外壁等。
细胞倾液时倒出培养瓶或者滴落在超净台上,未及时擦净或者灼烧。
灼烧的火不够旺。
移液管吸取液体时将空气中的气流吸入培养瓶中。
长时间的将离心管放在离心机中,可能由于口没有完全封闭而造成污染。
同一根吸管或者放置吸管的离心管长时间使用造成的一管污染多瓶细胞交叉污染。
操作者操作时大声说话,来回走动扬起灰尘等。
5、血清
市售血清灭菌不彻底,潜在病毒和支原体污染。

二、污染的鉴别
1、细菌、真菌污染的检测
(1)肉眼观察 细菌、真菌污染常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增生迅速,若有污染,在48小时内可明显观察到。如培养液变混浊,或略加振荡有很多漂浮物漂起。
(2)镜下观察 在倒置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即为细菌污染。若细胞之间有丝状、管状、树枝状或卵形的物质常为真菌污染。
(3)接种观察 采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也可发现是否有污染。
2、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1)相差显微镜观察 将细胞接种于事先放置于培养瓶内的支持物(一般用长形盖玻片),24小时后用清洁尘镊子从培养瓶中取出支持物,细胞面向上放置于载物片上,再盖上较大盖玻片,用相差油镜观察;若不用支持物培养法,直接取少许培养液滴在载物片上,再盖上盖片观察亦可。支原体在镜下呈暗色微小颗粒,多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有时可见类似于布朗运动的表现。应注意与细胞破碎溢出的内容物如线粒体等相区别。
(2)荧光染色法观察 用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此染料能与DNA特异地结合,可使支原体内的DNA着色,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方法为:用支持物盖片培养法将细胞接种在盖片上,在细胞汇合前(即未长满前)取出玻片,于碟皿中,用不含酚红的Hanks液漂洗,1:3醋酸钾固定10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漂洗后置于50μg/mL的Hoechst33258(生理盐水配制)中染色10分钟,置于蒸馏水漂洗1~2分钟,向细胞面滴加数滴pH5.5磷酸缓冲液,然后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用细胞培养液,先离心去除上清液,再加入Hanks液漂洗,离心弃上清后加入1:3醋酸甲醇固定10分钟,再用生理盐水漂洗后去上清液,再用Hoechst33258,DAPI或者PI等核染色试剂,染色10分钟,加入蒸馏水漂洗,离心去上清蒸馏水,加3~5滴pH5.5磷酸缓冲液,稍吹打使沉淀细胞重悬浮,用吸管吸出,滴于载物片上,盖上盖片后观察。荧光显微镜下支原体呈绿色小点,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表面。
(4)电镜检测 可用扫描电镜或透射

电镜观察。一般在细胞培养48~72小时,细胞接近汇合前,用胰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进行。需经过固定、包埋、切片后才能进行观察。详细方法同细胞形态观察法。
(5)培养检测 将2.5×109/L细胞悬液5mL加入45mL支原体肉汤培养基(Sigma或北京生物制品所生产的均可),培养14天后观察肉汤培养有无雾状沉淀,然后取0.5ml加入已冷却到50℃的培养基中,再用琼脂培养基做分离培养,37℃培养3天观察有无“荷包蛋”菌落出现。
* 培养加荧光核染色是检测支原体污染的黄金搭档。
污染的预防
预防是防止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生污染的最好办法。只有预防工作做在前,才能将发生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程度。在超净台中进行细胞培养时,特别注意在进行移液,倾倒液体的操作过程会产生飞沫并沉积在超净工作台内物体的表面。超净工作台的气流并不能阻止飞沫的产生,飞沫会随着气流的方向飘浮。超净工作台不合理的放置、不恰当的维护以及不规范的使用会破坏超净工作台气流的方向导致飞沫更广泛的沉积。酒精灯的火焰、操作者的活动、谈话、咳嗽及打喷嚏都有可能影响气流。飞沫的沉积是导致超净工作台内物品污染的主要因素造成潜在污染的进一步传播。因此为减少交叉污染的发生,应尽可能减少超净工作台内的物品。不同细胞系以及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操作者所使用的培养试剂一定要分开使用,如胰酶、培养液等。否则,一个操作者的失误可能引起所有细胞发生污染。
一般预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无菌操作基本技术
1. 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 flow) 以紫外灯照射30-60 分钟灭菌,以5% 新洁尔灭擦拭无菌操作抬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 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5% 新洁尔灭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 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2. 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5% 新洁尔灭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抬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之非无菌区域操作。
3. 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打开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实验。容器打开后,以手夹住瓶盖并握住瓶身,倾斜约45°角取用,尽量勿将瓶盖盖口朝上放置桌面。
4. 工作人员应注

意自身之安全,须穿戴实验衣及手套后才进行实验。对于来自人类或是病毒感染之细胞株应特别小心操作,并选择适当等级之无菌操作台(至少Class II)。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引起aerosol 之产生,小心毒性药品,例如DMSO 及TPA 等,并避免尖锐针头之伤害等。
5. 定期检测下列项目:
5.1. CO2 钢瓶之CO2 压力
5.2. CO2 培养箱之CO2 浓度、温度、及水盘是否有污染(水盘的水用无菌水,每周更换)。 5.3. 无菌操作台内之airflow 压力,定期更换紫外线灯管及HEPA 过滤膜,预滤网(300小时/预滤网,3000 小时/HEPA)。
6. 水槽可添加消毒剂(Zephrin 1:750),定期更换水槽的水。

要特别注意的几点:
1、从物品、用品消毒灭菌着手
细胞培养所用物品清洗、消毒要彻底,各种溶液灭菌除菌要仔细,并在无菌试验阴性后才能使用,并且需要尽快使用,特别注意容易染菌的液体如培养基,琼脂糖,血清等需要在低温保存,减少染菌的几率。操作室及剩余的无菌器材要定期清洁消毒灭菌。。
2、从操作者做起
(1)操作者责任心要强,要细心稳重,操作技术要熟练。在制定好实验步骤后,头脑清醒的进无菌室进行实验。 备好一切所需要的试剂和培养瓶,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来回跑动寻找,增加染菌的几率。在实验前要用肥皂洗手或用5%新洁尔灭浸泡5分钟,按规定穿隔离衣。进入后关好门,坐下来尽量少走动。工作开始要先用5%新洁尔灭擦手、擦带进的培养基瓶壁,和无菌操作台。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事先要严格检查器材、溶液和培养物,不要把污染品或未经消毒的物品带入无菌室内,更不能随便使用,以免造成大批污染。尽量减少在超净台中物品的放置,特别注意不能将物品放置在流通空气的虑孔上,以免降低整个超净台的工作效率。
(2)操作者动作要轻,必须在火焰周围无菌区内打开瓶口,并将瓶口转动烧灼,注意火苗要旺盛,如果酒精灯中的酒精用尽要及时补充。要尽量使用侵斜试剂瓶45°的管架,减少垂直放置培养瓶造成染菌的机会。操作时尽量不要谈话,若打喷嚏或咳嗽应转向背面。
(3)操作时要常更换吸管,切勿一根吸管做到底。一旦发现吸管口接触了手和其他污染物品应弃去。实验完毕及时收拾,保持实验室清洁整齐,最后用消毒水浸泡的纱布擦台面。
(4)操作过程中头脑清醒,动作敏捷果断,打开的培养瓶和瓶口应远离操作者手势范围,避免影响垂直的空气流将操作者身上的病菌带到培养细胞中。废液钢尽量避免使用敞口的容器,倾倒时要抬高一点,防止在倾倒废液时溅起的液体污染瓶口。
(5)防止细胞交叉污染
在进行多种细胞培养操作

时,所用器具要严格区分,最好做上标记便于辨别。并按顺序进行操作,避免一起进行时易发生混乱。在进行换液或传代操作时,注射器和滴管不要触及细胞培养瓶瓶口,以免把细胞带到培养液中污染其他细胞。所有细胞一旦购置,或从别处引入,或自己建立,均应及早留种冻存,一旦发生污染可弃之复苏,重新培养。

细胞培养小技巧
一.实验用品 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互助社区1 ?& K! j. r# R% e/ u+ h$ h1. 实验用品种类︰
1.1. 细胞培养实验用品均为无菌,除了玻璃容器与pasteur pipet 外,其它均为塑料无菌制品。
1.2. TC 级培养盘表面均有coating 高分子物质以让细胞吸附,培养容器种类有Tflask,plates, dishes, roller bottle 等,依实验需要使用。
1.3. plastic sterile pipet: 1 ml, 2 ml,5 ml, 10 ml, 25 ml
1.4. 塑料离心管: 15 ml, 50 ml,均有2 种不同材质,其中polypropylene (PP) 为不透明材质,polystyrene (PS) 为透明材质,可依实验需要而选择适合材质之离心管。
1.5. glass pastuer pipet: 9 inch,用以抽掉废弃培养液等。
1.6. 玻璃血清瓶(Pyrex or Duran glassware):100 ml, 250 ml,500 ml,1000ml

6 \- T$ D! |! ~2. 清洗︰
2.1. 新购玻璃血清瓶先以0.1-0.05 N HCl 浸泡数小时,洗净后才开始使用。
2.2. 用过之玻璃血清瓶,以高压蒸汽灭菌,洗净后分别用一次与二次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勿加清洁剂清洗。

3. 灭菌︰
3.1. 实验用玻璃血清瓶以铝箔纸包覆瓶盖,高压蒸汽灭菌121℃, 15 lb, 20 分钟,置于oven 中烘干。
3.2. 实验用玻璃pasteur pipet 以干热灭菌170℃, 4 小时。
3.3. 液体或是固体废弃物可用10 % hypochloride 溶液(次氯酸,即漂白水) 或是蒸汽高压灭菌121 ℃, 15 lb, 20 分钟处理。

??q5 U& s+ ?& n/ B- S+ u/ z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二.培养基 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4 N( A6 F" v$ |# q4
1. 液体培养基贮存于4℃ 冰箱,避免光照,实验进行前放在37℃ 水槽中温热。 0 S'、
2. 液体培养基(加血清) 存放期为六个月,期间glutamine 可能会分解,若细胞生长不佳可以再添加适量glutamine。
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 E1 U; s3 R6 Y+ w
3. 粉末培养基配制(以1 升为例):
3.1. 细胞培养基通常须添加10 % 血清,因此粉末培养基之配制体积为900 ml,pH 为7.2 - 7.4。NaHCO3 为另外添加,若将NaHCO3 粉末直接加入液体培养基中会造成pH 之误差,或局部过碱。因此粉末培养基及NaHCO3 粉末应分别溶解后才混合,然后用CO2 气体调整pH,而非用强酸(HCl)或强碱(NaOH),因为氯离子对细胞生长可能有影响,且贮存时培养基的pH 易发生改变。生物秀论坛『中国

生物科学论坛』- [' O- ~6 W0 Z!
3.2. 材料: 纯水(milli-Q 水或二次至三次蒸馏水,水品质非常重要),粉末培养基,NaHCO3电磁搅拌器,无菌血清瓶,0.1 或0.2 mm无菌过滤膜,pH 计,真空泵,CO2 气体。

4 l& x6 Y- `2 l7 F! }; P1 D3.3. 步骤:
3.3.1. 取粉末培养基溶于700 ml milli-Q 水中,搅拌使其溶解。
3.3.2. 称取适量之NaHCO3 粉末溶于200ml milli-Q 水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通入CO2 气体至饱和,约3-5 分钟。
3.3.3. 将溶解且含饱和CO2 之NaHCO3 溶液加入溶解之液体培养基中混合。混后溶液之pH 应为7.2-7.4,除非pH 值偏差太大,否则不需用酸碱再调整之。若为太碱,可再通入CO2 气体调整pH。培养基以真空帮浦通过过滤膜时,pH 会升高0.1-0.2。
3.3.4. 以0.1 或0.2 mm 无菌过滤膜过滤灭菌,同时分装至无菌容器中,标示培养基种类、日期、瓶号等,贮存于4℃。(血清亦可加入培养基中一起过滤)
3.3.5. 配制之培养基配制须作生长试验与污染测试。

三.4 \& i: W, V)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654060.html,三三抗生素
1. 细胞库的细胞培养基不加抗生素
1.1. 培养自ATCC 引进之细胞株,培养基中不加抗生素。
1.2. 培养自其它实验室引进之细胞株,制作token freeze 前培养基须添加抗生素,待token freeze 通过污染测试后,大量培养时则不加抗生素。
, k( e/ W7 B6 n1 [. C9 W4 k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2. 寄送活细胞时,须将培养液充满整个flask 时,则须添加抗生素(青霉素100 units/ml + 链霉素100 ug/ml)。
0 n. j8 D0 X" C& o6 J& U& S.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654060.html,3. 若要检测mycoplasma,则培养基内不可添加庆大霉素,因庆大霉素会抑制支原体生长。 4. 去除细菌污染之抗生素混合配方: 青霉素 250 units/ml, 链霉素 250 ug/ml, neomycin 250 ug/ml, 杆菌肽 2.5 units/ml,注意混合使用后药物毒性会增强。

四.血清
1. 血清必须贮存于–20 ~ -70℃,若存放于4℃,请勿超过一个月。如果一次无法用完一 瓶,可将40~45 ml 分装于无菌50 ml 离心管中,由于血清结冻时体积会增加约10 %, 必须预留此膨胀体积之空间,否则易发生污染或容器冻裂之情形。
7 G7 I) p. S. k"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654060.html,2. 一般厂商提供之血清为无菌,不需再无菌过滤。若发现血清有许多悬浮物,则可将血清加入培养基内一起过滤,勿直接过滤血清。 ! `% V5
3. 瓶装(500ml) 血清解冻步骤(逐步解冻法): -20℃或–70℃至4℃冰箱溶解一天,至室温下全溶后再分装,一般以50 ml 无菌离心管可分装40~45 ml。在溶解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小心勿造成气泡),使温度与成分均一,减少沈淀的发生。勿直接由–20℃直接至37℃解冻,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结而发生沈淀。
4.热灭活是指56℃, 30 分钟加热已完全解冻之血清。加热

过程中须规则摇晃均匀。此热处理之目的是使血清中之补体成份(complement) 去活化。除非必须,一般不建议作此热处理,因为会造成沈淀物之显著增多,且会影响血清之品质。补体受到破坏。
5. 勿将血清置于37℃太久,若在37℃放置太久,血清会变得混浊,同时血清中许多较不稳定之成份亦会因此受到破坏,而影响血清之品质。
6. 血清之沈淀物
6.1. 凝絮物:发生之原因有许多种,但普遍之原因是血清中之脂蛋白(lipoprotein) 变性及解冻后血清中存在之血纤维蛋白(fibrin) 造成,这些凝絮沈淀物不会影响血清本身之品质。若欲减少这些凝絮沈淀物,可用离心3000 rpm, 5 min 去除,或离心后上清液可以加入培养基中一起过滤。不建议用过滤步骤去除这些凝絮沈淀物,因为会阻塞过滤膜。 生物6.2. 显微镜下观察之“小黑点”:通常经过热处理之血清,沈淀物的形成会显著的增多。有些沈淀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像是“小黑点”,常会误认为血清遭受污染,而将血清放在37℃中欲培养此“微生物“,但在37℃环境下,又会使此沈淀物增多,更会误认为微生物之增殖,但以培养细菌之培养基检测,又没有污染。一般而言,此小黑点应不会影响细胞之生长,但若怀疑此血清之品质,应立即停用,更换另一批号的血清。

0 O% @. t" o: h+ R1 f& R; X8 F; \$ C五.细胞传代培养 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1. 细胞生长至高密度时,即须分至新的培养瓶中,一般稀释比例为1:3 至1:6,依细胞种类而异。
0 Y4 ]8 X0 W' K# T4 p* l2. 材料:
2.1. 胰酶溶液(0.05% 胰酶): 以10 ml 分装于15 ml 无菌离心管中,保存于–20℃,使用前放在37℃ 水槽回温。 2.3. 新鲜培养基 2.4. 无菌吸管/离心管/培养瓶 生物论坛,生3. 步骤:
3.1. 附着型细胞(adherent cell)
3.1.1. 吸掉旧培养液。
3.1.2. 用D-PBS 洗涤细胞一至二次。
% B, x/ g; w7 C0 I3.1.3. 加入胰酶溶液(1ml/25cm2, 2ml/75cm2),37 ℃作用数分钟,于倒立显微镜下观察,当细胞将要分离而呈现圆粒状时,吸掉或者倾倒胰酶溶液。(若没有完全去除,则在胰酶作用后,加入适量含血清之新鲜培养基终止胰酶作用)
3.1.4. 轻拍培养瓶使细胞自瓶壁脱落,加入适量之新鲜培养基,以吸管上下吸放数次以打散细胞团块,混和均匀后,依稀释比例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以正常培养条件培养。

; p5 n, X- z) s; x3 a: K, d- k$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654060.html,3.2. 悬浮型细胞(suspension cell)
3.2.1. 吸出细胞培养液,放入离心管中,离心1000 rpm 5-10分钟。
3.2.2. 吸掉上清液,加入适量之新鲜培养基,混和均匀后,依稀释比例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以正常培养条件培养。
3.3.杂交瘤细


有些杂交瘤需培养三天以上才会产生抗体,若是更换培养基,则可能会失去抗体。因此继代培养不需离心后更换培养基,直接添加新鲜培养基稀释细胞浓度即可。若体积太大,可倾斜放置,或分至新培养瓶中。

六.) L3 d) z1 I+ r+ w4 F! _6 {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
细胞冷冻保存 (一)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
1. 注意事项: 7 B5 @2 _$ Q8
1.1. 欲冷冻保存的细胞应在生长良好的指数生长期且高存活率,约为80-90%的汇合度。
1.2. 冷冻前检测细胞是否仍保有其特有性质,例如杂交瘤细胞应在冷冻保存前一至二日测试是否有抗体之产生。 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3 P; i( `4 W9 H" N1.3. 注意冷冻保护剂之品质。DMSO 应为试剂级等级,无菌且无色。4℃避光保存,勿作多次解冻。甘油亦应为试剂级等级,以高压蒸汽灭菌后避光保存。在开启后一年内使用,因长期储存后对细胞会有毒性。
1.4. 冷冻保存之细胞浓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654060.html,( z# t??O??O2 v0 ?7 z- h( m; z( J8
1.4.1. 正常人成纤维细胞: 1-3×106 cells/ml
1.4.2. 杂交瘤细胞: 1-3 x 106cells/ml,细胞浓度不要太高,某些杂交瘤细胞会因冷冻浓度太高而在解冻24 小时后死去。
1.4.3.贴壁的肿瘤细胞系: 5-7 x 106 cells/ml,依细胞种类而异。腺癌解冻后须较高之浓度,而HeLa 只需1-3×106cells/ml。
1.4.4.其他悬浮细胞: 5-10× 106cells/ml, human lymphocyte 须至少5×106cells/ml。 1.5. 冷冻保护剂浓度为5% 或10% DMSO,若是不确定细胞之冷冻条件,在做冷冻保存之同时,亦应作一个对照培养,以防止冷冻失败。+ n6

2." a??a9 O" d2 https://www.360docs.net/doc/a23654060.html,细胞冷冻保存的具体操作
2. 材料:
2.1. 生长良好之培养细胞
2.2. 新鲜培养基
2.3. DMSO (Sigma D-2650)
2.4. 无菌塑料冷冻保存管
2.5. 0.4 % w/v 台盼蓝
2.6. 血球计数盘与盖玻片
2.7. 等速降温机(KRYO 10 Series II)
9 N5 G! i6 I/ J3. 步骤:
3.1. 冷冻前一日前更换半量或全量培养基,观察细胞生长情形。
3.2. 配制冷冻保存溶液(使用前配制):将DMSO 加入新鲜培养基中,最后浓度为5-10%,混合均匀,置于室温下待用。
3.3. 依细胞继代培养之操作,收集培养之细胞,取少量细胞悬浮液(约20ul) 计数细胞浓度及冻前存活率。
3.4. 离心,去除上清液,加入适量冷冻保存溶液,对应细胞适合的冻存密度混合均匀,分装于已标示完全之冷冻保存管中,1 ml/管,并取少量细胞悬浮液作污染检测。
3.5. 冷冻保存方法:在每一个冻存管上注明细胞系的名字,冻存者姓名和冻存时间,方便日后寻找。将一批细胞用橡皮筋捆绑住,用足够多的棉花将冻存管包裹,包括烧杯的底座

和瓶顶,保护细胞逐级冷却,防止过快冷冻产生的冰晶破坏细胞状态,放入-80℃冷冻,然后放置于液氮中。

七.冷冻细胞活化4 a; m) B& h! A7 F; r9 t6 I' o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生物社区,生命科学,学术交流,互助社区1. 冷冻细胞的活化原则为快速解冻,避免冰晶重新结晶对细胞造成伤害,导致细胞死亡。
) P4 D# Y% h) `) a! J! f$ A2. 细胞活化后,约需数日,或继代一至二代,其细胞生长或特性表现才会恢复正常(例如产生单株抗体或是其它蛋白质)。 2 y2 Q??O6 \# o& h4 @+ z, ~
3. 材料 37℃ 恒温水,新鲜培养基,无菌吸管/ 离心管/ 培养瓶,液氮或干冰容ww.bbioo
4. 步骤:
4.1 操作人员应戴防护面罩及手套,防止冷冻管可能爆裂之伤害。
4.2 自液氮或干冰容器中取出冷冻管,检查盖子是否旋紧,由于热胀冷缩过程,此时盖子易松掉。
4.3 将新鲜培养基置于37 °C 水槽中回温,回温后喷以70%酒精并擦拭之,移入无菌操作台内。
4.4 取出冷冻管,立即放入37 °C 水槽中快速解冻,轻摇冷冻管使其在1 分钟内全部融化以70 % ethanol 擦拭保存管外部,移入无菌操作台内。
4.5 取出0.9 ml 解冻之细胞悬浮液,缓缓加入有培养基之培养容器内(稀释比例1:10~1:15)混合均匀,放入CO2 培养箱培养。另取0.1 ml 解冻细胞悬浮液作存活测试。
4.6 解冻后是否立即去除冷冻保护剂(例如DMSO 或glycerol),依细胞种类而异,一般而言大都不需要立即去除冷冻保护剂。惟若要立即去除,则将解冻之细胞悬浮液加入含有5-10 ml 培养基之离心管内,离心1,000 rpm, 5 分钟,移去上清液,加入新鲜培养基,混合均匀,放入CO2 培养箱培养。
4.7 若不需立即去除冷冻保存剂,则在解冻培养后隔日更换培养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