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07T10:43:20.0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1期作者:徐书琴

[导读]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 415200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青春期功血是无排卵性功血的一种,属于子宫异常出血的范畴。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青春期卵巢功能和排卵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无规则阴道出血。其中患者卵巢有促使卵泡生长的雌激素,但缺乏排卵所必须的促黄体生长激素的高峰,因此不能正常完成排卵,这样就导致子宫内膜仅仅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发生增生变化甚至过度增生,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时,将会引发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本研究对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2~18岁,平均(15.08±2.45)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96±0.87)个月。试验组患者年龄13~18岁,平均(15.29±2.3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88±0.92)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让患者按照8㎎/次,1次/d的标准口服安宫黄体酮,连续治疗10d。若患者治疗后仍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则在治疗后5d开始再次给予其持续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

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入院后先让其按照10㎎/次,1次/d的标准口服米非司酮,在治疗后止血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每次用药量改为5㎎,让患者在术前口服药物,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进行测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7d后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患者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半年内未出现复发的情况为显效;治疗后10d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出血增多为无效。

2.2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3.讨论

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其中患者在月经初潮后2年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况十分常见,患者出现量较少且病情较轻时一般能逐渐完成自行调整,但在患者出现量较大且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时,将会导致其月经周期紊乱而引发青春期功血[1]。由于患者处在青

无排卵性功血的诊断方法

无排卵性功血的诊断方法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性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下面来详细介绍有关无排卵性功血的诊断方法。 1.具有典型症状,月经无规律,时而闭经不行,时而出血不止,或量多如崩,或量少如漏,崩漏交替。 2.基础体温单相。 3.妇科检查子宫稍大而软,无器质性病变。 4.激素测定:田H、LH的测定可了解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状态;雌孕激素测定可了解卵巢功能状态和有无排卵。 5.宫颈黏液结晶为羊齿状结晶,无椭圆体。 6.B超检查盆腔正常,监测排卵虽有卵泡发育,但无优势卵泡形成,无排卵征象。 7.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期子宫内膜:如增殖期、增生期、增生过长、囊腺性增生过长、腺瘤性增生过长或非典型增生。 无排卵性功血鉴别诊断 (1)与妊娠有关的出血:功血常有一段时间停经而出血,而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出血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流产等也有停经史,但同时具有妊娠反应,且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有助于鉴别。如鉴别困难可借助诊断性刮宫鉴别。 (2)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但周期正常,基础体温双相,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和官腔镜检查可鉴别。 (3)绒毛膜癌:多继发于流产或分娩后,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早早孕阳性或血H(X)持续阳性。B超、宫腔镜、盆腔动脉造影等均有助于鉴别。 (4)子宫颈癌:也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常为接触性出血和血性白带,借助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和阻道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5)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肝脏疾病及甲状腺疾病等也可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6)子宫内膜癌:子宫不规则出血,量时多时少,经官腔镜检查及诊断性刮宫可确诊。

中医药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进展

【关键词】无排卵型功血;中医药治疗 ;进展;综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大类,其中无排卵型功血约占85% [1]。中医认为无排卵型功血的表现主要属于崩漏范畴,常见病因有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导致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发病之本在于肾虚。近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作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 杨家林[2]将崩漏分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及气阴两虚,血热夹瘀两大证型。认为本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归纳起来有虚、瘀、热三方面。崩漏初始气血未虚,此时原发病因起主要作用,随病情发展,当气阴两伤形成,又会反果为因,成为新的病因和疾病的主要矛盾,加重崩漏。另一因果转化表现为瘀血阻滞,血不归经,虚实互见,因果转化加重了崩漏病机的复杂性。 欧阳慧卿3]认为肾虚血瘀,虚瘀生热是基本病机。肾虚则失封藏,冲任气血不固,且因虚致瘀,虚、瘀皆可生热,热可动血,也可耗血,经血受热煎熬则瘀结更甚,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程彬芳[4]认为崩漏之形成,病因复杂多端,与肾气虚实关系最密切。肾气未充,封藏失司,经血失调致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七情过极,肾阴不充,疏泄无度,相火妄动,灼伤胞脉,迫血妄行而至崩漏,崩漏日久,必致肝不藏血,肾不藏精,肝肾失调。此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脾为化生气血之本,若禀赋阳虚,房劳过多,命门火衰,肾失温煦,脾失统摄,冲任不固,而致崩漏。 罗元恺[5]根据岭南人多阴虚、气虚体质提出阴虚气虚是崩漏致病之本。阴虚阳亢,冲任不固,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导致崩漏。辨证以阴虚血热、血瘀、脾肾虚损三种证型为多。 蔡小荪[6]认为崩漏的病因不外乎阴阳失调。女子属阴,以血为主,由于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阴血易耗,且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更易引起阳亢,阴虚阳盛,则迫血妄行,由于血得热则行,所以崩证属热者为多。 2 临床研究 2.1 单方验方治疗王慧颖等[7]将37例无排卵功血肾虚血瘀证的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诊断性刮宫,分别采用补肾活血中药(补骨脂、续断、山茱萸、蒲黄、三七、党参、生龙牡等)和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 3.0%)以及阴道出血时间相仿(p&0.05)。但中药对于经血暗红夹血块及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 陈霞等[8]用功血饮冲剂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36例,治疗组服用功血饮(生地、阿胶、续断、黄芪、地骨皮、女贞子、旱墨莲等),对照组服用乌鸡白凤口服液(乌鸡、生地、白芍、知母、柴胡、牡丹皮、黄芪等)。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8.2%。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4.1546,p<0.01),血e2、hb、rbc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但治疗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fsh、bpc水平较治疗前亦有明显升高(p<0.05)。 刘金星9]用固冲止血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能,将60例气虚血瘀型功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口服固冲止血汤)及对照组,结果显示固冲止血汤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厚度、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清ca2+ 水平、经血血清pge2 及pgf2α、子宫内膜er、pr含量等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性(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比较亦显著(p<0.05)。 夏天[10]用坤宁活血汤治疗血瘀型更年期功血,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以三七片,6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1~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临床表现、子宫内膜厚度方面的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近期

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与预防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性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一、青春期功血与更年期功血 1、青春期功血 是由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发育不成熟或延迟,导致卵巢中虽有卵泡生长发育,但不能出现排卵所致。 2、更年期功血 是由于卵巢自然衰老,卵泡缺乏,卵巢功能减退,对垂体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以致无法排卵而引起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中医学将本病称之为“崩漏”。 二、无排卵性功血的起因 1、全身性因素 包括不良精神创伤、应激、营养不良、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如缺铁、贫血、再障性贫血、血液病和出血病、糖尿病、甲状腺和肾上腺疾病。 2、HPO轴功能失调 包括生殖激素释放节律紊乱、反馈功能失调、排卵和黄体功能障碍。 3、子宫和子宫内膜因素 包括螺旋小动脉、微循环血管床结构和功能异常,内膜甾体受体和溶酶体功能障碍,局部凝血机制异常,和前列腺素TXA2、PGI2分泌失调。

4、医源性因素 包括甾体类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干扰正常HPOU轴功能。某些全身疾病的药(尤以精神、神经系)可经神经内分泌机转影响正常月经功能。 三、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表现 典型无排卵性功血是在月经前有数周或数月的闭经,继而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持续数日后常转为阴道淋漓出血,或时多时少,时流时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天,长则数十天或数月不止。伴有继发贫血,头晕心慌,气短乏力,浮肿,食欲不振等。或伴有乳房胀痛,下腹坠胀,情绪激动等。功能性子宫出血一般会让女性朋友走上不孕的道路。 四、无排卵性功血的诊断 1、具有典型症状,月经无规律,时而闭经不行,时而出血不止,或量多如崩,或量少如漏,崩漏交替。 2、妇科检查子宫稍大而软,无器质性病变。 3、基础体温单相。 4、宫颈黏液结晶为羊齿状结晶,无椭圆体。 5、激素测定 FSH、LH的测定可了解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状态;雌孕激素测定可了解卵巢功能状态和有无排卵。 6、诊断性刮宫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期子宫内膜:如增殖期、增生期、增生 过长、囊腺性增生过长、腺瘤性增生过长或非典型增生。

2016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练习册及答案:15.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练习册 第十五章生殖内分泌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护理 一、选择题 1.月经周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轴包括 B A.下丘脑-垂体-子宫 B.下丘脑-垂体-卵巢 C.垂体-卵巢-子宫 D.下丘脑-卵巢-子宫 E.垂体-子宫-子宫附件 2.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见于 B A.青春期 B.生育期 C.围绝经期 D.老年期 E.各个时期均可发生3.女性出现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是 D A.下丘脑功能异常 B.垂体功能异常 C.卵巢功能异常 D.黄体功能异常 E. 子宫内膜功能异常 4.下列因素与生育期妇女出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关的是 E A.过劳 B.工作压力 C.手术 D.意外事件 E.卵巢功能衰退5.育龄期妇女因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所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特点是 A A.月经期延长 B.月经期缩短 C.月经周期延长 D.月经周期缩短 E.月经频发 6.育龄期妇女因黄体功能不足所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特点是 C A.月经期延长 B.月经期缩短 C.月经周期缩短 D.月经周期延长 E.月经稀发 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在于 D A.下丘脑 B.垂体 C.卵巢 D.子宫内膜 E.黄体 8.已婚妇女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首选的辅助检查项目是 D A.测量基础体温 B.超声 C.病理学检查 D.诊断性刮宫 E.分段诊刮9.下列临床表现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相符的是 E A.阴道不规则流血 B.月经周期紊乱 C.经期长短不一 D.经量多少不一 E.月经频发 10.下列人群可出现基础体温呈现单相型改变的是 B A.正常妇女 B.无排卵性功血患者 C.有排卵性功血患者 D.黄体功能不全患者 E.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患者 1

无排卵型功血

无排卵型功血【病理】 1子宫内膜增生症: 1)单纯型增生(simple hyperplasia): 腺囊型增生 2)复杂型增生(complex hyperplasia): 腺瘤型增生。3)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癌前病变。 2增生期子宫内膜:在月经后半期甚至月经期仍表现为增生期形态。 3萎缩型子宫内膜(atrophic endometrium):内膜菲薄萎缩 【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和全身检查,排除生殖器 官及全身性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 -诊断性刮宫:止血和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 —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内膜厚度 —宫腔镜检查:直视,活检 -基础体温测定:单相型 -激素测定:FSH / LH / E / P / PRL / T -宫颈细胞检查:排除宫颈癌 -妊娠试验 —感染病原体检查 -其他血液检查 【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DUB类型、生育要求以及内膜增生程度而定。 ●原则:去除病因/止血/调整月经/恢复功能。 1一般治疗:补充铁、维生素、蛋白质、输血。抗生素。休息,营养。 2药物治疗 原则:青春期-止血/促排卵/恢复周期;更年期-止血/调整周期/减少流血/抑制内膜增生过长/防止恶变。1)止血: 联合用药: 首选,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雌孕激素联合:避孕药1号—青春期和生育年龄时常常有效;三合激素 大剂量雌激素—适用于青春期功血,促使内膜增生,修复创面,特别是急性大出血时;苯甲酸雌二醇 孕激素:适于各年龄组,促进内膜同步化分泌,使持续增生的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停药后出现撤退性出血,如安宫黄体酮 雄激素:适用于更年期患者,减少盆腔充血,诱导绝经.不能长期应用,也不能单独治疗功血. 其他药物治疗: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 2)调整周期: 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适用于青春期或低雌素生育期,模拟自然月经周期内分泌变化,使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 雌孕激素联合疗法:适用于绝经过渡期或体内高雌素生育期患者,口服避孕药1号。 月经后半周期疗法:孕激素疗法/孕-雄激素疗法 3)促排卵:调整周期后部分患者可恢复排卵。药物排卵不适用于青春期病人,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生育期病人.常用药氯米芬米(CC)、人绒促HCG 、尿绒促HMG。 4)手术: 刮宫:适用于急性大出血或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者。 子宫内膜切除:适用于经量多的绝经过渡期功血和经激素治疗无效且无生育要求的生育期功血者。 子宫切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子宫脱垂 【分度】 Ⅰ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Ⅱ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治疗】原则:安全、简单、有效 ?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适用于轻度或POP-Q分期Ⅰ度和Ⅱ度的子宫脱垂者。收缩肛门运动,用力收缩盆底肌肉3秒钟以上后放松,每次10~15min,每日2~3次 2子宫托:适用于:患者全身状况不适宜做手术;妊娠期和产后。膨出面溃疡手术前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3中药和针灸 ?手术治疗: 1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一二度脱垂者 2曼氏手术(Manchester手术):适用于年龄较轻、宫颈延长的子宫脱垂患者。阴道前后壁修补、主韧带缩短、宫颈部分切除术 3经阴道子宫全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需考虑生育功能的患者,重度脱垂复发率高 4阴道封闭术:术后失去性交功能,故仅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阴道半封闭术(又称LeFort手术),阴道全封闭术 5盆底重建手术 6阴道子宫悬吊术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米非司酮;绝经过渡期功血 1临床资料 200210/200412在渭南市第二医院妇科确诊的200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年龄45~53岁,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75g/L,经B超、诊断性刮宫内膜病理检查确诊,无药物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实验组)与妇康片组(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实验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连服3mo,第4月始米非司酮12.5mg/两日,连服3mo.对照组口服妇康片5mg,每日3次,2~3d血止后每隔3d递减1/3量,直至每日2.5mg作为维持量,至血止后20d停药,第2月始自月经周期第5日起,每日口服妇康片2.5mg,连服20d.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期间给予抗贫血治疗.实验组在服药过程先后出现闭经,1a后随访7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24例月经稀少,3例失访,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中有82例用药后月经规律,经量减少,18例因服药期间经血量增多,改手术治疗,1a后随访20例直接进入绝经期,总有效率为

82%.两组治疗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病例血红蛋白值由平均75g/L上升到100g/L.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2讨论 有资料表明米非司酮对下丘脑的作用是抑制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从而影响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分泌;对垂体不仅直接抑制FSH和LH释放,而且还促进卵巢抑制素分泌[1],从而使血清FSH和LH水平进一步下降;对卵巢作用主要是抑制卵泡发育和延迟排卵,也可直接作用于卵巢颗粒细胞,促进其凋亡,从而增加闭锁卵泡数,加速卵巢内残存卵泡萎缩,造成闭经[2].子宫内膜对米非司酮的作用极为敏感,应用后内膜表现为增殖早中期水平,缺乏明显的周期性变化[3],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在体内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故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在拮抗孕激素的同时,还有非竞争性地抗雌激素作用,故起到了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和妇康片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是安全有效的,相比而言,米非司酮用药剂量稳定,用法简单易掌握,且在用药后无撤退性出血,贫血纠正快,并使其过渡至绝经期,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比妇康片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朱四军.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1995,15(4):245. [2]张雪莲.酪氨酸米非司酮和睾酮对大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1995,4(3):142.

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

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影响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妇科门诊的10%,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无排卵性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分别占功血的70~80%和20~30%。 青春期发生的功血,即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属于无排卵性功血,指初潮后1~2年内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完善,引起生殖内分泌紊乱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异常子宫出血,属中医学的“崩漏”范畴。本文着重介绍西医的青春期功血病因。 1.西医学的发病诱因 青春期卵泡发育,其分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殖达到一定厚度后失去激素支持时即有可能出血(有学者称之为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第一次达到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后的出血就是月经初潮。此时虽有卵泡发育,分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但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未成熟,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LH脉冲难以形成而无排卵。初潮1年内,80%的月经是无排卵月经,初潮5年时仍有不到20%的月经无排卵,1/3的周期。HPO轴的发育成熟约需要1.5~6年(平均4.2年)。 青春期少女在初潮后至发育成熟过程中,HPO轴复杂而精密的调节关系不稳定,易于受各种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功能失调,青少年正处于紧张繁重的功课学习阶段,机体内部和外界的许多因素,诸如:精神过度紧张、忧虑、营养不良(包括用减肥产品)都会影响HPO轴激素间的协调,导致青春期功血的发生。近年来研究发现月经紊乱者心理活动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但二者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2.中医病因病机 从中医学角度来说,青春期功血病因病机复杂,证型错综复杂,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病机根本在肾,切与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其中肾、天癸、冲任、胞宫与现代医学中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功能相近。青春期功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肾气未充,肾阴阳不足,脾失统血,后天气血生化不足,血海空虚,以致冲任不固,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傅青主女科》指出:“经水出诸肾”由于青春期少女肾气未实,虽有月经初潮,但其功能尚不健全,冲任不充,固摄不全,其病在肾,位在冲任,变化在气血,治疗上多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原则。出血期以塞流止血为当务之急。 3.病理及临床特点 功血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异常,或卵巢、子宫内膜或肌层局部调控功能的异常,青春期功血可由以下情况引起: 3.1雌激素突破性出血 当子宫内膜受雌激素刺激而又缺乏孕激素作用时,内膜过度增殖,由于内膜间质、血管、腺体发育不同步,溶酶体过度发育而不稳定,释放水解酶,引起出血,雌激素长期作用还可引起血管张力下降、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更加重了出血,这种出血成为雌激素突破性出血,随着卵泡的生长与闭锁,体内雌激素的量也会随之发生波动,若雌激素处于高水平并发生大幅度波动时,内膜发生大量脱落,导致多量出血;若雌激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交卷时间:2016-03-03 17:11:31 一、单选题 1. (2分)某女士,69 岁,子宫Ⅱ度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行阴道子宫全切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护理措施确的是() ? A. 术后3 天行盆浴 ? B. 术后进少渣半流食8 天 ? C. 留置尿管3~5 天 ? D. 术后平卧位1 天,次日起半卧位 ? E. 术后每日测生命体征2 次至正常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D 解析 2. (2分)产褥感染确定病原菌的方法有 ( ) ? A. 分泌物培养、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 ? B. 阴道镜检查 ? C. 妇科检查 ? D. B超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A 解析 3. (2分)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 A. 血运转移 ? B. 直接播散 ? C. 淋巴转移

? D. 上行转移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A 解析 4. (2分)关于胎儿电子监护,提示胎儿缺氧的是 ? A. 胎心率加速 ? B. 早起减速 ? C. 变异减速 ? D. 晚期减速 ? E. 以上都不是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D 解析 5. (2分)葡萄胎排出后,妊娠试验有阳性的时间不应超过()周 ? A. 4 ? B. 6 ? C. 8 ? D. 10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C 解析 6. (2分)妊娠末期发现跨耻征阳性最大的可能为: ? A. 中骨盆狭窄 ? B. 出口狭窄 ? C. 扁平骨盆

? D. 漏斗型骨盆 ? E. 妇女型骨盆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C 解析 7. (2分)产妇,31岁。宫口已开全,阴道检查胎头矢状缝与骨盆横径一致,小囟门在3点,大囟门在9点。胎头向哪个方向转动才能娩出 ? A. 顺时针转90度 ? B. 逆时针转90度 ? C. 逆时针转45度 ? D. 顺时针转45度 ? E. 不需转动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B 解析 8. (2分)下列不属于盆腔炎性疾病是 ? A. 子宫内膜炎 ? B. 输卵管炎 ? C. 盆腔腹膜炎 ? D. 子宫颈炎 得分: 0 知识点:妇产科护理学作业题 答案 D 解析 9. (2分)治疗宫缩乏力,应用催产素的注意事项下列何项正确? ? A. 常用于穴位注射 ? B. 出现胎儿窘迫立即停药

无排卵型功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一般情况及异常子宫出血的病情和治疗经过,有无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全身性或生殖道本身器质性病变,并注意除外与妊娠有关的疾病,有无使用性激素或避孕药不当引起子宫出血的可能。 2.全身检查及盆腔检查。 3.根据病史及体查结果,或辅助诊断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应常规检查,血或尿β-HCG;诊断性刮宫,对病情较长的已婚育龄妇女或围绝经期妇女应常规行诊刮。未婚的青春期患者可采用药物性刮宫,给黄体酮l0~20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共5天,停药l~5天后会发生撤退性出血,但不适用于较重贫血患者。 4.诊断性刮宫诊断性刮宫的目的是止血和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根据不同目的,刮宫应选在不同时间。确定排卵或黄体功能者,应在月经来潮6小时内或24小时内刮宫。为确定是否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需在月经第5天诊刮。为尽快减少大量出血、排除不全流产、内膜癌等,可随时刮宫。疑有颈管病变或确定子宫内膜癌是否侵犯颈管时应行分段诊刮。 5.基础体温测定:是测定排卵的简易可行及能长期持续观察的方法。正常排卵周期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卵泡期体温较低,排卵后黄体分泌黄体酮,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上升0.3~0.5℃,持续至月经前1~2天下降,高温期持续约l0~12天。无排卵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排卵后黄体功能不正常表现为体温上升不够、持续时间或下降方式异常,呈不典型双相型基础体温。黄体发育不良表现为体温上升<0.3℃、上升慢,或持续时间<10天。黄体萎缩不全则月经前体温下降慢。 6.宫颈粘液结晶检查:卵泡期随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先后出现不典型结晶和典型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排卵后可见椭圆体。月经前仍可见羊齿状结晶表示无排卵。宫颈粘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雌激素影响的存在,但不如阴道细胞涂片雌激素水平检查能更好地反映雌激素的水平。 7.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测:此检查可间接反映卵巢功能,体内雌激素水平不同,细胞涂片可表现为各层鳞状上皮细胞成分及数量不同,分为低、中或高度雌激素影响。 8.宫腔镜检查:其优点在于可直接观察到宫颈管、子宫内膜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观察到宫腔内早期或小型病变,直视下在可疑病变处取活检比盲取能提高诊断率,直视下行宫腔内手术治疗。 9.激素测定:酌情检查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和孕酮。为确定有无排卵,可测定血清孕酮和尿孕二醇。疑高催乳素血症查垂体催乳素(PRL)。 10.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等。鉴别诊断: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肝损害、甲状腺亢进或低下等;妊娠异常或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滋养膜细胞疾患;生殖道感染,如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生殖道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生殖道损伤,如阴道裂伤出血;性激素类药物或避孕药使用不当。

适用于青春期功血的药物

适用于青春期功血的药物(青春期功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功血,由神经内分泌失调引起,而不是由妊娠、子宫内膜肿瘤、感染或血液病等引起。常发生于青春期,均为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亦称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症状体征 1.无规律地子宫出血血量时多时少,或突然增多。闭经时间长者,出血量多,并可持续数月不止。周期短于21天,时流时止。 2.体检生殖器检查正常,或双侧卵巢对称性地轻度增大。 3.基础体温为单相型。 4.贫血症状失血过多可引起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心慌、气短、乏力、水肿、食欲不振等现象。 5.排出激素过多症状乳房胀痛、下腹坠胀、情绪激动等。 病理 1.病史 详细询问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变化的诱因、出血特点、伴随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效果等。特别注意避孕药及雌激素应用史。 2.体检 (1)全身检查:有否消瘦、肥胖、多毛、皮肤紫纹及紫癜。 (2)妇科检查:无性生活史者行肛门指诊,确定子宫大小、附件肿块,如可疑有器质性病变或妊娠时,应做阴道检查(先征得家长同意)。 用药治疗 保持身体健康是避免发生功血的主要环节。 1.应普及青春期卫生知识使青春期少女了解有关青春期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月经是怎么回事,哪些因素会引起月经异常,应该怎么办。少女一般在13~16岁来月经。其中多数在初次行经后很快即建立了正常月经周期,按月行经;而少数由于其内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现象。精神过度紧张、劳累、营养不良等可诱发此种现象发生。因此,青春期少女一定要安排好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要保证足够的营养(蛋白质、维生素、铁)的摄入,避免生冷饮食。多食鱼类、肉类、禽蛋类及牛奶、蔬菜类,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用铁锅炒菜、服含铁剂的药物如硫酸亚铁口服液等,增加铁剂,改善贫血状况。 2.预防感染出血时子宫腔内外相通,细菌因有很好的生长环境,将会迅速繁殖而致病。因此不但要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而且必须注意经期卫生。出血时要注意外阴清洁,每天要清洗会阴部1~2次,以去除血污,并勤换月经垫及内裤。可用一些外阴清洁剂,也可用温开水清洗,但应避免盆浴;已婚妇女在出血期要避免性生活。 3.其他若出血量大,可致贫血及机体抵抗力降低,应加强止血措施及酌情抗感染以防炎症及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平时注意不要冒雨涉水,衣裤淋湿要及时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5-25T17:08:56.6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0期作者:宋玉秀[导读]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妇产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各种临床指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42-02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使得垂体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所致的,临床也将该疾病称为更年期功血。先前对于该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多采取刮宫或者子宫切除方式,但是由于这样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伤害性比较大,因此逐渐退出临床[1]。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失调性的子宫出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年龄45~55岁,平均(50.68±2.67)岁;出血期间常规检查病理报告显示患者均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血尿常规正常,无血液性疾病;子宫B超检查无任何占位性病变;未见任何服用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并且同意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出血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治疗。给予黄体酮8mg/d,口服,待出血停止之后剂量减半,4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待出血停止之后剂量减少至5mg/d,连续服用3个月。对于两组存在贫血的患者,使用相应药物纠正其贫血状况,并给予支持治疗[2]。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通过彩超检测)及血浆激素指标:包括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素(FSH)、孕激素(P)和雌二醇(E2);并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治愈: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异常出血现象,治疗后患者的月经恢复规律或闭经;有效:在治疗期间患者没有异常出血现象或出血量较少,在治疗后患者出血两明显变少;无效: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在治疗期间患者出血量变少,但是在停止用药后出血量又变多。总有效率=(治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的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4、LH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引起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根本原因是当女性卵巢功能开始处于衰退阶段时,卵泡将停止发育,周期性降低,进而使得卵巢无法周期性合成和释放雌、孕激素,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和变化,因此出现无排卵性月经。此外,在当今社会,女性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心理压力大或者环境刺激均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分泌功能,此外情绪的不稳定对于疾病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如长期处于压抑、抑郁、焦躁、紧张的状态时,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子宫出血的概率大大增加。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月经不规则、不完全、出血类型与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相关,并且激素水平下降速度越快,出血量相对越多。子宫内膜的厚度同样对于出血有着重要的影响[3]。患者出血的量多少不定,量少的呈点滴状,量多则淋漓不尽,甚至有血块出现,严重的会导致贫血。出血时间从几天延续至数十周,病情严重的甚至持续数月,在此期间,往往会出现贫血的症状,例如头晕、乏力、心悸甚至晕厥,需要格外注意。 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类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拮抗剂,抑制下丘脑分泌LH-RH,进而使FSH、LH分泌减少;抑制垂体分泌LH和FSH,从而使卵泡的发育得到抑制;对卵巢颗粒细胞产生直接作用,促进其凋亡,引起卵巢残存卵泡的衰老,发生闭经,促进部分患者提前进入绝经期;使排卵延迟,诱导黄体溶解,使体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竞争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孕酮的生物效应,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腺体的分泌活动减少,使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或萎缩,有效的抑制子宫内膜发育,内膜退化而达到出血停止的治疗目的。米非司酮还使得孕激素诱导的雌激素受体的基因表达过程受到抑制,使细胞有丝分裂的活性降低以及使孕酮诱导的分泌功能下降、进而使内膜的发育过程出现延缓,达到减少月经量或者闭经的作用。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型治疗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型治疗 【关键词】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分型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62-02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或延迟、卵巢无排卵、单一雌激素作用、无孕酮对抗而引起的出血,见于初潮后少女,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它没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据调查,90%以上的青春期女孩和女青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不正常。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多,甚至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一般分三种类型: 1 无排卵型功血依年龄分为两组 1.1 青春期功血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害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而致严重贫血。 1.2 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

性子宫出血。 2 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临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排卵型月经失调 2.1.1 排卵型月经稀发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并月经过少,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2.1.2 排卵型月经频发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2.2 黄体功能障碍 2.2.1 黄体不健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2.2.2 黄体萎缩不全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2.2.3 月经中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

妇科出科试题

妇科出科试题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产妇,34岁,腰痛白带多,经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妇检:宫颈重度糜烂,宫颈活检病理切片报告为“鳞状上皮化生”。应诊断为: A、子宫颈囊肿 B、子宫颈息肉 C、子宫颈原位癌 D、子宫颈非典型增生 E、慢性宫颈炎 2、某妇,30岁,继发不孕5年,月经第4天,渐起发热、胃寒及下腹痛,右侧甚,血压13.3/10.7kPa(100/80mmHg),脉搏120次/分,体温38℃,WBC12×109/L,N0.80,下腹部柔软,轻压痛,妇查:宫颈有脓性分泌物,子宫大小正常,有压痛,双附件增厚,压痛,该病人的诊断最可能为: A、异位妊娠并感染 B、急性盆腔炎 C、急性盆腔腹膜炎 D、急性阑尾炎 E、卵巢囊肿并感染 3、49岁患者,少许接触性出血3月,查宫颈重度糜烂,宫体前位,大小质的正常,宫旁侵润达盆壁,其临床分期为? A、IIa期 B、IIb期 C、IIIa期 D、IIIb期 E、IV期 4、37岁妇女,孕3产3,3年来月经周期规律,但逐渐延长,上次月经是18天以前,近2日自觉腹部分娩样疼痛,伴少量阴道流血,宫颈中度糜烂,宫颈口扩张2cm,宫颈口处有一粉红色组织,表面光滑,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宫颈癌 B、子宫内膜癌 C、不全流产 D、带蒂黏膜下子宫肌瘤 E、子宫肉瘤 5、宫体癌患者,双侧卵巢有癌侵润,应选择下述何种方法治疗? A、手术 B、放疗 C、手术+放疗

D、化疗 E、孕酮 6、某妇,30岁,孕3产1,妇科普查发现盆腔包块3天就诊,无特殊不适,查外阴阴道(-),宫颈光,大小质地正常,子宫似前位,稍大,右侧扪及一个孕3月余大小之包块,有囊性感,活动可。为进一步确诊应做以下何项检查? A、B超 B、血沉 C、腹部平片 D、乳酸脱氢酶 E、细胞学检查 7、关于葡萄胎的处理,何项是正确的? A、吸宫术前常规静滴催产素可减少出血 B、葡萄胎排出8周后,妊娠试验阳性,排除早孕,黄素化囊肿,宫腔葡萄胎残留,示恶变可能 C、葡萄胎术后应口服避孕药2年 D、葡萄胎排除后,追踪观察到妊娠试验连续3次阴性 E、葡萄胎术后常规化疗,以防恶变 8、可疑黄体萎缩不全,进行诊刮得恰当时间为: A、月经来潮前 B、月经来潮12小时内 C、行经第2天 D、行经第5天 E、任何时期均可 9、青春期功血的治疗原则是: A、减少月经量 B、调整周期,减少月经量 C、调整垂体与性腺功能 D、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 E、促进子宫发育 10、已有一个孩子的健康育龄妇女,最好的避孕方法是: A、口服避孕药 B、使用阴茎套 C、使用阴道隔膜 D、上节育环 E、安全期避孕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妇,24岁,孕2产0,因腹痛肛门坠胀8小时入院,既往月经正常,LMP8月26日,8月30日晚8时始腹痛,以下腹为主,持续性,向肛门放射,逐渐加重,查体:38℃,脉搏102

青春期功血治疗过程中的干预化护理及效果研究

青春期功血治疗过程中的干预化护理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04T09:33:29.08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作者:刘木英1 刘智超2 [导读] 青春期功血患者实施干预化护理效果确切。 (1.宁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宁乡 410600;2.宁乡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宁乡 410611) 【摘要】目的:了解青春期功血治疗过程中的干预化护理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的6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化护理组开展干预化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青春期功血疾病的了解度、青春期功血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指标;贫血发生率。结果:干预化护理组满意度、心理状态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指标、青春期功血疾病的了解度、青春期功血治疗依从性、贫血发生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P<0.05。结论:青春期功血患者实施干预化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青春期功血治疗;过程;干预化护理;效果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体内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这些患者无器官和内外生殖器病变,这些病变一般发生在青春期。两者都是无排卵的功能性出血,也称为青春期功能性出血。功能性出血主要使用不规则的阴道出血作为临床表现[1-2]。当量大或持续时间太长时,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贫血。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用于临床实践,对青春期功能性出血患者及时止血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很重要。本研究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的6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化护理组开展干预化护理,分析了青春期功血治疗过程中的干预化护理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护理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的6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组,干预化护理组年龄16-21岁(18.24±2.25)岁。发病时间3个月-2年,平均(1.24±0.15)年。常规组年龄16-22岁(18.28±2.21)岁。发病时间3个月-2年,平均(1.26±0.15)年。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化护理组开展干预化护理。①心理教育。与青春期功血病人沟通,及时了解青春期功血病人的心理状态,引导青春期功血病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思想顾虑,提高青春期功血病人的依从性。②饮食教育。指导青春期功血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增加青春期功血病人自身的抵抗力,积极补充钙和蛋白质和含铁的食物,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的发生,并及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③疾病教育。发布健康教育手册,仔细解释青春期功血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自我护理方法,回答青春期功血病人的问题,消除青春期功血病人的顾虑。④运动指导。根据青春期功血病人的身体状况给予运动指导,可选择跑步、游泳等,以提高免疫力。⑤生活保健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加强会阴部卫生和清洁措施,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1.3观察的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青春期功血疾病的了解度、青春期功血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指标;贫血发生率。1.4统计学处理 SPSS14.0软件,t、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干预化护理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如表1. 2.2心理状态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指标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指标接近,P>0.05;护理后干预化护理组心理状态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2.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 发表时间:2018-12-07T10:43:20.0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1期作者:徐书琴 [导读]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妇幼保健院湖南常德 415200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治疗前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 青春期功血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其主要发生在13~18岁的女性群体中。青春期功血是无排卵性功血的一种,属于子宫异常出血的范畴。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青春期卵巢功能和排卵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卵巢功能失调、性激素分泌失常而出现无规则阴道出血。其中患者卵巢有促使卵泡生长的雌激素,但缺乏排卵所必须的促黄体生长激素的高峰,因此不能正常完成排卵,这样就导致子宫内膜仅仅受到雌激素的作用而发生增生变化甚至过度增生,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较大波动时,将会引发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本研究对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到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青春期功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2~18岁,平均(15.08±2.45)岁,病程1~11个月,平均(4.96±0.87)个月。试验组患者年龄13~18岁,平均(15.29±2.36)岁,病程1~10个月,平均(4.88±0.92)个月。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使用安宫黄体酮治疗,让患者按照8㎎/次,1次/d的标准口服安宫黄体酮,连续治疗10d。若患者治疗后仍有不规则子宫出血的情况,则在治疗后5d开始再次给予其持续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 试验组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患者入院后先让其按照10㎎/次,1次/d的标准口服米非司酮,在治疗后止血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其每次用药量改为5㎎,让患者在术前口服药物,治疗时间为3个月。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治疗前后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进行测定。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7d后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患者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治疗后半年内未出现复发的情况为显效;治疗后10d患者的出血停止,3个月后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出血增多为无效。 2.2两组孕酮和雌二醇水平 对表2数据进行分析可知,两组治疗前孕酮和雌二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3.讨论 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其中患者在月经初潮后2年内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情况十分常见,患者出现量较少且病情较轻时一般能逐渐完成自行调整,但在患者出现量较大且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时,将会导致其月经周期紊乱而引发青春期功血[1]。由于患者处在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