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

1早期比较文学之父:安培尔,维尔曼

2法国学派讲座维尔曼《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与欧洲思想的影响》,巴尔登·斯伯格将其发扬光大,写了《歌德在法国》。

3真正使“比较文学”这个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英国的波斯奈特,1886年他的书《比较文学》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标志着“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

4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末诞生,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影响研究”实证性。

5法国学派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6. 1958年以韦勒克为代表的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发起挑战;雷马克给比较文学下的定义: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这个定义的本质特征即在于强调“平行研究”,从而为美国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7 美国学派形成了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经典模式,即由“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构成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模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著名学者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就是其典型代表。

8.1895年首位比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完成的法国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也是首篇博士论文)《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便运用了平行研究的方法。

9.1931年梵·第根首次将流传学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其著作《比较文学论》第一次把比较文学研究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总体文学三个范畴,1951年基亚《比较文学》,卡雷著纲领性序言《国际文学关系史》。10美国学派 1871年在康奈尔大学《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1958年韦勒克发表战斗檄文《比较文学的危机》。

11中国学派最早台湾李达三《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1981年国内第一个比较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季羡林任会长,第一个教授北大乐黛云北大成为比较文学的发源地和研究重镇。90年代研究重镇在四川大学,研究重点是比较诗学。

12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章。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管锥编》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

13中国与西方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差异性研究。

14文学形象学三个层次:形象(出自民族、文化的异国形象是虚幻的,与现实有差距的)、社会总体想象物、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社会总体想象物得深层模式)。

15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中西比较诗学》。

16《原始文化》的作者是泰勒

17《澥外奇谭》第一次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18比较文学包括A法·影响研究(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形象学),B美·平行研究(本科研究【比较诗学、主题学、文类学、类型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历史、哲学,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C中国跨文明研究

19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为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

20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文学性,跨越性和相容性三个条件组成。

21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包括:影响关系,价值关系,交叉关系。

简答

一.影响研究的路径和视角

1.放送者——媒介者——接受者

O→→→→→→→→→流传学

渊源学←←←←←←←←O

O ←←←媒介学→→→O

2.流传学: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作品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和被接受的情况。

3.渊源学:又称源流学,

是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

响,揭示某一文学现象或作家的主题、人物、

情节、风格、语言等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

国影响的实证性研究。4.媒介学:是研究外

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其背

后的因果规律。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

文字资料媒介。

二.与传统翻译研究相比,当代西方翻译研

究有哪些新的特点?

1、传统翻译研究:语言学层面的价值评判;

文学翻译的科学化:信达雅,翻译技巧;忽

视超越语言的艺术层面2、当代翻译研究的

特点:不局限于对翻译实践的语言层面的价

值评判;将翻译成果看做既成事实,以此为

出发点探寻决定和影响各种翻译文本的深层

因素3、当代翻译研究探讨的具体问题:(1)

制约和决定翻译成果和翻译接受的因素;中

国的欧美和东方文学的翻译,雷哈尼和纪伯

伦在中国的影响翻译命运。(2)翻译的作品

在译入语体系和源语体系中的地位差异;寒

山诗的英语翻译“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告诉那些有银器和几辆汽车的的人,名声大

钞票多有何用处?寒山美国化,自我化。(3)

翻译和转移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

Rubaiyat(四行诗)的英语翻译对阿拉伯和英

语汉语世界的影响。(4)译入语文化环境

对翻译的影响实例:四行诗的译名之争:“鲁

拜”(郭沫若译)还是“柔巴依”(维吾尔族

的诗歌样式)

三.平行研究的名与实

1平行研究的“名”指的是平行研究的具体

表现,“实”指的是平行研究的实质,二者看

似没有事实联系,但联系是具体的2具体表

现:将文学批评引入文学史研究,注重文学

本身的美学探讨;打破民族主义的心理,怀

有世界主义文学视野;跨学科研究,打破学

科界限,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自然科学,

哲学,宗教,心理学,艺术,历史等)之间

的相互关系或者研究文学与其他学科在某一

交叉点上的可比性问题。3.实质:总体文学

的视野;跨越时空,知识谱系;总结出全人

类共有的文学文化规律;可比性的核心,类

似性相容性

四.中国学派的拟达成目标

1.第一个目标——在自己本国的文学中,无

论是理论方面或实践方面,找出特具“民族

性的”东西,加以发扬光大,以充实世界文

学。2.第二个目标——推展非西方国家“地

区性”的文学运动(如:中—日—韩),同时

认为西方文学仅是众多文学表达方式之一而

已。3.第三个目标——做一个非西方国家的

发言人,同时,和其他许多发言人一样,并

不自诩代表所有其他非西方国家。作为发言

人的目的在宣扬并拥护“第三世界”对文学

所做的贡献。

4.第四个目标——一旦非西方诸文学的学

者,借比较文学方法研究文学,而能够知己

知彼时,他们就会逐渐构想一些新的文学观

念,通过发表公诸于世,以与西方传统的文

学观念相抗衡。5.最后一个目标——消除许

多人的无知及傲慢心理。

五.什么是主题学?

1、主题学是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境和

意象、思想、感情和主题在不同文化中的传

播,在不同民族中作家笔下的不同处理,由

此可以知道关于主题层面的美学规律,具体

操作的研究范畴。2、题材:来自于未经加工

的处于最原始状态的素材,事实材料,客观

的。例:中国、阿拉伯和西方的“情痴”题

材。主题:作家对题材进行文字处理,并在

其中表达的个人化的思想感情和主旨,具有

主观性。例:爱情是神圣的。母题:是较小

的具体的主体性单位,具有客观性特征。例

如:爱情,离别,时间,空间,季节,海洋,

山脉等。

母题是具体的,主题是抽象的,母题是客观

的,主题具有主观性,母题是基本叙事句,

主题是复杂句式。

六.文学形象学

1.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异国。

2.形象学的三个

层面:出自民族、文化的异国形象;社会总

体想象物;深层模式: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维护现实,通过想象加

强自身;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相反,因自身

不具备而去想象异域,希望得到救赎。3.研

究方法的拓展:跨学科:社会,历史学,民

族心理学,政治学;新理论:符号学和接受

美学。

论述

一对影响研究的看法(作为比较文学的第一

阶段,是否过时/被超越)

1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最早最传统

的研究方法,探究文学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

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它奠定了比较文学作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

是法国学派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实证主

义的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由于它产生的时

间最长,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的事实以及相互

影响的实例也最多,因而运用这种研究方法

进行比较文学探索所取得的成绩也最大。

2 影响研究的特点是:实证性强,说服力强,

在扎扎实实的资料基础之上,会产生原创性

的文学史观点。影响研究的缺陷是,研究深

度的缺乏,在文学内部欠缺微观美学分析,

在文学外部欠缺深层文化挖掘和规律性的理

论提升。

3 影响研究并没有过时,实证主义的研究方

法已经流传下来,成为比较文学主要研究方

法之一,在原有的实证精神的基础上又加入

了新的研究方法,如美学分析、文学批评等。

这使得影响研究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而且,

法国学派也进行了自身的理论修正和拓展,

在实证性研究的基础上,又形成了文学形象

学和翻译研究。影响研究是双向研究,用的

是横向共时的方法,开辟了新领域,使许多

问题得到更加合理的解释和深刻的研究。

二、以实例分析平行研究的可比性

1 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它是

一种内在价值,其表现形式可以是显性的也

可以是隐性的,有待于研究者去发掘,它是

进行研究的两者之间在内容、形式、主题、

情节、形象、情调、叙事艺术等方面所表现

出来的相似与契合之处。下面就以从事比较

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李伟昉的博士学位论文

《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

究》为例,论述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平行研

究是将那些“相似”,“卓然可比”但没有事实

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

其异同,导出普遍意义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2 六朝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在文类上相同,

主题上,因果报应与爱情主题,复仇主题可

比,因此是平行研究的代表之作。

3 由于没有事实联系,可比性与文学性形成

了六朝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平行研究的基

础。文学性自不必说,可比性是一种内在价

值。六朝志怪小说与哥特小说可比性体现在

以下五个方面:(1)都具有突出的怪诞特征。

人鬼相通,现实与异境相连,死而复生,怪

诞与现实有机相融。(2)都以展示非常态性

环境,钟爱夜晚为显著特征。(3)都是通过

怪诞曲折隐秘象征的方式,表现出重大而深

刻的相同主题。(4)四类人物形象最为突出:

暴君、教徒、不幸女子、鬼怪。(5)在叙事

上都具有共同的表现形态,对叙事视角的选

择与运用,叙事时间的处理相似等。

4 平行研究还研究文化间的差异,即异质性,

它也是可比性的重要内容。二者的不同在于

(1)情节处理上,六朝志怪小说怪诞中显温

情,令人留恋忘返。哥特小说则是恐怖占主

导。(2)主题上,六朝志怪小说与儒、佛中

的因果报应相连,而哥特小说与基督教文化

思想密切相关。(3)人物塑造上,志怪小说

表现人的伦理道德属性,而哥特小说则侧重

于人物心理。(4)叙事形态上,志怪小说是

客观性叙事,哥特小说则是主观性叙事。

5 正像序中所说:“本书主要运用比较文学平

行研究的方法,附以阐释学、接受美学、叙

事学等理论,本着跨异质文化平等对话与沟

通互补的立场和原则,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

出个字的文学特色,显露、阐扬其文学传统

及存在价值,进而探寻它们作为鬼怪小说所

共有的审美本质与基本规律。”这正是平行研

究的目的所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