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合集下载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第一篇: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比较文学复习重点比较文学(新)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最为突出的标志是。

2、最能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勃兴之后的骄人成绩的,应推朱光潜的与的《谈艺录》。

3、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这是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

4、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之间的学理关系。

5、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是指、、、。

6、在一个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中,国别文学就是,两者可以互为指称。

7、世界文学是 1827年在评论他自己的剧本的法译本时最早提出的。

8、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点——本体就是。

9、比较视域内质的最高层面用八个字来概述,就是与。

10、多元文化中的文学对话平台是指层面。

11、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最早是由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一文中提出来的。

12、是第一个比较文学学派。

13、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1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最重要的特征是。

1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李达三提出中国学派乃,它遵循东方特有的折衷精神。

16、题材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

二、名词解释1、国别文学2、民族文学3、总体文学4、世界文学5、比较视域6、对话平台7、汉学8、主题学9、意象10、接受11、海外华文文学12、译介学三、问答题1、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什么?2、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建立的突出标志是什么?3、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文化研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有哪些?5、为什么说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两个重要标识?6、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涵盖了哪些类型?7、什么是比较文学?8、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9、国外汉学能够为比较文学提供哪些借鉴?10、平行研究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11、试述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跨文化特点。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比较文学复习知识点

第三章复习题⏹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的四种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分别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

其中最基本。

这四种研究类型中最主要的两种是: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 2.从传播方式来看,影响研究中的影响分为哪两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3.影响的过程可以分为放送、接受和传播途径。

从放送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称之为“流传学学”,从接受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渊源学学”,从传播途径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可以称之为“媒介学学”。

⏹ 4.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是:考据的方法、科学性、历史性,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是哲学的、审美的、批评的⏹ 5.第一次正式正式提出“阐发法”这一名称的台湾学者是古添洪。

⏹ 6.接受研究可以看作影响研究的发展,它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阐发研究可以看成平行研究是衍生出来的一种类型。

⏹二、名词解释⏹ 1.影响研究:是指对跨民族、语言和文化界线的不同文学之间基于事实联系之上的互相渗透与互动的影响史实进行的一项专门研究。

⏹ 2.平行研究: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与异,并导出有益的结论。

⏹⏹ 3.接受研究: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在同一民族内部文学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 4.圆形的研究:⏹ 5 .平行回现论⏹三、简答题⏹1、渊源学分为哪五类?笔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集体的渊源、孤立的渊源⏹ 2.影响研究的理论体系(理论基础)有哪四个方面?1.影响的超国界存在说2.影响的事实联系论3.影响的历史意识论4.影响即对创作的理解论⏹ 3.影响研究的步骤有哪些?1.影响存在的提出2.材料的搜求和考订3.假设的证明4.影响的深入研究⏹ 4.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之间的差异?1.平行研究尚未发现或根本不存在事实联系2.平行研究范围广泛,影响研究范围窄⏹ 5.阐发研究包含哪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哪两点?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2、理论对理论的互相阐发3、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 6.影响研究和接受研究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相同点:比较文学中的接受研究同样研究一个民族的作家和作品对外民族的影响,或者研究自己对外民族文学的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影响研究有一致性。

比较文学复习要点及题目

比较文学复习要点及题目

比较文学复习要点及题目第一章1、什么是比较文学?怎样理解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有什么不同?比较文学是一门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兴学科,是一门对不同民族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也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

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是一种研究方法。

文学比较只是把不同的文学拿来加以比较,这只能说是狭义的比较文学。

广义的比较文学是把文学同其他学科来比较,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在内。

这就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比较了。

不同:(1)开放性、理论性: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比传统文学研究有更大的自由,也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传统文学研究重心放在作家和作品上,而比较文学对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同样重视。

在研究方法上也比传统文学研究更有优越性。

(2)综合性、宏观性:比较文学从传统文学的范围里跳出来,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并且也从文学内抽出身来,从一个新的高度俯察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是传统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2、为什么比较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后期的西方简述其中的原因。

(1)比较文学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

(2)十九世纪后期的西方具有催生比较文学学科的社会文化、文学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3)浪漫主义思潮与运动;(4)比较的意识与方法在学术界的广泛运用。

3、试述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对比较文学发展的贡献。

(1)19c70s至20c50s:这个阶段形成了法国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梵第根、基亚等。

法国学派认为:a、比较文学是以跨越为前提的研究;b、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史的研究;c、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是考据,寻找事实材料, 它排斥审美分析。

法国学派开创了影响研究,为其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严谨求实的研究方法,并用累累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使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确立了牢固的地位,功不可没。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复习重点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4、欧洲中心主义:比较文学研究刚好诞生于19世纪末欧洲帝国主义的强盛时期,并无可辩驳地与之联系在一起,早期比较学者的跨文化视野是靠当时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拓展出来的,当时的欧洲在对世界发号施令,帝国主义的地图为当时的文化视野提供了通行证,然而满怀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理想的比较学者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一点。

由于眼界、学养的局限以及欧洲中心主义的心理痼疾,比较文学的开创者们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这门学科限定在印欧语系之内,从而忽略了非西方文学的存在以及东西文学交流互动的价值和意义。

5、美国学派: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的比较文学学派,认为比较文学不再是文学史的一支,而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的文学研究,反对单纯追求“事实联系”的比较文学研究,主张用大规模综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

这一学派开启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先河,代表人物有韦勒克、亨利·雷马克等。

6、平行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作为美国学派极力倡导的研究方法,平行研究是指将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进行类比或对比,研究其同异,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归纳文学的通则或模式。

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平行研究关注的是“文学性”和作品的美学价值,其理论前提是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的文学存在着共同的文学规律,这使文学具有了“可比性”。

平行研究大大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疆域,拓宽了比较文学的视野,提升了比较文学的高度,克服了影响研究画地为牢的局限。

7、教堂山会议(哪一年那个地方内容是什么,对法国主义的挑战):指在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所在地教堂山召开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理论的僵化的、保守的实证主义提出了质疑,提出了恢复比较文学研究的“人文主义精神”,注重文学审美价值关系的平行研究,从此美国学派作为比较文学学派的一支开始与法国学派一起受到国际比较文学界的重视,并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1■比较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了解)【选择】1)人民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是比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3)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2.比较文学”的定义【选择】【简答】法国学派一一影响研究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作家、着作、思想)—放送者到达点(另一国的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一一接受者沟通二者的媒介(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传递者美国学派一一平行研究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中的所谓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

3.“四跨”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填空】4■三个文学关系【填空】【简答】事实联系一一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一一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比性,因而具有研究价值交叉关系一一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的关系5■比较文学的开放性【选择】【简答】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较⽂学复习资料⽐较⽂学复习资料整理⽐较⽂学绪论1、定义:⽐较⽂学是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学⽐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跨越中⽂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学变异研究、平⾏研究和总体⽂学研究为基本⽅法论,其⽬的在于以世界性的眼光来总结⽂学规律和⽂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学的发展。

2、⽐较⽂学的基本特征是:跨越性(跨国、跨⽂明、跨学科);四⼤研究领域是:实证性影响研究、⽂学变异研究、平⾏研究、总体⽂学研究。

3、三⼤学派及其主要代表⼈物、代表作和代表观点:(1)法国学派:影响研究。

四⼤代表⼈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巴尔登斯伯格:《⽐较⽂学:名称与实质》,加强实证性,加强科学性,使⽐较⽂学研究落到实处,强调⽤具体材料⽀持研究。

梵·第根:《⽐较⽂学论》,“⽐较”两个字应该全部摆脱美学含义,取得⼀个科学的含义;将⽐较⽂学研究划分为“物质”和“形态”两类,由此产⽣“流传学”、“媒介学”和“渊源学”。

卡雷:《⽐较⽂学评论》,⽐较⽂学“精确化”⼯作,⽐较⽂学不是并列的平⾏⽐较,⽽是实证性的关系研究,是⽂学史的⼀个分⽀。

基亚:《⽐较⽂学》,坚持⽐较⽂学是“国际⽂学关系史”,重视不同民族作家之间的精神联系,这种精神联系必需是事实上存在⽽不是任意猜测。

(2)美国学派:平⾏研究。

代表⼈物: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

韦勒克:《⽐较⽂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只注重事实联系的研究⽅式发起攻击,主张进⾏跨学科和平⾏研究,把⽂学史、⽂学批评和⽂学理论综合在⼀起,正视“⽂学性”问题。

雷马克:《⽐较⽂学的定义和功⽤》,提出⼀个关于⽐较⽂学的定义,全⾯⽽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学派的主张;批判法国学派“实证主义”保守态度,主张开展“跨学科研究”。

韦斯坦因:《⽐较⽂学与⽂学理论》,建⽴发展以“⽐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类学”等领域,扩展⽐较⽂学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比较文学重点和相关知识点总复习

1.比较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了解)【选择】1)人民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是比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3)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2.“比较文学”的定义【选择】【简答】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作家、著作、思想)——放送者到达点(另一国的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接受者沟通二者的媒介(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传递者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中的所谓“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

3. “四跨”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填空】4.三个文学关系【填空】【简答】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比性,因而具有研究价值交叉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的关系5.比较文学的开放性【选择】【简答】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容。

比较文学笔记知识点 期末必背干货

比较文学笔记知识点 期末必背干货

1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一种世界性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性文学比较研究。

它将各种具有跨越意义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依据,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为基本方法,倡导建立一种全球性平等多元、相互包容的文学交流与比较的对话平台和机制,从而最终推动各民族文学及世界文学走向一条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名词解释可以自己整合)2法国学者(卡雷)提出的“比较文学是不比较的”这个口号。

3为什么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定义会走上自我设限的偏狭道路?第一个原因是当时学术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强烈质疑和挑战。

第二个原因,是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

第三个原因,是法国中心主义,或者说是法国文化沙文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第三个原因重点)4美国学派代表人物:雷马克,韦勒克。

5《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一文。

在该文中雷马克言简意赅地提出了美国学派的基本定义:“比较文学研究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并研究文学跟其它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它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它领域相比较。

”(判断跨学科雷马克)6实际的比较文学研究中美国学者也同样总是流露出的民族主义倾向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

7比较文学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学科理论阶段,即:一、欧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成形期;二、美洲阶段,比较文学的转型期;三、亚洲阶段,比较文学的拓展期。

8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有巴登斯贝格、梵第根、布吕奈尔、基亚、卡雷。

9梵第根《比较文学论》(1931)一书在欧美比较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10把比较文学分为实证性影响研究、类同性平行研究(含跨学科研究)、异质性变异研究三大研究领域。

11比较文学可比性:所谓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与异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较文学兴起与发展的原因(了解)【选择】1)人民全球意识和学术上宏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发展,是比较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3)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必然结果。

2.“比较文学”的定义【选择】【简答】法国学派——影响研究卡雷:“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国际间的精神关系,研究拜伦和普希金、歌德和卡莱尔、司各特和维尼之间的事实联系,研究不同文学的作家之间的作品,灵感甚至生平方面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目的实质上是研究不同文学相互间的关系”,而且规定只许研究两个国家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超过两国即超出了比较文学的界限。

他为两国之间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设计了一个“经过路线”:起点(作家、著作、思想)——放送者到达点(另一国的某一作家、某一作品或某一页、某一思想或某一情感)——接受者沟通二者的媒介(个人或集团,原文的翻译或模仿)——传递者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它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例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等。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领域的比较。

”比较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文学”中的所谓“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论意义上的比较,而是一种观念,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一种研究工作中的基本立场,是指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

3. “四跨”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填空】4.三个文学关系【填空】【简答】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价值关系——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中,有些文学现象虽然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它们的相异和相同都有某种可比性,因而具有研究价值交叉关系——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阐发的关系5.比较文学的开放性【选择】【简答】它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它比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

传统文学研究:作家——作品比较文学:在研究方法上,比较文学不仅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而且具有迅速接纳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

6.国别文学和民族文学【填空】【选择】【简答】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例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

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

7、可比性的重要地位:【选择】【简答】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关系到这一学科能不能建立、能不能生存的大问题。

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1)事实联系中国古代文学——日本古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易仆生的社会问题剧——中国现代话剧《圣经·创世纪》——弥尔顿的《失乐园》研究角度:放送者、接受者和媒介(2)价值关系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具有整体性和同一性;又由于环境、条件、经历、种族等等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差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各民族文学都是人类的一种思想感情交流方式,必然具有共通之处。

研究方法:求同、辩异例如:阿Q——唐·吉诃德;王熙凤——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

(3)交叉关系可比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如同一种矿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文学之间并不缺少可比性,只是缺少发现可比性的眼睛。

8、判断以下课题是否属于比较文学研究对象:【选择】【辨析】A.罗曼·罗兰在法国B.中外文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C.尼采与《红楼梦》D.鲁迅对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影响E.从中西文化看月亮文学与太阳文学F.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督教背景G.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学H.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I.《圣经》与《古兰经》9、歌德在比较文学史上的贡献【填空】【选择】【简答】【辨析】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比较文学的目的:走向世界文学)10、比较文学之父——维尔曼【填空】【选择】维尔曼(1790-1870):《18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1827-1830)、《比较文学研究》(1829)11、比较文学诞生的四个标志【简答】(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总体比较文学》,由多种语言写成,介绍或提及欧洲主要国家及欧洲以外的许多文学;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了《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又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2)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标志了比较文学的时代已经正式开始”。

(3)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1870年,俄国学者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举办了“总体文学”讲座;1871年,意大利学者桑克蒂斯在那不勒斯主持“比较文学”讲座;查理·谢克福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举办“总体文学与比较文学”讲座;1892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举办了比较文学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学术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戴克斯特:《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 1895年)贝茨:《海涅在法国》( 1895年)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3-1890)贝茨:《比较文学目录初稿》12、教堂山会议(1958)【填空】【选择】韦勒克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对法国学派的批评:法国影响研究的狭隘性;实证主义的方法;记文化帐——民族主义和文化扩张主义;把美学评价(文学性)排除在比较文学之外。

教堂山会议的意义:它是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转折点。

法美两国学者的争论促使他们各自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出现了双方互相吸收、取长补短的局面。

比较文学理论更趋成熟,这一学科也获得了新的动力。

它面对全球各民族的文学,既可以探索国家之间的影响和联系,又可以研究它的内在价值;既可以考证和比较,又有综合评价;既重视科学性,又重视美学性;既有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又有超越学科界限的、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比较研究。

13、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接受研究。

【填空】【简答】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比较文学两个最基本类型、两大支柱14、影响研究的两大特征【填空】【简答】影响具有外来性和隐含性外来性——这种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而它是外来的隐含性——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15、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的内涵(传统影响研究的三进路——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简答】(1)流传学: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

其研究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例如:《赵氏孤儿》在18世纪欧洲的流传;歌德在英国;拜伦在法国;《茶花女》在中国。

(2)渊源学: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

情节的借鉴: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古罗马普劳图斯《孪生兄弟》;莎士比亚《奥瑟罗》——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作家钦提奥《寓言百篇》人物形象的借用:孙悟空形象的原形——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意象、隐喻的借用:闻一多《忘掉她》——美国女诗人萨拉·蒂斯戴尔的一首诗文学中的模仿——是指作家一局另一个民族作家的作品来进行写作,它虽然不像翻译那样完全忠实于原著,但尽可能保存被模仿的对象的特征。

例如:鲁迅笔下的“狂人”脱胎于——果戈理的“狂人”(《狂人日记》)(3)媒介学: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这一事实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影响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以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

16、影响研究的具体方法——考究【填空】【选择】研究步骤: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17、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不同之处【简答】(1)打破了时间、空间、质量和强度方面的限制,研究范围扩大了。

(例: 杜甫&歌德、汤显祖&莎士比亚、契诃夫&莫泊桑、高乃依&莎士比亚)(2)不用考稽事实,追溯源流,探索影响,而是一开始就比较异同,然后进行价值判断和美学思考,最终导出结论。

(3)还提出了跨学科研究。

18、文学性把握文学性的原则(平行研究的依据之二文学性,依据之一是可比性)【简答】(1)研究者的目的和重心必须放在文学上,而不是别的学科上;(2)研究的全过程必须始终围绕“文学”这个中心,以文学为出发点,以文学为主线,以文学为归宿;(3)研究的结果应该能作出对文学的发展有益的结论19、阐发研究的三角度和原则【简答】【论述】阐发研究的路径:(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用一种恰当的外来理论模式解释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或者反过来,用本民族文学中的某种理论模式解释外民族文学中的作品和文学现象,以期在理解某些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方面获得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

举例一: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杜甫的《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举例二:用语义学派的“细读”法解读杜甫的《秋兴》第四首“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以文学理论阐发文学现象的原则,要注意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弊病,要充分认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

西方神话“追寻”(quest)原型理论_如:追寻金羊毛的神话、寻找圣杯的传说和奥德赛。

(2)理论对理论的阐发把不同民族文学的观念、理论、方法相互发现、相互印证、相互阐释,以达到完善某种文学观念、理论和方法的目的。

举例:钱钟书《管锥篇》陆机:意—文—物;墨子:举—名—实;刘勰:情—辞—事;陆贽:心—言—事;佩尔斯:思想—符号—所指示之事物。

以理论阐发理论的原则:应对所要阐发的对象有较为准确的把握;文学理论的阐发研究往往是相互的;研究者要尽可能作出评判,并得出结论。

(3)跨学科的文学阐发在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内,阐发研究是以别的学科对文学作出阐发,或者用别的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文学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相反。

如生态批评。

阐发研究的总原则:(1)阐发的双向性——阐发研究绝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

应避免帝国主义态度和民族虚无主义态度、奴化心理。

(2)阐发的可行性——充分认识两种或几种民族在宇宙观、自然观、文学观、心理结构、表达方式、批评标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不论是用自己的理论去阐发外民族的文学,还是用外民族文学的理论来阐发自己的文学,都必须对要采用的理论或模式,对要阐发的对象作具体分析,切实研究阐发的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