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合集下载

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工作指引

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工作指引

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护理工作指引一、本文概述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高血糖患者在我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对于这部分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旨在为高血糖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糖护理工作提供一套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指引,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文将全面介绍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方法、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使用技巧、饮食与运动指导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护理工作指引。

本文还将强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通过本文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期望能够帮助广大医护人员更好地掌握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高血糖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原则对于高血糖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我们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手术类型和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范围内,以减少手术风险。

持续血糖监测: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持续血糖监测,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胰岛素治疗优先: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患者,优先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需求,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在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血糖过高。

预防低血糖: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要合理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ppt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ppt

06
术后血糖管理 指导
Postoperative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guidance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1. 有效监测血糖水平: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血糖监测,确保血糖在安全范围内。术前血糖的控制可通过规范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来实现,术中 的血糖监测需有专人负责,及时调整胰岛素治疗,术后血糖监测要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异常。
3. 监测结果的处理:根据术后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血糖偏 高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胰岛素剂量、调整饮食控制或使用其他药物降低血糖。 对于血糖偏低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补充糖分的措施,避免低血糖带来的不良影 响。定期复查血糖水平,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良好的血糖管理效果。
血糖恢复规律
1. 消化系统对血糖的影响:手术期间,消化系统的功能受到抑制,导致食物的吸收速度减慢。血糖恢复规律表明, 在手术后早期,由于饮食受限以及机体代谢的变化,血糖水平常常较低。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消化系统逐渐恢 复其正常功能,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也逐步增强,从而导致血糖水平的上升。因此,在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中, 需根据手术后的时间点以及患者的营养需求,适时调整饮食控制和胰岛素的使用。 2. 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影响:手术是一种身体的应激状况,会引起机体内分泌和代谢的变化,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在手术期间,机体会分泌一系列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此外,手术刺激 还会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进一步增加血糖水平。因此,在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血糖水平,并根据其应激状态和相关激素水平,进行调整和干预,以避免出现过高的血糖水平。
3. 术中连续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列举术中连续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如监测 设备的正确佩戴和操作、伤口周围皮肤清洁的方法、监测数据的准确录入等。 强调医务人员在术中连续血糖监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确保监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指导与规范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指导与规范

麻醉科对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指导与规范引言: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在麻醉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关乎患者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术后恢复的效果等方面。

针对高血糖病史或糖尿病患者,合理的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质量。

本文旨在对麻醉科对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指导与规范进行述评,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实践经验。

一、术前血糖控制术前血糖控制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患者合适的饮食调整、糖尿病药物使用和胰岛素注射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相关建议:1. 饮食调整:在术前一周,患者应遵循低糖饮食,并合理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此外,在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2. 药物管理: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需咨询医生对糖尿病药物的调整建议。

有些口服降糖药可能由于其作用机制导致术中或术后的低血糖风险增加,因此,可能需要在术前适当减量或停药。

此外,胰岛素的剂量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3. 术前团队讨论:术前的团队会诊,包括麻醉、内分泌等专科医生,对于高风险病例,需共同商定血糖控制策略,并确保患者在手术前达到合理的血糖水平。

二、围手术期血糖监测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是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保持其在合理范围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的建议:1. 持续血糖监测:对于高风险病例或需要长时间手术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连续血糖监测设备,以实时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

该设备通过皮下植入传感器,能够每几分钟自动测量一次血糖水平,并将数据传送至监测仪器上。

2. 术前血糖监测:在手术前,患者应进行空腹血糖监测。

这可以帮助麻醉医生了解患者的基础血糖水平,并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3. 术中血糖监测: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根据手术类型和持续时间来确定血糖监测的频率。

对于长时间手术,建议每2至4小时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4. 术后血糖监测:术后血糖监测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低血糖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当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他们的血糖管理问题将变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加速康复过程,并提高手术结果的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策略和注意事项。

1. 手术前的血糖控制在手术前的准备期间,糖尿病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这意味着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通常是在空腹时血糖小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小于7.8mmol/L。

如果患者血糖无法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例如增加胰岛素用量,或者调整口服药物的剂量。

2. 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血糖管理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有效的血糖管理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以稍高一些,以防止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建议将血糖维持在7.8mmol/L至10mmol/L之间。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能量供应,同时避免低血糖所带来的风险。

3. 术后血糖管理术后恢复期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时期。

手术后,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

因此,密切监测血糖值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根据患者需求,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或口服药物剂量,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在术后恢复期间,病情监测和合理的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 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除了血糖管理策略之外,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提前告知麻醉师和外科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制定手术和麻醉计划。

其次,糖尿病患者要确保饮食和药物管理正常,避免造成手术延迟或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总结起来,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手术风险。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恢复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精细化管理的出现和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其临床应用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个体化、定制化的医疗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和监护,旨在实现病人最佳的疾病管理效果。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精细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手术类型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运动干预等方面,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精细化管理注重全周期的临床监测和管理。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个阶段,通过临床监测和管理手段,包括血糖监测、药物监测和合理的营养支持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的血糖水平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精细化管理强调多学科的团队合作。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包括内分泌学医师、麻醉学医师、营养学医师等多个专业的医疗团队共同参与。

通过各专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制定全面、科学的治疗方案,确保病人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

精细化管理注重病人自我管理的培训和指导。

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精细化管理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科学的饮食调整和血糖监测方法,提高疾病管理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新

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新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糖尿病病人在疾病、麻醉、手术创伤等应激情况下由于内分泌调节的异常、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增加都会使血糖大幅度的波动,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对术后病死率以及感染等并发症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仍存在争议,但均强调术前强化控制血糖,及时监测血糖变化,选择积极的降血糖治疗模式(提倡胰岛素治疗):择期手术空腹血糖6~8 mmol/L(7.8mmol/L以下),大、中型手术中血糖5mmol/L~11mmol/L,术后血糖5mmol/L~l0mmol/L,机械通气患者血糖7.8mmol/L~10mmol/L。

一、术前评估和处理:评估:(1)避免临床上显著的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的发生;(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预防酮症酸中毒;(4)达到较理想血糖水平,术前血糖应控制在6.0~8.O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1.1mmol/L。

处理: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术前1~2d停用长效胰岛素,改为预混胰岛素,一日2次,或三餐前使用短效胰岛素以稳定血糖,需进行一日多次的血糖监测;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术前2d~3d停用长效磺脲类药物,短效磺脲类、其他胰岛素促泌剂及二甲双胍可使用至手术前夜或手术当日。

手术当日禁食,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者起床时给予半量注射,一般不使用短效胰岛素。

如果患者FBG超过11mmol/L,可给予1/3~1/2量的短效胰岛素。

等待手术期间,应每2小时测一次血糖。

二、术中血糖控制:最近的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组(血糖81mg/dl~108mg/d1)病死率明显高于传统控制组(血糖<180mg/d1),死于心血管病因的比例更高;因此,一般建议,术中患者血糖应控制在5.0~11.0mmol/L,对于手术时间预计大于2h、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可选用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或极化液持续静脉输注。

胰岛素的用量为2U~4U/h,术中可输注5%葡萄糖液100-125ml/h,以防止低血糖,需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葡萄糖与胰岛素的比例。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临床应用1. 引言1.1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期间的血糖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高血糖会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会导致术中出现血糖波动,增加感染、心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风险。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手术前期,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找出患者的高危因素,并进行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制定。

在围手术期,及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控,保持血糖在理想范围内。

术后,制定糖尿病管理计划,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锻炼等,预防术后高血糖的发生。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精细化管理也面临着管理责任、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挑战,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和全面的管理规范。

精细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正文2.1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关键步骤。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其病史、用药情况以及血糖监测历史。

根据患者特点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患者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患者应当在手术前进行严格的饮食管理,确保血糖水平稳定。

医护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胰岛素或口服药物,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剂量。

在手术前,患者必须严格遵守医嘱,不要改变用药方案或饮食习惯,以确保手术时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

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提前发现并解决患者在手术前可能存在的血糖控制问题,为手术后的血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2.2 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调控围手术期血糖监测与调控是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课件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课件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血糖管理的认知和配合度。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研究方向
01
进一步研究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标准化流程。
技术创新
02
利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实现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
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国际合作
03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先进经验和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策略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实践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案例分享 •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护理研究进展
01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要性
高血糖对手术的影响
增加手术感染风险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深入研究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有效的护理 方案提供依据。
新型护理手段的探索
积极探索新型的护理手段,如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以提高围手 术期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护理、营养等多方面的知识,为围手术 期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评估指标
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 理护理效果评估指标,包括血糖
控制效果、护理效果等。
评估方法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观察法、 量表评价法等,对护理效果进行
全面评估。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对围手术期患者 血糖管理护理实践进行持续改进 ,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04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介绍
护理操作流程与规范
操作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险。
(中国成人住院患者高血糖管理目标专家共识2013)
精选ppt
6
血糖控制标准:一般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6~8 mmol/L;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 随机血糖水平: 8~10 mmol/L。
精选ppt
7
血糖控制标准:严格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4.4~6.0 mmol/L
糖注射液静滴维持至患者进食。必要时 胰高血糖素1mg 皮下 或肌肉注射。 ③如血糖恢复而仍昏迷者,须按急性脑病急性急救处置:重症监 护、吸氧,维持生命体征、头部降温、甘露醇降颅压、地塞米 松10mg静推,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合并症。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控制
乐山 2015-02-09
精选ppt
1
一、概念
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正常值46mmol/L.
围手术期: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 治疗基本结束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 个阶段。
精选ppt
2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高血糖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20y),9240万;且诊 断率低 40%。
RI皮下注射15-60min后开始作用,2—4小时达高峰,持续5一8小时,t1/2约2 小时。皮下注射RI 后2小时后复查血糖。
精选ppt
15
低血糖症处置
原则:
尽快纠正低血糖症,预防再次发生。
措施:
①症状较轻,神志清楚:立即进食糖果、糖水或含糖饮料; ②症状较重或神志不清: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静推,10%葡萄
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7.7%。糖尿病患者 14.9%(2009中国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调查)。
精选ppt
4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危害
增加麻醉风险; 增加术后感染风险(δ 2.2mmol/L,δ30%); 延缓吻合口、创面、手术切口愈合; 血糖过高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性酸中毒的糖
尿病急性并发症; 血糖过低可导致心、脑等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加重并诱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5.急诊手术DM患者血糖控制标准:术前应该控制在13.9mmol/L以 下。(以NS500ML+RI12U ivgtt 每小时检测血糖)。
精选ppt
12
血糖控制:术后控制
术后早期静脉用药(RI)最安全,可静脉泵入胰 岛素或设置胰糖比,普通患者1:5左右,DM患者 1:4,1:3,1:2,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如监测血糖增 高,则可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或静脉滴注胰岛素。
总结:围术期血糖异常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围术期并发 症发生率(15T)及病死率(3-5T)。
精选ppt
5
住院患者血糖控制总体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一般情况下不必快速降糖和快速达标; 降糖治疗应尽量避免低血糖, 尽量避免超重及肥胖患者体重增加; 不能因血糖管理而增加感染和高血糖危象的风
2.原用长效胰岛素者,术前1-2d改用RI,便于调节剂量,精确调 控血糖。
3.使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者,手术当日清晨皮下用原剂量的1/2-1/3, 于术后进食后再恢复剂量,期间均可用RI控制血糖。
4.大中型手术患者,应于术前10-14天将原来口服降糖药或长效胰 岛素改为普通胰岛素(RI),每日3-4次,餐前及睡前注射, 调节达标。
或胰岛素用 量<30U/d者
1.5U/h——胰岛素用量>30U/d者。
速度调节:
BG<4.4
停止泵入
BG:4.4-6.7
减少0.5U/h
BG:6.7-10
速度不变
BG:10-13.9
增加0.5U/h
BG:>13.9
5U负荷量+增加0.5U/h
血糖监测: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 随机血糖水平: 6~8 mmol/L
精选ppt
8
血糖控制标准:宽松控制
空腹血糖FBG/餐前血糖PMBG : 8~10 mmoL/L
餐后2 h血糖(2hPBG)或不能进食时 随机血糖水平: 8~12mmol/L
特殊情况可放宽至1 3.9 mmol/L
精选ppt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暨糖尿病专题调查)
疾病、手术、疼痛等应激导至应激高血糖…
住院高血糖 中国 26.3%MICU
美国 32%
住院高血糖诊断标准:7.8mmol/L随机(E级)
精选ppt
3
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低血糖
血糖降低并伴有相关症状或血糖值< 2.8mmol/L.
Whipple三联征:①低血糖症状(饥饿、大汗、 心悸、面色苍白;乏力、视物模糊、意识障 碍……)②血糖低于正常③供糖后症状迅速缓 解。
进食后可酌情改为RI皮下注射(3-4次/天)。
术后根据患者病情(有无糖尿病、手术大小等)常规 检测血糖至平稳。术后早期可较频繁(Q2H,Q4H, Q6H),随病情血糖稳定,逐渐减少监测次数(Q12H, QD).
精选ppt
13
胰岛素泵入控制血糖
使用办法:NS50ml+RI 50U 持续泵入;
速度控制:1U/h——既往以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患者
RI静脉注射后10分钟起效,10—30分钟达高峰,持续0.5—1小时,在血液循环中 t1/2为5—10分钟。
精选ppt
14
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
血糖 mmol/L 4.4—11.1 11.1—13.9 13.9—16.7 16.7—19.4 19.4—22.2 22.2
处置 不需处理 RI 3U 皮下 RI 6U 皮下 RI 8U 皮下 RI 10U 皮下 RI 12U 皮下
(2)急诊手术: 术前血糖要求<13.9mmol/L;术中及术后血糖控制目标与相应手术类 型的择期手术术中及术后相同(E级)。
精选ppt
10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年3月第29卷第3期;190.
精选ppt
11
血糖控制:术前控制
1.口服降糖药者,术前3天停用长效制剂,应改用普通胰岛素(RI) 控制血糖;短效药物可用至手术前1天。
9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择期手术术前、术中及术后: ①普通手术:
老年患者及有低血糖、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采用宽松标准(E级);对非老年患者,如身体状况良好,无脑心血 管并发症风险,或单纯应激性高血糖,可采用一般标准(B级) ②精细手术(如眼科手术、整形美容等): 采用严格标准 (E级)。 ③器官移植手术: 采用一般标准(E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