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 效性

合集下载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摘要】本文研究了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包括代谢途径和体内动力学参数等内容,影响因素是影响药物代谢和吸收的因素。

研究发现,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较为清晰,而且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研究总结指出,通过对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提高药物疗效。

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代谢途径、体内动力学参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研究总结、临床意义、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替利嗪是一种治疗焦虑和抑郁症的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国内市场上的使用还较少,并且其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研究仍相对不足。

深入了解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吸收和分布等动力学特性,以及与其他剂型的生物利用度比较,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和生物利用度,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该研究,我们期望可以为改善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药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用药指导和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2. 探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3. 分析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代谢途径和体内动力学参数,为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西替利嗪片和胶囊两剂型的药代动力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西替利嗪片和胶囊两剂型的药代动力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表 1 盐酸西替利嗪 H内和 H5 6 乙腈为色谱纯 ; 磷酸二氢铵为分析纯 。
2 方 法 和 结 果
2 1 色谱 条件 . 色谱柱为 Hyes D p riB SCl , / 粒径 ,5 ' ×5 l 8 5/ 柱 m 10nr L n
nr . ( 连 依 利 特 公 司 ) 流 动 相 为 乙 腈 一0 0 l ' D.大 L nI ; .5mo/ L
批号 0 12 )盐 酸西 替利嗪胶囊( 0mg ' , 5 2 0 由辽 5 00 , 1 / 0 12 )  ̄ 宁药品新技术研究 所研 制 ; 比制剂 : 酸西替 利嗪 片 (0 参 盐 1 mg ' , 号 0 0 1 ) / 批  ̄ 6 19 由沈 阳沈 龙药 业生 产 ; 酸西 替利 嗪 盐 对 照品( 含量 :9 5 由辽宁省药 品检验所提供 ; 9 . %) 内标 为盐
子极性增 大 , 几乎不 通过血脑 屏 障而无 中枢抑 制作用 。为 了研究盐 酸西 替利嗪 的人 体药 代动 力学 , 本研究 建立 了其 高效 液相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
1 仪 器 与 试 剂
为 2 0l l 3 l。在此色谱条 件下 , ' l Y 西替利 嗪 的保 留时间 为 6 4 .
中国医科 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 10 1 徐亚杰 10 0 ) 盐 酸西 替利 嗪 (eiz edh dohoie 为第 l Hl ct in iyrc l d ) ri r 代 受体拮抗 剂羟 嗪 ( yrxz e在 人体 内的活性 代谢 产 物 , h do yi ) n 为抗变态反应药 , 具有长效高 选择 的 H. 受体活性 , l 临床证 实具有显著抑制外 源性组 胺的作 用 , 口服后 具有 良好的抗
过 敏 和 抗 变 态 反应 疗 效 , 由 于 结 构 中 引 入 一C X H, 分 且 A) 使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适用症】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及荨麻疹。

【注意事项】1、肾功能损害者应减量。

2、酒后避免使用。

3、司机、操作机器或高空作业人员慎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或12岁以上儿童,每次10mg,一天一次或遵医嘱。

如出现不良反应,可改为早晚各5mg;6岁-11岁儿童,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推荐起始剂量为5mg或10mg,每日一次;2岁-5岁儿童推荐起始剂量为2. 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可增至5mg,每日一次或2.5mg每12小时一次。

【禁忌症】对盐酸西替利嗪胶囊过敏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轻微且为一过性,可能有困倦、思睡、头痛、眩晕、激动、口干、鼻干及胃肠道不适等。

【药物相互作用】未发现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的报导,但同时服用镇静剂时应慎重。

【药理】药理学盐酸西替利嗪胶囊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无明显抗胆碱或抗5-羟色胺作用,中枢抑制作用较轻。

毒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据资料报道,盐酸西替利嗪口服后由胃肠道迅速吸收。

健康成人口服10mg,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30―60分钟,血药浓度峰值(Cmax)为 300 ng/ml,血浆半衰期约10小时,约70%以原形药物从尿中排泄,少量从粪便排泄。

西替利嗪与蛋白结合率高。

【用药过量】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无特效拮抗剂,严重超量患者应立即洗胃,采用支持疗法,并长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拼音名】: YANSUANXITILIQIN JIAONANG【性状】: 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

【包装规格】: 10mg。

【贮藏】: 遮光,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的说明书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的说明书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的说明书皮肤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对于身边的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治疗皮肤病时,药物治疗是首选,目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当中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就是其中最好的一种。

它能应对各种皮肤病人群,对于不同的皮肤都具有相当好的疗效,下面我们来看看对于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的介绍吧。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商品名称: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英文名称:Levocetirizine Dihydrochloride Tablets拼音全码:YanSuanQinXiTiLiZuoPian(YouZe)【主要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左西替利嗪。

【成份】分子式:C21H25ClN2O3·2HCl分子量: 461.8【性状】本品为白色薄膜衣异形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治疗下述疾病的过敏相关症状,如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规格型号】5mg*7s【用法用量】1.给药途径:口服。

2.给药剂量和方法成人、6岁及以上儿童:每日口服1片(5mg),空腹或餐中或餐后均可服用。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呼吸困难、恶心、血管性水肿、搔痒、荨麻疹、皮疹和体重增加。

【禁忌】1、禁用于对本品任何成分过敏者或者对哌嗪类衍生物过敏者。

2、禁用于肌酐清除率3、禁用于伴有特殊遗传性疾病(包括患有罕见的半乳糖不耐受症、原发性乳糖酶缺乏(lapp lactase)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

【注意事项】1.由于目前本品无法减半使用,不建议6岁以下儿童使用本品。

2.虽然目前暂无研究资料,但当某些敏感的病人同时服用左西替利嗪和酒精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时可能会对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3.对驾驶和操作机械能力的影响: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左西替利嗪在推荐剂量下不会削弱人的警戒性、反应和驾驶的能力。

如果患者需要驾驶、从事有潜在危险性的活动或操作机械时,切勿过量服用并考虑其对本品的反应;合并服用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能导致其警戒性降低和操作能力削弱。

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的说明书

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的说明书

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的说明书皮肤病是当今各大高发率疾病中的一种,面对皮肤疾病的高发率,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应对呢?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也是经过多年临床经验得到认证的皮肤病药物,具体的我们可以看下面的介绍。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西替利嗪片商品名称:盐酸西替利嗪片(仙特明)拼音全码:YanSuanXiTiLiQinPian(XianTeMing)【主要成份】本品每片含盐酸西替利嗪10mg,辅料为单水乳糖、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硬脂酸镁和欧巴代。

化学名:(±)-2-[2-[4-[(4-氯苯基)苯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二盐酸盐分子式:C21H25ClN2O3 分子量:461.81【性状】本品为椭圆、带刻痕和YY标志的白色薄膜包衣片,除去包衣显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季节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对症治疗以及非鼻部症状结膜炎,过敏引起的瘙痒和荨麻疹症状。

【规格型号】10mg*5s【用法用量】口服。

推荐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使用。

成人:一次1片,可于晚餐时用少量液体送服,若对不良反应敏感,可每日早晚各1次,一次半片。

6~12岁儿童:一次1片,一日1次;或一次半片,一日2次。

2~6岁儿童:一次半片,一日1次:或一次1/4片,一日2次。

【不良反应】偶有报告患者有轻微和短暂不良反应。

如头痛、头晕、嗜睡、激动不安、口干、腹部不适。

在测定精神运动功能的客观试验中,本品的镇静作用和安慰剂相似。

罕有报道过敏反应。

【禁忌】1.对羟嗪过敏者禁用。

2.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禁。

【注意事项】1.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妊娠头3个月及哺乳期妇女不推荐使用。

3.服用本品时应谨慎饮酒。

4.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中的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通过对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参数测定和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其在人体内代谢、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表现。

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且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合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其临床应用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表现稳定可靠,具有较高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药代动力学、相对生物利用度、人体研究、药代动力学参数、影响因素、临床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药代动力学特征、结论、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西替利嗪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盐酸西替利嗪片是西替利嗪的一种常见剂型,具有口服给药方便、药效稳定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药代动力学研究是评价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重要手段,可以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不够完善,特别是在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方面仍有待加强。

深入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对于指导其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地探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其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相对生物利用度,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的研究,可以揭示药物在人体内的表现规律,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旨在比较其与进口药物的差异,为药物的生产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探索,可以为提高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药效、降低副作用,优化用药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

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

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高翔;张晨曦;杨明;刘继勇【摘要】目的:制备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研究其体外透皮特性.方法:以卡波姆940为辅料制备西替利嗪凝胶剂,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HPLC法测定西替利嗪的透皮行为.结果:西替利嗪凝胶体外透皮释药方程为Q=110.03t+17.17(r=0.99),透皮速率为110.03μg/(cm2·h).结论:西替利嗪凝胶具有良好的透皮效果,其体外经皮渗透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09(027)005【总页数】3页(P367-369)【关键词】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体外透皮【作者】高翔;张晨曦;杨明;刘继勇【作者单位】解放军61975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5医院药材科,北京100017;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盐酸西替利嗪(cetirizine hydrochloride,Cet)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临床广泛用于皮肤、呼吸系统及眼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目前该药已上市的剂型有片剂、胶囊剂、糖浆剂等口服制剂。

与其它抗组胺药相比,盐酸西替利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活性虽然较低,但口服该药物仍有嗜睡、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1]。

将西替利嗪制成外用制剂经皮给药可以有效的避免口服给药的“首过效应”,减轻对中枢的抑制作用,且给药方便。

目前西替利嗪的外用制剂只有巴布剂的报道[2],但巴布剂也存在着制备工艺复杂,稳定性不好等缺点。

凝胶剂是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制成的外用制剂,与皮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刺激性小,适用于皮肤过敏等局部疾病的治疗。

本研究制备了盐酸西替利嗪凝胶剂,并对其含量测定及体外透皮行为进行了研究。

LC-10A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C-R8A积分仪(日本岛津公司);UV2100紫外分光光度仪(日本岛津);FA20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MP220精密pH计(瑞士Metter公司);改良Franz扩散池(自制)。

盐酸西替利嗪化学结构式

盐酸西替利嗪化学结构式

盐酸西替利嗪化学结构式
盐酸西替利嗪,化学式C18H19ClN4,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

它属于苯二氮平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

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结构式揭示了其分子中的各个组成部分。

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结构式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噻吩环。

苯环上有一个甲基和一个氯原子取代。

噻吩环上有两个氮原子和一个苯环相连。

此外,还有一个氮原子与苯环相连。

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结构式展示了其分子的稳定性和活性。

苯环和噻吩环的结构使其具有抗精神病活性。

盐酸西替利嗪的分子中的氮原子可以与受体相互作用,从而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效果。

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结构式的揭示了其分子的三维结构。

在空间中,分子中的各个原子通过共价键和离子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结构。

这种结构使盐酸西替利嗪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

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结构式为C18H19ClN4,展示了其分子的组成部分和结构特点。

通过研究和理解盐酸西替利嗪的化学结构式,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用这种抗精神病药物,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
发表时间:2013-09-03T10:01:24.51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李雨霏
[导读] 目前,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当前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基本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李雨霏
河南省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45700
[摘要]:目的:对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进行讨论。

方法:对2010 年2 月至2013 年2 月期间在本院通过应用盐酸西替利嗪进行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的110 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分析。

结果: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结论:两种制剂在人体内生物作用等效。

[关键词]:盐酸西替利嗪;药物动力学;生物效性
过敏性疾病是由多种病原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等,是一种古老且危害性极大的疾病[1]。

该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不适,可能有疲倦乏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出现皮肤紫癜,伴有关节痛、腹痛、血尿或黑便等,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疾病[1]。

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食物、灰尘、花粉,吸入性异物等致敏因素是造成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2]。

本病在任何季节都可发病,该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且其很有可能伴发多种疾病或者会留有严重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生活负担[3]。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尤其,该病在诊断中很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增加了治疗难度[4]。

过敏性疾病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引各种继发性疾病。

因此,对过敏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病的方法种类繁多,其中应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过敏性疾病已经多次出现在国内大量相关报道上。

我们对2010 年2 月至2013 年2 月期间在本院通过应用盐酸西替利嗪进行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的11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盐酸西替利嗪的临床制剂改进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 年2 月至2013 年2 月期间在本院通过应用盐酸西替利嗪进行过敏性疾病药物治疗的110 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

这 110例患者的年龄在11-63 岁之间,平均年龄35.6 岁。

其中,这11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1 例,女性患者29 例。

所有患者在病程、年龄和性别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同意参与本研究。

110 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过敏性疾病,且临床症状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患者为过敏性皮炎时,在肢体处会出现大小不一,对称性分布的颜色深浅有别的红斑、紫癜、水疱等;②患者为腹型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以及黑便;③患者为关节型过敏时,会出现关节肿胀、活动障碍且伴有小腿腓肠肌疼痛;患者为肾脏型时,则会蛋白尿、水肿等情况,且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后发现结果异常。

1.2 被试试剂
被试制剂:盐酸西替利嗪胶囊,规格10 mg/粒,由辽宁药品新技术研究所研制,批号:981020;参比制剂:盐酸西替利嗪片,规格10 mg/片, 由辽宁药品新技术研究所研制,批号:970721;盐酸西替利嗪对照品:辽宁省药品检验所提供(含量:9915%);内标为盐酸羟嗪(沈阳药科大学药化教研室合成,纯度经MS 验证大于9815%);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二氢铵为分析纯。

1.3 治疗方法
110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于试验前一日晚8:00 开始禁食,试验当日晨7:00 空腹口服受试制剂2 粒或参比制剂2 片,温水送服.两次实验间隔一周,实验期间禁服其他药物.其中, 55 例患者采用使用常规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温水送服治疗,1 次/d。

在采用以上治疗方法的同时,还要督促和避免患者再次接触过敏原并要做好抗感染的治疗。

1.4 观察方法
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口服药物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白细胞数目以及其它生命体征的改变,并将观察结果详细记录,归纳、统计和分析。

在药物治疗 0117,0133,015,1,115,2,4,6,8,12 和25h 后,由肘静脉取血5 mL 并立即移入经肝素处理的离心试管中,室温作用5min 后,分离血浆,置-20℃保存。

1.5 统计学方法
对110 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和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经过系统归纳后,使用SPSS 11.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数表示,两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x2 检验,组间差异采用t 检验,Spearman 相关检验,Logistic 回归分析等。

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
通过对110 例患者血清中样品峰面积比代入标准曲线,所得浓度和标准品加入量的比值即为相对回收率。

取低、中、高三种浓度40ng,200ng 和500ng/ml 的西替利嗪血清样品,按样品处理项下,于1 日内和不同日处理测定5 次,计算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

(见表1)
表1 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
3. 讨论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且随着近些年的统计发现其患病率不断加剧,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严重危害着患儿的健康。

过敏性疾病病程较长,且复发率非常高[5]。

患有该病的患者,在临床上经常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全身不适,可能有疲倦乏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出现皮肤紫癜,伴有关节痛、腹痛、血尿或黑便等。

目前,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当前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基本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近些年,已经有相关学者发现通过盐酸西替利嗪药物治疗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盐酸西替利嗪为新型H1 受体拮抗剂,临床证实具有显著抑制外源性组胺的作用,口服后具有良好的抗过敏和抗变态反应疗效,且由于结构中引入)COOH,使分子极性增大,在通常剂量下不出现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当前,对于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的研究已经被多次报道。

孙苓苓等人通过对12 例健康男性对其通过口服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和盐酸西替利嗪片后不同时刻血浆中西替利嗪的浓度的对比研究后发现,12 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和盐酸西替利嗪片的受试者,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差异并不显著,且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检查结果也证实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和盐酸西替利嗪片具有刺激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通过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可以促进过敏性疾病的治愈效率,并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姜云平则通过对21 例志愿者进行国产盐酸西替利嗪胶囊和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其生物等效性研究后发现,国产胶囊和进口片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提示了盐酸西替利嗪在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将110 例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种制剂的AUC 和Cmax 均拒绝不等效假设,表明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这一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也进一步证明了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过敏性疾病,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综上所述,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工作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其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效性的研究还需要相关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盐酸西替利嗪的制剂研制工作将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孙苓苓. 盐酸西替利嗪的药物动力学及其制剂的生物等效性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17(5):318-320.
[2] 曾兰芳.盐酸西替利嗪片的色谱分析[J].北方药学,2013,(04):15-17
[3] 黄澜.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生,2012,(06):12-14
[4] 周冰玉. 盐酸西替利嗪片稳定性深入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2,(06):18-20
[5] 谢正平.盐酸西替利嗪的合成与应用[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 (01):2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