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成员,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剪纸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传统,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继承。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在经历着创新与发展,这不仅对非遗本身意义重大,也对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将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中国非遗剪纸文化进行研究。
一、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剪纸艺术的雏形,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剪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形式,成为了民间喜庆节日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如北方的窗花和南方的剪纸,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传承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剪纸艺术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技艺传承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两个方面。
在技艺传承方面,传统剪纸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其精湛的技艺。
许多剪纸传统手艺人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剪纸艺术家,这种技艺传承方式使得剪纸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在文化内涵的传承方面,剪纸艺术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剪纸作品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从而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国非遗剪纸文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首先是在技艺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剪纸技艺虽然精湛,但却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艺术的新需求,因此一些新的剪纸工艺正在逐渐涌现。
如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现代绘画、雕塑和设计等,使得剪纸艺术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在材料和工具的创新方面,也有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引入到剪纸艺术中,使得传统剪纸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和应用。
文化内涵方面的创新也是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将剪纸艺术与当代社会、时事热点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海派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海派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独特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对其历史渊源、技艺特点、传承方式以及当代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揭示海派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路径,以期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本文首先对海派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接着,通过对海派剪纸技艺的深入剖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关注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承问题,探讨传统传承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新一代传承人在传承与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
本文将结合当代社会文化背景,分析海派剪纸艺术在当代的发展状况,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海派剪纸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共同守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二、海派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海派剪纸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剪纸,这一在中国广泛流传的手工艺术,最初起源于汉代,那时它主要作为祭祀用品,用以象征天地神灵。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逐渐演变成为节日装饰和民俗活动的必备品,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在宋代,随着都市文化的兴起,剪纸艺术开始进入繁荣期。
特别是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中,剪纸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海派剪纸艺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融合了南北剪纸的技艺特点,同时吸收了西方艺术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海派剪纸艺术注重线条的流畅与构图的巧妙,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形象生动且富有想象力。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展现了上海都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历代海派剪纸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海派剪纸艺术成为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自唐宋时代就有剪纸的记载。
剪纸通过不同的刀法和图案构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独特魅力。
剪纸非遗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方式。
而在当代社会,随着非遗文化的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更需要以教育之道,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继承剪纸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剪纸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传承。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单色剪纸,也可以是多色剪纸,而剪纸的主题也包罗万象,有花鸟鱼虫,有神话人物,也有吉祥图案。
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剪纸艺术风格。
山东的剪纸以深刻细腻而出名,江苏的剪纸则以线条繁复、图案优美而出名。
剪纸以其精致的技艺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前来学习和传承。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剪纸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学生学习剪纸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手工艺术,更是在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学习剪纸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剪纸是一种需要动手操作的手工艺,学生在制作剪纸的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双手,掌握不同的刀法和技巧。
而且,在设计图案时,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构思出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学习剪纸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剪纸制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因为剪纸的制作过程需要反复琢磨、反复实践,一点一滴的工作都需要认真对待。
通过学习剪纸,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品质,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有益处的。
学习剪纸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剪纸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他们需要互相协商、互相帮助,这就需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剪纸文化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传承方式和艺术特色,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真正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发展起来是在唐朝以后。
剪纸作品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和花纹,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剪纸材料简单易得,手法简单灵活,可以通过多次剪裁和堆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效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剪纸艺术形式各异,充分体现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北方剪纸以红色为主,图案常常是喜庆的饰花和动物,寓意着繁荣和吉祥。
而南方剪纸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花草植物的描绘,给人一种细腻优雅的感觉。
西南地区的剪纸则注重对民间传说和古代神话故事的表现,寓意深远。
剪纸作品形式多样,既有单张的平面剪纸,也有立体剪纸和多层剪纸。
平面剪纸一般是在一张纸上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常常用来装饰窗户和门窗,以及贴在墙壁上。
立体剪纸和多层剪纸则更加复杂,要求剪裁精确和层次感强。
这些作品往往被用来制作装饰品、灯笼和雕塑等,展现出艺术家的技巧和创造力。
剪纸的传承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师徒教学,从一代艺人到下一代艺人,传承至今。
一些著名的剪纸艺术家也通过书籍和工作坊的形式,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
这样的传承方式不仅有助于保留和弘扬剪纸文化,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剪纸艺术家。
剪纸文化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无论是过年时的窗花、剪纸剪泥的喜庆环境,还是结婚时的红纸剪贴、剪纸喜帖,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剪纸文化的喜爱和推崇。
剪纸也是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一种方式。
许多中国的剪纸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世界各地展览和交流,通过剪纸的艺术语言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
剪纸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特色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人们情感和美好愿望的方式。
通过剪纸,人们可以在纸上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相关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传统民俗剪纸为例

2021-06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民族文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相关问题研究———以山西省传统民俗剪纸为例谢然然(东北大学,辽宁沈阳110819)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新时期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发展的分析表明,当前传承与保护的难点主要是社会、教育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措施的不完善。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文章中以剪纸为例,探索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与保护中图分类号:G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8-0126-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8.062一、前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绝妙的艺术作品。
这些民间技艺和作品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然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和外部发展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下逐渐衰落和消失。
随着政府和社会开始从各个层面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人们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传承保护体系。
中国民俗剪纸是中国国家无形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它显示了人们勤劳质朴的品质,这是对中国国家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见证。
①二、山西剪纸在艺术传承发展中的现状文化遗产的终极价值体现着国家的精神文化。
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生日、丧礼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剪纸艺术。
它起源于古代工人对土地和火的崇拜,具有几千年的社会文明和艺术价值。
此外,还有江威彩绘、刺绣、布匹雕刻等。
可以说,山西的民俗无形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不同地域的人们创造出来的历史,留下了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人文科学、艺术发展的痕迹。
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摘要】继承剪纸非遗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剪纸非遗文化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传承剪纸非遗文化,学生可以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创造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剪纸非遗文化融入教育的方式也多样化,可以通过课内教学、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继承剪纸非遗文化不仅有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学生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未来。
【关键词】剪纸非遗文化、学生核心素养、传承、影响、教育、审美情趣、创造力、文化自信心、重要性。
1. 引言1.1 剪纸非遗文化的价值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纸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传统文化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流失和衰退。
继承和传承剪纸非遗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继承和传承剪纸非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传承剪纸非遗文化,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和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个体的重要品质,也是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外,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支撑,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和能力,学生才能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保持竞争力。
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

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剪纸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自古以来就在民间广泛传承和应用。
它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本文将从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传统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应用。
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也开始更加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应用。
传统剪纸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手工艺术,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高校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
许多高校设立了剪纸艺术专业或开设了相关的剪纸课程,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传统剪纸艺术,并有机会学习和练习。
高校艺术教育注重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剪纸艺术比赛、展览、讲座等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热爱。
高校艺术教育还注重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和创新。
学校鼓励学生将传统剪纸艺术与当代社会、生活和艺术表达相结合,开创出更富有创意和时代感的剪纸艺术作品。
未来传统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艺术教育的不断完善,传统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一是加强文化传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高校艺术教育将更加重视传统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二是注重创新发展。
在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高校艺术教育将更加注重创新发展,鼓励学生进行跨界融合和多元化创作,推动剪纸艺术走向更加自由多样的艺术形式。
三是拓展应用领域。
传统剪纸艺术不仅可以在艺术教育中得到传承,还可以在文化创意、旅游发展、工艺品制作等领域得到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传统剪纸艺术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具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将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应用,为学生的艺术学习和人文素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题和平台。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用剪
刀剪出各种形态的图案,也可以画上独特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剪纸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艺术,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赞誉。
剪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
据《史记·扁鹊仲医药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国的扁鹊曾用剪纸治疗疾病。
在中国汉代以后,剪纸变成了一种流行的
民间艺术,它不仅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而且展示了中国美学的独特魅力。
剪纸艺术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剪纸艺术具有极强的造型能力,通过剪纸可以
表现出各种形态的图案和物品,形态生动,栩栩如生。
其次,剪纸的颜色同样多样,有非
常丰富的修饰和装饰意义。
剪纸的颜色在表现艺术形态,提高观赏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
第三,剪纸艺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它延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性,表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 heritage。
在现代社会中,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传统的剪纸艺
术需要通过后代的传承才能得以保留。
各地、各家风格迥异的剪纸作品,展示出大众艺术
品的风貌,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总之,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剪纸
艺术在今天的艺术领域中,不仅是国家艺术事业的珍贵财富,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
颗璀璨明珠。
我们应该加强对剪纸文化的传承宣传,促进其发展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评分 题目:
“剪纸艺术”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 选题:传统文化与价值引领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完成人及学号: 陈鑫鹏 刘穗彬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20日 (一)调研背景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同时,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美术形
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二)调研目的 调查了解当代在校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和兴趣,并探求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
(三)实践方案与实施情况 1.分工讨论 4月18日晚上我们小组成员讨论进行了任务分工,以及实施步骤,然后在第二天就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践。
2. 查阅资料 (1)书籍 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进行抄录整理。 (2)网络 通过网络在宿舍上网搜集资料 4月19日早上起来以后我们首先去图书馆查了一些有关剪纸艺术方面的书,然后下午在网上查了一些近年来人们对剪纸艺术文化传承的情况,然后小组成员把自己查到的资料进行了总结,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3.问卷调研 (1)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搜集的资料,并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设计出了一份调查问卷。 (2)发放调查问卷 4月19日我们把调查问卷通过QQ,微信等发放出去,等待结果。 (3)整理、统计、分析,调查 4月27日晚上,我们整理了调查问卷,并且我们小组成员仔细分析了调查问卷,写出分析总结。并采访一写大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看法,并录制视频,然后进行讨论并得到了结果。
4.写调查报告 4月28日至4月30日,我们对这次调研活动进行了整理总结,写出了详细的调查报告。
二、调研内容分析
(一)剪纸艺术的起源 剪纸起源于古人祭祖祈神的活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两千年的发展史,使它浓缩了汉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其沿革中,与彩陶艺术、岩画艺术等艺术相互交织在一起,递延着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与思想脉搏。成为汉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缩影,也是观察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文化传承的窗口。
(二)剪纸艺术的史籍记载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 1. 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
2. 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
3. 唐朝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4. 南宋的周密所着《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街,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5. 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
(三)剪纸艺术的特征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四)剪纸艺术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和核心价值观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在中国广泛流传的传统民间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广袤的土壤中,充分地表 现了我国民间的信仰和生活习俗,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 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因此剪纸艺术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 响,其作品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及制作技法均蕴含和流露 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特征,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艺 术,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特色。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崛 起,加之自身实用性市场性收藏性的限制,剪纸艺术经历了从盛到衰的 巨大转变,不但许多传统的手工剪纸艺人逐渐消失或离开了剪纸这门艺 术,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剪纸这项存在1000多年之久的艺术也仅仅停留在 认识的层面。虽然近几年剪纸艺术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 定的保护,而且剪纸也已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 目前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还没有看到剪纸艺术 所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唤起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记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剪纸艺术的深层内涵出发,挖掘其中 蕴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理念,以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 长,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继续发 扬光大。
三、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当代大学生整体上来讲对中国古代传统文 化还是很有热枕的。大部分学生对古代传统民间艺术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由于专业类型,艺术资源,业余时间,宣传不到位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关心只限于意识形态领域,而缺乏实际行动,很少亲身参加一些民间艺术宣传活动,也很少关注这些东西,比如对剪纸的类型,构图形式以及表现手法都不甚明了,从而对传统民间艺术不了了之。当然,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已经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轨迹,持以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考究这些传统民间艺术没落的原因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陈旧,内容不够新颖,不能很好地反映时代的主题,加之薄弱的宣传力度,在新时代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不能适应,因此被渐渐冷落,淡出人们的视野。 至于提及传统民间艺术是否仍然有存在的价值时,几乎所有人都持肯定 态度。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文化框架中的瑰宝,都是不可复制的遗产,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由此也可以认定大学生还是比较热爱古代传统文明,也希望这些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在谈论目前我国民间艺术面临的生存问题时,大部分大学生很是忧虑,并且能深刻地认识到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继承人空缺,不被人们认知,而且传统民间艺术资源还遭到现代文明建设的严重破坏,造成当前这种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例如 ,剪纸艺术。 在讨论如何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时,整个学生群体都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紧迫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群体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他们认为应当增设民间艺术传播渠道,完善艺术传播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比如鼓励民间艺术组织举行一些艺术展览和比赛,或者举办一些校园宣讲会,同时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课程,鼓励学生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以便更多人真正了解民间艺术,能够以身作则,主动去继承这些文化瑰宝。 所以,为了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明,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不断丰富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和内涵,使其丰富化,多元化,新颖化,从而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多重文明交织的现代化社会中得以延续发展。
四、结论及建议
大部分大学生对剪纸艺术都非常的认可,但是了解的仅仅占有一小部分,大多人想了解,只是没有渠道去学习,希望学校可以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类的课,以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剪纸艺术作为一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更有必要引进大学校园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传承剪纸文化。德雅书苑秉承弘扬国学与传统文化的宗旨,引进民间剪纸艺术,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同时扩大大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层面,进一步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让艺术感动生活。
四、参考文献及附录
(一)参考文献 [序号]作者.文献名[标识代码].文献来源,时间:页码。 [1]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下) [2] 中国剪纸网 (二)调查问卷
传统民间“剪纸”艺术问卷调查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明的一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在以时尚主义为主的现代社会却遭受冷落,面临失传的局面 。为探究期内在原因,保护悠久的华夏文明,特以此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明的认识和看法。
1.你是大几学生() (单选)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 您对民间艺术文化感兴趣吗? () (单选)
A.非常感兴趣 B.较感兴趣 C.有一点兴趣 D.无兴趣 3.您知道的传统民间艺术有什么( ) (可多选) A.剪纸 B.皮影 C.刺绣 D.年画 E.糖人儿 4.你觉得哪种剪纸图案最为常见?() (单选) A. 人物 B.动物 C.植物 D.文字 5.你比较在意剪纸艺术的哪些方面()(多选) A.技巧 B.结构 C .图案 D.含义 6.你觉得哪种剪纸图案最为常见?() (单选) B.人物 B.动物 C.植物 D.文字 7.您知道我国许多传统文化如木偶戏、皮影戏、剪纸等民间艺术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 困境吗? ( ) (单选)
A.知道 B.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