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剪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成员,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剪纸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传统,它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继承。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在经历着创新与发展,这不仅对非遗本身意义重大,也对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
本文将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中国非遗剪纸文化进行研究。
一、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有了剪纸艺术的雏形,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
剪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形式,成为了民间喜庆节日不可或缺的装饰品。
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如北方的窗花和南方的剪纸,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传承着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剪纸艺术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技艺传承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两个方面。
在技艺传承方面,传统剪纸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其精湛的技艺。
许多剪纸传统手艺人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剪纸艺术家,这种技艺传承方式使得剪纸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在文化内涵的传承方面,剪纸艺术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节日、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这些文化内涵使得剪纸作品更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从而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国非遗剪纸文化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首先是在技艺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剪纸技艺虽然精湛,但却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艺术的新需求,因此一些新的剪纸工艺正在逐渐涌现。
如剪纸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现代绘画、雕塑和设计等,使得剪纸艺术更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在材料和工具的创新方面,也有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引入到剪纸艺术中,使得传统剪纸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和应用。
文化内涵方面的创新也是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将剪纸艺术与当代社会、时事热点和人文关怀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摘要:根据有关研究,中国剪纸艺术的诞生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
剪纸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人们开始使用,一些民间妇女最初是将金箔和彩帛进行剪裁,剪成“方胜花鸟”的图形,在西汉时期十分流行。
随着后来的流传和继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纸,开始大量推广使用纸,剪纸就这样发展和流传下来,本文就重点对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讨论,并就继承和发展剪纸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剪纸艺术;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1引言在古代中国民间诞生的剪纸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质朴、最本源、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式之一,剪纸文化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创作出来的,因此其艺术特色直接反应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取向以及精神思想特点。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分析可以看出,剪纸文化经历了漫长的传承时间,在这个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剪纸文化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剪纸种类,目前剪纸文化已经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文化底蕴已经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影响。
想要帮助剪纸文化更好的进行传承,必须要对剪纸文化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剪纸文化传承的各个代表性阶段,大致总结出剪纸文化的传承脉络,然后进一步分析剪纸文化的传承特点,并总结出剪纸文化的艺术特点。
2剪纸文化的历史渊源2.1原始文化对剪纸文化的影响自从汉代时期纸被发明出之后,剪纸艺术就在中国古代民间诞生出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剪纸文化的传承经历了王朝的兴衰、地域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也对剪纸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想要对剪纸文化进行透彻的分析,仅仅追溯到剪纸文化诞生的时期是远远不够,人类的思想境界也是需要长期的过程才可以形成的,对古代剪纸文化的作品分析可以看出,剪纸文化中的艺术特点更多的来源于人们在生活中对大自然观察以及研究。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都对后代产生的剪纸文化有着明显的额影响,人们在原始文明时期,对于自然存在着天然的恐惧心理,人们在恐惧大自然的过程中,更希望获得自然神秘的力量,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某些艺术手段,表达出自身对自然的崇拜以及敬畏,在寻找合适表达艺术手段过程中,原始社会的壁画以及陶器随之产生。
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0神州文化中国非遗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王莹莹内蒙古财经大学摘要:新常态的背景下,剪纸文化展现了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中国人的社会追求与精神追求。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多样化特征的主要繁荣与源泉。
之所以保护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就是需要确保这一源泉可以不断的流淌并延伸。
另外,还需要展现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融合现代化的文化元素,让中国非遗剪纸文化得到有效的“创新”与“传承”。
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更加深刻的剪纸纹样,提高非遗保护水平,增强传承活力。
关键词:非遗剪纸文化;传承;创新一、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一)中国民间文化剪纸的寓意与象征从传统劳动人民的美好寓意上看,需要在剪纸技术的剪裁加工当中,展现较深的文化底蕴。
不同的事物展现不同的寓意,将物镂刻到剪纸上,赋予最深刻的寓意。
例如:海边上的人们,喜欢把妈祖的镂刻艺术展现到剪纸上,这就代表着人们希望妈祖可以保佑出海捕鱼的人可以安全的回家。
另外,在一些地区,人们还会把佛像和观音制作成为镂空的形式,展现阖家平安的重要作用。
还有一些地区会把鸳鸯、比翼鸟等纹样刻印到剪纸当中,展现夫妻恩爱的文化内涵。
还有的把剪纸做成瓜、枣等纹样,展现早生贵子的文化内涵。
还有把剪纸刻画成为满堂富贵、五福、寿星、桃子等纹样,展现寿比南山、子孙满堂的重要文化内涵[1]。
(二)中国民间文化剪纸的类别与特色从一定程度上看,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的智慧取决于生活,也终止于生活,可以把生活当中的民俗深化,历史人物,节气等有机的融合进来。
第一,主要是使用剪纸的方式,突出喜庆的重要性。
例如:过年时候张贴的窗花展现了戏曲的纹样,如京剧脸谱窗花。
第二,人物剪纸。
展现了美好的传说,展现了地方性特色。
例如:回族当中的《开出一朵牡丹来》作品,就展现了女孩结婚时候的场面。
第三,花鸟动物剪纸的方式,可以展现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三阳开泰”“吉祥如意”等都属于此种范畴[2]。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剪纸文化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传承方式和艺术特色,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剪纸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真正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发展起来是在唐朝以后。
剪纸作品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和花纹,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装饰性。
剪纸材料简单易得,手法简单灵活,可以通过多次剪裁和堆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立体效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剪纸艺术形式各异,充分体现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北方剪纸以红色为主,图案常常是喜庆的饰花和动物,寓意着繁荣和吉祥。
而南方剪纸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观和花草植物的描绘,给人一种细腻优雅的感觉。
西南地区的剪纸则注重对民间传说和古代神话故事的表现,寓意深远。
剪纸作品形式多样,既有单张的平面剪纸,也有立体剪纸和多层剪纸。
平面剪纸一般是在一张纸上剪出各种形状的图案,常常用来装饰窗户和门窗,以及贴在墙壁上。
立体剪纸和多层剪纸则更加复杂,要求剪裁精确和层次感强。
这些作品往往被用来制作装饰品、灯笼和雕塑等,展现出艺术家的技巧和创造力。
剪纸的传承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师徒教学,从一代艺人到下一代艺人,传承至今。
一些著名的剪纸艺术家也通过书籍和工作坊的形式,将自己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更多的人。
这样的传承方式不仅有助于保留和弘扬剪纸文化,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剪纸艺术家。
剪纸文化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无论是过年时的窗花、剪纸剪泥的喜庆环境,还是结婚时的红纸剪贴、剪纸喜帖,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剪纸文化的喜爱和推崇。
剪纸也是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一种方式。
许多中国的剪纸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世界各地展览和交流,通过剪纸的艺术语言向外国观众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
剪纸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特色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人们情感和美好愿望的方式。
通过剪纸,人们可以在纸上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剪纸宣传文章

剪纸宣传文章剪纸艺术:传承与创新并行的美丽之旅剪纸,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文化遗产之一。
一把剪刀,一张纸,便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风景名胜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它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一、历史沉淀:传统剪纸的魅力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其记载。
千百年来,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是节日庆典的装饰,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缀,更是人们心中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传统剪纸的魅力在于其精细的工艺和丰富的寓意。
每一幅剪纸作品都是艺术家们心血的结晶,他们通过熟练的剪纸技巧,将纸张剪成各种生动的形象,寓意着吉祥、幸福、富贵等美好愿景。
二、创新融合:现代剪纸的焕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融合。
现代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设计的元素和理念,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时尚化的特点。
现代剪纸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设计。
艺术家们运用丰富的色彩,使剪纸作品更加鲜艳夺目;同时,他们通过巧妙的构图设计,使剪纸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动感,更加生动有趣。
三、宣传推广:让剪纸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我们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举办剪纸艺术展览,让人们近距离欣赏到剪纸的魅力;同时,我们还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剪纸教学视频和文章,让更多的人学习和掌握剪纸技巧。
此外,我们还积极与学校、社区等合作,开展剪纸艺术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让剪纸艺术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结语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情感。
让我们共同传承和创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让剪纸的魅力在新时代继续闪耀,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乐趣。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摘要】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历史传承。
接着探讨了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魅力,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随后分析了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展示了剪纸艺术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
最后总结了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潜力和传承发展意义。
通过对民间剪纸艺术的探讨,可以看到其在当代设计中的优秀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现代设计、传承、发展、特点、魅力、应用、融合、未来、潜力、意义。
1. 引言1.1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技艺,为现代设计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享受和文化内涵。
民间剪纸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图案和意义,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可以为现代设计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创意灵感。
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线条,以及独特的造型和表现形式,使其成为现代设计中的独特元素,备受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美学价值和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其文化传承和历史意义。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手工艺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内涵,能够传递生动的视觉和情感信息,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将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能为现代设计赋予更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力。
1.2 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传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剪纸被视为一种具有祈福、辟邪之意的手工艺术。
民间剪纸艺术在传统乡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常被用于装饰窗户、门墩、桌椅等,以及节日庆典和婚庆场合。
剪纸作品中常见的图案有福字、花鸟鱼虫等吉祥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烟台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

烟台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传承的意义烟台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剪纸艺术中独具特色,久负盛名。
其分布在烟台市区、蓬莱、黄县(今龙口)、掖县(今莱州)、莱阳、海阳、招远、栖霞及周边地区,分布范围极广。
各地剪纸均有不同的特点,如蓬莱、龙口、莱州市剪纸的特点是剪得干净利索,形象优美生动,讲究虚实对比,并擅长用篦纹来增加色彩的浓淡层次,剪得技巧比较精细。
蓬莱窗花往往用极细的“线”和较大面积的“片”构成强烈的虚实对比,大多8幅一套;龙口窗花用花卉果蔬、鸟兽鱼虫等形象剪成窗户正中的大窗心,配以长条棂花和角花,贴在高大的窗户上,形成大幅丰富而有节奏的构图;莱州市民房中过去多为小方格的雀眼窗,因此窗花也多小品。
如“水漫金山”“老鼠娶亲”“百子图”“百蝶图”等题材,每套少有十几幅,多的达100多幅。
由于剪纸小,剪得也更加精细,宜于近看;招远北乡,贴在上方窗檐的一横长条悬挂的剪纸,称“窗裙”,为此地独有。
烟台、福山、长岛、招远、栖霞等地的剪纸风格也与之相似。
烟台何时有剪纸流行,由于年代久远,无法从史料中查证,但从史志的相关记载看,明代烟台各地的民间剪纸已普遍存在。
而从传世的明代道教音乐剪纸,戚继光练兵的“盾牌舞”“小刀舞”和明代中期表现南音演奏的剪纸来看,剪纸在烟台一带民间流行时期应该在明朝以前。
莱阳县志中记载:“以剪纸贴灯花,以彩纸挂门楣。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的风尚。
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笺”)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盛世,装饰艺术高度成熟,这种艺术风格影响着剪纸艺术的发展。
这时的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这时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

剪纸文化的传承及艺术特色1. 引言1.1 剪纸文化的重要性剪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情感。
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它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剪纸作品中常见的吉祥图案和传统文化元素,如花鸟鱼虫、五福捧寿等,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平安、和谐的美好期盼。
1.2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从古代至今,剪纸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融合了各个时代的文化元素,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国粹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承技艺,更是传承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传统。
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剪纸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许多剪纸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风格,使剪纸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当代社会,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只有不断传承创新,才能使剪纸艺术保持活力,继续传承下去。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活动,更是一种文化责任,一种情感传承。
通过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到剪纸艺术所传达的价值和魅力,让这一美好的传统文化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2. 正文2.1 历史渊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不仅在中国,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等也有自己独特的剪纸文化。
每个国家的剪纸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展现出不同的民俗文化和审美情趣。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剪纸艺术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不仅传统的剪纸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新颖独特的剪纸作品。
剪纸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张和剪刀,还结合了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剪纸文化的历史渊源丰富多彩,各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绚烂多样的中华文化之林中的奇葩。
民间剪纸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
我国原生态的民间剪纸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的制作群体是以广大农村妇女为主体。
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
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
她们不受商品价值观念的制约,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她们心灵手巧,剪她们生活中熟悉的、吉庆的和喜爱的事物,剪她们心目中最向往、最美好的事物,她们“剪”下生花,创造了艺术美的天地!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俗文化的载体随着民俗活动不断发展,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民间剪纸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盛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深深扎根在群众的沃土之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群众这个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根本谈不上还有什么生命力。
其次,民间剪纸艺术生动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不管承认不承认,民间剪纸艺术始终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时代的烙印。
其三,形式灵活、取材简便、易于掌握也是剪纸艺术具有经久不衰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其四,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依附于民俗
生活,是伴随着古老的民俗活动而发展的,远古人类对生命和生殖图腾崇拜的遗存至今仍保留在民俗剪纸纹样中。
但是如今,民间剪纸艺术也遭遇到了市场经济和文化多样性发展需求的深刻矛盾。
文化生态恶化、文化渊源断裂、文化传承方式和传承内容简化、工艺技法趋向速成、创作意识受市场影响、优秀人才断层、艺术精品匮乏、绝活技艺濒临失传已久传承人队伍不尽合理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民间艺人多为老年农村妇女人数少且年龄偏高,许多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技能濒临失传甚至绝迹。
加之民间剪纸艺术大多是采用姥姥、奶奶、妈妈“近亲繁殖”式的口传心授进行传承的,致使传承人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从而最终导致民间剪纸艺术人才队伍的日渐式微。
再加之受现代快餐文化和现代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族文化或知之甚少、或不愿知之、或不屑知之也导致了本土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丧失了大量的群众基础和受众群。
所有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民间剪纸艺术在新时期的良性传承和发展。
这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优秀文化遗产的地方来说无疑是在失血,如何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抢救保护民间剪纸艺术,如何使这一流传悠久的民间艺术绽放出绚烂的的光华?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基础。
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生产者的艺术”,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成长,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国民的心灵、精神乃至性格。
对待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党一贯的方针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剔除其糟粕,吸
收其精华”这也是我们在传承发展民间剪纸艺术问题上应坚持的方向,应采取的正确方法。
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传统,首先要尊重传统,尊重祖先流传下来的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继承传统也是为了便捷的学习,这虽然是某种意义上的程式化,但也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族性和民族化。
民间艺术的主题是人,是体现着一定社会属性的民间艺人。
我们所说的继承,就是既要尊重知识,也要尊重创造知识的人才,而对人才的尊重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这既是新时期我们的人才观,也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护与继承民间文化,弘扬与发展民间艺术是我们这一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时代呼唤着民间剪纸的创新,我们要认识到当务之急,剪纸必须要发展,必须要创新,不然就会被历史所淘汰。
如何创新与发展民间剪纸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第一,在内容上创新与发展在内容上创新与发展。
任何艺术品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与发展。
艺术当随时代,每一个艺术家都必然感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气息,描绘讴歌他生活时代的风土人情,无论是谁都不愿也不能成为前人的附庸或成为前人的翻版。
我们要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民间剪纸艺术以题材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广泛的实用性来赢得人们的青睐。
传统只反映过去,是凝固了的历史,我们对传统有着深深的眷恋和钟爱,但历史不会停止,只有汲取传统中的精华,才能放射新时代的光辉。
我们
在创作剪纸中要把时代新原素溶入到画面内容中,为后人留下一些能反映当时生活有用的东西。
第二,在形式上创新与发展。
剪纸不仅要突破原有功能性的束缚,更要借鉴姊妹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为己所用。
首先,可以从其他姊妹艺术借鉴一些表现形式来丰富自己。
传统年画往往为新型家庭所排斥,刻成工艺精美的剪纸就容易接受了,更招人喜爱。
其次,可以从其他艺术品中借鉴某些做法来拓展思路。
如元明时期,江南地区流行一种夹纱灯笼,其工艺是将剪纸夹于纱中,通过光照来映出剪纸图案。
剪纸可以引入更广泛的现代应用范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有些现代剪纸完全可以做城雕,你想象绿草地上竖起一片镂空通透的红色大“剪纸”,是不是一道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风景线。
近几年兴起的剪纸服装,在T型台上靓丽耀眼,其中剪纸原素被运用在服装上,更是随处可见,剪纸受到了服装业人士的青睐。
把剪纸运用在家具装饰上,既突出了民族特色,也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把剪纸图案运用蜡染作品上,拓宽了剪纸应用形式。
第三,在应用上创新与发展。
把剪纸引入现代艺术设计,走现代装饰画的模式,用鲜明的个性化、艺术化与现代家居相协调。
剪纸要真正走入现代家庭,必须结合现代装饰艺术。
冯骥才先生总结天津的经验指出:新剪纸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朝着精细化、高档化、豪华化发展。
这就要求剪纸超出驾轻就熟的套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以高雅丰富的内涵和鲜明动人的视觉效果为旨趣,在题材类型、图案结构、尺幅等方面不拘一格。
剪纸若沿袭传统的简包装或无包装,显而易见,这根本不可能作为装饰、陈设品进入现代家居装饰。
我们可对剪纸进
行装潢设计,从材料与工艺,思想与艺术,表面与内部,整体与局部等方面,使剪纸的装潢在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以达到完美的艺术欣赏价值。
改小型的剪纸作品为大型,适应大型装饰需要。
民间剪纸艺术要继承与创新,需要社会各方的努力,民间剪纸仍然是有生命力的艺术。
为此,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工作:1、重视老的民间艺人保护, 培养新的传承人。
把民间剪纸这一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培养新的传承人是关键。
现在真正能耐得住性子坐得住学民间剪纸的年轻人少之又少, 所以我们要在青少年中倡导学习民族传统文化艺术, 让民间剪纸艺术走进校园、走进社区。
2、开展各种活动, 进行多方宜传和扶持。
有关部门可以每年组织几次剪纸作品的征集评比展览活动, 并把获奖作品和入选作品结集出版, 推动剪纸艺术质量的提高: 利用节、假日举办个展、联展和比赛入选作品展, 通过各种活动使百姓直观地接受剪纸艺术的熏陶。
通过各种宣传工具介绍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 艺术特色, 邀请行家对剪纸艺术家和剪纸作品开展评论, 报道民间剪纸的活动动态, 使老百姓了解剪纸艺术、关心剪纸艺术、喜爱剪纸艺术、参与剪纸艺术的创作活动, 为剪纸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3、鼓励民间剪纸多出精品, 推进剪纸产业化步伐。
艺术的生命在于震撼人心的高质量艺术作品, 高水平的作品是打动人心的动力。
开拓发展市场, 走剪纸产业化道路. 可以把民间剪纸开发成文化礼品、家居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等系列, 并分成高中低三个档次来开发, 以适应多层次、多方面市场需求。
民间剪纸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的映射,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不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失去它,就失去了根,失去了中国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我们要继承大放在民间剪纸艺术,让中华传统文化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让荡漾了千年的剪纸艺术从遗忘的尘堆中走出,重新闪耀它独特的艺术之光,使这朵民族之花绽放出异彩,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