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电梯毕业设计.
多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多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建筑物高度的增加,电梯作为现代化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交通工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高楼大厦中使用的普通电梯在高峰期经常出现拥堵的情况,这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因此,设计一种多层电梯控制系统,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乘坐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1.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通过分析电梯的乘坐需求和人流情况,设计出一种智能化的调度算法,使电梯能够快速响应乘客的请求,并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
2.改善乘坐体验:设计一种智能识别算法,根据乘客的身份信息、目标楼层等因素,为每位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如自动开门、按需停靠等。
3.提高节能效果:通过分析电梯的应用场景和运行模式,设计一种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使电梯在不影响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调研与分析:通过调研市场上已有的电梯控制系统,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并结合自身的设计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出多层电梯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和功能模块,包括电梯调度算法、乘客识别算法和能源管理系统。
3.算法实现:采用相关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实现电梯调度算法和乘客识别算法,并进行功能测试和优化。
4.系统集成:将电梯调度算法、乘客识别算法和能源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多层电梯控制系统的整体功能。
5.试验与评估:通过实际场地的模拟试验,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评估和验证,了解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和性能。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多层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电梯调度算法、乘客识别算法和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现了一个智能高效的多层电梯控制系统。
2.系统性能优化:通过对设计的系统进行试验和评估,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设计的多层电梯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各类高楼大厦和人流密集的场所,提升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乘坐体验。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

电梯毕业设计论文【篇一:电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课题名称:对tkj1000/0.63—jx电梯的plc改造二、指导老师: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课题概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楼越来越多。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轨道交通工具,是大型综合机电设备。
目前仍有一些电梯是采用继电器的双速控制,其控制设备庞杂,故障率高,检修不方便,调速平滑性差,能耗大。
因此,对继电控制电梯进行plc控制、变频器调速的改造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是电梯技术的发展方向。
2、设计内容与要求:1)分析tkj1000/0.63—jx双速电梯的结构,重点是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2)设计5层5站电梯的信号系统、执行部件,对应设计出plc的输入、输出分配表;3)采用fx2n系列plc作为电梯控制plc,正确选取plc型号,设计出电梯控制程序。
4)采用三菱系列的变频器作为调速控制变频器,正确选取型号,设计出与plc、拖动点击的连接方式。
5)电梯载重1000kg,运行速度为0.63m/s,计算配重量,正确选择曳引电机的功率。
6)所设计的电梯控制程序,应符合电梯的运行规则。
如运行中电梯只响应轿外同方向前方呼梯和轿内同方向前方的到达层信号,完成后自动取消。
待梯时,本层轿外呼梯自动开门,非本层呼梯自动启动,到达后自动开门等。
7)设计说明书要有硬件原理接线图,i/o分配表,程序梯形图及相应的说明。
要求文字流畅,图形清晰,便于阅读。
有条件的设计方案要求在实验室验证其正确性。
四、设计参考书1、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陈家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张万忠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电梯控制技术李惠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4、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实用技术王兆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5、plc原理与编程实例分析程子华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6、电梯安装与使用维修实用手册蒋春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五、设计说明书要求1、封面2、目录3、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4、引言5、正文(设计方案、特点、分析、比较、论证、plc程序的设计及调试,测试结果的说明及特点,实验结果的说明及特点)6、结束语7、附录(参考文献、图纸、材料清单等)六、毕业设计进程安排第1周:资料准备与借阅,了解课题思路。
基于S7-200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S7-200 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随着人们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方便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让电梯得到快速发展。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力控组态软件和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梯控制系统。
该控制系统使用西门子S7-200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CPU226作为控制器,实现对电梯的精确控制;并利用装有力控组态软件的工控机作为上位机,来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数据采集。
CPU226和上位机采用PPI接口来进行数据通讯和交换。
分析了电梯的控制原理,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和力控组态画面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
该电梯控制系统具有层楼信号的产生与消除、停层信号的登记与消除、电梯的定向、停车信号、开关门环节及报警等功能。
[关键词]电梯;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组态软件Design of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7-200 PLCZhang Jing(Grade07,Class1,Major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 zhong 723003 Shanxi )tutor: Wang MingwuAbstract: As elevator is the vertical traffic tools of a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s, it closely contact with people's life .as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safe running ,high efficiency,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the unceasing enhancement of the elevator , the elevator has fast develope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software based 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nd Siemens PLC. The control system uses the Siemens S7-200 series PLC CPU226 as the controller to achiev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elevator; and the use of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stalled industrial computer as the host computer, achieve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to monitor and data collection. CPU226 and PC interface with PPI data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Analysis of the elevator control theory, the control system hardware architecture, software design and power control configuration screen for a more detailed explanation. The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has the floor and the elimination of signal generation, stop the registratio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signal level, elevator directional, stop signal, switching the door sessions, alarm functions and so on.Keywords: Elevator;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control ; Configuration software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基于六层电梯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梯也一直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操纵控制方面可以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厢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的出现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圆形、整圆形的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电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就学会了用升降工具来运输货物或者人员,人类的伟大奇迹金字塔在建造时就大量应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统,和如今的电梯基本原理如出一辙。但是那时的升降工具基本上是以人力为动力。直到18世纪中叶后,伟大的的科学家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电梯的升降工具才慢慢的摆脱了人力,而以蒸汽为动力。紧随其后,威廉·汤姆逊研制出用液压驱动的升降梯,液压的介质是水。但是安全问题一直是阻碍电梯发展的顽疾,因为一旦升降梯拉升缆绳发生断裂,负载平台就一定会发生坠毁事故。而后来奥的斯先生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电梯安全的恐惧感。终于在1889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出了名副其实的电梯。最初是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动力,通过蜗轮减速器带动卷筒上缠绕的绳索,悬挂并升降轿厢,而后采用按钮操纵装置,为操作纵方式现代化开了先河。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六层电梯控制系统

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论文题目:六层电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电气S09-6姓名:学号:日期:2011年11月4日前言近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住房工作条件越来越好。
电梯作为建筑内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与我们的生活有着越来越紧密的关系。
传统的电梯采用接触器来实现电动机状态的改变,此外控制系统由继电器接触器控制逻辑组成,因此存在元件多、功能弱、故障频繁、可靠性差及工作寿命短等诸多缺点。
为了提高电梯系统的性能,保证其运行的可靠安全,电梯控制系统越来越多的采用PLC控制。
PLC控制较继电器控制有着许多的优点,同时,鉴于电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电梯的拖动方式已渐渐过渡到了交流变频调速,满足乘客的舒适感,保证平稳的精度,降低能耗,节省运行开支,节约能源。
本次设计的研究题目是“基于PLC的六层电梯控制系统”,主要是利用PLC及其软件来实现电梯信号的控制,其控制系统的核心为PLC。
课题开发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1)电梯运行指定位置后具有手动或自动开/关门的功能。
(2)利用指示灯显示电梯轿厢外的呼唤信号、电梯轿厢内的指令信号和电梯的到达信号。
(3)能自动判断电梯的运行方向,并发出响应的指示信号。
(4)电梯的上行下行有一台交流双速电机牵引。
电机正传,电梯上升;电梯反转,电梯下降。
(5)电梯轿厢门由另一台小功率电机驱动。
电机正传,轿厢门打开;电机反转,轿厢门关闭。
(6)每一层楼设有呼叫按钮;轿厢内设有开关轿厢门按钮;轿厢内的层面指令按(7)电梯启动、运行、到站实现速度的调节。
(8)行车时,厅门和轿厢都不能开门。
开门之后不能行车,有门连锁保护。
平层时可自动开门、手动开门,夹人时自动开门。
达到的要求是: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编程实践,全面认真的完成上述内容。
本次课题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二是利用PLC实现电梯信号的控制。
对于第一个的问题,我采用的是三菱公司的FX2N型可编程控制器。
五层电梯毕业设计

五层电梯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更加不可或缺。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而电梯的设计和运行也面临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五层电梯的毕业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目标1.提升电梯的运行效率:通过优化电梯的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使电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指定楼层。
2.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加强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防止电梯意外运行或发生故障。
3.提升电梯的舒适性:考虑电梯乘客的乘坐体验,如减少电梯的噪音和震动。
4.考虑电梯的节能性:通过使用节能的电梯系统和器件,减少电梯的能耗。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电梯结构设计:包括电梯井道、轿厢、门套和门刀等的尺寸和结构设计。
2.电梯传动系统设计:包括电梯机房和机械驱动器的设计,以及电梯钢丝绳的选择和安装。
3.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电梯的调度算法设计以及控制器和停止器的选择和安装。
4.电梯安全保护设计:包括电梯紧急刹车装置、救援系统和消防系统的设计。
5.电梯舒适性设计:包括电梯噪音和震动的控制、轿厢内部装饰和照明设计等。
6.电梯节能设计:考虑使用节能的电梯系统和器件,如LED照明和变频器等。
四、设计方案及技术实现1.结构设计方案:选择适合五层电梯的结构方案,如悬挂式电梯或液压式电梯。
2.传动系统设计方案:选择适合的电梯机房和机械驱动器,以及高强度的钢丝绳。
3.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基于最新的电梯调度算法,设计高效的电梯控制系统。
4.安全保护设计方案:选择可靠的紧急刹车装置、救援系统和消防系统,确保电梯的安全性。
5.舒适性设计方案:采用降噪材料和减震装置,设计舒适的轿厢内部装饰和照明系统。
6.节能设计方案:选择节能的电梯系统和器件,如LED照明和变频器,减少能耗。
五、预期成果及应用价值1.设计出一套功能齐全、结构合理、性能稳定的五层电梯系统。
2.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梯设计思路和方案,为电梯制造和设计行业提供参考。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哎呀,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说白了就是想让电梯更聪明,让它在咱们楼里跑来跑去的时候,不再是像个傻小子一样,等得人心焦,或者站错楼层,搞得自己也懵圈。
你看啊,现在的楼层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密集,电梯作为咱们日常生活的得力小帮手,能否顺利地运行,直接关系到大家的心情,甚至工作效率。
所以呢,这个智能电梯的设计,其实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还涉及到咱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关乎“等一会儿”、“还没到”这样的生活小烦恼。
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看看这个“智能电梯控制系统”怎么能让咱们的生活更美好!电梯嘛,大家都用过,不是吧?反正我用过好几回,电梯门一关,突然停住,居然在半路被卡住了,心里那个焦急,恨不得自己去推一推电梯。
再比如说那种,按了上去的按钮,电梯却停在了下面,简直是笑话!不过如果有了智能电梯控制系统,就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烦人的“意外”。
像是一些聪明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智能算法预测楼层的需求,提前调配电梯,甚至根据楼层的流量来自动选择最佳路线。
这样一来,你再也不用站在那儿发呆了,电梯总能准时在你面前出现,给你一种“哇,真是太懂我了”的感觉。
再说说智能系统的“眼睛”——传感器。
你要知道,以前的电梯控制系统,都是靠按钮来操作的。
咱们按下一个按钮,它就开始工作,但往往一按错,电梯就开错门,搞得自己都尴尬得不行。
但是,智能电梯就不一样了,它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楼层的变化、人员的上下情况。
换句话说,咱们进入电梯时,传感器就会立马知道是哪个方向需要前往,甚至在你进电梯的一瞬间,系统就能预测到你是想去几楼,这种精准程度,简直让人拍手称赞!就像是你进了店里,老板就知道你想要什么,不用多问,直接拿出来,简直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不仅如此,智能电梯还可以根据每个楼层的繁忙程度,智能分配电梯的运行路径和时间,避免高峰时段出现拥挤的情况。
想象一下,如果有了这种智能系统,大家都可以迅速、安稳地进出电梯,不用担心被别人挤来挤去。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四层电梯控制系统(注:此行内容中的字体为华文新魏体,字号为二号,如果题目名称较长则分两行,但每行均需居中)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06 级姓名:唐成西学号:0005指导教师:郑辉完成时间:08年12月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 - (注:每行与上一行左对齐,内容中的字体为华文新魏体,字号为二号,数字为华文新魏小二号)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其应用越来越广,而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随着人们对其要求的提高,电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拖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调频调压调速,其逻辑控制也由PLC代替原来的继电器控制.本文在已有的通变的基础上,采用PLC对电梯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的设计,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关键词:PLC 电梯控制变频器变频调速安全装置程序设计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 - 目录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 5 -第一章电梯的控制 ··················································································- 7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7 -1.1.1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优点: ·····················································- 7 -1.1.2 电梯继电器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 7 -PLC及在电梯控制中的应用特点··································································- 8 -1.2.1 PLC的特点: ················································································- 8 -1.2.2 PLC控制电梯的优点··································································· - 10 -电梯变频调速控制的特点 ········································································· - 10 -第二章电梯硬件分析与电梯发展动态 ························································· - 11 -电梯设备 ······························································································ - 11 -2.1.1 电梯的分类 ·············································································· - 11 -2.1.2 电梯的工作原理 ········································································ - 12 -2.1.3 电梯的主要组成部分 ·································································· - 12 -2.1.4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 - 14 -电梯的发展动态 ····················································································· - 16 -2.2.1 电梯技术发展概况 ····································································· - 16 -第三章基本方案选择 ············································································· - 17 -变频器的选择 ························································································ - 17 -3.1.1 通用变频器概况 ········································································ - 17 -3.1.2变频调速的原理 ··································································· - 19 -3.1.3 VS-616G5型变频器简介 ······························································ - 20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选择····································································· - 21 -3.2.1 电梯运行中位置信号的检测 ························································· - 22 -3.2.2 PLC的选型············································································· - 23 -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 - 3.2.3 FX2---128MR的特点································································· - 24 -第四章系统硬件设计··············································································· - 27 -变频器结构及参数设置 ············································································ - 27 -4.1.2 参数设置 ················································································· - 28 -4.1.3变频器容量计算 ········································································· - 29 -4.1.4 变频器制动电阻参数的计算 ························································· - 29 -PLC控制系统设计·················································································· - 29 -4.2.1 硬件的设计与选择 ····································································· - 30 -4.2.2 I/O设备及I/O点编号的分配························································· - 32 -4.2.3 电梯控制系统原理图 ·································································· - 33 -PLC的硬件结构框图·········································································· - 34 -第五章系统软件设计 ················································································ - 35 -程序设计思路 ························································································ - 35 -开关门程序流程简介 ··············································································· - 36 -5.2.1 开关门控制 ·············································································· - 37 -5.2.2层楼计算、换速 ......................................................................... - 38 -5.3门区信号、脉冲信号故障检测 ............................................................ - 39 -系统软件设计 ........................................................................................ - 39 -5.5软件设计特点 ................................................................................. - 41 -5.6楼层显示 ....................................................................................... - 43 -6 梯形图和指令表 .................................................................................. - 44 -结束语 ..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百度文库-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5 -前言电梯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主要采用电力拖动方式,将载有乘客或贷物的轿厢拖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降电梯毕业设计 IGBT设备毕业论文 1 摘要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又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应采用随机逻辑控制方式控制。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两种控制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IGBT设备毕业论文 2 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的信号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国内厂家大多采用答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用PLC控制有许多优点: 1,可靠性高,由于采取了一系类的PLC高可靠性的措施,PL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一般可达3~5万小时。而且PLC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它能在工业环境下可靠地工作;2,编程简单,PLC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是梯形图语言。这种编程语言形象直观,容易掌握,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知识,便于广大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当工作流程需要改变时,可以现场改变程序,使用方便、灵活;3,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PLC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一般PLC都具有自诊断、故障报警、故障种类显示等功能。 可编程控制器不仅充分利用微处理器的优点来满足各种工业领域的实时控制要求,同时也照顾到现场电气维护人员的技能和习惯,摈弃了微机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表达方式,独具风格地形成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形象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使用户程序的编制清晰直观、方便易学、调试和查错都很容易。用户买到所需要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或提示,做少量的安装接线和用户程序的编制工作,就可以灵活而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而且用户程序的编制、修改和调试都不需要具有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PLC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IGBT设备毕业论文 3 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日益取代有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总之,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在计算机诞生前的几十年里,继电器控制系统为电梯控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其控制性能与自身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与适应电梯控制的要求和发展,与PLC相比较,存在质的差别。电梯使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的时代,很难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电梯控制系统,而现在,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能增强、机械与电气部件被机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因此它已成为电梯运行中的关键技术。 IGBT设备毕业论文
4 目录 1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1 电梯控制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2 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 .2 1.3 电梯的构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4 电梯的控制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5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5
2 总体设计方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1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6 2.2 设计思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3 电梯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1四层电梯控制主回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9 3.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 . . . . . . . . . . . . . . . .10 3.3 可编程控制器机型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10 3.4 硬件设计方案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11
4 电梯信号控制软件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1 PLC的编程语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2系统结构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4.3电梯控制梯形图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15
5 电梯控制的仿真及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26 5.1 STEP7 概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5.2 程序仿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6 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IGBT设备毕业论文
1 1 概述 1.1 电梯控制概述 电梯高层宾馆、商店、住宅、多层 厂房和仓库等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1889年,美国奥梯斯升降机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同年在纽约市的马累特大厦安装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物规模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多,对电梯的调速精度、调速范围等静态和动态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采用继电器逻辑控制线路。这种控制线路,存在易出故障、维护不便、运行寿命短、占用空间大等缺点。从技术发展来看,这种系统将逐渐被淘汰。 目前,由可编程控制器和微机组成的电梯运行逻辑控制系统,正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着。采用PLC控制的电梯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开发周期短,这种电梯运行更加可靠,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控制任务,已成为电梯控制的发展方向其许多功能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实现的。 可编程控制器,是微机技术与继电器常规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顺序控制器和微机控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作数字控制的专用计算机。PLC在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是最值得重视的现今控制技术。PLC现已成为现代工业控制三大支柱(PLC、CAD/CAM、ROBOT)之一,以其可靠性、逻辑功能强、体积小、可在线修改控制程序、具有远程通信联网功能、易与计算机接口、能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具备高速记数与位控等高性能模块等优异性能,日益取代由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记数继电器等组成的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系统,在机械、化工、石油、冶金、轻工、电子、纺织、食品、交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电梯的控制是比较复杂的,在计算机诞生前的几十年里,继电器控制系统为电梯控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后其控制性能与自身的功能已无法满足与适应电梯控制的要求和发展。电梯使用继电接触控制的时代,很难设计出质量优良的电梯控制系统,而现在,PLC的使用为电梯的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PLC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随着PLC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过程的控制更平稳、可靠,抗干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