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学(08版下)

合集下载

心电图解读第2讲心电图各波及如何阅读和诊断

心电图解读第2讲心电图各波及如何阅读和诊断

15()《中国临床医生》年第卷第期总2004325271・讲座・心电图解读第讲心电图各波及如何阅读和诊断2许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100044+()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R540.41:C:1008-1089200405-0015-02()的时间。

正常值~即~个小方格。

心心电图的节律与图形0.060.10s231室出现传导异常时波时限增宽。

心电图节律节律是指控制心脏电活动的起源QRS1.1波起点到波起点。

正常间PQRSPR()部位。

正常的心脏节律心律的电活动起源于窦房间期2.1.3PR期值~相当于~小格。

该间期是心房0.120.20s,35结称为窦性心律。

正常时窦房结的频率,开始除极和激动在房室结延迟传导的时间。

()~次分钟。

超过该频率称为窦性心动过60100/bpm(从波的起点到波的终点PQRSJ间期 2.1.4PJ速低于该频率则为窦性心动过缓。

除窦房结以外的,)点是心房除极、房室结传导和心室除极时间正常,,心房、房室结、心室都有频率不同的自搏节律和部位,值≤。

0.26s这些自搏节律点称为异位节律点。

波起点到波结束代表心室除QRST,间期 2.1.5QT心电图图形与各波的命名解剖学的心脏分为1.2极和复极总时间。

由于间期长度随心率变化而改QT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由于两个心房同时4,()变因此临床应用校正的间期消除心率的,,QTQT c收缩两个心室也同时收缩。

因此从电活动的角度,,影响正常值。

,<0.44s可把心脏看成两个腔心房腔和心室腔。

:第个波起点到第个波的起1P2P间期 2.1.6PP心房肌质地小、壁薄除极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小,,点该间期代表次心房除极间隔时间通过该间期,2,心电图记录的电位较低矮称为波。

心室肌质地大、P可计算出心房频率。

壁厚心室除极时产生的电位变化大心电图记录的,,第个波起点到第个波1QRS2QRS间期2.1.7RR电位振幅较高称为波。

心室肌除极后恢复到静QRS的起点的长度该间期代表次心室除极间隔时间,2,息状态的过程称为复极形成心电图的波。

心电图PPT课件

心电图PPT课件

表示。
R

L


2019/8/31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41
F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导联轴
加压单极肢导联探查电极分别连接在人体的 左上肢、右上肢或左下肢, 负极均连接在零 电位点中心电端(0)(无关电极)。
F′
R aVR +
aVL L +
0
L′ aVF +
R′
2019/8/31
F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接起来形成的环,称QRS环。
2019/8/31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QRS 环
25
3、心室复极——T环 心室电激动恢复期(复极)各瞬间向
量连接起来形成的环,称T环。 运行方向与方位与QRS环一致。
后或上


2019/8/31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前或下
T环
26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2019/8/31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4
历史溯源
Einthoven.Willem
1903年出生,荷兰科学家 命名了心电图的波名 研制了心电图检测仪 提出了“爱因托芬”三

获得了1924年“诺贝尔生 理学及医学奖”
2019/8/31
诊断学/器械检查/心电图
1860-1927
5
历史溯源
“爱因托芬”三角
导联
位置
V1 胸骨右缘4肋间隙 V2 胸骨左缘4肋间隙 V3 V2与V4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5肋间隙交点
V5 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 V6 V4水平与腋中线交点

诊断学(第9版)第五篇 辅助检查 第一章 心电图

诊断学(第9版)第五篇 辅助检查 第一章 心电图

诊断学(第9版)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标 准 肢 体 导 联
Ⅰ导联 标准第一导联, 左上肢接正极, 右上肢负极
Ⅱ导联 标准第二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 右上肢负极
Ⅲ导联 标准第三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 左上肢负极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诊断学(第9版)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心电图是特殊心肌(呈直线)和普通心肌(呈波形)的电活动叠加而成。
心肌电活动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P波
• 心房的除极化
PR段
• 从心房除极至心室除极 所用的时间
加 压 肢 体 导 联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aVR导联 加压右上肢导 联,探查电极 置于右上肢
aVL导联 加压左上肢导 联,探查电极 置于左上肢
aVF导联 加压左下肢导联, 探查电极置于左 下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三、心电图导联体系
诊断学(第9版)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P波 是一组波群中最先出现的小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产生的电位变 化,可以有多种形态。
P波及形态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பைடு நூலகம்值
QRS波群的命名
R波 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
出心电的电位变化,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 ➢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方向由正极所在方决定。心

心电图诊断学

心电图诊断学

自测试题【A型题】1、下列哪项异常与心律失常无关()A、自律性B、兴奋性C、传导性D、收缩性E、节律性2、下列哪项属快反应自律细胞()A、窦房结细胞B、心房肌C、房室结D、心室肌E、浦肯野氏细胞3、自律性最高的组织是()A、窦房结B、心房传导组织C、房室交界组织D、房室束E、浦肯野纤维4、心房复极波为()A、P波B、Q波C、R波D、Ta波E、T波5、易颤期一般位于()A、绝对不应期B、有效不应期C、超长期D、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E、相对不应期的终末部6、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大波时,其命名应该是()A、S波B、Q波C、QS波D、qS波E、q波7、QRS波群代表()A、心室肌除极过程B、心房肌除极过程C、心室肌复极过程D、心房肌复极过程E、房室交界区的兴奋性8、ST段一般与动作电位的哪相对应()A、O相B、1相C、2相D、3相E、4相9、QRS波相当于动作电位的()A、O相B、1相C、2相D、3相E、4相10、心电图机正极接左上肢,负极接右上肢的导联()A、IB、IIC、IIID、aVFE、aVL11、关于左房肥大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P波时间≥0.12sB、双峰切迹≥0.04sC、以I、II、aVF导联较明显D、为二尖瓣狭窄所特有E、PtfV1≤-0.04s12、关于肺性P波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P波形态高尖B、电压≥0.25mVC、II、III、aVF导联较明显D、IPI>0.03mmsE、为肺心病患者所特有13、关于左心室肥厚,以下错误的是()A、QRS电压增高B、心电轴轻度左偏C、QRS时间轻度延长D、QRS波形改变E、不同程度的ST-T改变14、心肌梗死的“损伤型”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A、R波电压降低B、异常Q波C、T波直立高耸D、ST段抬高E、T波对称性倒置15、心电图上T波明显增高常见于()A、高血钾B、高血钙C、低血钾D、低血钙E、低血镁16、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为()A、II、III、aVF的病理性Q波B、V3、V4有病理性Q波C、V1、V2有病理性Q 波D、V7、V8有病理性Q波E、I、aVL有病理性Q波17、关于ST-T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ST-T代表心室的复极B、ST-T改变是各种引起心室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C、ST-T 改变有原发及继发两类D、心肌缺血引起的ST-T 改变属原发性E、出现ST段下移可诊断心肌缺血18、右心室心肌梗死ST段抬高出现在下列哪些导联()A、V1、V2、V3导联B、V3、V4、V5导联C、V3R、V4R、V5R导联D、II、III、aVF导联E、I、aVL导联19、SIQIIITIII综合征,提示()A、急性心肌梗死B、变异型心绞痛C、急性心包炎D、急性肺动脉栓塞E、急性心肌炎20、超急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为()A、病变部位对应导联有异常Q波B、病变部位对应导联有弓背向上型ST段抬高C、病变部位对应导联有T波倒置D、病变部位有T波低平,R波振幅减小E、病变部位对应导联有对称的高耸T波,斜坡型ST段上抬,R波振幅增大21、下列哪项不是诊断窦性心律的依据()A、P波规律性出现B、II、III、aVF导联P波直立C、aVR导联P波倒置D、P-R 间期≥0.12sE、P波频率60-100次/min22、下列哪项不符合窦房阻滞的心电图诊断()A、心电图上出现长P-P间歇B、三度窦房阻滞难与窦性停搏鉴别C、长P-PJI间歇可出现逸博D、二度II型有文氏现象E、二度II型的长P-P间歇与正常P-P间歇有倍数关系23、患者突发心肌,心电图心率180次/min,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绝对整齐,应考虑()A、房室交界性逸博心律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速E、心房颤动24、关于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A、P波消失B、V1导联的心房颤动波最清楚C、R-R间期不齐D、心室率>心房率E、QRS波形态正常或畸形25、下列哪项对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有特异性()A、QRS波群宽大畸形B、QRS波频率>100次/分C、R-R间期不齐D、ST-T改变E、房室分离26、心电图表现为多形性宽的QRS波心动过速,其主波方向围绕等电位先上下改变,诊断应考虑()A、窦性心动过速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C、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D、房性心动过速E、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27、ECG对心肌梗死和变异型心绞痛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A、频发室性期前收缩B、ST段抬高C、T波异常高耸D、病理性Q波E、QRS 波群低电压28、宽QRS波心动过速,所有胸前导联都不存在RS波,可诊断为()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束支传导阻滞C、室性心动过速D、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E、房颤伴束支传导阻滞29、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P波完全不能下传B、P与QRS波群无关C、P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D、QRS波群频率大于100次/minE、P-P间距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30、心房颤动的f波频率多为()A、100-150次/minB、150-200次/minC、250-350次/minD、100-250次/minE、250-600次/min问题1-2A、右上肢(+),左上肢(-)B、右上肢(-),左下肢(+)C、右上肢(-),左上肢(+)D、右上肢(+)左下肢(-)E、左上肢(-)左下肢(+)1、标II导联的链接方式()2、标III导联的链接方式是()问题3-4A、P波B、QRS波C、J波D、T波E、U波3、反映心室后继电位电变化的波()4、反映心房除极电变化的波()问题5-6A、<0.11sB、0.12-0.20sC、<0.30sD、0.06-0.10sE、<0.04s5、正常P-R间期()6、正常QRS波宽度()问题7-8A、高血压B、高血钙C、低血钙D、高血钾E、冠心病7、ST段延长见于()8、ST段缩短见于()问题9-10A、0相B、1相C、2相D、3相E、4相9、与Na+内流有关的是()10、与Ca内流有关的是()问题11-12A、R波B、J点C、ST段D、T波E、U波11、动作电位2相大致相当于()12、动作电位3相大致相当于()问题13-14A、不偏B、轻度左偏C、轻度右偏D、显著左偏E、显著右偏1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电轴()14、左后分之传导阻滞,心电轴()问题15-16A、I、II、III导联B、aVR、aVL、aVF导联C、V1、V2、V 3导联D、V4、V5、V6导联E、V7、V8、V9导联15、Einthoven设计了()16、Goldberger设计了()问题17-18A、二尖瓣型P波B、肺性P波C、逆行P波D、低平P波E、宽大P波17、提示交界性激动的P波是()18、常无临床意义的P波是()问题19-20A、II、III、aVF导联B、I、aVL导联C、V1、V2、V3导联D、V3、V4、V5导联E、V7、V8、V9导联19、前间壁心肌梗死的定位导联()20、后壁心肌梗死的定位导联()A、预激综合症B、β得受体亢进综合征C、Brugada综合征D、Si Sii Siii综合征E、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1、Delta波常见于()22、Brugada波常见于()问题23-24A、窦性心动过速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房颤E、房室交界性逸波心律23、窦性P波,心率>100次/min,考虑为()24、P波消失,心室律绝对不规则,考虑为()问题25-26A、一度房室传导阻滞B、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C、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5、出现完全性房室脱节的是()26、出现文氏现象的是()问题27-28A、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B、提早出现的正常QRS波C、提早出现的窦性P波D、提早出现的室性QRS波E、长间歇后出现的室性QRS波27、室性期前收缩()28、室性逸博()问题29-30A、P-R间期延长B、P-R间期缩短C、P-R间期正常D、QT间期延长E、QT 间期缩短29、胺碘酮可引起()30、洋地黄效应可以起()【X型题】1、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包括()A、P波规律性出现B、II导联P波直立C、aVR导联P波倒置D、P波频率60-100次/分E、P-R间期≥0.12s2、疑后壁心肌梗死,应加做哪些导联()A、V7B、V8C、V9D、V4rE、V5r3、P波≥0.12可见于()A、双心房肥大B、急性左心衰竭C、心房内传导阻滞D、心房心肌梗死E、右心房肥大4、P波≥0.25mV可见于()A、右心房肥大B、甲状腺功能亢进C、左心房肥大D、低血钾E、心房颤动5、长P-P间距可见于()A、窦性停搏B、二度房室传导阻滞C、房性期前收缩D、心房颤动E、交界性期前收缩6、QRS波群增宽≥0.12s,可见于()A、束支传导阻滞B、室内差异性传导C、室性逸博D、室性期前收缩E、预激综合症7、QRS波群低电压,可见于()A、肺气肿B、心包积液C、心肌梗死D、肥胖E、心肌淀粉样变8、Q-T间期延长,可见于()A、心肌缺血B、心肌损伤C、心肌梗死D、低血钾E、低血钙9、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有()A、左心室高电压B、电轴左偏C、QRS波时间0.10-0.11sD、ST-T改变E、V5V AT >0.05s10、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有()A、右心室高电压B、QRS波型改变C、电轴右偏D、V1V AT>0.03sE、ST-T 改变11、反映左心室高电压的指标有()A、RV5>2.5mVB、SV1+RV5>4.0mV(男)或3.5mV(女)C、RaVL>1.2mVD、RaVL+SV3>2.5mV(男)或2.0mV(女)E、R1>1.5mV12、反映右心室高电压的指标有()A、RV1>1.0mVB、RaVR>0.5mVC、RaVL>1.2mVD、RaVF>2.0mvE、RV1+SV5>1.05mV13、P-R间期<0.12s,可见于()A、房性期前收缩B、房性逸博C、交界性期前收缩D、交界性逸博E、预激综合症14、异常Q波可见于()A、急性心肌梗死B、急性心肌炎C、心肌病D、急性肺动脉栓塞E、气胸15、右胸导联高大P波可常见于()A、右室肥大B、后壁心肌梗死C、右束支传导阻滞D、左侧旁路预计综合征E、急性心包炎16、ST段下移,可见于()A、急性心肌炎B、急性心包炎C、变异型心绞痛D、心肌炎E、慢性心包炎17、T波低平、倒置可见于()A、低血钾B、高血钾C、变异型心绞痛D、心肌病E、预激综合症18、下列哪些可引起原发性ST-T改变()A、心肌缺血B、心肌炎C、室性期前收缩D、心肌病E、预激综合症19、心肌梗死近期(亚急性期)主要表现为()A、缺血型T波B、巨大高耸T波C、ST段弓背抬高D、坏死型Q波E、ST 段下移20、P波数目较QRS波群数目多,见于()A、室内传导阻滞B、I度房室传导阻滞C、II度方式传导阻滞D、III度房室传导阻滞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1、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A、P波时间>0.11sB、P波峰距>0.04sC、P波形态高尖D、P波电压>0.25mVE、IPI>0.03mm*s2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有()A、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B、窦性停博>2sC、出现窦房传导阻滞D、慢快综合征E、双结节病变23、二尖瓣型P波心电图的特点()A、P波高而尖B、P波增宽,时间≥0.12sC、P波有明显切迹,双峰距≥0.04sD、P-R间期>0.20sE、PtfV1≤-0.04mm*s24、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是()A、P波频率>QRS波群频率B、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C、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点位置的高低D、P-R间期固定E、P-R间期延长25、心电图报告下列哪些()A、基本心律及类别B、有无心电轴偏移C、心电图特征性改变D、心电图是否正常E、结合临床提供参考意见【是非判断题】()1、心电图能评估心肌的收缩性。

006心电图诊断

006心电图诊断

《诊断学基础》教案次页心电图诊断周第1次内容:心电图基本知识、心电图测量方法及正常心电图学时:4学时+2学时(实验)章节:第20章第1、2节教具:Powerpoint、挂图1、心电图测量方法。

2、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内容:1、心电图导联及导联轴。

2、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心率及各波段的测量。

了解内容:1、心电发生机制。

2、心电向量的概念,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

率及各波段的测量;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难点: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心电发生机理及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

拓展:前沿进展。

激趣:典型心电图分析。

图记录纸的组成,心率及各波段的测;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辅以课后心电图记录及分析,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心电图纸的组成、心电图的测量方法、心电图1、心电图、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10分钟2、心电发生机制,心电图导联及导联轴:10分钟3、心电向量的概念,心电图与心向量图的关系:5分钟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方法与正常心电图1、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心率及各波段的测量:10分钟2、心电轴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20分钟3、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1) P波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20分钟(2) P-R间期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15分钟(3) QRS波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30分钟(4) ST段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10分钟(5) T波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10分钟(6) Q-T间期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10分钟(7) U波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5分钟1、什么是心电图?、什么是导联轴?心电图导联的六轴系统是怎样组成的?3、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及正常值。

4、什么是心电轴?其正常值及变化的意义。

《诊断学基础》教案次页心电图诊断周第2次内容:心房与心室肥大学时:2学时章节:第20章第3节教具:Powerpoint、挂图掌握内容:1、心房(左房、右房及双侧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2、心室 (左室、右室及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诊断学心电图复习

诊断学心电图复习

精确的方法
• 平行四边形法 • -30 - +90度:正常 • -30 - -90度:左偏 • +90 - +180:右偏 • -90 - -180:极度右偏
长轴转位
• 顺钟向:V3、V4导联波形在V5、V6导联上 • 逆钟向:V3、V4导联波形在V1、V2导联上
• P波:时间:<0.12s,振幅:肢体导联<0.25mV, 胸导联<0.2mV
• 逆行P’波可在QRS前(P'R<0.12)或QRS后 (RP'<0.20)
• 大多为完全性代偿间隙
2020/8/3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频率:160-250/分 • 规则 • QRS形态一般正常
2020/8/31
室性心动过速
• 频率14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 • QRS宽大畸形 • 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PR无固定关系
2020/8/31
室性期前收缩
• 提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无相关的P 波
• 提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 • 完全性代偿间隙
2020/8/31
房性期前收缩
• 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 • P'-R>0.12s • 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隙
2020/8/31
交界性期前收缩
• 提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窦性P波,QRS与 窦性下传者基本相同
2020/8/31
心房扑动
• F波(II、III、aVF可见) • 频率240-350次/分 • 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 • QRS一般不增宽
2020/8/31
心房颤动
• P波消失,f波(V1)350-600次/分 • RR绝对不齐 • QRS一般不增宽

心电图诊断指南

心电图诊断指南

心电图诊断指南来源:2015(实用心电图诊断学)一、正常心电图1.心律:(1)基本心律:窦性或异位。

(2)窦性心律最基本条件PV5,PV6直立,PavR倒置。

2.心率:大于3大格小于5大格(1格300,2格150,3格100,4格75,5格50),房颤时计算平均心室率(小格为0.04s)3.P波:(1)正常圆钝。

(2)正常肢导<0.25mv,胸导<0.2mv。

(3)正常<0.12s。

4.P-R间期:正常为0.12-0.20s。

5.QRS波群:(1)时间为0.06-0.10s。

(2)电压:Q<1/4R,主要分析V1,V5。

RV1<1.0mv,RV5<2.5mv。

(3)胸导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少,V1:R/S<1,V5R/S>1。

(5)RV5+SV1<4.0mv(成年男子),<3.5(成年女子);RV1+SV5<1.05mv。

6.S-T段:(1)时间为0.05-0.15s。

(2)移位:以j点后0.06-0.08s为准,以P-R段为基线,需结合形态分析。

上移:正常V1-V2<0.3mv,V3<0.5mv,其余导联<0.1mv;下移:正常各导联主要均应<0.05mv。

R波占优势导联T波直立,振幅>R/10。

常异常7.T波:主要分析R波占优势的导联,肢导联主要看I、II,胸导主要看V4.V5.V6,正时T波表现为低平、平坦、双向或倒置。

8.Q-T间期:与心率快慢有关,正常值应根据相应的心率校正(0.32-0.44s)。

9.U波:V2,V3清楚,U与T方向相同,U<T,U<0.2mv。

10.正常窦性心律:(1)存在窦性P波,即PV5,V6直立,PavR倒置。

(2)P-R间期为0.12-0.20s。

(3)P-R间期差<0.12s。

(4)频率为60-100次/分。

1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率频率>100次/分。

诊断学-八版

诊断学-八版
我们深知:责任重大!
谢 谢!
敬请评审委员指正!
常见症状:增加
吞咽困难、尿失禁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 肥胖、消瘦,情感症状: (抑郁、焦虑、惊恐、躁狂、情感淡漠)
修订内容(3)
问诊
强调问诊是体现医德、职业素养,构建 医患关系的最好时机;加强“问诊的医 德和沟通技巧”的相关内容
取消:每个症状后面的“问诊要点”
修订内容(4)
实验诊断:适当增减,如
(卫生部2011年1月1日起实施)
修订内容(7)
诊断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补充内容 “据已有资料推理” data-driven reasoning “急诊中的诊断特点” “性价比”是选择诊断检查的重要原则 “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修订内容8:图片质量提升
图片有错,或与文字表述不符,如: P120图2-5-12,叩诊手法,叩诊指与板
视听叩触
修订内容10:更正错误或不妥
P193“Linder征” 应该是 “Lindner征” P16“症状是……的第一步” P79“检测方法见……第五节”132页
实际上在“……第六节”148页 P126 湿啰音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图:不因咳嗽而消失
修订内容11:删掉重复
P76 表:叩诊音及其特点 P120 表:胸部叩诊音类型和特点
内容
概况 上版评价与修订思路 本版特色 修订内容,举例 《编写大纲》 工作原则
概况
书名:诊断学 课时数:98至192学时,平均144 字数:不超过第七版(106万字)
上版评价、修订思路
传承前7版的传统优势和基本框架 符合医改、加强临床、提升职业素养的要求 规范表述、纠正错误
组织教师和学生研讨;编委讨论确定 8月“全国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内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