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纱线

功能性纺织品定义

功能性纺织品 功能性面料包含功能性服装用面料、功能性产业用面料、功能性装饰用面料等。 其中,功能性服装面料是指具有超出常规纺织产品的遮盖、美化、保暖等功能的特殊功用和超强性能的面料,这些功能是不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如功能性外衣用面料,根据不同的服用场合可赋予其不同的功能,如休闲类服装具有防静电、抗紫外线、防电磁波、洗可穿(免烫)防缩等功能,社交类和职业类服装具有三防(防水、防油、防污)、抗皱、抗起毛、抗起球、自清洁、防辐射等功能,运动类服装具有抗菌除臭、吸湿快干、防蚊、抗紫外线等功能,防寒类服装具有防水透湿、防辐射、高韧性、耐水洗等功能。功能性内衣用面料具有防蛀、防螨、远红外、发热、负离子、高吸湿、抗菌除臭等功能。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有的具有单一功能,也有的具有几种功能的叠加,使其成为多功能复合功能的纺织品。 功能性装饰用面料和功能性产业用面料具有耐高温防火、阻燃、耐腐蚀、高韧性、防霉抗菌、抗静电、防红外、防油拒水、亲水、抗老化等功能。 相比较功能性面料,具有随外界环境变化而进行对人体有益的变化的面料称为智能性面料,如能够通过加热等外部刺激手段使织物恢复初始形状的形状记忆性服装面料,还具有防皱、耐洗、免烫的功能,能够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的光敏面料,主要用于军事及航海领域,能

够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调温面料,主要用于军事隐身和温差较大的环境,能够阻止海水向衣服内部渗透的抗浸透湿面料,还具有很高的透气性和吸水性

1.抗菌纺织品 抗菌卫生整理是应用抗菌防臭剂处理织物(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其混纺织物),从而使织物获得抗菌、防霉、防臭、保持清洁卫生等功能。 生产方法:共混纺丝法—在纤维生产聚合阶段或纺丝原液中加入抗菌剂,制的抗菌纤维。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须进行后整理,成本较低;功能整理法—使用抗菌整理剂进行后加工处理的方法将抗菌剂与纤维结合。 抗菌卫生整理织物广泛用作医院、宾馆、家庭的床单、被套、毛毯、餐巾、毛巾、鞋里布、沙发布、窗帘布、医用职业装、食品和服务行业的工作服、军队的服装以及绷带、纱布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防螨纺织品 螨虫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能传播病毒、细菌,可引起出血热、皮炎、毛囊炎、疥癣等多种疾病。要使纺织品达到防螨效果有三类方法:一是不让螨虫繁殖,如杀螨法、诱杀法;二是不让螨虫接近,如驱避法;三是不让螨虫侵入,如阻断法。 防螨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功能纤维法、织物后整理法、高密织物法。功能纤维法—将防螨整理剂添加到成纤聚合物中,经纺丝后制成防螨纤维;织物后整理法—用防螨整理剂后处理织物,可采用喷淋、浸轧、浸渍、涂层等技术。高密织物法—通过高密织物本身编织紧密

纱线及织物(二)

纱线及织物(二) 第二节织物 一、织物的分类及结构 (一)织物的分类 1.按织物原料分类 (1)纯纺织物 (2)混纺织物 (3)交织织物 2.按织物组织分类 (1)原组织织物:原组织织物又称基本组织织物,它包括平纹织物、斜纹织物和缎纹织物。 (2)小花纹织物:小花纹织物是把原组织织物加以变化或配合而成,可分为变化组织织物和联合组织织物。 (3)复杂组织织物:复杂组织织物是由若干系统的经纱和若干系统的纬纱构成,这类组织使织物具有特殊的外观效应。 (4)大提花组织:大提花组织织物为单根经纱受控起花,花纹范围较大的织物。 3.按织物用途分类 (1)服装用织物 (2)装饰用织物 (3)产业用织物 (二)织物的结构 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平行于布边方向的纱线称为经纱;与布边垂直横向排列的纱线为纬纱。织物结构是指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几何形态,经纬纱线的原料、粗细、密度配置和相互交错沉浮等情况都是影响织物结构的重要参数。 二、织物的基本性能 (一)拉伸断裂性能 主要包括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断裂强度是指拉断一定尺寸织物试样所需要的负荷,以牛顿表示;断裂伸长率是指试样被拉断时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差占原试样长度的百分率。 (二)撕裂性能 撕裂性能用撕裂强度表示,它是指一定尺寸织物试样按规定方法而撕破成一定长度裂缝所需要的最大负荷,以牛顿为表示单位。它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织物需要而设立的测试项目,如军服、篷布、降落伞、帆布等。 (三)耐磨性能 用耐磨强度表示,是指织物抵抗摩擦坏损的能力。测试时,可以用标准磨料摩擦织物试样直至出现指定特征(如纱线断裂两根或出现破洞)所需的次数表示,也可以用试样承受一定摩擦次数后某些性质变化率(如试验前后强度变化率、重量变化率等)来表示。 (四)刚柔性

《用纱线作画》

第1课用线作画(1)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线”是美术造型的重要元素,任何美术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线”的体现。而“用线作画”既为用线条来作画,通常是指“线描画”的创作。在本教材用线作画(1)中的“线”则是指实物用线,是指画笔以外的一种作画工具,由这种特殊的作画工具带来的一种奇妙的画面效果。本课中介绍了三种用线作画的方法,其中在拉线压印的作画方式上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环节比较多,这些环节对引导学生完成创造性的画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建议本课以“拉线压印”为重点分析对象启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弹线组画”和“滚线成网”作为拓展内容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二、学生状况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中同学们都学习过用线条来作画,但是他们并没有接触过以实物棉线为工具来作画。当这个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望会完全的涌现出来。他们会不停的猜测、判断、分析、进而产生联想与想象。以线材为工具来作画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的起跑线是一样的,都是全新的接触。所以,绘画基础的优劣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正因如此,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本课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来设计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普通棉线的作画方法,学习拉线压印的基本技法。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进行实际操作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线”之神奇,体会拉线压印之乐趣,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审美修养。 四、教学重点

拉线压印中棉线的摆放、首次拉线压印后的观察方法、观察后如何进行 添加,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 五、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赋予画面更准确的内涵 六、教学资源 教师方面:普通棉线、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等示范工具、范例数张 学生方面:普通棉线、课本、颜料、画笔等作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说明: “用线作画”从字面意思来看,并不难理解,就是在画面当中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来作画。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接触过用实物“线”来作画,所以他们对“线” 的理解一般来说是指在画面中凸显的线条。而广义上的“线”则包括:表现在画面中的线条及“棉线”一类的线材作画工具。采用对比导入的方式,请同学分析线描画和拉线压印的不同画面效果,区别两幅画的不同作画方式,可使学生有一个直观地感受,使其思维能有进一步的扩展,从画面中的线延伸到实物用线。 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个别同学因预习过课文内容而说出“拉线压印”作品中线的含义。此时应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从而引出新课。 1,老师提问学生交流回答:同学们,你们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上有没有学习过用线作画? 2,出示“线描画”一张及“拉线压印”作品一张,用对比的方式请同学分析判断其中“线”的不同含义。 3,揭示课题:用线作画 《阳光下盛开的牵牛花》(拉线压印)《乌镇》(线描画)

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第七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纱线的定义及多种分类。 2、使学生掌握各类纱线的结构特征。 3、使学生了解各类纱线的常规用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纱线的分类和结构 2、教学难点:各类纱线的宏观和微观结构 教学与学习建议: 1、教学建议 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实验 准备不同类别的纱线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观察认识各种纱线的基本结构; 充分做好实验准备。 2、学习建议 通过观察各种纱线的实物样品和显微镜标样,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认识纱线的结构; 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纱线的主要特性及常规用途。

第七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 第一节纱线的分类 所谓纱,亦称单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使短纤维沿轴向排列并经加捻而成。 所谓丝,俗称长丝纱。 复丝加捻可形成捻丝;捻丝再经一次或多次并合、加捻成为复合捻丝。 所谓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合并加捻制成的股线;股线再合并加捻为复捻股线。由芯纱、饰线和固纱加捻组合而成,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结构性能和外观的线,称花饰线,如图7-2。 图7-1各种纱线结构的理想图形 a疙瘩线, b螺旋线, c竹节纱, d毛圈线, e结子花线, f雪尼尔花线, g菱形金属丝包芯线。 图7-2花饰纱线示意图 一、按纤维原料分类 (一)按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分 1、纯纺纱线 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如纯棉纱线、毛纱线、粘胶纤维纱线、腈纶纱线、涤纶纱线、锦纶纱线等等。 2、混纺纱线

混纺或交捻纱线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组成的纱线,如涤/棉混纺纱、毛/涤混纺纱、毛/腈混纺纱、涤/粘/腈混纺纱、真丝/棉纱交捻纱等等。有两种以上短纤维混合纺成的短纤维纱,称为混纺纱; 而由两种以上长丝纱组合(如加捻)成的纱,叫混纤纱。 (二)按组成纱线的纤维长度分 1、棉型纱线用原棉或棉型纤维在棉纺设备上加工而成。 2、毛型纱线用羊毛或毛型纤维在毛纺设备上加工而成。 3、中长纤维纱线用长度、细度介于毛、棉之间的纤维在专用设备上加工而成,具有一定毛 型感的纱线。 二、按结构或形成方法分类 (一)按结构和外形分 1、长丝纱 (1)单丝纱指长度很长的单根连续纤维。 (2)复丝纱指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丝合并一起的丝束。 (3)捻丝复丝加捻即成捻丝。 (4)复合捻丝捻丝再经一次或多次合并、加捻即成。 (5)变形丝化纤原丝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征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 2、短纤纱 (1)单纱由短纤维集束成条,依靠加捻而成。 (2)股线两根或两根以上单纱合并加捻而成。 (3)复捻股线由两根或多根股线合并加捻而成。 (4)花式捻线由芯线、饰线和包线捻合而成。 (5)花式线主要有膨体纱和包芯纱。 3、复合纱 利用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工成的一根纱线。具有复合效应及特殊的外观(1)包芯纱(core yarn) 以长丝或短纤维纱为纱芯,外包其他纤维一起加捻而纺成的纱。 如:涤棉包芯纱:以涤纶复丝为纱芯,外包棉纤维加捻纺制而成,可用来织制烂花的确良,供窗帘、台布等使用; 氨棉包芯纱:以氨纶长丝为纱芯,外包棉纤维加捻纺制而成,可用来织制弹力牛仔衣裤等。 (2)膨体纱(bulk yarn) 利用腈纶的热收缩制成的具有高度膨松性的纱。 由高收缩性和低收缩性的两种腈纶纤维按一定比例(前者占40%~45%,后者占55%~60%)混纺成纱,经松弛热定型处理后,高收缩纤维收缩形成纱芯,低收缩纤维收缩被挤压在表面形成圈形,从而制成膨松、柔软、保暖性好、具有一定毛型感的膨体纱。 (二)按纺纱工艺、纺纱方法分 1、按纺纱工艺分

纱线画大班教案

纱线画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纱线画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纱线作画的技能和方法,画出小树林的美丽景色,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2、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纱线、各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大×班来了个小客人,你们知道它是谁吗?(出示纱线)这是谁?小纱线宝宝它想跟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想和它一起玩吗?(想) 二、教师示范、讲解 1、让我们先来看看小纱线是怎样和老师做游戏的,好吗?教师示范:小纱线,穿红衣,搭好架,荡秋千,荡过来,荡过去,真高兴;小纱线,穿红衣,转呀转,跳个舞,转呀转,跳累了,停下来,喘喘气;小纱线,穿红衣,洗手帕,左搓搓,右搓搓,爱劳动,人人夸。呀,小纱线宝宝变成了什么呀?(一棵棵树)小纱线宝宝是怎样和老师做游戏的呀?(师幼空手画一次) 2、哪个小朋友想上来和小纱线宝宝一起做游戏?(个别幼儿示范) 3、你们想不想和小纱线宝宝做游戏呢?不过,老师要请你们四个小伙伴一起和小纱线宝宝做游戏。先找好小伙伴,然后互相商量一下。好,找好小伙伴,互相讨论吧!(幼儿找伙伴商量、讨论。) 4、小朋友,你们商量好了吗?谁来说说,你们哪四个小伙伴和小纱线宝宝做游戏呀?做游戏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个别幼儿讲述) 5、小朋友讲得真好,可小纱线宝宝仍有点不高兴,它看见大×班的小朋友穿的衣服真好看,可它只穿了件红衣服,一点儿也不好看。小朋友,你们可以帮它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呢?(各种颜色的衣服)好,那我们开始行动吧!

织物常规参数定义

●织物规格参数定义: D是DENIER(丹尼尔)的缩写,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细度表达方法,是指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也称为旦数或纤度。D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 F数:每一根经纱或纬纱都是由若干根细纱合成的,F数表示一根经纱或纬纱中的细纱股数,用英文字母“F”表示,一般情况下,“F数”越大,布料手感越蓬松、越柔软。反之手感越单薄越硬。 条数和经纬密:表示布料的密度,即每平方英寸内经纱与纬纱的条数和,用英文字母“T”表示。数条数时注意分析布料的编织方法,找出相应的编织规律,才能准确的测出条数。 S是英制支数,它是指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840码,就称为几支纱线。一般短纤的纱支均用S来表示,短纤用英文表示为Spun。纱线越粗S值越小;纱越细,则S值越大,比如40S比20S的纱支更细。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根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42S/3 克重:是每平方米织物的重量,单位是“克/平方米”(g/m2),缩写为FAW。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例如1平方米的针织布的克重是200克,表示为:200G/M2等等。是一个重量单位。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幅宽:幅宽指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加捻是使纱条的两个截面产生相对回转,这时纱条中原来平行于纱轴的纤维倾斜成螺旋线。对短纤维来说,加捻主要是为了提高纱线的强度。而长丝的加捻既可以提高纱线的强度,又可产生某种效应。纱线加捻的多少以及纱线在织物中的捻向与捻度的配合,对产品的外观和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

纱线分类、工艺过程及作用

纱线分类、工艺过程及作用纱线是什么: 纱线包含纱和线,是纱线的统称。 纱线是纤维集合体的一种形式,具有细长而柔软的特性 纱与线的区别: 纱是束状纤维经加捻制成的 线是有两股及以上的纱经加捻制成的 纱线的分类 1:按粗细度分类 2:按用途分类: 机织用纱:经纱、纬纱、起绒纱、装饰用纱。

针织用纱:纬编用纱、经编用纱、起绒纱、装饰用纱、毛巾用纱、缝纫线用纱、绣花线用纱,民用线用纱、特种纱线、功能性纱线。 3:按纤维种类分: 纯纺用纱:棉纱、麻纱、短纤维、长丝纱线、毛纱、绢纺纱、混纺纱。 4:按纺纱制度分: 普梳纱、精梳纱、粗纺纱、精纺纱等。 5:按外形和结构分: 单纱、股线、单丝、复丝、膨体纱、变形纱、包芯纱、花式纱线、竹节纱、无捻纱、包缠纱等。 6:按纺纱方法分: 环锭纱:普通环锭纱、紧密纺纱、赛络纺纱。 自由端纺纱:气流纺纱、喷气纺纱、尘笼纺、静电纺、自捻纺纱、复合纺纱等等。 纺纱工艺过程及作用 一:配棉的目的。 1.满足纱线质量的要求。 2.保持生产相对稳定。 3.充分利用各种原料的特性。 4.合理降低成本。 二:混棉方法

1.人工混棉目前已淘汰左右约小量混棉堆吨约棉堆混棉? ?????KG 25:/5.0: 2.棉包混棉?? ?往复式抓棉 盘吨回转式抓棉,约/2 3.棉条混棉 三:开清棉及作用 1.开:开松,将压紧成块状的纤维原料松解成较小的块状或束状纤维(几毫克至几十毫克/块)。 2.清:清除纤维原料中较大的杂质和疵点(约60%左右)。 3.混:混合,将不同规格,性能的纤维进行初步的混合。 4.均匀:制成具有一定均匀度的适合下工序加工要求的半制品(纤维卷或纤维流)。 *纤维卷长度在34.2~43.2m 之间,重量16~20kg 。 纤维卷干定量: 粗号纱 420~450g/m 中号纱 390~420g/m 细号纱 360~390g/m 特细号纱 320~360g/m 四:梳棉及作用 1.梳:梳理,对上工序转来的纤维块或束进行细致梳理,使其成为单纤维状态。 2.除杂:通过梳理进一步除去纤维中的细小杂质及疵点。 3.混合:使纤维之间充分混合。 4.成条:使纤维集拢而呈条状,称为生条,并有规则地圈放在条筒内,便于下工序加工。 生条的干定量: 32tex 以上纱 22~28g/5m 20~30tex 19~26g/5m 12~19tex 16~24g/5m 11tex 以下 16~22g/5m 五:精梳及作用 1.精梳:精细梳理,对梳棉的生条制成的条卷进行精细的梳理,使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分离(纤维的平行伸直度可由生条的50%提高到90%左右) 2.排除: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16.5mm 以下),排除率约为45%左右,提高纤维的整齐度。 3.除杂:清除纤维间包含的棉结、杂质。 4.制成条干均匀的、一定重量的精梳条。 5.按一定规律将精梳条圈入条筒内,以利于下道工序加工。

织物的分类

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1、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类 (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有牛仔布、织锦缎、板司呢、麻纱等。

纱线知识

纱支成分的计算 纱支(S)的计算: 取10同长度的经纱或纬纱(根数越多越精确),用专用仪器称出10的纱的克重. 经纱支=经纱长度(CM)*根数/100/克重*系数(0.5905)——其中除100是把CM换成M 纬纱支数也是相应的计算方法. 支数(S)和旦尼儿(D)的换算方法:旦尼儿(D)=590.5*9/支数(S) 成分的计算方法: A=经纱密度/经纱纱支 B=纬纱密度/纬纱纱支 A的含量=A/(A+B) B的含量=B/(A+B) 比如:120*60//N70D*C20 首先把N70D换算成支数:N70D=590.5*9/70=75.92(S) N=120/75.92=1.58 C=60/20=3 N的成分=1.58/(1.58+3)*100%=34%

C的成分=3/(1.58+3)*100%=66% 纱线捻度(TWIST)的认识 一定义 为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伸长、光泽、手感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必须通过加捻改变棉纱,由纤维结构来实现纱线加捻,其实就是利用棉纱横截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使原来伸直平行之纤维与纱轴发生倾斜来改变纱线结构,粗条在加捻过程由宽度逐渐收缩,两侧逐渐折迭而卷入纱线条中心,形成加捻三角形,在加捻三角形中,棉条的宽度和截面发生变化,从扁平带状,逐渐成圆柱形的纱。 (1).捻回之定义: 纱条绕其轴心旋转360度即为一个捻回。 (2).捻度之定义: 纱条在退捻前的规定长度内的捻回数,通常为每英吋之捻回数目 ( T.P.I )或每公尺之捻回数目( T.P.M )表示。 (3).捻系数定义: 是纱线加捻程度的量度,按每单位长度的捻回。 T. M: 数乘以纱线密度的平方根计算。 T.M = T.P.I / 纱支的平方根 T.P.I = T.M x 纱支的平方根 (4). 捻向定义: 当纱条处于铅直位置时,组成纱条的单元绕纱条轴心旋转形成的螺旋线的倾斜方向。 (5). S捻定义: 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S中部相一致.为右手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6). Z捻定义: 纱条中纤维的倾斜方向与字母Z中部相一致,为左手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之捻回纱。 二捻度测试 捻度通常不是均匀地分配在整根纱上,作测试捻度时要离开一码取样,捻度测试仪有很多种,大致设计都相同,首先把纱线被支撑点左边的钳夹住,然后拉至右边的旋转夹,刻度盘的指针为零度,将纱线夹在旋转夹上,样本纱线约10或20英吋,当旋转夹转动时,捻度被解开,当所有捻度消失时,旋转夹沿同一方向继续旋转直到捻度重新加入,指针向零标志。转数表记录总转数,总圈数除二,再除样本长度,计算出每英吋捻度。 三捻度与强力的关系 将纱线拉伸到断裂时,发现断裂截面上并不是所有纤维都断裂,而是一部份纤维断裂,另一部份纤维滑

用纱线作画

《用纱线作画》 一、教材分析 “线”是美术造型的重要元素,任何美术作品的表现都离不开“线”的体现。而“用线作画”即为用线条来作画,通常是指“线描画”的创作。在本教材用线作画(1)中的“线”则是指实物用线,是指画笔以外的一种作画工具,由这种特殊的作画工具带来的一种奇妙的画面效果。 二、学生状况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中学生们都学习过用线条来作画,但是他们很少接触以实物棉线为工具来作画。当这个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望会完全的涌现出来。他们会不停的猜测、判断、分析、进而产生联想与想象。以线材为工具来作画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的起跑线是一样的,都是全新的接触。所以,绘画基础的优劣并不会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正因如此,学生对这堂美术课的兴趣也会大大增加。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发现与体验用线作画、创作艺术品的方法和效果;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棉线抽拉、滚动、弹拨在纸上做画的方法、体验过程、感受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线”之神奇,体会拉线压印之乐趣,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线抽拉、滚动、弹拨的三种方法创作作品。拉线压印中棉线的摆放、首次拉线压印后的观察方法、观察后如何进行添加,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 难点:通过想象赋予画面准确的内涵,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1、对比导入: 1)出示“线描画”一张及“拉线压印”作品一张,用对比的方式请同学分析判断其中“线”的不同含义。是用什么工具作画的? 2)揭示课题:“用线作画” 教师讲授:用纱线蘸色作画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在曲、直、浓、淡,压、弹、拉、滚等多种印法中,你能看到直线的单纯,曲线的灵活,波纹线的悦目,蛇形线的优雅。这些偶然印出的线,将引发你去寻找决定物象形态的内外轮廓、花纹肌理。 3)如何用普通的棉线来作画? 互相交流,谈各自感受。 2.快捷的作画方法: 1)给棉线上色(掌握好棉线颜色的干湿程度) 2)摆放线条,线头留在纸沿外,把纸盖上。 3)用左手将纸面压住(手压的轻重不同画面效果不同),右手抓紧线头将其拉出(拉动的速度快慢会有不同的画面效果)。3.演示的过程(三部曲)

纱线的种类

纱线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它可以是由天然纤维或各种化学短纤维制成的纯纺纱,也可以是由几种纤维混合而成的混纺纱,还可以是由化学纤维直接喷丝处理而成的长丝纱。通常,可根据纱线所用原料、纱线粗细、纺纱方法、纺纱系统、纱线结构及纱线用途等进行分类。 按纱线原料分 1.纯纺纱纯纺纱是由一种纤维材料纺成的纱,如棉纱、毛纱、麻纱和绢纺纱等。此类纱适宜制作纯纺织物。 2.混纺纱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所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粘胶的混纺纱等。此类纱用于突出两种纤维优点的织物。 按纱线粗细分 1.粗特纱: 粗特纱指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纱线。此类纱线适于粗厚织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2.中特纱: 中特纱指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纱

线。此类纱线适于中厚织物,如中平布、华达呢、卡其等。 3.细特纱: 细特纱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纱线。此类纱线适于细薄织物,如细布、府绸等。 4.特细特纱: 特细特纱指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纱线。此类纱适于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按纺纱系统分 1.精纺纱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纱中纤维平行伸直度高,条干均匀、光洁,但成本较高,纱支较高。精梳纱主要用于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如细纺、华达呢、花呢、羊毛衫等。 2.粗纺纱粗纺纱也称粗梳毛纱或普梳棉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粗纺纱中短纤维含量较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纱支较低,品质较差。此类纱多用于一般织物和针织品的原料,如

功能性针织面料

功能性针织面料 随着针织服装向高档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越来越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功能性针织面料的生产开发方法,并以纬编和经编两种不同的织造方法为线索,从原料、织造和整理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吸湿排汗、抗菌、保暖、塑身等多种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方法及应用场合,本文最后还对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市场情况进行了介绍,提出功能性针织面料将会向多元化、功能复合、时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要求有了本质的变化,过去往往注重经济实用,而现在则关注舒适性、功能性和保健性。人们不再把服用面料的耐用性作为消费的首选指标,而是将舒适性和功能性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所谓功能性针织面料,是指面料除了自身基本的服用、装饰等价值外,同时还具有一种或几种特殊的性能,如吸水、吸湿、保暖、导电、抗菌、消臭、芳香、防紫外线等。目前,功能性针织面料按其功能和用途主要分为吸湿排汗针织面料、防辐射抗紫外线针织面料、抗静电针织面料、抗菌防臭针织面料、保健型针织面料、医用型针织面料和环保型针织面料等。 1、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方法 功能性针织面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生产开发,一是使用功能性纤维进行织造,二是对面料进行功能性整理。 1.1 功能性纤维织造 采用功能性纤维织造的针织面料,其织造、印染、成衣加工等均可采用常规方法。功能性纤维主要分为天然功能性纤维和化学功能性纤维。天然纤维中的汉麻纤维、竹纤维等具有特殊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纤维;化学功能性纤维主要是在化纤纺丝中加入功能性物质粉末而使纤维具有某些特殊的服用功能,如抗紫外线、远红外、抗菌、防辐射、负离子等,这类纤维主要有功能性涤纶、锦纶、腈纶、丙纶等合成纤维及粘胶类人造纤维,其形式主要有改性纤维、异形纤维、中空纤维和陶瓷纤维等。功能性化学纤维以化纤为载体,将功能性物质保留在面料上,经水洗后功能不受影响。 1.2 功能性整理 功能性整理法是一种在常规针织面料上浸轧功能性助剂而使其具有某种功能的方法。功能性助剂可以根据织物所用原料的性能以及所要赋予面料的特殊功能来选择。一般的功能性整理主要有阻燃整理、抗辐射整理、防毡缩整理、拒水拒油整理、防紫外线整理、红外保暖整理、硬挺或柔软的风格整理、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涂层整理等。新型的功能性整理还包括吸湿排汗易去污整理、表里异机能整理、舒适保湿机能整理、纳米记忆功能整理等。在整理时,功能性物质依靠化学结合力固着在织物上,可使其具有各种特殊功能。这种通过整理得到的功能性针织面料耐洗性不如功能性纤维直接编织而形成的功能性面料。 2、纬编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开发 纬编功能性针织面料是在纬编针织机上织造而成的,目前已经开发或正在研究的主要包括新型吸湿排汗纤维、冰凉纤维、负离子纤维、汉麻纤维、蛹蛋白粘胶长丝、大豆蛋白纤维、远红外短纤混纺纱等。 2.1吸湿排汗型纬编针织面料

纱线和织物的关系

织物,机织物,针织物,第三织物,无纺织物和纱线关系织物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 织物:由线条状物通过交叉,绕结或粘结关系构成的片块状物。 织物中的纱线存在三种结构关系:交叉关系,绕结关系和连接关系; 交叉关系:两组纱线直线运动相遇后上下交替接触,构成正余铉曲线状稳定叠压的关系。 绕结关系:曲线运动的纱线相遇后弧圈内侧接触构成稳定穿套的关系。 连接关系:互相靠近或接触的纱线依靠粘结等外部作用力构成的稳定关系。织物中的纱线还存在三种非结构关系是点接触关系,并列接触关系和相离关系。这三种关系结合上面三种结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定性能且稳定的织物。 机织物: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织物。 针织物: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织物。 第三织物:由既存在交叉关系和又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织物。 无纺织物:纱线由连接关系构成的织物。 第三织物并非是边缘化的特别织物,相反,其概念涵盖了所有长纱线类织物,可以定义为长纱线的绕结物。其它织物类有:短线类织物如无纺织物,环线类织物如一些金属环网。它们可以称为短线连接物。 第三织物既存在相邻纱线构成的绕结关系,又存在相遇纱线构成的交叉关系,纱线关系的复合,使其具有了新的外观和性能: ⑴:第三织物是经纬向纱线交叉绕结,形成的具有完整结构的新型织物。织物中纱线密度增加,使得其更加紧密厚实; ⑵:两种关系的存在,使得第三织物弹力增强,弹性较机织物大但不板结,拉伸性较针织物小却不松软。(经编回环式绕结弹性极小) ⑶:织物的保型性改善,减少了针织物易出现的卷边,歪斜,脱散问题;弥补了机织物易折皱,易撕裂,弹性小的缺点。 [双绕结第三织物实物图]

针织面料功能性整理的开发思路和展望

针织面料功能性整理的开发思路和展望 功能性针织服装是当今针织服装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向。人们日益增长的穿着高标准多要求对针织服装提出了新的要求,功能性针织服装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而得到发展,而现今科技的发展为功能性针织物的开发提供了保证,确保了功能性针织服装的发展。 功能性针织服装作为一种前沿产品,人们从各种途径对其进行了尝试开发,各种开发途径对最终产品的功能大小、耐久性、舒适性等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最终产品的要求予以综合考虑。 一、功能性针织服装的开发 1、抗菌类针织服装的开发 针织物柔软、透气,弹性、延伸性好,宜做贴身内衣。因此,抗菌功能对针织内衣是很适合的。抗菌类针织服装开发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以下列两种加工方法来实现抗菌的目的:通过赋予纤维本身的功能,有些纤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菌性。例如,丙纶丝本身具有抗菌性,这是由于丙纶的几乎完全不吸湿,缺少细菌生存的环境;近年开发的竹纤维也被认为本身具有抗菌性,这与它的大分子结构有关。又如:合成纤维在纺丝时,与抗菌物质熔融后一起纺丝。各种合成纤维都可做成抗菌纤维,例如涤纶抗菌纤维、腈纶抗菌纤维等等。上述两类抗菌纤维都具有永久的抗菌效果。 通过织物后整理时,加入抗菌助剂,将抗菌物质浸轧到织物上。此方法为天然纤维织物提供了抗菌功能,加工相对简单,但耐久性差。通过织物后整理时,将包有抗菌物质的胶囊渗入织物中间,随着胶囊在穿着时逐渐磨破,抗菌物质逐渐渗出来发挥作用。此方法也为天然纤维织物提供了抗菌功能,且耐久性比抗菌助剂方法好。 抗菌功能针织服装近来的发展有两大特点。一个是甲壳素物质的应用,一个是纳米技术的应用。 甲壳素抗菌是抗菌功能的新概念。一般抗菌物质中有的含有重金属离子,有的含有抗菌素类物质,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副作用。而甲壳素纤维是亲肤的,甚至可用作手术用线让其溶解在体内。因此,甲壳素抗菌功能针织服装不仅无副作用而且还有亲肤作用,在倡导绿色服装的时代将得到推崇。 纳米技术的抗菌功能针织服装是通过高新技术将抗菌物质粒子细化到纳米级,使抗菌物质的功能发生质变地提高,从而提高针织服装抗菌功能的强度。 2、保健类针织服装的开发 贴身穿着的针织服装也适合作保健类针织服装。 许多纤维本身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例如,真丝、罗布麻、甲壳素纤维等等。 采用由丝素包绕纤维表面的纱线织成的织物,该织物表面形成含有氨基酸蛋白质成分,亲和皮肤。 采用含远红外物质、负离子物质的合成纤维或粘胶纤维,有反射远红外波、增进人体表面微循环,经摩擦产生负离子,作用于皮肤等保健作用。 采用皮芯复合丝,在其芯部渗入保健物质。 在人工制作的保健纤维方面,远红外和负离子纤维的硬度超过普通化纤,易损伤针织机的导纱部件。为此需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增强导纱部件,采用远红外和负离子纤维为适当比例的混纺纱,避免采用纱线张力过大的针织组织结构等等;而有的皮芯复合丝保健功能纤维,要注意维持功能性物质的缓慢释放。例如,一种森林浴芳香纤维的皮层为涤纶,其芯部放入了森林中植物提取物制作的香料和粘胶的混合物,做成短纤纱,穿着时保健香料从纤维两端逐渐释放。因此不宜采用高温染色,宜用色纱、麻灰纱等避免织物染色。此外,可通过添纱编织以棉纱织为织物里层,芳香纤维织为织物外层,增加织物舒适性。

棉纱的8大分类属性

棉纱的8大分类属性 中国棉纱交易网小编称棉纱种类很多,按其分类方法大约可以划分为以下8个分类: (1)按商业习惯分:①粗支纱:17“特”(tex)及以下的棉纱均属粗支纱。主要用于织造粗厚或起绒、起圈棉织物,如粗布、绒布、坚固呢等;②中支纱:18—27支棉纱属中支纱,用于织造平布、斜纹布、贡缎等一般性织物;③细支纱:28支及以上的棉纱,用于织造细布府绸、高档针、机织物。 (2)按纺纱方法分:①普梳纱:系没有经过精梳工序的纺纱工艺纺成的环锭纱,用于一般的针、机织物;②精梳纱:用优良品质的棉纤维作原料,纺制时比普梳纱增加一道精梳工序,纺成的纱质量优良,用于织造高档织物,如高级府绸、细布等;③废纺纱:指全部用纺纱过程中所处理下来的废棉作原料纺成的纱,用于织造低级棉毯、绒布和包皮布等;④新型纺纱:是用新型纺纱系统纺成的纱。 (3)按捻向分:①反手捻(又称Z捻)纱,在各种织物中应用最广;②顺手捻(又称S捻)纱,用于织造绒布的纬纱。 (4)按纱线用途分:①经纱是在机织物中平行布边的方向的纱,有较大的强力,一般捻度较大;②纬纱是在机织物中垂直布边的方向的纱,强力要求较经纱低,捻度一般低于经纱,保持一定的柔软性; ③针织用纱是要求洁净、均匀、捻度小,以防在编织弯曲时造成断头;④工业用纱如轮胎帘子线,传送带用纱,卫生医药用纱等。

(5)按纱线染整及后加工分:①本色纱(又称原色纱):保持纤维本色,供织造原色坯布;②染色纱:原色纱经煮炼和染色制得的色纱供色织布用;③色纺纱(包括混色纱):先将纤维染色,然后纺制而成的纱,可织成外观呈现不规则星点和花纹的织品;④漂白纱:用原色纱经过炼漂而成,用于织造漂白布、也可与染色纱交织成各种色织产品;⑤丝光纱:经过丝光处理的棉纱。有丝光漂白和丝光染色纱,供织造高档色织物;⑥烧毛纱:经烧毛机烧掉纱线表面的茸毛,制成具有光滑表面的纱线,供织造高档产品。 (6)按用途划分为:①机织(梭织)用纱:捻系数大于360.②针织用纱:捻系数小于330 (7)按成纱设备分:环锭纺纱、气流纺纱(OE)、赛络纺纱,紧密纺纱,转杯纺纱,涡流纺纱、静电纺纱等(8)按成纱形态分:绞纱、筒子纱。

织物分析

技术人员必备——织物分析 由于织物所采用的组织,色纱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特数,纱线的密度,纱线的捻向和捻度以及纱线的结构和后整理方法等各不相同。因此形成的织物在外观上也就不一样。 为了生产,创新或仿造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为此就要对织物进行周到和细致地分析,以便获得正确地分析结果,为设计,改造或仿造织物提供资料。 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确地分析结果,在分析前要计划分析的项目和他们的先后顺序。操作过程中要细致,并且要在满足分析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布样用料。 织物分析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取样 分析织物时,资料的准确程度与取样的位置,样品面积大小有关,因而对取样的方法应有一定的规定。由于织物品种极多,彼此间差别又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的选择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一)取样位置 织物下机后,在织物中因经纬纱张力的平衡作用,是幅宽和长度都略有变化。这种变化就造成织物边部和中部,以及织物两端的密度存在着差异。另外在染整过程中,织物的两端,边部和中部所产生的变化也各不相同,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一般规定:从整匹织物中取样时,样品到布边的距离不小于5cm,离两端的距离在棉织物上不小于1.5-3m;在毛织物上不小于3m;在丝织物上约3.5-5m。 此外,样品不应带有显著的疵点,并力求其处于原有的自然状态,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二)取样大小 取样面积大小,应随织物种类,组织结构而异。由于织物分析是消耗试验,应根据节约的精神,在保证分析资料正确的前提下,力求减小试样的大小。简单组织的织物试样可以取得小些,一般为15cm*15cm。组织循环较大的色织物可以取20cm*20cm。色循环大的织物(如床单)最少应取一个色纱循环所占的面积。对于大提花(如被面,地毯)因其经纬纱循环数很大,一般分析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组织结构即可。因此,一般取为20cm*20cm,或25cm*25cm。如样品尺寸小时,只要比5cm *5cm稍大即可分析。

纱支棉纱概念及分类

纱支 一、“纱支”,即指纱的粗细程度,支数越高纱线越细,均匀度越好,反之也就是支数越低纱线越粗。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0.9144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二、纱支的表示方法 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 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根并捻既为:42S/3。? 纱支标记为"S"。30S以上称为高支纱,(20S-30S)为中支纱,20S以下为低支纱。 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单位,纱支的数字与其粗细成反比,数字越大越细,而相应的对原料(棉花)的品质要求也更高。床上用品布的纱支,根据粗细一般分为21支、30支、40支、60支、80支。常见的床上用品都是40支。而最适宜的床上用品纱支,是夏天用细腻的40支斜纹布,冬天用厚实的21支平纹布。 7s、10s可以织纱卡,俗称牛仔布,16s可以织粗平布灯芯绒,50S可以织府绸布,32S也可以。

以上是机织拈度,如果是针织拈度,也可以织袜子、毛巾、高支的可以织针织内衣等。21S一般织灯灯芯绒、平布,32S、34S、40S针织拈度用于针织内衣,机织拈度可以织府绸。 三、密度: 指织品的经纬密度总和,也可以分开表示,如: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也可以用110*90来表示。如:"XX"CC产品的密度为144根纱/1平方英寸。 经纬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如通常见到的“40×40/128×6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0支,经纬密度为128×68,这也是床上用品选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同样支数的床品密度越高越好,高支才能高密。羊毛衫之所以能够保暖就是因为每平方英寸排有250根纱,精细密度带来了高保暖性。 斜纹108X56/16X12是坯布的密度,也就是坯布在用密度镜数的时候每一英寸经为108条,纬58条。经纬度要用工具数出来的(密度镜、密度尺),16X12是经纱和纬纱的纱的型号,一般都是先经纱后纬纱(16S是经纱,12S纬纱)。 全棉平布60x60/20x20同上。 棉纱分类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 棉线。具体分类如下: 1、按粗细度习惯分: 名称用途

纱支棉纱概念及分类

纱支棉纱概念及分类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纱支 一、“纱支”,即指纱的粗细程度,支数越高纱线越细,均匀度越好,反之也就是支数越低纱线越粗。中国目前通用的还是“英制式”即:一磅(454克)重的棉纱(或其它成分纱),长度为840码(码/米)时,纱的细度为一支。如果一磅纱,其长度是10×840码,其细度是10支,依此类推。 二、纱支的表示方法 英制式的表示符号是英文字母“S”单根纱的表示方法是:32支单纱-------表示为:32S 股线的表示方法是:32支股线(两亘并捻)既为:32S/2,42支3 根并捻既为: 42S/3。 纱支标记为" S "。30S以上称为高支纱,(20S-30S)为中支纱,20S以下为低支纱。 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单位,纱支的数字与其粗细成反比,数字越大越细,而相应的对原料(棉花)的品质要求也更高。床上用品布的纱支,根据粗细一般分为21支、30支、40支、60支、80支。常见的床上用品都是40支。而最适宜的床上用品纱支,是夏天用细腻的40支斜纹布,冬天用厚实的21支平纹布。 7s、10s可以织纱卡,俗称牛仔布,16s可以织粗平布灯芯绒,50S可以织府绸布,32S也可以。

以上是机织拈度,如果是针织拈度,也可以织袜子、毛巾、高支的可以织等。21S一般织灯灯芯绒、平布,32S、34S、40S针织拈度用于,机织拈度可以织府绸。 三、密度: 指织品的经纬密度总和,也可以分开表示,如: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也可以用110*90来表示。如:"XX"CC产品的密度为144根纱/1平方英寸。 经纬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如通常见到的“40×40/128×6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0支,经纬密度为128×68,这也是床上用品选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同样支数的床品密度越高越好,高支才能高密。羊毛衫之所以能够保暖就是因为每平方英寸排有250根纱,精细密度带来了高保暖性。 斜纹108X56 /16X12 是坯布的密度,也就是坯布在用密度镜数的时候每一英寸经为108条,纬58条。经纬度要用工具数出来的(密度镜、密度尺),16X12 是经纱和纬纱的纱的型号,一般都是先经纱后纬纱(16S 是经纱,12S 纬纱)。 全棉平布60x60/20x20同上。 棉纱分类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具体分类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