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人工繁殖方法与步骤

合集下载

饲养黑鱼的方法有什么

饲养黑鱼的方法有什么

饲养黑鱼的方法有什么黑鱼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

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所含蛋白质都高。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黑鱼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黑鱼的方法黑鱼人工繁殖(一)亲鱼选择亲鱼的质量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因素。

黑鱼选择的年龄在2龄以上,体重为500克-1500克的个体较适合。

应当选择已达到性成熟的,身体无病无伤,个体大而生长性能好的亲鱼。

(二)雌雄亲鱼鉴别黑鱼雌雄个体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差异,在外形上有时难于鉴别。

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松软,生殖孔微红稍突出,腹部为灰白色;雄鱼腹部较小,不如雌鱼松软,生殖孔略凹。

(三)人工催产亲鱼按1:1比例配对,将亲鱼直接放到产卵池中等待自然产卵,也可以进行人工催产。

产卵池面积以0.1-3亩为适宜,最好池底深浅两部分深1米,浅0.3米,池内栽草或投草,透明度较大瘦水为好。

也可在亲鱼培育池中产卵。

人工催产要选择性腺到Ⅳ期末发育程度,水温在25-28℃,大体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中旬。

人工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

脑垂体4-6个/公斤,绒毛膜性腺激素1600-2400国际单位,♂减半。

成熟差的可注射两次,时间间隔24小时。

注射部位为体腔注射。

在23-30℃经18-25个小时,亲鱼可自动产卵受精。

(四)人工孵化亲鱼在产卵池产卵受精后,即可用鱼盘小捞网将其捞出,集中放入孵化池或其它容器中孵化。

一般面盆放500粒,塑料大盆5000-8000粒,小网箱1-2万粒/平方米。

一般2-3天后即可孵化出鱼苗,形似小蝌蚪,身体灰白色,以本身卵黄为营养。

4-5天后卵黄吸收完毕,要立即投喂活水蚤。

水蚤的投放量依鱼苗吃食量为准,以少量多次为宜。

喂养5-6天鱼体变黄,全长1.5厘米左右。

即可移到小池塘中培育。

孵化应注意的问题:1、随时拣出死卵,控制水霉感染。

10小时后发现呈白色卵即未受精卵,拣出。

2、孵化器放卵前用0.1ppm孔雀石绿池水消毒。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乌鳢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一、筹备工作1.选址:选择水环境优良的池塘或湖泊作为乌鳢人工繁殖的场所。

2.设施建设:根据繁殖数量和所需设备,建设符合现代化标准的鱼类繁育场。

3.材料准备:准备好乌鳢繁殖所需的评估设备和培育用的饲料。

二、乌鳢选种1.选鱼:选取外形良好、活力强的健康乌鳢作为繁殖种鱼。

2.筛选:通过外观特征、体型大小等,将成熟年龄的种鱼筛选出来。

三、乌鳢繁殖操作1.发情诱导: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如水温、水质等,促使种鱼开始产生发情行为。

2.母鱼产卵:将母鱼放入孵化箱或孵化网中,提供干净的流动水环境,促使母鱼产卵。

3.采集卵子:根据产卵箱或网中的情况,及时采集卵子,并放入孵化箱中。

4.雄鱼配种:用一只或多只雄鱼与采集到的卵子进行配种,提高繁殖效果。

5.孵化鱼腹:将孵化箱放置于水中,保持适宜的温度,等待鱼腹的出现。

四、鱼苗培养1.隔离鱼苗:将鱼苗放入适宜的培养箱中,确保鱼苗的生存和生长。

2.饲料喂养:根据鱼苗的发育阶段,提供合适的饲料,如粉状小颗粒、微粒饲料等。

3.定期观察:定期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饲料和水质的管理。

4.环境调控:根据鱼苗的需求,调控水质、温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五、鱼种饲养1.水质管理:保持鱼塘的水质清洁,控制水温、氧气含量等指标。

2.健康管理: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鱼类常见疾病。

3.饲料投喂:按照乌鳢的生长阶段,提供高品质、适量的饲料。

4.配种操作:根据需要,控制鱼的繁殖数量和繁殖质量,进行配种操作。

六、疾病防治1.疫苗接种:定期给乌鳢接种疫苗,增强其抗病能力。

2.疾病监测:定期检查鱼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3.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以上是乌鳢人工繁殖技术的一般操作规程,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乌鳢的繁殖效果,增加其种群数量,并保护乌鳢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培育技术新疆乌鳢养殖刚刚起步还未成规模,苗种主要来自内地。

为了满足新疆乌鳢养殖业苗种的需求,我们于1999年5、6月间做了乌鳢鱼苗早繁苗种培育试验。

试验在新疆五家渠猛进水库上渔场的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塑料温棚的水泥池里进行。

催产亲鱼12组,分4批。

第一批4月30日催产。

孵出水花2.5万尾,6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的鱼种1.4万尾,成活率56%,这是最好的一批。

最差的是第三批,于6月4日催产,孵出水花鱼苗4万尾,7月10日育成6~8厘米长鱼种0.5万尾,成活率12.5%。

平均成活率28.5%。

现将本次试验的进行情况总结如下:1亲鱼培育1.1亲鱼来源:选择我站试验基地池塘自育个体1kg以上达性成熟的亲鱼。

1.2亲鱼培育:催产前1个月左右(即3月底)将亲鱼放在15m2的水泥池里进行强化培育。

放鱼前用漂白粉彻底消毒。

然后加1m深的水。

每平方米水面放鱼2尾(1~2kg/尾)。

亲鱼进池前用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min左右。

先让鱼适应小水体的环境。

第三天投喂新鲜的鱼肉块,大小以鱼能一口吞吃为度。

分上、下午各喂1次。

池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临产前一星期提高到26~28℃。

每2~3天换水1次,同时清除池底沉淀的废弃物。

水源是经过曝气预热的深井水。

池内放置占水面积1/4的水葫芦遮阴。

2人工催产2.1亲鱼选择:雌亲鱼要选择腹部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感觉柔软且有弹性,肛门微突且呈红色。

雄亲鱼则选择腹部稍大、肛门微红、体两侧有明显的暗红色条纹。

临产时雌、雄鱼很易区别。

一般雄鱼个体比雌鱼大。

雌、雄以1∶1配对。

但雌雄鱼个体之间配对时不要悬殊太大,以利发情产卵受精。

2.2催产剂种类和单位剂量:催产剂采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高效催产合剂(RES)和地欧酮(DOM)三种。

其匹配形式及单位剂量如(1)LRH-A2.2ug+RES.5mg/kg鱼;(2)LRH-A2.2ug+DOM.2mg/kg鱼。

财鱼怎么养财鱼的人工繁殖

财鱼怎么养财鱼的人工繁殖

财鱼怎么养财鱼的人工繁殖乌鱼,又称黑鱼、生鱼、财鱼、蛇头鱼、孝鱼等,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鳢科,鳢属。

其营养十分丰富,含大量蛋白质,该如何正确饲养财鱼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财鱼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财鱼的饲养方法(一)养殖前准备工作。

(1)养殖设施:土池塘、水泥池等。

水深要1-2米。

提水设备齐全。

(2)水源:河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

(3)面积:为了方便生产管理和销售,鱼池的面积宜小些,最好1亩左右,最大不要超过2亩。

(4)最好有进排水口。

在池周边须设40-60厘米的网拦等防逃设施。

(5)在池的四周水面种上水草,一般不超过20%左右为宜,作为隐避物,便于遮挡阳光、避暑、捕食,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调节水温。

(6)在投放鱼种前必须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

(二)养殖技术1、鱼种放养:(1)鱼种规格,选用10厘米以上(最好14-20厘米,60克-100克)当年鱼种,鱼种要规格一致,无伤无病。

(2)鱼种来源最好选择当地生产的鱼种。

(3)放养时间,当年最好在9月至10月上旬为好,可摄食恢复体质,提高越冬成活率。

年后放养在3-4月。

(4)消毒:下塘前必须严格消毒,一般采用5%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或10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分钟。

(5)放养密度:深在1.2-1.5米,50-60克左右鱼种每亩投放8000-9000尾,80-100克鱼种每亩投放5000-6000尾,若平均水深降低则放养量相应降低。

2、饲养管理:投饵要坚持“四定”。

在投喂前以击拍声为“信号”形成“感官”反应,把黑鱼集合到食场周围,容易形成抱食局面,提高摄食量,减少饵料浪费。

饵料种类以鲜动物为主,主要是海淡水小杂鱼、虾为主。

淡水中有餐条、麦穗、沙里爬、幼鱼白、小鲫、小马非、鱼旁鱼皮、青稍、小青虾等,海水的有沙丁、青(黄)鱼古等各种小杂鱼。

吃食旺食,鱼饵量大约为鱼重的8%左右,高者可达10%以上。

吃食淡季为3-4%。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的繁殖技术和繁殖环境控制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的繁殖技术和繁殖环境控制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鱼类的繁殖技术和繁殖环境控制方法水产养殖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在满足人类食物需求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鱼类的繁殖是一个关键环节,繁殖技术和繁殖环境的控制对养殖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中养殖鱼类的繁殖技术和繁殖环境控制方法。

一、繁殖技术1. 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繁殖鱼类的方法。

首先,需要选取适龄、健康的鱼作为亲本。

然后,在适当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将亲鱼捕获并用无菌方法处理。

接下来,使用细长的软管将雄鱼的精液收集到容器中,然后将精液注入雌鱼体内,完成授精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繁殖效率,控制繁殖过程,获得优良品种。

2. 自然繁殖技术自然繁殖技术是指利用自然界的繁殖力量完成鱼类繁殖的方法。

在养殖池塘或水域中,提供适宜的水质和饵料条件,让鱼群自由繁殖。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人工干预,但繁殖效果较难控制。

3. 人工孵化技术人工孵化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孵化环境来促进鱼卵孵化的方法。

首先,将收集到的鱼卵放入孵化箱中,利用恒温器、搅拌机等设备控制水温和水流。

在孵化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鱼种的要求,调整水温、搅拌频率和饵料供应量等因素,以促进卵胚迅速发育和孵化出苗。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育种繁殖中,能够有效提高繁殖效果。

二、繁殖环境控制方法1.水质管理水质是影响鱼类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需要保持水体清洁,定期清除废弃物和余饵,控制养殖密度。

其次,要监测水质指标,例如溶解氧、pH 值、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等,使用必要的处理设备进行调节。

此外,还要控制水体温度和水流速度,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鱼类繁殖。

2.光照控制光照是鱼类繁殖中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鱼类对光照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鱼种的特点,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

通常情况下,鱼类需要一定的光照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繁殖行为。

通过提供合适的光照条件,可以促进鱼类繁殖,提高繁殖效果。

鱼的人工繁殖

鱼的人工繁殖

孵化条件
水温:25-30摄氏度 溶氧量:5-8毫克/升 水质:清洁、无污染 光照:适度,避免强光直射 孵化密度:每升水1000-2000尾鱼苗
幼鱼培育
饲料选择:选择 合适的饲料,保
证营养均衡
疾病预防:定期 检查,预防疾病
发生
水质管理:保持 水质清洁,适宜
的水温
密度控制:控制 幼鱼密度,避免
拥挤
生长监测:定期 测量生长情况,
鱼的人工繁殖
演讲人
01 繁殖环境 02 繁殖技巧
03 繁殖管理
目录
1 繁殖环境
水质要求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STEP5
水温:适宜鱼 类生长的温度, 一般在18-28摄 氏度之间
溶氧量:保证 水中有足够的 溶解氧,一般 要求在5-8毫克 /升
酸碱度:根据 不同鱼类的适 应性,选择合 适的酸碱度, 一般在6
02
光照时间: 适当的光照 时间有助于 鱼的性腺发 育和产卵
03
光照周期: 稳定的光照 周期有助于 鱼的生理节 律和繁殖行 为
04
光照质量: 优质的光照 质量有利于 鱼的健康和 繁殖成功率
2 繁殖技巧
亲鱼选择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亲鱼年龄: 选择2-3岁 的成熟亲鱼
亲鱼体型: 选择体型健 壮、无病害 的亲鱼
硬度:根据不同 鱼类的适应性, 选择合适的硬度, 一般在50-200 毫克/升
水质清洁:保 持水质清洁, 避免污染和病 原体入侵
水温控制
适宜水温:
18-28摄氏度 1
水温监测:定 4
期检测水温, 确保适宜

黑鱼苗的培育方法

黑鱼苗的培育方法

黑鱼苗的培育方法在中国,黑鱼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下面是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黑鱼苗的培育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黑鱼苗的培育方法1.拉网分养经过3周左右的培育,鱼苗长达2.5~3厘米,个体之间的差异相对增大,因此食弱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投饲量不足的情况下食弱现象更为严重。

通过拉网,过筛分养,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力求规格大小一致,可避免以强食弱。

拉网分养应选择晴朗的天气,拉网时鱼苗不能饱食,所以拉网前需停食1天。

若池中鱼正在浮头也不能拉网,否则会引起大批死亡。

拉网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8~9时之后进行,拉网操作时要谨慎细致,防止苗种受伤。

网最好选择软质材料(维尼龙线、尼龙线)织成,搬动鱼苗时一定要带水操作。

再经过3周左右的培育,鱼苗长到6厘米以上,成小规格鱼种,可以出塘继续培育大规格鱼种。

这时正处在6月底、7月初,气温、水温比较高,同样要选择晴天,上午7~10时捕捞。

10时之后水温不断上升,不宜捕捞。

捕捞时操作要小心,动作要快,减少对鱼种的损伤,同样要按规格大小分别放养。

2.水质管理随着培育池的施肥、投饲和鱼苗的成长,水质很容易过肥,甚至恶化,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因此需要适时注入新水,调节水质。

一般1周左右的时间注水1次。

投苗时水位只有40~50厘米,早期以加水提高水位,淡化水质,每次加5~10厘米,以后每次可以加10~15厘米,直到应有的水深。

保持一定的水体积,可增加鱼苗的活动空间,降低水中有害物的浓度,改善水体中的化学状况,促进鱼苗的生长。

加水时要注意及时调节池水的肥瘦度,尤其要防止池水过肥。

以后采取边进边排的换水方式调节,严格控制好水质,使鱼苗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健康成长,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3.巡塘每天要有专人定时巡塘。

这项工作是日常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特别是早晨和晚上巡塘更为重要。

早晨要注意鱼苗是否浮头,若有浮头要注意水质是否太肥,并根据浮头情况采取注入新水等相应措施加以控制,防止出现死鱼事故。

繁殖乌鱼过程,这些知识点必须懂,新人不妨看一看

繁殖乌鱼过程,这些知识点必须懂,新人不妨看一看

繁殖乌鱼过程,这些知识点必须懂,新人不妨看一看乌鱼肉质嫩细,口感细腻,更是人们餐桌上喜爱的菜肴之一。

乌鱼对外界环境要求不严格,生活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浴氧不足的水域中仍能生存,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乌鱼的两种繁殖方式。

(一)自然繁殖在天然环境中,当繁殖季节来临,成熟的乌鱼习惯于在江河边水草丛生的浅水处,筑巢自然产卵、受精、解化。

在此时,将天然水域中捕获的性成熟乌鱼,集中在类似于天然繁殖环境条件的场所,让其自然繁殖。

供繁殖用的池塘面积以0.1~0.3亩为宜。

池深分为深、浅两部分:近池边和中心部分可为深处,其余均系浅处。

深处水深1m,浅处为0.3m。

池内应种植水草、水浮莲等,以便乌鱼筑巢之用,也可在池内浅水处放置几个人工鱼巢供用。

池堤须用竹、砖等材料或用塑料网片围成30~40cm的防逃设施,以防乌鱼跳起逃逸。

由于乌鱼在繁殖期间易出现雄负争雌现象,因此雌、雄配比以1:1为好,密度以每平方米放一组为宜。

在池内投放适量的饲料鱼。

乌鱼习惯于在环境安静、水草茂盛的浅水处产卵。

因此繁殖池忌设置于环境嘈杂场所,以免亲鱼繁殖时受惊。

如亲鱼产卵受精时环境受干扰,亲鱼会立即停止牛殖。

乌鱼在自然条件下,亲鱼的成熟度一般仅为40%~50%,且鱼苗成活率偏低,规格亦易造成不一。

因此,凡须大规模生产苗种时,通常采取将亲鱼放在专池中培育,用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规格基本一致、质优量多的乌苗,以供养殖生产之需。

(二)人工繁殖1.亲鱼的选择和培育当冬季降临,收集野生的或人工饲养的乌鱼,从中挑选个体健壮、无伤无病、已达性成熟年龄、体重达0.5kg以上的个体作为亲鱼。

雌鱼以选择个体较大的为好,因为个体愈大,怀卵量愈多。

亲鱼培育池面积以0.3~0.5亩为宜,水深0.7~1m,池内种有水草、水浮莲等水生植物。

每亩面积可放养l00尾体重为0.5~0.7kg的亲鱼。

培育期间投喂小杂鱼、小虾等饵料,也可投喂蛋白质较高的精饲料,并保持池水良好的水质,适时注入新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鱼人工繁殖方法与步骤
1.亲鱼选择
每年的5月中旬是黑鱼的繁殖季节,应选择成熟、健壮的雌雄性黑鱼以1∶1的比例做为亲鱼。

雌雄分辨的方法是,雌性黑鱼腹部膨大且松软,呈黑白色,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呈粉红色;雄性黑鱼体色呈紫红色,背鳍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的透明白色小圆斑,腹部发暗,生殖孔稍有扩大,微凹,呈三角形,淡粉红色。

催产前将雌雄鱼分别放入网箱中静养一天,不要投喂饲料,这样更有利于产卵。

2.亲鱼催产
雌鱼分两次注射,第一针为全剂量的1/3,相隔18~26小时,剩余剂量一次注入,雄鱼剂量为雌鱼一半,在雌鱼第二针时注入。

鱼体大多采用胸腔注射,与鱼体呈45°注射,进针的深度约为1厘米,常用的激素种类有鲤、鲫脑垂体,剂量为雌鱼4~8个/千克,雄性减半;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鱼为16000~24000国际单位/千克,雄鱼减半。

3.鱼卵孵化
(1)人工模拟自然环境孵化:注射催产剂后,雌雄按1∶1比例放入池中,让其自然产卵、受精、孵化。

鱼苗孵出后,利用黑鱼的护仔习性让其自由照管。

此方法省工、省时,缺点是鱼苗成活率低,生长发育不一致。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