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寒假作业一.docx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一.docx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一.docx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一

1.如图所示,验电器箔片闭合。小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上产生的是正电荷

B.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程中,玻璃棒上产生的是负电荷

C.此过程中,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了箔片上

D.此过程中,产生的瞬间电流方向是从玻璃棒流向箔片

2.图甲闭合开关灯泡发光,图乙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的瞬间

电情况见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

(验电器带

A.金属棒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是由C.开关中电流的方向是由 A 向 B

B 向 A B.金属棒中电流方向是由

D.开关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是由

A 向

A 向 B

B

3.汽车的手动刹车器(简称“手刹”)在拉起时处于刹车制动状态,放下时处于解除刹车状态。

有一款汽车设计了一个提醒司机的电路:汽车发动机启动会导致开关 S1 自动闭合,同时手刹拉起,表示开关 S2 也闭合,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才会亮;汽车发动机不启动会导致开关 S1 自动断开,指示灯熄灭;或者放下手刹,表示开关 S2 断开,指示灯也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上

述设计要求的是()

4..初三下午训练英语听力时,小明发现各班教室内的广播总是同时响,同时停。则这些广播

的连接方式是()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不可能是并联

5.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节新的干电池的电压是3V B.考场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10A 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D.常见手机电池的电压为 3.7V

6.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金属丝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变大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导体就没有电阻

C.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任何情况下导体的电阻都不可能为

零D.粗导线的电阻一定比细导线的电阻小

7.关于电压,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

B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C.导体中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它的两端电压成正

比D.电路两端有电压,则电路中有电流

8、两个分别标有甲“16Ω, 1.5A”乙标有“ 22Ω, 0.5A”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阻串联,允许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35V

B.两个电阻并联,允许加在串联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35V

C.两个电阻并联,允许通过干路中的最大电流是2A

D.两个电阻串联,允许通过干路中的最大电流是0.5A

9.小兰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 的示数为 1.2V,电压表V2 的示数为 0.7V,则该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为()A. 1.2V B.0.7V C. 0.5V D. 1.9V 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各处的电表分别是()

A.③④是电压表,①②是电流表B.②③是电压表,①④是电流表

C.①④是电压表,②③是电流表D.①是电压表,②③④是电流表

11.如图开关闭合后发生的现象是()

A.灯不亮,电流表烧坏B.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C.灯不亮,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D.灯亮,电流表、电压表都有示数

12.如图甲,两灯正常发光,电流表A1 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 的示数如图乙。则()A.两灯是串联连接的B.流过 L1 的电流是 0.6A

C.流过 L2 的电流是 2.08A D.电流表A2 的示数是 0.52A

13.在电学的学习中,比较多实验都用到滑动变阻器,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

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有关对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值端,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保护

用电器

B.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可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

C.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持接入的定值电阻

两端的电压不变

D.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

14..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小灯泡L1 和 L2 的阻值分别为20Ω和 30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当S1、S2 都闭合时,通过灯泡L2 的电流为I1.当 S1 闭合, S2 断开时过灯泡 L2 的电流为I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1 闭合, S 2 断开时,灯L1 与灯 L2 的电流之比为3: 2

B. S1 闭合、 S2 断开时,灯L 1 与灯 L2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 2

C.电流 I 1 与 I 2 的比为 5: 3 D. S 2闭合与断开时,灯L2 两端的电压之比3: 5

15.如图 1 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 b 端滑到 a 端,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的变化关系如图 2 所示,则电源电压是,定值电阻R 的阻值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

1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从6V 变化到值电阻 R0 值,电源电压为。

S 闭合后,移动滑片P,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2V,同时观察到电流表的示数从0.5A 变化到 1A.定

17.如图甲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

R1、 R2 的 I 一 U 关系图象如图乙,则①电源电压为 V② R1 的阻值是Ω③图线是电阻 R1 的 I﹣ U

关系图象④滑动变阻器 R2 的最大阻值为Ω

18.甲图是小林设计的调光电路图,她将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 通过滑片 P 连入电路,电源电压为 8V.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 A 端向右滑动过程中,利用电表得到小灯泡的I﹣﹣ 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阻丝 AB 的阻值为Ω,电阻丝 AB 连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Ω。

19.一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为 10Ω,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2.5V.现将其接在电压为 4.5V的电源上仍能正常发光,则应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20.某同学用如图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其中R 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电阻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用电阻R2,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结果发现I1> l2,但 I1≠ I2,他认为电流和电阻不成反比,他

的结论是(填“正确” 或“错误”),其原因是,如果他正确操作,结论是。

2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V,电阻R1 为 30Ω,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阻值为80Ω,如果电压表采用0~ 15V 的量程,电流表采用0~ 0.6A 量程,为了保障电路安全,则滑动变阻

器 R2 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是。

22.如图所示, R1=15Ω,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断开 Sl,电流表示数是0.4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前后之比4:7 ,则电源电压是V, R2 的阻值是Ω。

23.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恒为3V 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 15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

为“ 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 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 2)改正好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端(选填“最左” 或“最右”)。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

是。

(3)正确连接电路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将5 Ω的电阻换成其他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观察到电

压表的示数为V 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 4)实验可得到结论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 5)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W ,此时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的阻值为Ω。

( 6)为了得到普遍规律,该同学又用50Ω的电阻进行了第 5 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

去,为完成第 5 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中正确的

有哪些() A.增大电压表的量程B.增大电源电压

C.增大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D.增大定值电阻两端被控制的电压

2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阻 R1= 5Ω,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1A,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1.5A,求:(1) Rl 两端的电压 Ul;(2)通过 R2 的电流 I2;( 3) R2 的阻值。

25.如图所示, R1= 10Ω,R2=20Ω,R3= 30Ω,电源电压恒定不变,若开关S1 闭合, S2 断开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3A,求:(1)电源电压多大?(2)当 S1 和 S2 都断开时, R1 两端的电

压是多少?电流表的读数多大?(3)当 S1、S2 都闭合时,电流表的读数是多大?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一

1.D

2.D

3.A

4.B

5.D

6.A

7.A

8.D

9.D10.D11.B 12.B13.B14.C15.9V 6Ω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