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诗歌鉴赏——诗论评价题解答方法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大全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大全古诗文鉴赏题一直是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做古诗文鉴赏题时,应尽量涉及三方面的内容:诗歌相关内容、表达技巧、诗歌主旨。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大全,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大全一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评价题型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评价题型提问方式: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
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答题注意: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答题示例: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
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
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
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
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案参考: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最全题型解析(满分答题模板)

领红包:支付宝首页搜索“7446771”即可领取支付宝红包哟领下面余额宝红包才是大红包,一般都是5-10元支付的时候把支付方式转为余额宝就行呢没钱往里冲点每天都可以领取哟!广告:本教程由购物省钱的淘优券()整理提供古诗鉴赏的七种类型古诗词鉴赏题,虽有一定的开放性,但还是要根据试题的要求,问什么,相应答什么;要什么,相应给什么。
讲究答题一定的规范性,才不易丢分。
为使考生在备考中训练有素,高考临场发挥得好,下面根据近几年高考鉴赏题问答类型。
归纳成几种模式,作操作性指导:“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 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句意型题设问方式:①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思想观点。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高考语文这门科目会涉及到各种题型,其中诗词歌赋题就是考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种题。
这类题型解答,不仅需要解释诗词,诗句所包含的感情考生要需要表达出来。
那这类题型的解答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一、读标题,抓关键信息诗词歌赋这类题标题是很重要的,毕竟标题当中一般都包含关键信息,对于解题很有帮助。
有的是包含了时间、地点,有的也蕴含某种情感。
例如《秋思》这首诗当中,就表达一种惆怅的思想感情。
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就包含了时间,以及内容送别。
如果考生答题的时候,抓到了这些关键信息,答题的方向也会更加的准确。
因此,考生答题一定要仔细的分析标题,不要错过得分点。
二、仔细的品一品注释诗词当中一般是少不了注释的,而注释的作用就是让考生更好的理解整首诗。
具体来说,注释一方面是为了解释难点,另一方面就是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
考生答题的时候就不能放过这些答题的细节,要去细细的品读注释。
说不定结合注释分析诗词,考生会更清楚诗词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分析作者的经历和写作风格作者写的每首诗都是有感而作的,其中会有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自身的经历。
因而,考生在评析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风格来分析整首诗。
例如,杜甫自身经历过贬官,他做的诗也会有仕途不畅,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再结合他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的,考生答题的时候就有明确的方向了。
而其他的诗人,例如李清照是属于婉约派的,因而她的风格就是曲折委婉的。
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只要分清每个诗人的写作风格,了解他们的经历,答题就简单了。
四、全面分析,仔细分析整首诗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的时候,不仅对于关键句要去分析,对于每一句的意思和情感也要去分析,也就是全面分析,仔细分析整首诗。
一般首尾句都是起到抒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的,中间的诗句大部分是描写内容。
考生站在整体上分析每一句,就能理解全诗的意思了。
以上,就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的解答技巧。
2020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高考语文诗歌题参考模板一、(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二、(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高考语文答题前如何准备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2020年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高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2020年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高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2020年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

高考诗歌鉴赏的15种题型及答法1、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象型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找到诗中描绘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第二步,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
第三步,结合文章的主旨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意境型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用一两个专业术语(双音节词)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遥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第三步,根据意境氛围地特点来分析作者地思想感情。
3、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炼字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
第三步,结合诗歌地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第四步,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该字营造了怎样地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4、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诗眼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指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结合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步,指出该字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5、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语言风格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用一两个鉴赏术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第二步,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表达技巧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或技巧所表现地内容。
第三步,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或技巧的原因。
第四步,这种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怎样的旨趣。
7、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理解诗句含义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
第二步,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8、诗歌鉴赏题型及答法:评价观点态度型答题模式是:第一步,明确表明你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①,歘见②麒麟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注】①骅骝:赤色的好马。 ②歘见:忽见。
(2)清代学者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对这首诗的 评价是“结联,见公本色”。请作具体分析。(6分)
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
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远。(2分)
《点绛唇 试灯夜初晴 》
问题:
内涵:言辞高妙优美
谭献在《谭献词 关键词:“ 咳唾珠玉”
辨》中评“情如
水。小楼熏被, 角度:语言技巧
春梦笙歌里”三 对应诗句:柔情似水,独自回到小楼里,薰香拥被独自睡去,
句“足当‘咳唾 进入温馨的春梦,梦里恍惚听到笙歌乐音
问题:
清代学者浦 起龙在《读 杜心解》中 对这首诗的 评价是“结 联,见公本 色”。请作 具体分析。 (6分)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
内涵:体现杜甫原有的品质 关键词:“公本色” 角度:情感
对应诗句: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 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
参考答案: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之诗论题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之诗论题的出题角度 与特点; (2)学会解答诗歌鉴赏之诗论题,掌握 常规答题思路。
小组交流
1、读懂诗论语 2、分析答题角度 3、取长补短,完善答案
活动一:典题回眸
问题:
三、四两句 诗,明人陆 时雍《诗镜 总论》云: “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 。”请作具 体分析。(4 分)
尾联作者由画中的两匹马,联想到当时国家时局危急 ,难以找到与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一起同 生共死。(2分)表现作者渴望人才被选拔,能够为国 效力,匡济时危的思想。(2分)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 、感时伤怀的爱国主义本色相符。(2分)
(2018 南通中学开学学情调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题。
《送魏二》
内涵:替他考虑,表达得感情更加深远 关键词:“代为” “情”
角度:手法 + 情感
对应诗句: 想象着你独自远在潇湘明月下,满怀愁绪梦里静 听猿啼悠长。 参考答案: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 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位主客双 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分)
《醉眠》
问题:
珠玉’四字”,
请结合词作赏析。参考答案:
(6分)
“情如水”使用比喻的修辞,以有形之水喻无形之情,化抽象
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情之纯洁珍贵和绵绵不绝;(2分)“
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虚实结合,熏被而眠是实,春梦笙歌
是虚,那悠扬的歌声乐声,好似绵绵不绝地萦绕荡漾在梦的涟
漪中,形成惝恍迷离的朦胧意境,显得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有人评价此诗“平中见奇”,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6分) ①诗歌语言平实,场景普通。诗人用平淡的语言写了在天气晴好的 日子里,与友人结伴出游,开颜畅饮的场景。(2分) ②思想超脱,见识高迈。诗人能勘破生死,安然享受当下,有超出 常人的不平凡的了悟。(4分)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 西塍废圃 (宋)周密
• 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 首诗用词浅近清新,意境妙合自然,虽为“废 圃”,却“废”而不冷。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
• 蟋蟀、蝉儿虽鸣叫于秋日,叫声却婉转悠扬,充满生机; 玉簪花儿虽已零落,却仍能散发阵阵香气,清新怡人;野 塘中虽只有秋荷,但“留与游鱼盖夕阳”又让其充满了温 情,夕阳的一抹红色,也给整幅画面笼罩了一层暖色,可 见,虽是“废圃”,但“废而不冷”。
内涵: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
《宋诗钞》中说 感
唐庚的诗“芒焰 关键词:“平淡” “情感”
在简淡之中”, 角度:内容 + 情感
即平淡的背后往 往蕴藏着激烈情
参考答案:
感,试结合本诗 “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
作简要分析。(4 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2
分)
分)全诗却以“静山”“馀花”“好
不解招游子”有 角度:内容+情感 “无理之趣”, 请对此作简要分 对应诗句:春天归去时却想不到招呼游 析。(3分) 子一块儿走
参考答案:
“春归”本是自然现象(1分),词人 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1 分),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思归 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1分)
归纳总结
答 题 思 路
抓评价内涵 变常规题型 明评价角度 析相关诗句
惜余春 贺铸 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 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倚。鸳鸯俱是白头 时,江南渭北三千里。
【注】西曛:斜阳。
⑵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 此作简要分析。(3分)
•
《惜余春》
问题:
内涵:不合常理,却有趣味
后人评价“春归 关键词:“无理”“趣”
真可称得上是“咳唾珠玉”;(2分)这三句抚今思昔,把思念
之情表达得绵长而悠远。(2分)
•
归纳总结
◎提问方式:
某人(或某著作)评价本诗“……”,请结合诗 歌内容简要赏析 。
这首诗是如何体现某诗人“……”特点的?
诗论题特点: 1、不直接提出问题,需答题者分析问题角度; 2、灵活多样,是各种题型的变体
活动三:当堂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