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性植物

合集下载

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
医学的影响
一些寄生性种子植物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黄花蒿等植物上的寄生虫会引起一 些疾病,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02
种类与分布
桑寄生科
1 2
物种丰富度
桑寄生科包含多种物种,如桑寄生、槲寄生等 ,具有较广泛的分布范围。
地理分布
桑寄生科植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主要分 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3
生长环境
桑寄生科植物通常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地、荒 野和森林中,有时也出现在农作物和果树附近 。
槲寄生科
物种丰富度
01
槲寄生科包含多种植物,如槲寄生、北寄生等,是常见的寄生
性种子植物之一。
地理分布
02
槲寄生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森林和灌丛
中,也存在于南美洲和非洲的某些地区。
生长环境
03
槲寄生科植物通常生长在活立木上,有时也出现在倒木和枯木
上,是一种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1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分为两大阶段:寄 生阶段和繁殖阶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在寄生阶段,它们依赖于寄主植物提供的养分 和能量进行生长发育。
3
在繁殖阶段,它们产生花果和种子,完成有性 生殖过程。
繁殖方式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 繁殖方式主要依靠 种子传播。
种子散布后,它们 需要找到合适的寄 主植物才能萌发生 长。
种子通常被包裹在 果皮中,并通过动 物、风或水散布到 周围环境中。
06
研究意义和未来展望
研究意义
重要生物群落
寄生性种子植物是植物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土壤 、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农业和林业危害
寄生性种子植物会侵染农作物和林木,造成产量下降、品质恶化 ,严重威胁农业和林业生产。

09寄生性植物

09寄生性植物

寄生性植物
三、寄生性种
寄生性植物
三、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菟 丝 子
寄 生 方 式
寄生性植物
二、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 一 ) 寄 生 性 植 物 的 类 型 称茎寄生 1 、 根寄生 : 有些寄生植物叶片退化 根寄生: 成为鳞片状,虽含右少量的叶绿素, 成为鳞片状,虽含右少量的叶绿素,但不
寄 生 部 位
能自给自足,仍需寄主的养料补充。列当、 能自给自足,仍需寄主的养料补充。列当、 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部, 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部,在地上 部与寄主彼此分离,称为根寄生; 部与寄主彼此分离,称为根寄生;
桑 寄生和槲寄生均属桑寄生科、绿色灌木、具叶绿素、 寄生和槲寄生均属桑寄生科、绿色灌木、具叶绿素、 营半寄生生活。主要寄生多种林木和果树植物。果为浆果。 营半寄生生活。主要寄生多种林木和果树植物。果为浆果。 • 寄生方式:鸟类传播。鸟食果—未消化—吐出或排出— 寄生方式:鸟类传播。鸟食果—未消化—吐出或排出— 种子落树上——萌芽 产生胚根——形成吸盘 形成吸根— 种子落树上——萌芽、产生胚根——形成吸盘—形成吸根— 萌芽、 形成吸盘— —侵入寄主树皮——形成寄生关系。 侵入寄主树皮——形成寄生关系 形成寄生关系。 • •
桑寄生我国有30多种、以桑 寄生和樟寄生为主。 30多种 桑寄生我国有30多种、 槲寄生同桑寄生。 槲寄生同桑寄生。
寄生性植物
三、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列当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 列当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肉质、叶鳞片状、无叶绿素、 肉质、叶鳞片状、无叶绿素、全 寄生生活、果为蒴果。 寄生生活、果为蒴果。
• 寄生方式:种子落入土壤中靠风、 寄生方式:种子落入土壤中靠风、 流水、农事操作活动传播, 流水、农事操作活动传播,也可 混入种子内传播。 混入种子内传播。 • 种子在土壤内可保持10 种子在土壤内可保持10年之 10年之 种子萌芽— 久。种子萌芽—产生幼根向寄主 根部生长— 根部生长—形成吸盘与寄主维管 束相通—建立寄生关系。 束相通—建立寄生关系。

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
汇报人:
2023-12-06
目录
• 引言 • 寄生性种子植物分类与分布 • 寄生性种子植物生物学特性 • 寄生性种子植物对生态环境影响 • 寄生性种子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 • 研究展望与挑战
01
引言
寄生性种子植物定义
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类生长在其它植物上,从其它植物 体内吸取养分和水分来维持生长发育的植物。
常见的寄生性种子植物包括菟丝子、列当、独脚金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特点
寄生性种子植物通常没有根或叶片,或者其根和 01 叶片不发达,无法独立生长。
这类植物通常通过吸器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 02 植物中吸取养分和水分。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寄主植物生长状况 03 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研究目的和意义
科普宣传
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认 知度和防范意识。
06
研究展望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2 3
寄生性种子植物资源的深度发掘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寄生性种子植物的调查和分 类将更加深入,更多的寄生性种子植物种类将被 发现和利用。
寄生性种子植物与宿主互作研究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寄生性种子植物与宿主之间 的相互作用,揭示其寄生机制,为农业生产和生 态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寄生性种子植物应用领域的拓展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如生 物医药、农业生物防治等方面,其潜在价值将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面临问题与挑战分析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分类与鉴定
由于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分类和鉴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强 相关研究和合作。
寄生性种子植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05Leabharlann 保护药用价值及开发前景

寄生性植物

寄生性植物

第二节 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一、繁殖
寄生性种子植物虽都以种子繁殖。
寄生藻类:无性繁殖是以孢子囊产生的游动孢子来传播;有 性生殖产生接合子,接合子萌发产生孢囊体,从中放出游 动孢子,借风雨传播扩散。 二、传播 有主动和被动方式:
被动传播:依靠风力、鸟类介体传播、与寄主种子一起随调 运而传播;
主动传播:少数寄生植物的种子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开裂, 将种子弹射出去。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 多数是野生木本植物,少数寄生在农 作物或果树上(田间的草本植物、观 赏植物、药用植物到果林树木和行道 树)
第一节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按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或获取寄主营
养成分不同可分为:

全寄牛和半寄生
全寄生:

寄生植物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植物的
导管和筛管相连。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 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 例如列当和菟丝子,它们的叶片退化,叶绿素消 失,根系也退变成吸根,它们有粗壮或发达的茎

和花,能结出大量的种子,对寄主植物的损害十
分严重,常使寄主植物提前枯死。
半寄生=水寄生

檞寄生和桑寄生等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
自己能制造碳水化台物,但根系退化,以吸 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 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寄生物对寄主的寄 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
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化的只能寄生—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如亚麻
菟丝子只寄生在亚麻上,有些寄生植物的寄
主范围很广,如桑寄生,它的寄主范围包括 29个科54种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主要表现在对寄主营养和水分的掠夺。 半寄生的植物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的 要弱。 半寄生的植物其寄主多为木本植物,数量 少时症状不明显;而全寄生的植物其寄主 大多为草本,短时间内就可导致寄主的黄 化、衰退致死,严重时寄主成片枯死。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

菟丝子
日 本 菟 丝 子


典型的茎寄生。以吸器与寄主维管束相连接, 不仅吸收水分和养分,还能造成寄主输导组 织的机械性障碍。 田间蔓延快,连作田严重 菟丝子也是传播某些植物病害的媒介或中间 寄主,除本身有害外,还能传播类菌原体和 病毒等,引起多种植物的病害。


叶片退化为鳞片状,茎黄色或带红色;花小,白色或淡
化的只能寄生—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如亚麻
菟丝子只寄生在亚麻上,有些寄生植物的寄
主范围很广,如桑寄生,它的寄主范围包括 29个科54种植物。
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主要表现在对寄主营养和水分的掠夺。 半寄生的植物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的 要弱。 半寄生的植物其寄主多为木本植物,数量 少时症状不明显;而全寄生的植物其寄主 大多为草本,短时间内就可导致寄主的黄 化、衰退致死,严重时寄主成片枯死。

和花,能结出大量的种子,对寄主植物的损害十
分严重,常使寄主植物提前枯死。
半寄生=水寄生

檞寄生和桑寄生等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
自己能制造碳水化台物,但根系退化,以吸 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 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寄生物对寄主的寄 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
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按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


根寄生:列当、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植 物的根部,在地上部与寄主彼此分离, 称为根寄生; 茎(叶)寄生:无根藤、菟丝子、檞寄生 等寄生在寄主的茎秆枝条或叶片上,寄 生藻类也在寄主的叶面或枝干上寄生, 两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类寄生称茎 (叶)寄生。
寄主范围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也各不相同,比较专
常见的寄生藻类多属于绿藻门的丝藻目和绿球藻 目,例如红点藻属和头孢藻属。 1、红点藻(Rhodochytrium)的寄主是锦葵科 的玫瑰茄,侵害后引起叶瘤与矮化症状。 2、头孢藻(Cephaleuros)的寄主范围较广,茶、 柑桔、荔枝、龙眼、芒果、番石榴、咖啡和可 可等均可受害,引起藻班病。

寄生植物类——精选推荐

寄生植物类——精选推荐

寄生植物类简介寄生植物不含叶绿素或只含很少、不能自制养分的植物,约占世界上全部植物种的十分之一。

这类植物当中,一类是腐生植物,主要为细菌和真菌。

它们以死亡的或正在分解的生物或在附近生长植物的死亡部分做为养分来源。

水晶兰就是很少几种开花的腐生植物之一。

透明的水晶兰繁茂地生长在被分解的树叶上,真菌包围着它的根,并以消化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得来的养分供应它。

与这些腐生者相反的是许多寄生植物,它们只以活的有机体为食,从绿色的植物取得其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

而使寄主植物逐渐枯竭死亡。

它们是致命的依赖者,植物界的寄生虫。

寄生植物寄生特征种子植物绝大多数是自养的,少数由于缺少足够叶绿素或因为某些器官的退化而成为寄生性的。

寄生性种子植物大多寄生在山野植物和树木上,其中有些是药用植物。

少数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于农作物上,如大豆菟丝子、瓜类列当等,在农业生产上造成较大的危害。

根据对寄主的依赖程度不同,寄生性种子植物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半寄生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根多退化,导管直接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内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例如,寄生在林木上的桑寄生(Loranthusparasitica)和槲寄生(Viscumsp.)。

全寄生种子植物另一类是全寄生种子植物:没有叶片或叶片退化成鳞片状,因而没有足够的叶索,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相连,从寄主植物内吸收全部或大部养分和水分。

例如,菟丝子(Cusutaspp.)和列当(Orobanchespp.)等。

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寄生性种子植物还可分为茎寄生和根寄生。

寄生在植物地上部分的为茎寄生,如菟丝子、桑寄生等;寄生在植物地下部分的为根寄生,如列当等。

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其生长。

草本植物受害后,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黄化,严重时全株枯死。

木本植物受害后,通常出现落叶、落果、顶枝枯死、叶面缩小,开花延迟或不开花,甚至不结实。

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ppt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寄生性种子植物简介•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危害与防治•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应用•研究寄生性种子植物的意义与展望目录01寄生性种子植物简介寄生性种子植物是一种依靠寄主植物获取养分的植物,它们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法独立生存。

定义寄生性种子植物分为全寄生植物和半寄生植物,全寄生植物完全依靠寄主植物提供养分,而半寄生植物则需要寄主植物提供部分养分,同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特点定义与特点种类寄生性种子植物包括菟丝子、槲寄生、桑寄生等,其中菟丝子是一种常见的全寄生植物,槲寄生和桑寄生则是半寄生植物。

分布寄生性种子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主要生长在草地、森林、灌丛等生态系统中。

种类与分布寄生性种子植物通过吸收寄主植物的养分,可以调节生态系统中养分的流动和分布,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作用调节生态系统养分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会吸收寄主植物的养分,导致寄主植物生长不良或死亡。

对寄主植物的影响寄生性种子植物通常会依附在其他植物上,这有利于种子的传播,同时也能增加物种多样性。

促进种子传播02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多样化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来繁衍后代。

有性繁殖包括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无性繁殖主要包括根茎繁殖、匍匐茎繁殖等。

依赖宿主寄生性种子植物在繁殖过程中需要依赖宿主,它们的种子通常会附着在宿主身上或者在宿主周围的环境中萌发。

繁殖方式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它们的宿主密切相关。

它们通常会在宿主体内或者在宿主周围的环境中萌发,然后吸收宿主的养分进行生长和发育。

与宿主关系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长周期通常比较长,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成熟。

在生长过程中,它们可能会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繁殖策略。

生长周期生命周期适应性强寄生性种子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喜欢阴湿环境寄生性种子植物通常喜欢在阴湿的环境中生长,比如森林、沼泽等。

植物病理学:寄生性种子植物

植物病理学:寄生性种子植物
茎寄生:无根藤、菟丝子、檞寄生等寄生在寄主的 茎秆枝条上,这类寄生称茎寄生。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比较专 化的只能寄生—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如亚 麻菟丝子只寄生在亚麻上,有些寄生植物 的寄主范围很广,如桑寄生,它的寄主范 围包括29个科54种植物。
桑寄生的寄主为阔叶树种。檀香科重寄生属 的植物常寄生在檞寄生、桑寄生和大苞鞘花 等桑寄生科的植物上,这种以桑寄生科植物 为寄主的寄生物特称为“重寄生”。
还有少数寄生植物的种子成熟时,果实吸水膨胀 开裂,将种子弹射出去,这是主动传播的类型。
桑寄生科植物的果实为肉质的浆果,成熟时色泽鲜艳,引 诱鸟类啄食并随鸟的飞翔活动而传播,这些种子表面有檞 寄生碱保护,在经过鸟类消化道时亦不受损坏,随粪便排 出时粘附在树枝上,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萌芽侵入寄主。
列当、独脚金的种子极小,成熟时蒴果开裂,种子随风飞 散传播,一般可达数十米。
➢ 中国菟丝子茎纤细,直径1毫米以下,黄色, 花侧生,簇生呈小伞形或小圆伞形,花冠白 色,壶形,蒴果,内有种子2~4粒。
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寄生性植物都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因种类而异。 半寄生类的桑寄生和檞寄生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的列
当和菟丝子要弱,半寄生类的寄主大多为木本植物,寄主 受害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似无明显影响,但当寄生物群体 数量较大时,寄主生长势削弱,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 但树势退败速度较慢。
全寄生的列当、菟丝子等多寄生在一年生草本植物 上,无根藤和重寄生则寄生在木本植物上,当寄主 个体上的寄生物数量较多时,很快就黄化、衰退致 死,严重时寄主成片枯死。
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寄生性种子植物虽都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繁殖,但传播的动力 和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独脚金 Striga sp
茎绿 色,叶 片披 针形,常退化为鳞 片状,含少量叶绿 素。但主要营养来 自 寄 主 —— 全 寄 生 , 根寄生。
Plant attached to maize
花艳丽 花期长
花生独脚金危害症状
Ha: haustoria H: host V: vessel
SEM of the inside of a Zea root vessel member (V) showing several Striga hermonthica oscula penetrating the pitted wall.
二、致病性
1、致病作用:对营养物质的争夺。 寄生性植物都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因种类 而异。半寄生类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要弱。 全寄生致病能力强,主要寄生在一年生植物上, 可引起寄主植物黄化、生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片 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 半寄生主要寄生在多年生木本植物上,寄生初 期对寄主无明显影响,后期群起较大时造成寄主生 长不良和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但树势退败速 度较慢。 2、传播病毒:菟丝子。 3、寄生性藻类影响观赏植物外观,影响光合作用。
列当 寄生方式
为 传 害 播
全寄生、根寄生
寄主植物生长不良、萎蔫,甚至枯死,严重减产 种子经风传或粘附在作物种子上带传(检疫对象) 种子非常细小,数量非常大(500~2000粒左右/蒴 果,5~10万粒/株)




种子存活时间很长(在土壤中可存活5~10年,是顽固性病害)
列当种子在土壤中无限期休眠,只当受到寄主植物根部分 泌物的刺激才萌发,长出吸器从寄主根部吸取水分和营养。 检疫 轮作(7~8年以上) 早期拔除或化学杀除 种植诱发植物,降低土壤中列当种子数量
第六章 寄生性植物
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 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自养,必须从其它的 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称为 寄生性植物(parasitic plants)。营寄生 生活的植物大多是高等植物中的双子叶植 物,能够开花结籽,俗称寄生性高等植物 或寄生性种子植物。
※最重要的寄生性植物是菟丝子科、桑寄生科、列 当科、玄参科和樟科的植物,如菟丝子、列当等。


草苁蓉
野菰
三、桑寄生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桑寄生属 Loranthus 寄生阔叶树,半 寄生,茎寄生,分布 于温带和亚热带,经 鸟类消化道传播。
桑寄生Loranthus europaeus
木本树木的半寄生植物,鸟类传播,吸根。
浆果
木本树木的半寄生植物,鸟类传播,吸根
四、槲寄生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槲寄生属 Viscum 槲寄生(V. album) 常绿小灌木,二或三歧分 支,叶对生,内含叶绿素;花 单性,无梗,顶生于枝节或两 叶间,黄绿色;浆果肉质球形, 初白色,半透明;寄生阔叶树, 半寄生,茎寄生,分布于温带, 鸟类传播。
槲寄生 Viscum album
列当属 Orobanche
列当属
※列当为全寄生型的根寄 生草本植物,大多数寄生 性较专化,有固定的寄主, 少数较广泛。 ※寄主多为草本,以豆科、 菊科、葫芦科植物为主。 ※无真正的根,只有吸盘 吸附在寄主的根表,以短 须状次生吸器与寄主根部 的维管束相连。
埃及列当(Orobanche aegyptica)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比较专化的 只能寄生—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如亚麻菟丝子只 寄生在亚麻上,有些寄生植物的寄主范围很广, 如桑寄生,它的寄主范围包括29个科54种植物。 ※桑寄生的寄主为阔叶树种。檀香科重寄生属的 植物常寄生在檞寄生、桑寄生和大苞鞘花等桑寄 生科的植物上,这种以桑寄生科植物为寄主的寄 生物特称为“重寄生”。
日本菟丝子
日本菟丝子
茎缠绕寄主,并在接触 部位产生吸盘,侵入寄主植 物维管束内吸取水分和养分。
吸盘
日本菟丝子
二、列当
列当属 Orobanche 列当科 (Orobanchaceae)
草苁蓉属 Boschniakia
肉苁蓉属 Cistanche 野菰属 Aeginetia
向日葵列当(O. cumana):寄生向日葵、烟草、番 茄等 埃及列当(瓜列当)(O. aegyptica):寄生瓜类、 番茄、烟草 、向日葵等
2、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 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 称“水寄生”。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合成有机物质,根系缺乏,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 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 盐。如槲寄生、樟寄生、桑寄生等。
按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根寄生与茎(叶)寄生。 1、根寄生:列当、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植物的 根部,在地上部与寄主彼此分离,称为根寄生。 2、茎(叶)寄生:无根藤、菟丝子、檞寄生、 寄生藻类(两者紧密结合)等寄生在寄主的茎秆 枝条或叶片上,这类寄生称茎(叶)寄生。
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的危害
※因寄生性的不同以及寄生物密度大小而有很大差异。 ※桑寄生的影响主要是与寄主争夺水分和无机盐,不争夺 有机养料,对寄主的影响较小;列当、菟丝子等与寄主争 夺全部生活物质,对寄主损害很大。 ※如寄生物群体数量很大,危害更明显,轻的引起寄土植 物的萎蔫或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等,有的落叶提早,寄 主受害严重时,可全部被毁造成绝产。
2、精选播种材料。
5、生物防治:炭疽菌防治菟丝子。鲁保1号。
6、喷除草剂、杀菌剂。
7、加强检疫。
第二节 重要的寄生性植物
菟丝子科:菟丝子属(Cuscuta)
列 当 科:列当属(Orobanche)
桑寄生科:桑寄生属(Loranthus)
槲寄生属(Viscum)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大多数是野生木本植物,少数 寄生在农作物或果树上,从田间的草本植物、观赏 植物、药用植物到果林树木和行道树等均可受到不 同种类寄生植物的为害。
※寄生性植物在热带地区分布较多,如无根藤、独 脚金、寄生藻类等;有些在温带,如菟丝子、桑寄 生等;少数在比较干燥冷凉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如列当。
※为害:寄主植物生长不良至死亡,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收获困难,传播病毒。受害作物一般减产10%~20%,重者 达40%~50%,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 ※传播:种子传播。种子混杂在农作物种子中传播(检疫 对象),种子表面多微刺,可粘附于野生动物体表传播, 随作物种子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侵染:种子数量很大(1万粒左右/株),种子寿命长 (在土壤中存活3~5年)。种子在土壤内无限期休眠,受 适当寄主植物根分泌物刺激才萌发,长出丝状的幼茎在空 中旋转,直到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再长出吸器与寄主 植物维管束系统相连。
※一些高等植物如某些兰花,常依附在一些木本植物上, 从这些木本植物表面吸取一些无机盐或可溶性物质,它们 对宿主无明显的损害或影响,也未建立寄生关系,这类植 物称为附生植物(aerophyte),不属于寄生性植物。
第一节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 状
一、寄生性
按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或获取寄主营养成 分的不同可分为全寄生和半寄生两类。 1、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 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如菟 丝子、列当、无根藤等。 特点: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 根,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 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
三、繁殖和传播
※繁殖: 种子繁殖:寄生性种子植物。 孢子繁殖:寄生性藻类,产生游动孢子或接 合孢子。 ※种子传播: 被动传播:风力、鸟类(桑寄生)、种子调 运(菟丝子)。 主动传播:果实吸水开裂,弹射种子,如列 当、独脚金。 ※孢子传播:寄生性藻类以游动孢子经风雨传播。
四、防治
1、轮作:根据寄主范围不同。

科:无根藤属(Cassytha)
玄 参 科:独脚金属(Striga)
一、菟丝子
菟丝子是菟丝子科菟丝子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线草。 菟丝子的叶退化为鳞片状,茎为黄色丝状物,缠绕在寄主 植物的茎和叶部,吸器与寄主的维管束系统相连结,不仅 吸收寄主的养分和水分,并造成寄主输导组织的机械性障 碍。 ※寄生方式:全寄生、茎寄生 ※寄主范围:非常广,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多年生 植物、单年生植物(不同的种寄主范围具有一定的专化 性),常为害的农作物有:大豆、辣椒、番茄、苜蓿、亚 麻等。
※防治:清洁种子轮作人工拔除药剂防治生物防治(菟丝子 炭疽病菌)。 ▲检疫,严禁从外地调运带有菟丝子种子的种苗,是最基本 的防治措施。 ▲清洁种子,作种用的种子,应彻底清除菟丝子后方能用作 繁殖。粪肥经高温处理,使菟丝子种子失去萌发能力。 ▲合理轮作或间作也有一定效果,菟丝子一般不寄生禾本科 作物,如玉米、高粱、谷子等,以这些作物与大豆轮作,或 与大豆间作,玉米有屏障作用,可减轻菟丝子的发生与危害。 ※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菟丝子的炭疽病菌制成生防菌剂,在 菟丝子危害初期喷洒,可减少菟丝子的数量并减轻危害,具 有防病增产作用。 ※人工拔除和药剂防治,菟丝子早期以营养生长为主,其吸 器多伸达皮层或终止于韧皮部,在早期进行手工拉丝防除较 容易,寄主受害也较轻,受害严重的田块应及早喷灭生性除 草剂连同寄主一起销毁。
六、无根腾 Cassytha
多黏质全 寄生缠绕植物。 茎线状,以盘 状吸根吸取营 养。叶退化, 茎寄生。
七、寄生性藻类
※寄生于高等植物体表的一些藻类(半寄生或全 寄生)茎(叶)寄生;主要是绿藻门的头孢藻属 Cephaleuros 和红点藻属 Rhodochytrium ※多以游动孢子经风雨传播。 ※常寄生于热带、亚热带果树、花木、林木上, 荫蔽、潮湿发生严重,引起“藻斑病”或“红锈 病”。 ※防治: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化学防治:铜制 剂、硫制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