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特征.ppt
合集下载
现代物流学概论(PPT 74张)

23.02.2019
14
案例 3.1:
假定某小型化工厂生产14中产品,这些产 品的销售额排序如下表所示,请计算各产 品占总销售额的累积百分比和占总品种数 量的累积百分比。
23.02.2019
15
产品 编号
D-204 D-212 D-185-0 D-191 D-192
产品按销 月销售额 占总销售额的累 占产品种类总数的 售额排序 (千美元) 积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25
将A=0.143分别带入式(3.1),可得到不 同的Y。 Y1= [(1+0.143) × 0.0909]/(0.143+0.0909) = 0.4442 …… Y10=[(1+0.143) × 0.9090]/(0.143+0.9090) = 0.9876 ……
23.02.2019 26
28
23.02.2019
产品 编号 D-204 D-212
D-185-0 D-192 D-193 D-179-0 D-195 D-198-0 D-199 D-200 D-205
93.6%
95.1% 96.4% 97.6% 98.7% 100.0
②
64.3%
71.4% 78.6% 85.7% 92.9% 100.0
③
17
随后,根据得出的计算结果在坐标轴上绘出这些点:
100 90
85.7
80-20曲线和 ABC产品分类
89.1 80.7 74.6 91.9 93.6 95.1 96.4 97.6 98.7
23.02.2019
5
根据传统的根据产品用途分类方法,将产 品分为消费品和工业品: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与实务课件(PPT109页)

空间移动的物流活动。 具有时间调整和价格调
短距离少量的输送称之 整的机能注重配合营销
为配送。
策略上的流通目的,强
调短期保管。
主要设施:仓库
流通加工:在流通阶段 为保存而进行的加工。 或为同一机能的形态而 进行的加工。
包装:商品输送或保管 装卸:商品的放入、卸 的过程中,为保证商品 出、分拣、备货等作业 的价值和形态而进行的 活动。 物流活动。分为工业包 装和商业包装。
解决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的分离
实现商品所有权 的转移
商品流通
实现商品的价值包Βιβλιοθήκη 签定合同、 商品定货、结算、 信息等
福建工程学院 赵健
商流
商品的物理运动
解决生产者和消 费的时空分离
实现商品位置空 间的转移
实现商品的使用 价值
包括签定合同、 商品定货、结算、 信息等
物流活动的构成
输送:物品发生场所、 保管:商品储存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与实务
全国物流管理职业人员资格 培训认证参考资料
福建工程学院 赵健
单元一: 物流基本概念
福建工程学院 赵健
第 一 单 元
物流基本概念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了解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概
念,对物流管理的基本问题和过程形成初步的理解。
)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一)物流的内涵
1.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复杂的商品流通:
*抑止生产增长 *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投入产出失蘅
商品流通环节过少:
G
W
G
*由于时空范围相对变少难以满足社
(为卖而买,实现货币的增值)
会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环节流通职能超出经营能力,商品
流通时间反而延长
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PPT课件

(3)系统内容
大量化(要尽可能地使发货的批量变大)
共同化(积极参加共同配送-“共同配送中心” )
短路化(销售物流可以不经由中间阶段,而直接把商品从
制造厂送至二次批发或零售商,使物流路线缩短 )
自动化(由高层货架仓库发展为自动化仓库)
信息化(企业从定货到发货的信息处理 )
2024年3月17日2时51 分
2024年3月17日2时51 分
6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 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 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社会性 很强的物流往往是由专门的物 流承担人承担的,社会物流的 范畴是社会经济大领域。社会 物流研究再生产过程中随之发 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 中的物流活动,研究如何形成 服务于社会,面向社会又在社 会环境中运行的物流,研究社 会中物流体系结构和运行,因 此带有宏观和广泛性。
2024年3月17日2时51 分
20
1.3.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
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 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 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 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 barcode)、数 据库技术( database)、电子定货系统( 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 缩 写 为 EOS)、 电 子 数 据 交 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缩写为 EDI)、快速反应 ( quickresponse, 缩 写 为 QR) 及 有 效 的 客 户 反 应 (effective customer response,缩写为 ECR)、企业资 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anning,缩写为 ERP)等 技术与观念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课件(PPT222页)

2)物流冰山说。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 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 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 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 物流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是我们看不间的黑色区域, 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西泽秀先生用物流成本的具体 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还有许多 不清楚的地方,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的物流尚亟待开发, 这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
企业物流是指以企业为中心,企业经营活动中所 涉及的物流活动统称为企业物流,包括企业从供 应地采购原材料,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企业产 品到客户的销售物流,以及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 的物流等。
企业物流包括: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1.1.4物流分类
1.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分类 宏观物流 中观物流 微观物流 2. 2.按物流业务活动性质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6)逆向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1.现代物流概述
1.1物流的概念
1.1.1物流的概念 1.物流的产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规模越来 越大,而产品的消费尤其是消费品消费却呈现出地域分布极广的矛盾, 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更加重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 与空间上的分离,必须通过流通将两者联结起来。 现代经济中,在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出现了日益扩大的三种间隔: (如图1-1所示)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要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所有权间隔、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必须 靠流通来联结。流通活动既包括商流,也包括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以企业为中心,企业经营活动中所 涉及的物流活动统称为企业物流,包括企业从供 应地采购原材料,企业内部的生产物流,企业产 品到客户的销售物流,以及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 的物流等。
企业物流包括: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1.1.4物流分类
1.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分类 宏观物流 中观物流 微观物流 2. 2.按物流业务活动性质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6)逆向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1.现代物流概述
1.1物流的概念
1.1.1物流的概念 1.物流的产生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规模越来 越大,而产品的消费尤其是消费品消费却呈现出地域分布极广的矛盾, 特别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更加重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 与空间上的分离,必须通过流通将两者联结起来。 现代经济中,在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出现了日益扩大的三种间隔: (如图1-1所示) (1)所有权间隔。 (2)场所间隔。 (3).时间间隔。 要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所有权间隔、场所间隔和时间间隔,必须 靠流通来联结。流通活动既包括商流,也包括物流。
《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

• 二、对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 • 1.送达速度 • 2.运输工具的容量及线路的运输能力 • 3.运输成本 • 4.经济里程
• 三、运输节点 • 运输系统网络中,连接运输线路的节点
之处称为节点或结点。运输节点的主要功 能为: • 1.衔接功能:将各个运输路线连接成一个系 统,它可以使干线运输和配送运输相衔接, 还可以衔接不同时间的供应运输和需求运 输。
• 2.基本条件 • (1)拥有网络化的集装箱货运站 • (2)拥有国内外的联运网点 • (3)实现单一的多式联运费率 • (4)具有比较完善的多式联运费用
• 五、运输管理的基本内容 • 1.运输管理的基本原则:
及 时
• 4.航空
• 优点:运输速度快 • 缺点:运费高,运量小
• 5.管道
• 优点:大量不间断运送,管理方便,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等 • 缺点:无法承担多种货物运输,且铺设时需要大量钢材 • 适合于石油、天然气等流体货物运输。
务 • (3)服务提供方的设备与顾客之间接触的
服务 • (4)服务提供方的设备与顾客的设备之间
接触的服务
• 二、运输质量监督管理 运输质量监督是指运输行政管理机构对
运输质量进行检查监督等活动。目的是为 了促使货物运输经营者提供安全、及时、 经济、方便的货物运输服务,最大限度的 满足用户的运输要求。表征运输质量状况 的指标主要有:重大质量事故次数、货物 质量事故率、货损率、货差率、货运事故 赔偿率等。
• 3.运输枢纽站点选址应遵循的原则 • (1)整体性原则 • (2)利益均衡原则 • (3)反复性原则 • (4)协调性原则
第三节 运输服务与创新
• 一、服务的特征和方式 服务是指为满足顾客需要,在同顾客的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课件(共33张PPT)

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的增加, 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普通民众在放松心 情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相关史料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扩展提升 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关史料
1、积极影响:
(1)科技:促进了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 (2)经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 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 (3)人流:加快了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 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4)信息: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 (5)生活: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中国高速铁路:
①开始: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 进入高铁时代。
②成就:2020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3.8 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在核心技术上 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③“走出去”: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 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 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
——王乃天主编《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
特点:①民航领导体制变动频繁;②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半军事 化行业;③军事供给;④趋向:由军转民。
原因:①适应战争和国际形势的需要;②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③技术水平的要求;④航空资源紧张。
二、航空的发展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基础梳理(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2、高速公路: (2)中国高速公路: ①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 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②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 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相关史料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扩展提升 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关史料
1、积极影响:
(1)科技:促进了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 (2)经济: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调度经济资源,最大 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 (3)人流:加快了人口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 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4)信息: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 (5)生活:能够极大地丰富各地群众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中国高速铁路:
①开始:中国自20世纪末开始建设高铁,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 进入高铁时代。
②成就:2020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3.8 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在核心技术上 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
③“走出去”: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 条高铁——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至安卡 拉的伊安高铁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车。
——王乃天主编《当代中国的民航事业》
特点:①民航领导体制变动频繁;②军队领导为主,政企合一,半军事 化行业;③军事供给;④趋向:由军转民。
原因:①适应战争和国际形势的需要;②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③技术水平的要求;④航空资源紧张。
二、航空的发展
合作探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基础梳理(一)陆上交通的发展 2、高速公路: (2)中国高速公路: ①1988年建成的上海沪嘉高速, 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
②到2020年底,中国高速公路 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教材(PPT 31页)

2、物流的定义
我国 我国国家标准GB/2001《物流术语》的物流定义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 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
(1)物流是物品物质实体的流动。 (2)物流是物品由供应地流向接收地的流动,即它是一种满 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 (3)物流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 加工和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物流活动构成) (4)物流包括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位置的移动以及形状性 质的变动,因而通过物流活动,可以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5)物流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就是它的普遍性。
一、关于物流的定义
(Logistics)
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火进行的供 应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这一词,并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 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 作“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
(1985年)物流(Logistics)是为满足(C消LM费)2者00需5年1月1日更名为: 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美产国供品应及链相管理专业协会 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C以SC及MP为,C实ouncil of Supply Chain 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M过ana程ge。ment Professional)
1、物流概念的起源
美国
1916年:美国阿什·沙(A.W.Shaw)在关于《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中首次使用了物流的 概念。 1918年:英国利费哈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活动的早期文献记载”。 1935年:美国全国销售协会使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 “物流(PD)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生产地 到消费地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活动” 。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14
.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现代物流业发展趋 势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促进高端速递业高速发展 电子商务、网购近年来的发展增幅在50-100%,是最具 发展前景的物流服务领域,大大促进了高端速递物流业的 发展,吸引许多商业企业进入速递物流领域。比如苏宁物 流,已建8个基地,未来建60个;马云的“天网”、“地 网”;京东推出的“京尊达”。
12
.
二、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
(3)第三方物流方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
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
成,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还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
据调查,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物流20%由企业自身、60%由
供应方企业组织、仅20%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工业企
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联合营销和销
售活动中收益,正成为许多具有一定实Fra bibliotek的物流企业的发
展战略。
18
.
三、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4)第三、四方物流快速发展并逐渐占居主导地位 随着下游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第 三方物流公司开始参与到客户更多的业务环节,服务范围 逐渐扩展,从合同物流向虚拟生产、物流金融等拓展,升 级为第四方物流,即供应链物流。
7
.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比如: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全社
会物流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日本达到80%。
8
.
一、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
(5)电子物流迅速发展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使电子物流快速发 展。企业或个人通过电子网络与外界构通,实现网上购物, 这种网上直通的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的了解需 求信息,进—步实现最优的生产模式和物流业务。这种可 在线跟踪货物、在线规划物流线路、在线实施物流调度及 货运检查的电子物流,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 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 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 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 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 中,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 为突出。
特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 进步,加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 成,生产社会化的范围已经越出一个 国家的界限。而现代物流也现代经济 发展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 生活对物流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
1.市场化。市场也称社会化。现代物流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市场 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也许有人认为市场化不能作为现代物流的基本特 征。实际上,现代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都是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实现的, 没有市场化就更不会有完善的现代化的大物流。在市场不发达的简单 商品生产条件下,所有应由现代物流完成的工作全部由企业自己承担。 将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国际上发达国家作一比较,更可以清楚地看出 现代物流的市场化基本特征。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企业都实现了采 购配送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的第三方服务,相比之下我国则少得可怜 (不足10%)。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也许有人 认为,以国家宏观计划调拨的方式不是也可以解决吗?殊不知现代物 流是十分复杂的体系,各方面的配合十分严密,只有以市场竞争的方 式调动各种因素,才能发展起来,任何超越市场机制的人工方式都是 难以实现的。而恰恰相反,我国目前这种小生产的物流作业方式,本 身就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 展,具有现代特征的物流业也会逐步发展完善。
4.电子物流需求强劲,快递业发展迅猛。 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的兴起。 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消费者可以直接 在网上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的“直通 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客户订 货的生产模式和物流服务。此外,电子物流可以在线跟踪发出的货物, 联机实现投递路线的规划、物流调度以及货品检查等。可以说电子物 流已成为21世纪国外物流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电子物流的兴起,刺 激了传统邮政快递业的需求和发展;另一方面,新兴的快递业发展迅 猛,触角伸向全球各地。
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特征
1. 概念 2. 发展 3. 特征
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 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包装设备、装卸 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 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 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 体。
发展
随着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 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着尤为激烈的竞 争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 配置大大加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物 流发展对于本国经济发展、民生素质 和军事实力增强的影响,更加重视物 流的现代化,从而使现代物流呈现出 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 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 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 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 掌握全球物流动态信息,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构筑起本 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 限度,战胜对手,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除了并购之外,另一种集约 化方式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
2.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 国外专业物流企业是伴随制造商经营取向的
变革应运而生的。由于制造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日 益精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 的生产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 随之产生。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 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
共同配送是Leabharlann 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 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 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 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 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
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 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 和互补优势。
6.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增长,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 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形
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如在美国,已建 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 教育等。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都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 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除去正规教 育外,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还建立了 美国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 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上述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 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不 断进步,加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形成,生产社会化的 范围已经越出一个国家的界限。而现代物流也现代经济发 展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生活对物流发展提出的 新要求。因此,现代物流具有如下特征。
5.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 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
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 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 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 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 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 排放)等。发达国家政府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是在污染发 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绿色 物流的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