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自然辩证法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1.1自然观的演变

1.古代朴素自然观(古希腊vs中国)

质朴性: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

思辨性:圆圈式的简单循环;

猜测性:有启发性,但幼稚,有神秘色彩

古希腊

关于世界本原:以唯物主义为主,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关于数学成就:几何

关于物质的运动和时空

关于天文学的宇宙模型

关于生物学和医学

总体(4点):总体评价:

1)朴素的唯物论(占主导地位)。基本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力

图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界,这标志着人类摆脱愚昧,走

向科学的第一步。

(2)朴素的辩证法。从事物的联系、变化、演化、运动方面来看

待事物,但由于当时科技的落后,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

之上,这种自然观只能是朴素的。

(3)整体性、系统性。由于科学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古希腊人

总是从整体上观察和说明自然的变化过程。

(4)直观性、猜测性。对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得到直观的结果

这表现了人类的幼稚性。

中国

关于自然的物质本原

关于天文学和历法

关于医药学

关于数学

关于其他技术方面

成就:四大独特体系:农医天算

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关于李约瑟问题的思考:

中国不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

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不注重理论提炼,很多发现都滞留在经验阶段中国的科

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

2•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唯理论

3.17、18世纪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片面、静止、孤立

「机械论

“决定论

1还原论

进步:科学

局限:僵化,强调必然性忽略偶然性

4.19 世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五大科学基础:天文:康德——星云假说地址:赖尔—

—地质渐变论生物:细胞学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理化学:元素周期律

特点:演化、联系、(运动、发展)

5.古代vs.近代vs.辨证

Ch1.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人——制造/使用工具——进化进化之中必然包含退化“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人=自然价值关系:人不等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 vs. “生物自然主义” vs. “自然中心主义”

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1、基础是实践首先,实践使人从自然分化出来其次,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

作用于自然、自然也作用于人,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主体客体化” (即自然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实践进入人的意识,从而实现了自然对人的改造)、“客体主体化”(即人有目的的通过实践改造自然,产生了人工自然)再次,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实践问题

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创造性

2、主客体关系主要表现为:

“实践关系”(最基本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主客体之间改造与被改造的

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人有目的的改造客体,把自己的目的、能力和力量对象

化,同时把客体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一方面,主客体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另一方面,主体随着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可以改造日益增多

和复杂化的客体;反过来,客体的日益增多和复杂化也能促进主体实践能力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认识关系”—是指在认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主体的

意识从客体中获得客观内容,客体则在主体意识中获得主观形式

“价值关系”—是指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以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

3、自然是人的对象,人是自然的非对象(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具有受动

性,人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即自然为人类提供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支配和制约着人的活动另一方面,人具有能动性,人对自然有能动作用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性、选择性、计划性和创造性的,人的动能性不仅体现在能动地认识客观规律,而且体现在能够改造自然,创造出原来自然中所没有的物

质形态

最蹩脚的建筑师VS.蜜蜂

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人不能滥用自己的意志和能动作用,而要尊重客观规律

受动性以能动性为主导,人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能够提高对受动性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按实践水平分: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区别:

天然自然作为自在之物,自然规律自发的起作用,它的演化是缓慢的、不显著

的;

人工自然作为人的智慧的物化,是人能动地运用自然规律的结果,它的变化是十分迅速的。

联系: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都是客观存在物,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都服从同样的自然规律;天然自然是人工自然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工自然从天然自然转化而来。

可作为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和动力

人:生存权行动权行动权

V V A

自然:生存权行动权生存权

2.生态自然观人工自然(生态问题的原因)生态问题

3.可持续发展思想

Ch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1.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的看法——科学的范畴不断变化

科学形象

马克思的科学观: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科学——无国界、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