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物论

王熙凤人物论
王熙凤人物论

《王熙凤人物论》一一文本分析及其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王昆仑(1902 —1985),江苏无锡人,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王昆仑是国内著名的红学家,他在抗战期间撰写的《红楼梦人物论》,是最早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研究《红楼梦》的一部专著。代表作品:《红楼梦人物论》、昆曲剧本《晴雯》(与女儿王金陵合著)等。

简要介绍《红楼梦人物论》这本书:《红楼梦人物论》是红学史上第

部评论《红楼梦》人物的专著,作者从与艺术欣赏的角度对《红楼梦》里的各色人物作了全面而细致的评述。

文本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王熙凤人物论》这篇论文是分作四个部分来说的。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总一一分一一总的结构模式。下面我将一一为大家介绍。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说的是:王熙凤的出场以及对其人物性格和家庭地位的总括。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它。

第一,王熙凤的“泼辣出场”我们都知道王熙凤的出场很具有特色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人皆屏息,她独放诞。这是其性格特点的真实写照。《红楼梦》中是这样说到的: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付道:“这

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

神仙纪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譬,结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级着赤金盘缡

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跟,两弯一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 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风辣子’就是了….”我们可以感觉出他那独特的性格特点,并且文中借了贾母之口、黛玉之眸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王熙凤的特点。另外我想比较一下王熙凤和

安娜?卡列尼娜的出场。

弗龙斯基跟着乘务员向客车走去,在车厢门口他突然停住脚步,给一位正走下车来的夫人让路。凭着社交界中人的眼力,瞥了一瞥这位夫人的风姿,弗龙斯基就辨别出她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他道了声歉,就走进车厢去,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也不是因为她的整个姿态上所显露

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而是因为在她走过他身边时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

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 好像她在辨认他一样,随后又立刻转向走过的人群,好像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弗龙斯基已经注意到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 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

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

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

第二,主要概括了王熙凤在大观园乃至《红楼梦》里的地位。首

先,王熙凤她是一个濒于灭亡的大家统治层的执行者,管理者贾府这

样一个人员复杂关系矛盾重重的家族。其次,主要交代了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重要性。文中这么说:“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来,《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所以,可以说作者是把宝玉、黛玉、宝钗和凤姐四个人都当作第一类重要人物而配合

着塑造出来的。”足以见得作者对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重视。

第三,主要是概括了王熙凤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王熙凤不仅仅是具有鲜明性格特色的人物,同时也充分的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典型的真实性。

接着,我们一起来看论文的第二部分。其主要是更加具体和细致的说明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其从四个方面来一一说明。第一,居于优越地位,拥有出众才能。她幼小时又曾穿着男装、当作男孩子教养,

因此她比普通闺秀能更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生活,见闻丰富,多具有

处人处事的才能。论文中列举凤姐“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之丧,一开始就看定宁府的五大弊端”等等来说明办事能力之强。

第二,拥有独到的权术机变。她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苦心,见风使船,多方应付。对上讨好贾母,善待刘姥姥,对下优待袭人与宝玉处好关系,并且偏爱宝玉,在贾府这样复杂的地方过的游刃有余。她还善于办丑角,将其作为其工具来讨得贾母的开心。她首先假意地反派了贾母的不是,她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把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

如果我是男人,我也要她。这样逗得老太太发笑,然后打起牌来,又故意输钱,抵赖

……薛姨妈笑道:“果然凤姐儿小气,不过玩意儿罢了。”凤姐听说便拉着薛姨妈,回头指着贾母素日放钱的一个木柜子笑道:“姨妈瞧瞧,那个里头不知玩了我多少去了。这一吊钱玩不了半个时辰,那里头的钱就招手儿叫它呢。只等把这一吊也叫进去了,牌也不用斗了,老祖宗气也平了,又有正经事差我办去

第三,她还对生活充满兴趣及时凑趣。在“芦雪庵争联即景诗”的

时候,她也居然来上一句著名的“开篇”“一夜北风紧第四,王熙凤的口才和她的性格一样也是一种奇迹。她利用口才为自己吹嘘。当她协理宁国府处境顺利之后,贾琏从南方回来了,夫妻见面

……凤姐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备了一杯水酒洗尘,不知可赐光谬领否?”贾琏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贾琏遂问别后家事,又谢凤姐操持辛苦。凤姐道:“我那里管得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针, 我就认做棒槌。脸又软,搁不住人给两句好话,心里就慈悲了。况且又没经过大事,胆子又小,大大略有些不自在,就连觉也睡不着了。我苦辞过几回,太大又不许,倒说我图受用,不肯学习。殊不知我捻着一把汗呢。一句也不敢多说, 步也不敢妄行。更可笑那府里蓉哥媳妇死了,珍大哥再三在太太跟前跪着讨情,只要请我帮他几日;我是再四推辞,太太做情允了,只得从命;依旧被我闹了个人仰马翻,更不成个体统,至今珍大哥还抱怨后悔呢。你明儿见了他,好歹

描补描补,说我年纪小,原没见过世面,谁叫大爷错委了她?”

她用这样的看似美妙谎言来抬高自己。不得不说凤姐的手段独特。

她还利用口才对别人恶骂。当她把尤二姐骗人了大观园之后,便去大闹宁国府,贾蓉跪在地下自己打嘴,宁府的下人们黑鸦鸦跪了一地, 凤姐骂尤氏道

“……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住了?要不就是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为什么你不来告诉我去?……自古道’妻贤夫少祸,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么敢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有才干,又没有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只就是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

对待别人的凶残和压迫是她打压下人站稳地位的手段。

F面就要看到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说两方面的内容。第一,

王熙凤怎么样利用自己的威势,来达到掌握权力掠夺财富的目的的。

在她看来那些公众的事,以后的事,绝不比目前的自己的利益来得重要。她克扣、挪用月钱放高利贷为自己谋取利益。她收受贿赂,强迫别人退婚,最后导致相爱之人双双自尽。他败坏风气使得贾府从一般子弟、奴仆乃至婆子丫环们都各营其私,各舞其弊,纷扰与罪恶,层出不穷。同时她还和侄儿贾蓉关系暧昧。

第二,揭露了“凤姐”形象的一般性一一行将没落的统治层的执行者。

罪恶腐朽的统治者制造别人的悲剧,到了最后,也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当查抄的轰雷落到贾府屋顶上的时候,这位纵横一世的“女英雄”王熙凤,也正到了心血耗尽威力垮光的末日,于是她终于被压在自己所拉

塌的这座大厦底下了。作者在人物赞里发表了他的批评与感慨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

三更梦。唿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 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

难定!

王熙凤的性格特征不仅仅是她自己的特点, 同时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同样处于行将没落的统治层的执行者的特点, 她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和她同样的人的悲剧。她的命运也不仅仅是她自己的叹息,也是那个时代的一声呜咽。

最后,我们要来说到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最后一部分主要从两个

方面来介绍。第一,揭示了王熙凤性格的矛盾与软弱之处。贾蓉帮助贾琏偷娶尤二姐,刺痛了她的心。她唯一知己秦可卿死了,从此成为一个绝对孤立的人。对自己第一忠实的心腹丫环平儿,她仍不免要怀疑和防范。这些都体现了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人软弱和矛盾的一面, 这也使得王熙凤这样一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凤姐不仅仅是手段强硬、玩弄权术于鼓掌之间,同时也是有怕、有弱、有担心的,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性的体现。

第二,总结王熙凤人物性格的典型性。伴随着反动统治阶级走向崩溃,预示了王熙凤最后的命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