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XX公司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二O二O四月

前言

XX公司位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省政府令216号)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XX公司于2020年4月委托我公司对其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我公司收到整改通知后成立了项目评价小组,进行了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严格按《安全评价通则》和《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XX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本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目录

1 概述 (1)

1.1评价目的及范围 (1)

1.1.1评价目的 (1)

1.1.2评价范围 (1)

1.2编制依据 (2)

1.2.1国家法律、法规 (2)

1.2.2相关技术标准 (3)

1.2.3被评单位提供的资料 (5)

1.3安全评价程序 (5)

2项目概况 (7)

2.1被评价单位简介 (7)

2.2评价项目概况 (8)

2.2.1评价项目基本情况 (8)

2.2.2项目组成情况 (8)

2.2.3自然条件 (9)

2.2.4项目地理位置 (10)

2.2.5总平面布置 (11)

2.2.6周边环境 (11)

2.3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 (11)

2.4主要原、辅料 (12)

2.5主要生产工艺 (13)

2.6主要设施、设备 (14)

2.7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15)

2.7.1给水 (15)

2.7.2气体供应 (15)

2.7.3供电 (15)

2.8安全生产现状 (15)

2.8.1安全管理人员 (15)

2.8.2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16)

2.8.3人员培训 (16)

2.8.4主要安全设施、设备 (17)

2.8.5 劳动保护 (18)

2.8.6消防 (18)

2.8.7安全投入 (18)

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0)

3.1辨识依据 (20)

3.2物料危险性分析 (21)

3.3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25)

3.3.1机械伤害 (25)

3.3.2触电 (27)

3.3.3火灾 (28)

3.3.4起重伤害 (29)

3.3.5容器爆炸 (29)

3.3.6高处坠落 (29)

3.3.7物体打击 (30)

3.3.8灼烫 (30)

3.3.9车辆伤害 (30)

3.3.10其他伤害 (31)

3.4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3)

3.4.1钣金折弯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3)

3.4.2钻削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6)

3.4.3焊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7)

3.5设施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8)

3.5.1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38)

3.5.2起重机械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0)

3.5.3厂内机动车辆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42)

3.6与手工操作有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3)

3.7检修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43)

3.8事故致因分析 (44)

3.8.1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45)

3.8.2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 (46)

3.8.3事故致因的综合因素分析 (47)

3.9重大危险源辨识 (47)

3.9.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47)

3.9.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47)

3.10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结 (48)

4 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方法的选择 (50)

4.1评价单元的划分 (50)

4.2评价方法的选择 (50)

4.3评价方法的简介 (51)

4.3.1安全检查表法 (51)

4.3.2事故树分析法 (52)

4.3.3机械制造企业危险等级划分方法 (52)

5 定性、定量分析评价 (53)

5.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分析评价 (53)

5.1.1厂址及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检查表 (53)

5.1.2分析评价 (55)

5.1.3评价小结 (55)

5.2建、构筑物单元分析评价 (56)

5.2.1建、构筑物单元安全检查表 (56)

5.2.2分析评价 (57)

5.2.3评价小结 (57)

5.3设施、设备单元分析评价 (57)

5.3.1特种设备安全分析评价 (57)

5.3.2机械加工设备安全分析评价 (58)

5.3.3防雷设施单元安全检查表 (60)

5.4 电气、消防单元分析评价 (61)

5.4.1电气设备、设施安全分析评价 (62)

5.4.2消防设施、设备分析评价 (64)

5.5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单元分析评价 (66)

5.5.1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安全检查表 (66)

5.5.2分析评价 (69)

5.5.3评价结果 (69)

5.6安全生产管理单元分析评价 (69)

5.6.1安全生产管理评价检查表 (69)

5.6.2分析评价 (73)

5.6.3 评价结果 (73)

5.7行车起重作业挤伤事故分析评价 (71)

5.7.1事故树图 (73)

5.7.2事故树计算 (75)

5.7.3事故树分析结论 (76)

5.8生产厂区危险等级划分评价 (77)

5.8.1评价内容 (77)

5.8.2方法概述 (77)

5.8.3分析过程 (79)

5.8.4定量计算 (80)

5.8.5评价结果 (80)

6 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81)

6.1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建议 (81)

6.2需要持续改进方面的建议 (82)

7 安全现状评价总体结论 (84)

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结论 (84)

7.2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结论 (84)

7.2.1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结论 (84)

7.2.2 行车起重作业挤伤事故分析评价结论 (85)

7.3.3生产厂区危险等级划分评价评价结果 (86)

7.3综合评价结论 (86)

1 概述

1.1评价目的及范围

1.1.1评价目的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促进实现系统本质安全化生产;

(2)实现系统全过程安全控制;

(3)建立系统安全最优方案,为管理者提供安全管理依据;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5)为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供监督依据。

1.1.2评价范围

按照XX公司与我公司签订的安全现状评价委托合同和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的约定,本次评价仅对XX公司安全生产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评价。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席令第7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主席令第94号)

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8)《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

10)《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1)《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06]124号)

1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

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2006]第3号)14)《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

15)《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

16)《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

17)《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第92号)

18)《厂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161号)

19)《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四川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四川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省政府令216号)

1.2.2相关技术标准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监管规划字[2004]36号)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9)《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

10)《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 11651-89)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有害因素》(GBZ2.2-2007)

1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

1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16)《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96)

17)《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1983)

18)《安全标志》(GB 2894-1996)

19)《安全色》(GB 2893-2001)

2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1)《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93)

2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2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7》《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12266-90)

28)《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

29)《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30)《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31)《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

32)《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价标准》(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

1.2.3被评单位提供的资料

1)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3)土地使用登记证

4)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5)桥式起重机定期检验报告

6)购买工伤保险的证明材料

7)安全操作规程清单

9)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10)该公司提供的其他资料

1.3安全评价程序

针对该公司的特点,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评价程序见图1。

图1安全现状评价程序

2项目概况2.1被评价单位简介

单位基本情况一览表

2.2评价项目概况

2.2.1评价项目基本情况

评价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

2.2.2项目组成情况

主要建、构筑物组成一览表

2.2.3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XX地处成都市龙泉山脉东部,金堂县域中部地区,西距成都市区48公里,北距金堂县城23公里。为成都市东进主战场之一的淮州新城核心区,镇域内有沱江穿山越谷,于淮口城区划出"U"形大弯,形成水面宽阔、地势平坦的天然良港和宜居之地。淮口镇镇域地貌东南部为河流冲积平原和阶地浅丘,浅丘起伏不大,一般高差为20-40米;西北部为深丘山区,高差较大。海拔422.5-971.5米。

该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2)气象条件

XX镇镇属亚热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乏日照,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均气温为16.6℃,年平均降雨量为920.5毫米。土壤质地良好,十分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业的各种经营生产。沱江流经镇域28公里,由北向南穿越全镇,水资源丰富。

3)水文资料

区内地表水系属沱江水系,其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13条。沱江为过境主干河道,其三条

主要支流(即北河、中河、毗河)在县城附近汇合,穿截龙泉山后折南而流,经五凤溪进入简阳市境。其

他支流以龙泉山和隆盛一石龙为分水岭,分别向北西、南东方向流入沱江。沱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

76.7亿m3,出境径流总量79.4亿m3。除沱江及其主干支流毗河、

中河、北河外,其余河流,流短量少,

2.2.4项目地理位置

公司选址于XX,距成都市60公里,距简阳70公里,紧邻城南高速、成都双流机场,交通十分方便。

公司所在地地理位置如下图所示:

公司所在地

图2 公司所在地地理位置图

2.2.5总平面布置

该公司入口位于东面,大门入口处的左右两边为门卫室,厂区主通道从大门往厂区内将整个厂区分为两个部分,道路的右边部分由北向南为生产一车间;中间为厂区主道路。道路的右边由北向南依次为绿化区、篮球、宿舍等生活设施;(总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后)

2.2.6周边环境

XX公司东北面为公路,公司围墙距公路边缘的距离为3米;公司的东面与之相邻的是XX公司,公司的南面相邻的是XX,西面为XX公司。(详见周边环境示意图)

2.3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

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

2.4主要原、辅料

主要原、辅料一览表

表5

2.5主要生产工艺

XX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为非标设备,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2.6主要设施、设备

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