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语英译错误案例分析及翻译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识语英译错误案例分析及翻译原则

作者:刘沙沙

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12期

摘要:公共标识语不仅可以为来访的外国友人提供便捷的服务,而且其翻译水平的优劣直接体现一个城市或国家的文化素养。尽管标识语的翻译已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在国内一些旅游城市中仍存在标识语英译不规范、望文生义等现象。本文以三亚市为例,分析其商业、交通系统标识语的英译错误并提出相关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标识语;英译;翻译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94-01

标识语,又称公示语,是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凡在公共场合张贴或印刷的,旨在为一般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宣传和服务的语言标牌或标语都可归于标识语范畴(于伟昌,1998)。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加快,三亚以其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获得了广泛关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然而公共场合的英文标识普遍存在翻译错误或不规范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本文着重分析三亚市商业、交通系统存在的标识语英译错误等问题并提出翻译原则。

一、标识语英译错误案例分析

1.汉语拼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借鉴我国首部地方标准——北京市《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中国人名、地名专名、公交站名中的地名专名和通名采用汉语拼音标注;地名通名通常采用英文直接翻译,如:街、大街译为Street (St);小街、巷一般情况下译为Alley;路译为Road (Rd)。但三亚的一些标识语却存在汉语拼音和英文直译混淆使用的现象。

例1:三亚市一处道路指示牌上把“鹿回头公园”译成“The road turns head the park”。“鹿回头”作为地名专名需采用汉语拼音标注,故正确的翻译应为“LUHUITOU Park”。

例2:三亚市区一路牌把“解放路”译为“Jiefang Lu”。按照国际惯例,地名通名通常采用英文直译。故此处应改为“JIEFANG Road”。

2.拼写错误。英译标识语不仅要符合国际惯例,而且应该遵循准确性原则,严禁出现英文单词拼写错误等。例如:三亚市某菜市场内将指示牌“水果区”翻译成“Dfuit area”;“淡水鱼”译成“Flesh water fish”。这显然是由人为疏忽导致的低级拼写错误,应改为“fruit”和“freshwater fish”。

3.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指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即一味按照字面含义和句子结构生搬硬套。译者对原意的错误理解将导致标识语无法实现其信息传递功能,造成误解。例如:三亚某宾馆洗手间的“小心滑倒”译成了“Slip Carefully”。译文偏离原意,完全没有起到警示客人“地面很滑,小心摔倒”这一作用。应改为“Caution!Wet Floor”或“Caution! Slipper y”等。

二、标识语翻译原则

公共标识语对受众的社会行为起着指示、提示、限制和强制的作用(吴小忠,2010)。指示性标识语的目的是为交际对象提供信息服务。提示性标识语可以起到提示或告知作用。

限制性标识语则有限制、约束交际对象行为的功能。强制性标识语更倾向于以强制的方式来发出命令。

基于以上社会功能,公共标识语的英译必须遵循以交际对象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及两国的文化差异。掌握标识语的翻译原则将有助于标识语实现其社会功能并促进公共标识语英译规范的建设。

1.准确性原则。标识语的英文译写应当符合英语规范和国际惯例。应当根据使用环境,选用符合中文内涵的英文词语。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词语的中文,应对所指事物或概念进行分析,参照英语国家对同类事物或概念的指称用语,根据国际通用译法,选择使用相应的词语。如:道观Daoist Temple。英语中有多个对应词语的中文,应对所指事物或概念进行分析,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根据英语的使用习惯选择最能贴切表达该事物或概念的词语。如:“通道”在表达“地面通道”时,译作Passage,表达“地下通道”时,译作Underpass。

2.通俗性原则。标识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根本的社会功能是向受众传达必要的、有用的信息。因此标识语的翻译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应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相对于只解释原文的含义,更应该注重文本的语境意义,以通顺易解的文字向交际对象传递信息,使公示语的翻译达到理想效果。

3.文化对等原则。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仅保证语义对等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坚持文化对等原则。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及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标识语的翻译不仅要保持源语言中的信息,而且要顾及文化差异。为使交际双方沟通顺畅,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约定俗称的语篇规律。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必然会导致交际对象的误解,从而无法实现公共标识语的社会功能。

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国际化程度及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尤其对国际化旅游城市而言,其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及文化交流程度的提升。国内的公共标识语翻译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不符合国际惯例;不遵守英语语言习惯和缺乏跨文化

意识等。因此,只有了解公共标识语的社会功能并遵守其翻译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其促进国际化建设进程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李玉良,于巧峰.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J].上海翻译,2008(1).

[3]吴小忠. 浅谈公共标识语的汉英翻译原则[J].魅力中国,2010(3).

[4]于伟昌. 广州社会标志语汉译英的语用失误[J].广州师院学报,19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