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课件-美苏争锋(镇海中学 沈兴伟)
合集下载
39高一历史美苏争锋研讨课PPT课件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10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 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 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 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结合书本P155第二段,观察 右图,图中站着的人是医生, 躺着的是病人,医生正在给病 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片, 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 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初期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结合 二战后初期有关史实回答: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美、苏两国 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 形成了两极对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原因: 1、昔日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已被打败; 2、美苏两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3、雅尔塔体制勾画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 轮廓; 4、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着巨大的 矛盾。
冷战下的世界:
柏林墙于1964年 建成。柏林墙全 长169.5公里。 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 个碉堡、270个 警犬桩。此外, 还有一接触使会 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15
古巴导弹危机
16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二战后美国的头次战败
17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 过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 总和,造成越南160多 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 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 所;
1.图中“医生”给“病人” 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帮助欧洲经济复苏;
2.“医生”所开“药”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实质: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进而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10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 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 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 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结合书本P155第二段,观察 右图,图中站着的人是医生, 躺着的是病人,医生正在给病 人治病,病人身上贴着药片, 药片上的“$”是美元的标志。 该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初期美国与欧洲的关系,结合 二战后初期有关史实回答: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美、苏两国 为中心,在欧洲和亚洲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 形成了两极对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原因: 1、昔日的敌人——德意日法西斯已被打败; 2、美苏两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3、雅尔塔体制勾画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 轮廓; 4、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着巨大的 矛盾。
冷战下的世界:
柏林墙于1964年 建成。柏林墙全 长169.5公里。 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 个碉堡、270个 警犬桩。此外, 还有一接触使会 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15
古巴导弹危机
16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二战后美国的头次战败
17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 过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 总和,造成越南160多 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 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 所;
1.图中“医生”给“病人” 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美国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帮助欧洲经济复苏;
2.“医生”所开“药”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实质: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进而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 么联系和区别?
美苏争锋ppt(教学设计) 人民版

思考:斯大林指出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斯大林所说的“意外事件”指什么?说明苏联当时担忧的问 题是什么?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讨论回答:斯大林认为大战结束后 应该集中力量开展经济建设,意外事件指战争。说明苏联对 美国霸权政策的担忧。
二、责任——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4、教师:我们再来看当时美英方面的态度。呈现材料二
记忆之分离:柏林墙
记忆之战争:朝鲜战争 记忆之恐惧:导弹危机 记忆之死亡:失去亲人
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讲述:在美苏均势和对峙的世界中, 虽然一直没有发生新世界大战,但美苏的对峙、“冷战”带 给人类动荡和伤害却无法抹去。
一、记忆——美苏“冷战”下的世界
这些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件和局部战争的背后,是美苏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与较量,美苏两大国为什么会由“ 二战”中的盟友而成为争锋的对手,把世界带入几十年的 分离、敌视、对抗之中呢?
难点是正确理解矛盾、分歧与对抗、战争的关系。
教学策略和手段: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在教学中通过 两个具体措施来实现:
一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史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 抗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战争是对人类最大的伤害;
二是通过一些史料解读,从细节的层面反映美苏冷战局面是 由于双方的不信任、误解和国家利益至上造成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述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 战”、马歇尔计划、北约、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华约等 重要史实或基本概念;分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 本过程,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冷战”的相关历史图片、文 字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讨论和思考面对国家之间的分歧如 何才能避免对抗和战争。
三、未来——如何面对国家间的分歧与矛盾
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讨论回答:斯大林认为大战结束后 应该集中力量开展经济建设,意外事件指战争。说明苏联对 美国霸权政策的担忧。
二、责任——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4、教师:我们再来看当时美英方面的态度。呈现材料二
记忆之分离:柏林墙
记忆之战争:朝鲜战争 记忆之恐惧:导弹危机 记忆之死亡:失去亲人
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讲述:在美苏均势和对峙的世界中, 虽然一直没有发生新世界大战,但美苏的对峙、“冷战”带 给人类动荡和伤害却无法抹去。
一、记忆——美苏“冷战”下的世界
这些威胁世界和平的事件和局部战争的背后,是美苏 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与较量,美苏两大国为什么会由“ 二战”中的盟友而成为争锋的对手,把世界带入几十年的 分离、敌视、对抗之中呢?
难点是正确理解矛盾、分歧与对抗、战争的关系。
教学策略和手段: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在教学中通过 两个具体措施来实现:
一是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史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对 抗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战争是对人类最大的伤害;
二是通过一些史料解读,从细节的层面反映美苏冷战局面是 由于双方的不信任、误解和国家利益至上造成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述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 战”、马歇尔计划、北约、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华约等 重要史实或基本概念;分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 本过程,分析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冷战”的相关历史图片、文 字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讨论和思考面对国家之间的分歧如 何才能避免对抗和战争。
三、未来——如何面对国家间的分歧与矛盾
【优课】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8张PPT) - 最新

3、美国成立“北约”主要是为 了 () A、遏制苏联和东欧,称霸世界 B、执行联合国的维和使命 C、武装“解放”东欧 D、维持在德国占领区的社会治安
4、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
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
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
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应出
2004年北约成员国已经增加到26个。
1955年5月,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 条约》,通称“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 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冷战”对峙局面 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冷战表现)
PK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提 出(1947.3)标志冷战正 式开始
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 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人
2006年,分离50多年的兄妹 短暂重逢
越南战争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 过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 总和,造成越南160多 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 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 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万 余人丧生,30多万人 受伤,耗资4000多亿
美苏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
1947年,美国总统 杜鲁门决定援助希腊和 土尔其,遏制共产主义 苏联的威胁。
至此,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彻底破裂。
马歇尔计划
美苏争锋:两大经济区域集团成立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会旗 经济互助委员会
争锋之:两大军事阵营的对峙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 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
2014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课件-美苏争锋(镇海中学 沈兴伟)

冰与火的交织
——美苏争锋
宁波镇海中学 沈兴伟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 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材料一: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 拥有1200多万军队 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30艘航空母舰 —— 杜鲁门 近500 个军事基地
斯大林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的30苏军总数达1140万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49年试验平方公里疆土49年试验原子弹成功53年试验成功53年试验氢弹成功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近航空母舰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黄金储备量23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战后初期美苏综合国力对比材料二
美苏争锋的热点表现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 · · · · · 非 到必要时不使用武力!” 10.16
“如美国取消封锁,并从土耳其撤 走导弹,苏联愿撤出导弹!” 10.23 “可以取消封锁,并保证不进攻古巴, 但不撤出土耳其!”10.25
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治!
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由、独立的权力! 思考: 这些国际力量的崛起会给两极格局带来怎样的冲击?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 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直接战争之 外的紧张对峙。 ——教材P155
问题二:美苏争锋还有哪些表现?
问题二:美苏争锋还有哪些表现 ?
北大西 洋公约 组织
杜鲁门 主义 古巴导 弹危机 马歇尔 计划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 德国分裂 朝鲜分裂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美苏争锋
宁波镇海中学 沈兴伟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 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材料一: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 拥有1200多万军队 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30艘航空母舰 —— 杜鲁门 近500 个军事基地
斯大林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相当于美国的30苏军总数达1140万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49年试验平方公里疆土49年试验原子弹成功53年试验成功53年试验氢弹成功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近航空母舰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黄金储备量23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战后初期美苏综合国力对比材料二
美苏争锋的热点表现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 · · · · · 非 到必要时不使用武力!” 10.16
“如美国取消封锁,并从土耳其撤 走导弹,苏联愿撤出导弹!” 10.23 “可以取消封锁,并保证不进攻古巴, 但不撤出土耳其!”10.25
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政治!
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由、独立的权力! 思考: 这些国际力量的崛起会给两极格局带来怎样的冲击?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 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直接战争之 外的紧张对峙。 ——教材P155
问题二:美苏争锋还有哪些表现?
问题二:美苏争锋还有哪些表现 ?
北大西 洋公约 组织
杜鲁门 主义 古巴导 弹危机 马歇尔 计划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 德国分裂 朝鲜分裂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美苏争锋公开课(共39张PPT)(共39张PPT)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2016·福建高考)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
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
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
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D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三、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造二成)国积际极局势影的响紧:张 ——总体特点:
(1)冷战表现: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①德国分裂:
(1949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东德)
②朝鲜分裂: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8年) 大韩民国 ——说明60年代美苏争霸中, ③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美国占据优势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 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材料一: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 英国小毛驴。”——丘欧吉洲尔衰1落94,3西年欧德辉黑煌兰不会在议
材料三:二战后,苏联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拥有世界上最 强大的陆军。社会主义阵营从一国扩展到十多个国家。
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 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根本原因
3、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发生变化,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 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而苏 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被美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历史(浙江专版)课件:专题九 一 美苏争锋

2.具体表现 (1)全面冷战: ①德国分裂:1949 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 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分裂:1948 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 _大__韩__民__国_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 古巴导弹 危机:1962 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 引发美苏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Hale Waihona Puke 2.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 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 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制确立。 (2)最终形成:1947 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 同盟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1950~1953 年,美国组织“ 联合国军 ”干涉 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 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 争”和“ 局部战争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
规模局部战争。
3.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 美苏 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条件及形成过程 1.形成条件 (1)二战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新的世 界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 强,成为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 势均力敌,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3)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 剧,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 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②朝鲜分裂:1948 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 _大__韩__民__国___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③ 古巴导弹 危机:1962 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基地, 引发美苏两国关系高度紧张,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
Hale Waihona Puke 2.形成过程 (1)初步形成: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 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 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制确立。 (2)最终形成:1947 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 同盟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局部“热战”: ①朝鲜战争:1950~1953 年,美国组织“ 联合国军 ”干涉 朝鲜内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1961~1973 年,美国在越南先后发动“特种战 争”和“ 局部战争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
规模局部战争。
3.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在冷战的大环境下, 美苏 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条件及形成过程 1.形成条件 (1)二战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被冲垮,为新的世 界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2)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 强,成为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 势均力敌,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3)二战后,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加 剧,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矛盾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 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6张PPT)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
纳、布达佩斯等地。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 南欧等国家
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联家合西方国家,遏制苏联, 和地区指哪些地区?结合对课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本思考:“丘吉尔说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其目的何在?
局部战争
1953年战争结束。这是二战后 以美苏 “冷战”为背景的第 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朝鲜战 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 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 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岳麓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 件 (共26张PPT)
“联合国军”在朝鲜登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 件 (共26张PPT)
事实上划分了美 苏势力范围
思考:雅尔塔体制实 质是什么?
•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 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
• 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 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 增强,与美国势均力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 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 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 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 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 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 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冲击了两极 格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 件 (共26张PPT)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材料一: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 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斯大林1946年2月9日在 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优质课历史:美苏争锋_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马歇尔计划‛ 3、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4、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北约12个创始 国,包括美国、 比利时、加拿大、 丹麦、法国、冰 岛、意大利、卢 森堡、挪威、荷 兰、葡萄牙和英 国 。过去60年 里,北约先后6 次扩充成员国 至2004年月, 扩充后的北约共 有26个成员国。 随后,阿尔巴尼 亚和克罗地亚加 入北约,使北约 成员国增至28 个。
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杜鲁门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 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 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 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 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 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 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柏林墙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理性的胜利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 的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感谢聆听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北约12个创始 国,包括美国、 比利时、加拿大、 丹麦、法国、冰 岛、意大利、卢 森堡、挪威、荷 兰、葡萄牙和英 国 。过去60年 里,北约先后6 次扩充成员国 至2004年月, 扩充后的北约共 有26个成员国。 随后,阿尔巴尼 亚和克罗地亚加 入北约,使北约 成员国增至28 个。
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杜鲁门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 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 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 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 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 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 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柏林墙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理性的胜利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 的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感谢聆听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受美国人的所有要求!” 10.28
问题四:美苏争锋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材料一:德国分裂
材料二:朝鲜战争
材料三:核战阴云
材料四:东西德足 球友谊赛
材料五:朝鲜停战
材料六:核电站问世
紧张和缓和并存
两强对峙,威胁和平
两强克制,相对和平
美苏争锋下的各国呼声
西欧: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日本:让腾飞的经济撑起政治大国的脊梁!
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由、独立的权力! 思考: 这些国际力量的崛起会给两极格局带来怎
宁波镇海中学 沈兴伟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 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材料一: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 拥有1200多万军队 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30艘航空母舰 —— 杜鲁门 近500 个军事基地
战后初期,美苏综合国力对比
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 材料二:“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 相当于美国的 30% 那套社会制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 苏军总数达1140万 方去。” —— 斯大林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49年试验原子弹成功 53年试验氢弹成功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成为敌人?
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 国家力量
美苏争锋的热点表现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问题三:美苏会如何面对危机?
“禁止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 · · · · · 非 到必要时不使用武力!” 10.16
“如美国取消封锁,并从土耳其撤 走导弹,苏联愿撤出导弹!” 10.23 “可以取消封锁,并保证不进攻古巴, 但不撤出土耳其!”10.25
冷战是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 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直接战争之 外的紧张对峙。 ——教材P155
问题二:美苏争锋还有哪些表现?
问题二:美苏争锋还有哪些表现 ?
北大西 洋公约 组织
杜鲁门 主义 古巴导 弹危机 马歇尔 计划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 德国分裂 朝鲜分裂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