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传统7 种工具:调查表法、质控图、分类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主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直方图法、散点图(相关图)。

2、PDCA 循环(戴明环):P(Plan )—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Do )—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C(Check )—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 A (Action )—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

3、追踪方法学(Trace Methodology ,TM )是经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家使用特殊的追查方式去检视与感受病人所接受过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专家沿着病人接受过诊疗与服务的科室进行访查,同时从病人的角度实地了解服务流程与效果,以确认病人的安全、权利及隐私是否真正受到保障。

4、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 ):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5、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 小组,一般 6 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

(QC777 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

题。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2022

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日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日间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日间医疗科学管理水平,保障日间医疗质量与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日间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在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前提下,为患者提供24小时内完成住院全流程诊疗服务的医疗服务模式。 第三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日间医疗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组织与运行管理 第四条日间医疗作为医疗机构住院服务的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应当按照院、科两级责任制加强日间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第五条开展日间医疗的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应当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设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的专门组织,由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护理、医保、医院感染、病案、信息等相关管理人员和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临床专业人员组成。由医疗管理或质量控制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一)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机构日间医疗服务相关工作制度,包括患者评估制度、随访制度、医务人员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二)建立本机构日间医疗患者、病种、技术的遴选机制和医务人员的审核授权管理机制,并组织实施。 (三)组织开展本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监测、预警、分析、反馈,以及评估、考核工作,定期发布本机构日间医疗质量相关信息。 (四)制定本机构日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六条开展日间医疗的各临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日间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包括:(一)执行本机构日间医疗相关规章制度和本科室日间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将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纳入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年度工作方案。 (三)定期对本科室日间医疗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日间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 (四)定期组织对本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日间医疗相关制度、机制、流程及诊疗常规等内容的培训。 (五)按照有关要求报送本科室日间医疗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传统7种工具:调查表法、质控图、分类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主次因 素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直方图法、散点图(相关图)。 2、PDCA循环(戴明环):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 (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未解决的问 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追踪方法学(Trace Methodology,TM)是经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家使用 特殊的追查方式去检视与感受病人所接受过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专家沿着病人接受过诊疗与服务的科室进行访查,同时从病人的角度实地了解服务流程与效果,以确认病人的安全、权利及隐私是否真正受到保障。 4、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 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5、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QC777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 大手法(. 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病历质量管理工具及应用

病历质量管理工具及应用 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升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读性,保证医疗记录的及时性和连续性,为医疗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医疗质量评价和医疗事故的调查提供有效支持。为了实现病历质量管理的目标,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和应用来辅助进行管理和评价。 一、病历质量管理工具 1. 病历书写规范:制定并推广病历书写规范是提高病历质量的基础工作。病历书写规范包括病历内容、格式、用语、缩写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使病历具备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读性。 2. 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自动化的病历记录和管理功能,大大减少了纸质病历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方便医务人员查阅和修改病历,同时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一些常用的病历文书,提高病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病历审核工具:病历审核工具可以用于对病历进行自动化的审核和评价。通过对病历的内容、格式、用语等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病历的质量。 4. 病历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历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对病历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病历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包括病历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可读性等方面的指标,通过定期对病历进行抽样检查和评价,可以了解病历的质

量水平,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病历质量评审小组:建立病历质量评审小组,定期对病历进行评审,发现和纠正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医务人员改进病历书写技巧和规范,提升病历的质量。评审小组可以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也可以邀请相关科室的医生和护士参与。 二、病历质量管理应用 1. 病历书写培训:定期组织病历书写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要求和技巧的培训,提高病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病历书写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和纠错方法等。 2. 审核和反馈:定期对医务人员的病历进行审核和反馈。通过对病历的审核,发现和指出病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审核和反馈可以由病历质量管理人员或专门的病历审核人员负责,也可以由科室的导师或有丰富经验的医生负责。 3. 病历质量统计和分析:建立病历质量统计和分析系统,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病历的质量水平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病历进行重点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的措施,促进病历质量的提升。 4. 奖惩措施:建立积极的奖励制度和严厉的惩罚措施,对病历质量良好的医务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管理

神经内科医疗质量管理 第一篇:神经内科医疗质量管理 内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 1、病历书写制度的落实 1)、执行病历书写制度,由本科医生书写入院病历。 2)、新入本科室的住院医生需书写8份完整住院病历,并得到本组最高职称医生的允许,科主任同意才能书写入院病历。 3)、实习医生,轮转医生,进修医生一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由主治医生在48小时内修改。4)、新入院的2级护理病人由值班医生书写首次病程记录,次日由床位医生完成入院病历。在入院病人较多的情况下,可呼叫二线或床位医生协助书写。 5)、新入院的1级护理病人由值班医生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入院病历。在入院病人较多的情况下,可呼叫二线或床位医生协助书写。 2、查房制度的落实 1)、住院医生保证每日查房一次,负责病人的初步诊断,治疗方案,进一步检查,告知病人与家属病情的初步情况和经济投入等相关问题。如有特殊病情要向值班医生交代。重要检查和重要会诊要参加。 2)、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向本组主治医生,首席医生汇报,如其他原因上级医生缺位,可向科室指定的临时负责人汇报。 3)、首席医生对本组病人负责,每周查房两次,新入院的病人次日要有上级医生查房。负责告知病人与家属病情的诊断,预后,风险,对重要治疗作出决定并亲自实施。 4)、在病人发生重大变化,危及病人安危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对病人预后有重大意义的诊断决策本组有分歧时可越级向科主任汇报。5)、周内未能确诊的病人必须报请科室,申请科内讨论。3、值班制度的落实 1)、服从总住院医生的排班,如有特殊事情需提前通知。 2)、按时接班,对病区的病人须进行巡视,晚查房1次,对重点病人要重点观察。3)、如需离开病房(如急会诊)必须告知值班护士

医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

医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和方法 1.PDCA: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其中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每完成一次计划(P)、执行(D)、检查(C)、提出改进意见(A)即完成一个PDCA循环,是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的基本方式。简要说就是做事要有计划,做完后要有检查总结,以利于以后有提高和改进,循环往复,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提高一步,促使医疗、护理等质量持续改进。 2.追踪方法学:由于医疗过程是一个复杂、涉及多区域、多科室、多种技术人员参与的过程,为了完整评价整个过程质量,2004年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设计了现场调查方法,追踪调查方法为其中之一,新的三级医院评审办法也把追踪方法学纳入其中。追踪方法学是利用真实病人就诊过程分析评价医疗服务系统质量的一种方法,追踪过程的重点在医疗、护理过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医疗重点部门或环节为主要对象,让调查者从病人的角度看医疗服务,进行分析,提出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进行改进。追踪方法学可以有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两种类型,个案追踪为跟踪单个病人就诊经历,如追踪某个病人门诊、住院、出院等流程,个案追踪中发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则可转入系统追踪,如发现病人就诊过程中用药错误则转入医院药品管理等系统追踪。通过追踪方法学提出的分析改进意见,可以改善医院服务流程涉及的各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3.品管圈:品管圈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人员组成数人小团体(又称QC小组),每个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即为一品管圈,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用质量管理方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组织机构; (二)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的质量职责; (三)质量否决的规定; (四)质量管理考核与评估的规定; (五)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审核的规定; (六)采购管理; (七)质量验收的管理; (八)仓储保管、养护和出库复核的管理; (九)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管理; (十)有关记录、凭证和档案的管理; (十一)医疗器械追溯性规定; (十二)质量信息的管理; (十三)不合格品管理规定; (十四)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 (十五)医疗器械召回规定; (十六)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 (十七)重要仪器设备管理; (十八)计量器具管理; (十九)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及考核的规定等。 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的质量职责一、基本内容 1.认真贯彻学习和遵守国家关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及有关规定。 2.依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制定本部门的质量工作计划,并协助本部门领导组织实施。 3.负责质量管理制度在本部门的督促、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负责处理质量查询。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应填写质量查询登记表,及时查出原因,迅速予以答复解决,并按月整理查询情况报送质量管理部和市场部门。

5.负责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经常收集各种信息和有关质量的意见建议,组织传递反馈。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供分析报告。 6.负责不合格产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废产品处理的监督工作。 7.收集、保管好本部门的质量文件、档案资料,督促各岗位做好各种台帐、记录,保证本部门各项质量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建立并做好产品质量档案工作。 8.协助部门领导组织本部门质量分析会,做好记录,及时上报本部门发生的质量事故,及时填报质量统计报表和各类信息处理单。 9.指导验收员、养护员和保管员执行质量标准和各项管理规定。 10.了解本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情况,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11.负责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指导、督促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等。 二、基本职责 (一)经理职责 1.全面领导公司的日常工作,向公司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组织贯彻执行上级质量方针、政策、法规和指令。 3.主持制定本企业质量方针、目标、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并首先在领导层落实。 4.推进质量体系建设,领导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主持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 5.提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和设备等资源配置。 6.合理设置并领导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保证其独立、客观地行使职权。支持其合理意见和要求,提供并保证其必要的质量活动费。 7.领导质量教育,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质量意识的考核。 8.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进度的关系,在经营与奖惩中落实质量否决权。

医疗质量管理的七大工具

医疗质量管理的七大工具 在医疗领域,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 的医疗服务。为了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机构常常使用七大 工具。这些工具不仅能够帮助医疗机构识别问题,还能提供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有效的改进措施。本文将介绍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七大工具。 一、流程图 流程图是一种以图表方式展示工作流程的工具。医疗机构可以使用 流程图来分析和优化医疗流程,减少流程中的瑕疵和延误,提高工作 效率。通过绘制流程图,医疗机构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环节之间的关 联和依赖,从而找到改进的瓶颈和机会。 二、鱼骨图 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图或石川图,是一种帮助医疗机构分析问题根 本原因的工具。鱼骨图以一个鱼骨状的图表为基础,将问题分为人员、方法、材料、环境和测量等五个主要类别,从而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通过使用鱼骨图,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问题背后的因素,并采取 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三、直方图 直方图是一种统计图表,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医疗机构可以 使用直方图来分析医疗过程中的变异性,识别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 措施。通过绘制直方图,医疗机构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从而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散点图 散点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医疗机构可以使用散点图来分析各种因素对医疗质量的影响,并找出相关性。通过绘制散点图,医疗机构可以清晰地了解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支持。 五、控制图 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和变异性的工具。医疗机构可以使用控制图来识别医疗过程中的特殊因素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绘制控制图,医疗机构可以实时监控过程的性能,确保医疗质量得到可靠的控制。 六、检查表 检查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和跟踪工作任务的工具。医疗机构可以使用检查表来确保各个环节和步骤都得到正确地执行,避免遗漏和差错。通过使用检查表,医疗机构可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患者的风险。 七、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一种用于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的工具。医疗机构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医疗质量的感受和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改进医疗服务。通过设计有效的问卷,医疗机构可以获取有关医疗质量的关键信息,并根据反馈意见采取相应的改进建议。

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在提升病案归档率中的应用效果

FOCUS-PDCA 质量管理工具在提升病案归 档率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在病案管理中应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提高归 档率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应用FOCUS-PDCA质 量管理工具管理后的病案归档数据纳入观察组,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 应用该工具管理前的病案归档数据纳入对比组,对比两组病案归档率。结果:观 察组病案3日归档率、7日归档率均高于对比组,观察组各月份平均3日归档数、7日归档数均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 能有效提高病案归档率,进一步促进3日归档数、7日归档数的提升,值得推广 应用。 【关键词】病案管理;病案归档率;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 病案是医院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信息资料,是医院统计各项指标的可靠依据,病案及时归档更是医院绩效考核的前提,是实现医院外部监督评价、内部管理的重要保障。不及时将病案进行归档,会直接对数据的监测和抓取造成影响,同时病案及时归档涉及到信息科、病案科、临床科室及医务部等部门的协作管理,积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病案管理十分必要。而常规管理方法难以满足现阶段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是戴明环的持续改进,能充分结合聚焦问题与改进问题两个阶段,保证各项流程的实施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1]。为进一步解决病案归档难的问题,我院应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病案归档率,取得较好效果,内容具体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病案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应用FOCUS-PDCA质量管理工具管理后的 病案归档数据纳入观察组共32887份,而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应用该工

医疗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包括

医疗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包括 在医疗领域,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和高质量的医 疗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疗机构通常会使用一系列工具来监测、评估和改进医疗质量。以下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五大工具: 1. 流程图 流程图是一种用图形方式展示工作流程的工具。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流程图可 以帮助医疗机构识别流程中的瓶颈、错误和改进的机会。通过分析流程图,医疗机构可以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2. 控制图 控制图是一种用来监测过程稳定性和识别异常的工具。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医 疗机构可以使用控制图来监测医疗过程的变化、识别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及时监测和分析控制图,医疗机构可以保证医疗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 3. 标准作业程序(SOP) 标准作业程序是一种详细描述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的文件。在医疗质量管理中,SOP可以帮助医疗机构确保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减少错误和提高工作效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SOP对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标准化评估工具 标准化评估工具是一种用来评估医疗质量的工具,如问卷调查、评分表等。医 疗机构可以使用标准化评估工具收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反馈,评估医疗过程和服务的质量,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通过持续使用标准化评估工具,医疗机构可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5. 漏斗分析 漏斗分析是一种用来识别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医疗机构可 以使用漏斗分析来分析医疗过程中患者流向,找出潜在的问题点,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漏斗分析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有效的方案来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综上所述,医疗质量管理五大工具包括流程图、控制图、标准作业程序、标准 化评估工具和漏斗分析。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工具,医疗机构可以监测、评估和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医疗质量控制培训

医疗质量控制培训 医疗质量控制培训——守护生命,精益求精 在医疗行业中,质量是生命线。为了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医疗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医疗质量控制技能。本文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培训的重要性、基本内容、方法和预期效果,为医疗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医疗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医疗质量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更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医疗从业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培训。 二、培训需求分析 医疗质量控制培训的需求分析是培训计划和实施的基础。在培训前,应充分了解受训者的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明确培训目标,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还应分析医疗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和痛点,为培训内容提供重点和方向。 三、培训内容及安排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医疗质量控制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

1、医疗质量概念及重要性:让受训者了解医疗质量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及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对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视。 2、医疗质量控制标准:介绍国家和国际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引导受训者掌握评价医疗质量的方法和工具。 3、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教授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方法,鼓励受训者积极参与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医疗质量。 4、医疗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分析医疗风险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教授风险评估和防范方法,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5、临床技能与操作规范:针对实际操作需求,教授临床技能和操作规范,强调标准化操作的重要性。 培训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在线学习、科室内部培训等多种形式。 四、培训方式与手段 为了确保受训者对医疗质量控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训应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如: 1、讲座与讲解:由专业讲师进行授课,讲解医疗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受训者了解医疗质量问题的产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修改版]

第一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 院感管理 活动内容及结果: 检查医护人员六步洗手法,并检查门诊及住院部治疗室院感管理情况。 做好今年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的统计工作 做好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工作,统计完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工作 做好控感工作减低本年度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例数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手卫生不到位 2执行无菌操作不力 3自身防护不认真 改进措施: 1通过现场演示再次认真学习六步洗手法,人人过关。在检查下一个病人前严格手消毒2所有操作包括解除病人的无创操作等均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 3和病人接触时防止被其各种体液污染和锐器伤,一旦发生及时上报处理 4治疗室门口放臵拖鞋,医生入治疗室需穿拖鞋并戴口罩帽子,患者入治疗室必须穿带鞋套。5 需对治疗室行早晚消毒各消毒一次。 6 完善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医院感染漏报例数、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统计工作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 第二篇: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记录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工作记录 科室:年度:丹棱县人民医院 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2 / 70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技科室 及护理单元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并完善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质量与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医疗、护理质量的督导作用,实现质量管理部门与临床一线之间质量与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全面提升临床、医技科室及护理单元(以下统称为“科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和护理单元。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科室设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本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担任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科室副主任(副护士长)、医疗组组长、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联络员及其他具备质量管理能力且责任心强的科室成员,二级专项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组长等组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可下设二级专项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内容包括: (一)临床科室:病案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临床路径管理组、单病种管理组、合理用药(检查)管理组、“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组等; (二)护理单元:整体护理组、病房管理组、护理文书组、护理操作组、消毒隔离组、护理服务组、护理急救组等; (三)医技科室:“三基三严”培训考核管理组、不良事件管理组、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组等。其他专业性二级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实际和质量与安全管理重点内容自行确定设立,成员及负责人由科室主任、护士长选定,成员人数视科室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一)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本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二)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特点,制定、形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小组活动计划和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三)每月至少组织二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 3 / 70 排查和梳理科室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质量与安全管理漏洞、薄弱环节和缺陷;检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根据检查情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科室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根据《昌邑市人民医院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方案》下达的质量管理目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与数据,并能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质量管理。 (五)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有关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及时通报医院质量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各项规

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检查指南

医疗器械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检查指南一、检查评定方法1.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规范检查,根据工厂实际运作情况,按照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确定相应的检查范围和内容。 2.无菌医疗器械检查项目共275项,其中重点检查项目(条款前加“*”)37项,一般检查项目238项。 3.现场检查时,应对所列项目及其涵盖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并对不符合事实做出描述,如实记录。其中:严重缺陷:是指重点检查项目不符合要求。一般缺陷:是指一般检查项目不符合要求。不涉及检查项目:是指由于产品生产的要求和特点而出现的不涉及检查的项目。(该项目企业应说明理由,检查组予以确认)一般缺陷比例= 一般检查项目中不符合要求项目数/(一般检查项目总数―一般检查项目中不涉及检查项目数)Ⅹ100% 4.结果评定: 项目结果严重缺陷(项)一般缺陷(%) 0 ≤20% 通过检查 0 21%-45% 限期6个月整改后追踪检查≤3 ≤20% 0 〉45% ≤3 〉20% 不通过检查〉3 ― 二、检查项目条款检查内容有/否检查记录文控 0401 是否建立了与企业方针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文控/手册是否用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质量管理机构各职能 0402 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相互沟通的关系。 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有互相兼文控 *0403 任。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否能独立行使保持 *0404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性的职能。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制定了质量方针,方针是否表明有 0501 了在质量方面全部的意图和方向并形成了文件,结合2303检查进行评价。企业负责人是否组织制定了质量目标,在产品形成的没变各个层次上进行了分解,质量目标是否可测量,可评 0502 估的。是否把目标转换成精确的方法和程序,结合2304检查进行评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 套制度 篇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及实施 1. 、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2)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 (3)落实医疗质量考核。 (4)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反馈 及改进措施。 2. 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 (2)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3)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 (5)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

的落实情况有 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二、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将操作规范、诊 疗指南。 1. 根据法律法规、规整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1)医院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 际。 (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3)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4)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度、审核、批准、发布、作废等有统 一流程。 (5)对制度能够定期修订和及时更新。 2.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 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质量管理工具在提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中的作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提升首台手术准时开台 率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主要针对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提高的效果开展探究。方法:研究开展时间段是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是此时间段我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不采用质量管理工具。将2020年7月-2020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质量管理工具。观察两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并观察参照组导致首台手术开台延迟的因素。结果:实验组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医院合理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能够让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质量管理工具;医疗质量 手术室建设需要医院投入高成本,医院对手术室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中也会集中放置有医疗设备,一台手术的进行需要有良好的医疗团队协作,首台手术是否可以准时开始,会直接影响到当天需手术的患者是否可以准时进行手术,同时也会影响到手术室的运行成本[1]。但首台手术的准时开台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医院应当尽可能提高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本次研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展时间段是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是此时间段我院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患者可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的患者数量均表现为300例。实验组中含170例男患者,13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分布在26-76岁区间,年龄平均区间是(37.57±2.76)岁。参照组中含180例男患者,120例

女患者,患者年龄分布在27-75岁区间,年龄平均区间是(38.17±1.85)岁。 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p>0.05。 1.2方法 参照组不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实验组采用质量管理工具来管理手术室,具体 为(1)调查手术现状:手术室管理者组建一个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负责运 用质量管理工具来提高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首先小组成员需要对手术现状进行 调查,小组成员需统计医院开放床位、年总诊疗人数、年手术平均值、洁净手术 间数量、手术开始时间等,小组成员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评估。(2)分析原因:小组成员组织医院护理部、麻醉科、手术室、医疗质量管理处、医技科室等相关 人员开展会议,在会议中运用头脑风暴法,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讨论 出对首台手术准时开台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小组成员再借助追踪法来明确影响 因素是否准确,追踪的时间是一个月,最终确定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临时停换手术、麻醉同意书术前未及时签署、手术医师查房结束晚等[2]。(3)进行改进:第一: 医院在手术日进行弹性排班,医院明确规定与手术相关的各个科室均采取弹性排班,每一个诊疗组在患者进行手术当日,至少需要配置1名医师提前到达医院来 先行开展查房工作,或者是医师提前到院完成查房前的准备工作。第二,医院明 确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的首要责任人是手术医师,手术医师可通知后勤保障部、麻 醉科等相关人员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工作。第三,要求病房的护理人员提前准备好 患者的病历资料,在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协助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确保在手术前各种文件均已签署好。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与参照组的首台手术准时开台率,并观察参照组影响手术准时开 台的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取SPSS 25.0软件来分析数据,以百分比来表示计数数据,卡方值实 施检验,以p<0.05作为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科室护理简介.docx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 一、医疗质量的概念 狭义的医疗质量,主要是指医疗服务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又称诊疗质量; 广义的医疗质量,它不仅涵盖诊疗质量的内容,还强调病人的满意度、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技术经济效果以及医疗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二、医疗质量的主要内容 医疗质量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诊断是否正确、及时、全面;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彻底;诊疗时间的长短;有无因医、护、技和管理措施不当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心理或生理)的痛苦、损害、感染和差错事故;医疗工作效率的高低;医疗技术使用的合理程度;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经济效益;病人生存质量的检测;病人的满意度(医疗服务与生活服务)。所以说,医疗质量是医疗技术、管理方法及其经济效益概念的综合体现。这些要素通过组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病人”产生医疗效果。 三、医疗质量的内涵 分为医疗技术服务和非医疗技术服务,前者包括:安全、有效、及时、适宜、连贯;后者包括:以人为本、医德医风、服务态度、

尊重患者合法权利、患者参与、知情同意。 四、三级质量管理 1.概念:三级质量管理就是按照基础质量、环节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三级层次对构成医疗质量的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2.基础(结构)质量:指满足医疗工作需求的各要素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包括人员、技术、设备、物资和信息五个方面。是决策层的管理。人员:素质、数量、结构的合理配备。技术:质量评估、学习、培训、考核。物资(设备、药品):合理购置、保证供应。规章制度:规范行为、规范质量评价,并不断完善、督促纠正。时间:重视时间观念,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环节(过程)质量:指对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实践所进行的质量管理,包括从就诊到入院、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及出院等各个医疗环节的管理。是全员管理。 4.终末质量:是指医疗质量的最终结果。医疗终末质量管理主要是以数据为依据,综合评价医疗终末效果的优劣。通过分析比较(横向、纵向)发现问题,反馈调整,以促进医疗质量逐步上升。 五、评价医疗服务质量好坏的要素 1.患者疾病的转归,治疗结果应达到或超越临床预期的转归。 2.医疗机构应该具备良好、规范、清晰、高效的医疗服务流程。 3.对于疾病应该采用适宜的医疗诊断和治疗技术。 4.医疗机构具备良好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就医环境,医务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水平,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培训制度是必要的。 一、培训目标 医疗质量管理培训的主要目标是使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质量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国家和地方有关医疗质量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能够有效地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培训内容 1. 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的内涵和标准、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医疗事故的判定和处理、医疗质量改进的常用工具和技术等。 2. 医疗质量管理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医疗过程管理、医疗风险管理、不良事件管理、投诉管理等具体操作技能。 3. 医疗质量管理政策和法规: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以及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要求和指导。 4. 基于质量管理的医疗工作流程设计:通过培训学习如何设计

和建立医疗工作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5. 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应用:包括流程图绘制、数据分析和统计、问题解决和改进措施的制定等。 三、培训方式 1. 理论学习:以授课的方式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练习和实地操作等方式,让学员亲身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3. 现场观摩:安排学员参观其他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现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 4. 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先机构的代表进行讲座和研讨,分享最新的医疗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 四、培训评估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需要进行培训评估。培训评估的内容包括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培训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情况等,评估可以通过考试、实际操作、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五、培训考核和培训成果 对于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根据培训评估的结果进行培训考核,

医院评审管理理论与工具

医院评审相关的管理理论与工具 一、PDCA循环的概念 2011年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制定、条款内容以及贯彻实施过程始终遵循管理的PDCA循环原理。 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在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带到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合乎逻辑的有效进行的工作程序,目前也被运用在医院评审工作中。医院评审标准制订过程和评审的实施均遵循PDCA 循环原理,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持续改进。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 D(Do)——执行,具体实施计划的内容。 C(Check)——检查,就是检查执行计划的效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行动,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在下一个循环中解决、提高。 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并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循环过程。 PDCA循环既适用于解决医院整体的问题,又适用于解决各科室的问题。它的四个阶段并不是孤立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的,PDCA循环具有以下特点。 (一)周而复始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 (二)大环带小环 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医疗机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 (三)大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 (四)科学统计 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二、PDCA循环实施的基本程序及应用工具 大量数据资料的收集。根据PDCA循环理论,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的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很多质量问题是由于危险因素作用于系统的薄弱环节而产生的。故PDCA循环作为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收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通过优化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及自我评价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及自我评价 1.自我评议总结之医德表现怎样写 次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和医德考评纪实状况。 纪实内容为接受职业道德规范和医学伦理学问培训状况;开展文明规范服务、改善服务态度、使用文明用语、敬重病人权益等状况;各级嘉奖、荣誉、先进事迹和患者表扬信函等状况;患者赞扬及核查状况;违反职业道德遭到卫生行政部门惩罚的状况;收受或拒收“红包"和商业贿赂状况;参加社会意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活动状况以及其它能够反映本人医德情况的材料。另外要填写医务人员医德考评计分表,对本人全年的医德医风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量化考核。 考评内容及考评方法如下:考评内容考评方法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0分)加强政冶理论学习和职业遭德修养,坚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旨观念,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4分)。无故不参与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各项活动,每次扣2分。 喜爱本职工作,工作有责任心,坚守岗位,尽职尽责(6分)。无故迟到或迟到每次扣2分,离岗、串岗和其他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的,每次扣2分,扣完为止。 敬重患者,保守医疗隐秘(10分)对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贫富,公平对待,不得卑视(3分)。被赞扬或被发觉有卑视患者的行为、语言的,该顼不得分。 敬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保守患者医疗隐秘(3分)。工作中侵害患者的合法权益,泄露病人隐

私或隐秘的,该项不得分。 在开展临床药物或医疗器械试验、应用新技术和有创诊疗活动中,恪守医学伦理道德,敬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4分)。违反医学伦理道德,未经患者同意开展临床药物或医疗器械试验、应用新技术和有创诊疗活动的,该项不得分。 文明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20分)着装划一,举止端庄,关怀患者,服务用语文明规范(6分)。上班期间不佩戴胸卡的,一次扣2分,仪表不规范扣2分,不使用文明用语扣2分。 仔细执行首问担任制,落实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沟通,无“生、冷、硬、顶、推、拖”现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8分)。未实行首问担任制扣2分,未履行个人服务承诺扣4分;有生冷硬顶推现象,发觉一次扣2分,被赞扬服务态度差,与服务对象发生吵架,经查失实的,形成不良影响的,该项不得分。 正确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赞扬,急躁做好解释说明,自动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谅解和协作,不激化产生冲突纠纷(6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和赞扬,不能急躁做好解释说明,激化冲突,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越级赞扬的,一次扣5分,形成恶劣影响的,该项不得分。 遵纪守法,廉洁行医(25分)严格恪守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制度和医学伦理道德,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依法执业,廉洁行医,保证医疗质量和平安。(5分)违反诊疗、护理常规扣2分,后果严峻的,该项不得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