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重庆大学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重庆大学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重庆大学哲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感觉眼泪都快掉了下来,或许,这就是努力收获的喜悦。

政治:

(1)说明:政治也只能算中等,仅供参考。

(2)参考书:李凡的《政治新时器》

(3)复习方法:马原和毛中特有的地方比较难理解。拿出李凡的《政治新时器》开始做,把错题标记出来,翻答案看解答,同时结合课本加深理解。《政治新时器》

要反复做,错题反复看,掌握一个划掉一个,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大量背诵,客观题基本40分以上,主观题也是重点背《政治新时器》里面的题型,李凡真的很厉害,原题压中好几道。

英语:

因为单词书都差别不大,所以我没怎么挑选,用的是《一本单词》,背诵考研英语的基础词。因为我分配给背单词的时间不多,所以我看的就比较仔细,从单词解析到例句都需要认真的看。每一次看都是一次背单词的过程,都是一次检查自己英语语法的过程。这半个月每天都会把这些基础词看一遍。一开始看得比较慢,可能一天非常紧张才能认真看完。但是后面熟悉以后基本上大半天的时间就可以看完。

背单词的重点是单词,包括单词的拼写和单词的常见用法,冷门用法也要稍微有些了解。但是不是说背单词只看单词。一些句子能教给你得到可能不仅仅是单词,语法、句式、逻辑等等,看你能从中探究到多少。多多留心,前面做的越多,后面就轻松。

这个时候是你能够分给英语复习相对来说最多的时间,这个时候我并没有开始进行专业课复习,就算你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可能还是了解和熟悉阶段,还没到难点,所以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政治资料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出来,所以暂时不用花费多少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多做一些,后面能够多分一些时间个专业课和政治课,复习起来也就更有把握。

8月——做真题,了解题型。

7月份后面因为有些其他事情,所以暂时把复习的事情放下来了,8月份才回到学校继续复习。

刚刚进入复习,大家的状态都不会很好,所以这个时候效果不好非常正常,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熟悉题型,找到最佳的复习方式,调整好自己的复习心态。

这个阶段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基本隔天做一套真题,除了作文部分,熟悉各种题型,摸清楚自己自己擅长哪些题型,不擅长哪些题型。几套题做出来,我发现我最弱项的不是阅读新题型,而是完形填空。然后结合考研书上面关于方法论学习的部分,思考自己阅读的逻辑思维和出题人的逻辑思维是不是一样的。

如果偶尔会出现和出题人思路完全不同的理解,这个时候可能是最苦恼的,如果不是你的词汇问题,也不是的理解问题,而是就是无法理解他的解题思路的话,我的建议是,思考两遍以后还不能理解的话,就放弃这道题吧,不要太沮丧。这种思维的问题很难和别人达成一致,这种情况毕竟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何况也不会考原题,只要不是经常会出现,不要太花费心力。记得当时有一道题,看了半天解题思路,甚至我们找答案的地方都是文中相同的地方,但是他就是得出了和我完全不同的结论,最后我还是放过去了。过去了就过去了,错了就错了,用心投入到下一篇阅读就好,不要再错题上过分纠缠。

8月-11月——专项各个击破。

我买了一本《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本书的难度不稳定,有的难度很高,有的难度又很低,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很多选择,所以最终还是选了这一本,胜在排版深得我心,题量充足),翻译和写作并没有放在这一部分复习。

因为英语考试的时间在下午,所以我也定在下午复习英语,雷打不动,这是专业课和政治都不能占用的时间。每天午睡起来就开始做练习,每天坚持做一篇完形填空和各种类型的英语阅读。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会有意识地的积累见到次数比较多单词,或常见但用法比较地道少见的单词用法。在阅读中碰到自己卡壳的长难句我会单独拎出来做结构分析,也会把一些简单但是很地道的英语句子记下来,这样会省去后面翻译和写作很多工作。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把自己的用时记录下来。现在一般的阅读练习上都有建议用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用时,结合自己对题目难度的感知,与建议用时对比,方便我们知道自己在每个题型上面是否有进步,也方便我们对自己对完成整个考试用时有个大概的了解,到后面真题训练和考场上做题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这种有规律的练习是复习中最重要的部分。90多天的完型填空做完以后,简单的完型用时不超过十分钟,难的在15-20分钟左右,水平还是相对稳定的。20道完形填空,从一开始可能错10个左右,到后面稳定在4个,做的好的也有全对的。阅读部分,新旧题型的差异并不大,错的多的会错两个,全对和错一个情况比较多。

每一次的练习都要认真对待,不要为了完成而完成。如果那天自己状态真的特别不好,可以休息一天,但是不要勉强自己,更不要浪费每一次练习题。你不知道哪一道题可能就打通了你学习英语的任督二脉,所以不要轻易浪费一次的练习题。

12月-考试前——真题训练&写作。

隔天下午固定做一套真题,由于这个时候已经是复习末期,政治复习和专业课复习的压力也很大,因为我前面做的英语复习还算扎实,所以我这个时候把更多的时间给了专业课和政治。隔一天下午做一套真题,这个时候只是保持手感,检查前期复习成果,加上练手几篇翻译和写作。重点还是放在了翻译和写作上面。这种题目都是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所以把自己每次写的翻译和作文与标准答案对照,了解自己可以精进的部分就好。可以去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听听老师的讲解。

这个时候可以把重点放在作文上,有空多翻一下自己之前在阅读中积累的句子和单词,多翻一下自己的语法笔记,在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中想想自己怎么可以把这些东西用进去。每次写完作文有几点可以多留心一下,可以关注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里面很多干货。

第一、对照范文,参考别人的行文逻辑和结构,和自己的对照,帮助自己在每一次作文中最清晰最有层次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第二、抠单词。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写作文的时候我们会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单词,但是那些单词可能不是最好的最地道的,所以再完成以后,不受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想想有没有什么单词是可以被替换的,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第三、检查语法。同样我们的本能都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需要我们看看自己写的句子能不能换成其他的语法句式。那些简单句可以换成倒装句、虚拟语气、从句和谚语等等。但是这些置换的前提都是不影响

文章的逻辑,让别人清楚你想表达什么是第一位的。不要生硬地插入高级句式,不然会适得其反。一句简单句就可以表达清楚的情况,如果非要强行换成从句,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水平很有限。

我的专业课一般复习分四轮,在每年8月前我基本上都将专业课复习完第一轮了,进入8月中旬,这个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所以说,这3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第二轮复习要善于做笔记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指定教材和相关学术期刊的文章,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前一轮笔记,这一项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专业课参考资料,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当然,这要建立在你对课本知识点已经充分的基础上,才能有余力去增加一些课外资料的知识点,但是要想考名校,这部分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名校的专业课试卷考察书本知识的比例最多占70%,剩下的知识都来自于刚才说的那些课外资料。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课本外知识,而忽略了书本上的重要知识。

第三轮复习:11月中旬至考前一周

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年度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考前一两个月,大家还可以自己押题,自己命题,自己做押题卷,以训练一下解

题思路和技巧,巩固掌握的知识。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至考前一天

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搜集答案了。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

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

如何阅读专业课教材

(1)脉络意识:先快速通读各本参考教材的目录,对于结构体系和知识脉络有着初步了解,了解教材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框架体系意识: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导入意识: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如何做专业课笔记

(1)通过对脉络体系的梳理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高度重视专业课真题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大家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是否出现相同的题目重复考的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建议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

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最重要的还是坚持,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坚持下去就胜利了,但要乐观,心态要好。如果大家需要复习资料的话,要去high研app上评论啊,我一定会回复你们的,祝圆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