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有感》三月,春风撩人面,樱花浮枝头,我们一行人来到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188号——瞿秋白纪念馆。

纪念馆原系城城西瞿氏宗祠,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于清光绪年间,任湖北政使时捐款建成,面积1025平方米,分东西两个大院,各有四进。

未进门,黑漆大门的西边,各有抱鼓石一尊,刻有三狮戏球的浮雕,门上赫然高悬“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给人扑面而来的高贵、显赫。在“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屏风前面,树立着瞿秋白的铜像,铜像于1999年瞿秋白百年诞辰之际落成,高3.3米。重1.1吨,表现的是青年儒雅、书生味正浓的革命家形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瞿秋白的书房兼卧室。少年时的瞿秋白常常在这里与张太雷、羊牧之等同窗好友温习功课,谈古论今,抒发怀抱。瞿秋白喜欢音乐,尤爱吹奏箫,窗棂边挂着一支铜萧,静心一听,或许还能听到他那凄婉忧伤的萧声。走过穿堂,过道,走出客厅,便是天井,四周回廊楹格,天空日光云影,在天井的正中央有石栏古井一眼,水清色洌,深邃如镜,透着一股江南的神秘。而瞿秋白便是围着这口井长大的,他在这植上了梅花、菊花,待花开时他曾吟到:“今岁花开盛,宜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短短二十字,却让白菊秋景尽显眼前,秋、白两字更是融洽的嵌于诗中,他的才

华可见一斑。

天妒英才,仿佛这种事情总是发生似的。从1899年的青果巷到1935年的长汀,36年、36岁,瞿秋白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但这一生却是轰轰烈烈,毫不庸凡的。

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瞿秋白:在革命困难的岁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也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毛泽东的评价丝毫没有夸大,青少年时的瞿秋白就受到了江南文化的熏陶和五四运动的洗礼,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之后被陈独秀携用,1925年,参加过三大、四大、五大、六大,并主持召开了“八七”会议,选举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成为中央领袖,后来成为陈独秀之后,第二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共产党艰苦时期,国民党基于政权的统一性,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白色恐怖、围剿、暗杀、抓捕,大量的爱国共产党份子为这场事业而牺牲,瞿秋白也未能幸免。由于身体原因,他未随红军长征,在转到香港病医的途中,于福建长汀被抓捕。

在瞿秋白的遗著《多余的话》中,代序这样写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强烈的“自我谴责”

却渲染出内部斗争失败者的悲观情绪,他不否定革命斗争,这是他一生的事业与热爱。

1933年,鲁迅将清人何瓦琴联句书赠给瞿秋白“人生的一知己足矣,斯世当认同怀视之。”同时才华横溢,同是救国理念,如果说瞿秋白唯一相比的悲情,那就是他过度投入了不适合自己的政治,就义前的自责、反省不难看出他内心的挣扎。为人一世,对错自当两面判之,批判也好,赞扬也罢,抹不去的是瞿秋白在中共历史上,甚至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力。

秋白已去,怀着理想,怀着悲怆,我们后人应当缅怀。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15服饰3S

姓名(小组):王飞、周靖杰、朱哲

宇、杨慧凯、江梅、黄蔓伟、陈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