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专题训练三题组一修改题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专题训练三题组一修改题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专题训练三题组一修改题

训练三语言得体

练前提醒

语言得体是指适度、恰当、得当。一是内容合宜,适当得体;二是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得体合宜;三是场合得体,手段得体;四是语言表达得体,有分寸感。

针对具体的语言环境,要设身处地,融入语境,做到“五看”:

(1)看对象,辨尊卑长幼是否得体;改换谦辞敬辞,看是否错位。

(2)看场合,审是否符合氛围;改有悖常理的词语,看是否合乎情理。

(3)看感情,审褒贬误用;改换褒贬词语,看该褒还是该贬。

(4)看语体,审不伦不类,文白不得体;改用口语或书面语,看适合哪种语体。

(5)看劝诫语,审有无人文关怀;改粗俗语为文明语,看是否体现人情。

题组一修改题

1.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发的手机短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空闲,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顺颂安康。

答:

答案①“寿辰”改为“生日”。②“拨冗”改为“抽时间”。③“垂念”改为“想念”。

④“垂询”改为“询问”。⑤“恭迎”改为“在家等候”。(每点1分)

解析“寿辰”,生日(一般用于老年人),三十岁生日用“寿辰”显然不合适。“拨冗”,客套话,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此处不能用于“我”。“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此处称“我”“垂念”“姑姑”,不得体。“垂询”,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这里说“我”“垂询”“姑姑”,不合适。“恭迎”,指恭敬地迎接,这里说“姑姑”“恭迎”“我”,不得体。

2.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的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寻物启事

本人粗心,于2019年9月5日上午8时前后在公园丢掉棕色公文包一只,内有身份证、驾驶证、工作证,还有带着瑞士小军刀的钥匙一串。拾到者赶快拨打电话150077×××××。有酬谢。

此启

李先生

2019年9月5日答:

答案①“粗心”改为“不慎”。②“前后”改为“左右”。③“丢掉”改为“遗失”。

④“还有”改为“和”或“以及”。⑤“赶快”改为“敬请”或“请”。(每点1分)

解析“粗心”不合语境,丢东西不一定都是因为粗心,可以改为“不慎”。一般表示时间跨度用“左右”。“丢掉”,除了有遗失,还有抛弃的意思,用在此处不严谨,可以改为“遗失”。“还有”,表意不简洁,可以改为“和”或“以及”。“赶快”,不符合寻物启事的

文体要求,表述语气不当,可以改为“敬请”或“请”。

3.下面是一封邀请函初稿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第四届“挑战杯”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计划于10月5日至10月7日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召开。会议期间,组委会将拨冗举办论坛,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忝列现场,就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家长共同探讨。

诚邀您拜读此函,并携孩子报名参加大会。我们将鼎力提供服务,期待您孩子的精彩表现能获得评委的垂爱。

答:

答案①“拨冗”改为“隆重”。②“忝列”改为“亲临”或“莅临”。③“拜读”改为“阅读”。④“鼎力”改为“全力”或“大力”。⑤“垂爱”改为“喜爱”或“青睐”。(每点1分)

解析①“拨冗”,客套话,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此处举办方自己说自己,表达不得体,可改为“隆重”。②“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此处是说专家学者会来现场,表达不得体,可改为“亲临”或“莅临”。③“拜读”,敬辞,阅读。此处是说请被邀请者读自己发出的邀请函,表达不得体,可改为“阅读”。④“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此处是用于自身,说自己作为举办方会全力给来参加论坛的家长和孩子提供服务,表达不得体,可改为“全力”或“大力”。⑤“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此处是说希望参加论坛的孩子能获得评委的喜爱或者重视。可改为“喜爱”或“青睐”。

4.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通告

4月7日至8日,我市将举办国际商务文化节。为做好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我市城区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现宣布如下:

4月8日晚,市行政中心广场将举行国际商务文化节文艺晚会。17:00~23:00对德天路、新城路、龙峡山路西段实行交通管制,无通行证的车辆切莫通行。前来观看晚会的群众

务必将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在指定地点:(一)摩托车、电动车、单车停放在环山路公务员小区周边道路两旁;(二)其他小车停放在德天路南段。

交通管制措施如有变动,以现场交通警察指挥或者设置的交通标志明示为准。

因实行临时交通管制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敝交警支队深表不安,希望市民给予谅解、支持与配合。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2019年4月2日答:

答案①“宣布”改为“通告”。②“切莫”改为“不得”。③“务必”改为“请”。④“敝交警支队”改为“我们”。⑤“不安”改为“歉意”。(每点1分)

解析文稿中的“宣布”不合“通告”这种文体的语境;“切莫”含有劝告的语气,同样不符合“通告”的语境;通告对方要使用敬辞,用“务必”语气太强硬;“通告”文体要求使用口语,“敝交警支队”就不符合语体要求;同时,用词的轻重要适度,文稿中使用“不安”就有些夸张,不符合实情。

5.下面是某赞助商拟发的一封贺信的主体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惊悉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刚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上,顽强拼搏,最终囊括了132枚金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这充分展示了体育强国的实力。贵公司对此感到十分欣慰,特向中国体育代表团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惠赠一批体育用品。

答:

答案①“惊悉”改为“喜闻”。②“囊括”改为“夺得”。③“贵”改为“我”。④“欣慰”改为“高兴”。⑤“惠赠”改为“赠送”。

解析“惊悉”,听到消息后大受震动,一般为坏消息,不合语境,应改为“喜闻”。“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表意不明,应改为“夺得”。称自己的公司,一般为“我公司”即可。“欣慰”,喜欢而心安,书面语,应改为“高兴”。“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敬谦失当,应改为“赠送”。

6.下列三个句子中,都有表达不得体之处,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1)(班主任面对全班学生说)对于马上开始的课本剧比赛,老师对你们的希望是:“团结协作,全力以赴。”

答:

(2)(感谢接待学校时说)学校派我们六位教师到贵校参观学习,对于你们的热情接待,我们深表感谢。

答:

(3)(父亲拒绝儿子请求时说)换新手机?你这种不情之请实在是不合道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答应你。

答:

答案(1)“老师”改为“我”。(1分)

(2)“位”改为“个”。(2分)

(3)“不情之请”改为“要求”。(2分)

解析(1)“老师”用于称谓,是尊称,不得体。(2)“位”是敬辞,用于称别人,使用不当。

(3)“不情之请”是客套话,用于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不得体。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训练答案版

高考数学数列大题训练 1. 已知等比数列432,,,}{a a a a n 中分别是某等差数列的第5项、第3项、第2项,且1,641≠=q a 公比 (Ⅰ)求n a ;(Ⅱ)设n n a b 2log =,求数列.|}{|n n T n b 项和的前 解析: (1)设该等差数列为{}n c ,则25a c =,33a c =,42a c =Q 533222()c c d c c -==- ∴2334()2()a a a a -=-即:223111122a q a q a q a q -=- ∴12(1)q q q -=-,Q 1q ≠, ∴121, 2q q ==,∴1164()2n a -=g (2)121log [64()]6(1)72n n b n n -==--=-g ,{}n b 的前n 项和(13)2n n n S -= ∴当17n ≤≤时,0n b ≥,∴(13)2 n n n n T S -== (8分) 当8n ≥时,0n b <,12789n n T b b b b b b =+++----L L 789777()()2n n n S b b b S S S S S =-+++=--=-L (13)422 n n -=- ∴(13)(17,)2(13)42(8,)2 n n n n n T n n n n -?≤≤∈??=?-?-≥∈??**N N 2.已知数列}{n a 满足递推式)2(121≥+=-n a a n n ,其中.154=a (Ⅰ)求321,,a a a ; (Ⅱ)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Ⅲ)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解:(1)由151241=+=-a a a n n 及知,1234+=a a 解得:,73=a 同理得.1,312==a a (2)由121+=-n n a a 知2211+=+-n n a a

2018届高三英语复习试题:第七组练习含解析

第七组 (建议用时:30分钟) Ⅰ.阅读理解 (2017·河南开封一模) Gwendolyn Brooks was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to win a Pulitzer Prize for Poetry. Gwendolyn Brooks wrote hundreds of poems during her lifetime.She was known around the world for using poetry to increase understanding about black culture in America. Her poems described conditions among the poor,racial inequality and drug use in the black community.She also wrote poems about the struggles of black women.But her skill was more than her ability to write about struggling black people.She was an expert at the language of poetry.She combined traditional European poetry styles with the African American experience. In her early poetry, Gwendolyn Brooks wrote about the South Side of Chicago:The South Side of Chicago is where many black people live.In her poems,the South Side is called Bronzeville.It was A Street in Bronzeville that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literary experts in 1945.Critics praised her poetic skill and her powerful descriptions of the black experience during the time.The Bronzeville poems were her first published collection. In 1950, Gwendolyn Brooks became the first African American to win the Pulitzer Prize for Poetry.She won the prize for her second book of poems called Annie Allen.Annie Allen is a collection of poetry about the life of a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含答案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 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 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 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 甲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 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 1 / 6

(完整word)七年级科学之密度部分计算题专项训练及答案

1、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另一种液体,瓶和液体的质量为0.64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一块质量为18千克的冰块,它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 (1)求这块冰体积. (2)若冰块吸热后,有6分米3的冰块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 (3)若冰块全部熔化为水,求水的体积. 3、一个质量为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00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1500g,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4、有一块岩石体积为40米3,为了测定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样品,测出样品的质量为70克,用量筒装入70毫升的水,然后把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95毫升,则(1)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岩石的质量是多少? 5、假设钢瓶内储满9千克液化气,钢瓶容积为0.3m3,今用去一半,则钢瓶内剩下的液化气密度为多少?

6、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 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 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 .问: (1)1000kg 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 (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 解:(1)V=5L=5× 10-3米3 ρ水 =1.0×103kg/m 3 m=ρ水v=1.0×103kg/m 3×5× 10-3米3=5kg N=1000kg/5kg=200 (2)一个月节水体积V=(9L-5L)×10×30=1200L=1.2m3 m=ρ水 v=1.0×103kg/m 3×1.2m3=1.2×103kg 答:(略) 7、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 ,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 ,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 ,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 , 求:(1)玻璃瓶的容积; (2)金属颗粒的质量; (3)金属颗粒的密度. 解:(1)V瓶=V水=m水/ρ水=(0.4kg -0.1kg )/1.0×103kg/m 3=0.3×10-3m 3 (2)m =0.8kg -0.1kg =0.7kg (3)加的水质量m 1=0.9kg-0.8kg=0.1kg 排开的水的质量m 2=0.4kg-0.1kg-0.1kg=0.2kg 金属的体积和它排开的水的体积相同V=V 水=m2/ρ水=0.2kg/1.0×103kg/m3=0.2× 10-3米3 该金属的密度ρ=m/v=0.7kg/0.2× 10-3米3 =3.5×103kg/m 3 答:(略) 8、某铜制机件的质量为0.445千克,如改用铝制品质量可减轻多少?

高考数学前三道大题练习

1 A B C D S E F N B 高考数学试题(整理三大题) (一) 17.已知0αβπ<<4,为()cos 2f x x π? ?=+ ?8??的最小正周期,1tan 14αβ????=+- ? ????? ,, a (cos 2)α=, b ,且?a b m =.求 2 2cos sin 2() cos sin ααβαα ++-的值. 18. 在一次由三人参加的围棋对抗赛中,甲胜乙的概率为0.4,乙胜丙的概率为0.5,丙胜 甲的概率为0.6,比赛按以下规则进行;第一局:甲对乙;第二局:第一局胜者对丙; 第三局:第二局胜者对第一局败者;第四局:第三局胜者对第二局败者,求: (1)乙连胜四局的概率; (2)丙连胜三局的概率. 19.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ABC =45°,AB =2,BC=22,SA =SB =3。 (Ⅰ)证明:SA ⊥BC ;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二) 17.在ABC △中,1tan 4A =,3 tan 5 B =. (Ⅰ)求角C 的大小; (Ⅱ)若ABC △ 18. 每次抛掷一枚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以数字1,2,3,4,5,6). (I )连续抛掷2次,求向上的数不同的概率; (II )连续抛掷2次,求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 (III )连续抛掷5次,求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的概率。 19. 如图,在四棱锥S-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SD ⊥底面ABCD ,E 、F 分别是 AB 、SC 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SAD ; (三) 17.已知ABC △的面积为3,且满足06AB AC ≤≤,设AB 和AC 的夹角为θ. (I )求θ的取值范围;(II )求函数2()2sin 24f θθθ?? =+ ??? π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8. 某商场举行抽奖促销活动,抽奖规则是:从装有9个白球、1个红球的箱子中每次随机地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摸出一个红球获得二得奖;摸出两个红球获得一等奖.现有甲、乙两位顾客,规定:甲摸一次,乙摸两次.求 (1)甲、乙两人都没有中奖的概率; (2)甲、两人中至少有一人获二等奖的概率. 19. 在Rt AOB △中,π 6 OAB ∠= ,斜边4AB =.Rt AOC △可以通过Rt AOB △以直线AO 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 AO C --是直二面角.动点D 的斜边AB 上. (I )求证:平面COD ⊥平面AOB ; (II )当D 为AB 的中点时,求异面直线AO 与CD 所成角 的大小; (III )求CD 与平面 AOB 所成角的最大值 (四) 17.已知函数2 π()2sin 24f x x x ??=+ ???,ππ42x ??∈???? ,. (I )求()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I )若不等式()2f x m -<在ππ42 x ??∈???? ,上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8. 甲、乙两班各派2名同学参加年级数学竞赛,参赛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都为0.6,且参赛同学的成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求: (1)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各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 (2)甲、乙两班参赛同学中至少有1名同学成绩及格的概率. 19. 如图,在四棱锥O ABCD -中,底面ABCD 四边长为1的菱形, 4 ABC π ∠= , OA ABCD ⊥底面, 2OA =,M 为OA 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 (Ⅰ)证明:直线MN OCD 平面‖; (Ⅱ)求异面直线AB 与MD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点B 到平面OCD 的距离。 O C A D B E

2018年英语 高考真题题组训练(八) 带答案

高考真题题组训练(八) Ⅰ.阅读理解(2017全国Ⅲ,D)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 team at Newcastle University have turned an electric car into a mobile laboratory named “DriveLAB”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older drivers and to discover where the key stress points are. Research shows that giving up driving is one of the key reasons for a fall in health and well-being among older people,leading to them becoming more isolated(隔绝) and inactive. Led by Professor Phil Blythe,the Newcastle team are developing in-vehicle technologies for older drivers which they hope could help them to continue driving into later life. These include custom-made navigation(导航) tools,night vision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peed adaptations.Phil Blythe explains: “For many older people, particularly those living alone or in the country,driving is important for preserving their independence,giving them the freedom to get out and about without having to rely on others. “But we all have to accept that as we get older our reactions slow down and this often results in people avoiding any potentially challenging driving conditions and losing confidence in their driving skills.The result is that people stop driving before they really need to.” Dr Amy Guo,the leading researcher on the older driver study,explains:“The DriveLAB is helping us to understand what the key stress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are for older drivers and how we might use technology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For example,most of us would expect older drivers always go slower than everyone else but surprisingly,we found that in 30mph zones they struggled to keep at a constant speed and so were more likely to break the speed limit and be at risk of getting fined.We’re looking at the benefits of systems which control their speed as a way of preventing that.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中考应用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中考应用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必是中考的热点考题之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与难点是如何找到能够表示题目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所谓“能表示全部含义”就是指在相等关系中,题目所给出的全部条件(包括所求的量)都要给予充分利用,不能漏掉,但也不能把同一条件重复使用,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题目的一些关键词语表现出来的明显的相等关系,如“多”、“少”、“增加”、“减少”、“快”、“慢”等,另一种是题目中没有明显给出而题意中又包含着的隐含相等关系,这也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此时需全面深入的理解题意,结合日常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才能做到.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以归结为:“审、设、列、解、验、答”. 1、“审”是指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审题时也可以利用图示法,列表法来帮助理解题意. 2、“设”是指设元,也就是未知数.包括设直接未知数和设间接未知数以及设辅 助未知数(较难的题目). 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 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验”就是验解,即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6、“答”就是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应用题类型: 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的应用题类型主要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产率问题,百分比浓度问题,和差倍分问题,与函数综合类问题,市场经济问题等.几种常见类型和等量关系如下: 1、行程问题: s .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即:vt 常见等量关系: (1)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 (2)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 ①同时不同地: 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 ②同地不同时: 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时间差;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2、工程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常见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3、增长率问题:

(word完整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密度提高题训练

密度提高题 1、一架天平,一瓶没装满的牛奶,一个滴管,一个相同的空奶瓶和足量的纯水,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写出步骤及计算公式? 2、一个体积是50cm3的铁球,质量是158g,计算:①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ρ铁=7.9×103kg/m3) ②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③如果将空心部分注满水由铁球的总质量是多少g? 3、某种合金由两种金属构成,已知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1、ρ2。当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时,可以推导出合金的密度表达式。 4、为了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用天平称出一蜡块的质量为18g,在量筒中盛水60cm3,再把蜡块和体积为10cm3的铜块捆在一起放入量筒中,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后,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9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A、1.8×103kg/m3 B、0.9×103kg/m3 C、0.6×103kg/m3 D、0.2×103kg/m3 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是700g,现在空瓶中装一些金属粒,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是1000g,在装满水,瓶的总质量是1410g,求金属粒的密度。 5、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实验中的操 作步骤有: 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图甲); 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已记入下表); c.把量筒内的盐水倒进容器,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请根据以上操作填好下表的空格: 盐水的体积(cm3)容器的质量 (g) 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 (g) 盐水的质量 (g) 盐水的密度 (kg/m3)10.5 (2)由实验测出的盐水密度与实际盐水的密度会有误差。如本次实验按上述的a、b、c、d顺序操作,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实际盐水的密度(选填“小于”、“等于”、“大于”);要减少实验误差,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应是__________ 6、石英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小明爸爸在石英粉厂工作,他想知道石英粉的密度,可是身边只有天平。他求助于正在七年级就读的儿子。聪明的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完成了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ρ水为已知) 下面是小明同学设汁的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用天平测出空玻璃杯的质量m0; (2)给玻璃杯中装满石英粉,测出; (3) (4)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对应的字母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ρ粉=

高考数学大题练习

高考数学大题 1.(12分)已知向量a =(sin θ,cos θ-2sin θ),b =(1,2) (1)若a ⊥b ,求tan θ的值; (2)若a ∥b ,且θ为第Ⅲ象限角,求sin θ和cos θ的值。 2.(12分)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 ⊥平面ABC ,AC ⊥BC ,且AC=BC=BD=2AE ,M 是AB 的中点. (I)求证:CM ⊥EM: (Ⅱ)求DE 与平面EMC 所成角的正切值. 3.(13分)某地区为下岗人员免费提供财会和计算机培训,以提高 下岗人员的再就业能力,每名下岗人员可以选择参加一项培训、参加 两项培训或不参加培训.已知参加过财会培训的有60%,参加过计算机培训的 有75%.假设每个人对培训项目的选择是相互独立的,且各人的选择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任选1名下岗人员,求该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Ⅱ)任选3名下岗人员,求这3人中至少有2人参加过培训的概率. 4.(12分) 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若B A cos cos =a b 且sinC=cosA (1)求角A .B .C 的大小; (2)设函数f(x)=sin (2x+A )+cos (2x- 2C ),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并指出它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 5.(13分)已知函数f(x)=x+x a 的定义域为(0,+∞)且f(2)=2+22,设点P 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直线y=x 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1)求a 的值; (2)问:|PM|·|PN|是否为定值?若是,则求出该定值, 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3)设O 为坐标原点,求四边形OMPN 面积的最小值。 6.(13分)设函数f(x)=p(x-x 1)-2lnx,g(x)=x e 2(p 是实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f(x)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求p 的取值范围; (2)若直线l 与函数f(x),g(x)的图象都相切,且与函数f(x)的图象相切于点(1,0),求p 的值; (3)若在[1,e]上至少存在一点x 0,使得f(x 0)>g(x 0)成立,求p 的取值范围.

2021年新高考真题训练生物试题与答案

2021年新高考真题训练生物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2.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3.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 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 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 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

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数学应用题的综合训练 一、填写()的内容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2.0.32∶1.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根据这个比 值组成一个比例式另一个比是(),比例式是()。 10和60,这个比例是()。 4.被减数是72,减数和差的比是4∶5,减数是() 5.因为a×b=c,当a一定时,b和c()比例。 当b一定时,a和c()比例。 当c一定时,a和b()比例。 6.用20的约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一个外项是(),这个比例式是()。 应画()厘米。 9.在绘画时,要把实际距离缩小500倍,使用的比例尺应该是()。 二、分析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般地图上用的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 2.圆的直径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3.y=5x,x和y成反比例。() 4.数a与数b的比是5∶8,数a是75,数b是120。() )

三、分析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甲乙两个圆半径的比是2∶1,那么甲和乙两个圆的面积的比是() 1)4∶1 2)2∶1 3)4∶2 2.把一个圆柱体加工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圆柱的体积与去掉部分的体积的比是() 1)3∶1 2)3∶2 3)2∶3 3.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都等于3,这个比例式可以是() 1)3∶1=1∶3 2)3∶1=0.3∶0.1 3)9∶3=3∶1 4.修一条路,已修的是未修的80%,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 1)80∶100 2)4∶5 3)10∶8 刘师傅现在与过去工作效率的比是() 2)1∶3 3)3∶1

四、观察分析 1.将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式。 1)10.2×9=1.8×51 3)51×7=17×21 4)62a=47b 2.认真观察下面每题的解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改正过来。 1)15.6∶2.8=2.4∶x 五、说说下面各题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写出说理过程 1.小麦的重量一定,面粉和出粉率。 2.图上距离一定,比例尺和实际距离。 3.先判断,再填空。 3a=ba和b成()比例。 六、选择正确算式,并说出理由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28千米,4.5小时到达,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要多行几千米? 1)28×4.5÷4-28 2)解:设每小时多行x千米。 28×4.5=(28+x)×4 3)解:设每小时多行x千米。 28×4.5=28×4+x 4)28-28×4.5÷4

高考文科数学数列经典大题训练(附答案)

1.(本题满分14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4-=n n a S (1,2,)n =, (1)证明: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n b 满足1(1,2,)n n n b a b n +=+=,12b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2.(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12326231,9.a a a 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 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求数列1n b ?? ???? 的前项和. 3.设数列{}n a 满足21112,32n n n a a a -+=-= (1)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令n n b na =,求数列的前n 项和n S

4.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3项和为6,前8项和为﹣4. (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Ⅱ)设b n=(4﹣a n)q n﹣1(q≠0,n∈N*),求数列{b n}的前n项和S n. 5.已知数列{a n}满足,,n∈N×. (1)令b n=a n+1﹣a n,证明:{b n}是等比数列; (2)求{a n}的通项公式.

1.解:(1)证:因为34-=n n a S (1,2,)n =,则3411-=--n n a S (2,3,)n =, 所以当2n ≥时,1144n n n n n a S S a a --=-=-, 整理得14 3 n n a a -= . 5分 由34-=n n a S ,令1n =,得3411-=a a ,解得11=a . 所以{}n a 是首项为1,公比为4 3 的等比数列. 7分 (2)解:因为14 ()3 n n a -=, 由1(1,2,)n n n b a b n +=+=,得114 ()3 n n n b b -+-=. 9分 由累加得)()()(1231`21--++-+-+=n n n b b b b b b b b =1)34(33 41)34(1211 -=--+--n n , (2≥n ), 当n=1时也满足,所以1)3 4 (31-=-n n b . 2.解:(Ⅰ)设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23269a a a =得32 34 9a a =所以21 9 q =。有条件可知a>0,故13 q =。 由12231a a +=得12231a a q +=,所以113 a =。故数列{a n }的通项式为a n =1 3n 。 (Ⅱ )111111log log ...log n b a a a =+++ (12...) (1) 2 n n n =-++++=- 故 12112()(1)1 n b n n n n =-=--++ 12111111112...2((1)()...())22311 n n b b b n n n +++=--+-++-=-++

2018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高考真题题组训练五外研版

高考真题题组训练(五) Ⅰ.语法填空(2016全国Ⅱ) 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If you feel stressed by responsibilities at work,you should take a step back and identify(识别) those of 1. (great) and less importance.Then,handle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first so you’ll feel a real sense of 2. (achieve). Leaving the less important things until tomorrow 3. (be) often acceptable. Most of us are more focused 4. our tasks in the morning than we are later in the day.So,get an early start and try to be as productive 5. possible before lunch.This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you need to get you through the afternoon and go home feeling accomplished. Recent 6. (study) show that we are far more productive at work if we take short breaks 7. (regular).Give your body and brain a rest by stepping outside for 8. while,exercising,or doing something you enjoy. If you find something you love doing outside of the office,you’ll be less likely 9. (bring) your work home.It could be anything-gardening,cooking,music,sports-but whatever it is,10. (make) sure it’s a relief from daily stress rather than another thing to worry about. 语篇解读:这是一篇说明文。该文告诉我们当工作压力大时,应如何缓解压力。 答案及剖析: 1.greater 与less是并列关系,应用比较级。 2.achievement 其前面有介词of,应用名词形式作介词的宾语。 3.is v.-ing 形式作主语,谓语动词应用第三人称单数。全文说明的是一种生活常识,应用一般现在时。 4.on 短语be focused on集中于……大多数人早晨对任务的注意力要比晚些时候的注意力更集中。 5.as 考查固定搭配。短语as...as possible尽可能…… 6.studies 本句的谓语动词是show,说明主语应为复数形式。

小升初真题综合应用题专项练习180题(有答案)ok

小升初真题综合应用题专项练习180题(有答案) 1.(2013?阳谷县)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35分钟,骑自行车只要10分钟.他骑自行车从家出发,行了8分钟自行车发生故障,即改步行,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了多少分钟? 2.(2013?郯城县)某车队运一堆煤,第一天运走这堆煤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运30吨,这时已运走的煤与余下煤吨数比是7:5,这堆煤共有多少吨? 3.(2013?郯城县)有两个粮仓,已知甲仓装粮600吨,如果从甲仓调出粮食,从乙仓调出粮食75%后,这时甲仓的粮食比乙仓的2倍还多150吨,乙仓原有粮食多少吨? 4.(2013?蓬溪县模拟)耕一块地,第一天耕的比这块的多2亩,第二天耕的比剩下的少1亩.这时还剩下38 亩没有耕,则这块地有多少亩? 5.(2013?陆丰市)学校今年植树120棵,比去年的多6棵,去年植树多少棵? 6.(2013?陆丰市)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汽车超过全程中点10千米时,还剩下全程的几分之几? 7.(2013?岚山区模拟)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相距50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64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 8.(2013?岚山区模拟)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级的人数,分配给各班.已知一班47人,二班45人,三班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9.(2013?广州模拟)工程队计划20天挖一条800米的水渠,实际16天就完成了任务.工程队的实际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百分之几? 10.(2013?涪城区)一项工程,甲、乙合作要12天完成,若甲先做3天后,再由乙工作8天,共完成这项工作的.若这件工作由乙独做完需要几天? 11.(2013?涪城区)一架民航班机在两城之间往返一次3.8小时,飞去的速度为每小时500千米,飞回的速度是每小时450千米,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请利用所学知识,选择至少三种方法解答) 12.(2012?紫金县)在比例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9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7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3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13.(2012?宜良县)某校六年级有甲、乙两个班,甲班人数是乙班的.如果从乙班调3人到甲班,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甲、乙两班原来有多少人? 14.(2012?西峡县)小太阳服装厂生产一批儿童服装,计划每小时生产120套,25小时完成.实际每小时生产200套,实际多少小时完成? 15.(2012?西峡县)把450棵树苗分给一中队、二中队,使两个中队分得的树苗的比是4:5,每个中队各分到树苗多少棵? 16.(2012?武胜县)一个书架上层存放图书的本数比下层多30%,下层存放的图书比上层少15本,这个书架上、下两层一共存放图书多少本? 17.(2012?武胜县)甲、乙两仓库共存粮95 吨,现从甲仓库运出存粮的,从乙仓库运出存粮的40%,这时甲、 乙两仓库剩下的粮同样多,甲、乙两仓库原来各存粮多少吨?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检测:9 小说阅读(综合探究题)

专题突破练9小说阅读(综合探究题) (时间:45分钟满分: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15分) 一个人的名字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名字上就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他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五十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十五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 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我知道我起多大的名字也没用——只要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当初我父亲冯五给我起的名字多好:冯富贵。可是,你们硬是一声不叫。我现在都六十岁了,还被你们叫小名。我这辈子就不指望听到别人叫一声我的大名了。我的两个大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叫就叫去吧,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的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的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 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蹦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七年级科学上册 说理题训练 (新版)浙教版

说理题训练 1.早晨,小明起床晚了,来不及做饭,就想泡方便面吃。可是没开水了,于是准备用电热壶烧水。 (1)他应该烧一壶水还是烧半壶水呢?为什么? (2)小明从饮水机中取水时,发现饮水机里有温水也有凉水,那么他应该取温水还是凉水?为什么? 2.试解释为什么在盛夏炎日之下,河滩上的砂石灼热难熬,而河水却凉爽宜人。 3.试解释沙漠地区气温在一天内的变化较大,而沿海地区较小。 4.试解释人的身体浸在冰冷的河水中会有生命危险的原因。 5.有人说:“把铁块分成相等的两块,铁的密度就减小一半”。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6.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0.1kg的酒精? 7.从冰箱冷冻室里取食物时常常感觉手被食物粘住,试解释。 8.质量分别为1克和10克的不同物体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则哪个物体的比热大,试解释。 9.南极长城站附近气温常达-40℃以下。在那里测量气温应该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 10.一个密封的玻璃瓶内装了水,放置在冷冻室几个小时后发现瓶子冻裂了,请用密度知识解释。 11.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试解释?

1.(1)他应该烧半壶水。因为:首先,半壶水泡方便面已经够了;第二,烧半壶水所需时间比烧整壶水更短。(为什么烧半壶水比整壶水所需时间更短?答:半壶水比整壶水质量更小,升高相同温度所需吸收的热量更少,所以加热的时间就更短) (2)他应取温水。因为:质量相同时,将温水烧开比将凉水烧开所需的时间少。(为什么将温水烧开时间会更短?答:温水的温度比凉水更接近沸水,相同质量时,温水烧开所需吸收的热量比凉水少,加热的时间更短。) 2.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温度升高得比水更多,因此太阳猛烈照射下的砂石温度很高而水温度不太高。 3.沙漠地区沙子多而水少,沙子的比热比水小得多,白天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沙子温度升得比水多,晚上放出相同热量后砂子温度降低得也比水多,因此沙漠地区温差很大而沿海地区温差较小。 4.身体浸在冷水中时,由于冷水温度比人体低,冷水会吸收人体的热量导致人体温度下降,时间久了人体无法依靠自身的体温调节维持人体正常体温,就会出现危险。 5.铁块被分成两半后,剩余的铁块的质量和体积都变为原来的一半,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6.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V=m/ρ算出0.1Kg的酒精的体积为125mL,用量筒量取125mL的酒精便可。 7.当手伸入温度很低的冷冻室时,手表面的汗水会遇冷凝固,从而将手与食物粘住. 8.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升高相同温度时,1克的A吸收的热量与10克的B一样多,则相同质量时,A吸收的热量一定比B 多得多,所以A的比热更大。 9.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水银因为凝固点较高会凝固起来使温度计失效,而酒精的凝固点远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不会凝固,所以南极长城站要选酒精温度计测温。 10.放在冷冻室的水会结成冰,密度变小,在质量不变时,体积变大,将瓶撑裂。 11.温度下降且下降得越来越慢,最后保持不变。 刚开始时水的温度远高于空气,所以沸水将热量传递给空气很快,温度下降就很快,随着水温的下降,热水与空气的温度差越来越小,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也越来越慢,导致热水温度下降得越来越慢;当水的温度下降到与空气一样时,(因为两者没有了温度差,)不再发生热传递,故水温不再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