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教材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教材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教材

水生植物选择与种植

一、水生植物工程应用

1.工程中常用的挺水植物

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挺水植物主要有禾本科Gramineae (Poaceae),莎草科Cyperaceae,灯心草科Juncaceae,香蒲科Typhaceae,所选水生植物通常以单优群落的方式种植,防止不同物种种间竞争,也防止植物通过分泌次生化合物干扰和抑制其它物种的生长,比如宽叶香蒲T. latifolia ,水葱S. validus Vahl.等植物的残体如果不及时清理,则会腐烂产生次生化合物抑制周围芦苇的生长。

一方面挺水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湿地土壤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 N、P 等。水中的铵盐、硝酸盐以及磷酸盐都能通过这种作用被植物体吸收,最后通过被收割而离开湿地。另一方面挺水植物植物的根系是微生物重要的栖息、附着和繁殖的场所。相关文献表明,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比非根际微生物数量多得多,而微生物能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而且,挺水植物的根系的输氧作用创造了有利于好氧反应的微环境,有利于固氮菌进行固氮作用。

芦苇、香蒲、菰(茭白)、荷花等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挺水植物,均为世界广布种,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繁殖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都非常突出。主要繁殖方式是产生发达的地下匍匐茎进行克隆生长,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单优群落。根据其繁殖特点,在工程上种植时,可以采用其地下茎而不是成体进行运输和栽培,节约成本。在管理中,每年都可以收割挺水植物的地上部分,其地下部分来年均可萌发,有如下优点:1、防止其地上部分腐烂后将固定的N、P 等污染元素再次释放;2、产生一定的经济附加值。

比较不同挺水植物的去污能力,由于受到温度,土壤,水文条件等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某一种水生植物的去污力强于另一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黄时达等比较了芦苇,灯心草和菖蒲三种植物的污染物净化能力,结果发现灯心草去除能力最强COD的去除率达到42%~46%,高吉喜等选择了7种湿地植物,研究发现,慈菇和茭白的综合净化率最高,这些研究为选择合适的人工湿地植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构建人工湿地时就可以考虑选择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几种挺水植物对比

2.工程中常用的浮叶植物

工程中最常用的浮叶植物是睡莲、荇菜、金银莲花、水罂粟等。目前在人工湿地中,对浮叶植物的应用主要是看中其观赏价值,使用较为局限。

a、浮叶植物受水文条件影响较大;

b、其净化水质的作用可以部分被人工浮岛所取代。但是浮叶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浮叶植物的生长能显著的降低上覆水体中NH4+-N、TN以及PO43--P、TP的水平,同时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对藻类的克制作用,使水体中藻类的数量降低,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

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由于水流的影响,浮叶植物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浮叶植物多集中在河湾以及其它水流较缓的区域。

在工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浮叶植物的引入需要慎重,这里以菱和芡实为例。菱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及观赏作用,在南北各地均有广泛种植,但是它产生的果实(菱角)带有坚硬的刺并且难以去除干净,在人工湿地中会影响到施工的方便。芡实由于其叶面积大而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大量使用,但是它的叶片和茎上生有锋利尖刺会影响工程施工。

3.工程中常用的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根茎扎根于泥中,整个植株浸没于水下(部分沉水植物具备两型叶),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能够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在水生植物中,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能力是最强的,同时,沉水植物的生长对水质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特别是水体的透明度。此外沉水植物可以为鱼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和遮蔽场所以及作为生产者提供食物来源。典型的代表有眼子菜,金鱼藻,狐尾藻等。

沉水植物是水体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水体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能阻留大量的营养物质并对水体的污染作出敏感的反应.水生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恢复是解决富营养化的重要举措,但是选择的种类不同将直接影响生态修复的效果。不同水生植物吸收水中 N、P 的能力是不同的,较高的氮浓度,沉水植物衰退或消失是重营养河流湖泊的普遍现象(Ozimek and Kowalczewski,1984;于丹等,1998)。大型水生植物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与氮负荷显著相关(Tracy et al.,2003)。沉水植物对水中富营养的耐受能力低于其它生活型的水生植物。

在进行生态修复项目的时候,需要对水环境进行充分的评估,才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沉水植物。净化水体效果好的沉水植物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水体。这里以3 个常见沉水植物的对比为例。金鱼藻适合在较高营养盐浓度的水体中生长,狐尾藻适宜在中度营养盐水体中生长。竹叶眼子菜适宜在低营养盐浓度的水体中。因此要根据水体的营养水平来选择最适合的水生植物,切不可贪大求全,忽视客观自然规律。

4.工程中常用的漂浮植物

漂浮植物种类较少,目前在工程中能够得到应用的主要是凤眼莲。凤眼莲曾今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入侵危害种之一,它的大量繁殖,覆盖水面,堵塞河道,遮蔽光照,使水体缺氧发臭,照成巨大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目前我国每年因凤眼莲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但是另一方面,凤眼莲被列为世界上繁殖最快的植物之一!其个体可以在5d内增长一倍[10],根系发达,吸收水中N、P和重金属元素能力较强,利用凤眼莲来治理中度水污染成为了一个发展方向。

凤眼莲在水中的繁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中藻类的生长,俞子文等研究了几种水生植物的克藻效应,结果表明风眼莲、大藻和水花生对雷氏衣藻均有克制作用,克藻效果为凤眼莲>大藻>水花生。

但是,使用凤眼莲进行生态修复存在一定的风险,其繁殖和扩散过于迅速,难以控制,有可能会造成生态危害。并且凤眼莲难以回收,未回收的凤眼莲腐烂后,释放的营养物质易造成二次污染。一般可以用人工或机械捕捞、化学控制法、生物控制法来控制凤眼莲,但是人工或机械捕捞法只局限于小范围的凤眼莲爆发,化学控制法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新的生态危害,而生物控制法存在较大的应用风险。

凤眼莲是一个热带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华南,其在热带以外的地区不能产生有繁殖能力的种子,只能通过无性繁殖,它的无性繁殖体在北方寒冷地区无法越冬。所以可以利用凤眼莲无法在北方等地区无法越冬的特点,在较寒冷地区放养凤眼莲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使用凤眼莲来治理水污染,进行生态修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仔细论证,谨慎决策。

二、不同季节不同水深适合种植的水生植物品种选择及配置

编号名称图片种植季节适宜水深适宜温度

1

荷花3-4月分株繁殖

栽种后10-15 cm ,

之后40-120cm

20-35度

2

香蒲香蒲的移栽3-11

月均可进行

初栽时期3-5cm,

旺盛生长期10-

15cm

15-30度

3

水葱旺盛生长期主要

在3-10月

初期10-15 cm,栽

种后20 -30cm

15-30度

4 茭草

3月份萌芽,生长

旺盛期为4-7月

10-20cm

栽种5-7cm,旺盛期

20-25

15-30度

5 芦苇旺盛生长期5-7

分株及扦插

栽种后灌浅水养护

至萌发新稍,后深

水正常管理

20—30度

6 菖蒲2月萌发,生长旺

盛期3-5月

分株,生长期休眠

期均可。初期

5-7cm,维护水位

10-15cm

15—25度

7

旱伞竹播种在3-4月,

盆播为宜,播种

后浸盆使土质湿

润后盖薄膜或玻

水位要求严格,适

宜的水位深度

3-5cm,水位过高影

响新芽光合作用,

导致腐烂

25度

8 再力花4月中旬,一般采

用分株办法栽种

从水深0.6 m浅水水

域直到岸边,水可

没基部均生长良好

最适温度为

20~30℃,低

于20℃生长

缓慢,10℃

以下几乎停

止生长

9 千屈菜播种法在3 月底

4 月初。分株可

在4 月份进行。

扦插可在春夏两

季进行

适宜水深为

30-40cm

最适温度为

20~30℃

10 梭鱼草分株法和种子繁

殖,分株在春夏

两季进行,种子

繁殖一般在春季

进行

适宜浅水低于

20cm梭鱼草可直接

栽植于浅水中,或

先植子花缸内,再

放入水池

适宜生长发

育的温度为

18-35℃,

18℃以下生

长缓慢,

10℃以下停

止生长

2. 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马来眼子菜、菹草、狐尾藻

名称图片种植季节适宜水深适宜温度

1

苦草1.种子繁殖:3-4月将种子

催芽,播于土中,加水高出

地面3-5cm,保温保湿,待

生长健壮移栽。

2.无性繁殖:5~8月,切取

地下茎上分枝进行繁殖。

撒播种子培

育苦草,水

域水深宜在

3~10厘米;

移栽根茎培

植,水深不

宜超过1米

植株生长最

适温度25~

30℃

2 轮叶

黑藻

1.枝尖插植:3月底4月初, 水温升至

10-15℃,晴天播种。播种前池中加注水

10cm , 每亩用种50-100g, 播种前应先浸种

1-2天, 和泥一起全池泼洒

2.营养体移栽繁殖:一般在谷雨前后,将

池塘水排干,留底泥10~15厘米,将长

至15厘米轮叶黑藻切成长8厘米左右的

段节,每亩按30~50千克均匀泼洒,使

茎节部分浸入泥中,再将池塘水加至15

厘米深。约20天后全池都覆盖着新生的

轮叶黑藻,可将水加至30厘米,以后逐

步加深池水,不使水草露出水面

3.芽孢种植:

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是轮叶黑藻芽苞

的播种期,应选择晴天播种,播种前池

水加注新水10厘米,每亩用种500~1000

克,播种时应按行、株距50厘米将芽苞

3~5粒插入泥中,或者拌泥沙撒播

4.整株种植

25~30℃

3 金鱼

用营养体分割繁殖,采到

金鱼藻后切断部分枝叶投

入水中或埋入沙中3-5cm,

枝叶会很快生根,逐渐生

长分枝

常生于

1-3m深的

水域中

适温性较

广,在水温

低至4℃时

也能生长

良好

4 马来

眼子

1.有性繁殖:催

芽在3-4月将采收的种子进

行催芽

2.分株繁殖:一

般在4月上旬至8月下旬,切

取地下茎上的分生植株进行

繁殖,此方法较简便

3. 扦插繁殖:4月上旬至8月

上旬均可进行,是将水中的

茎段用剪刀剪取后,剪成

8-15cm长的茎段,插入已准

备好的插床内,入泥5-10cm,

加水10-20cm,扦插的密度

5cm×5cm。约15d左右开始生

马来眼子菜

的最佳生长

深度是

60~120 cm

马来眼子菜

适合在水温

为20~30℃

的范围内快

速生长

根,待根生长健壮时,即可移苗育苗

5 菹草

菹草繁殖体称石芽,8月左

右待菹草植株衰败、石芽

成熟沉入水中后,用网捞

取。稍加清洗,并栽种。7~

10天后,石芽体开始萌发

根须,栽植1个月后,萌发

抽出的新植株高度达18~

20厘米,并已明显分枝。

菹草较耐

寒,在北方

能安全越

冬。但前提

是水深达

到2.5~3

米,并经常

补水,使冰

下不冻水

层保持在

1.2~1.5米

左右,以获

得足够的

光照与生

长空间

在天然水

体中,最适

萌发温度

为13~

22℃,低于

4℃或高于

26℃均不

萌发。适宜

的水量为

刚好全部

浸没石芽

6 狐尾

扦插,多在4-8月进行,

最好选择长度7-9cm的茎

尖作为插穗,也可用分株

繁殖。

种植水体

最好有一

定的流动

在26~

30℃的温

度范围内

生长良好,

越冬温度

不宜低于

5℃

3.浮叶植物:睡莲、萍蓬草、荇菜、芡实等。

编号名

图片种植季节适宜水深适宜温度

1 睡

多采用分株繁殖。3月将根茎于池

中或盆内掘起,切成段长约

10---15厘米,用25厘米以上的

大盆,盆底先装田泥,低于盆口约

8厘米,将根茎放上后再覆盖薄层

田泥,浇足水份,等出芽后将盆泥

沉入池中。播种繁殖于3-4月进

行,在水盆中盛泥,注水深1厘米,

再撒一层河沙,然后下种,随芽的

逐渐伸长,水位也相应逐渐升高。

将盆置于温

暖而阳光充

足的地方,

出芽后浸入

水中,随叶

柄不断伸长

并逐渐提高

水面,水深

不得超过1

15~

32℃,低

于12℃时

停止生长

2 萍

播种繁殖;块茎繁殖:在3-4月进

行,将带主芽的块茎切成6-8cm

长作为繁殖材料

适宜生在水

深30~60厘

米,最深不

宜超过1米

生长适宜

温度为

15~32℃,

温度降至

12℃以下

停止生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