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2012
(整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课后题答案详解余发山杨凌霄主编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习题集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第1章概述一、填空题1.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被称作CPU。
2.总线按其功能可分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不同类型的总线。
3.迄今为止电子计算机所共同遵循的工作原理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这种原理又称为冯·诺依曼型原理。
4.写出下列原码机器数的真值;若分别作为反码和补码时,其表示的真值又分别是多少?(1) (0110 1110)二进制原码=(+110 1110)二进制真值=(+110)十进制真值(0110 1110)二进制反码=(+110 1110)二进制真值=(+110)十进制真值(0110 1110)二进制补码=(+110 1110)二进制真值=(+110)十进制真值(2) (1011 0101)二进制原码=(-011 0101)二进制真值=(-53)十进制真值(1011 0101)二进制反码=(-100 1010)二进制真值=(-74)十进制真值(1011 0101)二进制补码=(-100 1011)二进制真值=(-75)十进制真值5.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设字长为8位)。
(1) (+101 0110)二进制真值=(0101 0110)原码=(0101 0110)反码=(0101 0110)补码(2) (-101 0110)二进制真值=(1101 0110)原码=(1010 1001)反码=(1010 1010)补码6.[X]补=78H,则[-X]补=(88 )H。
7.已知X1= +0010100,Y1= +0100001,X2= -0010100,Y2= -0100001,试计算下列各式(设字长为8位)。
(1) [X1+Y1]补= [X1]补+[Y1]补= 0001 0100 +0010 0001 = 0011 0101(2) [X1-Y2]补= [X1]补+[-Y2]补= 0001 0100 +0010 0001 = 0011 0101(3) [X2-Y2]补= [X2]补+[-Y2]补= 1110 1100 +0010 0001 = 0000 1101(4) [X2+Y2]补= [X2]补+[Y2]补= 1110 1100 +1101 1111 = 1100 10118.将下列十六进制数分别转换成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BCD数。
微机原理第五章 存储器系统

第五章 存储器系统 一、填空题:
已知某内存单元的段地址是2000H,段内偏移量是3456H,请问其物理地址是 H。 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可划分为半导体存储器和 ;半导体存储器按其数据是否可以随机地读写可划分为 和ROM;其中ROM又可分为四类,即 , , 和E2PROM。动态MOS型RAM的所有存储单元必须在 ms时间内全部刷新一遍。
存储器按存储介质可划分为半导体存储器和 ;半导体存储器按其数据是否可以随机地读写可划分为 和ROM;其中ROM又可分为四类,即 , , 和E2PROM。动态MOS型RAM的所有存储单元必须在 ms时间内全部刷新一遍。
半导体存储器是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按是否可以随机地读写数据分为RAM和 ;RAM刷新电路又分为 和 。
二、 问答题: 8086一个基本总线周期是由4个时钟周期T组成的,简述每个T的内容? 画图说明以下伪指令分配的存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 WORDVAL DW 0AECH,2 DUP (15),-5,‘AB’
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划线部分的物理地址。 已知:SS=1000H,ES=2000H,DS=3000H,CS=4000H,BX=5000H,DI=1200H,BP=2300H 1.MOV AX,[2300H] 2.MOV [BX][DI],AX 3.ADD AX,ES:[2100H] 4.SUB DX,[BP+6] 5.MOV AX,[DI]
待处理的数据在计算机中是存放在存储器中的,请问什么是小地址格式数据存储? 结合上机的实验步骤,简述汇编语言可执行程序生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画图说明以下伪指令分配的存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值: WORDVAR DW 256,3CABH,‘AB’
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大的存储体可由多片小的存储芯片连接而成,现由INTEL 2114(1K*4BIT)构成4K字节的存储体,假设CPU具有A0~ A15地址线,A13、A14、A15通过74LS138部分译码选片,请问:1。需要多少片2114?2。请问该连接方法的重叠区域是多少?3。请画出结构图! 在计算机系统中一个大的存储体可由多片小的存储芯片连接而成,现由INTEL 2114(1K*4BIT)构成4K字节的存储体,假设CPU具有A0~ A15地址线,A13、A14、A15通过74LS138部分译码选片,请问:1。需要多少片2114?2。请问该连接方法的重叠区域是多少?3。请画出结构图!
微机原理第五章练习题及解.

微机原理第五章练习题及解一:单项选择题●80286在保护虚地址模式下,虚拟空间为( D 。
A:1MB B:2MB C:4MB D:16MB●80486DX和80386相比,内部增加的功能部件是( C 。
A:分段部件、分页部件B:预取部件、译码部件C:Cache、浮点运算部件D:执行部件、总线接口部件●虚拟存储器是为了使用户可运行比主存容量大得多的程序,它要在硬件之间进行信息动态调度,这种调度是由( D 来完成的。
A:硬件B:操作系统C:BIOS D:操作系统和硬●在各种辅存中,除去( D 外,大多是便于安装、卸载和携带的。
A:软盘B:CD-ROM C:磁带D:硬盘●硬盘是一种外设,而软盘驱动器属于( C 。
A:软盘B:CD-ROM C:磁带D:硬盘●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 A 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外存B:Cache——主存C:Cache——主存D:Cache——Cache●高速缓存Cache的存取速度( C 。
A:比主存慢、比外存快B:比主存慢、比内部寄存器快C:比主存快、比内部寄存器慢D:比主存慢、比内部寄存器慢●在PC机中,CPU访问各类存储器的频率由高到低为( A 。
A:高速缓存、主存、硬盘、磁带B:主存、硬盘、磁带、高速缓存C:硬盘、主存、磁带、高速缓存D:硬盘、高速缓存、主存、磁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EPROM是不能改写的B:EPROM可以改写,所以也是一种读写存储器C:EPROM只能改写一次D:EPROM可以改写,但不能取代读写存储器●目标程序中将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B 。
A:存储分配B:地址重定位C:地址保护D:程序移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作用是( D 。
A:硬盘与主存储器间的缓冲B:软盘盘与主存储器间的缓冲C:CPU与视频设备间的缓冲D:CPU与主存储器间的缓冲●若256KB的SRAM有8条数据线,则它有( B 地址线。
A:8条B:18条C:20条D:256条●Cache存储器一般采用SRAM,而内存条由( D 组成。
微机原理课后题答案(5-7章)分解

第5章存储器系统一、选择题1.下列(B)不是半导体存储器芯片的性能指标。
A. 存储容量B. 存储结构C. 集成度D. 最大存储时间2.高速缓存由(B)构成。
A. SRAMB. DRAMC. EPROMD. 硬磁盘3.由2K×1bit的芯片组成容量为4K×8bit的存储器需要(D)个存储芯片。
A. 2B. 8C. 32D. 164.安排2764芯片内第一个单元的地址是1000H,则该芯片的最末单元的地址是(D)。
A. 1FFFHB. 17FFHC. 27FFHD. 2FFFH5.一片容量为8KB的存储芯片,若用其组成1MB内存,需( C )片。
A. 120B. 124C. 128D. 1326.外存储器包括(A B E F )。
A. 软磁盘B. 磁带C. SRAMD. BIOSE. 硬磁盘F. 光盘7.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中,Cache-主存结构主要用于解决(D )的问题。
A. 主存容量不足B. 主存与辅存速度不匹配C. 辅存与CPU速度不匹配D. 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8.动态RAM的特点之一是(BD )。
A. 能永久保存存入的信息B. 需要刷新电路C. 不需要刷新电路D. 存取速度高于静态RAM二、填空题1.在分层次的存储系统中,存取速度最快、靠CPU最近且打交道最多的是Cache 存储器,它是由DRAM 类型的芯片构成,而主存储器则是由SRAM 类型的芯片构成。
2.将存储器与系统相连的译码片选方式有线选法、部分地址译码法和全地址译码法。
3.若存储空间的首地址为1000H,存储容量为1K×8、2K×8、4K×8H 和8K×8的存储器所对应的末地址分别为13FFH 、17FFH 、1FFFH 和2FFFH 。
4.微机系统中存储器通常被视为Cache 、主存、辅存三级结构。
三、综合题1.某微机系统中内存的首地址为3000H,末地址为63FFH,求其内存容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五章作业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五章作业一、作业P1802、5、7、8、9、102、半导体储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存储容量2、存取速度3、可靠性4、功耗5、储存器芯片的片选信号的产生有哪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线选法:用除片内寻址外的高位地址线不经过译码,直接分别接至各个存储芯片的片选端来区别各芯片的地址优点:连接简单,无需专门的译码电路缺点:不能充分利用系统的存储器空间,地址空间浪费大。
2、部分译码法:只对高位地址线中某几位地址经译码器译码优点:高位地址的部分地址线经过译码产生片选信号。
缺点:存在地址重叠现象。
3、全译码法:存储芯片内寻址以外的系统的全部高位地址线都参与译码产生片选信号。
、优点:芯片的地址范围不仅是唯一确定的,而且是连续的。
缺点:译码电路较复杂,连线也较多7、若用1024*1b的RAM 芯片组成16K*8b的存储器, 需要多少芯片? 在地址线中有多少位参与片内寻址? 多少位用做芯片组选择信号?(设系统地址总线为16位)1024K*1b=1K*1b1K*8b/1K*1b=816K*8b/1K*8b=168*16=128需要128片;1024=2^10,需要10位参与片内寻址16=2^4, 需要4位做芯片组选择信号8、试用4K*8b的EPROM2732和8K*8b的SRAM6264, 以及74LS138译码器, 构成一个8KB 的ROM,32KB 的RAM 存储系统, 要求设计存储器扩展电路, 并指出每片存储芯片的地址范围.9、用EPROM2764和SRAM6264各一片组成存储器,其地址范围为FC000~FFFFFH,试画出存储器与CPU 的连接图和片选信号译码电路(CPU 地址线20位,数据线8位)。
10、现有存储芯片:2K*1b的ROM和4K*1b的RAM,若用它们组成容量为16KB 的存储器,前4KB 为ROM,后12KB 为RAM,问各种存储芯片分别用多少片?4K*8b/4K*1b=84K*1b/2K*1b=28*2=16需要16片2K*1b的ROM12K*8b/12K*1b=812K*1b/4K*1b=38*3=24需要24片4K*1b的RAM.。
微机原理课后题答案(5-7章)

答:8086在中断响应时,自动将标志存放器FR和断点〔CS和IP〕的值入栈保存,但不将别的其它存放器的值入栈保存,故如果中断效劳程序中用到其它存放器时,应单独使用指令将其它存放器的值入栈保存,等中断返回前再将其恢复。这一步骤称为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保护现场和恢复现场应后进先出。
8086只对可屏蔽中断的响应输出2个总线周期的INTA,并在第2个INTA期间到DB的低8位读入中断类型码,而对其它类型的中断,由于中断类型码是固定的,不用到DB读取,故没有2个INTA总线周期。
1.简述接口编址的方法及其特点。
答:给接口编地址,主要有两种方法:独立编址和统一编址。
统一编址是指将端口和存储单元一起进行分配地址,即端口地址占用存储空间的一局部,使得存储空间减少了,但对端口的访问正如对存储单元的访问一样灵活,不需设置专门的访问端口的指令〔即I/O指令〕。
单独编址是指单独对端口进行地址分配,端口地址不占用存储空间,但对端口的访问需专门的指令〔即I/O指令〕。
第二片6116的内存地址范围是F1800H~F1FFFH
3.利用6264芯片,在8088系统总线上实现20000H-23FFFH的内存区域,试画出连接电路图。
答:
4.如下图,IBM-PC/XT计算机扩展槽上与存储器连接的总线信号为20根地址线A19~A0,8根数据线D7~D0以及存储器读写信号 和 。使用这些信号扩展1片27256〔32K×8 EPROM〕和1片62256〔32K×8 RAM〕。要求EPROM的起始地址为C8000H,RAM紧随其后,使用74LS138〔3-8译码器〕,采用全地址译码方式。
第
一、单项选择题
1.8086CPU在执行IN AL,DX指令时,DX存放器的内容输出到〔 A 〕上。
微机原理第5章半导体存储器(精)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这个存储器 所用芯片都是高速的,其存取速度可与微处 理器相匹配,容量由几十K~几百K字节,通常 用来存储当前使用最多的程序或数据。
内存储器,速度要求较快(低于Cache),有一 定容量(受地址总线位数限制),一般都在几十 兆字节以上。
3
外存,速度较慢,但要求容量大,如软盘, 硬盘,光盘等。其容量可达几百兆至几十个 GB,又称“海量存储器”,通常用来作后备存 储器,存储各种程序和数据,可长期保存,易于 修改,要配置专用设备。
M / IO
•
1
前1K
A11
•
1
后1K
23
前 1K A =0 11 0000000000000000 ~ 0000001111111111B 即 0000~03FFH
后 1K A =1 11 0000100000000000 ~0000101111111111B 即 0800~0BFFH
可见,地址不连续!
选用存储器时,存取速度最好选与CPU 时序相匹配的芯片。另外在满足存储器总 容量前提下,尽可能选用集成度高,存储容量 大的芯片。
14
5.2 读写存储器RAM
5.2.1 静态RAM(SRAM) SRAM的基本存储电路由6个MOS管
组成,为双稳态触发器,其内部结构请自 己看书。
⒈ 2114存储芯片,为1K*4位
27
图中数据总线驱动器采用74LS245,其逻
辑框图与功能表三态如下:
门
A
•
•B
使能 方向控制
G
DIR
操作
&
•
•
0
0
BA
0
1
AB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完整版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2篇微机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微机原理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解答习题,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技能,同时也能发现知识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加强练习。
以下是微机原理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1. 请简述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答: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控制中心,负责数据的处理和指令的执行;内存是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包括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信息交换,包括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等;总线是连接中央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的通道,用于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
2. 什么是存储器的地址空间?答:存储器的地址空间是计算机可寻址的存储单元的集合。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于在存储器中定位该存储单元。
地址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计算机可以寻址的最大存储容量。
常见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包括物理地址空间和逻辑地址空间。
物理地址空间是实际存在的存储单元的集合,由硬件决定;逻辑地址空间是程序员或操作系统所见到的地址空间,它可以比物理地址空间大或小,具体取决于使用的地址转换机制。
3. 简述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
答:中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
指令的执行是指根据程序中的指令,按照特定的指令集进行操作,包括数据传输、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
数据的处理是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进行各种运算和逻辑操作,生成相应的结果。
除了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外,中央处理器还负责控制系统的运行,包括控制信号的发出和时序的控制,以确保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工作。
4. 什么是总线?答:总线是微机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的通道。
它可以看作是计算机内部各个部分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公共通道。
总线通常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五一.思考题⒈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哪几类?简述它们的用途和区别。
答:按照存取方式分,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包括静态 RAM 和动态 RAM )和只读存储器ROM (包括掩膜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和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RAM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能够通过指令随机地对其中每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一般来说,RAM 中存储的信息在断电后会丢失,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但目前也有一些RAM 芯片,由于内部带有电池,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具有非易失性。
RAM 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存放原始数据,中间结果或程序,与CPU或外部设备交换信息。
而 ROM 在微机系统运行过程中,只能对其进行读操作,不能随机地进行写操作。
断电后 ROM 中的信息不会消失,具有非易失性。
ROM 通常用来存放相对固定不变的程序、汉字字型库、字符及图形符号等。
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主要有双极型和MOS 型两类。
双极型存储器具有存取速度快、集成度较低、功耗较大、成本较高等特点,适用于对速度要求较高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MOS 型存储器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内存储器。
⒉ 存储芯片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存储芯片通常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器、数据寄存器、读写驱动电路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存储体是存储器芯片的核心,它由多个基本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具有0和 1两种状态。
每个存储单元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供CPU访问。
地址寄存器用来存放 CPU访问的存储单元地址,该地址经地址译码器译码后选中芯片内某个指定的存储单元。
通常在微机中,访问地址由地址锁存器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由地址锁存器输出后,经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芯片内直接进行译码。
地址译码器的作用就是用来接收CPU送来的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存储芯片内部的“译码”,选择与此地址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读写控制电路产生并提供片选和读写控制逻辑信号,用来完成对被选中单元中各数据位的读写操作。
数据寄存器用于暂时存放从存储单元读出的数据,或暂时存放从CPU送来的要写入存储器的数据。
暂存的目的是为了协调CPU和存储器之间在速度上的差异。
⒊简述 SRAM 和DRAM 的应用特点。
答: SRAM 具有鲜明的应用特点:a、由电路结构的特点,可以保证存储的数据信息只要不断电,就不会丢失;不需要定时刷新,简化了外部电路。
b、相对动态 RAM ,存取速度更快。
c、内部电路结构复杂,集成度较低;制造价格成本较高。
d、双稳态触发电路总有一个处于导通状态,使得静态RAM 的电功耗较大。
e、一般用作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DRAM 的应用特点主要有:a、集成度高、功耗小,制作成本低,适合制作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微机内存储器几乎都是由DRAM 组成。
b、由于电容存在漏电现象,存储的数据不能长久保存,因此需要专门的动态刷新电路,定期给电容补充电荷,以避免存储数据的丢失或歧变。
⒋8086/8088CPU 与存储器连接时,三总线应如何实现连接?答: 1)、存储器与 CPU数据总线的连接CPU的数据总线和存储器的数据线直接连接。
当需要进行位扩充时,各芯片的数据线分别连接到数据总线的不同位线上,CPU需一次选中多片并从多片芯片上读写一个字节的数据。
当需要进行字扩充时,各存储芯片的数据线均连接到数据总线上,CPU 只能选中其中的一个芯片,并从该片中读写一个字节数据。
2)、存储器与 CPU控制总线的连接存储器与 CPU控制总线的连接的控制信号主要有: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读写对象选择信号、读写选通信号、准备就绪信号等。
存储器的控制信号将与CPU 上述的对应信号线连接。
3)、存储器与CPU地址总线的连接存储器与CPU地址总线的连接涉及译码和寻址问题。
通过全译码或部分译码,可以规划设计微机系统中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将整个地址空间合理地分配到ROM 和 RAM 等不同类型的存储器上。
将构成存储器的各个存储芯片的地址信号线与CPU地址总线中低位相连接; CPU 地址总线的高位地址线连接译码器,产生并送出片选信号,连接到对应芯片的片选信号引脚;或将高位地址线直接连接到芯片的选引脚。
⒌ 简述线选、部分译码和全译码的应用特点。
答:线选的应用特点是不需要地址译码设备,线路简单,适用于连接存储芯片数量较少的场合;部分译码方式由于一定有一些未参与实际译码的地址线,他们的取值具有“无关性”,既可以为 1,也可以为 0,因此采用部分译码法虽然可以简化译码电路,但每个存储单元必将对应多个地址,出现“地址重叠”的现象,一部分地址空间将被浪费。
因此在系统存储容量要求不大的情况下,适合采用该译码方式;在全译码译码方式下,全部20位地址总线信号都参加译码,存储器芯片上的每一个单元在整个内存空间中具有唯一的一个地址,不会出现“地址重叠”的问题。
⒍ 简述存储器芯片中存储单元数量、存储位数与所连接的总线数量的对应关系。
答:存储单元数= 2M;( M 为地址线数量);数据线数 =存储单元的存储位数。
⒎简述 CPU与Cache、主存、外(辅)存之间的关系。
答: CPU可直接用指令对内存储器进行读/ 写访问。
为了解决和协调容量、速度、价格之间的矛盾,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速度更高、但容量较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来提高 CPU的存取速度。
外存的容量最大,每单位存储容量的相对价格最低,但访问速度也是较慢的。
⒏ 简述存储芯片的位扩充和字扩充的意义。
答:位扩充指的是对存储单元的位数不足8位的芯片,通过多片“并联”的连接方式,扩充为 8位的存储位数。
字扩充是对存储器容量的扩充,或称对存储单元数量的扩充。
二. 综合题⒈已知一个 SRAM 芯片的容量为 16K×4位,该芯片的地址线为多少条?数据线为多少条?答:芯片容量为213B=8KB ,所以该芯片的地址线为14条,数据线为 4条。
⒉巳知一个 DRAM芯片外部引脚信号中有4条数据线, 7条地址线,计算其存储容量。
答: 427128 4 位。
3.某存储芯片上有1024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存放4位二进制数值,则该存储芯片的存储容量是多少字节。
答: 512B。
4.某 RAM 芯片的存储容量为 1024 ×8 位,该芯片的外部引脚最少应有几条?其中几条地址线?几条数据线?若已知某 RAM 芯片引脚中有 13 条地址线, 8 条数据线,那么该芯片的存储容量是多少?(本题表述的不够清楚)答:该芯片外部引脚最少应有18条;其中 10条地址线, 8条数据线。
芯片的存储容量是8KB 。
5.在部分译码电路中,若 CPU的地址线 A 15、 A 14和 A 13未参加译码,则存储单元的重复地址有多少个。
答: 238个。
6.假设选用一片 6264芯片( 8K*8 位)和一片 2764芯片( 8K*8 位)构成内存储系统。
采用线选法控制片选端,至少需要多少条片选地址线?若采用部分译码法控制片选端,至少需要多少条片选地址线?采用全部译码法控制片选端,则需要多少条的片选地址线?答:用线选法控制片选端,至少需要 1 条片选地址线;若采用部分译码法控制片选端,至少需要 1条片选地址线;采用全部译码法控制片选端,则需要全部的高位片选地(对于该题为 7条)址线。
7.设某微型机的内存 RAM 区的容量为 128KB ,若用 2164(64K*1 位 ) 芯片构成这样的存储器,需多少片 2164?至少需多少根地址线?其中多少根用于片内寻址?多少根用于片选译码?答:需 16片 2164;至少需 17根地址线;其中16根用于片内寻址; 1根用于片选译码。
8.设有一个存储器系统,由 2个 8KB 的 6264SRAM 芯片构成。
其中 1#芯片的地址范围为0A6000H~0A7FFFH , 2#芯片的地址范围为0AA000H~0ABFFFH,下图画出了74LS138 译码器、存储器与8088CPU 的连接图,但只画出了连线图的一部分,请将电路连接图补充完整。
答:9.选用 8088CPU 设计一个微处理器系统,要求存储器的容量为 8KB 的 EPROM ,采用 2764 芯片( 8K×8位); RAM 的容量为 16KB ,采用 6264芯片( 8K×8位)。
连接电路如下图所示。
MRIO/MRDA19A18A17& A16A15A14A13A12~ A0 D7~ D0MEMW≥1MEMR≥174LS138G1Y0G2AY1Y2G2BCE OE CE WE OE CE WE OE Y327641# 62642# 6264 C Y4A12~ A0A12~A0A12~ A0B Y5D7~ D0D7~D0D7~D0 AY6Y7第9题 808CPU最小方式系统 8KBROM 、 16KBRAM 存储器电路连接图假设工作在最小模式下。
试计算确定各个存储芯片的地址空间。
答: 2764的存储地址为 8E000H~8FFFFH;1#6264 的存储地址为82000H~83FFFH ;2#6264的存储地址为 80000H~81FFF H.10.在第 8题的基础上,若仍选用 1 片 2764增加 8KB 的 ROM ,选用 1片 6264增加 8KB的RAM 。
试画出电路连接示意图,并确定扩充芯片的地址空间。
答: 2#2764地址空间为 8C000H~8D FFFH, 3#6264地址空间为 84000H~85 FFFH 。
应该是一个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