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伙食

合集下载

浅析外军战场饮食保障

浅析外军战场饮食保障

浅析外军战场饮食保障摘要:外军特别是美军战场饮食保障经过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的检验,在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战场饮食保障体系制度和方式方法,其中一部分内容反映了信息化战争对未来战场饮食保障的普遍需求,是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外军饮食保障一、保障体制军队的军需保障体制不同,饮食保障体制也不一样。

美军在国防后勤局设国防人员保障中心,负责给养保障,由设在国内外的各办事处和仓库,实行划区供应,直供到军、师。

野战食品、饮食装备由国防后勤局统一订购,粮食和肉类等生鲜食品由部队就地(近)采购。

给养物资储备由总部、部队两级负责,总部储备欧洲和本土部队需要的物资,部队储备军以下部队需要的物资。

补给由部队自下而上申请,国防后勤局人员保障中心和军、师支援司令部物资管理中心,实施自上而下逐级补给,特殊情况下实施越级补给。

陆军的补给程序是:战区陆军物资管理中心(或总部库存控制站)——军补给勤务连——师补给分队——给养发放站。

通过设在国内外的办事处和仓库等,采取空运、水运、陆运和就地采购等方式,实施间接或直达运输。

饮食保障,平时由军烤制面包,按部队建制或驻区组织伙食,多以营为单位组织实施,执行特殊任务时分队自行独立保障。

陆军营保障排设有炊事保障分排,可集中在营作业,也可分成4个炊事班将炊事员分散到连作业。

热食主要由成品、半成品加工而成,规定前方作战人员应保证每天两餐,至少一餐,后方地域人员每天保证三餐。

主要饮食装备有野战厨房、野战面包房和单兵加热装置。

二、标准制度(一)给养供应标准在热量标准方面,美军规定战时每人每日最低的热能供给量标准为3400至3600千卡;俄罗斯军队规定战时步兵每人每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4100千卡。

在营养素供给量方面,受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军人身体素质、武器装备、执行军事任务等因素影响,军人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各不相同,如蛋白质供给量标准,美陆军每人每天为100克,海军112克,空军100克;日本陆上自卫队为110克;德国军队只规定供给动物性蛋白质60克。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的士兵一日三餐都吃什么?从伙食看国家实力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的士兵一日三餐都吃什么?从伙食看国家实力

二战时期各国军队的士兵一日三餐都吃什么?从伙食看国家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国家都参加了战争,这么多国家的士兵都在参战,一般选择的交战区都是条件艰苦的地方并且几乎每个士兵都是成年的男性,部队一天所需要的粮食储备可想而知,不要说让士兵们营养均衡了,就连填饱肚子都是一件棘手的问题,那么当时各国军队的士兵一日三餐都吃什么呢?条件最好的当时是美国了,外表吊儿郎当的美同大兵,所到之处,总是嚼着巧克力和口香糖,高兴时还向周围儿童撒发。

那些被战祸搞成破落户的西欧人,看着羡慕不已。

这种野战饭盒,不仅有涂好黄油的面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还夹有两支'骆驼'牌香烟和3根火柴,饭后还可抽上几口。

巧克力、可口可乐口香糖和野战饭盒,曾是二战中美国官兵随身不离的几件受用物。

400万出境军人,一年里竟然喝掉10亿瓶可乐。

罐头午餐肉是二战盟军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美军食谱,中午和晚上,有罐头食品炖梅干,在废罐头上加热的肉末杂菜,肉大部分是午餐肉,被称为“神秘肉”。

除了可以满足每个美国大兵每天的营养所需,还有各种小零食供应,并且不限量,这在战火连天的年代是普通国家的士兵们可望不可求的待遇啊!由此可见,美国的强盛并不是吹出来的。

其次就是德国了,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自然是有充足的准备才发动战争的。

由此进行分析,德国士兵的伙食不会太差,单兵每天基本伙食包括饼干、面包、罐头肉、鸡蛋、咸肉、芝士、蔬菜、咖啡、茶、糖等,另外每个士兵还配有巧克力和香烟。

日本在二战之前推行了明治维新,对本国的政治文化经济都有明显的改观,所以在战争初期日本士兵的伙食供应也很全面。

普通士兵并不像军官一样可以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餐西餐并有,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增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

主食是混了大麦的米饭。

早餐也以饭、酱菜为主。

由于受到传统饮食的影响,日本的军事后勤部门一直想尽一切办法改善飞行员伙食。

世界各国军队食品

世界各国军队食品

俄罗斯陆军单兵军粮(士兵版) 牛肉大麦粥,牛肉条,饼干,油炸鲱鱼,香肠,鸡肉汤,冰茶粉, 速溶橘子粉,糖,湿巾
俄罗斯陆军单兵军粮
陆军单兵军粮(军官版) 红烩牛肉,速溶蔬菜汤,饼干,芝麻饼,干果巧克力,VC糖,咖 啡糖,口香糖,速溶橘子粉,盐巴,辣椒粉,茶,咖啡,糖,浓 缩牛奶,湿巾
4.英国
英军全天候口粮 咖喱羊肉,培根煎蛋,米肉饭,番茄罗勒汤,切成小块的桃子, 什锦水果,什锦坚果,什锦热带水果,红莓谷物棒,草莓水果棒, 水果燕麦棒,水果浓汁,硬糖,速溶 覆盆子粉,热巧克力粉,速 溶覆盆子口味电解质补充粉,速溶草莓粉,辣酱油,茶包,速溶 咖啡,奶油,糖,口香糖,纸巾,火柴
美国军用即食口粮(MRE)第8号餐中的意式蕃茄酱肉丸主菜包装 袋,可以选择加入调味品。
美国军用即食口粮(MRE)第13号:素奶酪意大利饺子餐
美国军用即食口粮(MRE)第13号餐中的辣苹果片。
美军野战营地餐
2.法国

如果说美国是军事超级大国,强在“军”上,那么,军事实力同样不弱的法国, 在食品上无论是丰富程度,烹饪技法还是饮食文化都足以让大西洋对面那些只知 道快餐滋味的美国佬们眼热了。军事食品自然也不例外。是啊,著名的罐头就是 法国军队发明的。 海湾战争时期,多国部队获得了一个绝好的国际交流机会,交流对象自然也包括 食品,美国大兵尝过法国人的野战口粮之后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口粮里肉像木头渣 汤像刷锅水了。于是多国部队出现了这样的奇特景象:食品黑市。美国兵通常要 拿3箱的MRE才能从法国人那里换一箱法军标准口粮回去“改善伙食”。 不过法国人的食品确实有一套:比如RATION口粮吧。早餐、正餐、正餐加早餐 以及单日份餐(两份正餐加早餐)等四种。每餐包括8包硬饼干(巧克力口味和咸 口味的都有),2个罐头,一包饮料,一包净水剂。罐头有30种口味让你随意选择, 每一种都经过精心烹饪美味至极。无论你是穆斯林信徒还是素食主义者都可以找 到适合自己的。以此为基础可以选择的是:比萨饼,意大利风味馅饼,熏烤的牛 肉香肠,油炸鲑鱼,油炸沙丁鱼以及腌鲱鱼什么的。而且最有趣的是包括一个易 拉罐装的地中海庄园葡萄酒。 美国人要是说法国食品还有什么缺陷还真能找到一个:法国食品中配发的黑巧克 力纯度极高,以至于尝起来是苦味的难以适应。还有就是他太硬了点,吃的时候 得小心自己的大板牙!以上图片及文字皆来自贴吧: “苏军”吧。

图文详解二战前后日本兵的真实伙食:别让电视剧忽悠了

图文详解二战前后日本兵的真实伙食:别让电视剧忽悠了

图文详解二战前后日本兵的真实伙食:别让电视剧忽悠了旧日本军队的三种主要伙食就是糙米、味噌和盐这三种战略物资。

只经过一次脱壳工序的糙米,由于颜色呈棕黄色,因此也被称为“玄米”。

这种米在碾去去掉颖壳之后仍然保存了一些皮层组织(也就是俗称的“糠”),其中包括糊粉层和胚芽等,所以煮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吃起来口感不如经过精加工的白米。

但是糙米的矿物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却比白米高出很多。

味噌有些类似于中国的酱或者豆豉(但是不完全一样),是用米、豆、麦等谷物蒸熟后发酵制成的咸味调味品。

味噌汤,日本“和食”料理中的必备品之一。

基本原料包括味噌、柴鱼粉、豆腐盯海带这几样东西。

韩国菜里面的“大酱汤”乍看上去与其相似,但原料不一样,通常还要加上牛肉、贝类、豆芽菜等辅料,口味偏咸偏辣。

日本的军粮主要是稻米,以及味噌、盐,通常在打仗时每人每天的食粮是米四合五勺到六合、盐一勺、味噌二勺,以及水一升。

一合是一升的十分之一,相当于十勺。

战国时代之前日本各地的度量衡标准并不统一,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出于向各地领主征收年贡的需耍,逐渐统一了升的标准。

在明治时代的口本,一升大约等于1.8039公升,因此一合约等干180.39毫升。

按照这个标准换算的话,一合稻谷的重量大约是110克,初碾之后可以得到生糙米0.5合、稻壳0.5合;一合生糙米的重量是156克,再度精碾之后可以得到六分之五合的生白米(约125克)和六分之一合的糠(约31克);一合生米为150克,做成白米饭之后的重量在330克左右,折合中国的重量大约是六两六钱。

文化十四年(1817年)三月二十三口,江户两国柳桥的“万八楼”酒屋店主万屋八郎兵卫曾经举办过一次所谓“大酒?大食大会”比赛,主食部门冠军为41岁来自三河岛的三右卫门,他的记录是一口气吃下米饭六十八碗,外加酱油两合(360毫升);亚军是来自浅草的73岁老头儿和泉屋吉藏,他一气吃下米饭五十四碗、辣椒五把据记载,当时果子部门的冠军为56岁的丸屋勘右卫门,吃下馒头50个、羊羹7条、薄皮饼30个、茶19杯;亚军为45岁的安达屋新八,吃下今坂饼30个、煎饼200个、梅干1壶、茶17杯;65岁的伊予屋清兵卫吃下馒头30个、莺饼80个、松风煎饼30个、泽庵萝卜五枚。

二战各国口粮标准

二战各国口粮标准

二战各国伙食标准(最全面)以东线德军为例。

食品先由后勤部门收集在各占领区内的仓库,由集团军群后方的火车终点站输送。

然后抵达各个集团军,军和师的火车站。

有时后方集团军群仓库内的物资将会送至集团军的后勤站,然后经由军仓库或者直接送出到各师的补给点。

然后各师内的团和营分配好物资,最终送往前线。

德军伙食: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

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士兵伙食供应的数量分为三级:I级:战斗地域。

II 级:占领区III级:本土驻守部队IV级: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

其中已I级数量最多,以下逐渐递减。

这里就介绍最主要的战斗地域伙食。

I级伙食--Verpflegungssatz I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黑麦面包:750克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45克香肠(生罐装食物):120克(有时是熏鱼)果酱或人造蜂蜜:200克煮过的土豆,蔬菜:750克肉类:120克蔬菜或动物脂肪:45克调料:15克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8克巧克力或糖果:1袋香烟纸:7卷烟草:2卷(这里和有趣的是SS第12“阿道夫。

希特勒青年”装甲师,该师将常规配给的烟草全部以糖果代替。

而酒精饮料则以牛奶代替)其它调味品。

而在其它的一些资料中所列出的清单如下(根据战况,时间以及地点,标准会有不同的差异):黑麦面包:700克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60克连骨肉:136克蔬菜和水果:250克土豆:320克豆类:80克鱼类(无头):30克大豆粉:7克布丁粉:20克咖啡豆(有时已咖啡代替):9克炼乳:25克砂糖:40克盐:25克调味品:3克辛香料:1克酒:0.26盎司(7.37克)香烟纸:7卷携带食物这是由士兵们随身携带的食物。

行军食物--Marschverpflegung这是供应给行军途中部队的伙食,不可进行烹饪。

这种伙食对于前线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

通常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

各国的单兵野战口粮

各国的单兵野战口粮

各国的单兵野战口粮原载西西河美国在作战口粮研究上是最下本的,图为1943年美军研究人员(居然是个大头兵)在研究军用口粮。

古人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兵家又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拿破仑云,士兵的胃,决定着军队进军距离。

可见吃很重要,关系到民生国计。

军用干粮出现很早,估计人类有了征战就有了军用干粮。

但工业化生产的军粮,我估摸着得从罐筒食品算起。

据说是拿破仑先动的这个脑筋,大概早到1810年左右,法国出现了罐筒,但是玻璃瓶的。

后来英国人给改成了马口铁的,也就是铁皮罐筒。

到了1813年,英军已经配发罐筒了。

在此无责任推测:看来大英帝国能混成日不落帝国,估摸着跟罐筒关系莫大。

你想啊,英国佬驾着舰船满世界殖民,大海路漫漫,常年劳师远征,水手吃啥?上了岸还得开枪开炮到处杀戮攻掠,这都是重体力活,肚里没食肯定不行。

在热带地区航行、作战,一般食物肯定腐败变质,大概只有罐筒食品(或许还有腌制食品)能长久保存了。

看过一本书,说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英法军队登陆红色俄国。

这两国军队都配发了罐筒,列宁曾对此大为感叹,说人家有罐筒,可我们拿什么填饱我们作战的工农红军肚子呢?可见革命导师对罐筒很重视,也很无奈。

K级单兵野战口粮二战爆发前(大概似乎也许是1936年),美国成立了专门机构,在作战口粮研究上是最下本的。

推出了多款军用口粮,最著名的大概算K级单兵野战口粮了,这种口粮还细分为早餐系列、午餐系列、晚餐系列,并且尽量做到了口味多样化。

这种口粮还配有香烟、口香糖、咖啡粉、糖果等,在那个年代,奢侈得简直惊动党中央了。

这种口粮一出现,就招来参战的各国军队集体羡慕嫉妒恨,但基本都是拍砖的。

德国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说美国大兵太奢侈、太腐败,上战场得装满满车皮的奢侈食品跟着才能打仗,就这样仗还打得不咋样;跟美国兵交手的日本兵则大为感叹:皇军常苦斗得肚皮贴着后脊梁,突击个珍珠港成功后,庆功也就是吃个豆包的水平,还得是飞行员才能享用,要是有这样多的好吃的,早把登岛的老美打到海里去了。

浅析外军战场饮食保障

浅析外军战场饮食保障

浅析外军战场饮食保障摘要:外军特别是美军战场饮食保障经过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的检验,在积极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战场饮食保障体系制度和方式方法,其中一部分内容反映了信息化战争对未来战场饮食保障的普遍需求,是发展的趋势,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外军饮食保障一、保障体制军队的军需保障体制不同,饮食保障体制也不一样。

美军在国防后勤局设国防人员保障中心,负责给养保障,由设在国内外的各办事处和仓库,实行划区供应,直供到军、师。

野战食品、饮食装备由国防后勤局统一订购,粮食和肉类等生鲜食品由部队就地(近)采购。

给养物资储备由总部、部队两级负责,总部储备欧洲和本土部队需要的物资,部队储备军以下部队需要的物资。

补给由部队自下而上申请,国防后勤局人员保障中心和军、师支援司令部物资管理中心,实施自上而下逐级补给,特殊情况下实施越级补给。

陆军的补给程序是:战区陆军物资管理中心(或总部库存控制站)——军补给勤务连——师补给分队——给养发放站。

通过设在国内外的办事处和仓库等,采取空运、水运、陆运和就地采购等方式,实施间接或直达运输。

饮食保障,平时由军烤制面包,按部队建制或驻区组织伙食,多以营为单位组织实施,执行特殊任务时分队自行独立保障。

陆军营保障排设有炊事保障分排,可集中在营作业,也可分成4个炊事班将炊事员分散到连作业。

热食主要由成品、半成品加工而成,规定前方作战人员应保证每天两餐,至少一餐,后方地域人员每天保证三餐。

主要饮食装备有野战厨房、野战面包房和单兵加热装置。

二、标准制度(一)给养供应标准在热量标准方面,美军规定战时每人每日最低的热能供给量标准为3400至3600千卡;俄罗斯军队规定战时步兵每人每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4100千卡。

在营养素供给量方面,受饮食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军人身体素质、武器装备、执行军事任务等因素影响,军人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各不相同,如蛋白质供给量标准,美陆军每人每天为100克,海军112克,空军100克;日本陆上自卫队为110克;德国军队只规定供给动物性蛋白质60克。

全球各国军队伙食大比拼,中国的营养均衡,搭配得当

全球各国军队伙食大比拼,中国的营养均衡,搭配得当

全球各国军队伙食大比拼,中国的营养均衡,搭配得当美军拥有全世界最先进和最发达的后勤系统,它能保证美军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享受到很高的后勤待遇,而美军就是以肉为主,猪肉牛肉鸡肉羊肉,啥肉都有吃,而且都是以烤肉为主,小编个人感觉吃多了相当的油腻!美国士兵的伙食标准平时是每人每天7美元,战时则提高到每天10美元。

美军平时在国内可以吃到的食物有千余种,包括23种饮料(含各种鸡尾酒)美国海军的伙食堪称“超豪华”。

航母上为一日四餐,每次开饭时间大致3~4小时,舰员随来随吃。

日本自卫队的食堂和伙食。

自卫队的伙食大部分采取定食制,不自助。

就是厨房做什么,官兵只能吃什么,没有选择。

自卫队的早餐一般是米饭就着酱汤吃,这也是日本传统式的早餐。

酱汤是用大豆经过发酵,由蔬菜、豆腐、香菇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丰富。

越南军队:越南军队的伙食并不差,荤素搭配合适。

越南军人的食堂,虽然看上去简陋些,但是伙食绝对是Ok的韩剧的标准是每人每顿2144韩元,折合成人民币就是12元,要知道,韩国中学生的标准都是16元了。

韩军整日叫苦不迭,生活水平低下,甚至有人怀疑韩军的体质。

阿拉伯游击队的口粮,椰枣的营养价值高,亦被称为沙漠面包。

把椰枣放在水里泡一个晚上,然后捣碎饮用,第二天早上,就会消除便秘的感觉。

菲律宾的伙食,就略显寒酸了!他们素菜比较多,肉类比较少!在菲律宾部队饭堂里面放眼望去,素菜一片都是蔬菜很水果!仔细看看俄军的早餐热量非常充足,俄罗斯军队午餐,战斗的民族非常注重科学饮食,严格的伙食标准,还建有专门的厨师学校,用来培训基层部队的职业化厨师。

俄罗斯军队:食堂看上去高大上,伙食肯差不了印度军人:这不是随便弄来的一张图,这就是印度军人的伙食,而且印度很多士兵因为宗教信仰原因,大部分是吃素的,这也导致了印度士兵普遍看上去比较瘦弱的原因之一中国军队伙食一直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士兵的温饱对于一只军队来说非常的重要!中国古人也有一句名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中国,每一位士兵都能开开心心的吃饱饭!举一个现在普通连队的午餐菜谱为例:干烧鲫鱼、土豆炖鸡块、醋溜土豆丝、麻婆豆腐、肉片莴笋、素炒油菜、三鲜汤——一共是六菜一汤,主食是香喷喷的东北大米,此外每人还有一个苹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自卫队伙食野战食品齐全不设厨师
大部分自卫队员一日三餐全都在营地食堂吃。

其餐具全是仿美军现役自热系列,里面有各种菜肴(自动加热)、饼干类点心、大米饭、干湿纸巾、水果还有口香糖。

在日本舰艇食堂上,还安装有特制安全带的座椅,平时供艇员就餐,需要临检船只时,这里可供临检队员待命休息使用。

早餐米饭加酱汤
自卫队的早餐一般是米饭就着酱汤吃,这也是日本传统式的早餐。

酱汤是用大豆经过发酵,由蔬菜、豆腐、香菇及海味等煮制而成的,含有大量蛋白质,营养丰富。

日本自卫队的午餐一般是四菜一汤和米饭的自助餐,包括牛排、鱼肉、蔬菜等,还有各种饮料,种类也比较丰富,通常是千人同时用餐而无喧哗之声。

曾在日本留学的马骏博士告诉记者,他到防卫研究所头两天的午餐是日方提供的盒饭,后来便提出到一墙之隔的联合参谋学校去吃午饭,日方同意了。

学校的军官食堂与街上的做法一样,在门口有一个摆有样品的橱窗,各种配好的“定食”(即套餐)样品下标着价格和编号,跟国内的中式快餐差不多。

军官们只要将硬币投入旁边的售票机,机器便吐出一张餐票。

就餐者拿着餐票,交给餐厅里的服务员。

在柜台前,服务员见到顾客后,嘴里不停地说着欢迎的话,动作非常麻利,很快就将3—4个人的饭递了出来,不仅服务态度好,并且效率很高。

百姓给部队做饭
马博士透露,日本自卫队一般没有“炊事班”,当然也没有士兵做饭,全是雇用地方人员,他们不仅服务好而且价格要比街上便宜1/3。

马骏说,他见到不少军官,甚至连防卫研究所所长新贝也在这里就餐。

据说曾有中国记者也有幸到日本滨松基地,品尝一般标准的“军队餐”,自称“伙食相当可口”。

不过,在野外训练或国外执行任务时,为日本陆上自卫队提供饮食自给自足的是野外炊具1号。

这是一台能在45分钟内,做出可供250人享用的主食及副食的
装备。

它重达2.5吨,需要用卡车来牵引。

野战口粮口味多
日本自卫队外出执勤或野外演习时,需野战口粮。

日本自卫队目前有两种野战口粮。

一种是传统型,代号为“Ⅰ型口粮”,主要是耐储存的马口铁罐头食品,如干面包、压缩干粮和罐头食品等,共有罐头15种,其中主食罐头5种、副食罐头8种、咸菜2种。

另一种是新技术型,代号为“Ⅱ型口粮”,是利用先进的蒸煮袋技术制作的软包装(软罐头)口粮,如咖喱蒸煮袋米饭、土豆炒肉菜、大烩菜、汉堡牛肉等。

该口粮可组成个人用餐和集体口粮共11种餐谱。

据调查,日本自卫队队员普遍喜欢Ⅱ型野战口粮。

因为它选择主副食混装,口味好、营养丰富。

每餐份分成两个袋包装,通过在菜单中加进两种类型的饭食使其组成具有多样化。

如果饭食不合口味,还可方便士兵间互相串换调剂口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