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媒体网络电影

合集下载

解读电影《搜索》探析网络暴力

解读电影《搜索》探析网络暴力

解读电影《搜索》探析网络暴力摘要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尤其是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传播不再是从前的单向传播,当下的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与网站间的信息双向交流互动,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与此同时带来的诸如电影情节的网络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对社会和当事人造成了巨大危害。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环境异常复杂,它形成的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对这个社会问题应当给予重视,并理性看待和分析,不断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字《搜索》网络暴力应对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 年7 月19 日发布的《第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 年6 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 亿,网络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电影《搜索》讲述的正是关于网络影响力的故事。

多重的网络暴力对女主角叶蓝秋形成了巨大伤害,最终选择了自杀。

随着《搜索》在国内的上映,公众的视线再次聚焦在由新媒体迅速发展所衍生的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新的社会问题上。

一、网络暴力的形成从技术层面上讨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WEB2.0 网络新时代的开启,给当下的网络环境带来了巨变,公众不仅仅是新闻的传播者,也是新闻的制造者,这两种角色的同时扮演给社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也带来了足以混淆是非的信息传播平台。

这种高度自由的网络自媒体所带来的必然是对信息的审视不准确,对信息的来源不重视,对信息的发布不思考,最终导致网络信息的庞杂和混乱。

1.网络的匿名性是网络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因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近于零,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而随意性因此增大。

网友更容易在各种BBS、论坛当中抱着不负责任的心态对待各种网络事件。

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很可能是自己对事件的调侃,也可能是对社会的报复心理。

而在信息庞杂真伪难辨的网络空间,这些信息很容易引起网友的共鸣。

在影片《搜索》中,大量的社会事件参与者都不负责任的参与了整个事件的传播与恶化。

新形势下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分析

新形势下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分析

新形势下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分析作者:林丹来源:《神州》2012年第35期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不仅只用于工作中,也逐渐的普及到千家万户,在日常生活中做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对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

新形势下,网络新媒体已逐步形成一定的形态,新的网络影评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给电影评论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本文就新形势下网络新媒体电影评论进行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电影评论网络新媒体当传统影评进入到集体失语和遇到生存障碍时,一种崭新的网络电影评论方式悄然崛起,各种电影论坛和博客上的电影评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网络影评新人打破了原有传统影评发展上的窘态,而是集聚一起,为影评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

本文就通过几点对网络影评进行分析。

一、网络电影评论的产生原因計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网络影评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网络影评能够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进行良好地互动,还能促进影视行业的蓬勃发展。

网络影评是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而附带产生的文化,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媒体上的新的电影评论模式,它的受众非常广泛,并且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才得以迅猛发展,是以传统影评的败落为背景的。

二、网络电影评论表现出的主要特点(一)网络电影评论的开放性因为互联网就是以自由开放为根本建立的,而网络新媒体形势下的电影评论则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所以对于网络影评的接纳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电影评论在网络新媒体上进行信息的共享,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诸多限制,如在报纸和杂志上面发表电影评论,会受到复杂的条件制约,书籍报纸等会限制版面的大小,还要经过编辑进行筛选,无疑给电影评论的发表带来了很多的阻碍,从大众角度来看,传统电影评论处于垄断的地位,他们不能自由的对其发表任何意见,没有平等的话语权利。

而网络新形式的影评则大大改变了这种状况,给电影评论以更大的自由空间,大大增加了电影评论的开放性。

(二)网络电影评论有着新的传播方式和形式网络影评摆脱了传统影评只用文字来进行传播的原有模式,而创作了超文本的影评模式,即不但可用文字进行传播,还可以结合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其他方式进行新的影评传播形式,使大众可以有着全方位、立体的独特感受,也增加了网络影评读者的选择。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微电影的网络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微电影的网络传播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微电影的网络传播阴孙家傲摘要:微电影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新媒体背景下也获得了较大发展。

微电影充分发挥自身的“微”优势,给予了更多有电影梦想的人机会,不仅满足了大众对于电影创作的渴望,同时也体现出大众对微电影的认可。

但由于微电影起步较晚,还有许多不成熟的缺点需要进行改进,所以文章从不同层面分析我国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借此推动中国的电影市场体制更加完善。

关键词:微电影网络传播网络现如今,微电影在网络的助力之下拥有了绝对便捷的传播途径,虽然也叫做电影,但与实际意义上的电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除去时长等方面的差异,最主要的就是微电影更依附于网络,也就是各种新媒体平台。

本文就微电影自身的问题及优势与当下社会中的网络进行结合分析,将微电影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进行详细阐述,从而找到微电影在网络传播下的优势及缺陷并加以解决。

当下微电影的网络传播功能微电影能够达到当下如此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借助了网络这一传播媒介。

网络传播为微电影的发展开通了新的道路,以一种更贴近当今社会信息和媒体传播的方式给了微电影发展和宣传的新方式。

同时,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快捷性更是让微电影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比电影更加广泛的受众和时间上的自由,而且在形式和内容上相比于电影更加具有招商的选择性,这一方面在广告的传播上尤其明显。

随着社会网络环境的融入,微电影凭借着自身广泛的包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且很多人通过微电影获得了一定的成就。

越是获得广泛关注,微电影的划分就越发细致,从而衍生出了微电影的各种不同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在当下,微电影的功能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微电影的广告功能。

这个功能是微电影第一个抛开电影的叙事、情节等方向后同时也是区别于电影的首要功能。

在这个功能作用下的微电影,在宣传上借助微电影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速度,宣传力度大大增加,让广告“广而告之”的特点最大限度被使用,能让广告达到预期或是远远超出预期的结果。

第二点就是微电影的“微”特征,这个“微”刚好体现了微电影的优势,也就是除了时长以外的“微投资”。

网络大电影——值得关注的新媒体形式

网络大电影——值得关注的新媒体形式

网络大电影——值得关注的新媒体形式作者:耿涵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7期【摘要】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新形势,网络大电影蕴含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在将来足以对传统媒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现阶段的网络大电影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网络大电影如何走得更远?【关键词】网络大电影;新媒体;互联网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21-01中国电影市场日渐成熟,人们的观影需求也日趋多样化。

短期内种类单一又重复播映的院线电影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碎片化的娱乐需求,于是作为“微电影+”的网络大电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从3年前刚走进大众视野的全网仅400部产量到现在井喷般突破2000部,其中不乏利用低投资创造高回报的神话,利用网络平台和互联网商业环境,网络大电影利用丰富多样的题材与院线电影优势互补,不得不说还是极大地提高了国产电影的竞争力。

2016年是网络大电影的关键年,网络大电影在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网络大电影的产生根据“爱奇艺”的解释,播放时间多于一小时,制作精良,有着完整电影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发行途径主要为移动和互联网的影片被称作网络大电影。

网络大电影是互联网与电影产业融合的产物,之所以称作“大”,是与微电影相比较而来的,可以看作是寄生在大数据时代的“微电影+”。

2014年,最初的网络大电影并不是专为互联网而诞生的,而是部分院线电影由于各种原因没办法在电影院播出所以辗转互联网平台,通过平台的点击率来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由此催生了网络大电影的市场。

而2015年网络大电影《道士出山》在互联网的出现,成功误导了一大批以为是陈凯歌导演的《道士下山》的观众,之后网络大电影在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发展迅速。

根据百度数据,关注网络大电影的人群中男性占80%,年龄大多集中在20~39岁之间,这部分人群偏好主题鲜明,内容轻松,效果夸张的影片,而网络大电影大多是青年导演游离于限制级条条框框、大胆将设想呈现出来的作品,所以,网络大电影既可以是宅男打发时间、宣泄放松的娱乐途径,也可以成为一位青年导演小试牛刀的战场。

新媒体背景下的电影营销策略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的电影营销策略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的电影营销策略分析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电影营销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在这个新的市场背景下,电影营销策略不断改变,以适应消费者对电影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而电影营销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将从新媒体营销的角度,分析电影营销策略。

1.社交媒体的运用社交媒体是电影营销的重要平台之一。

电影公司可以通过几大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 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传递推广文化。

社交媒体为电影营销策略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比如《速激7》宣传活动中通过微博和微信来推广,利用「微博转发抽奖」、「微信趣味互动」等社交媒体互动性质吸引观众的参与度以及传播力,同时也通过观众与电影的直接沟通获得反馈,使电影制造商对于电影本身的产品特点有更加甚的认知,减少浪费性的营销和精准的营销。

2.短视频的应用短视频是目前电影营销的主要方式之一。

电影公司可以通过短视频宣传一部电影的预告片和其他信息,引起消费者的兴趣。

短视频的长度不长,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就能快速传递信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引起消费者对电影的兴趣。

比如说在《复联4》上映前,漫威公司推出了超过20个官方的短视频来宣传电影,其中使用了不少预告片中的片段,通过加入创新的元素和幽默感等使各路彩蛋透露出接连不断的惊喜,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期待。

3.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分析是电影营销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根据其需求制定电影营销策略。

比如像在2016年的春节,邓超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雷锋网上采用了全球首个大数据AI算法营销系统——「小Y」,它不但可以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提炼出人们的心理和兴趣,还能制定個性化的营销策略。

通过对用户个人数据的分析反应消费人群的需求,将个人化的企业名字论述推广,逐渐将消费人群从无感变成有感受。

4.游戏化宣传游戏化宣传是现今电影营销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创新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电影行业中,新媒体的出现给电影营销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创新与实践,并分析其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的兴起是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重要创新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电影制片方可以与观众进行直接互动,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反馈。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为电影制片方提供了广告投放的渠道,可以通过定向投放广告,将电影的宣传信息传递给目标观众。

以微博为例,电影制片方可以通过微博账号发布电影的预告片、海报和剧照等宣传材料,吸引观众的关注。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微博与电影制片方进行互动,提出问题或者表达观影心得。

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提高了观众对电影的关注度。

二、短视频的应用短视频的应用是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另一个创新。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电影制片方开始将电影的宣传片和花絮等内容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吸引观众的关注。

短视频的特点是简短、有趣,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电影制片方可以通过制作精彩的短视频,将电影的亮点和看点展示给观众,引发观众的兴趣。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短视频了解电影的基本情节和主要角色,从而决定是否观看该电影。

三、虚拟现实的运用虚拟现实的运用是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又一项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观众带入电影的场景中,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的氛围和情节。

以《阿凡达》为例,该电影在上映前推出了一款虚拟现实游戏,让观众可以在游戏中体验电影中的世界。

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不仅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也提高了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和兴趣。

四、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的分析是新媒体在电影营销中的另一个重要实践。

通过对观众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电影制片方可以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

以电影票务平台为例,通过分析观众的购票记录和评价,电影制片方可以了解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口碑,从而调整宣传策略和上映时间。

浅谈新媒体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新媒体电影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新媒体电影的现状及发展作者:李皓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7期【摘要】新媒体电影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电影类型。

新媒体电影同传统电影一样,有一套严格的拍摄、发行、上映流程。

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它的拍摄器材、播放平台比传统电影要更灵活,也有着更多的优势。

本文将从其特点、局限性等方面探讨新媒体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电影优势一、概述新媒体电影“新媒体”,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下产生的一种媒体形态,比如移动电视、网络、电子杂志等等。

基于此以及一些学者在文章中的观点,笔者认为,新媒体电影可以被定义为:在新的技术支撑下,以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为传播工具,以电脑、移动电视、手机、mp4等移动媒体设备为播放终端,面向广大受众的影像产品。

电影的诞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而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实景拍摄到电脑制作,再如令人叹为观止的3D技术,新的科技总能带给人们惊喜。

近年来新媒体的产生,无疑又为电影带来一些新的影响,如新媒体电影的受众面更广了、拍摄手法更多元化,等等。

二、新媒体电影的发展现状2010年10月,一部名为《老男孩》的网络电影在网络中迅速蹿红,“青春一去来不及道别”的忧伤让无数告别青春走向而立之年的80后流下了眼泪。

《老男孩》出自于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优酷网共同推出的“11度青春”新媒体电影计划,在这11部由新锐导演加盟的新媒体电影中,除《老男孩》之外,《哎》、《泡芙小姐的金鱼缸》、《阿泽的夏天》等,也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同样在2010年,汽车品牌凯迪拉克联手著名影星吴彦祖在12月推出了只有90秒的网络电影《一触即发》。

其实这是一条凯迪拉克汽车的广告片,在短短90秒的时间呈现了宏大的场面、精良的制作,并提出了一个很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概念——“微电影”。

它似乎在预示着,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可以用一种新的途径表现出来。

新媒体电影除了吸引了广大的电影爱好者,也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参与。

新媒体背景下对网络大电影发展的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对网络大电影发展的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对网络大电影发展的探究作者:赵家耀来源:《新媒体研究》2018年第24期摘要在新媒体的背景下,网络大电影的发展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需要面对很多挑战,所以必然需要进行创新。

对此,文章分析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大电影发展现状。

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网络大电影发展的建议,包括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科学处理供求关系、引用舆情监测体制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文章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推动网络大电影更加稳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大电影;电影发展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24-0098-02对于网络大电影来说,与其说是一种新型的视频形态,与院线电影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接受方式、发行渠道、呈现形式、题材选择等方面,还不如说网络大电影是新媒体背景下,全新的视频盈利模式。

在《第3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中国已经有5.04亿的人口网络视频用户,其中包含4.05亿手机视频用户。

由此能够看出,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并且应该与时俱进,及时对自身进行创新,以此来吸引更多用户,提高视频的点击量。

1 新媒体背景下网络大电影发展现状分析目前,网络大电影已经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如在2017年期间,爱奇艺平台共上线电影29 269部,其中包含4 566部网络大电影。

近年来,网络大电影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用户人数增多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进而为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在2017年,中国已经有7.72亿网民,而手机用户就已经达到7.53亿,打破了传统看电影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困扰,进而使得网络大电影,成为很多人放松、娱乐的主要方式。

1.2 制作成本较低以网络大电影《疯狂的石头》为例,其制作的成本仅为350万元,但是却获得了2 350万元的收入,从而将电影的制作,引向了小成本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
解析新媒体电影市场优势

一、改变电影理论和形态的新媒体电影
新媒体电影首先必须满足“电影”的基本条件:作品无论从内容
形式还是观众角度都被认为是电影。这条标准将互联网之上无数随机
的和零碎的小视频排除开来.新媒体电影与传统电影,从生产到传播、
到批评和理论建构展现出巨大的差异。第一,互动性是新媒体电影的
首要特征。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机制,使得新媒体电影从构思到筹
备,再到剧本、演员,最后到剪辑等环节都可以吸取大量受众的意见。
人的天性之中就具有对对象的一种控制欲,因而互动性将电影的可控
感上升到电影历史的新高度。比如,国际高端家电品牌卡萨帝(Casarte)
的新媒体电影《独家》,其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开放式的。其最为
典型的互动性就是观众可以左右整部电影的剧情,最后呈现出开放式
的主题和五种不同的结局选择。同时,整个新媒体电影演进过程之中
会有暗藏的二维码以供观众扫描,从而体验更多精彩的互动。第二,
新媒体电影寄寓的媒介是互联网。新媒体电影潜在观众大。新媒体电
影通过网络进行视频传播,其受众是广大网民。根据2014年发布的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止2013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28亿,较上年底
增加5637万人,增长率为15.2%。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9.3%,与上
年底相比增长3.4个百分点。作为网络视频之中优质视频的新媒体电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
影,它必然会随着视频用户激增的速度和规模而显示出与传统电影分
庭抗礼的力量。

从上面新媒体电影呈现出来的几个特征(去中心化、受众巨大、
互动性强)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新媒体电影已经彻底打破了传统以导
演为主导的电影制作模式。传统电影制作过程中,从剧情发展、拍摄
进度、场景选取、演员选用、镜头取舍、段落安排,后期的剪辑、配
音、效果等环节,一切都由导演决定。新媒体电影选择以网络为平台,
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及意愿。因此,在新媒体电影之中,内容的生产
者和消费者呈现合一的趋势,即作者与读者逐渐混融的状态。

二、电影影视作品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在诸多的流行文化中,以影视作品形成的影视文化凭着自身强大
的娱乐功能与宣传效用脱颖而出,且它们在传播某种文化的同时,往
往还把这种文化所依托的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以推介,给潜
在的旅游者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种强烈的新奇的憧憬与向往。

影视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影视作品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
象,并产生潜在的吸引力,一旦旅游条件具备,观众就会到影视拍摄
地游览,回忆和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经历,印证故事片断的发生
地。所以说,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印象将会深远地影响着旅游
者的消费决策行为。众多影视作品的成功给影视拍摄地带来了知名
度,影片在展示拍摄地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够挖掘拍摄地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
在的文化魅力,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扩大拍摄地的知名度;而选择
风景优美、久负盛名的旅游地来拍摄影视作品将无疑大大增加影片的
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

借助影视作品的吸引力,充分把握影视作品机遇来实现旅游目的
地的快速发展,认真分析影视作品所带来的影视旅游热从而对影视旅
游目的地所产生的影响。理应成为值得中国一些影视旅游目的地关注
的重要内容。
1.影视作品所带来的影视旅游热现象及原因

1.1正在兴起的影视旅游热
目前,国内外一些景区或城市作为影视作品外景基地或电影节举办
地,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旅游者前往旅游参观。这些旅游目的地正借电
影造势,旅游业搭着影视作品快车,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1.2影视旅游热产生的原因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
一书中指出,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制造经济,服务经济浪潮
后,将迎来体验经济的浪潮。1998年派恩二世(PineⅡ)和吉尔摩
(Gilmore)全面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的概念。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4
为依托,以商品为载体,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

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游客认为现代旅游并不完全在于到过
哪里,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一种旅游心情的分享。他们寻
求个性化的服务,追求灵活性,冒险性和体验性,从逃避走向自我实
现。体验性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

由于观众在观赏影片时会融入自己的感情,那么影视旅游还是一
种异地的情感体验。这些旅游活动大多不是由旅行社事先安排,而是
由观众自主选择的,比较符合体验经济消费者的需求模式。因此,体
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为影视旅游提供了比其他的旅游形式更好的
发展机遇。

2.影视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驱动作用
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虽然拥有非常高品位的自然资源和文化景
观,然而由于缺少合适的营销手段,致使资源“养在深闺无人知”,
难以吸引大量的游客,旅游地的知名度对旅游者而言极其重要,谁能
吸引游客的眼球,谁就能获得市场。影视作品作为当今最受关注的内
容,无疑能够极大地提高所在目的地的知名度,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
引力,从而可能扩大其客源市场。
比如30年前一部电影《少林寺》,不仅成就了李连杰和中国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
夫,也让拍摄之初还是满山荒野、人烟荒芜的少林寺,成为了如今驰
名中外、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这就是说景区成就电影,电影成就景
区的典范。

电影《非诚勿扰》第一部让西溪湿地、歌诗达邮轮和北海道跟着火爆
了一番,第二部又让海南三亚和北京的旅游景点大尝甜头。而不少景
区更是因影视剧作拍摄而生,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无锡三国影视
城和河南横店影视城,都是因相关作品的热播或热映而闻名,从而产
生的“捆绑式”景区影视营销。湖北咸宁赤壁的陆水湖景区,也因拍
摄《水浒传》而将其中一个岛进行“特卖”宣传。有的旅游地利用公
关炒作,借助知名影视剧形成舆论焦点,且以《赤壁》的上映为例,
《赤壁》中所体现的三国文化,必定会让国内外电影观众对三国文化
旅游产生浓厚兴趣。四川成都、广元、阆中等地的三国遗迹、遗址尤
具吸引电影观众的独特优势,相关部门借助《赤壁》造势,对省内与
三国文化有关的风景区进行与电影内容相关的文化包装,突出三国蜀
汉文化,提高景点的“文化素质”,使生态与经济、文化与旅游形成
整体效益,吸引人们在观赏《赤壁》后,产生对三国蜀汉文化的神往。

总的来说,一些影视作品的拍摄能够为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带
来契机,许多原先看似没有吸引力的拍摄地,也因为影视剧的宣传而
吸引了众多游客。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影视作品市场巨大,
为此,由影视作品的宣传而引发的旅游市场也有巨大的潜力。因而,
我们要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影响来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巧借影视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
品的宣传之势推动国内旅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在把握影视作品对影
视目的地驱动作用的同时,更要使影视作品与影视目的地和谐发展,
尽量让驱动作用发挥到更大的极致。

三、新媒体电影运作模式与宣传优势
1.深度植入,与影片中的人物产生直接联系:能够产生深刻记忆。
西溪湿地通过在冯小刚执导的影片《非诚勿扰》中植入广告而迅速走
红,一时间成为国内旅游景区“影视营销”成功的范例。一名网友在给
西溪湿地的点评中表示,他就是冲着《非诚勿扰》去的,很多网友也
表达了类似的出游动机。上述针对西溪湿地的评论是在影片热播两年
后发布的,可见,成功的植入式“影视营销”可以在目标受众中产生较
为深刻的影响。

2.公关炒作,与影片开机等新闻捆绑宣传:运行简单,无锡三国城是
最典型的捆绑式“影视营销”,该景区因《三国演义》而生,也因《三
国演义》而闻名,该景区也一直将三国文化作为产品开发的核心。而
在成为《水浒传》的拍摄地后,无锡三国城又将水浒文化加入进来,
也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 与无锡三国城相比,横店影视城则是将
自己与多部热播影视剧关联起来进行推广,逐渐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游客对于横店影视城的好评多半与他们熟知的某部影视剧直接相关,
足见该景区通过“影视营销”所打造的核心优势已经得到了广大游客
的认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7
3.较之电影,投资成本相对低,周期短,回报效益快:一部网络大电
影,从有创意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两三个月就能完成。投资可以在
几十万元到百万元不等。播出快,完全不用像电影、电视剧那样排队
等档期。投资回收也快,比如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3个月结算一
次。如果剧情吸引人,点播量高,分账也高,投资回报率比院线电影
还要划算。点击率成就了旅游地曝光率,提高了宣传推广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