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刺五加的栽培技术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又称东北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详细介绍刺五加的栽培技术。
一、土壤要求刺五加喜光、喜温暖、喜湿润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为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土壤的pH值以中性或微酸性为宜,最好在5.5-7.5之间。
二、选种和繁殖刺五加繁殖主要采用种子和分株两种方式。
1.种子繁殖:选择健壮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将其播种在育苗盘或播种盒中,覆盖一层薄薄的培养土。
保持土壤湿润,温度保持在20-25摄氏度。
一般情况下,种子播种后10-15天开始发芽。
发芽后需要保持适度的光照,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2.分株繁殖:在秋季收获时,可以将刺五加的根茎清理干净,然后选择具有健康生长、有芽的根茎进行分株。
分株后的每段根茎长约10-15厘米,并在根茎末端有一个芽,这样的根茎适合于分株繁殖。
将这些根茎插入到土壤中,然后保持土壤湿润,适度浇水,约15-20天后,根茎会发芽并开始生长。
三、栽培管理1.增施肥料:在刺五加生长的初期和生长旺盛期,可以适当增施有机肥或复合肥,长势较弱的地方可以加大施肥量。
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一次追肥,适量增加钾肥含量,有助于提高刺五加的产量和品质。
2.杂草处理:刺五加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良好的通气和光照条件,因此要定期除去杂草,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特别是在刺五加生长的初期,由于刺五加的生长较慢,容易被杂草竞争营养,定期除草非常重要。
3.病虫害防治:刺五加较耐病虫害,一般不易受到严重的病虫害侵害。
但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等可能会出现,一旦发现这些害虫,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物理或化学措施进行防治。
4.防寒保暖:刺五加对寒冷天气比较敏感,夏季适宜生长的温暖条件下,可以忍受较低的温度,但在寒冷的冬季,容易受到冻害。
在寒冷地区栽培刺五加时,可以采取覆盖物理措施,如覆盖稻草或保护网等,保护刺五加不受寒冷的侵害。
刺五加的种植方法

刺五加的种植方法
刺五加是一种草本植物,其种植方法如下:
1. 土壤选择:刺五加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pH值在6-7之间。
2. 种子处理:将刺五加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以促进发芽。
3. 播种:在春季或秋季选择阳光充足的位置,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
如果种植大量的刺五加,可以使用育苗盘来预培育幼苗。
4. 生长环境: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防止刺五加的根部腐烂。
同时,确保植株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5. 管理:定期除草,以防止杂草对刺五加的竞争。
需要及时修剪枯萎或过长的部分,以促进植株的健康生长。
6. 施肥:在生长季节,可每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料,以提供必要的养分。
7.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是否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8. 收获:刺五加的根部为主要的药用部分。
在种植1-2年后,根部可挖掘出来
进行收获。
一般情况下,最佳的收获时间是在春季或秋季。
以上是刺五加的种植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种植方法可能因地区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刺五加栽植管理方法

刺五加栽植管理方法
接着就是种刺五加啦。
一般我们可以用种子或者是小幼苗来种。
要是用种子的话,最好先把种子处理一下,泡泡水啥的,让它更容易发芽。
小幼苗呢,种的时候要小心点,别把根弄伤了。
把幼苗种到土里,要埋得合适,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就像给它盖了一床刚刚好的被子。
种好之后,浇水可不能马虎。
刺五加就像个小娃娃,需要适量的水分。
不能让土太干了,干了它就没精神了。
但是也不能积水哦,积水的话它的根会不舒服的,就像人在泥水里泡着也难受呀。
施肥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咱可以给它施点有机肥,就像给它加餐一样。
不过施肥的时候也得注意量,不能一下子给太多,要循序渐进,就像人吃饭不能暴饮暴食。
刺五加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小虫子来捣乱。
这时候咱可不能放任不管。
要是发现有虫子了,可以用一些比较环保的方法来除虫。
比如说用点大蒜水呀,或者是找一些害虫的天敌来帮忙。
可不能一下子就用很多农药,那样对刺五加也不好,还不环保呢。
在它长大一点之后,咱们还可以给它修剪修剪。
把那些长得不好的枝桠剪掉,这样它就能把营养都集中到长得好的地方去了。
就像我们整理头发一样,把乱的地方剪掉,整个人就精神多了。
刺五加的栽植管理其实也不难,只要咱们用心对待它,像照顾小宠物一样细心,它就会茁壮成长,到时候就能收获满满的刺五加啦。
刺五加种植的注意事项

在刺五加的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的季节或地区,需要增加浇水 的频率和量。同时,也要注意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根部腐烂。
03
田间管理
除草与松土
除草
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可避免杂草与刺五 加争夺养分,一般每年进行2-3次。
VS
松土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刺五 加的根系生长,通常在除草后进行。
注意病虫害预防
刺五加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 根腐病、叶斑病、蚜虫等。为了确保刺五加的健康生长 ,应采取积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定期检查刺五加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 题。在病虫害高发期,应适当增加检查频率,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
注意合理施肥
刺五加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养分供应,以支持其正常生 长和发育。在施肥过程中,应遵循适量、合理的原则,避免 过度施肥导致烧苗或污染土壤。
在刺五加的生长季节,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避免极端天气条件对刺五加生长造成
不良影响。
注意土壤质量
刺五加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 性土壤中。在选择种植地时,应优先考虑土壤质量, 避免在黏重或碱性土壤上种植刺五加。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气性, 防止根部水分过多导致腐烂。
修剪与支撑
修剪
通过修剪去除老枝、弱枝,可使刺五加生 长更健壮,提高产量和品质。修剪一般在 春季进行。
支撑
由于刺五加枝条柔软,容易倒伏,因此需 要用竹竿或木架进行支撑,以保持其生长 形态。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刺五加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 叶斑病等,可采用化学药剂进 行防治,如甲基托布津、多菌
灵等。
虫害
刺五加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 蛛等,可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药 剂进行防治,如用吡虫啉、阿维 菌素等药剂。
刺五加种植技术

刺五加种植技术孙兴志刺拐棒别名刺五加科。
为五加科。
东北各地都有分布。
刺拐棒为灌木类,高1~3m,分枝多,1~2年生的通常密生刺,仅节上生刺或无刺;刺直而细长,针状向下。
生于林缘、山坡、灌木从间。
一、播种育苗(1)种子采集:9月上中旬刺五加浆果由绿色变为黑色,此时即可采集。
(2)种子处理:将采集的浆果用手揉搓或用木棒轻轻捣碎,使浆果与种子分离,再用水选的方法将沉在水底的种粒捞出晾干,然后按1:3种沙比混拌均匀,用300倍液多菌灵或百菌清杀菌剂灭菌,种沙湿度50%左右,进行冬季窖藏。
(3)播种:选择透性好的沙质壤土,且具有排、灌条件的地块为育苗地。
一般采取床播。
做床前对播种圃地进行深翻并耙平后,床高10cm,宽100cm,长10~20m的苗床。
播种可采用散播或条播,亩播种量10?K左右,覆土1.0cm,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最后,覆盖稻草或树叶等。
(4)田间管理: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出土时及时解除覆盖物,控制杂草。
二、扦插育苗(全光喷雾扦插)(1)苗床的建造:根据所选择的设备类型做圆形或条形床。
床的边缘用砖砌成高40cm,宽20cm的围墙(基部保留透水口,防止积水),以拦挡沙子(扦插基质)。
床底层铺厚10cm的小石子,中层铺直径0.3cm左右的粗砂,厚5cm,上层盖直径0.1cm的细砂,厚10cm。
(2)采集插穗:6月中、下旬剪取半木质化嫩枝,插条只留一个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在1000ppm吲哚丁酸溶液或ABT2号生根粉50~100mg/L溶液浸中浸泡1小时。
(3)扦插:在扦插前一天用高锰酸钾200~300倍液或50%敌克松30O~50O倍液,将苗床细砂层浸透,以杀菌消毒。
扦插宜在早晚或阴天进行。
先把苗床喷湿,按5cm×5cm 的株行距扦插,深3~5cm。
(4)管理:插后连续喷水2小时,补充叶片水分,同时使插穗与苗床密接,以后可根据天气温度及叶片水分情况随时调节喷水及间隔时间,只要叶片有水珠,不发生叶片萎蔫尽量减少喷水量,以便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刺五加生物学特性及仿野生栽培技术

刺五加生物学特性及仿野生栽培技术青钱柳2020-07-25 20:49:49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是五加科刺五加属落叶灌木,别名刺拐棒。
根、茎皮入药,称“五加皮”,能祛风湿,强筋骨,可治风湿骨痛、遗尿、四肢不遂等症,还可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成为重要的药材资源。
辽宁省产于新宾、清原、本溪、宽甸、凤城等县。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日益增长,对高品质刺五加产品需求量逐年递增,由于开发利用不甚合理,现有的野生资源产品缺口不断加大,供需严重失衡,滥采乱挖现象频发,致使野生资源分布现状遭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发展刺五加物种资源,实现该物种的高品质永续利用及其快速扩繁,满足刺五加深加工产业所需合格原料供给,开发出更多符合人类需求的刺五加药食兼用的特色产品,本文归纳了抚顺市新宾县林区最新的刺五加仿野生生产经验,研制了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
旨在为制定刺五加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提供参考。
1刺五加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刺五加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分枝多,通常高1.5m左右,最高可达5m。
掌状复叶,互生,小叶5,稀3~4,叶柄长3~12cm,有细针状刺。
树皮浅灰色,纵列,生多数细刺。
1~2年生新枝具有密生向下的针状刺,小枝灰褐色,密生刚毛状针刺。
花序为伞形花序,花常聚成球形,花梗细长。
花萼无毛,有不明显5齿或无齿;花瓣5片,黄白色,卵形;核果浆果状,近球形或卵形,紫黑色,干后具明显5棱。
种子4~5粒,薄而扁,新月形。
野生刺五加喜阴凉、湿度大的空气环境,通常生长在腐殖质层深厚、pH值呈微酸性的混交林林下或林缘、山坡、灌丛及沟溪附近。
尽管刺五加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栽培容易成活,但是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栽植效果,建立刺五加生产基地,应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同时满足湿度大、散射光较多的疏林地、混交林或郁闭度较小的林缘。
因为刺五加果实于9~10月成熟,种胚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播种前均需适当的条件完成形态后熟和低温处理完成生理后熟才能萌发。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

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药用功能。
种植刺五加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刺五加的栽培和管理方法。
一、土壤选择刺五加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
最适宜的土壤 pH 值为 6.5~8.0。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土质疏松、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和积冻。
二、种子播种刺五加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春季,适宜气温为10~20摄氏度。
播种前,需将种子进行浸水,让其充分吸水后再进行播种。
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 10~15公斤,播种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 1~2倍,播后压实土壤并覆盖稀薄的松针屑或稻草,有利于保持土壤湿润和气温适宜。
三、施肥刺五加生长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在播种后需进行适量的施肥。
一般而言,播种后的第一个月,每隔 7~10天施一次腐熟有机肥,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
生长季节,可适量施入复合肥或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四、灌溉管理刺五加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情况下,生长季节每隔 3~5天浇一次水,每次浇水量应适量掌握,以避免土壤积水。
雨季应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对刺五加的伤害。
五、病虫害防治在刺五加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关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枯顶病、叶枯病等,而常见的虫害有棉蚜、蚜虫等。
在发现病害和虫害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杀虫剂等,有利于保持刺五加的生长健康。
六、修剪管理在刺五加生长期间,需要定期对植株进行修剪,有利于促进分枝生长和顶部生长,提高植株的产量和品质。
修剪时应选择晴天进行,将生长过密或者生长不良的枝条修剪掉,保持植株的平衡生长。
七、收获和加工刺五加一般在生长 3~4 年后进行收获,适宜的收获期为每年的 7~8 月。
在进行收获时,应选择早晨或者晚上进行,以避免植株中的有效成分被太阳光分解。
收获后,需要对植株进行晾晒或者蒸汽处理,以保持其药用成分的稳定。
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技术

刺五加林下无公害栽培技术刺五加隶属于五加科,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草药,经常生长在林地下、林边。
刺五加的树皮、根、茎、果实等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供药用,在咳嗽、高血压等常见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良好功效。
目前各地为了更好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效益和生态经济,正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产业规模,提高林农种植积极性,增加林农收入。
笔者从当地实际出发,对林下刺五加无公害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为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技术参考。
1.林地选择及整地。
刺五加为落叶类灌木植物,林下栽植的地块要求为阴坡、半阴坡,疏林地、林地的边缘地带较好,林间树种建议为针叶林、针叶与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林分上方郁闭度以0.3~0.5为宜,不可密度过大。
林地选好后进行土壤的深翻处理,与此同时施入底肥,并浇透水1次。
宁夏地区干旱少雨,可选择新高脂膜600~800倍液等对准林地表面进行喷施,可以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达到保水、保墒、保温目的。
林地内的杂草灌木要全面清除,灌木的高度控制在低于6厘米,枯枝落叶也要及时清理干净。
2.繁殖方式。
刺五加常见的繁殖有两种方式,即扦插繁殖、种子繁殖。
宁夏地区目前主要采取种子繁殖的方式。
①种子繁殖。
从野生的刺五加植株上采集种子,宁夏地区刺五加种子成熟的时间从9月开始,果实表面颜色转为黑色、变软,此时可收获,按照成熟度的不同可分批采收。
刺五加种子有后熟休眠的特点,因此果实采回来后要在水中浸2~3天,确保果肉与种子脱离开,之后搓掉种子外附着的果肉,并清洗干净,选择其中饱满的籽粒晾干备用。
自然条件下,刺五加种子难以萌发,需要人工创造高温环境促使种子后熟,并创造低温条件促使种子生理成熟:一是种胚形成发育始期。
此阶段温度应控制在18~20℃,42天左右种子胚芽长度一般为3~5毫米。
二是胚芽伸长生长期。
此阶段的温度应控制在15~18℃,持续28天左右种子即可出芽,之后将温度调节到10℃左右,一直到种子中的95%出芽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五加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刺五加栽培的适宜条件、繁育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采收的具体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xx地区刺五加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适宜地块
野生刺五加多分布在林下或林缘腐殖土中。
人工繁育、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壤土、土层厚的荒山坡地、林边空地、溪流两侧为主,也可选择房前屋后的园田地或耕地。
4繁殖方式
4.1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4.1.1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8月下旬至9月中旬,采摘成熟变黑的刺五加果实,趁鲜时揉搓,漂洗出成熟饱满的种子。
播种用刺五加种子千粒重为10.4-11.4克,种子用多菌灵或百毒清300倍液消毒后用3倍量的湿沙混拌均匀在10-20度左右温度下沙藏3个月,每隔7-10天翻动一次,约有50%左右的种子裂口时移至3度以下低温储藏2个月左右。
4.1.2播种
4.1.2.1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地势要平坦、高燥。
深翻25—30厘米,施足底肥。
南北向或东西向作床,床宽100—120厘米,床高15—20厘米,床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
床土细碎,床面平整。
4.1.2.2播种
于4月中旬播种。
播前浇透底水。
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按行距10—15厘米开沟,沟深4—5厘米,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离2厘米左右;也可按株行距8厘米×8厘米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
播后覆土2—3厘米,稍压。
床面用落叶或稻草覆盖3-5厘米保湿。
4.1.2.3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撤掉覆盖物,适量浇水保持床面湿润,5-7天浇一次水,立秋后不再浇水。
除草主要靠人工用手拔草。
除早、除小、除了,整个苗期床面要保持无杂草。
作业道及床帮上草铲除后要清理出田外,保持床间清洁。
除草时可用小铁钩将行间土壤钩松,注意不要伤及小苗根部。
追肥。
为培养壮苗,生长前期适当追施一些含氮量高的肥料,生长后期适当追施一些含磷钾多的肥料。
4.1.2.4出圃
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皆可出圃栽植。
4.2无性繁殖
4.2.1分株繁殖
在早春,将刺五加从根茎萌发出的幼株连一部分根茎切下,挖穴栽植。
用这种办法繁殖,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活率高,生长快。
当年或第二年即可移栽定植。
4.2.2扦插繁殖
刺五加扦插繁殖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
硬枝扦插于秋末冬初割取枝条,贮于窖中,第二年早春扦插,生长一年,翌年春即可移栽定植。
嫩枝扦插在6月中旬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嫩枝,当即扦插。
第二年即可移栽定植。
扦插时用生根剂蘸枝条根部以便生根。
4.3移栽定植
4.3.1栽植时间
栽植时间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为佳,也可在秋后结冻前进行。
4.3.2栽植地块选择
刺五加的栽植可林下栽植、采伐迹地栽植和田园栽植。
4.3.3xx选择
移栽定植选择健壮的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苗。
当年生幼苗,苗高要在10-15厘米,根茎2-3条,平均长度12-14厘米,须根发达。
4.3.4林下栽植
在成林地中栽植,林分郁闭度应在0.3-0.5间,采取见缝插针栽植密度330株/亩为宜。
在新植地(红松、大果榛子)中栽植,栽植密度为660株/亩。
每穴
一株,栽植时要使根系舒展,栽后浇透水再覆一层细沙。
穴坑按40×40×40厘米为宜,每穴施腐熟农家肥5-10公斤左右。
4.3.5采伐迹地栽植
坡度25度以下的迹地,可纯林栽植,也可与其他造林树种行间混交,行间混交方法同林下栽植。
纯林株行距0.5×1米。
4.3.6xx栽植
在园田栽植,选好地块后,清除地表杂物,深翻30—50厘米,耙细整平。
栽植株行距以0.5米×1米为宜,坑穴按30×30×30厘米为宜,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5—10公斤。
5田间管理
5.1种植间作作物
在园田栽植的当年可在行间种植间作作物。
玉米植株较高,能为刺五加适当遮荫;大豆的根瘤菌能固氮,使土壤肥沃。
也可种植其它药用植物。
5.2松土除草
要保持刺五加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
5.3追肥
刺五加是喜肥植物,每个生育期应追肥2—3次:
第一次在返青后进行,每亩追施腐熟农家肥2—3吨;第二次在前次追肥后30—40天进行,用肥量同前次,同时追施磷酸钾或磷酸二氢钾20—30公斤;第三次在秋后进行,用肥量同第一次。
5.4水分管理
刺五加喜湿润土壤,但又怕涝。
生育期间不能缺水。
如遇天气干旱,每2-3天浇水一次,在雨季还要注意排水防涝,不要使田间积水。
5.5培土
培土在入冬前进行。
刺五加经过一个生育期的松土除草,有的根茎外露,影响越冬。
秋末冬初应对刺五加进行培土。
培土时能将根茎埋入即可。
有条件的可在根茎部覆盖一些稻草,既有利于刺五加越冬,又有利于第二年刺五加的根茎分蘖。
5.6半野生管理
在林间、林下栽植的刺五加,可以让其自然生长,适当注意水肥管理。
一般情况下每年要适量追施农家肥或生物菌肥1-2次。
6采收
刺五加的根、茎、叶、果均可药用或食用,采收可在四季进行。
6.1春季采收
春季采收一般在5月份进行,采收刺五加的嫩枝(山野菜)食用。
6.2夏季采收
夏季采收一般在8月份叶片展平而又鲜嫩时采摘,及时风干,装袋。
6.3秋季采收
秋季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刺五加果,或揉搓漂洗选作种子,或将果晾干储存。
刺五加落叶后可全株采收。
6.4冬季采收
冬季采收一般在土地封冻期间将刺五加平茬,全株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