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题立意(三)》课件34张

高考作文复习:《新材料作文:审题题立意(三)》课件34张
•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 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 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 (三)立意的要求 • 1.正确:一是思想内容正确,能准确全面地揭示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意义; 二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 东徙犹恶子之声。”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 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原材料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 抄袭。
• 画中人(物)细节对比点:亲吻为哪般?掌掴为哪般?
• 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各种要素,就可悟出画中人(物)所呈现出的寓意:以分 数论成败?高分=人才?
• [立意]
• (1)从批判“唯分数论”的角度:从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可以立意为 “分数,你让我活得好累”“分数、奖赏让我画地为牢”等;从教育者(家长 或教师)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能只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莫让分数左 右了孩子的成长”等。
四、审题立意方法(单则材料)
(三)寓意揭示法
•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 “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 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 最佳立意角度。
• 例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
• ②经验主义要不得 • 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二元关系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语文复习二元关系作文审题立意

高考二元关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高考“关系型”材料作文出题方式。

2.探究高考作文体现的逻辑关系,提高审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高考原题,在探究中提高辨析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特殊情景下的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重点难点1.了解高考“关系型”材料作文出题方式。

2.探究高考作文体现的逻辑关系,提高审题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导入:二、高考真题引路: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展示学生答案:1、时间很珍贵,我们要掌控好时间我们就掌控了人生。

2、我们要抓住机遇,勇于奋斗3、时光一去不复返,珍惜时间很重要。

4、时代发展迅速,管理时间是一门艺术。

5、科技发展有利弊,要合理运用,让科技真正地改变生活。

3、分析错误原因:①、没有全面的审读材料,找完关键词。

缺少“技术发展”这个核心词语。

②、只谈一个方面,缺乏另一个方面。

缺少“由于技术发展却成为时间的仆人”,也就是只谈因技术发展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掌控时间,而未谈论“由于技术发展却成为时间的仆人”。

4、小结二元关系材料作文的注意事项:①、审读材料。

全面准确的把握关键词。

②、明确二元关系:它们可能是对立的、互补的、或者是一种因果关系。

常见的思辨关系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对立统一关系、条件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偶然与必然关系、主观与客观关系、过程与结果关系、现象与本质等。

不能正确地全面地理解二者关系将会影响你的分析和讨论。

立意两个方面都要涉及。

不能只抓住一个方面。

三、典例引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大河在流动中源远流长,大树在坚守中根深叶茂。

人生亦如此,有人在不同岗位上不断历练,全面发展,成为综合性人才;有人择一事终一生,精益求精,成为行业翘楚。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二元思辨作文结构模式+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二元思辨作文结构模式+课件
B(思)
寻回朴素简约之美,但也不忘从繁复之中 看到生命的尊严与隆重,唯有如此,才有灵魂 的原野郁郁葱葱,精神的河流碧波荡漾。
总结
二元思辨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
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释放简绚约丽与。繁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辩分证A统分一B的,两者不
可偏废。唯有秉着简约本真的理念,做着繁复精细的工作,才 能探寻世界的பைடு நூலகம்核,擘画美好未来的蓝图
合A+B
简约与繁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两者不可 偏废。唯有秉着简约本真的理念,做着繁复精细的工作,才 能探寻世界的内核,擘画美好未来的蓝图 合A+B
二元作文审题立意构思模型
二元或三元甚至多元关系是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可以是先后关系,共存关系,因果关系等。他们不可分割的两 面,在分析时不能只谈一面,而忽略另一面。因此在确定结构 时,必须以其中的一面或两面为重点,兼顾另一面。
二元思辨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下,很多人倡导简约的理念,也有不少人肯定繁 复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后大称其妙。可见,艺术上追求简洁却不简单,并未失去艺术应含审美,反而因此而更具艺术价值,有了更
高的审美能力。艺术并未因此失去生命,而是更具艺木创作者的智慧。
文化繁华之盛。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的繁华文化脉络
便是我们文化自信底气所在。唐朝“不夜城”长安,万国使者皆至长安,一睹大唐的繁盛与气派;宋徽宗赵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15张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二元对立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课件15张

感谢聆听
考情回顾:近三年高考作文题
年份 2020 2021
2卷 新高考Ⅰ卷
全国甲卷
高考作文材料
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 个人与家庭、社会 有为与可为
强与弱
《红楼梦》题匾: 直接移用, 借鉴化用,
根据情境创新
新高考Ⅰ卷

手”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 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 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 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 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 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积极争取留 住它。
对于老教学楼的“拆”与“留”,你怎样选择?请综合材料内容, 亮明你的观点,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1: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说: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 尊严。 材料2: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加拿大禁锢1020天 后获释发表讲话。在演讲的最后,她动情地说:“我想感 谢我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 天最大的支柱!”
二、趣味巩固
假设你是阅卷老师,你会给他们打多少分?
二、趣味巩固
假设你是高考命题组的核心成员,请你选择一 种关系为今年新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命题,你会怎 样出题?
审题立意三问:
1、材料的核心关键词是哪些? 2、材料的关键词之间是什么关系? 3、怎样确立你的立意,表达你的观点?
练习:
在东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卢冬成功摘金并打 破世界纪录。在领奖台上,看到亚军和季军坐着轮椅,卢冬主动单腿下蹲 与她们合影。卢冬的举动赢得大家的一致赞扬,有网友说:“这一蹲体现 中国人骨子里的温儒良善”。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作文复习备考: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专项练习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由于短视频的碎片化、互动性、丰富性、嵌入性等特征很好地迎合了人们网络社交的需要,我国短视频行业快速崛起,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记录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用户数量不断攀升。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明显,达9.62亿,使用时长达到689.71亿小时,短视频名副其实地跃升为互联网新媒体首位传播方式。

作为互联网媒体新锐,大家对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短视频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信息;也有人认为,短视频有造成人们对网络内容“单向化”吸收的负面影响。

以上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针对这种现象,你所在的班级最近准备举办一次辩论赛,辩题是:短视频的火爆究竟是带来了精神文化的丰富(正方),还是精神文化的匮乏(反方)?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请就你支持的一方观点写一篇开篇陈词,注意立场鲜明,做到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则时事类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讲述了当今时代小视频流行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旨在引导他们思考此现象带来的利与弊,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现实生活。

短视频之所以在今日火热“出圈”,一方面是因为社交网络的日益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所产生的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而对于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也应该用辨证的角度去全方位论证其优劣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短视频虽短,但并非没有内容。

比如李子柒的短视频,取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既分享了中国传统美食,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看这些短视频,我们同样能有许多收获。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味沉溺于快速而过的短视频而无暇顾及其他,会让人们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

由此可见,过度观看短视频,会使人们被浮躁冲淡,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学生版必备知识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关键: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同文字型材料作文一样,审题时要弄清画面内容,理解漫画寓意,方可进行立意。

1.读懂漫画内容(1)弄清漫画要素。

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

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等。

(2)理清人物关系。

弄清了漫画里有哪些人、物后,我们还要从整体着眼,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漫画中若人物众多,要注意理清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2.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

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标题把握漫画寓意。

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3.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联系现实生活,这是漫画类作文的关键,即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实际上是跳出画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漫画隐含的现实价值。

典型题型1.哲理性漫画所谓哲理,即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

哲理性漫画,就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见解的一种漫画样式。

命题者通过呈现一些典型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等,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进行考查。

这类漫画要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专项:审题立意技法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专项:审题立意技法课件
生观,引导我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 几个角度立意:
(1)遇到问题,第一要从自身找原因。材料中的不 知道自己不能和人们和平共处不是因为人们难相处,而是 因为自己的叫声难听。这说明,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要 先从自身找原因。
写作实践
(2)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自省,不能认识自己,往往 会高估自己,遇到问题自然会怨天尤人。如果有自知之明, 就会永远保持苏醒的头脑,取得成绩时,不骄傲自满;遇到 问题时,不将责任推给他人。
“陪我出去涣散步吧,闷在家里又解决不了问题。” 和事佬爸爸拉着哭红鼻子的我出了门。
写作实践
好久没去的竹林又开了条进山小道。我和爸爸踏着刚铺好 的青石小路,慢慢地向山上走去。空气湿湿的,水汽轻抚脸 颊。山中萦绕着淡淡的竹香,清新恬静。虫子在草丛里低鸣 ,鸟儿在树丛间窃窃私语。
爸爸突然问我:“我考考你,前面那座山,你怎么把它移 到身后去?”一向寡言的爸爸竟然出了道思考题。我苦思冥 想,最终茫然地摇了摇头,移一座山谁能做到?
(3)深刻、新颖
深刻是指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对读者有启示。新 颖是指能够提出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或能够运用新的材料, 给人以新的启发、新的感受。
2.立意的方法 (1)顺势立意
就是针对材料中某个含有积极因素的人、事、观点或内容,顺 势拓展开来,确定自己写作的方向和角度。这种立意方法一般 直接表达自己的认识
写作实践
自古为臣当自省。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渑池会面后, 因忌妒贤臣蔺相如的地位在他之上,而与蔺相如有隙,在明白 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竟负荆请罪,纵使背部被荆条划伤也不在 乎。廉颇身为大将军仍能自省而改错,与蔺相如成为好朋友,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御秦国虎狼之师。
自古为师当自省。孔夫子有旷世之贤而处乱世之中,然常 言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为人之师表也, 只有终日自省,见贤思齐,方可改错而育人。

2025年新高考II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课件(共34张PPT)

2025年新高考II卷作文审题立意及写作指导 课件(共34张PPT)

【审题立意】
每个人在人生旅途中不断挑战未知、探索未知之境的,超越自我,个体才能不断成 长,人类整体文明和科技才能不断进步。基于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去立意:
1.探索未知之境的勇气与好奇心 “嫦娥四号”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这一壮举背后是科学家们对未知的 强烈好奇心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同样,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也时常面临未知 的领域和挑战。这些未知可能是一个新的技能、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前所未有 的机会。正如航天人敢于涉足月球背面一样,我们也应该培养起面对未知时的勇气和好 奇心,敢于踏出舒适区,去尝试、去体验、去学习。 2.要敢于挑战自我与实现潜能开发 “天问一号”飞向深空的壮丽征程,象征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决心。在 个人的层面上,挑战自我同样重要。通过不断地设定更高的目标,努力克服困难,我们 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所在,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种挑战自我的精神,不仅能够帮 助我们在学业和职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个人素养。
【审题立意】
罗列现象的“嫦娥四号”和“天问一号”只是引子,并不需要根据材料大谈航天 科学,而应该“因事析理”,“太空之旅”只是一个比喻。这是属于隐喻式的材料 作文,“太空之旅”实际上隐喻人类的认知探索之旅。个体的生命进程和人类的发 展过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的探索之旅。这类题目要引申发挥、 连类而及地写,不可就事论事,只写“嫦娥四号”“天问一号”探索未知之境。把现 象作为载体,关注到“正如”一词,回归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明确中心论题在于 “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个题目可以从太空之旅写到科学探索 之旅、生活历练之旅、认知发展之旅,生命成长之旅等等。
——牛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例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2012大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 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 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 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学科网
一、考点阐释
高职高考大作文的考查和普高一样,大致经历了“命 题作文(还有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新材料作文(命意作文)”这样的三部曲,只不过,高职 高考反应要慢几拍,较大变化往往要滞后几年。而且, 这种“慢”是刻意的。“低难度、题型稳定”是高职高 考命题的必须,是主旋律。
2013年高职类高考大作文出现重大变化,第一次出 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对考生审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虽然作文题干表达为可以“自选角度”,但不同的角度 的“最佳立意”却只有一个。
作者的感情倾向如何?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贬斥之情溢于 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 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立意: 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 显偏离题意。
习题3 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 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 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 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 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 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相呢? 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 同樱花照相。”她的导师苦笑苦了笑一下,无言 以无对言。以对
治标不如治本 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12
技法指导
三、明确褒贬法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 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 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 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例3.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好徒事趋之之徒趋若之鹜若。鹜它们提出种种 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 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 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铁链都好,只有1个坏了
立意: 小过错带来严重后果。
祸患常积于忽微.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习题2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
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 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 之声。”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村里人照样讨厌它 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
2015年所供材料是寓言小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两只蚂蚁寻找食物,遇到一堵高墙。其中一只毫不犹豫地
向上爬,可是爬到一半,就跌落下来。它没有气馁,重新往上爬。 另一只蚂蚁驻足观察了一下,也开始往上爬,跌落之后,它决定绕 过这堵墙。最终,第一只蚂蚁几经努力翻过了墙,第二只蚂蚁经 过长途跋涉也绕过了墙,它们都找到了食物。
3
2014年高职高考作文也是材料作文: 阅读短文,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深泉学院,位于洛杉矶向北沙漠深处的一处荒野,两年学制, 已有97年历史,是美国最特立独行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除正 常上课之外,每个学生都必须劳动,且平均每周要有不少于20小 时的劳动时间,包括每天清早四点起床去挤奶、喂牲畜、驾拖拉 机播种、搬木材、挖水渠、放牧牛羊、宰杀牲畜、做饭等等。 学生们同时也是厨师、是屠夫、是挤奶工、是牛仔……深泉学 院的校训是——学习、劳动和自我管理。 你对上面的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 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你对上述材料中两只蚂蚁的行为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 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 外)。
5
技法指导
一、抓关键句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 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 对话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抓住这 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 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 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 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 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甩掉掉了了多多余余的的顾顾 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
2013年高职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次,一个大规模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 做表演,塔尔贝格问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人说一个星期之 后。塔尔贝格拒绝了,因为他想演奏新曲目,练习时间不够。主 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练习吗?”塔尔贝格说:“每次发表新 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 间。如果您能等一个月,那可以。如果不能,很抱歉,只能拒绝您 的邀请了。” 钢琴家为什么会拒绝邀请?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写一篇不 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
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技法指导
二、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 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 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 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 链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 锈坏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关键句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 了多余的顾虑。 ” 立意: 甩掉多余的顾虑
习题1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 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 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 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 好奇心使好他奇写心了使一他张写纸了条一—张—纸“燕条子,你在何处越冬?”并 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 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 家越冬”。鞋匠的好鞋奇匠使的一好个奇被使信奉一了个被24信00奉多了年2的40谬0多误 年终的于谬得误以终澄于清得。以澄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