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参数(有用)

合集下载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本文档旨在介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背景和目的。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当前公路建设领域规范性文件的最新版本,它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提供了指导和标准,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交通系统中常见的道路类型之一。

它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水冲击能力。

为了保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制定和实施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

同时,规范还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选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建议。

设计、施工和维护机构、公路工程从业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准确理解和遵守本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质量达到规范所要求的水平。

设计参数本文档旨在详细解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中涉及的各种参数和标准。

在进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时,以下参数需要被考虑和确定:荷载参数:荷载参数是指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施加在路面上的各种载荷,如车辆荷载、轴重、车速等。

根据不同的路段和设计要求,需要合理确定适当的荷载参数。

荷载参数:荷载参数是指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施加在路面上的各种载荷,如车辆荷载、轴重、车速等。

根据不同的路段和设计要求,需要合理确定适当的荷载参数。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剪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

在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并确保其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剪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

在设计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需要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并确保其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参数:材料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抗剪强度、压缩强度、弹性模量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最新规范)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最新规范)

注:本文档为手算计算书文档,包含公式、计算过程在内,可供老师教学,可供学生学习。

下载本文档后请在作者个人中心中下载对应Excel计算过程。

(若还需要相关cad图纸或者有相关意见及建议,请私信作者!)团队成果,侵权必究!(温馨提示,本文档没有计算功能,请在作者个人中心中下载对应的Excel计算表格,填入基本参数后,Excel表格会计算出各分项结果,并显示计算过程!)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1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为刚性路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

所以,混凝土板通常工作在弹性阶段。

本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主要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在荷载图示方面采用静力作用均布面荷载,在地基模型方面,采用温克勒地基模型。

在路面板形态方面,采用半空间弹性地基有限大矩形板理论。

1.2题目广西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K10+800~K16+000)沥青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3设计资料1、自然条件本项目(K10+800~K16+000)位于广西西北端,是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属广西山区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过渡地带,区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地形以山地为主。

当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2、设计参数本道路预测交通量较大,重载运营车辆较多,超载现象严重。

标准轴载采用BZZ-100。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基准期)为15年。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基准期)为30年。

设计基准期内,预测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12%。

设计初始年交通组成如表1所示。

设计路段路基土为粘性路,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2.0m。

地下水位为地面下-1.0m。

2.行车荷载2.1车辆的类型和轴型由交通调查和预测得知,本路建成初期每昼夜双向混合交通量组成如上表,通过查表可知车辆轴重参数如下:在满足任务要求的前提下拟定年平均交通增长率为8.0%。

轴载换算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得标准轴载的有关计算参数见下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

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计算

16
Ns

ADTT 3000
ni (k p,ij pij )
i
j
各类车辆的设计轴载当量换算系数


k p,k k p,ij pij
ij

车道使用初期的设计轴载日作用次数
N s ADTT (k p,k pk )
k
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最重轴载在上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 p.max
p,max kr kc pm
pm

1.45 103 1 Db Dc

h P 0.65 2 0.94
g cm
pm——最重轴载Pm 在四边自由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
(MPa),设计轴载Ps改为最重轴载Pm(以单轴计,kN);
ct

6 温度应力计算----弹性地基双层板模型
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温度疲劳应力σtr
tr kt t,max
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面层板最大温度应力σt,max
t,max

c EchcTg
2
BL
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的温度应力系数BL
BL 1.77e-4.48hcCL 0.131 1 CL
N S

n i 1
Ni
Pi PS
16
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e

Ns

1
gr t
gr
1
365
交通调查与分析
初期年平均日货车交通量(双向) 方向分配系数,一般0.5-0.6 车道分配系数 设计车道的年平均日货车交通量(ADTT) 货车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gr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标准

最新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标准

1总则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构造和钢筋配制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规定的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的荷载作用,并同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的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普通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面层由两层不同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的路面。

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及配合比设计1、技术要求(1)强度:包含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和弯拉弹性模量。

(2)耐久性。

行车磨损,寒冷积雪地区防滑链轮胎和带钉轮胎的冲击,风吹日晒、雨水冲刷及冰雪冻融。

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a、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b、合理选择水泥品种;c、适当控制水灰比及水泥用量;d、选用较好的砂石集料及改善集料级配;e、掺加外加剂,如引气剂、减水剂等。

(3)和易性:较大的流动性,便于拌和均匀;不发生离析现象;捣实密实,不发生麻面蜂窝等。

测定方法:坍落度试验、维勃稠度试验和捣实因素试验等。

影响因素:水泥浆数量、水泥浆稠度、砂率、水泥品种和集料性质、外加剂等。

拌制时,必须根据使用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气候等条件,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和适宜的坍落度,或掺加各种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4)表面特性。

混凝土路面应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或表面特性),即要求路面具有足够的抗滑、耐磨及平整性。

采用坚硬、耐磨、表面粗糙的集料,可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选用优质材料(包括填缝料)进行合理组成设计,提高路面的耐磨性;依靠控制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易性,提高表面的平整度。

2、材料要求原材料包括水泥、粗集料(碎石)、细集料(砂)、水、外加剂、填缝材料及加强钢筋等。

(1)水泥根据公路等级、工期要求、浇筑方法、路用性能要求、经济性等因素按表5选用。

特重和重交通选用不小于525号的水泥;中等和轻型交通,选用标号不小于425号的水泥;供应条件允许时,优先选用早强水泥,缩短养护时间。

采用机械化铺筑时,宜选用散装水泥。

散装水泥的夏季出厂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混凝土搅拌时的水泥温度:南方不宜高于65℃,北方不宜高于55℃,且不宜低于10℃。

(2)粗集料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有良好级配的碎石、碎卵石、卵石。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表7要求。

高速、一级、二级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不低于H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碾压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ni级。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一)概述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的重要参数。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也必须按规定测定抗折强度。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是以150mm×l50mm×550mm的梁形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规定龄期后,在净跨450mm、双支点荷载作用下的弯拉破坏,并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得到强度值。

(二)试验仪具1.试验机:50~300kN抗折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2.抗折试验装置:即三分点处双点加荷和三点自由支承式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折弹性模量试验装置,如下图。

(三)试验方法1.试验前先检查试件,如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大于ф7mm×2mm),该试件应即作废。

2、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lmm。

图2—1 抗折试验装置图(单位;mm )3.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使其与试验机下压头中 1、2、6-一个钢球;3、5-两个钢球;4-试件心距离为225mm ,并旋紧两支座.将试件妥放在支座 7-活动支座;8-机台;9-活动船形垫板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缓缓加一初荷载,约lkN ,而后以0.5~0.7MPa/s 的加荷速度,均匀而连续地加荷(低标号时用较低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最大荷载。

4.试验结果计算(1)当断面发生在两个加荷点之间时,抗折强度f cf (以MPa 计)按式(3-2)计算:2bh FL f cf (3-2) 式中:F —极限荷载(N);L —支座间距离,L =450mm ;b —试件宽度(mm);h —试件高度(mm)。

(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折强度值。

3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或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值为该组试件的抗折强度。

如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篇一: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034.4面层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

其他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用。

表4.4.2其他面层类型选择4.4.3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一般采用矩形。

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的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

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的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普通混凝土面层一般为4~6m,面层板的长宽不宜超过1.30,平2面尺寸不宜大于25m;——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一般为6~15m。

4.4.6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4.4.6所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规定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的0.65~0.75倍。

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的厚度一般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各种混凝土面层的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的要求。

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疲劳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

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 向上取整。

采用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与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进行应力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路面

5.0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阐明一、编制根据:1、JTG F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2、JTJ 55-2023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 E30-202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JTG E42-2023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GB175-2023 通用硅酸盐水泥原则6、设计图纸二、工程规定:1、强度等级:C35,28天弯拉强度5.0Mpa2、坍落度:40-60mm3、拌合及振捣措施:机械4、部位:路面砼面层三、材料:1、水泥:湖南金磊南方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南方牌P.O42.5水泥2、细集料:江西河砂,细度模数2.803、粗集料:采用四都碎石厂碎石,最大粒径31.5mm,4.75-31.5mm合成级配,4.75-16mm 占37%、16-26.5mm 占45%、19-31.5mm 占18%4、水:饮用水5、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四、砼配合比设计环节:1、基准配合比(C35-B)⑴、试配强度:fc=fr/(1-1.04Cv)+ts=5.82⑵、计算水灰比:W/C=1.5648/(fc+1.0097-0.3595*fs) =0.38采用W/C=0.38 其中fr=5.0,c v=0.12,s=0.15,t=0.72,fs=7.4⑶、根据JTG F30-2023规范,查表4.1.4。

选择用砂率:砂旳细度模数为2.80,选用砂率为S P = 38%。

⑷、设计坍落度为40-60mm,选用S L=60mm。

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W0=104.97+0.309S L+11.27C/W+0.61S P=176 Kg选用单位用水量为:180 Kg掺外加剂单位用水量:外加剂:湖南衡阳金栋旺建材有限企业JD型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为12%~20%,掺量为1.8%,减水率为β=16%;因此用水量W0w=W0(1-β/100)=151 Kg⑸、计算水泥用量:Co=Wo/(W/C)=397 Kg⑹、计算每立方米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97+Mg 0+Ms0+151=245038%=Ms0/(Ms0+Mg0)×100%解之得:Ms0=723Kg/m3Mg0=1179Kg/m3⑺、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397:723:1179:1511 :1.82:2.97:0.38外加剂,掺量为1.6%,水泥用量为397 Kg/m3,水灰比不变则: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2.97:0.38:0.0182、调整配合比(C35-A):水灰比减少0.02,则:⑴、水灰比:W1/C1=0.36⑵、砂率:βs1=38%⑶、用水量:Mw1=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1= Mw1/ w1/c1=419 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419+Mg 1+Ms1+151=245038%=Ms1/(Ms1+Mg1)×100%解之得:Ms1=714Kg/m3Mg1=1166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419:714:1166:151:7.541 :1.70:2.78:0.36:0.0183、调整配合比(C35-C):水灰比增长0.02,则:⑴、水灰比:W2/C2=0.40⑵、砂率:βs2=38%⑶、用水量:Mw2=151Kg/m3⑷、计算水泥用量:Mc2= Mw2/ w2/c2=378Kg/m3⑸、计算每立方砼砂、碎石用量,设砼容重为:Mcp=2450Kg/m3即:378+Mg 2+Ms2+151=245038%=Ms2/(Ms1+Mg2)×100%解之得:Ms2=723Kg/m3Mg2=1179Kg/m3⑹、初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78:730:1191:151:6.801 :1.93:3.15:0.40:0.0184、试拌校正40L:设计编号C35-B C35-A C35-C名称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称量实际用量水泥(Kg)15.8815.8816.7616.7615.1215.12砂(Kg)28.9228.9228.5628.5629.2029.20碎石(Kg)47.1647.1646.6446.6447.6447.64水(Kg) 6.04 6.04 6.04 6.04 6.04 6.04减水剂(Kg)0.2860.2860.3020.3020.2720.272棍度中上中粘聚性好好好泌水无无无抹面光光光实测坍落度(mm)555060实测容重(Kg/m3)245224512451设计容重(Kg/m3)245024502450五、28天抗弯拉强度成果,各配合比汇总如下:设计编号试配抗折强度(MPa)水灰比灰水比水泥用量(Kg/m3)坍落度(mm)配合比28天抗折强度(MPa)C35-A 5.820.36 2.778397501:1.70:2.78:0.36 6.31 C35-B 5.820.38 2.632419551:1.82:2.97:0.38 6.08 C35-C 5.820.40 2.500378601:1.93:3.15:0.40 5.72按实测成果及经济性、耐久性考虑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减水剂397:723:1179:151:7.151 :1.82 :2.97 :0.38 :0.0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及工作特点 (1)水泥路面的力学特征 ①混凝土的强度及模量远大于基层和土基强度和模量; ②水泥混凝土本身的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折强度; ③板块厚度相对于平面尺寸较小,板块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竖向位移)很小; ④混凝土板在自然条件下,存在沿板厚方向的温度梯度,会产生翘曲现象,如受到约束,会在板内产生翘曲应力; ⑤荷载重复作用,温度梯度反复变化,混凝土板出现疲劳破坏。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模式 ①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模型; ②弹性地基:因为混凝土板下的基层与土基的应力应变很小,不超过材料的弹性区域; ③弹性板:因为板的模量高,应力承受能力强,一般受力不超过弹性比例极限应力,挠度与板厚相比很小。 ④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弹性地基上的小挠度薄板理论。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作及设计特点 ①抗弯拉强度低于抗压强度,决定路面板厚度的强度设计指标是抗弯拉强度; ②车轮荷载作用主要的影响是疲劳效应; ③温度差造成板有内应力,出现翘曲变形及翘曲应力,也有疲劳特性; ④板的使用还受限于支承条件,不均匀支承及板底脱空对板内应力的分布影响极大。

2、水泥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与设计标准 (1)水泥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 ①断裂 ②唧泥 ③错台 ④拱起 ⑤接缝挤碎

(2)水泥路面的荷载作用 重载作用

(3)水泥路面的设计标准 ①结构承载能力 控制板不出现断裂,要求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的疲劳综合作用满足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即:

②行驶舒适性 控制错台量,要求设置传力杆(基层及结构布置满足) ③稳定耐久性 控制唧泥与拱胀,要求基层水稳定性好,板与基层联结。 3、水泥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1)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 (2)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设计; (3)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与接缝设计 (4)路肩设计; (5)混凝土路面的钢筋配筋率设计

4、水泥路面的轴载换算与交通分级 (1)水泥路面的标准轴载及轴载换算

; (2)水泥路面的交通等级划分及设计基准期 交通等级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10,000) >2000 100-2000 3-100 <3

可靠度设计标准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设计基准期 30 30 20 20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变异水平等级 低 低-中 中 中-高

第二节 水泥路面弹性地基板理论 1、小挠度弹性薄板假设 薄板:板厚度h远小于板中面的最小边尺寸b(如b/8~b/5)的板称为薄板; 中面:平分板厚度h的平面; 弹性曲面:薄板弯曲时,中面所弯成的曲面; 挠度:中面内各点在横向的(即垂直于中面方向的)位移; 小挠度弹性薄板:当板弯曲时因具有相当的弯曲刚度,中间弹性曲面所产生的挠度远小于板厚度的弹性薄板即称为小挠度弹性薄板; 小挠度弹性薄板的基本假设: 研究弹性地基上无限大板时,以弹性薄板小挠度问题为力学模型描述板体,在弹性力学理论中,对此有以下三点假设: (1)中面的法线上各点形变分量极其微小,可以忽略不计; (2)中面的法线在板弯曲前后保持直线且垂直于中面,即:γzx=γzy =0 (3)中面上各点无平行于中面的位移,即:(U)z=0=(V)z=0 =0

2、三点假设的结论 假设(1):垂直于中面方向形变分量极其微小,可以略去不计;即:中面的任意一根法线上,薄板全厚度内的所有点均具有相同的挠度。

,即; 假设(2):垂直于中面的法线,在弯曲变形前后均保持直线,并垂直于中面,无横向剪切应变;

;即; 假设(3):薄板中面内的各点都没有平行于中面的位移

,即; 3、板与地基接触的假设 (1)完全接触假设:始终接触吻合,且可自由滑动(是在刚度差异大、板平面变形微小情况下的近似),即接触面不脱空且剪应力视为零。 (2)没有摩擦假设:板和地基之间没有摩擦,可以自由活动。

4、地基模型假定 (1)弹性半空间地基假定; (2)文克勒地基假设。

5、弹性曲面的微分方程 (1)几何方程:

;; (2)物理方程:(用挠度表示)

;; (3)平衡微分方程:

;; (4)薄板截面上的弯矩、扭矩和剪力

; ; ; ;; ;;; ;; (5)砼路面薄板的弹性曲面微分方程

写出z方向的力的平衡方程,简化以后,略去微量,得到:。 第三节 水泥路面的应力分析 1、文克勒地基板荷载应力分析 (1)文克勒地基 以反应模量K表征的弹性地基,它假设地基上任一点的反力仅同该点的挠度成正比,而与其他点无关,即地基相当于由互不相联系的弹簧组成,它因首先由捷克工程师文克勒提出而得名,也称为K地基、弹簧地基。 (2)三个车轮荷位 ,;相对刚度半径为:。 (3)最大弯拉应力位置

①荷载中心处板底; ②荷位下板底; ③板表面距板角点x1的分角线上

(4)威斯特卡德早期应力计算公式

①板中荷位:; 当荷载圆半径较小,与板厚相差不大时,板受力接近厚板,需修正,即:R<0.5h时,用当量计算半径b

代替R, 。

②板边荷位:; ③板角荷位:; (5)威斯特卡德公式的试验修正公式

①角隅修正 威氏公式是理论推导得来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美国1930年在阿灵顿进行了试验路,对公式进行了修正。 板体与地基紧密接触时,不修正,理论值近似于实测值;

板底脱空时,实测比计算大30%~50%,需修正,Kelly提出板角修正式: ②板边修正 板与地基保持接触时,不修正;而与地基脱空时,Kelly修正式:

。 ③板中修正 实测板中应力小于理论值,说明地基不完全符合文克勒地基的假定;

④应力表达通式 2、弹性半空间体地基板的荷载应力分析 (1)弹性半空间地基 是以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表征的弹性地基,假设地基为一各向同性的弹性半无限体,在荷载作用下其顶面上任一点的挠度不仅同该点的压力有关,也同其它各点的压力有关。

; 根据Hogg理论:无限大圆板上作用轴对称竖向荷载q(r)时,竖向位移表达式: (2)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薄板的理论解 ; ①轴对称条件下的径向、切向弯矩表达式:

;; ②荷载在板中时,圆形均布荷载下,板在单位宽度内产生的最大弯矩:

③荷载圆离计算点一定距离时,可将其视为作用在圆心的集中力,其弯矩解: ;; (3)多轮荷载作用下板的应力计算

; ; (4)弹性半空间地基有限尺寸板 ①弹性半空间地基有限尺寸板,荷载作用在板边、板角时(上述计算荷载在板中,且认为板尺寸远大于荷载尺寸); ②弹性地基上有限尺寸板的解答; ③规范中设计方法给出的计算诺模图采用了有限元计算方法,有限元计算方法是一种数值方法。

3、水泥路面板的荷载应力有限元分析 (1)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特点 ①可以按板块的实际大小求解有限尺寸板,从而消除无限大半的假设所带来的误差; ②可以考虑各种荷载状况(包括荷载组合和荷载位置); ③可以考虑板的实际边界条件,如接缝的传荷能力、板和地基的脱空。 ④可以得到整个板体的应力和位移场,从而全面了解板的受力。

(2)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4、弹性地基双层板的荷载应力分析 (1)上下层完全分离

;; (2)上下层完全结合 5、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分析 (1)胀缩应力:温度均匀变化时产生 (2)无限大板的翘曲应力 板内任一点在温差影响下的应变: ; 板中部受到地基摩阻力作用,板中心点不产生平面位移,εx=εy=0,因此:

板纵向边缘中部或窄长板,εx= 0,σy=0,因此: (3)有限尺寸板的翘曲应力 当气温变化较快时,由于混凝土板导热性能差,在板内产生温度差,当气温升高时板中部有隆起趋势,当气温降低时板边缘和角隅有翘起趋势。由于板的自重、地基反力和相邻板的约束作用,使部分翘曲变形受阻,从而使板内产生应力,这种应力即称为水泥混凝土板的翘曲应力。 威斯特卡德对文克勒地基的作进一步假定来计算温度应力:1) 温度沿板断面呈线性变化;2) 板与地基始终保持接触;3)不计板自重。

(4)温度线性分布时翘曲应力 温度沿板断面呈线性变化:

; 板边中点: 弹性半空间体地基时: 其中:或,计算时,;计算时,。 (5)温度非线性分布时翘曲应力计算 对于较厚的板,采用温度沿板断面呈直线分布的假设,即按板顶和板底的温度差确定的温度梯度计算的温度翘曲应力,会得到偏大的温度翘曲应力值。为此,应考虑由于温度的非线性分布而引起的内应力。我国规范的温度应力计算:

第四节 路面结构的可靠度 1、结构的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结构的极限状态分类 (1)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结构可靠性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