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
1.日文的由来

日文的由来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
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
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间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
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
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
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
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宇”->“う”等。
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
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カタカナ),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ひらがな)。
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
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此外,日语中还有用源于罗马的拉丁字母来表示日语的方法,称为“罗马字”。
类似我国的“拼音”。
罗马字主要多见于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并常用于日文电脑输入法。
中国字在日语中叫汉字,实际上是表意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
常见的是一个汉字有一个以上的音。
在日本,汉字是用来书写起源于中国的词和土生土长的日本词。
“日本语”是汉字。
“日本语”就是“日语”的意思了,但它的发音却不是中文发音。
在这里,假名“にほんご”就相当于日语中汉字“日本语”的拼音了。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部与其汉语意思有关,但读音往往不同。
汉字每个字都有与之对应的音读、训读,但也有一些比较特殊。
如何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大家谈l DisCusSiON 如何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 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日语汉字在整个日语体系里 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具有复杂的变化和构造。汉字起源 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学习日文得天独厚的有利之 处。但很多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 语的繁体字,意思是一样的,又误认为日语汉字发音没有 规律等等。日文里的汉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记 忆和理解,很多汉字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否则会在 翻译和理解上出现很多错误。日文里的汉字使用广泛,种 类繁多,很难掌握,所以在日语词汇的讲解中,要特别注 意汉字的讲解和归纳,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一、
汉字的书写特点
1.简体和繁体 在唐朝、隋朝,日本人从中国输入汉字,当然是繁体 汉字,因此日文中有许多汉字的繁体字。很多汉语为母语 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语的繁体字,因此讲解 时要提醒初学者书写时得多加注意。 日语汉字字形跟现代汉语中的汉字写法有同有异。 日文汉字中自行简化的汉字,即从“旧字体”改为“新 字体”,有许多汉字跟中国的《汉字简化方案》的简体 字完全一致。比如,“旧字体”中的“固”改为“新字 体”中的“国”,“旧字体”中的“虢”改为“新字体” 中的“号”, “旧字体”中的“断”改为“新字体”中 的“断”等等,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不过,也有许多 繁体汉字在日文中没有简化,例如东京的“东”,在日文 中至今仍写作“柬”,“铁”在目文中仍写作“域”, “轮”在日文中仍写作“翰”等等。日文“旧字体”中的 “燮”,变成了“新字体”中的“变”,跟中文简体字 “变”相似,却又不同。有趣的是,日文“旧字体”中的 “錾”,改为“新字体”中的“芸”,而不是中文简体汉 字中的“艺”,所以文艺在日文汉字“新字体”中写作 “文芸”。还有,日文“旧字体”中的“罐”改为“新字 体”中的“缶”,而中文汉字却没有简化“罐”字。 2.和翻汉字 虽然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对汉字并不陌生,但当他 们遇到诸如“恸”“蛛”“熘”“i土”等汉字时,还是会 感到困惑。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让学生明白日语里有一 些汉字是汉语里面没有的。这些字是日本人创造的汉字, 叫做“日制汉字”或者“和制汉字”。“恸”是工作的 文/陈献婉 意思,劳动者写作“劳恸者”,“ ”指山口、鞍部, “烟”指旱田、田地,“椭”指常绿树,“过”指十字路 口、十字街、路旁、街头,“嫫”指教养,“ ”指水滴 等等。甚至很多人不知道现在中文中所使用的“腺”字, 也是由江户时代的曰本人创造的。 二、日语的词 1.与汉语意思相同的汉字 在日语中有很多带有两个汉字的单词,这类词的特点 是书写和意思基本和汉语相同,如“幸福”“事故”“作 物”“混杂”“出口”“学习…‘情报…‘老人”“地 球”“自然”等。这类词对中国学生来说似乎是学起来易 如反掌,教师在讲解时也较易解释清楚,所以在教学上往 往不把它当做重点词学习。而实际上,这一类词在讲解上 更应该引起重视,否则,学生会轻视这类词的记忆,忘记 了这类词是日文,而把它作为中国汉字来理解,只懂表 意,不理解深层的含义,不去探求其读音规律及使用方 法。这样一来,不仅没能对学习起到帮助,相反还会影响 纯正日语的学习。 2.和汉语字同义不同或相反的词 前面讲到日文中很多汉字意思和汉语完全相同,可 以直接翻译,这类词的读音多数是音读,而训读的汉字大 多数不可以直译,而需要重新组合。还有一些纯是日本造 词,字面和汉语意思没有任何关联。在讲解这类词的时 候,要引导学生特别学习和记忆。 在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中,最容易理解错误的是字同 义不同的词。有的日文的这类词用汉字组成名词,如同猜 谜语一般,比如“足袋”就是“袜子”, “米国”就是 “美国”,自行车写作“自耘卓”,“时差信号”就是红 绿灯这样的交通信号,“料金”就是“费用”,“到着” 就是“到达”。也有的日文中的汉字,以中国的习惯来 “猜测”,会闹笑话。比如,日文中的“手纸”其实是 信,“服役”不是去“当兵”,而是“入狱…‘坐牢”, “留守”反而是“不在”的意思,“老婆”不是指“妻 子”“媳妇”,是指“老太婆”,“前年”指的是“去 年”等等。这类词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区别,学生就会走 入日文汉字的误区,特别是在写作中,误用的比率很高。 3.日本遣调 除了以上所讲到的音读词汉字和训读词汉字的特点 外,还要注意学习一些和汉语意思完全不同的汉字,那就
【多图】字体推荐跟点评--设计师必备字体参考

每一款汉字都是一首诗,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中文字体。
福利:关注汉仪字库微信公众号,回复“汉仪旗黑”,即可下载汉仪旗黑15款+全新56款。
----------------1 方正书宋简体2 汉仪旗黑25----------------1 方正正纤黑简体2 汉仪全唐诗简体3 微软雅黑1 方正字迹-吕建德行楷2 方正字迹-典雅楷体3 八大山人字体试用版4 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1 方正幼线简体2 方正兰亭刊宋----------------典雅型:1 方正宋刻本秀楷简体2 康熙字典体(繁体)3 欧体楷书4 方正苏新诗柳楷简体柔美型:1 方正简启体2 长城中行书体灵动型:1 书体坊米芾体2 祥南行书体3 方正黄草精致型:1 冬青黑体2 昆仑细圆1.方正悠黑2.方正兰亭黑3.方正韵动黑4.方正雅宋5.方正风雅宋6.方正新书宋7.方正博雅宋8.方正颜宋9.方正刻本仿宋10.方正清刻本悦宋11.方正宋刻本秀楷12.方正榜书楷13.方正榜书行14.方正俊黑15.方正北魏楷书16.方正大魏17.方正瘦金书18.方正水云19.方正正黑20.方正盛世楷书21.方正铁筋隶书22.方正品尚黑23.汉仪旗黑24.冬青黑体25.汉仪力量黑26.汉仪全唐诗27.汉仪典雅28.汉仪清雅29.造字工房黄金时代30.造字工房版黑31.造字工房朗宋32.造字工房朗倩33.造字工房文研34.造字工房悦黑35.造字工房悦圆36.造字工房尚黑37.造字工房尚雅38.造字工房刻宋39.造字工房俊雅40.蒙纳电脑41.蒙纳超刚黑42.蒙纳简雅丽43.华文行楷44.华文中宋45.信黑46.华康中明体47.华康俪中宋48.华康俪细黑49.华康新特明体50.华康仿宋暂且先列这么多吧,以上纯粹依据个人眼光与喜好此外,这些优秀的字体都是设计师们辛辛苦苦一笔一画设计出来的。
希望大家在欣赏这些字体的同时能够支持正版字体。
在将字体用作商业用途时能够按照要求付费,尊重字体设计师们的劳动成果【多图预警】【注意流量君!】看到前面这么多精品回答,我也来推荐几个字体,来自大名鼎鼎的造字工房(它们设计的字体真的很不错啊)1.造字工房朗倩2.造字工房力黑(适合做标题)3.造字工房朗宋(个人最喜欢的一款)4.造字工房尚黑(很独特的字体)5.造字工… 显示全部【多图预警】【注意流量君!】看到前面这么多精品回答,我也来推荐几个字体,来自大名鼎鼎的造字工房(它们设计的字体真的很不错啊)1.造字工房朗倩2.造字工房力黑(适合做标题)3.造字工房朗宋(个人最喜欢的一款)4.造字工房尚黑(很独特的字体)5.造字工房俊雅(笔画很俊朗清6.造字工房尚雅(和方正大标宋黑有点相似,但是笔锋更好看)另外,造字工房目前对这些(非商用)正版字体是开放下载的,在其官方页面可以找到:任意点进一个字体即可在右边栏找到地址下载另外,造字工房目前对这些(非商用)正版字体是开放下载的,在其官方页面可以找到:任意点进一个字体即可在右边栏找到地址下载【典黑】看起来挺高端!【言宋】合胃口啊!!(有点像农夫山泉但笔画更多样)【黄金时代】为那部电影的定制字体(斜体女朋友表示不好看TAT)【黄金时代】为那部电影的定制字体(斜体女朋友表示不好看TAT)(真的不好看么:最后,相信知道康熙字典体的人很多。
有一种李字的写法像日文一样

有一种李字的写法像日文一样摘要:一、引言:提及李字的一种特殊写法二、李字日文写法的起源与发展三、李字日文写法的特点四、实例分析:具体解析李字日文写法的书写规律五、如何正确书写李字日文写法六、结论:总结李字日文写法的重要性与实用性正文:有一种李字的写法像日文一样,这种独特的写法源于中华文明与日本文化的深厚渊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日两国文化交流频繁,不少汉字因此传入日本,成为日本文字的一部分。
李字便是其中之一,其在日语中的写法独具特色。
李字日文写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随着汉文化的发展,汉字逐渐传入日本。
在日本,李字被用来表示汉语中的李姓以及与之相关的意义。
在日语中,李字的写法为“李家”,这种写法保留了汉字的形声特点,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对汉字的传承与创新。
李字日文写法的特点在于,它保留了汉字的部首和笔画,但在字形上有所简化。
这种写法符合日本文字简洁、直观的原则,使得汉字在日本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通过观察李字的日文写法,我们可以发现它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来分析李字日文写法的书写规律。
首先,观察汉字“李”的构造,我们可以发现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部首“木”,右边是声旁“里”。
在日语中,李字的部首“木”保持不变,而声旁“里”则被简化。
简化后的日文“李家”字形美观,易于识别。
要正确书写李字日文写法,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按照汉字的笔画顺序书写,保持字形的完整性。
2.注意部首与声旁的搭配,确保字形的和谐美观。
3.掌握字形的简化规律,使书写更加简洁明了。
总之,李字日文写法是一种具有可读性和实用性的汉字书写方式。
通过了解其起源、特点及书写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
日语

一个字标记一个音节 全用如:女(め)、毛(け)、蚊(か)、井(ゐ); 略用如: 两音取头音:濑(せら→せ)、夜(よる→よ)、羽(はね→は)、沼(ぬま→ぬ); 两音取尾音(头音为元音时):石( いし→し)、海(うみ→み)、市(いち→ち)、蓝(あゐ→ゐ); 三音取头音:户(とびら→と)、真(まこと→ま)、香(かをり→か)、男(をとこ→を); 四音取头音:壬(みずのえ→み)。 一个字标记两个音节 如:蚁(あり)、巻(まく)、鸭(かも); 两个字标记一个音节 如:呜呼(あ)、五十(い)、可爱(え)、蜂音(ぶ); 一个字标记三个音节 如:愠(いかり)、下(おろし)、炊(かしき)、始(はじめ); 三个字标记两个音节 如:八十一(くく)、神楽声(ささ)
(日本语/にほんご Nihongo ),简称日语,其文字、书写方式、书本(纸张等)
日文的来历
• 日 语 的 起 源 日文中分成汉字及假名。而假名中又分有平假名和片假名。 原先日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 后来乃借用中国的文字, 将中文的草书衍生成平假名, 把中文楷书的偏旁改成片假 名。例如说平假名的『あ』乃由汉字草书『安』简化而来 的; 而片假名的『ア』则是汉字『阿』的一部分。早期, 日本正式的文章都是汉文, 而片假名乃是佛教僧侣们读经 典文章时用来做标音的, 平假名则是女性所用的文草书字。 目前日文中常用的汉字约有二千字左右, 片假名大多用来 表示外来语,其余的多用平假名。值得注意的是汉字的读法 有中国式的读法称『音读』以及日本式的读法称为『训 读』。音读的读音与粤语近似。
汉字实例
天地初發之時,於高天原成神名。 【訓高下天雲阿麻下效此】 あま 久羅下那洲多陀用幣琉。 【琉字以上十字以音】 けらげなしただゆへる
实例
汉字 山
水 森
音读 さん
中文与日语的关系ppt

现在随着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日语中外来语增加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好多词汇都摒弃了 原来的和语或汉语读法,采用了英语的发音,叫人背不胜背,这通常都要用片假名来表示。 因此,好多日语词都可以用英语来发音,日本人不但不会嘲笑,反而认为你才是up to date。 这样一来,西方人当然觉得日语更好学了。什么东西说不出来,仍然可以用英语来表示。但 是,由于这些外来语都是用日本的语音发音,因此跟英语单词有很大的出入,以至于我们读 多了之后,许多英语单词都不会读了,比如我经常会把supermarket读成ス-パ-·マ-ケット 。 这也就难怪日本人读英语的时候感觉怪怪的。
1946年日本政府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这1850 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或是用同音、同义字代替。於是产 生以下情况:
残骸→残がい
附近→付近
由於社会人普通认为「当用汉字」对於社会影响实在太大,於是1981年10月1 日日本政府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新增少量汉字。并以「目安」为准 (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
汉语与日语的互补
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的时候,由于受到关中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 汉字被传入日本,到了近代的时候,大量的日语词汇大量进入中国,并取代了音译词,而被汉语 采用。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开 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 这种将汉字作为表记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 种书写方法。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 “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 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 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 “伊”→“イ”,“宇”→“ウ”等,之后慢慢地演化成了片假名。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 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 由洒脱的字体,演化成了平假名,如“安”→“あ”,“宇”→“う”等。
日文的组成

日文的组成日本的官方语言是日语,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语法和音韵体系。
日文的文字由汉字、平假名和片假名三种字符组成,每种字符都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日文的组成。
一、汉字汉字在日本被称为“Kanji”(汉字),是日文中最基础的文字之一。
汉字在日本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许多写作对于学校和企业等正规场合中。
汉字的发展起源于中国,它们在日本中所代表的意义和用法与中国汉字大致相似,但在日本中有一些特殊的读音和用法,这就是日本汉字的独特之处。
日本中的汉字数量非常庞大,一般人需要掌握至少2000个以上的汉字才能读懂大部分的日本文章。
由于日文中汉字的读音很多,这就给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许多人通过背诵常用的汉字来学习日语,但这只是初步的基础,要想达到熟练地使用汉字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平假名平假名是一种日本特有的文字,也是日文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是由37个假名组成的,每个假名可以代表一个音节。
平假名通常用于书写日本语的助词、助动词、标点符号等。
由于平假名很少被用于书写复杂的单词,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平假名可能是学习日文的一个重要的基石。
三、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有些类似,但它们通常用于书写外来词汇中的片段,以便于人们快速地阅读和理解。
片假名在日本中也被广泛使用,常常用于书写地名、外来用语、移动电话上的操作符号等。
以上三种字符是日文中最常见的字体,它们在日本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假名是学习日语的关键,因为掌握假名就能在日本或阅读日文文本时提高理解能力。
同时,假名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索日本文化和历史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学习日文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上三种文字,这是日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日本文本、观看日本电视剧、和日本人交流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初学者提高理解和掌握能力,进而逐渐熟练地掌握日本语言。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日语文字与中国汉字的关系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之隔,日语与汉语的关系源远流长。
中国人学习日语比学任何一门外语都觉得容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日语有汉字,让中国人感到熟悉亲切.然而,日语毕竟是日语,日语让中国人感到易学的同时,也感到有很多难以掌握的地方,比如汉字的变异、假名的难写,语法的谓语后置等等。
日本的语言是古来自有的。
只是最初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罢了。
至於它的起源,有阿尔泰起源说、高句丽语同源说、朝鲜语同源说、混合言语说等。
不过,就文字而言,汉文对日文的影响确实可谓是至关紧要的。
公元1世纪左右,汉语就应该对日语发生影响了。
九州福冈县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即为一例证。
又据《古事记》应仁天皇条记载,其时百济学者王仁携“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赴日,可以推断汉文、汉语真正的大量传入日本和使用是在公元4、5世纪。
然则,汉文、汉语最初主要为一部分识字阶层所习用,大部分日本人仍惯用日本原本的语言。
及至后来中国文化制度和思想学说的传入以及佛教的普及,汉语才逐渐深入融合到一般人所使用的日本语中去。
而后来更是根据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分别创制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使日语有了完整的表记体系。
就读音方面而言,既然当初有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入日本,自然也同时将这些词汇的读音同时带入,故至今日文汉字词语仍有所谓“音读”的念法.只是中日两国各自语言音韵流变,如今差别已经很大。
不过对汉语古音保留得比较多的一部分南方方言中,仍有一些与日语读音相近的词汇。
日语中的汉字最少有三种读音,多的有十几种,音读(就是模仿古汉语的发音)有基本的唐音,汉音,有的还有唐宋音,训读有至少一种(训读就是日本人自己加上的,例如日本还没有文字的时候看见海叫做umi,有了汉字,日本人发现汉字的海跟他们所说的umi是一种东西,就把海读作umi,这就是训读了)。
而近代以来,日语又对现代汉语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在学习西方、实行近代化方面,一直走在东亚各国前列。
为引入、翻译西方的文物制度及大量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书籍,创造了大量汉语词汇,如“电信”“铁道”“政党”“主义”“哲学”等等,又或者对古老的汉语词汇赋予新义,如“革命"“文化”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弯蛮恋——弯蛮恋 天:天蚕昊——天蚕昊 角:角触解觥——角触解觥 与:与写——与写(與寫) 屯:屯純鈍——屯純鈍
接上页:
衣:衣袋装裳——衣袋装裳 良:良狼浪粮——良狼浪粮 鬼:鬼魂魄魔——鬼魂魄魔 令:令零聆伶——令零聆伶 条:条(條) 台:台抬胎苔——台抬胎苔
四、日本简化中国不简化的
藏:蔵臓——藏臟 惠:恵穂——惠穗 乘:乗剰——乘剩 弗:仏払——佛拂 臼:稲陥——稻陷 卒:粋砕酔——粹碎醉 弁:弁——辨瓣辩
拝畳姫仮嬢壌収髄渓揺壱
拜疊姬假娘壤收髓溪搖壹
釒:鋳鉄——鑄鐵 訁:証謡——證謠 糹:絵継絶——繪繼絕
五、和制汉字
/TAB01645/ohara/ 诞生于日本的原创汉字。 日本人根据中国汉字的六书造字法中的会意或形声造字法所造出来
日本の漢字
名探偵4869abc 制作
字体
MS Gothic 日文哥特体
MS Mincho 日文明朝体
Mei古老的史书《日本书记》和《古事记》记载,汉字大约在 公元3世纪开始传入日本的。一般认为,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汉字 正式传入日本,当时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王派遣阿直歧和王仁到日 本教日本的皇子学习汉文汉字。这是有关日本人系统学习汉文汉字 的最早纪录。
二、中国简化日本不简化的
即大家最熟悉的日文汉字中的繁体字 例:
愛罷敗頒飽報貝備輩筆幣閉標賓 鉢補財倉側測産長場腸償車徹誠 懲衝銃醜礎創錘詞電釣頂訂錠東 動凍棟煩規軌貴過漢賀紅後護華 較階節詰潔驚鯨競鏡
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但仍看做与繁体字相同的字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简体字)
但是,据考证,日本人肯定在那以前就已经接触了汉字,从九州出 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据《后汉书》记载为公元57年汉武帝接 见日本使者时赠给日本国王的金印)以及其他一些出土的金石器皿 也证实了这一点。
可以认为在阿直岐・王仁来到日本之后的4世纪末到5世纪初,汉字 已逐渐实用化,并开始在政治舞台发挥重要作用了。
一、中日简化相同的
此类汉字与中文简化字写法基本一样,部分汉字有笔顺上的区别。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繁体字)
宝——寶 痴——癡 担——擔 当——當 学——學 声——聲 旧——舊 湿——濕 乱——亂 区——區 双——雙 万——萬 狭——狭 寝——寢 献——獻
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但仍看做与简化字相同的字
的汉字,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会意字。 和制汉字是训读的。
峠(とうげ):山坳、山腰 俥(くるま):人力车 働(はたらく):工作 枠(わく):框架 榊(さかき):神社木头 辷(すべる):滑行 込(こみ):掺入
辻(つじ):十字路口 凪(なぎ):风平浪静 凧(たこ):风筝 咲(さく):开花 匂(におい):气味 畠/畑(はたけ):旱田 雫(しずく):水滴
训读与音读
训读(訓読み)
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 语汇的读音。即日本人自创的 读音。
例:“金”训读为“かな” (kana)
音读(音読み)
保留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 的汉语发音。即根据中国字的 读音演变而来 。
例:“金”音读为きん (kin)或こ ん (kon)
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
六、日文常用字中文很不常见的字
筈(はず) 拶(せまる) 噂(うわさ) 澪(みお) 呪(のろい) 喫(のむ) 際(きわ)
篠(しの) 儚(くらい) 栞(しおり) 揃(そろう) 宍(しし) 桁(けた) 丼(どんぶり)
接上页
齐:斉剤済——齐济剂(齊濟劑) 佥:検剣険——剑捡险(劍撿險) 将:将奨——将奖(將獎) 巠:軽経——轻经(輕經) 龙:竜滝——龙泷(龍瀧) 恼:悩脳——恼脑(惱腦)
接上页
尧:焼暁——烧晓(燒曉)
児豊関満楽塁両猟斉気渋実図囲 県厳塩芸応桜円専総霊——
兒豐關滿樂壘兩獵齊氣澀實圖圍 縣嚴鹽藝應櫻圓專總靈
賴:頼瀬——賴瀨 纟:紀級細——紀級紅 睘:還環寰——還環寰 呙:禍鍋過——禍鍋過 丩:糾叫——糾叫
三、中日简化不同的
卖:売読涜——卖读渎(賣讀瀆) 观:観歓勧——观欢劝(觀歡勸) 转:伝転——传转(傳轉) 亚:亜悪——亚恶(亞惡) 发:発溌廃——发泼废(發潑廢) 广:広鉱拡——广矿扩(廣礦擴) 坏:懐壊——怀坏(懷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