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

合集下载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点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点

日汉同形词的不同点
汉字源自中国古老的文化,以中国的文字文化为代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文化之一。

而日语文字是以汉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字形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汉字有关联,它们的字形有的非常的相似。

然而,汉字和日语同形字间也是有很多差异的。

第一,汉字和日语同形字的发音不同。

汉字完全发音是英语和汉语拼音结合,而日语同形字发音主要是日语拼音,其中有些字即便在汉字拼音上也不一样。

例如,“写”这个字,汉字是“xiě”,而日语同形的字发音是“shì”,还有“英”这个字,汉字是“yīng”,而日语同形字是“ei”。

第二,汉字和日语同形字的笔画数也不同。

汉字和日语同形字有些字是相同的,比如“木”这个字在汉字和日语同形字里面都是4笔画。

但也有些字不一样,比如“”在汉字里面是4笔画,而在日语同形字里面是2笔画。

第三,汉字和日语同形字的意义不同。

汉字主要是表达概念,而日语同形字则是用来表达语言,所以它们的意义就不同。

例如“止”可以代表“结束”,在日语同形字里它的意思是“暂停”。

同样,“言”可以代表“说”,而在日语同形字里它的意思则是“写”。

此外,汉字和日语同形字在拼写与书写方面也有所不同。

汉字因为有很多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因此拼写也会有所不同,而日语同形字一般都是有一种固定的书写方式,拼写也会固定在一种形式之上。

以上就是汉字和日语同形字的不同点。

这是由于汉字和日语同形
字不仅是形式不同,而且在发音、拼写、书写、笔画以及意义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正是由于这些不同的原因,让汉字和日语同形字之间能够形成了一种精彩的对比,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相互补充。

日文中和中国人长得很像的字

日文中和中国人长得很像的字

日文中和中国人长得很像的字标题:中日字形相似之谜:汉字与日文中的相似之处在探讨汉字和日文之间的相似之处时,我们常常惊讶于它们之间存在的许多相似字形。

这些相似之处既是语言和文化的交流的产物,也反映了历史上两国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接下来的1200字中,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令人惊叹的相似之处,并尝试揭示它们背后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相似字形。

在中文和日文中,有一些汉字的写法非常相似,甚至难以区分。

例如,中文的“人”在日文中被写作“人”;“山”在中文中写作“山”,而在日文中写作“山”;“口”在两种语言中都保持着相同的形状。

“火”、“水”、“木”等元素在两种文字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种相似性并非巧合,而是因为日本在漫长的历史中吸收了大量的汉字,并将其融入了他们的语言体系。

这一过程始于古代,随着文化和学术的交流,日本逐渐汲取了中国的文字系统。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些相似的字形承载着历史的沉淀,是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见证。

然而,这种相似性并非完全一致。

虽然有许多形状相似的字,但它们的发音和意义却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中文的“大”在日文中并非意味着“大”,而是与时间有关,表示“午后”或“下午”。

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使得相似的字形在不同的语境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涵义,给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深入研究时,我们还发现一些字形的演变和变异。

有些汉字在传入日本后经历了一些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日文写法。

这种演变既是因为语言和文化的不同,也受到了日本本土发展的影响。

例如,中文的“心”在日文中写作“心”,虽然形状相似,但在书写风格和笔画上有一些微妙的差异。

总体而言,中文和日文之间的相似字形反映了两国之间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交往。

这种相似性既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运用上,也反映在双方文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深层次联系中。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我们更能够理解两国之间共同的文化传承,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中、日、韩是东亚三个文化体系的代表国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其中语言文字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文、日文、韩文,三种文字虽然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它们的差异也很明显。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中、日、韩语言文字的比较。

一、语言音韵差异中国的汉语是以音为主的语言,有四声和轻声的区别。

而日本的日语及其罗马字拼音中,音节强弱几乎没有区分,也就是说日语中没有汉语中的四声。

除此之外,日语中还有长音、促音等特殊发音,这些发音方式在汉语中很少用到。

韩国的韩语则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语言。

韩语的音节中,辅音与元音交错排列,这是韩语独特的特点。

韩语中同一个音节的声母与韵母是紧密结合的,在发音时,这一组合就像是一种新的音素,称为立体音。

二、笔画顺序差异汉字、日语汉字及韩语汉字都源自汉字,并且在部分汉字上笔画的顺序与汉字相同,但在其他汉字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写字时首先要写竖,再写横。

但是在日语汉字中,横先于竖,比如“书”的写法,汉字是从上往下依次写竖、横、横、竖,而日语汉字则是从左往右依次写横、竖、横、竖。

韩国汉字笔画的顺序与中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一些具体汉字上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三、词语表达的差异中、日、韩三种语言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词语表达的差异。

比如,中文中常常使用四字成语或者俗语来传递思想或者言情,而日本的句子则经常带有诗意,通过细腻的词汇和曲折的句子表达出情感。

韩语则使用了大量的不合成的语素,由于受汉字的影响较大,所以韩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语法结构有很相似的地方。

四、文字书法的差异在书法方面,中国绝对是最受推崇的。

汉字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书法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和韩国也在书法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日本的书法更加注重笔画的强劲与韵味,争取在如饮的笔画中表现出狂放不羁的气息。

而韩国的书法风格则更加温婉柔美,追求的是舒展典雅中流露出的内在情感,因此在书法中多了些特别的修饰法和插画加工。

中日汉字对照表

中日汉字对照表

中日汉字对照表说明:1.本表主要参考日本武部良明先生的资料编制而成。

2.原资料仅在日本《当用汉字表》所收1850字范围内对照。

本表在日本《常用汉字表》(1981年3月23日日本国语审议会通过)所收1945字范围内进行对照。

3.本表内日本汉字的分类一般都尊重原资料。

少数字的分类跟原资料明显不符时,加注说明。

中国汉字的分类,按我国整理和简化汉字的实际情况对原资料作了校订。

更改部分不另加注。

4.每栏并列两国汉字时,统一把中国汉字放在前面,把日本汉字放在后面。

各栏内的汉字都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先后。

一、中日简化相同的(61字):宝参蚕惨痴虫触宝参蚕惨痴虫触辞担胆当党灯点辞担胆当党灯点独断堕国号会挟独断堕国号会挟尽旧来礼励楼炉尽旧来礼励楼炉乱麦欧殴窃寝区乱麦欧殴窃寝区声湿寿枢属数双声湿寿枢属数双随台体条万峡狭随台体条万峡狭献写学医余与誉献写学医余与誉昼嘱装壮状昼嘱装壮状①宝、蚕、痴、触、辞、礼、炉、殴、寝、寿、条、写、誉等14字,武部良明列入中日简化相似栏。

这些字与中国简化字对比,仅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部件、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改列入中日简化相同栏。

②窃,武部良明列入“日本字体字画没整理,中国字体字画整理了”栏,不作为简化字。

二、中日简化相似的(24字):边变残禅称单弹辺変残禅称単弾对画姬践茎径举対画姫践茎径挙恋蛮浅厅团湾稳恋蛮浅庁団湾穏压隐栈圧隠桟三、中日简化不同的(114字):滨迟齿处传从递浜遅歯処伝従逓读恶儿贰发废丰読悪児弍発廃豊关观广归怀坏欢関観広帰懐壊歓绘击鸡剂济继价絵撃鶏剤済継価俭检剑将奖经据倹検剣将奨経拠觉矿扩览劳乐垒覚鉱拡覧労楽塁两猎灵龄龙泷卖両猟霊齢竜滝売满恼脑酿齐气钱満悩脳醸斉気銭纤轻驱权劝让荣繊軽駆権勧譲栄涩烧摄绳实释兽渋焼摂縄実釈獣丝肃铁听图为围糸粛鉄聴図為囲伪牺戏显险县晓偽犠戯顕険県暁续亚严盐验样谣続亜厳塩験様謡药艺译驿应樱萤薬芸訳駅応桜蛍营圆杂赞脏择泽営円雑賛臓択沢斋战证铸专转庄斎戦証鋳専転荘总纵総縦③発、鉱、霊、醸、聴、犠、臓、荘,武部良明列入“日本字体、中国字体各另外的”栏,作为异体字。

中日汉字对照

中日汉字对照

中日汉字对照一、中日简化相同的(61字):bǎocāncáncǎnchīchóngchùcídāndǎn胆担虫触辞宝参蚕惨痴hàodiǎndúduòguódāngdǎngduàndēngìuh当党灯点独断堕国号会màilóuluànjiùlǐlìjiāláilújìn挟尽旧来礼励楼炉乱麦shēngshòuqǐnshùōushīshūqièqūshǔ数属寿枢窃寝区声湿殴shuāngxiásuwàntǐsuíxiátiáotái nàxi双随台体条万峡狭随献zhuāngzhǔzhuàngxyǔyúiěyùyīxuézhòu写学医余与誉昼嘱装壮zhuàng状①宝、蚕、痴、触、辞、礼、炉、殴、寝、寿、条、写、誉等14字,武部良明列入中日简化相似栏。

这些字与中国简化字对比,仅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部件、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改列入中日简化相同栏。

②窃,武部良明列入“日本字体字画没整理,中国字体字画整理了”栏,。

化字不作为简中日简化相似的(24字)biānbiàncánchánchēngdāntánduìhuàjī姬画弹对变残禅称单边辺変残禅称単弾対画姫jiànjīngjìngjǔliànmánqiǎntīngtuánwān湾厅团浅径践茎举恋蛮践茎径挙恋蛮浅庁団湾wěnyāyǐnzhàn栈隐压稳穏圧隠桟中日简化不同的(114字):bīnchíchǐchùchuáncóngdìdúèér恶处齿读儿递传从滨迟悪浜遅歯処逓読児伝従huáiguǎngguīfēngguānguānhuàifèièfā怀贰发废丰归广关观坏懐壊関観広廃弍発豊帰jiǎnjiǎnjiàjìhuìhuānjījījìjì俭检剂绘欢击鸡济继价倹剤鶏済価継検絵歓撃lǎnkuàngláojiàojjiǎngjiànjiāngjīngùkuò览劳扩矿经觉据奖剑将覧労覚拠奨剣将経拡鉱màilièlínglínglónglóngmǎnliǎngllèěi卖泷龙龄两垒猎灵满乐売楽塁滝竜齢霊両猟満qūnǎonǎoniàngqīngxiānquánqiánqíqì权驱脑恼纤轻钱齐酿气駆斉醸脳悩軽繊権銭気shìràngquànshèshāoshéngsèróngshòushí释让劝绳兽实荣涩摄烧獣釈実縄摂焼渋栄譲勧.sīsùtiětīngtúwéiwéiwěixīxì丝肃铁听图为围伪牺戏糸粛鉄聴図為囲偽犠戯xiǎnxiǎnxiànxiǎoxùyàyányányànyàng显险县晓续亚严盐验样顕険県暁続亜厳塩験様yáoyàoyìyìyìyìngyīngyíngyíngyuán谣药艺译驿应樱萤营圆謡薬芸訳駅応桜蛍営円zázànzāngzézézhāizhànzhèngzhùzhuān杂赞脏择泽斋战证铸专雑賛臓択沢斎戦証鋳専zhuǎnzhuāngzǒngzòng转庄总纵転荘総縦③発、鉱、霊、醸、聴、犠、臓、荘,武部良明列入“日本字体、中国字。

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课堂PPT)

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课堂PPT)
18
六、日文常用字中文很不常见的字
筈(はず) 拶(せまる) 噂(うわさ) 澪(みお) 呪(のろい) 喫(のむ) 際(きわ)
篠(しの) 儚(くらい) 栞(しおり) 揃(そろう) 宍(しし) 桁(けた) 丼(どんぶり)
19
20
5
一、中日简化相同的
此类汉字与中文简化字写法基本一样,部分汉字有笔顺上的区别。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繁体字)
宝——寶 痴——癡 担——擔 当——當 学——學 声——聲 旧——舊 湿——濕 乱——亂 区——區 双——雙 万——萬 狭——狭 寝——寢 献——獻
6
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但仍看做与简化字相同的字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简体字)
14
拝畳姫仮嬢壌収髄渓揺壱 拜疊姬假娘壤收髓溪搖壹 釒:鋳鉄——鑄鐵
訁:証謡——證謠 糹:絵継絶——繪繼絕
15
五、和制汉字
/TAB01645/ohara/ 诞生于日本的法所造出来
3
训读与音读
训读(訓読み)
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 语汇的读音。即日本人自创的 读音。
例:“金”训读为“かな” (kana)
音读(音読み)
保留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 的汉语发音。即根据中国字的 读音演变而来 。
例:“金”音读为きん (kin)或こ ん (kon)
4
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
10
三、中日简化不同的
卖:売読涜——卖读渎(賣讀瀆) 观:観歓勧——观欢劝(觀歡勸) 转:伝転——传转(傳轉) 亚:亜悪——亚恶(亞惡) 发:発溌廃——发泼废(發潑廢) 广:広鉱拡——广矿扩(廣礦擴) 坏:懐壊——怀坏(懷壞)
11
接上页
齐:斉剤済——齐济剂(齊濟劑) 佥:検剣険——剑捡险(劍撿險) 将:将奨——将奖(將獎) 巠:軽経——轻经(輕經) 龙:竜滝——龙泷(龍瀧) 恼:悩脳——恼脑(惱腦)

日语中的汉字

日语中的汉字

日语中的汉字请先看下面一段文字:「調ちょう布ふ市し柴しば崎さき二に—13—3つつじが丘おかハイムA206」。

这是一个日本普通居民的家庭地址。

但是,它典型地说明了日本文字构成的复杂性。

它是由下列文字构成:①日语假名—つつじが(平假名),ハイム(片假名);②汉字及汉语数字—調布市柴崎二丘;③阿拉伯数字—13,3,206;④罗马字—A 。

以上四种文字在日文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阿拉伯数字是表示数字时使用的。

罗马字用以拼写假名,一般用于标音、地名、广告、商标、电报、名片及现在广泛用于电脑拼写假名,创建日文文档等。

日文假名是用来发音的,称之为表音文字(这是指单个假名。

多个假名组合就是词,是词就有意)。

汉字是表示发音的,同时又是表示意思的文字,称之为表意文字。

通观日语各类文字材料,基本上都是由日文假名和汉字构成,而日文假名的书写方式又来源于汉字的部首(片假名)和草书(平假名)。

可见,汉字在日文中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本文就日本文字的起源,日文中的汉字和我国现代汉语通用字有哪些异同,日语汉字的地位和作用,怎样正确对待日语中的汉字等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欢迎指正。

一、日本文字的起源日本本土是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30世纪)就有了居民,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日本是没有文字的。

据日本最古老的史书「古こ事じ記き」的记载,在公元286年,王仁携带中国古文经典《论语》和《千字文》等书籍,从百济(今朝鲜)东渡日本,朝拜当时的应神天皇。

太子菟道稚郎子就学于王仁,汉字开始传入日本。

到了我国隋唐时期(公元五世纪以后),中日交往日益活跃,日本派出一批又一批的「遣けん隋ずい使しにより」、「遣けん唐とう使しによって」出使中国,不少僧侣相继来中国学习。

与此同时,中国的使者和僧侣也前往日本,于是中国文化大量涌向日本,当时日本人纷纷学习汉文,开始用汉字作为记录工具。

此后,佛教在日本盛行,而佛经大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日本僧侣们为了在聆听讲经说法时记录方便,便把一些汉字书写简化,如把“阿”字简写为「ア」字,“伊”字简写为「イ」字,“宇”字简写为「ウ」字……久而久之,日本人便把汉字中的部首作为表音符号使用,创造了「万まん葉よう仮が名な」。

中日常用汉字异同问题探讨

中日常用汉字异同问题探讨

中日常用汉字异同问题探讨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由于两国的文字政策、语言环境的不同,中日汉字不仅发音不同,字形、字义也出现了差异。

在此过程中,日本还发明了“和制汉字”。

本文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中日常用汉字的形、音、义的异同。

标签:汉字字形字义字音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出现了“限制汉字”“表音文字”的运动。

为了简化汉字,日本内阁于1946年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其中收录了1850个汉字。

此表排除了使用频率较低的汉字,明确了官方文书和传媒中应当使用的汉字范围。

1981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其中收录了1945个汉字。

与废止的《当用汉字表》不同,《常用汉字表》的目的是规范而非限制汉字使用,不具有强制力。

现行的《常用汉字表》由内阁于2010年11月30日发布,共2136个字。

日本政府在规范汉字的使用,同时中国政府也在简化、规范汉字(本文不论及港澳台地区的汉字改革)。

1965年1月,中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6196字,统一规定当时印刷宋体字形标准。

在此基础上,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新闻出版总署于1988年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其中收录了7000个汉字。

这个字表基本满足了当时出版印刷要求,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汉字的规范化。

1988年1月我国又发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录3500个汉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从以上数据来看,汉日语言中常用的汉字数目相差不多。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中日汉字之间存在着许多异同点,不管是对外汉语教学,还是日语学习者都须加以区别对待。

下面从“字形、字音、字义”三方面来论述中日汉字的异同。

一、字形的异同(一)简化字从新中国建立直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日两国间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汉字的简化和整理是各自进行的。

因汉字简化的方式、范围、国情不同,使得一些原来字形相同的汉字也变得不一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汉字,其中绝大多数属于会意字。 和制汉字是训读的。
峠(とうげ):山坳、山腰 俥(くるま):人力车 働(はたらく):工作 枠(わく):框架 榊(さかき):神社木头 辷(すべる):滑行 込(こみ):掺入
辻(つじ):十字路口 凪(なぎ):风平浪静 凧(たこ):风筝 咲(さく):开花 匂(におい):气味 畠/畑(はたけ):旱田 雫(しずく):水滴
二、中国简化日本不简化的
即大家最熟悉的日文汉字中的繁体字 例:
愛罷敗頒飽報貝備輩筆幣閉標賓 鉢補財倉側測産長場腸償車徹誠 懲衝銃醜礎創錘詞電釣頂訂錠東 動凍棟煩規軌貴過漢賀紅後護華 較階節詰潔驚鯨競鏡
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但仍看做与繁体字相同的字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简体字)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简体字)
亦:弯蛮恋——弯蛮恋 天:天蚕昊——天蚕昊 角:角触解觥——角触解觥 与:与写——与写(與寫) 屯:屯純鈍——屯純鈍
接上页:
衣:衣袋装裳——衣袋装裳 良:良狼浪粮——良狼浪粮 鬼:鬼魂魄魔——鬼魂魄魔 令:令零聆伶——令零聆伶 条:条(條) 台:台抬胎苔——台抬胎苔
賴:頼瀬——賴瀨 纟:紀級細——紀級紅 睘:還環寰——還環寰 呙:禍鍋過——禍鍋過 丩:糾叫——糾叫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1
三、中日简化不同的
卖:売読涜——卖读渎(賣讀瀆) 观:観歓勧——观欢劝(觀歡勸) 转:伝転——传转(傳轉) 亚:亜悪——亚恶(亞惡) 发:発溌廃——发泼废(發潑廢) 广:広鉱拡——广矿扩(廣礦擴) 坏:懐壊——怀坏(懷壞)
日本の漢字
名探偵4869abc 制作
字体
MS Gothic 日文哥特体
MS Mincho 日文明朝体
Meiryo 日文明瞭体
汉字的传入
据日本最古老的史书《日本书记》和《古事记》记载,汉字大约在 公元3世纪开始传入日本的。一般认为,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汉字 正式传入日本,当时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王派遣阿直歧和王仁到日 本教日本的皇子学习汉文汉字。这是有关日本人系统学习汉文汉字 的最早纪录。
训读与音读
训读(訓読み)
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 语汇的读音。即日本人自创的 读音。
例:“金”训读为“かな” (kana)
音读(音読み)
保留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 的汉语发音。即根据中国字的 读音演变而来 。
例:“金”音读为きん (kin)或 こん (kon)
日文汉字与中文汉字字体对比
六、日文常用字中文很不常见的字
筈(はず) 拶(せまる) 噂(うわさ) 澪(みお) 呪(のろい) 喫(のむ) 際(きわ)
篠(しの) 儚(くらい) 栞(しおり) 揃(そろう) 宍(しし) 桁(けた) 丼(どんぶり)
SUCCESS
THANK YOU
2019/7/11

接上页
齐:斉剤済——齐济剂(齊濟劑) 佥:検剣険——剑捡险(劍撿險) 将:将奨——将奖(將獎) 巠:軽経——轻经(輕經) 龙:竜滝——龙泷(龍瀧) 恼:悩脳——恼脑(惱腦)
接上页
尧:焼暁——烧晓(燒曉)
児豊関満楽塁両猟斉気渋実図囲 県厳塩芸応桜円専総霊——
兒豐關滿樂壘兩獵齊氣澀實圖圍 縣嚴鹽藝應櫻圓專總靈
四、日本简化中国不简化的
藏:蔵臓——藏臟 惠:恵穂——惠穗 乘:乗剰——乘剩 弗:仏払——佛拂 臼:稲陥——稻陷 卒:粋砕酔——粹碎醉 弁:弁——辨瓣辩
拝畳姫仮嬢壌収髄渓揺壱
拜疊姬假娘壤收髓溪搖壹
釒:鋳鉄——鑄鐵 訁:証謡——證謠 糹:絵継絶——繪繼絕
五、和制汉字
/TAB01645/ohara/ 诞生于日本的原创汉字。 日本人根据中国汉字的六书造字法中的会意或形声造字法所造出来
但是,据考证,日本人肯定在那以前就已经接触了汉字,从九州出 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据《后汉书》记载为公元57年汉武帝接 见日本使者时赠给日本国王的金印)以及其他一些出土的金石器皿 也证实了这一点。
可以认为在阿直岐・王仁来到日本之后的4世纪末到5世纪初,汉字 已逐渐实用化,并开始在政治舞台发挥重要作用了。
一、中日简化相同的
此类汉字与中文简化字写法基本一样,部分汉字有笔顺上的区别。 例:(左为日文汉字,右为繁体字)
宝——寶 痴——癡 担—— 擔 当——當 学——學 声— —聲 旧——舊 湿——濕 乱——亂 区——區 双——雙 万——萬 狭——狭 寝——寢 献——獻
注:个别笔画的形状上略有差异,但仍看做与简化字相同的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