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微课的设计与应用——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及分析 (1)

1.1.2 信息技术引发教学领域深刻变革 (1)

1.1.3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微课的发展 (2)

1.2 研究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进展 (3)

1.3 《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理课教学现状 (4)

1.3.1 《自然界的水循环》的一般教学模式 (4)

1.3.2 《自然的水循环》地理课的教学不足 (4)

1.3.3 互联网《自然的水循环》地理微课的评价与分析 (5)

1.4 研究意义 (5)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5)

1.4.2 研究的现实意义 (6)

1.5 中学地理微课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与本研究可行性 (6)

1.5.1 必要性 (6)

1.5.2 本文尝试的可行性 (7)

1.6 研究对象与研究策略 (7)

1.6.1 研究对象 (7)

1.6.2 研究策略 (7)

第2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9)

2.1 中学地理教育概述 (9)

2.1.1 中学地理教育目标 (9)

2.1.2 中学地理教育的内容 (9)

2.2 微课的概述 (9)

III

万方数据

目录

2.2.1 微课的概念界定 (9)

2.2.2 微课的特点 (10)

2.3 微课设计与制作相关理论基础 (10)

2.3.1 建构主义 (10)

2.3.2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11)

2.3.3 情境学习理论 (11)

2.3.4 翻转课堂教学理论 (11)

第3章中学地理微课的教学分析与设计 (12)

3.1 微课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 (12)

3.1.1 微课的“宏”与“微”原则 (12)

3.1.2 微课的学习者中心原则 (12)

3.1.3 微课的互动性原则 (13)

3.2 设计流程 (13)

3.2.1 微课前期分析 (14)

3.2.2 微课设计 (15)

3.2.3 微课开发 (16)

3.2.4 微课实施 (17)

3.2.5 微课评价 (17)

3.3 《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理微课制作前期分析 (18)

3.3.1 学习需求分析 (18)

3.3.2 学习者分析 (18)

3.3.3 教学内容分析 (19)

3.4 《自然界的水循环》地理微课设计 (21)

3.4.1 教学目标设计 (21)

3.4.2 教学策略设计 (22)

3.4.3 教学顺序设计 (22)

3.4.4 微课结构设计 (22)

第4章中学地理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24)

IV

万方数据

目录

4.1 中学地理微课制作 (24)

4.1.1 微课课件制作 (24)

4.1.2 微课脚本设计 (25)

4.1.3 微课课程录制 (26)

4.1.4 微课后期编辑 (28)

4.2 《自然界的水循环》微课应用与评价 (29)

4.2.1 《自然界的水循环》微课应用 (29)

4.2.2 《自然界的水循环》微课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32)

4.2.3 《自然界的水循环》微课评价 (36)

第5章研究总结与展望 (38)

5.1 研究总结 (38)

5.2 研究局限 (38)

5.3 展望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41)

致谢 (44)

V

万方数据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学地理教学现状及分析

地理学是以研究地球外貌环境、内部构造、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学习地理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地理思维、综合素质、地理信息意识及能力。地理学科在高中科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文科综合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逐步深入,各种新兴教学媒介手段影响着地理课程教学理念和模式的革新。近几年,随着雾霾、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也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改完善,因此,从中学阶段就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地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从学科地位分析,地理学科即将扮演新的“角色”。文献资料显示,“2014年9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上海、浙江两地作为试点率先实施改革,全面改革将于2017年展开。2016年4月份,又先后有16个省市响应国务院号召,宣布进行高考制度改革。从高考科目设置和选拔机制看,在不分文理科的情况下,地理与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相比,有着同等的选修率,意味着地理学科的地位也随之上升。目前,从试点省市调查数据来看,地理已成为学生选科首选,中学生地理选修率近60%,而如何克服高考改革对地理课堂教学课时量减少、教学量增加、教学难度提升的消极影响,合理调整教学策略,适应高考人才选拔需求,也将成为未来几年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

1.1.2 信息技术引发教学领域深刻变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每一项信息技术理念的进步和信息技术产品的诞生时刻在影响着社会进步的速度。信息技术如今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社会在军事、经济、农业、教育等领域日新月异的进步,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对传统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化条件下的教与学已经跨越传统课堂模式,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教育机会扩大,教育公平公正。此外,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引发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对教学全过程的开放与共享

1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